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以無量心,如實知心解脫、慧解脫」。 相同的句型,在《中阿含經》卷54〈2 大品〉:「立身念無量心,心解脫、慧解脫,知如真。」(CBETA, T01, no. 26, p. 769, c16-17) 雖然不是本經的對應經典,但可協助理解斷句及意義。 另外,《雜阿含經》卷37:「於欲離故心解脫,離無明故慧解脫。」(CBETA, T02, no. 99, p. 268, b20-21) 可作為心解脫、慧解脫的定義。 因此「無量心解脫、慧解脫如實知」翻譯為:依四無量心(慈、悲、喜、捨)三昧,離欲得到心解脫,斷無明得到智慧的解脫,契合真理地了知。 有一處各家的解釋略有差異: 一說為「無量心解脫=心解脫」,「慧解脫如實知=解脫知見」。 莊春江居士漢譯阿含辭典:「雖然《雜阿含710經》說「離貪者心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但實際上「離貪者」必離「無明」,離「無明」者必定離貪,兩者是一體的。」 大願法師認為「心解脫,斷欲貪,是証三果,還沒自証阿羅漢。但因為三果不復還生此世,所以要自証就能自証;慧解脫斷無明,十結都已斷除,是現今已證得阿羅漢,故經中是以現法自知作證來描述」。不過南北傳經載「心解脫」是斷貪,應是斷三界的貪(阿羅漢的要求),不只斷欲界的貪(三果的要求),因此此說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