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Chiou: 《雜阿含經》[[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三|卷二十三]]有個地點「離波多」找不到什麼資料。 但這經大正藏有個校勘:\\ 🅀 「離波多」~Revataka。 對應經典有列:\\ 《Divyāvadāna, p.366-405》。 看有沒有辦法查一下這地點為何? 英譯有解為河名,不過也可能是阿育王時代的寺院名? Ps. Revata又譯為離越,是一比丘名。 ---- Anderson Chang: 諸聖在處處,  罽賓🄽㋐多波婆🄾㋑\\ 大林🄿㋒離波多🅀㋓,阿耨大池🅁㋔邊,\\ 江河山藪間,  如是一切處, 老外的資料略有出入,但顯然不是寺院就是地名。 {{:agama:revataka1.jpg|}} {{:agama:revataka2.jpg|}} {{:agama:revataka3.jpg|}} {{:agama:revataka4.jpg|}} 大林mahavana 跟revataka 應該是兩個不同的地方。 我再繼續找找看。 ---- David Chiou: 謝謝! 大林精舍很常見,就是重閣講堂。不過我也不確定是不是這邊的大林就是指大林精舍,因為大林本身也能指很大的林,而且大林精舍的地點(在中印度)離北印罽賓有一段距離,因此只能註解為「可能為大林精舍」了。 ---- Anderson Chang: 第一位老外認為,阿育王無遮大會邀請的是「四方」僧,故用all quarter這個詞。 北方是 罽賓,Kashmir\\ 西方是Revataka,有老外推測在靠近阿富汗的Kapiśā\\ 但東方跟南方呢?對不起來。 History of Theravada Buddhism in South-East Asi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India and Ceylon \\ by Kanai Lal Hazra \\ M.A., LL.B., Dip. Lang., Ph. D. Lecturer in Pali, Calcutta University {{:agama:revataka5.png|}} 我覺得第二位比較可信。翻譯者對於一些神奇的世間現象,如果不夠廣博多聞,對於疑問,最好還是如第二位直接照翻,把問題留給後世就好了,不宜自己推測創編 The Legend of King Aśoka: A Study and Translation of the Aśokāvadāna\\ 作者:John S. Strong {{:agama:revataka6.png|}} {{:agama:revataka7.png|}} 第二份資料就完全不提方位、四方的關係。 阿育王迎請聖眾應供,一講完就出現 30萬僧眾 ,其中10萬是阿羅漢聖僧。 所以這些地方似乎就是各個有賢聖僧眾隱居的地方,彼此間距離很遠也是蠻正常的。 甚至就實際上來說,那些地方也僅是一個大略的門戶入口,賢聖僧處在另一個空間,平常人看不到也進不去的。 回到文本來看,當時離佛世仍未久遠,聖者隱居在哪邊都還有線索。   常樂於寂止,  解脫諸所著,\\   如來之真子,  從法而化生,\\   諸天所供養,  哀愍於我故,\\   今當悉來集,  副我之微意,\\   諸聖在處處,  罽賓多波婆,\\   大林離波多,  阿耨大池邊,\\   江河山藪間,  如是一切處,\\   諸聖在中者,  今當悉來集,\\   哀愍於我故,  副我之微意,\\   又在於天上,  尸梨沙宮殿,\\   香山石室中,  神通具足者,\\   今當悉來集,  哀愍於我故。\\ ---- David Chiou: 看來有位學者是將每一小段的前面視作地名,後面視作寺名:\\ 【地】罽賓【寺】多波婆,\\ 【地】大林【寺】離波多 不過這樣可能是錯的,因為罽賓是當今喀什米爾區域,和多波婆都屬北印但似乎沒有重疊: 喀什米爾區域:\\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6/68/Kashmir_region_2004.jpg?1024}} 多波婆屬於至那僕底國(參見西域記卷四),即今拜亞斯河(Bias)與索特來治河(Sutlej)會流處以南一帶:\\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7/Indus_river.svg?1024}} 「大林」是一大片森林,當中有重閣講堂,可能也有其他建築,不過我沒印象有叫離婆多或離越一類的(不排除可能性,畢竟這經已是在阿育王時代之後所記的,那時佛教可能已多了不少建築)。 我這樣乍看之下,這些老外似乎都是照漢譯的去推敲,不知道有沒有照《Divyāvadāna, p.366-405》去推敲的?有辦法找到《Divyāvadāna, p.366-405》那一段寫什麼嗎?從《Divyāvadāna, p.366-405》和漢譯取交集,是註解上比較保險的(沒有辦法中的)辦法。 ---- Anderson Chang: 尷尬了,一查 Divyāvadāna這個字,竟是deva vada = 天界所述。是說一切有部律中傳出,本文還是梵文。在巴利藏中找不到相關資料。 The Divyāvadāna or "Divine narratives" is a Sanskrit anthology of Buddhist tales, many originating in Mūlasarvāstivādin vinaya 說一切有部律 texts.[1] It may be dated to 2nd century CE. The stories themselves are therefore quite ancient[2] and may be among the first Buddhist texts ever committed to writing, but this particular collection of them is not attested prior to the seventeenth century.[3] Typically, the stories involve the Buddha explaining to a group of disciples how a particular individual, through actions in a previous life, came to have a particular karmic result in the present.[3] A predominant theme is the vast merit (puṇya) accrued from making offerings to enlightened beings or at stupas and other holy sites related to the Buddha.[3] 可以看看這兩個來源,實是梵文: https://www.wisdompubs.org/sites/default/files/preview/Divine%20Stories%20Book%20Preview_0.pdf https://www.ancient-buddhist-texts.net/Reference/Early-Buddhist-Texts/Early-Buddhist-Texts.pdf 然後我換個方向找,在巴利資料中以阿育王Asoka為關鍵字查找,竟然就只有他的年青、生平、歸化佛教、送兒女出家及派遣高僧到四方傳教。 http://www.palikanon.com/english/pali_names/ay/asoka.htm 也沒長眉尊者Pindola Bharadvaja和阿育王互動的資料,似乎這件事在南傳部派中是沒留下記載的。 難怪老外的英譯看起來這麼熟悉XD ---- David Chiou: 哈,原來如此。所以搞不好這些英譯大多是依據漢譯… 只是,這樣大正藏這個校勘,就不知道是怎麼比對出來的了:\\ 「離波多」~Revataka。\\ (大正藏通常校勘是比對巴利藏,難道這卷特別比對梵本?) 我找了大正藏中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一系列的律藏,用阿育王的異譯為關鍵字,也沒找到太多敘述,有阿育王傳的部分,但是從別的角度敘述(例如阿育王和他弟弟的關係,他一位弟弟後來出家成道)。 那就標註為:\\ 離波多:阿育王時代的地名或寺院名。 我將我們的討論整理到 dokuwiki 上,因為也沒真正的結論,所以不重要,只是留個記錄,以後有其他人能讀梵文的話可繼續追。 Ps. 佛光大辭典:阿育王傳之(一)、(二)、(五)、(十)等四品與梵文本 Divyāvadāna(E.B. Cowell, R.A. Neil 等出版於西元一八八六年)之第二十六章至第二十九章,及雜阿含經卷二十三及卷二十五為同本。 此外,梵文本 Divyāvadāna 中,有關阿育王之紀傳部分,西元一八四五年法人布諾夫(E. Burnouf)將之譯成法語,並刊載於其所著之印度佛教史緒論(Introduction à l'histoire du Bouddhisme indien)中。 又前述之 Divyāvadāna 之外,另有梵文本 Aśokavadāna,英人密特拉(R. Mitra)於西元一八八二年在其著作尼泊爾佛教文學(Nepalese Buddhist Literature)中譯出其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