======雜阿含經卷第三十八======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導讀:比丘相應 (1/2)]===== 《雜阿含經》「比丘相應」的內容為本卷和卷三十九第1081~1083經,是和比丘眾有關的經文。 佛教僧團接納各種誠心出家的人,不管其出身、種姓,比丘有帥的、有醜的,有佛陀的親戚、有不認識的人,有合群的、有獨住的。不管這些比丘的身分背景如何,佛陀只管他們是否持戒、如法修行、證得涅槃。 =====(一〇六二)@@[0276a09]@@===== @[0276a09]@如是我聞: @[0276a09]@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76a10]@時,有尊者善生,新剃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0276a1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諸比丘!當知此善生善男子有二處端嚴:一者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二者盡諸[[有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寂靜盡諸漏,  比丘莊嚴好,\\  離欲斷諸結,  涅槃不復生。\\  持此[[最後身]]-[]-,  摧伏魔怨敵。」\\ @[0276a21]@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註解]==== [] 有漏:有煩惱。其中「漏」是譬喻有所漏失。 [] 無漏:斷盡煩惱。 [] 現法:這一生。 [] 最後身:生死輪迴中最後一世的身體。 ====[對應經典]==== * {ref>BZa01.01} * {ref>S21.05} ====[讀經拾得]==== =====(一〇六三)@@[0276a22]@@===== @[0276a22]@如是我聞: @[0276a22]@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76a23]@時,有[[異比丘]]形色醜陋,難可觀視,為諸比丘之所輕慢,來詣佛所。 @[0276a24]@爾時,世尊[[四眾]]-[]-圍遶,見彼比丘來,皆起輕想,更相謂言:「彼何等比丘?隨路而來,形貌醜陋,難可觀視,為人所慢。」 @[0276a27]@爾時,世尊知諸比丘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汝等見彼比丘來,形狀甚醜,難可視見,令人起慢不?」 @[0276a29]@諸比丘白佛:「唯然,已見。」 @[0276b01]@佛告諸比丘:「汝等勿於彼比丘起於輕想。所以者何?彼比丘已盡諸漏,所作已作,離諸重擔,[[斷諸有結]]-[]-,正智,心善解脫。諸比丘!-{勿以貌取人}--<汝等莫妄量於人,唯有如來能量於人。>-」 @[0276b05]@彼比丘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0276b06]@爾時,世尊復告諸比丘:「汝等見此比丘稽首作禮,退坐一面不?」 @[0276b07]@比丘白佛:「唯然,已見。」 @[0276b07]@佛告諸比丘:「汝等勿於是比丘起於輕想;乃至汝等莫量於人,唯有如來能知人耳。」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飛鳥及走獸,  莫不畏師子,\\  唯師子獸王,  無有與等者。\\  如是智慧人,  雖小則為大,\\  -<莫取其身相,  而生輕慢心。>-\\  何用巨大身,  多肉而無慧,\\  此賢勝智慧,  則為上士夫。\\  離欲斷諸結,  涅槃永不生,\\  持此最後身,  摧伏眾魔軍。」\\ @[0276b19]@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註解]==== [] 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 斷諸有結:「結」為結使;煩惱。已斷除所有的煩惱。 ====[對應經典]==== * {ref>BZa01.02} * {ref>S21.06} ====[讀經拾得]==== 本經說明不應以貌取人,外貌醜陋的比丘也可能是已證漏盡的阿羅漢。 =====(一〇六四)@@[0276b20]@@===== @[0276b20]@如是我聞: @[0276b20]@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0276b21]@爾時,[[提婆達多]]-[1]--[]-有利養起,[[摩竭陀]]王[[阿闍世-[2]-毘提希子]]-[]-日日侍從五百乘車,來詣提婆達多所,日日持五百[[釜]]-[]-食,供養提婆達多,提婆達多將五百人別眾受其供養。 @[0276b25]@時,有眾多比丘晨朝著衣持鉢,入王舍城乞食,聞提婆達多有如是利養起,乃至五百人[[別眾]]-[]-受其供養。乞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畢,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晨朝著衣持鉢,入王舍城乞食,聞提婆達多有如是利養起,乃至五百人別眾受其供養。」 @[0276c02]@佛告諸比丘:「汝等莫[[稱是]]-[]-提婆達多所得利養。所以者何?彼提婆達多別受利養,今則自壞,他世亦壞。譬如[[芭蕉、竹、蘆-[3]-,生果即死]]-[]-,來年亦壞;提婆達多亦復如是,受其利養,今世則壞,他世亦壞。譬如[[駏驉]]-[]-,受胎必死;提婆達多亦復如是,受諸利養,今世亦壞。他世亦壞,彼愚癡提婆達多隨幾時受其利養,當得長夜不饒益苦。是故,諸比丘!當如是學:『我設有利養起,莫生染著。』」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芭蕉生果死,  竹蘆-[4]-實亦然,\\  駏驉坐妊-[5]-死,  士以貪自喪。\\  常行非義行,  [[多知不免愚]]-[]-,\\  善法日損減,  莖枯根亦傷。」\\ @[0276c16]@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提婆達多」,巴利本作 Devadatta。 [2] 「阿闍世」,巴利本作 Ajātasattu. [3] 「蘆」,宋本作「籚」。 [4] 「蘆」,宋、元二本作「籚」。 [5] 「妊」,聖本作「任」。 ====[註解]==== [] 提婆達多:阿難尊者的兄長,佛陀的堂兄弟,曾加入佛教僧團,在修成神通後貪取名利而自立教團,吸收阿闍世王的供養,與佛陀為敵。 [] 阿闍世毘提希子:即阿闍世王,優婆塞名,摩竭陀國王舍城的統治者,父親是頻婆娑羅王,母親是韋提希(毘提希)夫人,在懷胎時命相師都說此兒會害其父,因此名為阿闍世,意思是「未生以前結怨」。長大後被立為太子,卻結交惡友提波達多,囚禁父母,自立為王,併吞諸小國,建立統一印度的基礎,並與波斯匿王交戰數次。後因殺害父親頻婆娑羅王的業報而全身長瘡,在佛前懺悔後得痊癒,並皈依於佛陀,成為佛教的大護法,並在佛滅後護持第一次的經典結集。又譯為「韋提希子阿闍世」。 [] 釜:鍋。讀音同「府」。 [] 別眾:不和僧團一起行動,如另行拖鉢,另外受供養等等。 [] 稱是:贊成、肯定。 [] 芭蕉、竹、蘆,生果即死:芭蕉在開花結果採收過後會自然死亡,竹子在開花結子後會整叢死亡,蘆葦在開花結子之後,地上部分會枯萎。 [] 駏驉:讀音同「巨虛」。母騾與公馬交配所生的雜交種,似騾而小,無法生育。 [] 多知不免愚:看似聰明的做法,實則是愚笨的行為。 ====[對應經典]==== * {ref>Za49.23} * {ref>BZa09.18} * {ref>BZa15.18} * {ref>BZa01.03} * {ref>Ze12.07} * {ref>Ze23.07} * {ref>S02.02.05} * {ref>S06.02.02} * {ref>S17.35} * {ref>S17.36} * {ref>A04.068} * {ref>Cv-G} ====[讀經拾得]==== =====(一〇六五)@@[0276c17]@@===== @[0276c17]@如是我聞: @[0276c17]@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76c18]@爾時,舍衛國有[[手比丘]]-[]-是[[釋氏子]]-[]-,在舍衛國命終。 @[0276c19]@時,有眾多比丘,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聞手比丘釋氏-[1]-子於舍衛國命終。聞已,入舍衛城,乞食還,舉衣鉢,洗足畢,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今日晨朝,眾多比丘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聞釋氏子手比丘於舍衛國命終。云何?世尊!手比丘命終,當生何處?云何受生?後世云何?」 @[0276c26]@佛告諸比丘:「是手比丘成就三不善法,彼命終當生惡趣[[泥犁]]中。何等三不善法?謂貪欲、瞋恚、愚癡。此三不善法結縛於心,[[釋種子]]手比丘生惡趣泥犁中。」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貪欲瞋恚癡,  結縛士夫心,\\  [[內發還自傷]]-[]-,  猶如竹蘆-[2]-實。\\  無貪恚癡心,  是說為黠慧,\\  [[內發不自傷]]-[]-,  是名為勝士-[3]-。\\  是故當離貪,  瞋恚癡冥心,\\  比丘智慧明,  苦盡般涅槃。」\\ @[0277a08]@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大正藏無「氏」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2] 「蘆」,宋本作「籚」。 [3] 「士」,大正藏原為「出」,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士」。 ====[註解]==== [] 手比丘:比丘名,《十誦律》記載他「無慚無愧犯見聞疑罪,先自言犯後言不作」。又譯為「象首比丘」。 [] 釋氏子:釋迦族人。 [] 內發還自傷:指內心升起的三毒,返回來傷害自己。 [] 內發不自傷:指已經消滅了內心升起的三毒,不會傷害自己。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不害於己身」。 ====[對應經典]==== * {ref>BZa01.04} * {ref>S03.01.02} * {ref>S03.03.03} ====[讀經拾得]==== =====(一〇六六)@@[0277a09]@@===== @[0277a09]@如手比丘,難陀修多羅亦如是說。 ====[校勘]==== ====[註解]==== [一]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BZa01.05} => 這不對,要去掉。 ====[讀經拾得]==== =====(一〇六七)@@[0277a10]@@===== @[0277a10]@如是我聞: @[0277a10]@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77a11]@爾時,尊者難陀是[[佛姨母子]]-[]-,好著好衣,染色,[[擣治光澤]]-[]-,執持好鉢,好作嬉戲調笑而行。 @[0277a13]@時,有眾多比丘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尊者難陀是佛姨母子,好著好衣,擣治光澤,執持好鉢,好作嬉戲調笑而行。」 @[0277a16]@爾時,世尊告一比丘:「汝往詣難陀比丘所,語言:『難陀!大師語汝。』」 @[0277a17]@時,彼比丘受世尊教,往語-[1]-難陀言:「世尊語汝。」 @[0277a18]@難陀聞已,即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 @[0277a19]@佛告難陀:「汝實好著好衣,擣治光澤,好作嬉戲調笑而行不?」 @[0277a21]@難陀白佛:「實爾,世尊!」 @[0277a21]@佛告難陀:「汝佛姨母子,貴姓-[2]-出家,不應著好衣服,擣令光澤,執持好鉢,好作嬉戲調笑而行。汝應作是念:『我是佛姨母子,貴姓-[3]-出家,應作[[阿練若]]-[]-,乞食,著[[糞掃衣]],常應讚歎著糞掃衣,常-[4]-處山澤,不顧五欲。』」 @[0277a26]@爾時,難陀受佛教已,修阿蘭若行,乞食,著糞掃衣,亦常讚歎著糞掃衣者,樂處山澤,不顧愛欲。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難陀何見汝,  修習阿蘭若,\\  家家行乞食,  身著糞掃衣,\\  樂處於山澤,  不顧於五欲。」\\ @[0277b04]@佛說此經已,尊者難陀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言難陀大師語汝時彼比丘受世尊教往語」十七字,聖本作「言難陀大師」,宋、元、明三本作「難陀言世尊」 [2] 「姓」,聖本作「性」。 [3] 「姓」,宋、元、明三本作「姓好」。 [4] 「常」,宋、元、明、聖四本作「當」。 ====[註解]==== [] 佛姨母子:難陀為佛陀父淨飯王,和佛陀生母之姊妹,摩訶波闍波提所生,故稱為姨母之子;為佛陀異母弟。 [] 擣治光澤:搥打衣服,使其光鮮亮麗。 [] 阿練若:離開聚落,寂靜而適合修行的地方。又譯為「阿蘭若」、「空閑」、「空閑處」、「無事」。 ====[對應經典]==== * {ref>BZa01.06} => 應該改為 {ref>BZa01.05} * {ref>Ze18.06} * {ref>S21.08} ====[讀經拾得]==== 難陀在經過佛陀的告誡後,一改態度而用心修行,因此在卷十一第275經中佛陀稱讚他「而今難陀關閉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精勤修習,正智成就,堪能盡壽純一滿淨,梵行清白」。 =====(一〇六八)@@[0277b06]@@===== @[0277b06]@如是我聞: @[0277b06]@一時,佛在-[1]-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77b07]@爾時,尊者[[低沙]]-[]-自念,我是[[世尊姑子兄弟]]-[]-故,不修恭敬,無所[[顧錄]]-[]-,亦不畏懼,[[不堪諫止]]-[]-。 @[0277b09]@時,有眾多比丘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尊者低沙自念是世尊姑子兄弟故-[2]-,不修恭敬,無所顧錄,亦不畏懼,不堪諫止。」 @[0277b12]@爾時,世尊告一比丘:「汝往詣低沙比丘所,語言:『低沙!大師語汝。』」 @[0277b14]@時,彼比丘受世尊教,往語低沙比丘言:「世尊語汝。」 @[0277b15]@低沙比丘即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 @[0277b16]@佛告低沙:「汝實作是念:『我是世尊姑子兄弟,不修恭敬,無所顧錄,亦不畏懼,不堪忍諫。』不?」 @[0277b18]@低沙白佛:「實爾,世尊!」 @[0277b18]@佛告低沙:「汝不應爾,汝應念言:『我是世尊姑子兄弟故,應修恭敬畏懼,堪忍諫止。』」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善哉汝低沙,  離瞋恚為善,\\  莫生瞋恚心,  瞋恚者非善。\\  若能離瞋慢,  修行軟下心,\\  然後於我所,  修行於梵行。」\\ @[0277b26]@佛說此經已,低沙比丘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1] 「在」,聖本作「住」。 [2] 「故」,聖本無「故」字。 ====[註解]==== [] 低沙:比丘名,又譯為「底沙」、「窒師」。 [] 世尊姑子兄弟:低沙為佛陀父淨飯王之妹,阿彌多質多𡆗所生,故為佛陀姑母之子;為佛陀(姑)表兄弟。 [] 顧錄:顧慮;顧念。 [] 不堪諫止:不能接受勸諫、告誡。 ====[對應經典]==== * {ref>BZa01.07} * {ref>S21.09} ====[讀經拾得]==== ====[進階辨正]==== [[什麼是「顧錄」]] =====(一〇六九)@@[0277b28]@@===== @[0277b28]@如是我聞: @[0277b28]@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77b29]@時,有尊者毘舍佉般闍梨子-[1]-,集[[供養堂]],為眾多比丘說法,言辭滿足,妙音清徹,句味辯-[2]-正,隨智慧說,聽者樂聞,[[無所依說]]-[]-,顯現深義,令諸比丘一心專聽。 @[0277c03]@爾時,世尊[[入晝-[3]-正受]]-[]-,以淨天耳過於人耳,聞說法聲,從三昧起,往詣講堂,於大眾前坐,告毘舍佉般闍梨子:「善哉,善哉,毘舍佉!汝能為諸比丘於此供養堂,為眾多比丘說法,言辭滿足,乃至顯現深義,令諸比丘專精敬重,一心樂聽,汝當[[數數]]為諸比丘如是說法,令諸比丘專精敬重,一心樂聽,當得長夜以義饒益,安隱樂住。」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若不說法者,  愚智雜難分,\\  此愚此智慧,  無由自顯現,\\  善說清涼法,  因說智乃彰,\\  說法為明照,  光顯大仙幢,\\  善說為仙幢,  法為羅漢幢。」\\ @[0277c17]@佛說此經已,尊者毘舍佉般闍梨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1] 「毘舍佉般闍梨子」,巴利本作 Visākha, Pañcālaputta。 [2] 「辯」,聖本作「辨」。 [3] 「晝」,元、明、聖三本作「盡」。[*] ====[註解]==== [] 無所依說:此處指不為利養、恭敬、名望、稱譽等等而說法。 [] 入晝正受:在白天入定。「正受」字面的意思是「正確地獲得」,指正確地到達定境。 ====[對應經典]==== * {ref>BZa01.08} * {ref>S21.07} * {ref>A04.048} ====[讀經拾得]==== =====(一〇七〇)@@[0277c19]@@===== @[0277c19]@如是我聞: @[0277c19]@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77c20]@時,有眾多比丘集供養堂,悉共作衣。時,有一年少比丘,出家未久,初入法、律,不欲營助諸比丘作衣。 @[0277c22]@時,眾多比丘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時有眾多比丘,集供養堂,為作衣故。有一年少比丘,出家未久,始入法、律,不欲營助諸比丘作衣。」 @[0277c26]@爾時,世尊問彼比丘:「汝實不欲營助諸比丘作衣耶?」 @[0277c27]@彼比丘白佛言:「世尊!隨我所能,當力營助。」 @[0277c28]@爾時,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汝等莫與是年少比丘語。所以者何?是比丘得[[四增心法]]-[]-,正受現法安樂住,不勤而得。[[若彼本心所為]]-[]-,剃鬚髮,著袈裟衣,出家學道,增進修學,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非下劣方便]]-[]-,  薄德少智慧,\\  正向於涅槃,  免脫煩惱[[鏁]]。\\  此賢年少者,  逮得[[上士]]-[]-處,\\  離欲心解脫,  涅槃不復生。\\  持此最後身,  摧伏眾魔軍。」\\ @[0278a11]@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註解]==== [] 四增心法:四種提升的心境,指四禪。又譯為「四種增上心法」、「四增上心」。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增上心與在當生中為樂住處之四種禪」。 [] 若彼本心所為:如同他當初出家時想要做的。也就是指出家時想的:「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法服,信家非家出家為究竟無上梵行,現法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 非下劣方便:不是隨便的努力。指不是隨便的努力,就能擺脫煩惱鎖。 [] 上士:上等人;已解脫煩惱的人。 ====[對應經典]==== * {ref>BZa01.09} * {ref>S21.04} ====[讀經拾得]==== 本經記載一位出家不久的年輕比丘,沒有熱心地參與團體活動(幫助別的比丘作衣),只自顧自的修行。世俗上雜事通常要新人多做些,或許因此有的比丘認為他不合群,而向佛陀告狀。佛陀則告知大眾其實這位年輕比丘已證得四禪及四果,而不是一般新鮮人了。 本經也呼應前面第1063經所說的勿以貌取人,以為年輕的比丘就沒有修行,也可見佛陀對於自證境界的重視遠勝於對外相的要求。 =====(一〇七一)@@[0278a12]@@===== @[0278a12]@如是我聞: @[0278a12]@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78a13]@時,有比丘名曰上座-[1]--[2]-,獨住一處,亦常讚歎獨一住者,獨行乞食,食已,獨還,獨坐禪思。 @[0278a15]@時,有眾多比丘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有尊者名曰上座[*],樂一獨處,亦常讚歎獨一住者,獨入聚落乞食,獨出聚落,還至住處,獨坐禪思。」 @[0278a19]@爾時,世尊語一比丘:「汝往詣彼上座[*]比丘所,語上座[*]比丘言:『大師告汝。』」 @[0278a20]@比丘受教,詣上座[*]比丘所,白言:「尊者!大師告汝。」 @[0278a22]@時,上座[*]比丘即時奉命,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 @[0278a23]@爾時,世尊告上座[*]比丘:「汝實獨一靜處,讚歎獨處者,獨行乞食,獨出聚落,獨坐禪思耶?」 @[0278a25]@上座[*]比丘白佛:「實爾,世尊!」 @[0278a26]@佛告上座[*]比丘:「汝云何獨一處,讚歎獨住者,獨行乞食,獨還住處,獨坐禪思?」 @[0278a27]@上座[*]比丘白佛:「我唯獨一靜處,讚歎獨住者,獨行乞食,獨出聚落,獨坐禪思。」 @[0278a29]@佛告上座[*]比丘:「汝是一住者,我不言非一住,然更有勝妙一住。何等為勝妙一住?謂比丘-<前者枯乾,後者滅盡,中無貪、喜,是婆羅門心不猶豫,已捨憂悔,離諸[[有愛]]-[]-,群聚使斷,是名一住,無有勝住過於此者。>-」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悉映於一切,  悉知諸世間,\\  不著一切法,  悉離一切愛,\\  如是樂住者,  我說為一住。」\\ @[0278b09]@佛說此經已,尊者上座[*]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1]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2] 「上座」,巴利本作 Thera。 ====[註解]==== [] 有愛:對存在的渴愛。這裡的「有」即是十二因緣中的「有」支,指「生命的存在」。 ====[對應經典]==== * {ref>BZa01.10} * {ref>S21.10} ====[讀經拾得]==== 卷十三第309經的意義相同,佛陀開示如何是第一等中的第一名的住:「彼云何第二住?云何一一住?」[……] 佛告鹿紐:「若眼識色可愛、樂、念、可意,長養於欲;彼比丘見已,喜樂、讚歎、繫著住,愛樂、讚歎、繫著住已,心轉歡喜,歡喜已深樂,深樂已貪愛,貪愛已阨礙。歡喜、深樂、貪愛、阨礙者,是名第二住。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鹿紐!有如是像類比丘,正使空閑獨處,猶名第二住。所以者何?愛喜不斷不滅故,愛欲不斷、不知者,諸佛如來說第二住。若有比丘,於可愛、樂、念、可意,長養於欲色;彼比丘見已不喜樂、不讚歎、不繫著住,不喜樂、不讚歎、不繫著住已,不歡喜,不歡喜故不深樂,不深樂故不貪愛,不貪愛故不阨礙。不歡喜、深樂、貪愛、阨礙者,是名為一一住。」(CBETA, T02, no. 99, p. 88, c21-p. 89, a6) =====(一〇七二)@@[0278b11]@@===== @[0278b11]@如是我聞: @[0278b11]@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78b12]@時,有尊者僧迦藍於拘薩羅人間遊行,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彼僧迦藍比丘有[[本二]]-[1]--[]-,在舍衛國中,聞僧迦藍比丘於拘薩羅人間遊行,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聞已,著好衣服,莊嚴華瓔-[2]-,抱其兒來詣[[祇洹]]-[]-,至僧迦藍比丘房前。 @[0278b17]@爾時,尊者僧迦藍出房[[露地]]-[]-[[經行]]-[]-。時,彼本二來到其前,作是言:「此兒幼小,汝捨出家,誰當養活?」 @[0278b19]@時,僧迦藍比丘不共語。如是再三,亦不共語。 @[0278b20]@時,彼本二作如是言:「我再三告,不與我語,不見顧視,我今置兒。」著經行道頭而去,言-[3]-:「沙門!此是汝子,汝自養活,我今捨去。」 @[0278b23]@尊者僧迦藍亦不顧視其子。 @[0278b24]@彼本二復言:「是沙門今於此兒都不顧視,彼必得仙人難得之處。善哉,沙門!必得解脫。」情願不遂,抱子而去。 @[0278b27]@爾時,世尊入晝正受,以天耳過人之耳,聞尊者僧迦藍本二所說,即說偈言: 「來者不歡喜,  去亦不憂慼。\\  於世間和合-[4]-,  解脫不染著。\\  我說彼比丘,  為真婆羅門。\\  來者不歡喜,  去亦不憂慼。\\  不染亦無憂,  二心俱寂靜,\\  我說是比丘,  是真婆羅門。」\\ @[0278c06]@佛說此經已,尊者僧迦藍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1] 「本二」,巴利本作 Purāṇadutiyaka。 [2]「瓔」,聖本作「纓」。 [3] 「言」,聖本作「告言」。 [4]「合」,大正藏原為「舍」,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合」。 ====[註解]==== [] 本二:昔日之第二者,指出家前的妻子。 [] 祇洹:即「祇樹給孤獨園」,佛陀的道場之一,由給孤獨長者向祇陀太子買下土地,並由祇陀太子布施樹林。其中「洹」讀音同「還」,是梵語中「林」的音譯。 [] 露地:戶外沒有遮蔽物的地方。 [] 經行:在一定的路徑上專心地往返步行,是一種能調劑身心、減少昏沉的修行方法。 ====[對應經典]==== * {ref>BZa01.11} * {ref>ThaG-G} * {ref>Ud-D} ====[讀經拾得]==== * 本經和[[agama1:增壹阿含經邪聚品第三十五#一〇|《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七〈邪聚品35〉第10經]]相似度蠻高的,可對讀。 =====(一〇七三)@@[0278c08]@@===== @[0278c08]@如是我聞: @[0278c08]@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78c09]@爾時,尊者阿難獨一靜處,作是思惟:「有三種香,順風而熏,不能逆風。何等為三?謂根香、莖香、華香。或復有香,順風熏,亦逆風熏,亦順風逆風熏耶?」作是念已,晡時從禪覺,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作是思惟:『有三種香,順風而熏,不能逆風。何等為三?謂根香、莖香、華香。或復有香,順風熏、逆風熏,亦順風逆風熏耶?』」 @[0278c17]@佛告阿難:「如是,如是,有三種香,順風熏,不能逆風,謂根香、莖香、華香。阿難!亦有香,順風熏、逆風熏、順風逆風熏。阿難!順風熏、逆風熏、順風逆風熏者。阿難!有善男子、善女人,在所城邑、聚落,[[成就真實法]]-[]-,[[盡形壽]]-[]-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如是善男子、善女人,八方上下,崇善士夫,無不稱歎言:『某方某聚落善男子、善女人,持戒清淨,成真實法,盡形-[1]-壽不殺,乃至不飲酒。』阿難!是名有香順風熏、逆風熏、順風逆風熏。」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非根莖華香,  能逆風而熏,\\  唯有善士女,  持戒清淨香。\\  逆順滿諸方,  無不普聞知,\\  [[多迦羅]]-[2]--[]-[[栴檀]]-[3]-,  [[優鉢羅]]-[]-[[末利]]-[]-。\\  如是比諸香,  戒香最為上,\\  栴檀等諸香,  所熏少分限。\\  唯有戒德香,  流熏上昇天,\\  斯等淨戒香,  不放逸正受。\\  正智等解脫,  魔道莫能入,\\  是名安隱道,  是道則清淨。\\  正向妙禪定,  斷諸魔結縛。」\\ @[0279a10]@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1] 「形」,宋、元、明、聖四本無「形」字。 [2]「多迦羅」,巴利本作 Taggara。 [3] 「栴檀」,巴利本作 Candana。 ====[註解]==== [] 成就真實法:行為正直善良。其中「真實法」指正法。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是持戒的人、具善法的人」,相當的《佛說戒香經》經文作「持佛淨戒,行諸善法」。 [] 盡形壽:終身;一輩子。 [] 多迦羅:又作多揭羅香、多伽留香、多伽婁香、多劫羅香。意譯作根、不沒、木香。多伽羅香係採自多伽羅樹所製成之香。然亦有將多伽羅香視為與零陵香(即由生於零陵山谷之薰草所製成之香)相同者。 [] 優鉢羅:青蓮花。 [] 末利:茉莉花。又譯為「摩利沙華」。 ====[對應經典]==== * {ref>BZa01.12} * {ref>Ze23.05} * {ref>Dhp54} * {ref>A03.079} * {ref>Tn0116} * {ref>Tn0117} ====[讀經拾得]==== 為什麼此經問題中是舉根、莖、花這三香? 有根才能長出莖,有莖才能開花,才能結果。這三者是次第的關係。而在佛法中,戒是修行的基礎,有戒才能生定、發慧,也是次第的關係。 在經文本文內只提到「五戒」,但在偈子中可說提到了後續:  斯等淨戒香, =戒\\  不放逸正受。 =定\\  正智等解脫, =慧\\  魔道莫能入,  是名安隱道,\\  是道則清淨。\\  正向妙禪定, =因戒生定\\  斷諸魔結縛。 =因定發慧\\ 另外,香花可以供佛,燃香也可莊嚴道場。但對於佛陀來說,有人「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才是對佛陀最好的供養。因此將「香」和「戒」拿在一起比較,有多重的意義。 至於為什麼只提到五戒?這是因為在家戒、出家戒,都包含了五戒,五戒是個開始。從偈中可看出,本經要表達的不僅限於五戒,而是可延伸至具足戒、定、慧的修行解脫。 花香只能在三界之中,而基於持戒而得到的解脫,卻能斷諸魔結縛,超出三界,自然遠遠勝於花香了。 =====(一〇七四)@@[0279a12]@@===== @[0279a12]@如是我聞: @[0279a12]@一時,佛在摩竭提國人間遊行。與千比丘俱,皆是古昔[[縈髮]]-[1]--[]-出家,皆得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捨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善解脫,到善建立-[2]-支-[3]-提-[4]-杖林-[5]-中住。 @[0279a16]@摩竭提王[[瓶沙]]-[6]--[]-聞世尊摩竭提國人間遊行,至善建立支[*]提杖林中住,與諸小王群臣翼-[7]-從,車萬二千、乘馬萬八千、步逐眾無數,摩竭提婆羅門長者悉皆從。 @[0279a20]@王出王舍城,詣世尊所,恭敬供養。到於道口,下車步進,及於內門,除去五飾,脫冠却蓋,除扇去劍刀-[8]-,脫革屣,到於佛前,整衣服,偏露右肩,為佛作禮,右遶三匝,自稱姓名,白佛言:「世尊!我是摩竭提王瓶沙。」 @[0279a25]@佛告瓶沙:「如是,大王!汝是瓶沙,可就此坐,隨其所安。」 @[0279a26]@時,瓶沙王重禮佛足,退坐一面。諸王大臣、婆羅門居士悉禮佛足,次第而坐。 @[0279a28]@時,[[欝鞞羅迦葉]]-[9]--[]-亦在座中。 @[0279a28]@時,摩竭提婆羅門長者作是念:「為大沙門從欝鞞羅迦葉所修梵行耶?為欝鞞羅迦葉於大沙門所修梵行耶?」 @[0279b02]@爾時,世尊知摩竭提婆羅門長者心之所念,即說偈而問言: 「欝鞞羅迦葉,  於此見何利,\\  棄汝先所奉,  事火等眾事。\\  今可說其義,  捨事火之由-[10]-。」\\ @[0279b07]@欝鞞迦葉說偈白佛: 「錢財等滋味,  女色五欲果,\\  觀察未來受,  斯皆大垢穢,\\  是故悉棄捨,  先諸奉火事。」\\ @[0279b11]@爾時,世尊復說偈問言: 「汝不著世間,  錢財五色味,\\  復何捨天人,  迦葉隨義說。」\\ @[0279b14]@迦葉復以偈答世尊言: 「見道離有餘,  寂滅無餘跡,\\  無所有不著,  無異趣異道。\\  是故悉棄捨,  先修奉火事,\\  大會等受持,  奉事於水火。\\  愚癡沒-[11]-於中,  志求解脫道,\\  盲無智慧目,  向生老病死。\\  不見於正路,  永離生死道,\\  今始因世尊,  得見[[無為]]道。\\  大龍所說力,  得度於彼岸,\\  牟尼廣濟度,  安慰無量眾。\\  今始知瞿曇,  [[真諦]]超出者。」\\ @[0279b26]@佛復說偈歎迦葉言: 「善哉汝迦葉,  先非惡思量,\\  次第分別求,  遂至於勝處。\\ @[0279b29]@「汝今,迦葉!當安慰汝徒眾之心。」 @[0279b29]@時,欝鞞羅迦葉即入正受,以[[神足]]-[]-力向於東方,上昇虛空,作四種神變,行、住、坐、臥,入[[火三昧]]-[]-,[[舉身洞然]]-[]-,青、黃、赤、白、頗梨紅色。身上出水,身下出火,還燒其身,身上出水以灌其身,或身上出火,以燒其身,身下出水,以灌其身。如是種種現化神通息已,稽首佛足,白佛言:「世尊!佛是我師,我是弟子。」 @[0279c07]@佛告迦葉:「我是汝師,汝是弟子,隨汝所安,復座而坐。」 @[0279c08]@時,欝鞞羅迦葉還復故坐。 @[0279c09]@爾時,摩竭提婆羅門長者作是念:「欝鞞羅迦葉定於大沙門所修行梵行。」 @[0279c11]@佛說此經已,摩竭提王瓶沙及諸婆羅門長者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1] 「縈髮」,巴利本作 Jatila。 [2] 「善建立」,巴利本作 Supatiṭṭha。 [3] 「支」,聖本作「枝」。[*] [4] 「支提」,巴利本作 Cetiya。 [5] 「杖林」,巴利本作 Laṭṭhivana。 [6] 「瓶沙」,Bimbisāra。 [7] 「翼」,大正藏原為「羽」,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翼」。 [8] 「刀」,宋、元、明三本作「方」。 [9] 「欝鞞羅迦葉」,巴利本作 Uruvelā Kassapa。 [10] 「由」,聖本作「田」。 [11] 「沒」,聖本作「設」。 ====[註解]==== [] 縈髮:「縈」讀音同「盈」,將頭髮盤於頭頂或腦後成一個髮髻。此指縈髮外道。 [] 瓶沙:優婆塞名,是摩竭提國的國王,阿闍世王的父親。悉達多太子出家後曾行經摩竭提國王舍城,瓶沙王見到他很歡喜,表示願意讓半個國家給悉達多太子,要他別出家了。悉達多太子沒有接受,瓶沙王就預約他成道後到王舍城接受供養。曾建立迦蘭陀竹園,供養三寶,後被太子阿闍世篡位而死在獄中。《長阿含經》卷五第4經闍尼沙經記載他命終後往生為毘沙門天王的太子。又譯為「頻婆娑羅」。 [] 欝鞞羅迦葉:摩竭提國欝鞞羅(「木瓜」的音譯)村的迦葉,和大迦葉尊者不同人,是最早隨佛出家的外道大師。他帶領五百位弟子在連若河旁修行,佛陀經過時借住附近有惡龍的石窟,收服了惡龍,讓欝鞞羅迦葉驚訝,在一番較量後帶著所有弟子隨佛出家。江迦葉、象迦葉是他的弟弟,各帶領三百位、二百位弟子修行,都跟著出家,證阿羅漢,詳見《增壹阿含經》卷十四〈高幢品 24〉第5經。佛陀稱讚他「將護聖眾,四事供養」第一。又譯為「優留毘迦葉」、「優毘迦葉」、「優樓頻螺迦葉」。 [] 神足:能依意念飛行、前往不論遠近的地方、或轉變物質的神通。又譯為「神足通」、「如意足」。 [] 火三昧:以火為專注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入這種定時,身體能發出火燄。又譯為「火光三昧」。 [] 舉身洞然:整個身體都是熊熊燃燒的火。 ====[對應經典]==== * {ref>BZa01.13} * {ref>Mvg-L} ====[讀經拾得]==== =====(一〇七五)@@[0279c14]@@===== @[0279c14]@如是我聞: @[0279c14]@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0279c15]@時,有[[陀驃摩羅子]]-[1]--[]-,舊住王舍城,[[典知]]-[]-眾僧飲食,床座隨次差請,不令越次。 @[0279c16]@時,有[[慈地-[2]-比丘]]-[]-,[[頻三過次]]-[]-得[[麤食]]-[]-處,食時辛苦,作是念:「怪哉!大苦!陀驃摩羅子比丘有情故,以麤食惱我,令我食時極苦,我當云何為其作不饒益事?」 @[0279c20]@時,慈地比丘有姊妹比丘尼,名蜜多羅-[3]-,住王舍城王園比丘尼眾中。蜜多羅比丘尼來詣慈地比丘,稽首禮足,於一面住。慈地比丘不[[顧眄]]-[]-,不與語。蜜多羅比丘尼語慈地比丘:「阿梨-[4]-!何故不見顧眄,不共言語?」 @[0279c25]@慈地比丘言:「陀驃摩羅子比丘數以麤食惱我,令我食時極苦,汝復棄我。」 @[0279c27]@比丘尼言:「當如何?」 @[0279c27]@慈地比丘言:「汝可至世尊所,白言:『世尊!陀驃摩羅子比丘非法[[不類]]-[]-,共我作非梵行[[波羅夷]]-[]-罪。』我當證言:『如是,世尊!如妹所說。』」 @[0280a01]@比丘尼言:「阿梨[*]!我當云何於梵行比丘所,以波羅夷謗?」 @[0280a02]@慈地比丘言:「汝若不如是者,我與汝絕,不復來往言語、共相瞻視。」 @[0280a04]@時,比丘尼[[須臾]]默念,而作是言:「阿梨[*]!欲令我爾,當從其教。」 @[0280a05]@慈地比丘言:「汝且待我先至世尊所,汝隨後來。」 @[0280a06]@時,慈地比丘即往稽首,禮世尊足,退住一面。蜜多羅比丘尼即隨後至,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一何不善不類陀驃摩羅子,於我所作非梵行,波羅夷罪。」 @[0280a10]@慈地比丘復白佛言:「如妹所說,我先亦知。」 @[0280a11]@爾時,陀驃摩羅子比丘即在彼大眾中。 @[0280a12]@爾時,世尊告陀驃摩羅子比丘:「汝聞此語不?」 @[0280a13]@陀驃摩羅子比丘言:「已聞,世尊!」 @[0280a14]@佛告陀驃摩羅子比丘:「汝今云何?」 @[0280a15]@陀驃摩羅子白佛:「如世尊所知,如善逝所知。」 @[0280a16]@佛告陀驃摩羅子:「汝言如世尊所知,今非是時,汝-[5]-今憶念,當言憶念;[[不憶念]]-[]-,當言不憶念。」 @[0280a18]@陀驃摩羅子言:「我不自憶念。」 @[0280a19]@爾時,尊者羅睺羅住於佛後,執扇扇佛,白佛言:「世尊!不善不類,是比丘尼言:『尊者陀驃摩羅子共我作非梵行。』慈地比丘言:『如是,世尊!我先已知,如妹-[6]-所說。』」 @[0280a22]@佛告羅睺羅:「我今問汝,隨意答我。若蜜多羅比丘尼來語我言:『世尊!不善不類羅睺羅,共我作非梵行,波羅夷罪。』慈地比丘復白我言:『如是,世尊!如妹[*]所說,我先亦知』者,汝當云何?」 @[0280a26]@羅睺羅白佛:「世尊!我若憶念,當言憶念;不憶念,當言不憶念。」 @[0280a28]@佛言-[7]-:「羅睺羅!愚癡人汝尚得作此語,陀驃摩羅子清淨比丘,何以不得作如是語?」 @[0280b01]@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陀驃摩羅子比丘當憶念,蜜多羅比丘尼當以[[自言滅]]-[]-,慈地比丘僧當極善呵諫教誡:『汝云何見?何處見?汝何因往見?』」世尊如是教已,從座起,入室坐禪。 @[0280b05]@爾時,諸比丘於陀驃摩羅子比丘憶念,蜜多羅比丘尼與自言滅,慈地比丘極善呵諫教誡言:「汝云何見?何處見?何因往見?」 @[0280b08]@如是諫時,彼作是言:「彼陀驃摩羅子不作非梵行,不犯波羅夷,然陀驃摩羅子比丘三以麤惡食恐怖,令我食時辛苦。我於陀驃摩羅子比丘愛恚癡怖,故作是說,然陀驃摩羅子清淨無罪。」 @[0280b12]@爾時,世尊晡時從禪覺,至大眾前敷座而坐。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我等於陀驃摩羅子比丘所憶念持,蜜多羅比丘尼與自言滅,慈地比丘極善呵諫,乃至彼言:『陀驃摩羅子清淨無罪。』」 @[0280b16]@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云何愚癡?以因飲食故,知而妄語。」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若能捨一法,  知而故妄語,\\  不計於後世,  無惡而不為。\\  寧食熱鐵丸,  如熾然炭火,\\  不以犯禁戒,  而食僧[[信施]]-[]-。」\\ @[0280b23]@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陀驃摩羅子」,巴利本作 Dabba Mallaputta。 [2] 「慈地」,巴利本作 Mettiyabhummajakā。 [3] 「蜜多羅」,巴利本作 Mettiyā。 [4] 「阿梨」,元、明二本作「阿闇梨」,聖本作「阿闍梨」。[*] [5] 「汝」,宋、元、明、聖四本作「如」。 [6]「妹」,大正藏原為「姝」,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妹」。[*] [7] 「言」,宋、元、明、聖四本作「告」。 ====[註解]==== [] 陀驃摩羅子:比丘名,少年出家後證阿羅漢,得六神通,在王舍城負責為僧團分派、管理臥具、飲食,不曾有任何私心,佛陀稱讚他「能廣勸率,施立齋講;安造房室,與招提僧」第一。又譯作「陀驃」、「陀羅驃摩羅子」、「陀羅婆摩羅」、「小陀羅婆摩羅」。 [] 典知:「典」、「知」均為「掌管」、「主持」之義。 [] 慈地比丘:依南傳善見律,慈地比丘為六群比丘中第一惡者。律部中記載,他多次誹謗陀驃摩羅子。 [] 頻三過次:三番兩次。 [] 麤食:粗糙的食物。又譯為「麤疏食」。 [] 顧眄:轉頭看。「眄」指邪視(斜視??),讀音同「免」。\\ (註:「邪」為「斜」之本字,如「目不邪視」不一定是不看邪惡之事。只是現在兩字意義已經某種程度分化,623經中的「顧眄」是用「邪視」。如要修正,應兩經統一。 教育部字典中「眄」解釋是寫作「斜視」。 ywliu) [] 不類:壞、不善。 [] 波羅夷:為音譯,義譯為「驅擯」,為戒律中最嚴重罪,犯該戒的僧眾會被逐出僧團。 [] 不憶念:不記得有這件事。 [] 自言滅:指蜜多羅比丘尼妄語誣陷陀驃摩羅子比丘做非法梵行(自言),應被逐出僧團、削除僧籍(滅擯)。 [] 信施:基於信心的布施;信徒的布施。 ====[對應經典]==== * {ref>BZa01.14} * {ref>Cv-E} ====[讀經拾得]==== 慈地比丘覺得陀驃摩羅子比丘給他吃的食物三番兩次都很難吃,以為陀驃摩羅子比丘是故意針對他的,而串通他的姊妹蜜多羅比丘尼陷害陀驃摩羅子比丘,誣告他性侵蜜多羅比丘尼。 陀驃摩羅子比丘早就證阿羅漢了,並不在意被誣告,因此只說:「佛陀知道的。」也沒辯駁。佛陀知道陀驃摩羅子比丘沒犯戒,但為了僧團的管理,而公開問他是否真有此事?他才說沒有。 羅睺羅尊者一開始不知道這是誣告,而跟著罵性侵的行為真不像話,於是佛陀告訴大眾其實是慈地比丘及蜜多羅比丘尼妄語,並呵責妄語的惡行。 ====[進階辨正]==== [[慈地比丘是誰?]] =====(一〇七六)@@[0280b25]@@===== @[0280b25]@如是我聞: @[0280b25]@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0280b26]@爾時,尊者陀驃摩羅子-[1]-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願於佛前取般涅槃。」 @[0280b28]@世尊默然。如是三啟,佛告陀驃摩羅子:「[[此有為諸行,法應如是]]-[]-。」 @[0280b29]@爾時,尊者陀驃摩羅子即於佛前,入於三昧,[[如其正受]]-[]-,向於東方,昇虛空行,現[[四威儀]]-[]-,行、住、坐、臥,入火三昧,身下出火,舉身洞然,光焰四布,青、黃、赤、白、頗梨紅色。身下出火,還燒其身,身上出水,以灑其身,或身上出火,下燒其身,身下出水,上灑其身。周向十方,種種現化已,即於空中,內身出火,還自焚其身,取無餘涅槃,消盡寂滅,令無遺塵。譬如空中然燈,油炷俱盡,陀驃摩羅子空中涅槃,身心俱盡,亦復如是。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譬如燒鐵丸,  其焰洞熾然,\\  熱勢漸息滅,  莫知其所歸。\\  如是等解脫,  度煩惱淤泥,\\  諸流永已斷,  莫知其所之-[2]-。\\  逮得不動跡,  入無餘涅槃。」\\ @[0280c16]@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陀驃摩羅子」,巴利本作 Dabba Mallaputta。 [2] 「之」,聖本作「趣」。 ====[註解]==== [] 此有為諸行,法應如是:(身心等)因緣生滅的事物,原本就是如此(有生即有滅)。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汝入涅槃,我不遮汝」。 [] 如其正受:依著他所入的定。 [] 四威儀:行、住、坐、臥,各有儀態而不損威德。 ====[對應經典]==== * {ref>BZa01.15} * {ref>Ud-E} * 待加上:小部/優陀那79經/大玻經第一 ====[讀經拾得]==== 對於一些出家人為何想在佛前涅槃的原因,論中表示通常是因為他們過去世曾發願要在佛前般涅槃,而不是因為有煩惱才導致入滅。 =====(一〇七七)@@[0280c18]@@===== @[0280c18]@如是我聞: @[0280c18]@一時,佛在[[央瞿多羅]]-[]-國人間遊行。經-[1]-陀婆闍梨迦林中,見有牧牛者、牧羊者、採柴草者,及餘種種作人,見世尊行路,見已,皆白佛言:「世尊!莫從此道去!前有[[央瞿利摩羅]]-[]-賊,脫恐怖人。」 @[0280c22]@佛告諸人:「我不畏懼。」作此語已,從道而去。彼再三告,世尊猶去。遙見央瞿利摩羅手執刀楯走向,世尊以神力現身徐行,令央瞿利摩羅[[駛-[2]-走不及]]-[]-。走極疲乏已,遙語世尊:「住!住!勿去。」 @[0280c27]@世尊並行而答:「我常住耳,汝自不住。」 @[0280c27]@爾時,央瞿利摩羅即說偈言: 「沙門尚駛[*]行,  而言我常住,\\  我今疲勌住,  說言汝不住,\\  沙門說云何,  我住汝不住?」\\ @[0281a03]@爾時,世尊以偈答言: 「央瞿利摩羅,  我說常住者,\\  於一切眾生,  謂息於刀杖。\\  汝恐怖眾生,  惡業不休息,\\  我於一切蟲,  止息於刀杖。\\  汝於一切蟲,  常逼迫恐怖,\\  造作凶惡業,  終無休息時。\\  我於[[一切神]]-[]-,  止息於刀杖,\\  汝於一切神,  長夜苦逼迫。\\  造作黑惡業,  于今不止息,\\  我住於自-[3]-法,  一切不放逸。\\  汝不見四諦,  故不息放逸。」\\ @[0281a15]@央瞿利摩羅說偈白佛: 「久乃見牟尼,  故隨路而逐,\\  今聞真妙說,  當捨久遠惡。\\  作如是說已,  即放捨刀楯,\\  投身世尊足,  願聽我出家。\\  佛以慈悲心,  [[大僊]]-[]-多哀愍,\\  告比丘善來,  出家受具足。」\\ @[0281a22]@爾時,央瞿利摩羅出家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增修梵行。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0281a26]@時,央瞿利摩羅得阿羅漢,覺解脫喜樂。即說偈言: 「本受[[不害名]]-[]-,  而中多殺害,\\  今得見諦名,  永離於傷殺。\\  身行不殺害,  口意俱亦然,\\  當知真不殺,  不迫於眾生。\\  洗手常血色,  名央瞿摩羅,\\  [[浚流]]-[]-之所漂,  三歸制令息。\\  歸依三寶已,  出家得具足,\\  成就於[[三明]],  佛教作已作。\\  調牛以捶杖,  伏象以鐵鈎,\\  不以刀捶杖,  正度調天人。\\  利刀以水石,  直箭以溫-[4]-火,\\  治杖-[5]-以斧斤,  自調以黠慧。\\  人前行放逸,  隨後能自斂,\\  是則照世間,  如雲解月現。\\  人前放逸行,  隨後能自-[6]-斂,\\  於世恩愛流,  正念而超出。\\  少壯年出家,  精勤修佛教,\\  是則照世間,  如雲解月現。\\  少壯年出家,  精勤修佛教,\\  於世恩愛流,  正念以超出。\\  若度諸惡業,  正善能令滅,\\  是則照世間,  如雲解月現。\\  人前造惡業,  正善能令滅,\\  於世恩愛流,  正念能超出。\\  我已作惡業,  必向於惡趣,\\  [[已受於惡報,  宿債-[7]-食已食]]-[]-。\\  若彼我怨憎,  聞此正法者,\\  得清淨法眼,  於我修行忍。\\  不復興鬥訟,  蒙佛恩力故,\\  我慈-[8]-行忍辱,  亦常讚歎忍。\\  隨時聞正法,  聞已隨修行。」\\ @[0281c01]@佛說此經已,央瞿利摩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經」,聖本作「逕」。 [2] 「駛」,大正藏原為「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駛」。[*] [3] 「自」,大正藏原為「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自」。 [4] 「溫」,大正藏原為「熅」,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溫」。 [5] 「杖」,大正藏原為「材」,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杖」。 [6] 「能自」,聖本作「自能」。 [7] 「債」,大正藏原為「責」,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債」。 [8] 「慈」,大正藏原為「怨」,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慈」。 ====[註解]==== [] 央瞿多羅:古代印度小國,位於十六大國的鴦伽國與末羅國之間,首都為阿惒那。另譯為「鴦祇」。 [] 央瞿利摩羅:比丘名,曾誤信邪師而以為殺人可升天,殺了許多人,後來受佛陀渡化出家,證阿羅漢。佛陀稱讚他「體性利根,智慧淵遠」第一。又譯為「央掘魔羅」、「鴦掘魔」。 [] 駛走不及:迅速追趕但趕不上。 [] 一切神:一切的有情眾生。這裡的「神」特指神識。 [] 大僊:「僊」為「仙」的異體字,讀音同「仙」。大僊指佛陀。 [] 不害名:央瞿利摩羅的本名為Ahiṃsaka,這個字是從ahiṃsa(不害、無害)所衍生。 [] 浚流:水流,指生死不息的輪回。 [] 已受於惡報,宿債食已食:種下惡因所招致的惡果,在受完惡果報之後,就算已經承受該有的果報了。 ====[對應經典]==== * {ref>BZa01.16} * {ref>Ze38.06} * {ref>M086} * {ref>Tn0118} * {ref>Tn0119} * {ref>Tn0120} ====[讀經拾得]==== 本經記載殺人魔魔央瞿利摩羅歸化佛教的故事,「央瞿利摩羅」這也就是大家較熟悉的「央掘魔羅」。他因為邪師教導他殺人可成道,而曾殺了許多人,最後殺佛不成,反而歸依佛陀出家,證阿羅漢。這也是一種「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一〇七八)@@[0281c03]@@===== @[0281c03]@如是我聞: @[0281c03]@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0281c04]@時,有異比丘,於夜[[明相]]-[]-出時,出[[搨-[1]-補]]-[]-河邊,脫衣著岸邊,入水洗浴。浴已上岸,被一衣,待身乾。 @[0281c06]@時,有一天子放身光明,普照搨補河側,語比丘言:「汝少出家,鮮白髮黑,年始盛美,應習五欲,莊嚴[[瓔珞]]-[]-,塗香[[華鬘]]-[]-,五樂自娛,而於是時,違親背俗,悲泣別離,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如何捨[[現前樂]]-[]-,而求[[非時]]-[]-之利?」 @[0281c11]@比丘答言:「我不捨現前樂求非時樂,我今乃是捨非時樂得現前樂。」 @[0281c13]@天問比丘:「云何捨非時樂得現前樂?」 @[0281c14]@比丘答言:「如世尊說,非時之欲,少味多苦,少利多難。[[我今於現法中,已離熾然,不待時節,能自通達,現前觀察,緣自知覺]]-[]-。如是,天子!是名捨非時樂得現前樂。」 @[0281c18]@天復問比丘:「云何復是如來所說,非時之欲,少樂多苦?云何復是如來所說,現法利樂,乃至緣自覺知?」 @[0281c20]@比丘答言:「我年少出家,不能廣宣如來所說正法、[[律儀]]。世尊近在迦蘭陀竹園。汝可往詣如來,問其所疑,如世尊說,[[隨憶-[2]-受持]]-[]-。」 @[0281c23]@天子復言:「比丘!於如來所,有諸力-[3]-天眾多圍遶,我先無問,未易可詣。比丘!汝若能為先白世尊者,我可隨往。」 @[0281c26]@比丘答言:「當為汝去。」 @[0281c26]@天白比丘:「唯然,尊者!我隨後來。」 @[0281c27]@時,彼比丘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以-[4]-向天子往反問答具白世尊:「今者,世尊!彼天子誠實言者須臾應至,不誠實者自當不來。」 @[0282a01]@時,彼天子遙語比丘:「我已在此-[5]-,我已在此。」 @[0282a02]@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眾生隨[[愛想]]-[]-,  以愛想而住,\\  以不知愛故,  [[則為死方便]]-[]-。」\\ @[0282a05]@佛告天子:「汝解此偈者,便可發問。」 @[0282a05]@天子白佛:「不解,世尊!不解,善逝!」佛復說偈而告天子曰: 「[[若知所愛者,  不於彼生愛,\\  彼此無所有,  他人莫能說]]-[]-。」\\ @[0282a10]@佛告天子:「汝解此義者,便可發問。」 @[0282a10]@天子白佛:「不解,世尊!不解,善逝!」 @[0282a11]@佛復說偈言: 「[[見等勝劣者,  則有言論生,\\  三事不傾動,  則無軟中上]]-[]-。」\\ @[0282a14]@佛告天子:「解此義者,則可發問。」 @[0282a14]@天子白佛:「不解,世尊!不解,善逝!」 @[0282a15]@佛復說偈言: 「斷愛及[[名色]],  除[[慢]]-[]-無所[[繫]]-[]-,\\  寂滅息瞋恚,  [[離結絕悕望]]-[]-,\\  不見於人天,  此世及他世。」\\ @[0282a19]@佛告天子:「解此義者,乃可發問。」 @[0282a19]@天子白佛:「已解,世尊!已解,善逝!」 @[0282a20]@佛說此經已,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即沒不現。 ====[校勘]==== [1] 「搨」,宋、聖二本作「㯓」,明本作「榻」。[*] [2] 「憶」,聖本作「意」。 [3] 「力」,元、明、聖三本作「方」。 [4] 「以」,宋、元、明、聖四本作「已」。 [5]「在此」,大正藏原為「此在」,今依據聖本、高麗藏二本改作「在此」。 ====[註解]==== [] 明相:日出前,東邊的天空開始亮起來的景像。 [] 搨補:「溫泉」的音譯。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溫泉」。 [] 瓔珞:以玉編綴的飾品,通常掛在脖子上。 [] 華鬘:以花結串而成的飾品。 [] 現前樂:現時的快樂。 [] 非時:非即時。 [] 我今於現法中,已離熾然,不待時節,能自通達,現前觀察,緣自知覺:我在這一生中,已遠離如火燒般逼迫身心的煩惱。即時、不須等待,趣向涅槃。就在這裡當下,親自能體證。(這形容佛法特質的定型句在經中常出現,詳見《雜阿含經》卷二十第550經的「進階辨正」中的比對。) [] 隨憶受持:接受並實踐所記憶的內容。 [] 愛想:同「愛著」、「愛執」。 [] 則為死方便:則為自尋死路的方法。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是名屬死徑」,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被死神束縛」。 [] 若知所愛者,不於彼生愛,彼此無所有,他人莫能說:如果知道所愛的是什麼,就不會於所愛的生愛了;彼此都不是實存的,而沒有人能夠述說。 [] 見等勝劣者,則有言論生,三事不傾動,則無軟中上:有我勝於人、我和人同等、我差於人(我勝、我等、我卑)的想法,就會有諍論;不因這三者而動心,則沒有上、中、下的差別想法。 [] 慢:傲慢。 [] 繫:繫著;心繫於事物而執著。 [] 離結絕悕望:遠離煩惱的束縛,斷絕對世間的渴望。 ====[對應經典]==== * {ref>BZa01.17} * {ref>S01.02.10} \\ (別譯雜阿含經卷十四第281經應是卷四十八第1283經的對應經。其他南北傳善生經應該不是此經之對應經典吧? ywliu ??) * {ref>Cha16} * {ref>Zho135} \\ * {ref>BZa14.13} \\ * {ref>D31} * {ref>Tn0016} * {ref>Tn0017} ====[讀經拾得]==== 凡夫的見解是即時行五欲之樂,而聖者的見解是即時行涅槃妙樂。 本經中第一偈: 「眾生隨愛想,  以愛想而住,\\  以不知愛故,  則為死方便。」 說的是「知愛(造成生死輪迴)」,但天人沒聽懂。 第二偈: 「若知所愛者,  不於彼生愛,\\  彼此無所有,  他人莫能說。」 說的是「知所愛(虛妄不實)」,但天人也沒聽懂。 第三偈: 「見等勝劣者,  則有言論生,\\  三事不傾動,  則無軟中上。」 說的是「我見、我慢(引發執著)」,但天人也沒聽懂。 最後佛陀算是將答案都講出來了: 「斷愛及名色,  除慢無所繫,\\  寂滅息瞋恚,  離結絕悕望,\\  不見於人天,  此世及他世。」 由於貪愛(第一偈的主題)所愛(第二偈的主題;所愛的事物都只在名色之中),由於有我見、我慢(第三偈的主題),因此有生死輪迴。斷除了這些,才能不再輪迴。 因此本經一開始天人所讚嘆的五欲娛樂,在認清愛和所愛後,並不是真樂,涅槃才是真樂。天人在此時終於聽懂了。 ====[進階辨正]==== [[什麼是「搨補」]] =====(一〇七九)@@[0282a22]@@===== @[0282a22]@如是我聞: @[0282a22]@一時,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0282a23]@時,有異比丘於後夜時至[[搨[*]補]]河邊,脫衣置岸邊,入水洗浴。浴已,還上岸,著一衣,待身乾。 @[0282a25]@時,有一天子放身光明,普照搨[*]補河側,問比丘言:「比丘!比丘!此是[[丘塚]]-[]-,夜則起煙,晝則火然,彼婆羅門見已而作是言:『壞此丘塚,發掘者智,持-[1]-以刀劍。』又見大龜,婆羅門見已,作是言:『除此大龜,發掘者智,持以刀劍。』見有[[氍氀]]-[]-,婆羅門見已,作此言:『却此氍氀,發掘者智,持以刀劍。』見有[[肉段]]-[]-,彼婆羅門見已,作是言:『除此肉段,發掘者智,持以刀劍。』見有屠殺,婆羅門見已,作是言:『壞是屠殺處,發掘者智,持以刀劍。』見有[[楞耆]]-[]-,彼婆羅門見已,作是言:『却此楞耆,發掘者智,持以刀劍。』見有[[二道]]-[]-,彼婆羅門見已,作是言:『除此二道,發掘者智,持以刀劍。』見有門扇,婆羅門見已,作是言:『却此門扇,發掘者智,持以刀劍。』見有大龍,婆羅門見已,作是言:『止!勿却大龍,應當恭敬。』比丘!汝來受此論,往問世尊,如佛所說,汝隨受持。所以者何?除如來,我不見世間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於此論心悅樂者,若諸弟子從我所聞,然後能說。」 @[0282b15]@爾時,比丘從彼天所聞此論已,往詣世尊,稽首禮足,退坐一面。以彼天子所問諸-[2]-論廣問世尊:「云何為丘塚?云何為夜則起煙?云何為晝則火然?云何是婆羅門?云何發掘?云何智者?云何刀劍?云何為大龜?云何氍氀?云何為肉段?云何為屠殺處?云何為楞耆?云何為二道?云何為門扇?云何為大龍?」 @[0282b22]@佛告比丘:「丘塚者,謂眾生身,麤四大色父母遺體,摶-[3]-食、衣服、覆蓋、澡-[4]-浴、摩飾、長養,皆是變壞磨滅之法。夜起煙者,謂有人於夜時起,隨覺隨觀。晝行其教,身業、口業。婆羅門者,謂如來、應、等正覺。發掘者,謂精勤方便。智士者,謂多聞聖弟子。刀劍者,謂智慧刀劍。大龜者,謂[[五蓋]]-[]-。氍氀者,謂忿恨。肉段者,謂慳愱。屠殺者,謂[[五欲功德]]-[]-。楞耆者,謂無明。二道,謂疑惑。門扇者,謂我慢。大龍者,謂漏盡羅漢。如是,比丘!若大師為聲聞所作,哀愍悲念,以義安慰,於汝已作,汝等當作所作,當於曝-[5]-露、林中、空舍、山澤、巖窟,敷草樹葉,思惟禪思,不起放逸,莫令後悔,是則為我隨順之教。」即說偈言: 「說身為丘塚,  覺觀夜起煙,\\  晝業為火然,  婆羅門正覺。\\  精進勤發掘,  黠慧明智士-[6]-,\\  以智慧利劍,  厭離勝進者。\\  五蓋為巨龜,  忿恨為氍氀,\\  慳愱為肉段,  五欲屠殺處。\\  無明為楞耆,  疑惑於二道,\\  門扇現我慢,  漏盡羅漢龍。\\  究竟斷諸論,  故我如是說。」\\ @[0282c17]@佛說此經已,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持」,宋、元二本作「攝」。 [2] 「諸」,宋本作「訊」。 [3] 「摶」,宋、元、聖三本作「揣」。 [4] 「澡」,聖本作「滲」。 [5] 「曝」,元、明二本作「暴」。 [6]「士」,聖本作「上」。 ====[註解]==== [] 丘塚:墳墓。 [] 氍氀:讀音同「渠驢」,毛織品、毛織的地毯。 [] 肉段:又名閉屍,指第三周的胎兒。但此經指一⻑條肉;如雜阿含經卷十九第五一〇經:「我於路中見一大身眾生,舉身無皮,純一肉段,乘空而行」。 [] 楞耆:毒蟲。 [] 二道:岔路。 [] 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這五種覆蓋心識、阻礙善法發生的煩惱。 [] 五欲功德: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這五種欲的功能。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五種欲」。 ====[對應經典]==== * {ref>BZa01.18} * {ref>Ze39.09} * {ref>M023} * {ref>Tn0095} ====[讀經拾得]==== =====(一〇八〇)@@[0282c18]@@===== @[0282c18]@如是我聞: @[0282c18]@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0282c19]@爾時,世尊晨朝著衣持鉢,入波羅㮈城乞食。 @[0282c20]@時,有異比丘以[[不住心]]-[]-,其心惑亂,不攝諸根,晨朝著衣持鉢,入波羅㮈城乞食。是比丘遙見世尊,見已,攝持諸根,端視而行。世尊見是比丘攝持諸根,端視而行,見已入城。乞食畢,還精舍,舉衣鉢,洗足已,入室坐禪。[[晡時]]從禪覺,入僧中,敷坐具,於大眾前坐,告諸比丘:「我今晨朝著衣持鉢,入波羅㮈城乞食,見有比丘,以不住心、惑亂心,諸根放散,亦持衣鉢入城乞食,彼遙見我,即自斂攝竟,為是誰?」 @[0283a01]@時,彼比丘從座起,整衣服,到於佛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世尊!我於晨朝入城乞食,其心惑亂,不攝諸根行。遙見世尊,即自斂心,攝持諸根。」 @[0283a04]@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見我已,能自斂心,攝持諸根。比丘!是法應當如是。若見比丘,亦應自攝持。若復見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亦當如是攝持諸根,當得長夜[[以義饒益]],安隱快樂。」 @[0283a08]@爾時,眾中復有異比丘說偈歎曰: 「以其心迷亂,  不專繫念住,\\  晨朝持衣鉢,  入城邑乞食。\\  中路見大師,  威德容儀備,\\  欣悅生慚愧,  即攝持諸根。」\\ @[0283a14]@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 不住心:心不安住。 ====[對應經典]==== * {ref>BZa01.19} ====[讀經拾得]==== 本經的這位比丘本來把托缽當逛街,不攝持諸根,遠遠見到佛陀時才趕快攝心,這也有如念佛一般的攝心效果。 什麼是比丘於乞食時攝持諸根?可參考《雜阿含經》卷九第236經:「若眼識於色有愛念染著者,彼比丘為斷惡不善故,當勤欲方便,堪能繫念修學。[... ...] 若於道路、若聚落中行乞食、若出聚落,於其中間,眼識於色,無有愛念染著者,彼比丘願以此喜樂善根,日夜精勤,繫念修習,是名比丘於行、住、坐、臥淨除乞食」(CBETA, T02, no. 99, p. 57, b16-25) 不只是比丘乞食時如此,持八關齋戒的居士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如此。 佛陀後來讚許這位比丘在見到佛後攝持了諸根,更進一步教他不只要見佛時收攝心念,而是見到任何四眾都要如此。這和《華嚴經》<淨行品>將日常生活所見皆回歸到佛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1]-八 ====== ====[校勘]==== [1] 聖本在「十」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