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十八======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導讀===== =====(七三)中阿含-[1]-長壽王品天經第二(第二小土城誦)-[2]-===== @[0539b21]@我聞如是: @[0539b21]@一時,佛遊[[枝提瘦]]-[]-,在水渚林中。 @[0539b2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本未得覺無上正真道時,而作是念:『-<我寧可得生其光明,因其光明而見形色>-。如是我[[知-[3]-見]]極大明淨。』我為知[*]見極明淨故,便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我因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故,即得光明,便見形色也。然我未與彼天共同集會,未相慰勞,未有所論說,未有所答對。 @[0539b29]@「我復作是念:『我寧可得生其光明,因其光明而見形色,-<及與彼天共同集會,共相慰勞,有所論說,有所答對>-。如是我智見極大明淨。』我為知[*]見極明淨故,便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我因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故,即得光明,便見形色,及與彼天共同集會,共相慰勞,有所論說,有所答對也。然我不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 @[0539c08]@「我復作是念:『我寧可得生其光明,因其光明而見形色,及與彼天共同集會,共相慰勞,有所論說,有所答對;-<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如是我知[*]見極大明淨。』我為知[*]見極明淨故,便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我因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故,即得光明,便見-[4]-形色,及與彼天共同集會,共相慰勞,有所論說,有所答對;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也。然我不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樂。 @[0539c18]@「我復作是念:『我寧可得生其光明,因其光明而見形色,及與彼天共同集會,共相慰勞,有所論說,有所答對;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亦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樂>-。如是我智見極大明淨。』我為知[*]見極明淨故,便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我因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故,即得光明,便見形色,及與彼天共同集會,共相慰勞,有所論說,有所答對;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亦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樂也。然我不知彼天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命盡。 @[0540a01]@「我復作是念:『我寧可得生其光明,因其光明而見形色,及與彼天共同集會,共相慰勞,有所論說,有所答對;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亦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樂,-<亦知彼天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命盡>-。如是我知[*]見極大明淨。』我為知[*]見極明淨故,便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我因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故,即得光明,便見形色,及與彼天共同集會,共相慰勞,有所論說,有所答對;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亦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樂;亦知彼天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命盡也。然我不知彼天作如是如是業已,死此生彼。 @[0540a15]@「我復作是念:『我寧可得生其光明,因其光明而見形色,及與彼天共同集會,共相慰勞,有所論說,有所答對;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亦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樂;亦知彼天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命盡;-<亦知彼天作如是如是業已,死此生彼>-。如是我知[*]見極大明淨。』我為知[*]見極明淨故,便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我因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故,即得光明,便見形色,及與彼天共同集會,共相慰勞,有所論說,有所答對;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亦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樂;亦知彼天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命盡;亦知彼天作如是如是業已,死此生彼也。然我不知[[彼天、彼彼天中]]-[]-。 @[0540b01]@「我復作是念:『我寧可得生其光明,因其光明而見形色,及與彼天共同集會,共相慰勞,有所論說,有所答對;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亦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樂;亦知彼天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命盡;亦知彼天作如是如是業已,死此生彼;-<亦知彼天、彼彼天中>-。如是我知[*]見極大明淨。』我為知[*]見極明淨故,便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我因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故,即得光明,便見形色,及與彼天共同集會,共相慰勞,有所論說,有所答對;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亦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樂;亦知彼天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命盡;亦知彼天作如是如是業已,死此生彼;亦知彼天、彼彼天中也。然我不知彼天上,我曾生中、未曾生中。 @[0540b17]@「我復作是念:『我寧可得生其光明,因其光明而見形色,及與彼天共同集會,共相慰勞,有所論說,有所答對;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亦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樂;亦知彼天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命盡;亦知彼天作如是如是業已,死此生彼;亦知彼天、彼彼天中;-<亦知彼天上,我曾生中、未曾生中>-。如是我知[*]見極大明淨。』我為知[*]見極明淨故,便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我因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故,即得光明,便見形色,及與彼天共同集會,共相慰勞,有所論說,有所答對;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亦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樂;亦知彼天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命盡;亦知彼天作如是如是業已,死此生彼;亦知彼天、彼彼天中;亦知彼天上,我曾生中、未曾生中也。 @[0540c05]@「若我不正知得此八行者,便不可一向說得,亦不知我得覺無上正真之道;我亦於此世間,諸天、魔、梵、沙門、梵志不能出過其上;我亦不得[[解脫種種解脫]]-[]-;我亦未離諸顛倒,未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若我正知得此八行者,便可一向說得,亦知我得覺無上正真之道;我亦於此世間,諸天、魔、梵、沙門、梵志出過其上;我亦得解脫種種解脫,我心已離諸顛倒,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0540c15]@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540c17]@天經第二竟-[5]-(千七百七十四字)-[6]- ====[校勘]==== [1] 宋、元、明三本無「中阿含」三字。 [2]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3] 「知」,大正藏原為「智」,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知」。[*] [4]「見」,大正藏原為「具」,今依據前後文改作「見」。 [5] 明本無「天經第二竟」五字。 [6] 宋、元、明三本無「千七百七十四字」七字。 ====[註解]==== [] 枝提瘦:在枝提國中。其中「枝提」是佛世十六大國之一,又譯為「支提」,「搜」為地方的複數語尾。 [] 彼天、彼彼天中:(天人轉生到的)那個天界、那些天界。?? [] 解脫種種解脫:超越種種禪定。按:禪定也稱為(世間的)解脫,因為禪定能超越較低層次的境界。相當的南傳經文沒有這幾個字。 ====[對應經典]==== * {ref>A08.064} ====[讀經拾得]==== 此經或許也顯示佛教修成天眼通的次第。 因為知道天人的生老病死,佛陀知道天界還是在輪迴中,不是解脫。 =====(七四)中阿含-[1]-長壽王品八念經第三(第二小土城誦)-[2]-===== @[0540c20]@我聞如是: @[0540c20]@一時,佛遊婆奇瘦-[3]-,在[[鼉山]]-[]-怖林鹿野園-[4]-中。 @[0540c21]@爾時,尊者阿那律陀在枝提瘦-[5]-水渚林中。彼時,尊者阿那律陀在安靜處[[宴-[6]-坐]]思惟,心作是念:「-{大人八念}--<道從無欲,非有欲得。道從知足,非無厭得。道從遠離,非樂聚會,非住聚會,非合聚會得。道從精勤,非懈怠得。道從正念,非邪念得。道從定意,非亂意得。道從智慧,非愚癡得。>-」 @[0540c27]@於是,世尊以[[他心智]]知尊者阿那律陀心中所念、所思、所行。世尊知已,即入[[如其像定]],以如其像定猶若力士屈伸-[7]-臂頃,如是世尊從婆奇瘦鼉山怖林鹿野園中忽沒不現,住枝提瘦水渚林中尊者阿那律陀前。是時,世尊便從定覺,歎尊者阿那律陀曰:「善哉,善哉,阿那律陀!謂汝在安靜處宴[*]坐思惟,心作是念:『道從無欲,非有欲得。道從知足,非無厭得。道從遠離,非樂聚會,非住聚會,非合聚會得。道從精勤,非懈怠得。道從正念,非邪念得。道從定意,非亂意得。道從智慧,非愚癡得-[8]-。』 @[0541a10]@「阿那律陀!汝從如來更受第八[[大人之念]]-[]-,受已,便思-<道從不[[戲]]-[]-、樂不戲、行不戲,非戲、非樂戲、非行戲得。>-阿那律陀!若汝成就此大人八念-[9]-者,汝必能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阿那律陀!若汝成就大人八念,而復得此[[四增上心]],現法樂居,[[易不難得]]-[]-者,如王、王臣有好[[緘-[10]-簏]]-[]-,盛滿種種衣,中前欲著,便取著之,中時、中後若欲著衣,便取著之,隨意自在。阿那律陀!汝亦如是,得[[糞掃衣]]為第一服,汝心無欲,行此住止行。 @[0541a20]@「阿那律陀!若汝成就大人八念,而復得此四增上心,現法樂居,易不難得者,如王、王臣有好廚宰,種種淨妙甘美餚饌-[11]-。阿那律陀!汝亦如是,常行乞食為第一饌,汝心無欲,行此住止行。 @[0541a24]@「阿那律陀!若汝成就大人八念,而復得此四增上心,現法樂居,易不難得者,如王、王臣有好屋舍,或樓閣宮殿。阿那律陀!汝亦如是,依樹下止為第一舍,汝心無欲,行此住止行。 @[0541a28]@「阿那律陀!若汝成就大人八念,而復得此四增上心,現法樂居,易不難得者,如王、王臣有好床座,敷以氍氀、毾𣰆,覆以錦綺、羅縠,有襯體被,兩頭安枕,加陵伽波惒邏、波遮悉哆羅那。阿那律陀!汝亦如是,草座葉座為第一座,汝心無欲,行此住止行。 @[0541b05]@「阿那律陀!若汝成就大人八念,而復得此四增上心,現法樂居,易不難得者,如是汝若遊東方,必得安樂,無眾苦患;若遊南方、西方、北方者,必得安樂,無眾苦患。 @[0541b09]@「阿那律陀!若汝成就大人八念,而復得此四增上心,現法樂居,易不難得者,我尚-[12]-不說汝諸善法住,況說衰退?但當晝夜增長善法而不衰退。 @[0541b12]@「阿那律陀!若汝成就大人八念,而復得此四增上心,現法樂居,易不難得者,汝於二果必得其一,或於現世得[[究竟智]]-[]-,或復有餘得[[阿那含]]-[]-。 @[0541b16]@「阿那律陀!汝當成就此大人八念,亦應得此四增上心,現法樂居,易不難得已,然後於枝提瘦水渚林中[[受夏坐]]也。」 @[0541b18]@爾時,世尊為尊者阿那律陀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入如其像定,以如其像定,猶若力士屈伸[*]臂頃,如是世尊從枝提瘦水渚林中忽沒不見,住婆奇瘦鼉山怖林鹿野園中。 @[0541b24]@彼時,尊者阿難執拂侍佛。於是,世尊便從定覺,迴顧告曰:「阿難!若有比丘遊鼉山怖林鹿野園中者,令彼一切皆集講堂,集講堂已,還來白我。」 @[0541b27]@尊者阿難受佛教已,稽首禮足,即行宣敕:「諸有比丘遊鼉山怖林鹿野園中者,令彼一切皆集講堂。」集講堂已,還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曰:「世尊!諸有比丘遊鼉山怖林鹿野園中者,已令一切皆集講堂,唯願世尊自當知時。」 @[0541c04]@於是,世尊將尊者阿難往詣講堂,於比丘眾前敷座而坐,坐已,告曰:「諸比丘!我今為汝說大人八念,汝等諦聽,善思念之。」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0541c07]@佛言:「大人八念者,謂道從無欲,非有欲得。道從知足,非無厭得。道從遠離,非樂聚會,非住聚會,非合聚會得。道從精勤,非懈怠得。道從正念,非邪念得。道從定意,非亂意得。道從智慧,非愚癡得。道從不戲、樂不戲、行不戲,非戲、非樂戲、非行戲得。 @[0541c13]@「-{修行有成不欲人知}--<云何道從無欲,非有欲得?謂比丘得無欲,自知得無欲,不令他人知我無欲,得知足、得遠離、得精勤、得正念、得定意、得智慧、得不戲……自知得不戲,[[不欲令他知我無欲]]-[]- >-,是謂道從無欲,非有欲得。 @[0541c17]@「云何道從知足,非無厭得?謂比丘行知足,衣取覆形,食取充軀,是謂道從知足,非無厭得。 @[0541c20]@「云何道從遠離,非樂聚會,非住聚會,非合聚會得?謂比丘行遠離,成就二-[13]-遠離:身及心俱遠離,是謂道從遠離,非樂聚會,非住聚會,非合聚會得。 @[0541c23]@「云何道從精勤-[14]-,非懈怠得?謂比丘常行精進,斷惡不善,修諸善法,恒自起意,專一堅固,為諸善本不捨方便,是謂道從精勤,非懈怠得。 @[0541c26]@「云何道從正念,非邪念得?謂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內覺、心、法如法,是謂道從正念,非邪念得。 @[0541c28]@「云何道從定意,非亂意得?謂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是謂道從定意,非亂意得。 @[0542a02]@「云何道從智慧,非愚癡得?謂比丘修行智慧,觀興衰法,得如是智,聖慧明達,分別曉了,以正盡苦,是謂道從智慧,非愚癡得。 @[0542a05]@「云何道從不戲、樂不戲、行不戲,非戲、非樂戲、非行戲得?謂比丘意常滅戲,樂住無餘涅槃,心恒樂住,歡喜意解,是謂道從不戲、樂不戲、行不戲,非戲、非樂戲、非行戲得。 @[0542a09]@「諸比丘!阿那律陀比丘成就此大人八念已,然後枝提瘦水渚林中受夏坐也。我以此教彼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彼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已,族姓子所為,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唯無上梵行訖,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0542a16]@是時,尊者阿那律陀得[[阿羅呵]]-[]-,心正解脫,得長老上尊,則於爾時而說頌曰: 「遙知我思念,  無上世間師,\\  正身心入定,  乘虛忽來到。\\  如我心所念,  為說而復過,\\  諸佛樂不戲,  遠離一切戲。\\  既從彼知法,  樂住正法中,\\  逮得三昧達,  佛法作已辦。\\  我不樂於死,  亦不願於生,\\  隨時任所適,  立正念正智。\\  鞞耶離竹林,  我壽在彼盡,\\  當在竹林下,  無餘般涅槃。」\\ @[0542a29]@佛說如是,尊者阿那律陀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542b02]@八念經第三竟-[15]-(千九百五十四字)-[16]- ====[校勘]==== [1] 宋、元、明三本無「中阿含」三字。 [2] 宋、元、明三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3]「婆奇瘦」,巴利本作 Bhaggesu。 [4]「鼉山怖林鹿野園」,巴利本作 Suṃsumāragira Bhesakaḷāvana Migadāya。 [5]「枝提瘦」,巴利本作 Cetīsu。 [6] 「宴」,大正藏原為「燕」,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宴」。[*] [7] 「伸」,大正藏原為「申」,今依據明本改作「伸」。[*] [8] 「得」,元本作「得道」。 [9]「大人八念」,巴利本作 Aṭṭha mahāpurisa-vittakka。 [10] 「緘」,元、明二本作「𥠆」。 [11] 「饌」,大正藏原為「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饌」。 [12] 「尚」,明本作「向」。 [13] 「二」,明本作「三」。 [14]「勤」,大正藏原為「進」,今依據高麗藏改作「勤」。 [15] 明本無「八念經第三竟」六字。 [16] 宋、元、明三本無「千九百五十四字」七字。 ====[註解]==== [] 鼉山:為佛陀及佛弟子遊化人間時所多次居止之處。「鼉」讀音同「陀」。又譯為「尸牧摩羅山」、「設首婆羅山」、「失收魔羅山」、「膠魚山」。 [] 大人之念:大丈夫的念頭;有成就的人的念頭。按:《雜阿含經》卷二十四第614經表示解脫者為大丈夫。 [] 易不難得:容易、不難得到。 [] 戲:指「戲論」,即違反真理或不能增進善法的言論。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虛妄」。 [] 緘簏:竹編的箱子。讀音同「間路」。 [] 究竟智:究竟的智慧;阿羅漢的智慧。又譯為「完全智」、「所得智」。 [] 阿那含:斷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欲貪、瞋恚)的聖人,不再生於欲界。例如下一生生於色界或無色界的天界,並在天界證得涅槃。是四沙門果(解脫的四階段果位)的第三果,又稱為不還果。 [] 不欲令他知我無欲:疑為「不欲令他知我無戲」的訛誤。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他不欲求:『願人們知道我是「不樂於虛妄者」』」。 [] 阿羅呵:「阿羅漢」的另譯。 ====[對應經典]==== * {ref>Ze42.06} * {ref>A08.030} * {ref>Tn0046} ====[讀經拾得]==== ***有成就的人都想什麼?** 本經提到以下八種念頭是有成就的人的想法: ^ 大人八念 ^ 經文說明 ^ | 無欲 | 得無欲,自知得無欲,不令他人知我無欲,得知足、得遠離、得精勤、得正念、得定意、得智慧、得不戲……自知得不戲,不欲令他知我無欲 | | 知足 | 行知足,衣取覆形,食取充軀 | | 遠離 | 行遠離,成就二遠離:身及心俱遠 | | 精勤 | 常行精進,斷惡不善,修諸善法,恒自起意,專一堅固,為諸善本不捨方便 | | 正念 | 觀內身如身,觀內覺、心、法如法 | | 定意 | 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 | | 智慧 | 修行智慧,觀興衰法,得如是智,聖慧明達,分別曉了,以正盡苦 | | 不戲 | 意常滅戲,樂住無餘涅槃,心恒樂住,歡喜意解 | \\ 相當的南傳經文以及《阿那律八念經》所載的大人八念和本經一致,佛陀在阿那律尊者的七念外,強調「不戲論」作為第八念,並且進一步表示依此而證得各種禪定乃至涅槃。 相當的《增壹阿含經》經文中沒有正念、不戲這兩項,而是持戒、多聞,並且表示持戒勝於多聞,精進則是第八個,最為重要。 幾部對應經典的用詞對照如下: ^ 《中阿含經》大人八念 ^ 南傳《中部尼柯耶》大丈夫之尋 ^ 《增壹阿含經》八大人念 ^ | 無欲(非有欲) | 少欲(不是強欲) | 少欲(非為多欲) | | 知足(非無厭) | 知足(不是不知足) | 知足(非無厭) | | 遠離(非樂聚會,非住聚會,非合聚會) | 獨居(不是喜歡眾居) | 閑居(非在憒鬧) | | 精勤(非懈怠) | 活力已被發動(不是懈怠) | 精進(非懈怠) | | 正念(非邪念) | 念已現前(不是念已忘失) | 持戒(非犯戒) | | 定意(非亂意) | 得定(不是未得定) | 三昧(非亂) | | 智慧(非愚癡) | 有慧(不是劣慧) | 智慧(非愚) | | 不戲(樂不戲、行不戲,非戲、非樂戲、非行戲得) | 樂於無虛妄(不是樂於虛妄) | 多聞(非少聞) | \\ *有同學問:「阿那律尊者程度應該很好,靠著自己想到的大人七念其中正念、定、慧等應該能成道,為什麼佛陀要教他第八念?」 一種可能的解釋是程度高的修行者,可能由天眼通而得知天人的錯誤推論(例如梵天認為自己創造世間)甚至沉迷於玄虛的境界,或是飽讀經論的人喜好佛學論辯,心習慣於攀緣各種法,疏忽了進一步的修行。不戲論即可斬斷對於各種法的攀緣,才能更上一層樓,如本經所說證得「無餘涅槃」。 從趣味的解讀來看,也可以說佛陀知道阿那律尊者想著這些,因此叫他不要想太多以免發展成為戲論,而要趕緊用功精進,以實證禪定乃至涅槃, =====(七五)中阿含-[1]-長壽王品淨不動道經第四(第二小土城誦)-[2]-===== @[0542b05]@我聞如是: @[0542b05]@一時,佛遊[[拘樓瘦]]-[]--[3]-,在[[劍磨瑟曇-[4]-拘樓都邑]]-[]-。 @[0542b06]@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欲者無常、虛偽、[[妄言]]-[]-,是妄言法,則是幻化、欺誑、愚癡。若現世欲及後世欲,若現世色及後世色,彼一切是魔境界,則是魔餌,因此令心生無量惡不善之法,[[增伺]]-[一]-、瞋恚及鬥諍等,謂聖弟子學時為作障礙。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世尊所說,欲者無常、虛偽、妄言,是妄言法,則是幻化、欺誑、愚癡。若現世欲及後世欲,若現世色及後世色,彼一切是魔境界,則是魔餌,因此令心生無量惡不善之法,增伺、瞋恚及鬥諍等,謂聖弟子學時為作障礙。彼作是念:『我可得[[大心]]-[]-成就遊,[[掩伏世間]]-[]-,[[攝持其心]]-[]-。若我得大心成就遊,掩伏世間,攝持其心者,如是心便不生無量惡不善之法,增伺、瞋恚及鬥諍等,謂聖弟子學時為作障礙。』彼以是行、以是學,如是修習而廣布,便於處得心淨。於處得心淨已,比丘者或於此得入[[不動]]-[]-,或[[以慧為解]]-[二]-。彼於後時,身壞命終,因本意故,必至不動。是謂第一說淨不動道-[5]-。 @[0542b25]@「復次,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若有色者,彼一切四大及四大造,四大者是無常法,是苦、是滅。彼如是行、如是學,如是修習而廣布,便於處得心淨。於處得心淨已,比丘者或於此得入不動,或以慧為解。彼於後時,身壞命終,因本意故,必至不動。是謂第二說淨不動道。 @[0542c02]@「復次,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若現世欲及後世欲,若現世色及後世色,若現世欲想、後世欲想,若現世色想、後世色想,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彼-[6]-於爾時必得不動想。彼如是行、如是學,如是修習而廣布,便於處得心淨,於處得心淨已,比丘者或於此得入不動,或以慧為解。彼於後時,身壞命終,因本意故,必至不動。是謂第三說淨不動道。 @[0542c10]@「復次,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若現世欲想、後世欲想,若現世色想、後世色想及不動想;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彼於爾時得[[無所有處]]-[]-想。彼如是行、如是學,如是修習而廣布,便於處得心淨,於處得心淨已,比丘者或於此得入不動,或以慧為解。彼於後時,身壞命終,因本意故,必至不動。是謂第一說淨無所有處道。 @[0542c18]@「復次,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此世空,[[空於神、神所有]]-[三]-,空有常,空有恒,空長存,空不變易。彼如是行、如是學,如是修習而廣布,便於處得心淨,於處得心淨已,比丘者或於此得入無所有處,或以慧為解。彼於後時,身壞命終,因本意故,必至無所有處。是謂第二說淨無所有處道。 @[0542c24]@「復次,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我非為他而有所為,亦非自為而有所為]]-[]-。彼如是行、如是學,如是修習而廣布,便於處得心淨,於處得心淨已,比丘者或於此得入無所有處,或以慧為解。彼於後時,身壞命終,因本意故,必至無所有處。是謂第三說淨無所有處道。 @[0543a01]@「復次,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若現世欲及後世欲,若現世色及後世色,若現世欲想、後世欲想,若現世色想、後世色想及不動想、無所有處想,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彼於爾時而得[[無想]]-[]-。彼如是行、如是學,如是修習而廣布,便於處得心淨,於處得心淨已,比丘者或於此得入無想,或以慧為解。彼於後時,身壞命終,因本意故,必至無想處。是謂說淨無想道。」 @[0543a09]@是時,尊者阿難執拂侍佛。於是,尊者阿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若有比丘如是行,無我、無我所,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若本有者,便盡得捨。世尊!比丘行如是,彼為盡,得般涅槃耶?」 @[0543a14]@世尊告曰:「阿難!此事不定,或有得者,或有不得。」 @[0543a15]@尊者阿難白曰:「世尊!比丘云何行不得般涅槃?」 @[0543a16]@世尊告曰:「阿難!若比丘如是行,無我、無我所,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若本有者,便盡得捨。阿難!-{連捨也不能執著}--<若比丘樂彼捨、著彼捨、住彼捨者,阿難!比丘行如是,必不得般涅槃>-。」 @[0543a20]@尊者阿難白曰:「世尊!比丘若有所受,不得般涅槃耶?」 @[0543a21]@世尊告曰:「阿難!若比丘有所受者,彼必不得般涅槃也。」 @[0543a23]@尊者阿難白曰:「世尊!彼比丘為何所受?」 @[0543a24]@世尊告曰:「阿難!行中有餘,謂有想、無想處,[[於有中第一]]-[]-,彼比丘[[受]]-[]-。」 @[0543a25]@尊者阿難白曰:「世尊!彼比丘受餘行耶?」 @[0543a26]@世尊告曰:「阿難!如是比丘受餘行也。」 @[0543a27]@尊者阿難白曰:「世尊!比丘云何行必得般涅槃?」 @[0543a28]@世尊告曰:「阿難!若比丘如是行,無我、無我所,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若本有者,便盡得捨。阿難!若比丘不樂彼捨、不著彼捨、不住彼捨者,阿難!比丘行如是,必得般涅槃。」 @[0543b03]@尊者阿難白曰:「世尊!比丘若無所受,必得般涅槃耶?」 @[0543b04]@世尊告曰:「阿難!若比丘無所受,必得般涅槃。」 @[0543b05]@爾時,尊者阿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已說[[淨不動道]]-[]-,已說[[淨無所有處道]]-[]-,已說[[淨無想道]]-[]-,已說無餘涅槃。世尊!云何聖解脫耶?」 @[0543b08]@世尊告曰:「阿難!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若現世欲及後世欲,若現世色及後世色,若現世欲想、後世欲想,若現世色想、後世色想及不動想、無所有處想、無想想,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是謂[[自己有]]-[]-。若自己有者,是生、是老、是病、是死。阿難!若有此法,一切盡滅無餘不復有者,彼則無生,無老、病、死。聖如是觀,若有者必是解脫法,若有無餘涅槃者是名甘露,彼如是觀、如是見,必得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0543b20]@「阿難!我今為汝已說淨不動道,已說淨無所有處道,已說淨無想道,已說無餘涅槃,已說聖解脫。如尊師所為弟子起大慈哀,憐-[7]-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我今已作;汝等當復自作,至[[無事處]],至林樹下,空安靜處,燕坐思惟,勿得放逸,勤加精進,莫令後悔。此是我之教敕,是我訓誨。」 @[0543b27]@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543b29]@淨不動道-[8]-經第四竟-[9]-(千七百八十七字)-[10]- ====[校勘]==== [1]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2]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3]「拘樓瘦」,巴利本作 Kurūsu。 [4]「劍磨瑟曇」,巴利本作 Kammassadhamma。 [5]「是謂第一說淨不動道」,巴利本作 Ayaṃ paṭhamā āṇañjasappāya paṭipadā akkhāyati。 [6] 「彼」,宋、元、明三本作「後」。 [7]「憐」,大正藏原為「隣」,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憐」。 [8]「道」,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高麗藏補上。 [9] 明本無「淨不動道經第四竟」八字。 [10] 宋、元、明三本無「千七百八十七字」七字。 ====[註解]==== [] 拘樓瘦:在拘樓國中。其中「拘樓」是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恆河上游西岸,相當於現今的德里所在,「搜」為地方的複數語尾。又譯為「拘留搜」、「拘留沙」、「拘流沙」。 [] 劍磨瑟曇拘樓都邑:劍磨瑟曇這個拘樓國的都市,是佛陀教化遊歷最西北端的城市。又譯為「劍摩瑟曇拘樓都邑」、「劫摩沙住處」,義譯為「調牛聚落」、「調伏駮牛聚落」、「雜色牧牛聚落」、「法行城」。 [] 妄言:妄語、謊言。 [一] 增伺:欲貪。「伺」指「等待機會」,「增伺」即為「加強尋求機會」,在《中阿含經》中「增伺」一詞特指欲貪。 [] 大心:廣大的心。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廣大、高大之心」。 [] 掩伏世間:超越世間。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克服世間後」。 [] 攝持其心:收攝心念;專注心念。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以意確立」。 [] 不動:不動搖的定境,通常指第四禪或第四禪以上的定境。 [二] 以慧為解:以智慧而瞭解、悟入,也有解為以智慧而解脫。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依慧而勝解」。 [] 無所有處:以無所有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是無色界第三天的層次。又譯為「無所有入處」。 [三] 空於神、神所有:無我、無我所。 [] 我非為他而有所為,亦非自為而有所為:(待填入)。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我不屬於任何人、任何地方;任何地方、任何事物,那裡也不屬於我」。 [] 無想:即「無相」,觀色、聲、香、味、觸、法相斷,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詳見《雜阿含經》卷三第80經、卷十八第502經。按:經中記載「無想定」是外道的定,「無相三昧」是佛教修行的定,但古代「想」、「相」兩字常混用,在不同時代的翻譯中容易混淆,本經中的「無想」特指佛教修行的「無相三昧」,而不是外道的「無想定」。又譯為「無想心定」、「無相心三昧」、「無相心正受」。相當的南傳經文不同,為「非想非非想處」。 [] 於有中第一:最寂靜、殊勝的存在。又譯為「有第一」。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這最殊勝的執取」。 [] 受:執著(於微細的存在)。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執取」。 [] 淨不動道:清淨以達到不動境界的修行方法。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隨應於不動之道跡」。 [] 淨無所有處道: [] 淨無想道: [] 自己有:有身見。 ====[對應經典]==== * {ref>M106} ====[讀經拾得]==== ***清淨證得第四禪及無色定的方法** 本經中佛陀教導我們如何清淨心意以入第四禪以及無色定的關鍵,在於以如下的觀照來突破執著: (待整理) 入不動的三種方法: *離欲:欲者無常、虛偽、妄言,是妄言法,則是幻化、欺誑、愚癡。若現世欲及後世欲,若現世色及後世色,彼一切是魔境界。 *離色:若有色者,彼一切四大及四大造,四大者是無常法,是苦、是滅。 *離欲想、色想:若現世欲及後世欲,若現世色及後世色,若現世欲想、後世欲想,若現世色想、後世色想,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 \\ 入無所有處的三種方法: *離欲想、色想、不動想:若現世欲想、後世欲想,若現世色想、後世色想及不動想;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 *我空、我所空:此世空,空於神、神所有,空有常,空有恒,空長存,空不變易。 *任何人事物都無我:我非為他而有所為,亦非自為而有所為。 \\ 入無相的方法: *離欲想、色想、不動想、無所有處想:若現世欲及後世欲,若現世色及後世色,若現世欲想、後世欲想,若現世色想、後世色想及不動想、無所有處想,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 \\ 日常生活中偶爾也有可用以比喻「無相」的例子,例如路上突然有人向我們打招呼,我們卻一時之間認不出他是誰,這是因為這時心中沒有浮現這個人的相(但還是有其他相,因此不是真正的「無相」)。修無相三昧時則要常在類似狀態,不念一切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法相。 ***連捨也不執著** 本經中提到對於已證得無相三昧的人,修行無我、無我所而捨去一切時,如果執著於捨,則仍不能解脫:「若比丘如是行,無我、無我所,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若本有者,便盡得捨。阿難!若比丘樂彼捨、著彼捨、住彼捨者,阿難!比丘行如是,必不得般涅槃。」 這是佛教實修上最高的層次,諸經中也有提醒,例如《雜阿含經》卷11:「緣眼、色,生眼識,見可意色,欲修如來厭離正念正智。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故,修如來不厭離正念正智……眼、色緣生眼識,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欲修如來厭、不厭俱離捨心住正念正智。」(CBETA, T02, no. 99, p. 78) ***相關經文** 《雜阿含經》卷1:「我於色離有求有行,若於色離隨順覺,則於色離以智慧如實見;如是受、想、行、識離有求有行,若於受、想、行、識離隨順覺,則於受、想、行、識離以智慧如實見。」(CBETA, T02, no. 99, p. 2, c20-23)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CBETA, T08, no. 235, p. 749, b5-11) 待整合: 《性空學探源》卷2:「這與無色界的無所有處定同。但分析其內容,覺得它包含三解脫門思想在內。觀欲色相、欲色想、不動想無所有,是無相的;觀常恒我我所的不可得,是空的;觀不為自不為他而有所作為,是無作(無願)的。雖包含三義,但特重在無所作為,所以稱之為無所有處道。」(CBETA 2020.Q1, Y11, no. 11, p. 92a2-5) =====(七六)中阿含-[1]-長壽王品郁伽支羅經第五(第二小土城誦)-[2]-===== @[0543c03]@我聞如是: @[0543c03]@一時,佛遊郁伽支羅,在恒水池岸。 @[0543c04]@爾時,一比丘則於[[晡時]]從[[燕坐]]起,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坐一面,白曰:「世尊!唯願為我善略說法。從-[3]-世尊聞已,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因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故,[[族姓子]]所為,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唯無上梵行訖,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0543c12]@世尊告曰:「比丘!當如是學,令心得住,在內不動無量善修,復[[觀內身如身]]-[]-,行極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離慳貪,意無憂慼。復[[觀外身如身]]-[]-,行極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離慳貪,意無憂慼。復[[觀內外身如身]]-[]-,行極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離慳貪,意無憂慼。比丘!如此-[4]-之定,去時、來時當善修習,住時、坐時、臥時、眠時、覺-[5]-時、眠覺[*]時亦當修習。復次,亦當修習[[有覺有觀定、無覺少觀定,修習無覺無觀定]]-[]-,亦當修習[[喜共俱定、樂共俱定、定共俱定,修習捨共俱定]]-[]-。 @[0543c23]@「比丘!若修此定極善修者,比丘!當復更修[[觀內覺如覺]]-[]-,行極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離慳貪,意無憂慼。復[[觀外覺如覺]]-[]-,行極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離慳貪,意無憂慼。復[[觀內外覺如覺]]-[]-,行極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離慳貪,意無憂慼。比丘!如此之定,去時、來時當善修習,住時、坐時、臥時、眠時、覺[*]時、眠覺[*]時亦當修習。復次,亦當修習有覺有觀定、無覺少觀定,修習無覺無觀定,亦當修習喜共俱定、樂共俱定、定共俱定,修習捨共俱定。 @[0544a04]@「比丘!若修此定極善修者,比丘!當復更修[[觀內心如心]]-[]-,行極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離慳貪,意無憂慼。復[[觀外心如心]]-[]-,行極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離慳貪,意無憂慼。復[[觀內外心如心]]-[]-,行極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離慳貪,意無憂慼。比丘!如此之定,去時、來時當善修習,住時、坐時、臥時、眠時、覺[*]時、眠覺[*]時亦當修習。復次,亦當修習有覺有觀定、無覺少觀定,修習無覺無觀定,亦當修習喜共俱定、樂共俱定、定共俱定,修習捨共俱定。 @[0544a15]@「比丘!若修此定極善修-[6]-者,比丘!當復更修[[觀內法如法]]-[]-,行極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離慳貪,意無憂慼。復[[觀外法如法]]-[]-,行極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離慳貪,意無憂慼。復[[觀內外法如法]]-[]-,行極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離慳貪,意無憂慼。比丘!如此之定,去時、來時當善修習,住時、坐時、臥時、眠時、覺[*]時、眠覺[*]時亦當修習。復次,亦當修習有覺有觀定、無覺少觀定,修習無覺無觀定,亦當修習喜共俱定、樂共俱定、定共俱定,修習捨共俱定。 @[0544a26]@「比丘!若修此定極善修者,比丘!心當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0544b03]@「比丘!若汝修習此定極善修者,若遊東方,必得安樂,無眾苦患;若遊南方、西方、北方者,必得安樂,無眾苦患。比丘!若汝修習此定極善修者,我尚不說汝諸善法住,況說衰退?但當晝夜增長善法而不衰退。比丘!若汝修習此定極善修者,汝於二果必得其一,或於現世得究竟智,或復有餘得阿那含。」 @[0544b10]@於是,彼比丘聞佛所說,善受善持,即從座-[7]-起,稽首佛足,[[繞三匝]]-[]-而去,受持佛教,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因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故,族姓子所為,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唯無上梵行訖,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彼尊者知法已至,得阿羅訶。 @[0544b18]@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544b20]@郁伽支羅經第五竟-[8]-(千二百六字)-[9]- ====[校勘]==== [1]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2]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3] 大正藏在「從」字之後有一「法」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4] 「此」,宋、元、明三本作「是」。 [5] 「覺」,大正藏原為「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覺」。[*] [6] 「修」,宋、元、明三本作「修習」。 [7]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座」。 [8] 明本無「郁伽支羅經第五竟」八字。 [9] 宋、元、明三本無「千二百六字」五字。 ====[註解]==== [一] 觀內身如身...觀內外法如法:指[[四念處]]之實修,即專注於當前的四種目標之一:(1)身念處、(2)受念處、(3)心念處、(4)法念處。 [] 有覺有觀定、無覺少觀定,修習無覺無觀:這裡是以尋、伺的有無來分類禪定的境界。這三者分別可指初禪、初禪和第二禪中間的定境、第二禪及以上的定境。 [] 喜共俱定、樂共俱定、定共俱定:這裡是以是否有喜、樂、定來分類禪定的境界。例如初禪及第二禪有喜、樂、定,第三禪無喜、有樂、有定,第四禪無喜、無樂、有定。 [二] 繞三匝:順著尊者的右方繞三圈,以表示禮敬。 ====[對應經典]==== * {ref>S47.03} ====[讀經拾得]==== 為何七定中,有六定是兩兩重複的?有何不同? 有覺有觀定、無覺少觀定,修習無覺無觀定,亦當修習喜共俱定、樂共俱定、定共俱定,修習捨共俱定。 HeavenChow: 個人以為, 此經不是以禪定的程度來劃分的, 而是以禪支來分類. 也就是禪支有 "覺, 觀, 喜, 樂, 定, 捨" , 佛陀說有這些禪支的禪定都應該修習. 初禪 覺 , 觀 , 喜 , 樂 , 定(心一境性) 二禪 喜 , 樂 , 定 三禪 樂 , 定 四禪 捨 , 定 四無色定 捨 , 定 在阿毘達摩中, 色界禪不是分成四禪, 而是五禪, 在初禪與二禪中間還有 "無尋有伺禪", 和此經的 "無覺少觀" 應該是同一種. =====(七七)中阿含-[1]-長壽王品娑雞帝三族姓子經第六(第二小土城誦)-[2]-===== @[0544b23]@我聞如是: @[0544b23]@一時,佛遊[[娑雞帝]]-[一]-,在青林中。 @[0544b23]@爾時,娑雞帝有三族姓子,尊者[[阿那律陀]]、尊者[[難提]]、尊者[[金毘羅]],並皆年少新出家學,共來入此正法不久。爾時,世尊問諸比丘:「此三族姓子並皆年少新出家學,共來入此正法不久,此三族姓子頗樂於此正法、律中行梵行耶?」時,諸比丘[[嘿然]]-[二]-不答。 @[0544b29]@世尊復再三問諸比丘:「此三族姓子並皆年少新出家學,共來入此正法不久,此三族姓子頗樂於此正法、律中行梵行耶?」時,諸比丘亦復再三嘿然不答。 @[0544c04]@於是,世尊自問三族姓子,告尊者阿那律陀:「汝等三族姓子並皆年少新出家學,共來入此正法不久,阿那律陀!汝等頗樂此正法、律中行梵行耶?」 @[0544c07]@尊者阿那律陀白曰:「世尊!如是。我等樂此正法,修行梵行。」 @[0544c09]@世尊問曰:「阿那律陀!汝等小時年幼童子,清淨黑髮,身體盛壯,樂於遊戲,樂數澡浴,嚴愛其身,於後親親及其父母共-[3]-相愛戀,悲泣啼哭,不欲令汝出家學道。汝等故能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阿那律陀!汝等[[不畏王而行學道]]-[]-,亦不畏賊,不畏負債,不畏恐怖,不畏貧窮不得活故而行學道,但厭生、老、病、死、啼哭、憂苦,或復欲得大苦聚邊。阿那律陀!汝等不以如是心故出家學道耶?」 @[0544c18]@答曰:「如是。」 @[0544c18]@「阿那律陀!若族姓子以如是心出家學道者,為知所由,得無量善法耶?」 @[0544c20]@尊者阿那律陀白世尊曰:「世尊為法本,世尊為法主,法由世尊,唯願說之,我等聞已,得廣知義。」 @[0544c22]@佛便告曰:「阿那律陀!汝等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其義。」阿那律陀等受教而聽。 @[0544c24]@世尊告曰:「阿那律陀!若為欲所覆、惡法所纏者,[[不得捨樂、無上止息]]-[]-,彼心生增伺、瞋恚、睡眠,心生不樂,身生[[頻呻-[4]-]]-[]-,多食心憂;彼比丘便不能忍飢渴、寒熱、蚊虻、蠅蚤、風日所逼,惡聲、捶杖亦不能忍,身遇諸疾極為苦痛,至命欲絕,諸不可樂,皆不堪耐。所以者何?以為欲所覆、惡法所纏,不得捨樂、無上止息故。若有離欲,非為惡法之所纏者,必得捨樂及無上止息,彼心不生增伺、瞋恚、睡眠、心不生不樂,身不生頻呻[*],亦不多食,心不愁憂;彼比丘便能忍飢渴、寒熱、蚊虻、蠅蚤、風日所逼,惡聲、捶杖亦能忍之,身遇諸疾極為苦痛,至命欲絕,諸不可樂,皆能堪耐。所以者何?以非為欲所覆故,不為惡法之所纏故,又得捨樂、無上止息故。」 @[0545a10]@世尊問曰:「阿那律陀!如來以何義故?或有所除,或有所用,或有所堪,或有所止,或有所吐耶?」 @[0545a12]@阿那律陀白世尊曰:「世尊為法本,世尊為法主,法由世尊,唯願說之,我等聞已,得廣知義。」 @[0545a14]@佛便告曰:「阿那律陀!汝等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其義。」阿那律陀等受教而聽。 @[0545a17]@世尊告曰:「阿那律陀!諸漏穢污為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死因,如來非不盡,非不知故,或有所除,或有所用,或有所堪,或有所止,或有所吐。阿那律陀!如來但因此身故,因[[六處]]故,因壽命故,或有所除,或有所用,或有所堪,或有所止,或有所吐。阿那律陀!如來以此義故,或有所除,或有所用,或有所堪,或有所止,或有所吐。」 @[0545a24]@世尊問曰:「阿那律陀!如來以何義故,住無事處、山林樹下,樂居高巖,寂無音聲,遠離,無惡,無有人民,隨順燕坐耶?」 @[0545a27]@尊者阿那律陀白世尊曰:「世尊為法本,世尊為法主,法由世尊,唯願說之,我等聞已,得廣知義。」 @[0545a29]@佛便告曰:「阿那律陀!汝等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其義。」阿那律陀等受教而聽。 @[0545b02]@世尊告曰:「阿那律陀!如來非為未得欲得、未獲欲獲、未證欲證故,住無事處、山林樹下,樂居高巖,寂無音聲,遠離,無惡,無有人民,隨順燕坐。阿那律陀!如來但以二義故,住無事處、山林樹下,樂居高巖,寂無音聲,遠離,無惡,無有人民,隨順燕坐:一者為自[[現法樂居]]-[四]-故,二者為慈愍後生人故。或有後生人效如來-[5]-住無事處、山林樹下,樂居高巖,寂無音聲,遠離,無惡,無有人民,隨順燕坐。阿那律陀!如來以此義故,住無事處、山林樹下,樂居高巖,寂無音聲,遠離,無惡,無有人民,隨順燕坐。」 @[0545b14]@世尊問曰:「阿那律陀!如來以何義故,弟子命終,記說某生某處、某生某處?」 @[0545b16]@尊者阿那律陀白世尊曰:「世尊為法本,世尊為法主,法由世尊,唯願說之,我等聞已,得廣知義。」 @[0545b18]@佛便告曰:「阿那律陀!汝等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其義。」阿那律陀等受教而聽。 @[0545b20]@世尊告曰:「阿那律陀!如來非為趣為人說,亦不欺誑人,亦不欲得人歡樂故,弟子命終,記說某生某處、某生某處。阿那律陀!如來但為清信族姓男、族姓女,極信極愛,極生喜悅,聞此正-[6]-法、律已,或心願效如是如是,故弟子命終,記說某生某處、某生某處。若比丘聞某尊者於某處命終,彼為佛所記,得究竟智,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或自見彼尊者,或復[[從他數數聞之]]-[五]-,彼尊者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聞、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聞已,憶彼尊者有信、持戒、博聞、惠施、智慧,聞此正法、律已,或心願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比丘必得[[差降安樂]]-[六]-住止。 @[0545c04]@「阿那律陀!復次,比丘聞某尊者於某處命終,彼為佛所記,[[五下分結]]-[]-已盡,生於彼間而般涅槃,得不退法,不還此世。或自見彼尊者,或復從他數數聞之,彼尊者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聞、如是惠-[7]-施、如是智慧。其人聞已,憶彼尊者有信、持戒、博聞、惠施、智慧,聞此正法、律已,或心願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比丘必得差降安樂住止。 @[0545c12]@「阿那律陀!復次,比丘聞某尊者於某處命終,彼為佛所記,三結已-[8]-盡,婬怒癡薄,得一往來天上人間,一往來已而得苦際。或自見彼尊者,或復從他數數聞之,彼尊者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聞、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聞已,憶彼尊者有信、持戒、博聞、惠施、智慧,聞此正法、律已,或心願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比丘必得差降安樂住止。 @[0545c20]@「阿那律陀!復次,比丘聞某尊者於某處命終,彼為佛所記,三結已盡,得須陀洹,不墮惡法,定趣正覺,極受[[七有]],天上人間七往來已而得苦際。或自見彼尊者,或復從他數數聞之,彼尊者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聞、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聞已,憶彼尊者有信、持戒、博聞、惠施、智慧,聞此正法、律已,或心願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比丘必得差降安樂住止。 @[0545c29]@「阿那律陀!若比丘尼聞某比丘尼於某處命終,彼為佛所記,得究竟智,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或自見彼比丘尼,或復從他數數聞之,彼比丘尼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聞、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聞已,憶彼比丘尼有信、持戒、博聞、惠施、智慧,聞此正法、律已,或心願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比丘尼必得差降安樂住止。 @[0546a08]@「阿那律陀!復次,比丘尼聞某比丘尼於某處命終,彼為佛所記,五下分結已盡,生於彼間而般涅槃,得不退法,不還此世-[9]-。或自見彼比丘尼,或復從他數數聞之,彼比丘尼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聞、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聞已,憶彼比丘尼有信、持戒、博聞、惠施、智慧,聞此正法、律已,或心願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比丘尼必得差降安樂住止。 @[0546a16]@「阿那律陀!復次,比丘尼聞某比丘尼於某處命終,彼為佛所記,三結已盡,婬怒癡薄,得一往來天上人間,一往來已而得苦際。或自見彼比丘尼,或復從他數數聞之,彼比丘尼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聞、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聞已,憶彼比丘尼有信、持戒、博聞、惠-[10]-施、智慧,聞此正法、律已,或心願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比丘尼必得差降安樂住止。 @[0546a25]@「阿那律陀!復次,比丘尼聞某比丘尼於某處命終,彼為佛所記,三結已盡,得須陀洹,不墮惡法,定趣正覺,極受七有,天上人間七往來已而得苦際。或自見彼比丘尼,或復從他數數聞之,彼比丘尼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聞、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聞已,憶彼比丘尼有信、持戒、博聞、惠施、智慧,聞此正法、律已,或心願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比丘尼必得差降安樂住止。 @[0546b04]@「阿那律陀!若優婆塞聞某優婆塞於某村命終,彼為佛所記,五下分結已盡,生於彼間而般涅槃,得不退法,不還此世。或自見彼優婆塞,或復從他數數聞之,彼優婆塞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聞、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聞已,憶彼優婆塞有信、持戒、博聞、惠施、智慧,聞此正法、律已,或心願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彼-[11]-優婆塞必得差降安樂住止。 @[0546b13]@「阿那律陀!復次,優婆塞聞某優婆塞於某村命終,彼為佛所記,三結已盡,婬怒癡薄,得一往來天上人間,一往來已而得苦際。或自見彼優婆塞,或復從他數數聞之,彼-[12]-優婆塞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聞、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聞已,憶彼優婆塞有信、持戒、博聞、惠施、智慧,聞此正法、律已,或心願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彼優婆塞必得差降安樂住止。 @[0546b21]@「阿那律陀!復次,優婆塞聞某優婆塞於某村命終,彼為佛所記,三結已盡,得須陀洹,不墮惡法,定趣正覺,極受七有,天上人間七往來已而得苦際。或自見彼優婆塞,或復從他數數聞之,彼優婆塞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聞、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聞已,憶彼優婆塞有信、持戒、博聞、惠施、智慧,聞此正法、律已,或心願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優婆塞必得差降安樂住止。 @[0546c01]@「阿那律陀!若優婆私聞某優婆私於某村命終,彼為佛所記,五下分結已盡,生於彼間而般涅槃,得不退法,不還此世。或自見彼優婆私,或復從他數數聞之,彼優婆私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聞、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聞已,憶彼優婆私有信、持戒、博聞、惠[*]施、智慧,聞此正法、律已,或心願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優婆私必得差降安樂住止。 @[0546c09]@「阿那律陀!復次,優婆私聞某優婆私於某村命終,彼為佛所記,三結已盡,婬怒癡薄,得一往來天上人間,一往來已而得苦際。或自見彼優婆私,或復從他數數聞之,彼優婆私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聞、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聞已,憶彼優婆私有信、持戒、博聞、惠[*]施、智慧,聞此正法、律已,或心願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優婆私必得差降安樂住止。 @[0546c18]@「阿那律陀!復次,優婆私聞某優婆私於某村命終,彼為佛所記,三結已盡,得須陀洹,不墮惡法-[13]-,定趣正覺,極受七有,天上人間七往來已而得苦際。或自見彼優婆私,或復從他數數聞之,彼[*]優婆私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聞、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聞已,憶彼優婆私有信、持戒、博聞、惠施、智慧,聞此正法、律已,或心願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優婆私必得差降安樂住止。 @[0546c26]@「阿那律陀!如來以此義故,弟子命終,記說某生某處、某生某處。」 @[0546c28]@佛說如是。尊者阿那律陀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547a01]@娑-[14]-雞帝三族姓子經第六竟-[15]-(三千四百六字)-[16]- 中阿含經卷第十八(萬一百二十七字)-[17]-(第二小土城誦)-[18]- ====[校勘]==== [1]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2]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3] 「共」,大正藏原為「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共」。 [4] 「呻」,大正藏原為「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呻」。[*] [5] 「來」,宋、元、明三本作「是」。 [6] 「正」,元本作「王」。 [7] 「惠」,大正藏原為「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惠」。[*] [8]「已」,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前後文補上。 [9] 「世」,大正藏原為「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世」。 [10]「惠」,大正藏原為「慧」,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惠」。 [11] 大正藏無「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2] 「彼」,宋、元、明三本作「彼處」。[*] [13] 「法」,大正藏原為「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法」。 [14]「娑」,宋本作「婆」。 [15]「娑雞帝三族姓子經第六竟」,宋本作「婆雞帝三族姓子經第六竟」,明本無此十一字。 [16] 宋、元、明三本無「三千四百六字」六字。 [17] 宋、元、明三本無「萬一百二十七字」七字。 [18]「第二小土城誦」六字明本置於「中阿含經卷第十八」前行。 ====[註解]==== [一] 娑雞帝: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是拘薩羅國的舊都城,位於當時的中印度,舍衛城的南方,和拘薩羅國以南的阿踰闍城隔河相望。又譯為「娑祇」。 [二] 嘿然:不作聲。又作「默然」。 [] 不畏王而行學道:不是因為國王逼迫才出家修行。 [] 不得捨樂、無上止息:得不到捨離的快樂以及最高的止息。「無上止息」指熄滅貪瞋癡而獲得解脫。 [] 頻呻:打呵欠、伸懶腰。又作「頻伸」。 [四] 現法樂居:當生保持著安樂、幸福。另譯作「現法樂住」、「見法樂住」。 [五] 從他數數聞之:從其他人多次聽說。 [六] 差降安樂:不同程度的安樂。 [] 五下分結:身見(執著於有恆常不變的自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貪欲、瞋恚。斷除五下分結,即為第三果聖者。 ====[對應經典]==== * {ref>M068} ====[讀經拾得]==== ====[進階辨正]==== [[agama:什麼是「五下分結、五上分結」|什麼是「五下分結、五上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