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nling:
《中阿含經》第二、三經中的三禪都用到「空」,是否能幫忙說明一下?
CBETA經文: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得第三禪成就遊
莊春江版經文: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室?},得第三禪成就遊
----
David Chiou:
《中阿含經》中三禪的敘述算比較長些。這邊要看標點怎麼標。如果標為現在CBETA的標法「聖所捨、念、樂住、空」則解為這時的捨、念、樂住、空是聖人所說的。但或許也可標為「聖所捨念、樂住空」一類的。
查《中阿含經》第三禪的定型句在【宋】【元】【明】版有時是「捨念樂住空」,有時是「捨念樂住定」;而紙本【大】版有時是「捨念樂住空」,有時是「捨念樂住室」。也就是說「空、室、定」中有兩個字是抄寫訛誤。正確的是哪一個字呢?
----
Yunling:
找出在The Madhyama Āgama 中無著比丘對《中阿含2經》第三禪定型句的解說註腳如下:
Le zhu shi, Pāli sukha-vihāra. In the Chinese textual tradition the final character shi, “room, abode,” is sometimes mistaken as kong, “emptiness.” Another variant is ding, “concentration.” That kong is a scribal error is supported by the lack of a corresponding term in the Pāli version of the formula.
無著比丘說:「樂住室」的巴利詞是sukha-vihāra,在漢譯經文中「樂住室」的最後「室」字有時被誤寫為「空」,另一異字是「定」,「空」在巴利版定型句中沒有對應的術語,這可佐證「空」是抄寫的錯誤。
----
Satipatthana Shi:
漢譯《中阿含經》學術界大多歸為有部所傳,若能找出有部阿毘達磨所引用的經文,也可做為評斷《中阿含經》第三禪定型句的依據。
在有部《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3:「如世尊說:諸有苾芻,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於初靜慮具足安住。……離喜住捨,正念正知身受,樂聖所說,具捨念安樂住,於第三靜慮具足安住。」(CBETA, T26, no. 1537, p. 465c12-19)
有部《阿毘達磨法蘊足論》第三禪定型句所引經文與南傳《增支部》對應經文一致,只有「捨念安樂住」,可見「空」字是訛誤。
另外《中阿含8經》:「修四梵室,捨離於欲。」(CBETA, T01, no. 26, p. 429c7-8)其中「室」的巴利vihāra 梵文vihārāḥ,剛好說明在八經漢譯為「室」的梵文vihārāḥ,在二經是譯為「住室」,這是漢譯一詞多譯的情形,這可證明「空、定」二字是抄寫的訛誤,第三禪定型句應是「捨念樂住室」,CBETA經文校勘為「捨、念、樂住、空」是有問題的。
讀經班的同學們是行者非學者,以上是我們讀經班行者對經文校勘所做的研討分享。
----
David Chiou:
感謝大家深入的研討。根據以上討論,從巴利本來看「捨念樂住室」較合理。
傷腦筋的是,從中文來看「捨念樂住室」不易解釋,加上這句話本身的標點很難搞,難上加難。但確定的是,目前《中阿含經》中有幾處「室」字沒有校勘(所有版本都是「室」),CBETA可能是依據學者的建議而將「室」一律改為「空」而新增校勘,是有疑義的。
「樂住室」這個意思可以解釋成「因為三禪太快樂了所以能夠宅在那入定」嗎? :-D
----
Philosopher:
剛好今天讀中阿含經(一〇二)時,思考其中提到的二禪、三禪、四禪的定義,搭配其他經文初禪的定義及四念住,發現從受念住到四禪到四聖諦關於苦樂的脈絡:
受念住:練習觀察苦、樂、不苦不樂。
=>
初禪:離生喜、樂。\\
二禪:定生喜、樂。\\
三禪:離喜,樂住。\\
四禪:樂滅、苦滅,不苦不樂。
=>
定心清淨,知此苦如真,知此苦習、知此苦滅、知此苦滅道如真。
----
maha:
「聖所捨念樂住X」在《中阿含經》出現24筆。其中,一開頭的卷一有3筆,大正藏、高麗藏及大正藏所有校本皆作「聖所捨念樂住空」,如下:
《中阿含經》卷1:「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CBETA 2019.Q3, T01, no. 26, p. 422b18-19)
《中阿含經》卷1:「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CBETA 2019.Q3, T01, no. 26, p. 423b11-12)
《中阿含經》卷1:「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CBETA 2019.Q3, T01, no. 26, p. 424a4-5)
其他21筆 CBETA 作 [室>空] 修訂,主要是參考卷一這3筆,或者是參考大正藏校勘所提及的【宋】【元】【明】三個校本,如:
《中阿含經》卷51:「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2]空」(CBETA 2019.Q3, T01, no. 26, p. 748a8)\\
[2]空【CB】【宋】【元】【明】,室【大】。
David提到:「根據以上討論,從巴利本來看「捨念樂住室」較合理。」你們的討論可有連結或相關巴利文資料可以給我參考嗎?
對於你們的研討,我大概的推想是,假如「樂住」跟「空」不是獨立的兩件事,而是一件事,也就是「樂住空」(中間不要有頓號),那麼它勉強可以作底下解釋:\\
1.樂住空舍\\
2.樂住空閑\\
3.樂住空寂\\
4.樂住空處
若是「樂住室」,這個「室」字似乎太狹隘了。
----
maha:
剛看到這一貼文開頭的討論。當中提到「『室』的巴利vihāra 梵文vihārāḥ」,這「室」是指佛教僧團的房舍、寺院嗎?還是另有別解?
「四梵室」在《中阿含》出現10筆,蠻值得注意的。
[阿含辭典(莊春江)]\\
四梵室\\
「梵室」,另譯作「梵住」(brahmavihāra),即「慈悲喜捨(『捨』另譯作『護』)」,梵天的德行。另譯作「四梵住、梵世法、四梵堂、四等、四等心、四等心具、四無量心」。
從「室」轉成「住」,蠻有意思的翻譯現象,這表示這個「室」字具有抽象的涵義。
----
yunling:
蠻有趣的吧🤘
像印順導師寫《空之探究》說到空與住處有關時,用空屋來形容修行者的安住境地;依此回推,如果原先中阿含八利文是「室」,學者後來把「室」改成「空」,除了抄寫有誤之外,可能就是這種脈絡。若能請學者說明[室>空]的理由,那就太棒了
----
maha:
這一修訂有點歷史了,我目前找不到相關的討論信件。這不一定是由學者所提出,可能是一般讀者看到前後句型有所差異而提報過來。
如我上面寫的,CBETA 的判定有其依據,但不保證一定正確。大家能夠對此問題再行探究,如果答案更具說服力,CBETA 肯定照著改。
只不過,我對拿後出的巴利文或梵文版本來改較為古早的漢譯佛典,心裡總有一種不踏實感。
----
maha:
我這個查找工剛查了這些:
《顯揚聖教論》卷2:「第三靜慮者,謂離喜已,捨念正知樂所依止,依於轉依,心住一境性」(CBETA 2019.Q3, T31, no. 1602, p. 487b11-13)
《大寶積經》卷111:「三者遠離於喜,安住三禪捨念慧樂心一境性」(CBETA 2019.Q3, T11, no. 310, p. 628c11-12)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41:「第三禪有五枝,捨、念、慧、樂、一心」(CBETA 2019.Q3, T28, no. 1546, p. 308c12-13)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8:「第三具五支,捨念慧樂定」(CBETA 2019.Q3, T29, no. 1558, p. 146c6)
《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卷21:「偈曰:第三有五分,捨念慧樂住。釋曰:於第三持訶那有五分,一捨、二念、三慧、四樂、五住,住即是善一類。何以故?住是三摩提別名故。」(CBETA 2019.Q3, T29, no. 1559, p. 298a17-20)
以上,「心一境性=一心=定=住」。突然冒出一個等式:住室=住空=住定。會不會《中阿含》這個定型句中所出現的三種樣貌,其實都是合理的?
而「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X」這個定型句的標點,如果改作「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X」會不會比較OK呢?
----
Satipatthana Shi:
漢譯佛典中《雜阿含869經》:「聖人能說能捨念樂住,第三禪具足住」的定型句,也可以用來說明《中阿含經》的「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X,得第三禪成就遊」是「樂住室」而非「「樂住空」。
「樂住」 = 「樂住室」= 梵文sukha-vihāra / 巴利sukha-vihāra
住 (雜阿含譯法) = 住室 (中阿含譯法) = vihāra (梵巴相同)
在《中阿含經》中vihāra有時譯為「住室」如「樂住室」,有時又譯為「室」如「四梵室」(=「四梵住」)。
經中「樂住」指入於第三禪的「樂受」深極寂靜、最勝微妙,是三界中最殊勝的,畢竟從第四禪起就只有「捨受」了。行者入第三禪住於勝妙樂名「樂住」或「樂住室」。
因此「樂住室」≠「樂住空」,「樂住空」沒有入第三禪住於勝妙樂的意思。
個人認為《中阿含經》定型句是「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室」或「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在義理上才不會有問題,也和《雜阿含869經》的定型句相符合。
「住室=住空=住定。會不會《中阿含》這個定型句中所出現的三種樣貌,其實都是合理的?」
《中阿含》這個定型句中所出現的三種樣貌,在義理上並非都是合理的,必須揀擇校勘。隨喜你對經文校勘的嚴謹,以上研討提供參考。
----
maha: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41:「第三禪有五枝,捨、念、慧、樂、一心」(CBETA 2019.Q3, T28, no. 1546, p. 308c12-13)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8:「第三具五支,捨念慧樂定」(CBETA 2019.Q3, T29, no. 1558, p. 146c6)
《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卷21:「偈曰:第三有五分,捨念慧樂住。釋曰:於第三持訶那有五分,一捨、二念、三慧、四樂、五住,住即是善一類。何以故?住是三摩提別名故。」(CBETA 2019.Q3, T29, no. 1559, p. 298a17-20)
如上,三禪具五支,「樂」是獨立的一支。
假如確定是五支,那麼底下雜阿含的定型句要怎麼標點才能明確表示五支:
《雜阿含經》卷14:「復問:「云何?尊者離喜,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聖說及捨,具足第三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CBETA 2019.Q3, T02, no. 99, p. 97a11-13)
《雜阿含經》卷17:「云何無食捨?謂彼比丘離喜貪,捨心住正念正知,安樂住彼聖說捨,第三禪具足住,是名無食捨。」(CBETA 2019.Q3, T02, no. 99, p. 123b10-13)
《雜阿含經》卷31:「若比丘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離貪喜,捨住正念正智,覺身樂,聖人能說能捨念樂住,第三禪具足住。」(CBETA 2019.Q3, T02, no. 99, p. 220a18-21)
又,中阿含這個定型句要怎麼標點才能明確表示五支:
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X,得第三禪成就遊。
----
Satipatthana Shi:
《雜阿含347經》卷14:「復問:「云何?尊者離喜,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聖說及捨,具足第三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CBETA 2019.Q3, T02, no. 99, p. 97a11-13)
第三禪有五禪支:
「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 + 定 (定是禪亦是禪支) = 五禪支
《雜阿483含經》卷17:「云何無食捨?謂彼比丘離喜貪,捨心住正念正知,安樂住彼聖說捨,第三禪具足住,是名無食捨。」
「捨心住、正念、正知、安樂住」+ 定 = 五禪支
《雜阿含869經》卷31:「若比丘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離貪喜,捨住正念正智,覺身樂,聖人能說能捨念樂住,第三禪具足住。」(CBETA 2019.Q3, T02, no. 99, p. 220a18-21)
「捨住、正念、正智、覺身樂」+ 定 = 五禪支
「又,中阿含這個定型句要怎麼標點才能明確表示五支:\\
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X,得第三禪成就遊。」
中阿含這個定型句之前的那句才是說明五禪支:《中阿含經》:「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得第三禪成就遊」(CBETA 2019.Q3, T01, no. 26, p. 422b17-19)
「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 定 = 五禪支
「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X,得第三禪成就遊」,這個定型句是說第三禪的殊勝樂受能令眾生耽著樂味而不進修四禪,所以是「聖所捨」,也就是說修行人不耽著勝樂受,能捨、正念、正知、安樂住。如下論典所說: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81:「聖應說捨。謂為他說第三靜慮。有勝樂受。能令眾生染著迷悶。不求上地勝妙功德。汝等應住正念正知。勿為此樂之所留難。」(CBETA 2019.Q3, T27, no. 1545, p. 416c21-25)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7:「聖說應捨者,聖謂諸佛及佛弟子。說謂宣說,分別開示勸修定者應捨此樂,不應耽味,唯應住捨正念正知。第三者,謂此靜慮順次數中居第三故;」(CBETA 2019.Q3, T26, no. 1537, p. 484b29-c4)
----
maha:
我本以為《雜阿含》的「具足第X禪」及《中阿含》的「得第X禪成就遊」是總結句,在邏輯上,總結之前理應具備五支。
經 Satipatthana Shi 指點,我依以下論述中初禪到四禪的定義比對《雜阿含》、《中阿含》的定型句: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8:\\
「靜慮初五支, 尋伺喜樂定;\\
第二有四支, 內淨喜樂定;\\
第三具五支, 捨念慧樂定;\\
第四有四支, 捨念中受定。」\\
(CBETA 2019.Q3, T29, no. 1558, p. 146c4-7)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41:「禪有十八枝:初禪有五枝,覺、觀、喜、樂、一心;第二禪有四枝,內信、喜、樂、一心;第三禪有五枝,捨、念、慧、樂、一心;第四禪有四枝,不苦不樂、捨、念、一心。」(CBETA 2019.Q3, T28, no. 1546, p. 308c11-14)
才發現「具足第X禪」及「得第X禪成就遊」並不是總結句,而正是第五支(定、一心)。有意思!
----
若依「禪有十八枝」的定義,我們目前相關的文句標點可能要整個(從初禪到四禪)重新審視一遍。
以三禪的文句來說,
如《雜阿含》的:尊者離喜,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聖說及捨,具足第三禪
可能要改作(供參考):尊者離喜,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聖說及捨,具足第三禪
再如《中阿含》的:比丘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A3]空,得第三禪成就遊。
可能要改作(供參考):比丘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室,得第三禪成就遊。
ps. 這裡不好標,大家幫忙想想。
----
回到主題,《中阿含》第三禪定型句的「空、室、定」問題,整體來看,大正藏、高麗藏採用「室」字最多,且經由上面的討論,用「室」字有相當的合理性,所以 CBETA 在《中阿含》會考慮以「室」字來統一敘述。
ps. 猶如「四梵室」另譯作「四梵住」,《中阿含》「樂住室」的「住室」二字,我是當作同義複詞來看。
----
Satipatthana Shi:
「尊者離喜,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聖說及捨,具足第三禪
可能要改作(供參考):
尊者離喜,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聖說及捨,具足第三禪」
不清楚你為什麼會用到「破折號」?破折號是用在語意的轉變,或是文中補充說明某詞語的地方,這裡個人看法是「逗號」就可以了。
「再如《中阿含》的:
比丘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A3]空,得第三禪成就遊。
可能要改作(供參考):
比丘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室,得第三禪成就遊。」
同樣「破折號」的地方,若我標點的話,會用「逗號」。因為前後文義依論典的解說來看,是有所不同,後段並不是補充說明。認同你整體的文句標點,清楚又好讀。
「猶如「四梵室」另譯作「四梵住」,《中阿含》「樂住室」的「住室」二字,我是當作同義複詞來看。」
的確,「住室」二字,我也是當作同義複詞來看,這是大家的共識!
----
maha:
**
「尊者離喜,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聖說及捨,具足第三禪」
可能要改作(供參考):
「尊者離喜,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聖說及捨,具足第三禪」
**
這裡我採用破折號正是「補充說明某詞語」,也就是基於以下論說: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81:「聖應說捨。謂為他說第三靜慮。有勝樂受。能令眾生染著迷悶。不求上地勝妙功德。汝等應住正念正知。勿為此樂之所留難。」(CBETA 2019.Q3, T27, no. 1545, p. 416c21-25)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7:「聖說應捨者,聖謂諸佛及佛弟子。說謂宣說,分別開示勸修定者應捨此樂,不應耽味,唯應住捨正念正知。第三者,謂此靜慮順次數中居第三故;」(CBETA 2019.Q3, T26, no. 1537, p. 484b29-c4)
「聖說及捨」是補充說明前面的「身心受樂」一句。
若是採用逗號,作:
尊者離喜,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聖說及捨,具足第三禪」
就無法彰顯「聖說及捨」是針對「身心受樂」一句,容易被解讀成跟「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都有關係。
----
Satipatthana Shi:
能夠不耽著樂味而進修四禪,是「捨、正念、正知」這三個禪支合力作用才能夠不執取三禪的樂味,在《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中這三支是稱為對治支,能對治二禪的喜,進而對治三禪的樂,成就第四禪時,轉稱為捨清淨、念清淨,這時第四禪的對治禪支就是捨清淨、念清淨,這二支能對治三禪樂味。
所以《大毘婆沙論》說:「聖應說捨。謂為他說第三靜慮。有勝樂受。能令眾生染著迷悶。不求上地勝妙功德。汝等應住正念正知。勿為此樂之所留難。」這正是「捨、正念、正知」三個禪支合力對治三禪樂味的解說。
《法蘊足論》說:「聖說應捨者,聖謂諸佛及佛弟子。說謂宣說,分別開示勸修定者應捨此樂,不應耽味,唯應住捨正念正知。」也是顯示出「捨、正念、正知」合力對治三禪樂味的解說。
在阿含經中前段是說三禪的禪支,後段主要是說以「捨、正念、正知」來對治三禪的樂味,而能夠不耽著的安住於三禪樂。但是因前、後段經文非常相似,後段經文在《雜阿含》中是簡譯,在《中阿含》的譯文才較完整。
所以《雜阿含》的標點是:
尊者離喜,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聖說及捨,具足第三禪
《中阿含》的標點是:
比丘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室,得第三禪成就遊。
以上是基於論典的解說,提供阿含的標點參考。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9:「第三靜慮中捨念正知是對治支,由此三能治喜故。樂是利益支。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義如前說。第四靜慮中捨清淨念清淨是對治支,由此二能治樂故。不苦不樂受是利益支。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CBETA 2019.Q3, T31, no. 1606, p. 736b16-20)
----
maha:
這兩天略微看了一下《雜阿含》跟《中阿含》從初禪到四禪的相關文句,要改的話,還須深入討論,是不小的工程,建議從長計議較佳。我個人最近手上事多,暫時無法把心思放在這件事上。
----
maha:
好吧,先把定義搞清楚。底下是剛整理的:
-------------------------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41:\\
1.初禪有五枝,覺、觀、喜、樂、一心;\\
2.第二禪有四枝,內信、喜、樂、一心;\\
3.第三禪有五枝,捨、念、慧、樂、一心;\\
4.第四禪有四枝,不苦不樂、捨、念、一心。
-------------------------
《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卷21:\\
1.偈曰:覺觀喜樂住。\\
釋曰:覺觀喜樂善一類,此五於定能引治安,依體故說為五分。\\
2.偈曰:熹等及[4]內淨,於第二四分。\\
釋曰:於第二持訶那有四分,一內澄淨、二熹、三樂、四善一類,此四應知如前。\\
3.偈曰:第三有五分,捨念[5]慧樂住。\\
釋曰:於第三持訶那有五分,一捨、二念、三慧、四樂、五住,住即是善一類。何以故?住是三摩提別名故。如經言:何者為三摩提?是心住於正境於正位。由此經故,知住是三摩提別名。\\
4.偈曰:最後有四分,中受捨念住。\\
釋曰:第四持訶那是最後,於中有四分,謂非苦非樂受、捨清淨念、清淨、善一類。
[4]內【大】,曰【宋】。\\
[5]慧【大】,惠【宋】【元】。\\
-------------------------
《阿毘曇心論》卷3:\\
1.五枝者,謂五[*]枝攝受初禪令堅固,亦從此得名:覺、觀、喜、樂、一心。\\
1-1.覺名當入定時[11]生善功德,始麁心思惟。\\
1-2.觀名令心細相續相連。\\
1-3.喜名於定中悅。\\
1-4.樂名已悅於身心中安隱快樂。\\
1-5.[12]一心名於緣中心專不散。\\
2.第二禪有四枝:內淨、喜、樂、一心。\\
2-1.內淨名是信,於離中生信。已得初禪離,便作是念:一切可離。\\
2-2~4.餘枝如前說。\\
3.第三禪有五枝:樂、護、念、智、一心。\\
3-1.樂者,意識地中樂根。\\
3-2.護者,已樂於樂,不求餘(其人云:護[17]雖有義,不應[18]云枝[19]也)\\
3-3.念者,是護方便不捨。\\
3-4.智者,不令樂。\\
3-5.一心者,定。\\
4.第四禪有四枝:不苦不樂、護、淨念、一心。\\
4-1.[22]求離苦樂,不苦不樂;\\
4-2~4.餘如前說。\\
[*9-1]枝【大】*,支【宋】【元】【明】【宮】*。\\
[11]生【大】,初生【宋】【元】【明】【宮】。\\
[12]一【大】,〔-〕【宮】。\\
[17]雖【大】,離【宮】。\\
[18]云【大】,立【宋】【元】【明】【宮】。\\
[19]也【大】,〔-〕【宮】。\\
[22]求【大】,永【宋】【元】【明】【宮】。\\
-------------------------
----
maha:
定義方面,再追加這個:
-------------------------
《顯揚聖教論》卷19:\\
1.初有五支。何等為五?謂尋、伺、喜、樂、心一境性。\\
2.第二靜慮有四支,謂內等淨、喜、樂、心一境性。\\
3.第三靜慮有五支,謂念、正知、捨、樂、心一境性。\\
4.第四靜慮有四支,謂捨清淨、念清淨、不苦不樂、心一境性。\\
-------------------------
----
maha:
之前討論《中阿含》三禪定型句時,我用了破折號作:
**「比丘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室,得第三禪成就遊。」**
當時我以為「聖所說、聖所捨」是補充說明前面的「樂」字,所以用破折號。但,今天針對「捨念樂」查找了以下資料(當中的標點我重新標過):
《佛說寶雨經》卷2:「次厭離喜及觀苦已,住捨、正念、正知及樂心安正受,佛說成就住捨、念、樂,入第三靜慮」(CBETA 2019.Q3, T16, no. 660, p. 291a18-20)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11:「此眾生若根成就,有離喜捨行,念、智、身受樂,如諸聖人說捨、念、樂行,成就第三禪行。」(CBETA 2019.Q3, T28, no. 1548, pp. 601c29-602a2)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12:「復次,若人無慧無明未斷,離喜捨行,念、智、身受樂,如諸聖人能捨、念、樂行,成就三禪行」(CBETA 2019.Q3, T28, no. 1548, p. 609c5-7)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12:「復次,若人無慧無明未斷,離喜捨行,念、知、身受樂,如諸聖人解捨、念、樂行,成就三禪行」(CBETA 2019.Q3, T28, no. 1548, p. 606c24-26)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13:「復次,比丘離喜樂,捨行、念、正智、身受樂,如諸聖人解捨、念、樂行,成就三禪行。」(CBETA 2019.Q3, T28, no. 1548, p. 619a24-25)
《顯揚聖教論》卷2:「由離喜故,住捨、念、正知及樂身正受,聖者宣說成就捨、念、樂住,第三靜慮具足住。」(CBETA 2019.Q3, T31, no. 1602, p. 487a24-26)
《長部經典》卷1:「然,汝!此我捨喜,住於捨,正念正智,由身受樂,諸聖者宣示:「捨、念、樂住」之第三禪住時,汝!此我則到達最上現法涅槃。』」
(CBETA 2019.Q3, N06, no. 4, p. 39a2-3 PTS.D.1.37)\\
\\
《中部經典》卷1:「不染於喜,捨住(無求),正念、正智,以身正受樂,即聖者所謂『捨、念、樂住』,成就第三禪而住。」(CBETA 2019.Q3, N09, no. 5, p. 27a4-5 PTS.M.1.22)
《中部經典》卷2:「次不染於喜,捨住,正念正智而以身正受樂,彼聖者之所謂『捨、念、樂住』,成就第三禪而住。」(CBETA 2019.Q3, N09, no. 5, p. 164a10-11 PTS.M.1.117)\\
\\
《中部經典》卷3:「再之比丘,不染著於喜、住於捨、正念、正智,而以身正受樂,即彼聖者所謂成『捨、念、樂住』,以成就第三禪住。」
(CBETA 2019.Q3, N09, no. 5, p. 222a8-9 PTS.M.1.159)
《中部經典》卷12:「比丘離喜故,住於捨,以正念、正智之身正受於樂,住於成就聖者所謂『捨、念、樂住』之第三禪。」(CBETA 2019.Q3, N11, no. 5, p. 240a13-14 PTS.M.2.226)\\
\\
《相應部經典》卷28:「於此我以離喜故住於捨,身正受樂,正念、正知,如諸聖者之宣說有捨、念、樂住,具足住第三靜慮」(CBETA 2019.Q3, N15, no. 6, pp. 355a14-356a1 PTS.S.3.236 - PTS.S.3.237)
《增支部經典》卷2:「遠離喜,住於捨,有念,有正知,又身受樂,聖所宣說捨、念、樂住,具足第三靜慮而住。」(CBETA 2019.Q3, N19, no. 7, pp. 71a14-72a1 PTS.A.1.53)\\
\\
《人施設論》:「由喜離貪之故,於捨而住,念、正智,以身正受樂,具足聖者宣說之捨、念、樂住之第三靜慮而住。」(CBETA 2019.Q3, N50, no. 27, p. 403a3-4 PTS.Pp.59)
《南傳長部經典》卷1:「若此我除喜住捨,正念、正智,自知身樂,諸聖所說捨、念、樂住.入第三禪」(CBETA 2019.Q3, B06, no. 3, p. 9b13-14)
《南傳長部經典》卷1:「復有比丘,離喜住捨,正念、正智,身受快樂,如諸聖說「捨、念、樂住」,入第三禪。」(CBETA 2019.Q3, B06, no. 3, p. 27b12-13)
《南傳中部經典》:「不染着喜,而住於捨,正念、正智,身正受樂,成就聖者所謂「捨、念、樂住」,住第三禪。」(CBETA 2019.Q3, B06, no. 4, p. 91a14)
我發覺先前的判斷錯誤,比較可能的正確說法是:「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室」(當中可能略去「智」)是對前面「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的肯定。
所以《中阿含》三禪定型句,我修訂為:
「比丘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室,得第三禪成就遊。」
----
maha:
拿《中阿含經》卷1來討論初禪至四禪的定型句。
《中阿含經》卷1依序出現以下ABC三組,標點方面並不一致:
-----------
A1.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
A2.聖弟子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成就遊\\
A3.聖弟子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得第三禪成就遊\\
A4.聖弟子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
-----------
B1.謂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逮初禪成就遊\\
B2.聖弟子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逮第二禪成就遊\\
B3.聖弟子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逮第三禪成就遊\\
B4.聖弟子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逮第四禪成就遊\\
-----------
C1.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逮初禪成就遊\\
C2.聖弟子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逮第二禪成就遊\\
C3.聖弟子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逮第三禪成就遊\\
C4.聖弟子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逮第四禪成就遊\\
-----------
以A組文字為例,我提供兩個方案以統一標點。\\
方案一,簡要版:\\
1.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
2.聖弟子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成就遊\\
3.聖弟子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室],得第三禪成就遊\\
4.聖弟子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
方案二,精細版:\\
1.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
2.聖弟子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成就遊\\
3.聖弟子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室],得第三禪成就遊\\
4.聖弟子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
方案一,讀起來較不瑣碎。但目前《中阿含》各卷標點現況接近方案二,改起來較方便,跟其他經文可能較有整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