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長阿含經-[12]-卷第一====== 姚秦三藏法師-[13]-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一)第一分初大本經-[14]-第一====== =====[導讀:過去七佛]===== 依佛經中的定義,在完全沒有佛法的大千世界,第一位自行覺悟、又將覺悟的修行方法廣傳給眾生的覺者,即稱為「佛」,佛在成道之前稱作「菩薩」。 宇宙不斷地成、住、壞、空,每尊佛所教導的佛法也終將失傳,大千世界再度成為無佛世界,直到下一位自覺覺他的佛出現。這個大千世界中過去已有無數的佛,過去最近的七位佛則稱為「過去七佛」,即:毘婆尸佛、尸棄佛、毘舍婆佛、拘留孫佛、拘那含佛、迦葉佛,以及約三千年前覺悟而傳佛法給我們的釋迦牟尼佛。 過去七佛雖然各自在無佛世界悟道,所悟的真理則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四聖諦」,又譯作「四真諦」: -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會(遇見仇人)是苦、愛別離(和所愛的離別)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簡言之會令人執著的五陰是苦;無常即是苦,會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集:苦的起因,是由於無明(沒有智慧)、貪愛等因緣而來。 -滅:苦的止息,叫做「涅槃」。 -道:可以滅苦的解脫之道。 《長阿含經》卷一記載了過去七佛共通的一些事蹟、並且提及他們所同樣覺悟及教導的佛法。 =====(1/5)===== @[0001b12]@如是我聞: @[0001b12]@一時,佛在[[舍衛-[15]-國]]-[]-[[祇樹-[16]-花林窟]]-[]--[17]-,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0001b13]@時,諸比丘於乞食後集花林堂,各共議言:「諸賢比丘!唯[[無上尊]]-[]-為最奇特,神通遠達,威力弘大,乃知過去無數諸佛,入於[[涅槃]]-[]-,斷諸[[結使]]-[]-,消-[18]-滅[[戱論]]-[]-。又知彼佛[[劫數多少]]-[]-,名號、姓字,所生種族,其所飲食,壽命[[脩短]]-[]-,所[[更]]-[]-苦樂。又知彼佛有如是戒,有如是法,有如是慧,有如是解,有如是住。云何,諸賢!如來為善別法性,知如是事,為諸天來語,乃知此事?」 @[0001b22]@爾時,[[世尊]]-[]-在閑靜處,天耳清淨,聞諸比丘作如是議,即從座起,詣花林堂,就座而坐。 @[0001b24]@爾時,世尊知而故問,謂:「諸比丘!汝等集此,何所語議?」時,諸比丘[[具以事答]]-[]-。 @[0001b2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善哉,善哉,汝等-{出家人應做的事}-[[以平等信,-<出家修道]]>--[]--<,諸所應行,凡有二業:一曰賢聖講法,二曰[[賢聖默然]]-[]-。>-汝等所論,正應如是。-{佛陀如何知道過去諸佛事蹟}--<如來神通,威力弘大,盡知過去無數劫事,以能善解法性故知,亦以諸天來語故知。>-」佛時[[頌]]-[]-曰: 「比丘集法堂,  講說賢聖論;\\  如來處靜室,  天耳盡聞知。\\  佛日光普照,  [[分別]]-[]-法界義;\\  亦知過去事,  [[三佛]]-[]-[[般泥洹]]-[]-。\\  名號姓種族,  [[受生分]]-[]-亦知;\\  隨彼之處所,  [[淨眼]]-[]-皆記之。\\  諸天大威力,  容貌甚端嚴;\\  亦來啟告我,  三佛般泥洹-[19]-。\\  記生名號姓,  哀戀-[20]-音盡知;\\  無上天人尊,  記於過去佛。」\\ **-{過去七佛簡歷}-** @[0001c13]@又告諸比丘:「汝等欲聞如來識[[宿命智]]-[]-,知於過去諸佛因緣不?我當說之。」 @[0001c14]@時,諸比丘白佛-[21]-言:「世尊![[今正是時,願樂欲聞]]-[]-。善哉,世尊!以時講說,當[[奉行]]-[]-之。」 @[0001c16]@佛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0001c19]@-{年代}-佛告諸比丘:「過去九十一劫-[22]-,時,世有佛名[[毘婆尸]]-[]--[23]-[[如來]]-[]-、[[至真]]-[]-,出現于世。復次,比丘!過去三十一劫,有佛名尸棄-[24]-如來、至真,出現於世。復次,比丘!即彼三十一劫中,有佛名毘舍婆-[25]-如來、至真,出現於世。復次,比丘!此[[賢劫]]-[]--[26]-中有佛名拘留孫-[27]--[28]-,又名拘那含-[29]-,又名[[迦葉]]-[]--[30]-。我今亦於賢劫中成最[[正覺]]-[]-。」佛時頌曰: 「過九十一劫,  有毘婆尸佛;\\  次三十一劫,  有佛名尸棄;\\  即於彼劫中,  毘舍如來出。\\  今此賢劫中,  無數[[那維]]-[]-歲;\\  有四大仙人,  愍眾生故出:\\  拘留孫[*]、那含、  迦葉、[[釋迦文]]-[]-。\\ @[0002a04]@-{人壽}-「汝等當知,毘婆尸佛時,人壽八萬歲。尸棄佛時,人壽七萬歲。毘舍婆佛時,人壽六萬歲。拘留孫[*]佛時,人壽四萬歲。拘那含佛時,人壽三萬歲。迦葉佛時,人壽二萬歲。我今出世,人壽百歲,[[少出多減]]-[]-。」佛時頌曰: 「毘婆尸時人,  壽八萬四千;\\  尸棄佛時人,  壽命七萬歲;\\  毘舍婆時人,  壽命六萬歲;\\  拘留孫[*]時人,  壽命四萬歲;\\  拘那含時人,  壽命三萬歲;\\  迦葉佛時人,  壽命二萬歲;\\  如我今時人,  壽命不過百。\\ @[0002a16]@-{種姓}-「毘婆尸佛,出[[剎利]]-[]--[31]-種,姓憍陳若-[32]--[33]-;尸棄佛、毘舍婆佛,種、姓亦爾。拘留孫[*]佛,出[[婆羅門]]-[]--[34]-種,姓迦葉-[35]-;拘那含佛、迦葉佛,種、姓亦爾。我今如來、至真,出剎利種,姓名曰[[瞿曇]]-[]--[36]-。」佛時頌曰: 「毘婆尸如來,  尸棄、毘舍婆,\\  此三[[等正覺]]-[]-,  出憍陳若[*]姓。\\  自餘三如來,  出于迦葉姓。\\  我今無上尊,  導御諸眾生;\\  天人中第一,  勇猛姓瞿曇。\\  前三等正覺,  出於剎利種;\\  其後三如來,  出婆羅門種;\\  我今無上尊,  勇猛出剎利。\\ @[0002a28]@-{菩提樹}-「毘婆尸佛坐[[波波羅-[37]--[38]-樹]]-[]-下成最正覺,尸棄佛坐[[分陀利-[39]-樹]]-[]-下成最正覺,毘舍婆佛坐[[娑-[40]-羅-[41]--[42]-樹]]-[]-下成最正覺,拘留孫[*]佛坐[[尸利沙樹]]-[]--[43]-下成最正覺,拘那含佛坐[[優曇婆羅-[44]--[45]-樹]]-[]-下成最正覺,迦葉佛坐[[尼拘類-[46]--[47]-樹]]-[]-下成最正覺。我今如來、至真,坐[[鉢多樹]]-[]-下成最正覺。」佛時頌曰: 「毘婆尸如來,  往詣婆-[48]-羅樹;\\  即於彼處所,  得成最正覺。\\  尸棄分陀樹,  成道滅有原。\\  毘舍婆如來,  坐娑羅-[49]-樹下;\\  獲[[解脫知見]]-[]-, [[神足]]-[]-無所礙。\\  拘留孫[*]如來,  坐尸利樹下-[50]-;\\  一切智清淨,  無染無所著-[51]-。\\  拘那含牟-[52]-尼, 坐烏暫樹下;\\  即於彼處所,  滅諸貪憂惱。\\  迦葉如來坐,  尼拘類-[53]-樹下;\\  即於彼處所,  除滅諸有本。\\  我今釋迦文,  坐於鉢多樹。\\  如來[[十力]]-[]-尊, 斷滅諸[[結-[54]-使]];\\  摧伏眾魔怨,  在眾演大明。\\  七佛精進力,  放光滅闇冥;\\  各各坐諸樹,  於中成正覺。\\ @[0002b22]@-{弟子數目}-「毘婆尸如來三會說法,初會弟子有十六萬八千人,二會弟子有十萬人,三會弟子有八萬人。尸棄如來亦三會說法,初會弟子有十萬人,二會弟子有八萬人,三會弟子有七萬人。毘舍婆如來二會說法,初會弟子有七萬人,次會弟子有六萬人。拘留孫[*]如來一會說法,弟子四萬人。拘那含如來一會說法,弟子三萬人。迦葉如來一會說法,弟子二萬人。我今一會說法,弟子千二百五十人。」佛時頌曰: 「毘婆尸名觀,  智慧不可量;\\  遍見[[無所畏]]-[]-, 三會弟子眾。\\  尸棄光無動,  能滅諸結使;\\  無量大威德,  無能測量者;\\  彼佛亦三會,  弟子普共集。\\  毘舍婆斷結,  大仙人要集;\\  名聞於諸方,  妙法大[[名稱]]-[]-;\\  二會弟子眾,  普演深奧義。\\  拘留孫[*]一會,  [[哀愍]]-[]-療諸苦;\\  導師化眾生,  一會弟子眾。\\  拘那含如來,  無上亦如是;\\  [[紫磨金]]-[]-色身, 容貌悉具足;\\  一會弟子眾,  普演微妙法。\\  迦葉一一毛,  一心無亂想;\\  一-[55]-語不煩重, 一會弟子眾。\\  [[能仁]]-[]-意寂滅, [[釋種]]-[]-沙門上;\\  [[天中天]]-[]-最尊, 我一會弟子。\\  彼會我現義,  演布清淨教;\\  心常懷歡喜,  [[漏盡]]-[]-[[盡後-[56]-有]]-[]-。\\  毘婆、尸棄三, 毘舍婆佛二,\\  四佛各各一,  仙人會演說。\\ @[0002c24]@-{上首弟子}-「時,毘婆尸佛有二弟子:一名騫茶-[57]--[58]-,二名提舍-[59]--[60]-,諸弟子中最為第一。尸棄佛有二弟子:一名阿毘浮-[61]-,二名三婆婆-[62]-,諸弟子中最為第一。毘舍婆佛有二弟子,一名扶遊-[63]-,二名鬱多摩-[64]-,諸弟子中最為第一。拘留孫[*]佛有二弟子,一名薩尼-[65]-,二名毘樓-[66]-,諸弟子中最為第一。拘那含佛有二弟子:一名舒槃那-[67]--[68]-,二名鬱多樓-[69]--[70]-,諸弟子中最為第一。迦葉佛有二弟子,一名提舍-[71]-,二名婆羅婆-[72]-,諸弟子中最為第一。今我二弟子,一名[[舍利弗]]-[]--[73]-,二名[[目揵連]]-[]--[74]-,諸弟子中最為第一。」佛時頌曰: 「騫茶[*]、提舍[*]等,  毗婆尸弟子;\\  阿毗浮、三婆,  尸棄佛弟子。\\  扶遊、鬱多摩,  弟子中第一,\\  二俱降魔怨,  毗舍婆弟子。\\  薩尼-[75]-、毗樓等,  拘樓孫弟子;\\  舒槃-[76]-、鬱多樓-[77]-, 拘那含弟子;\\  提舍、婆羅婆,  迦葉佛弟子;\\  舍利弗、目連,  是我第一子。\\ @[0003a15]@-{侍者}-「毗婆尸佛有[[執事]]-[]-弟子,名曰無憂-[78]-。尸棄佛執事弟子,名曰忍行-[79]-。毗舍婆佛有執事弟子,名曰寂滅-[80]-。拘留孫[*]佛有執事弟子,名曰善覺-[81]-。拘那含佛有執事弟子,名曰安和-[82]-。迦葉佛有執事弟子,名曰善友-[83]-。我執事弟子,名曰[[阿難]]-[]--[84]-。」佛時頌曰: 「無憂與忍行,  寂滅及善覺,\\  安和、善友等, 阿難為第七。\\  此為佛侍者,  [[具足諸義趣]]-[]-;\\  晝夜無[[放逸]]-[]-, 自利亦利他。\\  此七賢弟子,  侍七佛左右;\\  歡喜而供養,  寂然-[85]-歸[[滅度]]-[]-。\\ @[0003a27]@-{俗家兒子}-「毗婆尸佛有子,名曰方膺。尸棄佛有子,名曰無量。毗舍婆佛有子,名曰妙覺。拘留孫[*]佛有子,名曰上勝。拘那含佛有子,名曰導師。迦葉佛有子,名曰集-[86]-軍。今我有子,名曰[[羅睺羅]]-[]-。」佛時頌曰: 「方膺、無量子,  妙覺及上勝,\\  導師、集[*]軍等,  羅睺羅第七,\\  此諸豪貴子,  紹繼諸佛種;\\  愛法好施惠,  於聖法無畏。\\ @[0003b07]@-{俗家父母}-「毗婆尸佛父名槃頭摩多-[87]--[88]-,剎利王種,母名槃頭摩底-[89]--[90]-,王所治城名曰-[91]-槃頭摩那-[92]--[93]-。」佛時頌曰:\\ 「遍眼父槃頭,  母槃頭摩底[*];\\  槃頭摩那[*]城,  佛於中說法。\\ @[0003b11]@「尸棄佛父名-[94]-明相-[95]-,剎利王種,母名光曜-[96]-,王所治城名曰-[97]-光相-[98]-。」佛時頌曰:\\ 「尸棄父明相,  母名曰光曜,\\  於光相-[99]-城中, 威德降外敵。\\ @[0003b15]@「毗舍婆佛父名善燈-[100]-,剎利王種,母名稱戒-[101]-,王所治城名曰無喻-[102]-。」佛時頌曰:\\ 「毗舍婆佛父,  善燈剎利種;\\  母名曰稱戒,  城名曰無喻。\\ @[0003b19]@「拘留孫[*]佛父名祀得-[103]--[104]-,婆羅門種,母名善枝-[105]-,王名安和,隨王名故城名安和-[106]-。」佛時頌曰:\\ 「祀得[*]婆羅門,  母名曰善枝;\\  王名曰安和,  居在安和城。\\ @[0003b24]@「拘那含佛父名大德-[107]-,婆羅門種,母名善勝-[108]-,是時王名清淨,隨王名故城名清淨-[109]-。」佛時頌曰:\\ 「大德婆羅門,  母名曰善勝;\\  王名曰清淨,  居在清淨城。\\ @[0003b29]@「迦葉佛父名曰梵德-[110]-,婆羅門種,母名曰財主-[111]-,是-[112]-時王名汲毗-[113]--[114]-,王所治城名波羅奈-[115]--[116]-。」佛時頌曰:\\ 「梵德婆羅門,  母名曰財主;\\  時王名汲-[117]-毗, 在波羅奈城。\\ @[0003c05]@「我父名淨飯-[118]-,剎利王種,母名大化-[119]--[120]-,王所治城名迦毗羅衛-[121]-。」佛時頌曰:\\ 「父剎利淨飯,  母名曰大化-[122]-,\\  土廣民[[豐饒]]-[]-,  我從彼而生。\\ @[0003c09]@「此是諸佛因緣、名號、種族、所出生處,何有智者聞此因緣而不歡喜,起愛樂心?」 ====[校勘]==== [12] 「長阿含經」,巴利本作 Dīrgha-āgama,南傳巴利文作 Dīgha-nikāya。 [13] 「姚秦三藏法師」,大正藏原為「後秦弘始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姚秦三藏法師」。 [14] 「大本經」,磧砂藏、永樂北藏、福州藏三本作「大本緣經」。 [15] 「舍衛」,巴利本作 Sāvatthī。 [16] 「祇樹」,巴利本作 Jetavana。 [17] 「花林窟」,巴利本作 Kareri-kuṭikā。 [18] 「消」,宋、元、明三本作「銷」。[*] [19] 「泥洹」,宋、元、明三本作「涅槃」。 [20] 「戀」,大正藏原為「鸞」,今依據宋本改作「戀」。 [21] 大正藏無「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2] 「劫」,巴利本作 Kappa。 [23] 「毘婆尸」,巴利本作 Vipassin。 [24] 「尸棄」,巴利本作 Sikhin。 [25] 「毘舍婆」,巴利本作 Vessabhū。 [26] 「賢劫」,巴利本作 Bhaddakappa。 [27] 「拘留孫」,大正藏原為「拘樓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拘留孫」。[*] [28] 「拘留孫」,巴利本作 Kakusandha。 [29] 「拘那含」,巴利本作 Konāgamana. [30] 「迦葉」,巴利本作 Kassapa。 [31] 「剎利」,巴利本作 Khattiya。 [32] 「憍陳若」,大正藏原為「拘利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憍陳若」。[*] [33]「憍陳若」,巴利本作 Koṇḍañña。 [34] 「婆羅門」,巴利本作 Brahmaṇa。 [35] 「迦葉」,巴利本作 Kassapa。 [36] 「瞿曇」,巴利本作 Gotama。 [37] 「波波羅」,宋、元、明三本作「婆羅」。 [38] 「波波羅」,巴利本作 Pāṭalī。 [39] 「分陀利」,巴利本作 Punḍarīka。 [40] 「裟」,大正藏原為「婆」,今依據巴利文改作「裟」。 [41] 「裟羅」,宋、元、明三本作「博洛叉」。 [42] 「裟羅」,巴利本作 Sāla。 [43] 「尸利沙」,巴利本作 Sirīsa。 [44] 「優曇婆羅」,大正藏原為「烏暫婆羅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優曇婆羅」。 [45] 「優曇婆羅」,巴利本作 Udumbara。 [46] 「尼拘類」,大正藏原為「尼拘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尼拘類」。 [47] 「尼拘類」,巴利本作 Nigrodha。 [48] 「婆」,大正藏原為「波」,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婆」。 [49] 「娑羅」,宋、元、明三本作「博叉」。 [50] 「樹下」,大正藏原為「沙樹」,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樹下」。 [51] 「著」,宋本作「者」。 [52] 「牟」,大正藏原為「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牟」。 [53] 「類」,大正藏原為「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類」。 [54] 「結」,宋、元、明三本作「緣」。 [55] 「一」,明本作「二」。 [56] 「盡後」,宋、元、明三本作「復盡」。 [57] 「騫茶」,宋、元、明三本作「騫荼」。[*] [58] 「騫茶」,巴利本作 Khaṇḍa。 [59] 「提舍」,宋、元、明三本作「躓沙」。[*] [60] 「提舍」,巴利本作 Tissa。 [61] 「阿毘浮」,巴利本作 Abhibhū。 [62] 「三婆婆」,巴利本作 Sambhava。 [63] 「扶遊」,巴利本作 Soṇa。 [64] 「鬱多摩」,巴利本作 Uttara。 [65] 「薩尼」,巴利本作 Sañjīva。 [66] 「毘樓」,巴利本作 Vidhūra。 [67] 「舒槃那」,宋、元、明三本作「優波斯多」。 [68] 「舒槃那」,巴利本作 Bhiyyosa。 [69] 「鬱多樓」,宋、元、明三本作「欝多羅」。 [70] 「鬱多樓」,巴利本作 Uttara。 [71] 「提舍」,巴利本作 Tissa。 [72] 「婆羅婆」,巴利本作 Bhāradvāja。 [73] 「舍利弗」,巴利本作 Sāriputta。 [74] 「目揵連」,巴利本作 Moggallāna。 [75] 「尼」,大正藏原為「尸」,今依據磧砂藏改作「尼」。 [76] 「舒槃」,宋本作「優婆」,元、明二本作「優波」。 [77] 「樓」,宋本作「樹」,明本作「羅」。 [78] 「無憂」,巴利本作 Asoka。 [79] 「忍行」,巴利本作 Khemaṁkara。 [80] 「寂滅」,巴利本作 Upasannaka。 [81] 「善覺」,巴利本作 Buddhija。 [82] 「安和」,巴利本作 Sotthija。 [83] 「善友」,巴利本作 Sabbamitta。 [84] 「阿難」,巴利本作 Ānanda。 [85] 「然」,宋、元、明三本作「滅」。 [86] 「集」,宋、元、明三本作「進」。[*] [87] 「槃頭摩多」,大正藏原為「槃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槃頭摩多」。 [88] 「槃頭摩多」,巴利本作 Bandhumant。 [89] 「槃頭摩底」,大正藏原為「槃頭婆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槃頭摩底」。[*] [90] 「槃頭摩底」,巴利本作 Bandhumatī。 [91] 宋、元、明三本無「曰」字。 [92] 「槃頭摩那」,大正藏原為「槃頭婆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槃頭摩那」。[*] [93] 「槃頭摩那」,巴利本作 Bandhumatī。 [94] 大正藏在「名」字之後有一「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95] 「明相」,巴利本作 Aruṇa。 [96] 「光曜」,巴利本作 Pabhāvatī。 [97] 宋、元、明三本無「曰」字。 [98] 「光相」,巴利本作 Aruṇavatī。 [99] 「光相」,大正藏原為「明相」,今依據明本改作「光相」。 [100] 「善燈」,巴利本作 Suppatīta。 [101] 「稱戒」,巴利本作 Yasavatī。 [102] 「無喻」,巴利本作 Anopama。 [103] 「祀得」,宋、元、明三本作「禮德」。[*] [104] 「祀得」,巴利本作 Aggidatta。 [105] 「善枝」,巴利本作 Visākhā。 [106] 「安和」,巴利本作 Khemavatī。 [107] 「大德」,巴利本作 Yaññadatta。 [108] 「善勝」,巴利本作 Uttarā。 [109] 「清淨」,巴利本作 Sobhavatī。 [110] 「梵德」,巴利本作 Brahmadatta。 [111] 「財主」,巴利本作 Dhanavatī。 [112] 大正藏無「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13] 「汲毘」,宋、元、明三本作「波羅毘」。 [114] 「汲毘」,巴利本作 Kikin。 [115] 「波羅奈」,大正藏原為「波羅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波羅奈」。 [116] 「波羅奈」,巴利本作 Bārāṇasī。 [117] 「汲」,宋、元、明三本作「波」。 [118] 「淨飯」,巴利本作 Suddhodana。 [119] 「大化」,大正藏原為「大清淨妙」,宋、元、明三本作「大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大化」。 [120] 「大化」,巴利本作 Māyā。 [121] 「迦毗羅衛」,巴利本作 Kapilavatthu。 [122] 「曰大化」,大正藏原為「大清淨」,宋、元、明三本作「曰大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曰大化」。 ====[註解]==== [] 舍衛國:舍衛城是古代中印度拘薩羅國的首都,該國的南方有另外一個國家也叫作拘薩羅國,為方便區分,後來就將舍衛的首都名作為國號,稱作舍衛國。在當今印度北部近尼泊爾處。 [] 祇樹花林窟:祇樹給孤獨園內的主要建築物之一,窟前種植了迦利樹(花帶麝香氣味的一種薔薇),因此稱為花林窟。 [] 無上尊:即佛陀。沒有人、天能超越佛陀的智慧及慈悲,因此稱佛陀為無上尊。 [] 涅槃:滅除煩惱、生死。 [] 結使:煩惱。比喻煩惱如繩「結」繫縛眾生、驅「使」眾生。 [] 戱論:違反真理或不能增進善法的言論。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虛妄」。「戱」是「戲」的異體字。 [] 劫數多少:在哪一段期間出現於世間。劫是時間單位,代表極長的時間。 [] 脩短:長短。「脩」通「修」,讀音同「修」,長、久、遠。 [] 更:經歷。 [] 世尊:世間所尊重的覺者。佛弟子一般皆尊稱佛陀為「世尊」。 [] 具以事答:完整地以事實來回答。 [] 以平等信,出家修道:基於不偏不倚的信心,出家修行。又譯為「正信非家,出家學道」。 [] 賢聖默然:賢聖的靜默,指修習禪定。 [] 頌:詩頌。梵語「偈陀」中譯為「頌」,合併稱為「偈頌」。 [] 分別:分析;辨別。 [] 三佛:「三佛陀」的簡寫,為音譯,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三菩提」,義譯為正覺者。 [] 般泥洹:完全涅槃,特指解脫者肉身的死亡。義譯為「圓寂」、「入滅」。其中「泥洹」又譯為「涅槃」。 [] 受生分:受生的部分,在本經指出生時的瑞相。「分」即部分、成分的意思。 [] 淨眼:清淨的法眼,指釋迦牟尼佛。 [] 宿命智:能知道宿世生命的智慧。 [] 今正是時,願樂欲聞:現在正是解說的時機,(比丘們)歡喜願意聽聞。 [] 奉行:遵照實行。 [] 諦聽:仔細地聽。 [] 毘婆尸:過去七佛中,第一位的佛名。「過去七佛」是指釋迦牟尼佛及其之前的六位覺者。 [] 如來:依於真理而來成佛,即指佛陀。「如來」是古印度對覺者的稱號之一。其中「如」指真如、真實不變。 [] 至真:「至真」是「應供」的另譯,指應該接受供養的完美的人。 [] 賢劫:宇宙循環過程中之一階段。指過去、現在、未來三階段中之「現在住劫」而言。依佛典所載,現在大劫有成、住、異、滅四劫,其中住劫有千佛等賢聖出世救度眾生,故稱賢劫。 [] 迦葉:過去七佛中,第二至六位的佛名。第七位即是釋迦牟尼佛。 [] 正覺:真正地覺悟、證悟。音譯為「三菩提」,另譯為「等覺」。 [] 那維:數目字,十的二十八次方,比喻相當大的數目。又譯為「那由他」。 [] 釋迦文:即是釋迦牟尼佛。 [] 少出多減:活超過一百歲的人少,活不到一百歲的人多。 [] 剎利: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王族及武士階級,掌管政治及軍事。又譯為「剎帝利」。 [] 婆羅門: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祭司階級。 [] 瞿曇:佛陀俗家古代的族姓,後分族稱釋迦氏。又譯為「喬達摩」。佛弟子稱佛陀為「世尊」,而外道則以佛陀的俗家古姓「瞿曇」或「沙門瞿曇」來稱呼他。 [] 等正覺:完全契於真理、遍於一切的覺悟。另譯作「正遍知」。 [] 波波羅樹:羽葉楸,為紫薇科羽葉楸屬落葉喬木。又譯為波羅利華樹、波吒利樹。 [] 分陀利樹:芒果樹。又譯為「菴羅樹」。 [] 娑羅樹:南亞常見的龍腦香科娑羅屬高大喬木。 [] 尸利沙樹:合歡樹,為豆科落葉喬木,株高可達十公尺。 [] 優曇婆羅樹:聚果榕,為桑科榕屬落葉大喬木。果實長在樹幹上,由沒有葉子的小枝簇生,如同無花果般為隱花果,因此人們認為它不開花而結果,印度古代以優曇婆羅開出花朵(基因突變)引申為極為稀有的意思。又譯為優曇鉢樹、優曇缽羅樹、優頭跋羅樹。 [] 尼拘類樹:桑科榕屬的常綠大喬木孟加拉榕,原產於印度,株高可達十八公尺以上,葉大片,長十至二十公分,寬六至十公分,卵形或橢圓形。枝葉繁茂,向四方蔓生,氣根常自側枝發生,深入地下,致成支柱,用以支持樹體,因此一樹可以成林,被稱為獨木林。又譯為尼拘留樹、尼拘樹、尼拘陀樹、尼拘留他樹、尼拘律樹。 [] 鉢多樹:即菩提樹,桑科榕屬的大喬木,株高二十公尺以上,因為釋迦牟尼佛在此樹下打坐時悟道,而稱為菩提樹、道樹、覺樹、道場樹,原名義譯作吉祥樹。 [] 解脫知見:知道自己已證得了解脫的智慧。 [] 神足:這裡為神通的通稱,包含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 [] 十力:只有佛才具足的十種智力:(1)處、非處智力:完全了知什麼是有道理、可能的(「斯有是處」),什麼是沒道理、不可能的(「無有是處」)。(2)業異熟智力:完全了知過去、未來、現在三世的因果業報。(3)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完全了知各種禪定境界,這些定境要怎麼入手、有哪些深淺的層次、有哪些因緣能阻礙或成就這些定境。(4)根上下智力:完全了知眾生的根器好壞。(5)種種意解智力:完全了知眾生的各種意向。(6)種種界智力:完全了知世間與眾生的各種差別、分類。(7)遍趣行智力:完全了知有什麼途徑能通往什麼結果。(8)宿住隨念智力:完全了知而能憶念自己及眾生的過去世。(9)死生智力:完全了知眾生未來世的往生去處,以及導致往生這些去處的善惡因緣。(10)漏盡智力:完全自知自證得漏盡,斷盡煩惱。詳見《雜阿含經》卷二十六第684經。 [] 無所畏:了然於心,有自信而無所畏懼。 [] 名稱:名望與稱譽。 [] 哀愍:悲憫。 [] 紫磨金:帶紫色光澤的上等黃金。 [] 能仁:指釋迦牟尼佛,為「牟尼」的義譯。 [] 釋種:姓釋迦的一族。 [] 天中天:人崇敬天,而天又崇敬佛陀,因此尊稱佛陀為天中天。 [] 漏盡:斷盡煩惱。 [] 盡後有:滅盡後續的生死,也就是不再有來生。「有」指生命的存在。 [] 舍利弗:比丘名,以「智慧第一」聞名。又譯為「舍利子」,因為他的母親名叫「舍利」。 [] 目揵連:比丘名,以「神通第一」聞名。又譯為「大目犍連」。 [] 執事:隨侍在長老左右、為長老辦理各種事務的人。又稱為「侍者」。 [] 阿難:比丘名,以「多聞第一」聞名。「阿難」是「阿難陀」的簡稱。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擔任佛陀侍者達二十五年。 [] 具足諸義趣:完整受持佛法的義理旨趣,指阿難尊者對於聽聞過的佛法皆不遺忘。 [] 放逸:怠惰。 [] 滅度:又作般涅槃,與寂滅、入滅同義,意指命終。 [] 羅睺羅:比丘名,以嚴持戒律、精進修道聞名,譽為「密行第一」。他是佛陀未出家求道前的兒子,又譯為「羅云」。 [] 豐饒:富足。 ====[讀經拾得]==== 七佛的簡歷約略整理如下: ^ 佛名 ^ 又譯 ^ 義譯 ^ 年代 ^ 人壽 ^ 種姓 ^ 俗姓 ^ 菩提樹 ^ 弟子數目 ^ |毘婆尸 | | 勝觀 |過去九十一劫 |八萬歲|剎帝利|憍陳若|波波羅 | 三會三十四萬八千| |尸棄 | 式棄、式詰 | 持髻 |過去三十一劫 |七萬歲|剎帝利|憍陳若|分陀利 | 三會二十五萬 | |毘舍婆 | 毘舍羅婆、毘濕波浮|一切勝|過去三十一劫 |六萬歲|剎帝利|憍陳若|娑羅 | 二會十三萬 | |拘留孫 |拘屢孫、迦羅迦孫提| 滅累 |現在賢劫 |四萬歲|婆羅門|迦葉 |尸利沙 | 一會四萬 | |拘那含 | 拘那含牟尼、迦那迦牟尼|金色仙|現在賢劫 |三萬歲|婆羅門|迦葉 |優曇婆羅| 一會三萬 | |迦葉 | | 飲光 |現在賢劫 |二萬歲|婆羅門|迦葉 |尼拘類 | 一會二萬 | |釋迦牟尼 | 釋迦文 | 能仁 |現在賢劫 |百歲 |剎帝利|瞿曇 |鉢多 | 一會千二百五十 | \\ *出家修行的人應做的事:張嘴時講法,閉嘴時修習禪定。 *佛陀知道過去七佛的事,是靠宿命通以及天人告知。 *過去七佛中有四位在賢劫出生,未來將下生的彌勒佛也是在賢劫當中,相較於早先沒有佛出世的許多劫,賢聖出世地如此密集而稱為「賢劫」。依據佛經中對於劫的定義,並參考現今天文物理的推估,這四位賢劫出生的佛應該出生於地球上,經中也有提到釋迦牟尼佛時仍有過去佛的零星遺跡。 *菩提樹即佛陀證悟時坐在底下打坐的那種樹,因此每位佛的菩提樹是不同種類的樹。 *諸佛皆已累積無量功德福業,因此誕生於貴族家中,不是文化地位崇高的婆羅門族,就是掌權的剎帝利王族。 ====[進階辨正]==== *[[什麼是「分陀利樹」]] =====(2/5)===== **-{毗婆尸佛生平;諸佛常法}-** @[0003c10]@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吾今欲以宿命智說過去佛事,汝欲聞不?」 @[0003c12]@諸比丘對曰:「今正是時,願樂欲聞!」 @[0003c13]@佛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比丘!當知諸佛[[常法]]-[]-:-{降胎}-毗婆尸菩薩從[[兜率天]]-[]--[123]-降神母胎,從右[[脇]]-[]-入,[[正念]]-[]-不亂。當於爾時,地為震動,放大光明,普照世界,日月所不及處皆蒙大明,幽冥眾生,各相[[覩]]-[]-見,知其所趣。時,此光明復照魔宮,諸天、釋、梵、[[沙門]]-[]-、婆羅門及餘眾生普蒙大明,諸天光明自然不現。」佛時頌曰: 「密雲聚-[124]-虛空,  電光照天下,\\  毗婆尸降胎,  光明照亦然;\\  日月所不及,  莫不蒙大明,\\  處胎淨無穢,  諸佛法皆然。\\ @[0003c25]@-{處胎}-「諸比丘!當知諸佛常法:毗婆尸菩薩在母胎時,專念不亂,有四天子,手-[125]-執戈矛-[126]-侍護其母-[127]-,人與非人不得侵[[嬈]]-[]--[128]-,此是常法。」佛時頌曰: 「四方四天子,  有名稱[[威德]]-[]-,\\  [[天帝釋]]-[]-所遣,  善守護菩薩。\\  手常執戈矛[*],  侍衛-[129]-不去離,\\  人非人不嬈[*],  此諸佛常法。\\  天神所擁護,  如天女衛天,\\  [[眷屬]]-[]-懷歡喜,  此諸佛常法。」\\ @[0004a10]@-{母身安樂}-又告比丘:「諸佛常法:毗婆尸菩薩從兜率天降神母胎,專念不亂,母身[[安隱]]-[]-,無眾惱患,智慧增益。母自觀胎,見菩薩身[[諸根]]-[]-具足,如紫磨金,無有[[瑕穢]]-[]-。猶如有目之士觀淨[[琉璃]]-[]--[130]-,內外清徹,無眾障[[翳]]-[]-。諸比丘!此是諸佛常法。」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如淨琉璃珠,  其明如日月;\\  仁尊處母胎,  其母無惱患。\\  智慧為增益,  觀胎如金像;\\  母[[懷妊]]-[]-安樂,  此諸佛常法。」\\ @[0004a20]@-{母心清淨}-佛告諸-[131]-比丘:「毗婆尸菩薩從兜率天降神母胎,專念不亂,母心清淨,無眾欲想,不為婬火之所燒[[然]]-[]-,此是諸佛常法。」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菩薩住母胎,  天終-[132]-天福成;\\  其母心清淨,  無有眾欲想。\\  捨離諸婬欲,  不染不親近;\\  不為欲火燃,  諸佛母常淨。」\\ @[0004a28]@-{母持五戒升天}-佛告比丘:「諸佛常法:毗婆尸菩薩從兜率天降神母胎,專念不亂,其母奉持[[五戒]]-[]-,[[梵行清淨]]-[]-,[[篤信仁愛]]-[]-,諸善成就,安樂無畏,身壞命終,生[[忉利天]]-[]-,此是常法。」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持人中尊身,  精進、戒具足,\\  後必受天身,  此緣名佛母。」\\ @[0004b06]@-{出生地動光照}-佛告比丘:「諸佛常法:毗婆尸菩薩當其生時,[[從右脇出]]-[]-,地為震動,光明普照。始入胎時,闇冥之處,無不蒙明,此是常法。」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太子生地動,  大光靡不照,\\  此界及餘界,  上下與諸方,\\  放光施淨目-[133]-,  具足於天身,\\  以歡喜淨音,  轉稱菩薩名。」\\ @[0004b14]@-{生時母不坐臥}-佛告比丘:「諸佛常法:毗婆尸菩薩當其生時,從右脇出,專念不亂。時,[[菩薩母手攀樹枝,不坐不臥]]-[]-。時,四天子手捧-[134]-香水,於母前立言:『唯然,天母!今生聖子,勿懷憂慼。』此是常法。」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佛母不坐臥,  住戒修梵行,\\  生尊不懈怠,  天人所奉侍。」\\ @[0004b21]@-{出生身清淨}-佛告比丘:「諸佛常法:毗婆尸菩薩當其生時,從右脇出,專念不亂,其身清淨,不為穢惡之所染汙-[135]-。猶如有目之士,以淨明珠投白[[繒]]-[]-上,兩不相汙,二俱淨故。菩薩出胎亦復如是,此是常法。」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猶如淨明珠,  投繒不染汙;\\  菩薩出胎時,  清淨無染汙。」\\ @[0004b28]@-{出生行七步}-佛告比丘:「諸佛常法:毗婆尸菩薩當其生時,從右脇出,專念不亂。從右脇出,墮地行七步,無人扶持-[136]-,遍觀四方,舉手而言:『天上天下唯我為尊-[137]-,要度眾生生老病死。』此是常法。」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猶如[[師子]]-[]-步,  遍觀於四方;\\  墮地行七步,  人師子亦然。\\  又如大龍行,  遍觀於四方;\\  墮地行七步,  人龍亦復然。\\  [[兩足尊]]-[]-生時,  安行於七步;\\  觀四方舉聲,  當盡生死苦。\\  當其初生時,  無尊尊與尊-[138]-,\\  自觀[[生死本]]-[]-,  此身[[最後邊]]-[]-。」\\ @[0004c12]@-{出生泉湧澡浴}-佛告比丘:「諸佛常法:毗婆尸菩薩當其生時,從右脇出,專念不亂,二泉湧出一溫一冷,以供澡浴,此是常法。」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兩足尊生時,  二泉自涌出;\\  以供菩薩用,  遍眼浴清淨。\\  二泉自涌出,  其水甚清淨;\\  一溫一-[139]-清冷,  以浴一切智。\\ @[0004c20]@-{具三十二相}-「太子初生,父王槃頭召集相師及諸道術,令觀太子,知其吉凶。時,諸相師受命而觀,即前披衣,見有具相,占曰:『有此相者,當[[趣]]-[]-二處,必然無疑。若在家者,當為[[轉輪聖王]]-[]-,王[[四天下]]-[]-,[[四兵]]-[]-具足,以正法治,無有偏枉,恩及天下,[[七寶]]-[]-自至,千子勇健,能伏外敵,兵仗-[140]-不用,天下太平;若出家學道,當成正覺,[[十號]]-[]-具足。』時,諸相師即白王言:『王所生子,有[[三十二相]]-[]-,當趣二處,必然無疑。在家當為轉輪聖王;若出家必-[141]-成正覺,十號具足。』」佛時頌曰: 「百福太子生,  相師之所說-[142]-,\\  如典記所載,  趣二處無疑。\\  若其樂家者,  當為轉輪王,\\  七寶難可獲,  為王寶自至。\\  [[真金]]-[]-千[[輻]]-[]-具,  [[周匝]]-[]-金[[輞]]-[]-持,\\  輪-[143]-能飛遍行,  故名為天輪。\\  善調七支-[144]-住,  高廣白如雪,\\  能善飛虛空,  名第二[[象寶]]-[]-。\\  馬行周天下,  朝去暮還食,\\  珠毛-[145]-孔雀胭-[146]-,  名為第三寶。\\  清淨琉璃珠,  光照一[[由旬]]-[]-,\\  照夜明如晝,  名為第四寶。\\  色聲香味觸,  無有與等者,\\  諸女中第一,  名為第五寶。\\  獻王琉璃寶,  珠玉及眾珍,\\  歡喜而貢奉,  名為第六寶。\\  如轉輪王念,  軍眾速來去,\\  捷-[147]-疾如王意,  名為第七寶。\\  此名為七寶,  輪、象、馬純白,\\  居士-[148]-、珠、女寶,  典兵寶為七。\\  觀此無有厭,  [[五欲]]-[]-自娛樂,\\  如象斷羈絆-[149]-,  出家成正覺。\\  王有如是子,  二足人中尊,\\  處世轉[[法輪]]-[]-,  道成無懈怠。\\ @[0005a26]@「是時,父王[[慇懃]]-[]-再三,重問相師:『汝等更觀太子三十二相,斯名何等?』時諸相師即披太子衣,說三十二相:『一者足安平,足下平滿,[[蹈]]-[]-地安隱。二者足下相輪,[[千輻成就]]-[]-,光光相照。三者[[手足網縵,猶如鵝王]]-[]-。四者手足柔軟,猶如天衣。五者手足指纖,長無能及者。六者足跟充滿,觀視無厭。七者[[鹿腨-[150]-腸,上下傭直]]-[]-。八者[[鈎鎻骨,骨節相鈎,猶如連鎻]]-[]--[151]-。九者[[陰馬藏]]-[]--[152]-。十者平立垂手過膝。十一、一一毛-[153]-孔一-[154]-一毛生,其毛右旋,[[紺]]-[]-琉璃色。十二、毛生右旋,紺色仰靡。十三、身黃金色。十四、皮膚細軟,不受塵穢。十五、兩肩齊停-[155]-,充滿圓好。十六、胸有萬字。十七、身長倍人。十八、[[七處平滿]]-[]-。十九、身長廣等,如[[尼拘盧-[156]--[157]-樹]]-[]-。二十、[[頰車如師子]]-[]-。二十一、[[胸膺方整如師子]]-[]-。二十二、口四十齒。二十三、方整齊平。二十四、齒密無間。二十五、齒白鮮明。二十六、咽喉清淨,所食眾味,無不稱適。二十七、廣長舌,左右舐耳。二十八、梵音清徹。二十九、眼紺青色。三十、[[眼如牛王,眼上下俱眴]]-[]-。三十一、眉間[[白毫]]-[]-柔軟細澤,引長[[一尋]]-[]-,放則右旋螺如真珠。三十二、[[頂有肉髻]]-[]-,是為三十二相。』」即說頌曰: 「善住柔軟足,  不蹈地跡現,\\  千輻相莊嚴,  光色靡不具。\\  如尼拘類-[158]-樹,  縱廣正平等。\\  如來未曾有,  祕密陰馬-[159]-藏。\\  金寶莊嚴身,  眾相互相暎,\\  雖順俗流行-[160]-,  塵土亦不汙。\\  天色極柔軟,  天[[蓋]]自然覆,\\  梵音、身紫金,  如華始出池。\\  王以問相師,  相師敬報王。\\  稱讚菩薩相,  舉身光明具。\\  [[手足諸支節,  中外靡不現。]]-[]-\\  食味盡具足,  身正不傾斜-[161]-。\\  足下輪相現,  [[其音如哀鸞]]-[]-。\\  [[傭髀形相具]]-[]-,  宿業之所成。\\  臂肘圓滿好,  眉目甚端嚴。\\  人中師子尊,  威力最第一。\\  其頰車方整,  臥脇如師子。\\  齒方整四十,  齊密中無間。\\  梵音未曾有,  遠近隨緣到。\\  [[平立不傾身,  二手摩捫膝。]]-[]-\\  手齊整柔軟,  人尊美相具。\\  一孔一毛生,  手足網縵相。\\  肉髻、目紺青,  眼上下俱眴。\\  兩肩圓充滿,  三十二相具。\\  足跟無高下,  鹿腨[*]腸纖傭。\\  天中天來此,  如象絕羈絆[*];\\  解脫眾生苦,  處生老病死。\\  以慈悲心故,  為說[[四真諦]]-[]-;\\  [[開演法句義]]-[]-,  令眾奉至尊。」\\ @[0005c19]@-{天人執扇}-佛告比丘:「毗婆尸菩薩生時,諸天在上,於-[162]-虛空中手執白[[蓋]]-[]-寶扇,以障寒暑、風雨、塵土。」佛時頌曰: 「人中未曾有,  生於二足尊;\\  諸天懷敬養,  奉寶蓋寶扇。\\ @[0005c24]@-{四位奶媽}-「爾時,父王給四乳母:一者乳哺,二者澡浴,三者[[塗香]]-[]-,四者娛樂。歡喜養育,無有懈怠-[163]-。」於是頌曰: 「乳母有慈愛,  子生即育-[164]-養;\\  一乳哺一浴,  二塗香娛樂。\\  世間最妙香,  以塗人中尊。\\ @[0006a01]@-{受人寵愛}-「為童子時,舉國士女視無厭足。」於是頌曰: 「多人所敬愛,  如金像始成,\\  男女共[[諦觀]]-[]-,  視之無[[厭足]]-[]-。\\ @[0006a04]@「為童子時,舉國士女眾共傳抱-[165]-,如觀寶華。」於是頌曰: 「二足尊生時-[166]-,  多人所愛敬-[167]-;\\  [[展轉]]-[]-共傳抱[*],  如觀寶花香。\\ @[0006a08]@-{感官清澈}-「菩薩生時,其目不[[眴]]-[]-,如忉利天-[168]-。以不眴故,得-[169]-名毗婆尸。」於是頌曰: 「天中天不眴,  猶如忉利天;\\  見色而正觀,  故號毗婆尸。\\ @[0006a12]@「菩薩生時,其聲清徹,柔軟和雅,如[[迦羅頻伽]]-[]--[170]--[171]-鳥聲。」於是頌曰: 「猶如雪山鳥,  飲華汁而鳴;\\  其彼二足尊,  聲清徹亦然。\\ @[0006a16]@「菩薩生時,眼能徹視見一由旬。」於是頌曰: 「清淨業行報,  受天妙光明;\\  菩薩目所見,  [[周遍]]-[]-一由旬。\\ @[0006a19]@-{如法治理}-「菩薩生時,年漸長大,在大-[172]-正堂,以道[[開化]]-[]-,恩及庶民,名德遠聞。」於是頌曰: 「童幼處正堂,  以道化天下;\\  決斷眾事務,  故號毗婆尸。\\  清淨智廣博,  甚深猶大海;\\  悅可於群生,  使智慧增廣。\\ ====[校勘]==== [123] 「兜率天」,巴利本作 Tusita。 [124] 「聚」,宋、元、明三本作「縣」。 [125] 大正藏無「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26] 「矛」,宋、元、明三本作「鉾」。[*] [127] 「母」,大正藏原為「人」,宋、元、明三本作「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母」。 [128] 「嬈」,宋、元、明三本作「擾」。[*] [129] 「侍衛」,大正藏原為「衛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侍衛」。 [130] 「琉璃」,巴利本作 Veluriya。 [131]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32] 「終」,明本作「中」。 [133] 「目」,宋、元、明三本作「因」。 [134] 「捧」,大正藏原為「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捧」。 [135] 「染汙」,大正藏原為「汙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染汙」。 [136] 「持」,大正藏原為「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持」。 [137] 「天上天下唯我為尊」,巴利本作 Aggo 'ham asmi lokassa, jeṭṭho 'ham asmi lokassa, seṭṭho 'ham asmi lokassa。 [138] 「尊尊與尊」,大正藏原為「等等與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尊尊與尊」。 [139] 「一」,大正藏原為「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一」。 [140] 「仗」,大正藏原為「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仗」。 [141] 「出家必」,大正藏原為「其出家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出家必」。 [142] 「說」,大正藏原為「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說」。 [143] 「輪」,大正藏原為「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輪」。 [144] 「支」,大正藏原為「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支」。 [145] 「珠毛」,大正藏原為「朱髦」,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珠毛」。 [146] 「胭」,大正藏原為「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胭」。 [147] 「捷」,大正藏原為「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捷」。 [148] 「居士」,明本作「琉璃」。 [149] 「羈絆」,大正藏原為「䩭靽」,宋、元、聖三本作「羈靽」,明本作「羈絆」,今依據明本改作「羈絆」。[*] [150] 「腨」,大正藏原為「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腨」。[*] [151] 「連鎻」,大正藏原為「鎻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連鎻」。 [152] 「陰馬藏」,巴利本作 Kosohita-vattaguyha。 [153] 大正藏無「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54] 大正藏無「一」字,今依據明本補上。 [155] 「停」,大正藏原為「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停」。 [156] 「尼拘盧」,宋、元、明三本作「尼抱類」。 [157] 「尼拘盧」,巴利本作 Nigrodha。 [158] 「尼拘類」,大正藏原為「尼俱類」,今依據明本改作「尼拘類」。 [159] 「陰馬」,大正藏原為「馬陰」,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陰馬」。 [160] 「行」,元、明二本作「汙」。 [161] 「斜」,宋、元、明三本作「邪」。 [162] 「上於」,宋、元、明三本作「於上」。 [163] 「怠」,大正藏原為「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怠」。 [164] 「育」,大正藏原為「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育」。 [165] 「傳抱」,大正藏原為「傅抱」,宋、元、明三本作「懷抱」,高麗藏作「傳抱」,今依據高麗藏改作「傳抱」。[*] [166] 「時」,宋、元、明三本作「世」。 [167] 「愛敬」,大正藏原為「敬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愛敬」。 [168] 「忉利天」,巴利本作 Tāvatiṁsa。[*] [169] 大正藏無「得」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70] 「迦羅頻伽」,宋、元、明三本作「迦陵頻伽」。 [171] 「迦羅頻伽」,巴利本作 Karavīkā。 [172] 「大」,大正藏原為「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大」。 ====[註解]==== [] 常法:通例;通常的原則。 [] 兜率天:欲界六天的第四天。又譯為「兜率陀天」,義譯為「知足天」。 [] 脇:胸部兩側,由腋下至肋骨盡處的部位,也可指兩側。 [] 正念:正確的專注;清澈的覺知。 [] 覩:看見。睹的異體字。 [] 沙門:出家的修行人。古代印度原泛指傳統婆羅門教以外的出家修行者,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 嬈:擾亂。 [] 威德:聲威與德行,表現在對人的影響力及受人的敬愛。 [] 天帝釋:欲界六天當中,忉利天(又稱三十三天)的天主。 [] 眷屬:親友,此處特指佛的母親。 [] 安隱:安穩。 [] 諸根: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 瑕穢:原指玉的斑痕,雜質。比喻事物的缺點。 [] 琉璃:青色的寶石。 [] 翳:遮蔽;障蔽。 [] 懷妊:懷孕。 [] 然:同「燃」。 [] 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 梵行清淨:清淨的修行,這裡指不淫欲。 [] 篤信仁愛:堅定地相信做人要仁厚慈愛。 [] 忉利天:欲界六天的第二天,位於須彌山頂上,中央為帝釋天,四方各有八天,合稱三十三天。另譯為「三十三天」。 [] 從右脇出:從右側出生。按:依古印度相術,出生時如果是右肩先露出、然後頭再出來,稱為從右脇出。另外,古印度(非佛教)傳說梵天為創世者,各種性皆由梵天所化生,例如剎地利種性由梵天的右脇所化生、婆羅門種性為梵天的頭頂所化生。 [] 菩薩母手攀樹枝,不坐不臥:菩薩的母親手扶著樹,不是坐著也不是躺著、站著生產。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不像其他女子坐著或躺著生產,菩薩的母親生菩薩不是這樣,菩薩的母親就站著生菩薩」。 [] 繒:絲織品。 [] 師子:即「獅子」。 [] 兩足尊:佛陀。佛陀是有雙腳的人中最尊貴的。也有解為佛陀的福、慧兩足。 [] 生死本:生死輪迴的根本原因。 [] 最後邊:苦的最後盡頭,表示此生後就不再輪迴。 [] 趣:導向。 [] 轉輪聖王:以正法統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時由善業感召天空中飛來輪寶,四方國家看到輪寶就自行歸服,因此稱作轉輪王。又譯為「轉輪王」。 [] 四天下:古代印度人認為人間分成東南西北四大洲,稱為四天下。 [] 四兵:象兵、馬兵、車兵、步兵。 [] 七寶:指輪、象、馬、珠、女、居士、主兵臣。 [] 十號:古印度對覺者十種常見的稱號: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古來對於如何斷句為如來十號,有不同的看法。一個合理的看法為,「世尊」是佛弟子對佛陀的尊稱、對佛德性的總稱,因此算十號之外的總稱。) [] 三十二相:古印度相術認為最有福報的人的三十二個形體相貌特徵,相傳有這三十二相的人在家可成為轉輪聖王,出家可成佛。 [] 真金:未摻入其他物質或非以其他金屬塗鍍而成的金子。 [] 輻:車輪中連接軸心和圓外框的直木。 [] 周匝:環繞一周。 [] 輞:車輪的外框。 [] 象寶:能日行千里的白象王。 [] 由旬:長度單位,公牛掛軛行走一日的距離,約七、八公里。另譯作「由延」。 [] 五欲: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嚐味、身覺觸,而起的欲望。也就是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 [] 法輪:指佛法。佛法能摧破眾生的煩惱,猶如巨輪能碾壓經過的地方,又不停滯於一地,輾轉傳人,有如車輪,所以比喻為「法輪」。 [] 慇懃:情意懇切、周到。 [] 蹈:踏。 [] 千輻成就:腳掌有許多分明的紋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輻」是車輪中連接軸心和圓外框的直木。 [] 手足網縵,猶如鵝王:手指、腳指間有金黃色如絲綢、紋路如網的肉蹼,猶如雁王、鵝王。縵是絲綢。?? [] 鹿腨腸,上下傭直:小腿肚上下筆直,猶如鹿王。?? [] 鈎鎻骨,骨節相鈎,猶如連鎻:骨節相連如連鎖般,緊密連結。「鎻」是「鎖」的異體字。?? [] 陰馬藏:馬陰藏相。良馬平時能將陰部縮進腹內。 [] 紺:深青而微紅的顏色,類似紫色。 [] 七處平滿:佛之兩手、兩足、兩肩、頸項等七處肌肉平整、圓潤飽滿。 [] 尼拘盧樹:即尼拘類樹。 [] 頰車如師子:兩頰飽滿,有如獅子。「頰」指臉頰,「車」指牙關,「頰車」是一穴名,位在臉頰,用力咬牙時下巴上方會鼓起處。 [] 胸膺方整如師子:上身軀幹有如獅子。 [] 眼如牛王,眼上下俱眴:眼如牛王般,睫毛整齊而不雜亂,眨眼時上下眼皮都會動。?? [] 白毫:白毛。 [] 一尋:古印度之長度單位,伸張兩臂之長度為一尋。 [] 頂有肉髻:頭頂上有肉隆起,形狀如盤起來的頭髮。 [] 手足諸支節,中外靡不現:七處平滿相。支節:關節。 [] 其音如哀鸞:指梵音清澈。哀鸞:似鳳凰的神鳥。?? [] 傭髀形相具:下肢股骨具足纖圓、均直的形相。?? [] 平立不傾身,二手摩捫膝:站直身,兩手可碰到膝蓋。 [] 四真諦:四項聖者所證的真理:苦、集、滅、道。又譯為「四聖諦」。 [] 開演法句義:開示講演佛法詞句的義理。 [] 蓋:傘狀的陳設,可遮陽、擋雨、擋灰塵、或作裝飾。 [] 塗香:印度夏天酷熱,人體易流汗發臭,發展出以各種香如沉水、旃檀磨成粉末,拌水調和後塗抹身上,消除體臭的風俗習慣。 [] 諦觀:仔細觀察。 [] 厭足:滿足。 [] 展轉:循環反覆。 [] 眴:轉動眼睛。 [] 迦羅頻伽:雪山中的妙聲鳥,其聲美妙清澈。又名「迦陵頻伽」。 [] 周遍:普遍。 [] 開化:開導、教化。 ====[讀經拾得]==== 本經提到毘婆尸佛出生後步行七步,舉手而言:「天上天下唯我為尊,要度眾生生老病死」。世俗上常見有人討論此記載的真實與否,以及佛陀是否自吹自擂的問題。 經文是講述過去七佛中第一位、九十一劫前的毗婆尸佛,剛出生而尚未成佛時的事蹟。這年代久遠,是在目前的太陽系形成之前,更早的太陽系的成、住、壞、空當中了。根據本卷經文所述,當時所謂人類的壽命八萬歲,因此當時人類的身體構造,和現在的人體應該有頗大的差異。有人出生即能走路、講話等,跟經上記載天人剛出生即可說話有些類似,如果說當時的人體介於天人和現今的人類之間,也不無可能。 由於本經提到毘婆尸佛的事蹟也是諸佛常法(通例),後人(包含後出的經論)也就將此毘婆尸佛的事蹟視為釋迦牟尼佛的事蹟,然而是否釋迦牟尼佛出生時的事蹟和毘婆尸佛的事蹟完全一模一樣,就不得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天上天下」即世界,「天上天下唯我為尊」可說即「世尊」的意思,搭配「要度眾生生老病死」,點出諸佛出世的目的,而不是自吹自擂。 ====[進階辨正]==== *[[agama2:研討:右脅而生|研討:右脅而生]] *[[研討:天上天下唯我為尊]] =====(3/5)===== **-{出門遊觀}-** @[0006a25]@-{見老苦}-「於時,菩薩欲出遊觀,告[[勅]]-[]-[[御者]]-[]-[[嚴駕]]-[]-寶車,[[詣]]-[]-彼園林,巡行遊觀。御者即便嚴駕[[訖]]-[]-已,還白:『今正是時。』太子即乘寶車詣彼園觀。於其中路見一老人,頭白齒落,面皺身[[僂]]-[]-,拄杖[[羸]]-[]-步,喘息而行。太子顧問侍者:『此為何人?』答曰:『此是老人。』又問:『何如為老?』答曰:『夫老者生壽[[向]]-[]-盡,[[餘命無幾]]-[]-,故謂之老。』太子又問:『吾亦當爾,不免此患耶-[173]-?』答曰:『然,生必有老,無有豪賤。』於是,太子[[悵然不悅]]-[]-,即告侍者迴駕還宮,靜默思惟:『念此老苦,吾亦當然-[174]-。』」佛於是頌曰: 「見老命將盡,  拄杖而羸步;\\  菩薩自思惟,  吾未免此難。\\ @[0006b09]@「爾時,父王問彼侍者:『太子出遊,歡樂不耶?』答曰:『不樂。』又問其故,答曰:『道逢老人,是以不樂。』爾時,父王默自思念:『昔日相師占相太子,言當出家,今者不悅,得無爾乎?當設[[方便]]-[]-,使處深宮,五欲娛樂,以悅其心,令不出家。』即更-[175]-[[嚴飾]]-[]-宮舘,[[簡擇]]-[]--[176]-[[婇女]]-[]-以娛樂之。」佛於是頌曰: 「父王聞此言,  方便嚴宮舘;\\  增益以五欲,  欲使不出家。\\ @[0006b18]@-{見病苦}-「又於後時,太子復命御者嚴駕出遊。於其中路逢一病人,身羸腹大,面目[[黧黑]]-[]-,獨臥糞穢-[177]-,無人[[瞻視]]-[]-,病甚苦毒,口不能言。顧問御者:『此為何人?』答曰:『此是病人。』問-[178]-曰:『何如為病?』答曰:『病者,眾痛迫切,存亡無期,故曰病也。』又曰:『吾亦當爾,不-[179]-免此患耶?』答曰:『然。生則有病,無有貴賤。』於是,太子悵然不悅,即告御者迴車還宮。靜默思惟:『念此病苦,吾亦當然-[180]-。』」佛於是頌曰: 「見彼久病人,  顏色為衰損;\\  靜默自思惟,  吾未免此患。\\ @[0006b29]@「爾時,父王復問御者:『太子出遊,歡樂不耶?』答曰:『不樂。』又問其故,答曰:『道逢病人,是以不樂。』於是父王默自思念-[181]-:『昔日相師占相太子,言當出家,今日不悅,得無爾乎?吾當更設方便,增諸[[伎樂]]-[]-,以悅其心,使不出家。』即復嚴飾宮舘,簡擇[*]婇女以娛樂之。」佛於是頌曰: 「色聲香味觸,  微妙可悅樂,\\  菩薩福所致,  故娛樂其中。\\ @[0006c09]@-{見死苦}-「又於[[異時]]-[]-,太子復勅御者嚴駕出遊。於其中路逢一死人,雜色[[繒幡]]-[]-前後導引,宗族親里悲號哭泣,送之出城。太子復問:『此為何人?』答曰:『此是死人。』問曰:『何如為死?』答曰:『死者,盡也。風先火次,諸根壞敗,存亡異趣,室家離別,故謂之死。』太子又問御者:『吾亦當爾,不免此患耶?』答曰:『然,生必有死,無有貴賤。』於是,太子悵然不悅,即告御者迴車還宮,靜默思惟:『念此死苦,吾亦當然。』」佛時頌曰: 「始見人有-[182]-死,  知其復更生;\\  靜默自思惟,  吾未免此患。\\ @[0006c21]@「爾時,父王復問御者:『太子出遊,歡樂不耶?』答曰:『不樂。』又問其故,答曰:『道逢死人,是故不樂。』於是父王默自思念:『昔日相師占相太子,言當出家,今日不悅,得無爾乎?吾當更設方便,增諸伎樂以悅其心,使不出家。』即復嚴飾宮舘,簡擇[*]婇女以娛樂之。」佛於是頌曰: 「童子有名稱,  婇女眾[[圍遶]]-[]-;\\  五欲-[183]-以自娛,  如彼天帝釋。\\ ====[校勘]==== [173] 「耶」,宋、元、明三本作「也」。 [174] 「然」,大正藏原為「有」,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然」。 [175] 「更」,大正藏原為「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更」。 [176] 「簡擇」,宋、元、明三本作「簡揀」。[*] [177] 「穢」,大正藏原為「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穢」。 [178] 宋、元、明三本無「問」字。 [179] 「不」,大正藏原為「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不」。 [180] 「然」,大正藏原為「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然」。 [181] 「默自思念」,大正藏原為「默然思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默自思念」。 [182] 「人有」,大正藏原為「有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人有」。 [183] 「欲」,宋、元、明三本作「樂」。 ====[註解]==== [] 勅:吩咐。 [] 御者:駕馭車馬的人。 [] 嚴駕:整備車馬。 [] 詣:拜訪。 [] 訖:完畢、終了。 [] 僂:駝背。 [] 羸:衰弱。讀音同「雷」。 [] 向:臨近、接近。 [] 餘命無幾:剩餘生命沒有多少。 [] 悵然不悅:失意、不快樂。 [] 方便:努力;可達成目標的方法。 [] 嚴飾:裝飾、打扮。 [] 簡擇:選擇、挑選。 [] 婇女:宮女。 [] 黧黑:黑色。 [] 瞻視:照顧。 [] 伎樂:音樂。 [] 異時:另外一次。 [] 繒幡:狹長、垂直懸掛的旗幟。 [] 圍遶:圍繞。 ====[讀經拾得]==== 毗婆尸佛所見的四門,是老病死沙門,而不像釋迦牟尼佛見生老病死。毗婆尸佛沒有經歷多餘的苦行與找外道老師學禪定的過程就悟道了。 =====[導讀:十二因緣]===== 佛陀在出家前,見到了生、老、病、死的現象,為了探尋真理而出家修行,最後了悟了生、老、病、死等眾苦的根源而證道。 苦的起因是什麼?這是「四聖諦」中「集諦」的內容。簡言之,因為沒有智慧(「無明」),因為有貪愛、執著。 若作更細部的解析,可分解為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 「緣」表示前者是後者的條件。 {{:agama:卷12第283經導讀_十二因緣.png?400|}} 十二因緣的各支,簡單解釋如下: ^ 第幾支 ^ 名稱 ^ 意義 ^ 舉例 ^ | 1 | 無明 | 沒有智慧 | 不如實知四聖諦 | | 2 | 行 | 造作、造業 | 身行(身體的造作)、口行(言語的造作)、意行(意念的造作) | | 3 | 識 | 識知、覺知 |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 | 4 | 名色 | 即色、受、想、行、識五陰 || | 5 | 六入處 | (觀察五陰的感官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個可對外境反應的感官 || | 6 | 觸 | (感官、外境、識三者的)接觸 | 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 | | 7 | 受 | (接觸後產生)感受 | 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 | 8 | 愛 | (對於感受產生)貪愛 | 欲愛(欲界眾生感官之欲的渴愛)、色愛(斷除淫欲的色界眾生的渴愛)、無色愛(斷除淫欲與物質欲的無色界眾生的渴愛) | | 9 | 取 | (由於貪愛,因此)執取 | 欲取(執著欲貪)、見取(執著邪見)、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我語取(執著認為「有我」) | | 10 | 有 | (因為執取,所以有)生命的存在、積集的善惡業 | 欲有(欲界的存在)、色有(色界的存在)、無色有(無色界的存在) | | 11 | 生 | (生命存在而)出生 | 眾生的出生、身心的產生 | | 12 | 老病死憂悲惱苦 | (出生後,自然會有)衰滅及苦果 || \\ 前者不一定直接產生後者,也可能只是後者成立的間接條件;但能確定的是,若沒有前者,後者就不會生起。 從生、老、病、死開始一路追本溯源,最後回追到無明的過程,稱為「逆觀十二因緣」;至於從無明開始一支支往後分析到生、老、病、死等,則稱為「順觀十二因緣」。 在後世佛教的用詞中,「因」與「緣」通常分別指直接的「原因」和間接的「助緣」,兩者有所區別;但在《阿含經》的翻譯上,通常「因」、「緣」混用,不特別區分。 佛陀開示因緣的重點在於解釋一切事物是相依而生、而滅,是無常的,因此沒有不變的自我。另一方面,由於感官接觸到外境時起貪愛執著,這樣的因緣纏縛眾生。 經中講述因緣時,時常只舉幾支為例,不一定都講十二支。這就好像防盜監視器的錄影畫面,有的防盜器一秒紀錄十二個畫面,有的一秒只記錄十個,甚至只有兩個畫面,都可以用來抓小偷;同樣地,根器特別好的人,知道十二因緣的用意是要解析並斷除貪愛、執著,立刻能禪觀並了知,就證知無我、悟道了。而我們一般人,則需要一步步停格分析,從頭檢查到尾,作較深入的瞭解,為修行悟道作好理智分析的準備。 本經簡單記載了佛陀悟道前發現十二因緣的過程,至於十二因緣細部的探討,可參見[[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二|《雜阿含經》卷十二]]。 =====(4/5) ===== **-{出家求道}-** @[0007a01]@-{學習出家}-「又於異時,復[[勑]]-[]-御者嚴駕出遊,於其中路逢一沙門,法服持[[鉢]]-[]-,視地而行。即問御者:『此為何人?』御者答曰:『此是沙門。』又問:『何謂沙門?』答曰:『沙門者,捨離恩愛,出家修道,[[攝御]]-[]-諸根,不染外欲,慈心一切,無所傷害,逢苦不[[慼]]-[]-,遇樂不[[欣]]-[]-,能忍如地,故號沙門。』太子曰:『善哉,此道[[真正]]-[]-永絕[[塵累]]-[]-,微妙清虛,惟-[184]-是為快。』即勑御者迴車就之。 @[0007a08]@「爾時,太子問沙門曰:『剃除鬚髮,法服持鉢,何所志求?』沙門答曰:『夫出家者,欲[[調伏]]-[]-心意,永離[[塵垢]]-[]-,慈育群生,無所侵嬈-[185]-,虛心靜寞-[186]-,唯道是務。』太子曰:『善哉,此道最真。』尋勑御者:『[[賷]]-[]-吾寶衣[[并]]-[]-及乘[[轝]]-[]-,[[還白大王]]-[]-,我即於此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所以-[187]-然者?欲調伏心意,捨離塵垢,清淨自居,以求道術。』於是,御者即以太子所乘寶車及與衣服還歸父王。太子於後即剃除-[188]-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 @[0007a18]@佛告比丘:「太子見老、病人,知世苦惱,又見死人,戀世情滅;及見沙門,廓然大悟。下寶車時,步步中間轉遠縛著,是真出家,是真遠離。時,彼國人聞太子剃除鬚髮,法服持鉢,出家修道,咸相謂言:『此道必真,乃令太子捨國榮位,[[捐棄]]-[]-所重。』于-[189]-時,國中八萬四千人往就太子,求為弟子,出家修道。」佛時頌曰: 「選-[190]-擇深妙法,  彼聞隨出家;\\  離於恩愛獄,  無有眾[[結縛]]-[]-。\\ @[0007a28]@-{離開人群}-「于-[191]-時,太子即便納受,與之[[遊行]]-[]-,在在教化。從村至村,從國至國,所到-[192]-之處,無不恭敬[[四事供養]]-[]-。菩薩念言:『吾與大眾,遊行諸國,人間[[憒閙]]-[]-,此非我宜。何時當得離此群眾,閑靜之處以求其道-[193]-,尋獲志願,於閑靜處專精修道?』 @[0007b04]@-{逆順觀察十二因緣}-復作是念:『眾生可愍,常處闇冥,受身危脆,有生、有老、有病、有死,眾苦所集,死此生彼,從彼生此,緣此苦陰,流轉無窮,我當何時曉了苦陰,滅生、老、死?』 @[0007b07]@「復作是念:『生死何從?何緣而有?』即以智慧觀察所由,從生有老死,生是老死緣;生從有起,有是生緣;有從取起,取是有緣;取從愛起,愛是取緣;愛從受起,受是愛緣;受從觸起,觸是受緣;觸從六入起,六入是觸緣;六入從名色起,名色是六入緣;名色從識起,識是名色緣;識從行起,行是識緣;行從癡起,癡是行緣。是為緣癡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入,緣六入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病、死、憂、悲、苦惱,此苦盛陰,緣生而有,是為苦集。菩薩思惟苦集陰時,生智、生眼、生覺、生明、生通、生慧、生證。 @[0007b21]@-{十二因緣的還滅}-「於時,菩薩復自思惟:『何等無故老死無?何等滅故老死滅?』即以智慧觀察所由,生無故老死無,生滅故老死滅;有無故生無,有滅故生滅;取無故有無,取滅故有滅;愛無故取無,愛滅故取滅;受無故愛無,受滅故愛滅;觸無故受無,觸滅故受滅;六入無故觸無,六入滅故觸滅;名色無故六入無,名色滅故六入滅;識無故名色無,識滅故名色滅;行無故識無,行滅故識滅;癡無故行無,癡滅故行滅。是為癡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滅,六入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死、憂、悲、苦惱滅。菩薩思惟苦陰-[194]-滅時,生智、生眼、生覺、生明、生通、生慧、生證。爾時,菩薩逆順觀十二因緣,如實知,如實見已,即於座上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時頌曰: 「此言眾中說,  汝等當善聽,\\  過去菩薩觀,  本所未聞法。\\  老死從何緣?  因何等而有?\\  如是[[正觀]]-[]-已,  知其本由生。\\  生本由何緣?  因何事而有?\\  如是思惟已,  知生從有起。\\  取彼取彼已,  展轉更增有;\\  是故如來說,  取是有因緣。\\  如眾-[195]-穢惡聚,  [[風吹惡-[196]-流演]]-[]-;\\  如是取相因,  因愛而廣普。\\  愛由於受生,  起苦羅網本;\\  以染著因緣,  苦樂共相應。\\  受本由何緣?  因何而有受?\\  如-[197]-是思惟已,  知受由觸生。\\  觸本由何緣?  因何而有觸?\\  如是思惟已,  觸由六入生。\\  六入本何緣?  因何有六入?\\  如是思惟已,  六入名色生。\\  名色本何緣?  因何有名色?\\  如是思惟已,  名色從識生。\\  識本由何緣?  因何而有識?\\  如是思惟已,  知識從行生。\\  行本由何緣?  因何而有行?\\  如是思惟已,  知行從癡生。\\  如是因緣者,  [[名為實義因]]-[]-,\\  智慧方便觀,  能見因緣根。\\  苦非賢聖造,  亦非無緣有,\\  是故變易苦,  智者所斷除。\\  若無明滅盡,  是時則無行;\\  若無有行者,  則亦無有識;\\  若識永滅者,  亦無有名色;\\  名色既已-[198]-滅,  則-[199]-無有諸入;\\  若諸入永滅,  則亦無有觸;\\  若觸永滅者,  則亦無有受;\\  若受永滅者,  則亦無有愛;\\  若愛永滅者,  則亦無有取;\\  若取永滅者,  則亦無有有;\\  若有永滅者,  則亦無有生;\\  若生永滅者,  無老病苦陰;\\  一切都永盡,  智者之所說。\\  十二緣甚深,  難見難識知;\\  唯佛能善覺,  [[因是有是無]]-[]-。\\  若能自觀察,  [[則無有諸入]]-[]-;\\  深見因緣者,  更不外求師。\\  能於[[陰界入]]-[]-,  離欲無染著-[200]-;\\  堪受一切施,  淨報施者恩。\\  若得[[四辯才]]-[]-,  獲於-[201]-決定證;\\  能解眾結縛,  斷陰-[202]-無放逸。\\  [[色]]-[]-[[受]]-[]-[[想]]-[]-[[行]]-[]-[[識]]-[]-,  猶如朽故車;\\  能諦觀此法,  則成等正覺。\\  如鳥遊虛空,  東-[203]-西隨風逝-[204]-;\\  菩薩斷眾結,  [[如風靡輕衣]]-[]-。\\  毗婆尸閑靜,  觀察於諸法;\\  老死何緣有?  從何而得滅?\\  彼作是觀已,  生清淨智慧;\\  知老死由生,  生滅老死滅。\\ @[0008b07]@「毗婆尸佛初成道時,多修二觀,一曰[[安隱觀]]-[]-,二曰出離觀。」佛於是頌曰: 「[[如來無等等]]-[]-,  多修於二觀;\\  安隱及出離,  仙人度彼岸。\\  其心得自在,  斷除眾結使;\\  登-[205]-山觀四方,  故號毘婆尸。\\  大智光除冥,  如以鏡自照;\\  為世除憂惱,  盡生老死苦。\\ @[0008b15]@-{默然不說法}-「毗婆尸佛於閑靜處復作是念:『我今已得此無上法,甚深微妙,難解難見,息-[206]-滅、清淨-[207]-,智者所知,非是凡愚所能及也。斯由眾生[[異忍、異見、異受、異學]]-[]-,依彼異見,[[各樂所求,各務所習]]-[]-。是故於此甚深因緣,不能解了,然愛盡涅槃,倍復難知,我為彼-[208]-說,彼必不解,更生[[觸擾]]-[]-。』作是念已,即便默然[[不復]]-[]-說法。 @[0008b22]@-{梵天請法}-「時,[[梵天王]]-[]-知毗婆尸如來所念,即自思惟:『今-[209]-此世間便為敗壞,甚可哀愍。毗婆尸佛乃得如-[210]-此深妙之法,而不欲說。』[[譬如力士屈伸臂頃]]-[]-,從梵天宮忽然來下,立於佛前,[[頭面禮足,却住一面]]-[]-。時,梵天王右膝著地,[[叉手]]-[]-合掌白佛言:『唯願世尊以時說法!今此眾生塵垢微薄,諸根猛利,有恭敬心,易可開化,畏怖後世無救之罪,能滅惡法,出生善道。』 @[0008c01]@「佛告梵王:『如是!如是!如汝所言,但我於閑靜處默自思念:所得正法甚深微妙,若為彼說,彼必不解,更生觸擾,故我默然不欲說法。我從無數[[阿僧祇劫]]-[]-,勤苦不懈,修無上行,今始獲此難得之法,若為婬、怒、癡眾生說者,必不承用,徒自勞疲。此法微妙,與世相反,眾生染欲,愚冥所覆,不能信解。梵王!我觀如此,是以默然不欲說法。』 @[0008c09]@「時,梵天王復重勸請,慇懃懇惻,至于再三:『世尊!若不說法,今此世間便為壞敗,甚可哀愍。唯願世尊以時[[敷演]]-[]-,勿使眾生墜落餘趣!』爾時,世尊三聞梵王慇懃勸請,即以佛眼觀視世界,眾生垢有厚薄,根有利鈍,教有難易。易受教者畏後世罪,所以-[211]-能滅惡法,出生善道。譬如[[優鉢羅花]]-[]--[212]-、[[鉢頭摩華]]-[]--[213]-、[[拘-[214]-勿頭華]]-[]-、[[分陀利華]]-[]--[215]-,或有始出汙泥未至水者,或有已出與水平者,或有出水未敷開者,然皆不為水所染著,易可開敷。世界眾生,亦復如是。 @[0008c19]@「爾時,世尊告梵王曰:『吾愍汝等,今當開演[[甘露]]-[]-法門,是法深妙,難可解知,今為信受樂聽者說,不為觸擾無益者說。』 ====[校勘]==== [184] 「惟」,宋、元、明三本作「唯」。 [185] 「嬈」,宋、元、明三本作「擾」。 [186] 「寞」,聖本作「漢」。 [187] 「所以」,宋本作「所已」。 [188] 宋、元、明三本無「除」字。 [189] 「于」,聖本作「乎」。 [190] 「選」,大正藏原為「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選」。 [191] 「于」,聖本作「乎於」。 [192] 「到」,大正藏原為「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到」。 [193] 「其道」,大正藏原為「道真」,宋本作「真道」,元、明二本作「其道」,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其道」。 [194] 「陰」,宋、元二本作「除」。 [195] 「如眾」,宋、元、明三本作「以深」。 [196] 「惡」,宋、元、明三本作「無」。 [197] 「如」,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如」。 [198] 「已」,宋、元、明三本作「以」。 [199] 「則」,大正藏原為「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則」。 [200] 「著」,大正藏原為「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著」。 [201] 「獲於」,大正藏原為「獲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獲於」。 [202] 「陰」,大正藏原為「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陰」。 [203] 「東」,聖本作「來」。 [204] 「逝」,大正藏原為「遊」,今依據高麗藏改作「逝」。 [205] 「登」,聖本作「蹬」。 [206] 「息」,聖本作「自」。 [207] 「清淨」,宋本作「靜暄」,元、明二本作「靜喧」,聖本作「清涼」。 [208] 「為彼」,大正藏原為「若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為彼」。 [209] 「今」,大正藏原為「念」,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今」。 [210] 「如」,大正藏原為「知」,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如」。 [211] 大正藏無「所以」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12] 「優鉢羅花」,巴利本作 Uppala。 [213] 「鉢頭摩華」,巴利本作 Paduma。 [214] 「拘」,大正藏原為「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拘」。 [215] 「分陀利華」,巴利本作 Puṇḍarīka。 ====[註解]==== [] 勑:吩咐,「敕」的異體字,讀音同「賴」。 [] 鉢:出家人盛飯食的器具。 [] 攝御:攝持、調御。 [] 慼:憂傷、悲傷。 [] 欣:喜樂。 [] 真正:真實;確實。 [] 塵累:世俗事務的牽累。 [] 調伏:調教、馴服。 [] 塵垢:指煩惱。 [] 賷:拿、持,「齎」的異體字。 [] 并:通「並」。 [] 轝:車。同「輿」。 [] 還白大王:回去告訴大王。 [] 三法衣:出家人的三衣(三種袈裟),包括僧伽梨(大衣)、鬱多羅僧(上衣)、安陀會(內衣)。 [] 捐棄:捨棄、拋棄。 [] 結縛:煩惱。 [] 遊行:遊歷各個地方,隨緣度化。也稱作「遊行人間」、「人間遊行」、「行腳」。 [] 四事供養:以「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供給資養出家人。 [] 憒閙:昏亂熱鬧。 []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佛陀的智慧。 [] 正觀:正確的觀察、見解(而依之修行)。 [] 風吹惡流演:風吹而臭味四溢。 [] 名為實義因:真實的原因。 [] 因是有是無:「此有故彼有(因是有是的另一種常見表達法)」(的煩惱連結)斷掉了;即此有引起彼有,煩惱之相續連結斷掉了。 [] 則無有諸入:沒有種種煩惱滲入。 [] 陰界入:五陰(色、受、想、行、識)、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十二入(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 [] 四辯才:善於說法的四種才智,包含義辯(分別義理)、法辯(明白諸法)、辭辯(通達方言)、應辯(不畏懼說法)。又譯為「四辯」。 [] 色:物質及物理世界的現象。例如身體。 [] 受:感受。例如苦的感受、樂的感受、不苦不樂的感受。 [] 想:取相;面對境界而心中浮現對應的相;也就是認知。例如看到一個顏色,心中立刻浮現過往所見過相同的顏色,而知道這是什麼顏色;接觸到一個概念、語言,心中立刻浮現過往所接觸過相同的概念、語言,而知道這是什麼概念、語言。 [] 行:造作。例如意念的造作、意志力。 [] 識:識知;覺知。 [] 如風靡輕衣:菩薩斷諸煩惱,如風吹輕的衣服一樣,沒有任何沾染。 [] 安隱觀:通於安穩觀,參照 中阿含經卷第四(一八)業相應品[7]師子經第八 沙門瞿曇宗本安隱,亦為人說安隱之法?師子!族姓子所有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唯無上梵行訖,我於現法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我自安隱,亦安隱他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我已安彼,便為生法,眾生於生法解脫,老法、病法、死法、憂慼染汙法,眾生於憂慼染污法解脫。師子!是謂有事因此事故,於如實法不能謗毀,沙門瞿曇宗本安隱,亦為人說【安隱之法】。 [] 如來無等等:沒有能和佛陀匹配的同等人物。第一個「等」是形容詞,指相等、匹配,第二個「等」是名詞,指程度相同的人。 [] 異忍、異見、異受、異學:異於正法的信仰、見解、接受、學習。 [] 各樂所求,各務所習:各自樂於自己追求的,各自從事自己習慣、學習的。 [] 觸擾:困擾、麻煩。 [] 不復:不再。 [] 梵天王:色界初禪天當中最高層大梵天的天主,是第一位在梵天出生的天眾,被後來往生梵天的天眾尊為天主。此天離欲界的淫欲,寂靜清淨。又譯為「梵天王」 、「大梵天」、「大梵王」、「大梵天王」、「娑婆世界主梵天王」。 [] 譬如力士屈伸臂頃:就像力士彎曲伸直手臂那樣短的時間。 [] 頭面禮足,却住一面:以頭頂禮佛陀的腳(五體投地、最高禮法),然後退下,停留在旁邊。 [] 叉手:雙手在胸前合而為一,表示恭敬。又譯為「合十」、「合掌」、「叉十」。 [] 阿僧祇劫:極久遠的時間。其中「阿僧祇」是一極大的數字,「劫」是一極長的時間單位。 [] 敷演:陳述而加以發揮。 [] 優鉢羅花:青蓮花。 [] 鉢頭摩華:赤蓮花。 [] 拘勿頭華:紅蓮花。又譯為拘牟頭華、俱物頭華。 [] 分陀利華:白蓮花。又譯為分陀利迦華。 [] 甘露:印度傳說中的不死藥,譬喻佛所教授的解脫法門,因為解脫的聖者不生,不生因而不死。 ====[讀經拾得]==== =====(5/5)===== **-{說法度眾}-** @[0008c22]@-{度王子、大臣子}-「爾時,梵王知佛受請,歡喜[[踊躍]]-[]-,[[遶佛三匝]]-[]-,[[頭面禮足]]-[]-,忽然不現。其去未久,是時如來靜默自思:『我今先當為誰說法?』即自念言:『當入槃頭城內,先為王子提舍[*]、大臣子騫茶[*]開甘露法門。』於是,世尊如力士屈伸臂頃,於[[道樹]]-[]-忽然不-[216]-現,至槃頭城槃頭王-[217]-鹿野苑中,敷座而坐。」佛於是頌曰: 「如師子在林,  [[自恣]]-[]-而遊行;\\  彼佛亦如是,  遊行無[[罣礙]]-[]-。\\ @[0009a02]@「毘婆尸佛告守苑人曰:『汝可入城,語王子提舍[*]、大臣子騫茶[*]:寧欲知不?毘婆尸佛今在鹿野苑中,欲見卿等,[[宜知是時]]-[]-。』時,彼守苑人受教而行,至彼二人所,具宣佛教。二人聞已,即至佛所,頭面禮足,却坐一面。-{佛為在家人說法的次序}-佛漸為說法,[[示、教、利、喜]]-[]-:-<[[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惡不淨,上漏為患]]-[]-,讚歎出離為最微妙清淨第一。爾時,世尊見此二人心意柔[[輭]]-[]-,歡喜信樂,堪受正法,於是即為說[[苦聖諦]]-[]-,[[敷演開解]]-[]-,分布宣釋[[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出要聖[*]諦]]-[]-。>- @[0009a12]@「爾時,王子提舍[*]、大臣子騫茶[*],即於座上[[遠離塵-[218]-垢]]-[]-,得[[法眼淨]]-[]-,猶若素質易為受染。是時,地神即唱斯言:『毗婆尸如來於槃頭城鹿野苑中轉無上法輪,沙門、婆羅門、諸天、魔、梵及餘世人所不能轉。』如是展轉,聲徹[[四天王]]-[]-,乃至[[他化自在天]]-[]-,[[須臾]]-[]-之頃,聲至[[梵天]]-[]-。」佛時頌曰: 「歡喜心踊躍,  稱讚於如來,\\  毘婆尸成佛,  轉無上法輪。\\  初從樹王起,  往詣槃頭城,\\  為騫茶[*]提舍[*],  轉[[四諦]]-[]-法輪。\\  時騫茶[*]提舍[*],  受佛教化已,\\  於淨法輪中,  [[梵行]]-[]-無有上。\\  彼-[219]-忉利天[*]眾,  及以天帝釋,\\  歡喜轉相告,  諸天無不聞。\\  佛出於世間,  轉無上法輪;\\  增益諸天眾,  減損[[阿須倫]]-[]--[220]-。\\  [[昇仙名普聞]]-[]-,  苦-[221]-智離世邊;\\  於諸法自在,  智慧轉法輪。\\  觀察-[222]-[[平等法]]-[]-,  息心無垢穢;\\  以離生死厄-[223]-,  智慧轉法輪。\\  滅苦-[224]-離諸惡,  出欲得自在;\\  離於恩愛獄,  智慧轉法輪。\\  正覺人中尊,  二足尊調御;\\  一切縛得-[225]-解,  智慧轉法輪。\\  教化善導師,  能降伏魔怨;\\  彼離於諸惡,  智慧轉法輪。\\  無漏力降魔,  諸根定不懈;\\  [[盡漏]]-[]-離魔縛,  智慧轉法輪。\\  若學決定法,  知諸法無我;\\  此為法中上,  智慧轉法輪。\\  不以[[利養]]-[]-故,  亦不求名譽;\\  愍彼眾生故,  智慧轉法輪。\\  見眾生苦厄,  老病死逼迫;\\  為此三[[惡趣]]-[]-,  智慧轉法輪。\\  斷貪[[瞋恚]]-[]-癡,  拔愛之根源-[226]-;\\  [[不動]]-[]-而解脫,  智慧轉法輪。\\  難勝我已-[227]-勝,  勝已[*]自降伏;\\  已[*]勝難勝魔,  智慧轉法輪。\\  此無上法輪,  唯佛乃能轉;\\  諸天魔釋梵,  無有能轉者。\\  親近轉法輪,  [[饒益]]-[]-天人眾;\\  此等[[天人師]]-[]-,  得度于[[彼岸]]-[]-。\\ @[0009b26]@「是時,王子提舍[*]、大臣子騫茶[*],見法得果,真實無欺,成就無畏,即白毘婆尸佛言:『我等欲於如來法中淨修梵行。』佛言:『[[善來,比丘]]-[]-!吾法清淨自在,修行以[[盡苦際]]-[]-。』爾時,二人即得[[具戒]]-[]-。具戒未久,如來又以[[三事示現]]-[]-:一曰[[神足]]-[]-,二曰[[觀他心]]-[]-,三曰[[教誡]]-[]--[228]-,即得[[無漏]]-[]-、[[心解脫]]-[]-、生-[229]-[[無疑智]]-[]-。 @[0009c03]@-{度城民}-「爾時,槃頭城內眾多人民,聞二人出家學道,法服持鉢,淨修梵行,皆相謂曰:『其道必真,乃使此等捨世榮位,捐棄所重。』時,城內八萬四千人往詣鹿野苑中毘婆尸佛所,頭面禮足,却坐一面。佛漸為說法,示、教、利、喜: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惡不淨,上漏為患,讚歎出離為最微妙清淨第一。爾時,世尊見此大眾心意柔輭,歡喜信樂,堪受正法,於是即為說苦聖諦,敷演開解,分布宣釋苦集-[230]-聖諦、苦滅聖諦、苦出要聖-[231]-諦。 @[0009c13]@「時,八萬四千人即於座上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猶若-[232]-素質易為受色,見法得果,真實無欺,成就無畏,即白佛言:『我等欲於如來法中淨修梵行。』佛言:『善來,比丘!吾法清淨自在,修行以盡苦際。』時,八萬四千人即得具戒。具戒未久,世尊以三事教化:一曰神足,二曰觀他心,三曰教誡,即得無漏、心解脫、生[*]無疑智-[233]-。[[前八萬四千人]]-[]-聞佛於鹿野苑中,轉無上法輪,沙門、婆羅門、諸天、魔、梵及餘世人所不能轉,即詣槃頭城毘婆尸佛所,頭面禮足,却坐一面。」佛時頌曰: 「如人-[234]-救頭燃,  速疾求滅處;\\  彼人亦如是,  速詣於如來。\\ @[0009c26]@「時,佛為說法亦復如是。爾時,槃頭城有十六-[235]-萬八千大比丘眾,提舍比丘、騫茶比丘於大眾中上昇虛空,身出水火,現諸[[神變]]-[]-,而為大眾說微妙法。 @[0009c29]@-{僧眾遊行教化}-爾時,如來默自思-[236]-言:『今此城內乃有十六萬八千大比丘眾,宜遣遊行,各二人俱在在處處,至於-[237]-六年,還來城內說具足戒。』 @[0010a03]@「時,[[首陀會天]]-[]-知如來心,譬如力士屈伸臂頃,從彼天沒,忽然至此,於世尊前,頭面禮足,却住一面,須臾白佛言:『如是,世尊!此槃頭城內比丘眾多,宜各分布,處處遊行,至於六年,乃還此城,說具足戒,我當擁護,[[令無伺求得其便者]]-[]-。』爾時,如來聞此天語,[[默然]]-[]-可之。 @[0010a09]@「時,首陀會天見佛默然許可,即禮佛足,忽然不現-[238]-,還至天上。其去未久,佛告諸比丘:『今此城內,比丘眾多,宜各分布,遊行教化,至六年已,還集說戒。』時,諸比丘受佛教已,執持衣鉢,禮佛而去。」佛時頌曰: 「佛遣-[239]-無亂眾,  無欲無戀著;\\  威如[[金翅鳥]]-[]-,  如鶴捨空池。\\ @[0010a17]@「時,首陀會天於一年後告諸比丘:『汝等遊行已過一年,餘有五年。汝等當知,訖六年已,還城說戒。』如是至于六年,天復告言:『六年已滿,當還說戒。』時,諸比丘聞天語已,攝持衣鉢,還槃頭城,至鹿野苑毘婆尸佛所,頭面禮足,却坐一面。」佛時頌曰: 「如象-[240]-[[善調]]-[]-, 隨意所至-[241]-;\\  大眾如是,  隨教而還。\\ @[0010a25]@-{說戒}-「爾時,如來於大眾前上昇虛空,[[結跏-[242]-趺坐]]-[]-,講說戒經:忍辱為第一,佛說涅槃最,不以除鬚髮害他為沙門。時,首陀會天去佛不遠,以偈讚-[243]-曰: 「『如來大智,  微妙獨尊,\\   [[止-[244]-觀]]-[]-具足,  成最正覺。\\   愍群生故,  在世成道,\\   以四真諦,  為[[聲聞]]-[]-說。\\   苦與苦因,  滅苦之諦,\\   [[賢聖八道]]-[]-,  到安隱處。\\   毘婆尸佛,  出現于世,\\   在大眾中,  如日光[[曜]]-[]-。』\\ @[0010b08]@「說此偈已,忽然不現。」 @[0010b08]@-{天人也知諸佛}-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自思念:『昔一時於[[羅閱城]]-[]-[[耆闍崛山]]-[]-,時,生是念:[[我所生處,無所不遍,唯除首陀會天-[245]-,設生彼天,則不還此]]-[]-。』我時,比丘!復生是念:『我欲至[[無造-[246]-天]]-[]-上。』時,我如壯士屈伸臂頃,於此間沒,現於彼天。時,彼諸天見我至彼,頭面作禮,於一面立,而白我言:『我等皆是毘婆尸如來弟子,從彼佛化,故來生此。』具說彼佛因緣本末。又『尸棄佛、毘舍婆-[247]-佛、拘留孫[*]佛、拘那含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皆是我師,我從受化,故來生此。』亦說諸佛因緣本末,至生[[阿迦尼吒]]-[]--[248]-諸天,亦復如是。」佛時頌曰: 「譬如力士,  屈伸臂頃,\\  我以神足,  至無造天。\\  第七大仙,  降伏[[二魔]]-[]-,\\  [[無熱-[249]--[250]-天]]-[]--[251]-見,  叉手敬禮。\\  如[[晝度樹]]-[]-,  釋師遠聞,\\  相好具足,  到[[善見-[252]-天]]-[]-。\\  猶如蓮華,  水所不著,\\  世尊無染,  至大善見-[253]-。\\  如日初出,  淨無塵翳,\\  明若秋月,  詣一究竟。\\  此五居處,  眾生行-[254]-淨,\\  心淨故來,  詣無煩惱。\\  淨心而來,  為佛弟子,\\  捨離染取,  樂於無取。\\  見法決定,  毘婆尸子,\\  淨心善來,  詣大仙人,\\  尸棄佛子,  無垢無為,\\  以淨心來,  詣離有尊。\\  毘舍婆[*]子,  諸根具足,\\  淨心詣我,  如日照空。\\  拘留孫[*]子,  捨離諸欲,\\  淨心詣我,  妙光焰盛。\\  拘那含子,  無垢無為,\\  淨心詣我,  光如月滿。\\  迦葉弟子,  諸根具足,\\  淨心詣我,  [[如比-[255]-天念]]-[256]--[]-,\\  [[不亂-[257]-大仙]]-[]-, 神足第一,\\  以堅固心,  為佛弟子。\\  淨心而來,  為佛弟子,\\  禮敬如來,  具-[258]-啟人尊。\\  所生成道,  名、姓、種族,\\  知見深法,  成無上道。\\  比丘靜處,  離于塵垢,\\  精勤不懈,  斷諸有結。\\  此是諸佛,  本末因緣,\\  釋迦如來,  之所演說。」\\ @[0010c28]@佛說此大因緣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259]-長阿含經卷第一-[260]- ====[校勘]==== [216] 「見」,大正藏原為「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見」。 [217] 「鹿野苑」,巴利本作 Miga-dāya。 [218] 「離塵」,宋、元、明三本作「塵離」。 [219] 「彼」,宋、元、明三本作「次」。 [220] 「倫」,宋、元二本作「輪」。 [221] 「苦」,大正藏原為「善」,宋、元、明三本作「苦」,聖本作「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苦」。 [222] 「察」,大正藏原為「眾」,今依據高麗藏改作「察」。 [223] 「厄」,大正藏原為「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厄」。 [224] 「滅苦」,大正藏原為「苦滅」,今依據高麗藏、聖本二本改作「滅苦」。 [225] 「一切縛得」,宋、元、明三本作「於一切縛」。 [226] 「源」,大正藏原為「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源」。 [227] 「已」,宋、元、明三本作「以」。[*] [228] 「教誡」,宋、元、明三本作「教戒」。[*] [229] 大正藏在「生」字之後有一「死」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230] 「集」,宋本作「習」。 [231] 大正藏無「聖」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32] 「若」,大正藏原為「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若」。 [233] 大正藏在「智」字之後有一「現」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234] 「人」,宋、元、明三本作「求」。 [235] 「十六」,宋、元、明三本作「三十四」。 [236] 「思」,大正藏原為「念」,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思」。 [237] 「於」,宋、元、明三本作「于」。 [238] 「現」,聖本作「見」。 [239] 「遣」,大正藏原為「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遣」。 [240] 「象」,聖本作「鳥」。 [241] 「至」,大正藏原為「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至」。 [242] 「跏」,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跏」。 [243] 「讚」,大正藏原為「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讚」。 [244] 「止」,聖本作「正」。 [245] 「首陀會天」,巴利本作 Suddhāvāsā。 [246] 「無造」,巴利本作 Aviha。 [247] 「毘舍婆」,大正藏原為「毘沙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毘舍婆」。 [248] 「阿迦尼吒」,巴利本作 Akaniṭṭha。 [249] 「無熱」,宋、元、明三本作「無極」。 [250] 「無熱」,巴利本作 Atappa。 [251] 「天」,大正藏原為「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天」。(有疑) [252] 「善見」,巴利本作 Sudassa。 [253] 「大善見」,巴利本作 Sudassin。 [254] 「行」,大正藏原為「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行」。 [255] 「比」,大正藏原為「北」,今依據磧砂藏改作「比」。 [256] 大正藏無「如比天念」四字,原依宋、元、明、聖四本補上,今再依據磧砂藏、永樂北藏、洪武南藏三本改「北」字為「比」字。 [257] 「亂」,宋、元、明三本作「能」。 [258] 「具」,聖本作「見」。 [259] 宋、元、明、聖四本無「佛說」二字。 [260] 聖本在「一」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註解]==== [] 踊躍:歡欣鼓舞的樣子。 [] 遶佛三匝:順著右方(順時鐘)繞佛陀三圈,以表示禮敬。環繞一圈稱為一匝。 [] 頭面禮足:五體(兩肘、兩膝、頭額)投地,以頭碰觸受禮者的腳或地面的最高禮法。 [] 道樹:即菩提樹。 [] 自恣:自在;隨意。 [] 罣礙:阻礙。 [] 宜知是時:現在正是時候。 [] 示、教、利、喜:佛陀教化眾生的四種方式,即開示(示)、教導(教)、鼓勵(利)、使歡喜(喜)。又譯為「示、教、照、喜」。 [] 施論、戒論、生天之論:布施的道理、持戒的道理、往生天界的道理。 [] 欲惡不淨,上漏為患:貪欲是不善的、不清淨的,是粗重的煩惱、災患。又譯為「欲為不淨,斷漏為上」、「欲為不淨,苦惱之本」、「欲味、欲患」。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說明欲的過患、卑下、雜染」。 [] 輭:「軟」的異體字。 [] 苦聖諦:聖者所證的苦的真理;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會(遇見仇人)是苦、愛別離(和所愛的離別)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簡言之五受陰是苦;無常即是苦,會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 敷演開解:解說以讓義理明白。 [] 苦集聖諦:聖者所證的苦的起因的真理;苦是由於無明(沒有智慧)、貪愛等因緣而來。 [] 苦滅聖諦:聖者所證的苦的止息的真理,即煩惱熄滅的涅槃。 [] 苦出要聖諦:聖者所證的出離苦的解脫之道的真理,即「八正道」。 [] 遠離塵垢:塵垢在此特指「見惑」(見道所斷的惑),基於四聖諦的正見斷了見惑,稱作「得法眼淨」,證得初果。 [] 法眼淨:清楚明白地見到真理(四聖諦)。初果聖者即有法眼淨。 [] 四天王:欲界六天的第一天,位於須彌山腰。 [] 他化自在天:欲界六天的最高天。此天天人能以較其低的天所變化出的欲境,自由拿來給自己娛樂,因此稱為「他化自在」。又譯為「他化樂天」。 [] 須臾:片刻;短時間。 [] 梵天:色界的初禪天之一,此天離欲界的淫欲,寂靜清淨。 [] 四諦:四項聖者所證的真理:苦、集、滅、道。又譯為「四聖諦」、「四真諦」。 [] 梵行:清淨的修行。 [] 阿須倫:即「阿修羅」,六道眾生之一,喜愛戰鬥,有福報但因為瞋、慢、疑而生為阿修羅。 [] 昇仙名普聞:成為大仙人(佛)而名聲廣播。 [] 平等法:一切眾生皆平等,皆可成佛。 [] 盡漏:斷盡煩惱。 [] 利養:財利等能滋養身體的物品。 [] 惡趣:壞的往生處,即地獄、餓鬼、畜牲三惡道。 [] 瞋恚:生氣;忿怒。簡稱「瞋」。 [] 不動:不動搖的定境,通常指第四禪或第四禪以上的定境。 [] 饒益:幫助;利益。 [] 天人師:天與人的導師。 [] 彼岸:涅槃。 [] 善來,比丘:來(出家)得真好啊,比丘! [] 盡苦際:徹底地到達苦的盡頭。 [] 具戒:完整出家戒律。 [] 三事示現:三種教化弟子的方法。又譯為「三事教化」、「[[agama:雜阿含經卷第八#一九七|三種示現教化]]」 。 [] 神足:能依意念飛行、前往不論遠近的地方、或轉變物質的神通。又譯為「神足通」、「如意足」。 [] 觀他心:能知道他人心中在想什麼的神通。 [] 教誡:開示說法教誨弟子。 [] 無漏:斷盡煩惱。 [] 心解脫:心自由了,解脫於貪愛等束縛。 [] 無疑智:即慧解脫。在其他三部阿含皆作「慧解脫」,唯獨長阿含經卷一有二處作「無疑智」。 [] 前八萬四千人:指先前八萬四千位跟著菩薩出家的國民,參見先前經文:「于時,國中八萬四千人往就太子,求為弟子,出家修道」。 [] 神變:為教化眾生,以神通所示現的各種變化。 [] 首陀會天:即五淨居天,位於色界第四禪天之中,是三果聖者才能往生的五個天界,在這裡特指五淨居天的天人。又譯為「五不還天」。 [] 令無伺求得其便者:讓這些修行人不會被窺伺者找到機會侵犯。 [] 默然:沉靜無聲。 [] 金翅鳥:佛經所載世界上最大的鳥,展翅有三百多萬里,以吃地龍(鱷魚之類)維生,一般人見不到,是天龍八部之一。音譯為「迦樓羅」、「迦留羅」。 [] 善調:善於調伏。 [] 結跏趺坐:禪坐時,將兩腳盤於大腿上的坐法。 [] 止觀:止:心專注於一處(或一境)而不散亂。音譯為「奢摩他」、「三昧」、「三摩地」。 觀:洞察。音譯為「毘婆舍那」。 [] 聲聞:從佛聽法而修行的佛弟子。另譯為「弟子」。 [] 賢聖八道:即「八聖道」,邁向解脫的八個正確途徑;聖者的道路。又譯為「八正道」。 [] 曜:照耀。 [] 羅閱城:「王舍城」的音譯,中印度摩羯陀國的首都。又譯作「羅閱祇」。 [] 耆闍崛山:為音譯,義譯為「靈鷲山」,因山頂似鷲頭、且山中多鷲而得名。位於摩揭陀國王舍城東北角。 [] 我所生處,無所不遍,唯除首陀會天,設生彼天,則不還此:我(釋迦牟尼佛)過去生生世世在任何地方都出生過了,除了五淨居天,因為在五淨居天出生後不會再出生於人間而成佛。按:三果聖者才能往生五淨居天,而三果聖者不再生於欲界,也就不會再生於人間,因此釋迦牟尼佛過去世還沒有往生到五淨居天過,否則他早證涅槃,就不會往生人間成佛了。 [] 無造天:離欲界苦、色界樂,不令苦樂煩擾身心的天界,是三果阿那含聖者才能往生的五淨居天之一。又譯為「無煩天」。 [] 阿迦尼吒天:為音譯,義譯作「色究竟天」,是色界十八天的最高天、四禪天的最高天,也是五淨居天的最高天。又譯為「阿伽尼吒天」、「阿迦膩吒天」。 [] 二魔:內心的煩惱魔,以及外在的天魔波旬。參見《出曜經》卷十五〈利養品 14〉:「云何降二魔?一者結使魔,二者天魔。」 [] 無熱天:意樂調柔,離於熱惱的天界,是三果阿那含聖者才能往生的五淨居天之一。 [] 晝度樹:刺桐樹,為豆科刺桐屬的落葉大喬木。在這裡特指三十三天一株知名的樹,義譯為「香遍樹」。 [] 善見天:定力殊勝而所見清澈的天界,是三果阿那含聖者才能往生的五淨居天之一。 [] 如比天念:如同像其它天人般,懷著對佛陀尊敬的念頭。 [] 不亂大仙:不擾亂佛陀。 ====[對應經典]==== * {ref>Ze48.04} * {ref>D14} * {ref>Tn0002} * {ref>Tn0003} * {ref>Tn0004} ====[讀經拾得]==== 本經最前面提到,佛陀知道過去七佛的事,是靠宿命通以及天人告知。前面各段都是基於宿命通,最後一段:「彼諸天見我至彼,[……]具說彼佛因緣本末」則是天人告知。 經中記載四天王天的天人壽命相當於人間的九百萬年,大致上每高一個層次的天界,天壽倍增,以人間時間來計則增為四倍。兜率天人的壽命大約相當於人間的四億六千萬年(中國古代的進位法表示為四十六億年),彌勒菩薩在釋迦牟尼佛時代往生兜率天,四億六千萬年後他兜率天壽終而往生人間時,就是未來彌勒佛下生的時代。因此只要在兜率天之上天界的天人,一生中通常經歷過最少一位佛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