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hy Kao: Mindful 通常譯為「具念」。 請問「具念」是什麼意思? ---- Murphy Chen: 廣義的來說,我的理解是,當六入處發生變化時,都能夠觀察到,是具念。 ---- David Chiou: 「具念」,具有覺知的心念、具有收攝(於當前)的正念。也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相反詞為「失念」。 生活上事情做得好也需要具念,負面的應用是在戰場上,失念則隨時就陣亡了。搶錢也要具念,否則忘了搶錢計劃及沒注意警察來了,就坐牢。這種也是要具念,但違反八正道而是邪念、非正念。 實際上打坐時照禪修指導語音檔密集修下去,就知道什麼是具念、什麼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也不神,單純就是人腦袋清楚的一種狀態。但文字形容太多也沒用,自己練習即可知道。而且就像讀書前我們會把腦袋的專注度調整好,否則書讀不進去,熟悉正念狀態的話就能較容易重現具念狀態而打坐比較容易進入狀況。 大家在學生時代,腦袋特別清楚、讀書效率特別高時,也算是一種具念狀態,只是念的是書本的內容而非打坐的所緣。相反的「失念」則是心思難以集中在要念的書上,而是到處飄或是不知念頭跑到哪裡去了。 ---- Cathy Kao: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784.htm|南傳:相應部45相應8經]] 而,比丘們!什麼是正念?比丘們!這裡,比丘住於在身上隨觀身,熱心、正知、有念,能調伏對於世間的貪婪、憂;住於在受上隨觀受,熱心、正知、有念,能調伏對於世間的貪婪、憂;住於在心上隨觀心,熱心、正知、有念,能調伏對於世間的貪婪、憂;住於在法上隨觀法,熱心、正知、有念,能調伏對於世間的貪婪、憂,比丘們!這被稱為正念。 我知道我們讀過很多了,可是我還是不大懂,請善心人士再給我說說。 隨觀身就是身念處,這可以了解,那麼隨觀「身,受」我算了解。但是 請問要如何隨觀「心,法」? ---- Murphy Chen: 實際操作可參考: 中部 10 經/念住大經 (莊春江譯) 比丘怎樣住於在心上隨觀心呢? 比丘們!這裡,比丘了知『有貪的心』為有貪的心,了知『離貪的心』為離貪的心; 了知『有瞋的心』為有瞋的心,了知『離瞋的心』為離瞋的心; 了知『有癡的心』為有癡的心,了知『離癡的心』為離癡的心; 了知『收斂的心』為收斂的心,了知『散亂的心』為散亂的心; 了知『廣大的心』為廣大的心,了知『不廣大的心』為不廣大的心; 了知『有更上的心』為有更上的心,了知『無更上的心』為無更上的心; 了知『得定的心』為得定的心,了知『未得定的心』為未得定的心; 了知『已解脫的心』為已解脫的心,了知『未解脫的心』為未解脫的心。 像這樣,或住於在自己的心上隨觀心,或住於在外部的心上隨觀心,或住於在自己的與外部的心上隨觀心, 或住於在心上隨觀集法,或住於在心上隨觀消散法,或住於在心上隨觀集法與消散法, 或只為了智與持念的程度而『有心』的念被現起, 並且住於無依止,他在世間中不執取任何事物。 比丘們!比丘這樣住於在心上隨觀心。 ... 比丘怎樣對五蓋住於在法上隨觀法呢? 比丘們!這裡,比丘當有自己的 [[ 欲的意欲 ]] 時,他了知:『我有自己的欲的意欲。』當沒有自己的欲的意欲時,他了知:『我沒有自己的欲的意欲。』他如其未生起欲的意欲之生起而了知,如其已生起欲的意欲之捨斷而了知,如其已捨斷欲的意欲之未來不生起而了知。 當有自己的 [[ 惡意 ]] 時,他了知:『我有自己的惡意。』當沒有自己的惡意時,他了知:『我沒有自己的惡意。』他如其未生起惡意之生起而了知,如其已生起惡意之捨斷而了知,如其已捨斷惡意之未來不生起而了知。 當有自己的 [[ 惛沈睡眠 ]] 時,他了知:『我有自己的惛沈睡眠。』當沒有自己的惛沈睡眠時,他了知:『我沒有自己的惛沈睡眠。』他如其未生起惛沈睡眠之生起而了知,如其已生起惛沈睡眠之捨斷而了知,如其已捨斷惛沈睡眠之未來不生起而了知。 當有自己的 [[ 掉舉後悔 ]] 時,他了知:『我有自己的掉舉後悔。』當沒有自己的掉舉後悔時,他了知:『我沒有自己的掉舉後悔。』他如其未生起掉舉後悔之生起而了知,如其已生起掉舉後悔之捨斷而了知,如其已捨斷掉舉後悔之未來不生起而了知。 當有自己的 [[ 疑惑 ]] 時,他了知:『我有自己的疑惑。』當沒有自己的疑惑時,他了知:『我沒有自己的疑惑。』他如其未生起疑惑之生起而了知,如其已生起疑惑之捨斷而了知,如其已捨斷疑惑之未來不生起而了知。 像這樣,或住於在 [[ 自己 ]] 的法上隨觀法,或住於在 [[ 外部 ]] 的法上隨觀法,或住於在自己的與外部的法上隨觀法, 或住於在法上隨觀 [[ 集法 ]] ,或住於在法上隨觀 [[ 消散法 ]],或住於在法上隨觀集法與消散法, 或只為了 [[ 智 ]] 與 [[ 持念 ]] 的程度而『有法』的念被現起, 並且住於 [[ 無依止 ]],他在世間中 [[ 不執取 ]] 任何事物。 比丘們!比丘這樣住於對五蓋在法上隨觀法。 ... 比丘怎樣對七覺支住於在法上隨觀法呢? 這裡,比丘當自己有 [[ 念 ]] 覺支時,了知:『有我自己的念覺支。』當自己沒有念覺支時,了知:『沒有我自己的念覺支。』如其未生起念覺支之生起而了知,如其已生起念覺支之修習圓滿而了知; 當自己有 [[ 擇法 ]] 覺支時,了知:『我有擇法覺支。』當自己沒有擇法覺支時,了知:『我沒有擇法覺支。』如其未生起擇法覺支之生起而了知,如其已生起擇法覺支之修習圓滿而了知; 當自己有 [[ 活力 ]] 覺支時,了知:『有我自己的活力覺支。』當自己沒有活力覺支時,了知:『沒有我自己的活力覺支。』如其未生起活力覺支之生起而了知,如其已生起活力覺支之修習圓滿而了知; 當自己有 [[ 喜 ]] 覺支時,了知:『有我自己的喜覺支。』當自己沒有喜覺支時,了知:『沒有我自己的喜覺支。』如其未生起喜覺支之生起而了知,如其已生起喜覺支之修習圓滿而了知; 當自己有 [[ 寧靜 ]] 覺支時,了知:『有我自己的寧靜覺支。』當自己沒有寧靜覺支時,了知:『沒有我自己的寧靜覺支。』如其未生起寧靜覺支之生起而了知,如其已生起寧靜覺支之修習圓滿而了知; 當自己有 [[ 定 ]] 覺支時,了知:『有我自己的定覺支。』當自己沒有定覺支時,了知:『沒有我自己的定覺支。』如其未生起定覺支之生起而了知,如其已生起定覺支之修習圓滿而了知; 當自己有 [[ 平靜 ]] 覺支時,了知:『有我自己的平靜覺支。』當自己沒有平靜覺支時,了知:『沒有我自己的平靜覺支。』如其未生起平靜覺支之生起而了知,如其已生起平靜覺支之修習圓滿而了知。 像這樣,或住於在 [[ 自己 ]] 的法上隨觀法,或住於在 [[ 外部 ]] 的法上隨觀法,或住於在自己的與外部的法上隨觀法, 或住於在法上隨觀 [[ 集法 ]],或住於在法上隨觀 [[ 消散法 ]],或住於在法上隨觀集法與消散法, 或只為了 [[ 智 ]] 與 [[ 持念 ]] 的程度而『有法』的念被現起,並且住於無依止,他在世間中不執取任何事物。 比丘們!比丘這樣住於對七覺支在法上隨觀法。 c.f. 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010.htm ---- David Chiou: 這在無著比丘訪談,「[[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7%A0%94%E8%A8%8E_%E5%9B%9B%E5%BF%B5%E8%99%95%E7%9A%84%E5%AF%A6%E4%BF%AE%E6%96%B9%E6%B3%95|四念處的實修方法]]」那一篇,有解說方法。照那方法努力練習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