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1]-經卷第三十九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2]- =====導讀===== =====(一五四)梵志品婆羅婆堂經第-[3]-三(第四分別誦)-[4]-===== @[0673b06]@我聞如是: @[0673b06]@一時,佛遊舍衛國,在東園-[5]-鹿子母堂。 @[0673b07]@爾時,有二人婆私吒-[6]-及婆羅婆-[7]-梵志族,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諸梵志見已,極訶責-[8]-數,甚急至苦,而語之曰:「梵志種勝,餘者不如;梵志種白,餘者皆黑;梵志得清淨,非梵志不得清淨;梵志梵天子,從彼口生,梵梵所化。汝等捨勝從不如,捨白從黑,彼禿沙門為黑所縛,斷種無子。是故汝等所作大惡,極犯大過。」 @[0673b14]@爾時,世尊則於晡時從宴-[9]-坐起,堂上來下,於堂影中露地經行,為諸比丘說甚深微妙法。尊者婆私吒遙見世尊則於晡時從宴[*]坐起,堂上來下,於堂影中露地經行,為諸比丘說甚深微妙法。尊者婆私吒見已,語曰:「賢者婆羅婆!當知世尊則於晡時從宴[*]坐起,堂上來下,於堂影中露地經行,為諸比丘說甚深微妙法。賢者婆羅婆!可共詣佛,或能因此從佛聞法。」 @[0673b23]@於是,婆私吒及婆羅婆即詣佛所,稽首作禮,從後經行。 @[0673b24]@世尊迴顧,告彼二人:「婆私吒!汝等二梵志捨梵志族,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10]-道,諸梵志見已,不大責[*]數耶-[11]-?」 @[0673b27]@彼即答曰:「唯然。世尊!諸梵志見已,極訶責[*]數,甚急至苦。」 @[0673b28]@世尊問曰:「婆私吒!諸梵志見已,云何極訶責[*]數,甚急至苦耶[*]?」 @[0673c01]@答曰:「世尊!諸梵志見我等已,而作是說:『梵志種勝,餘者不如;梵志種白,餘者皆黑;梵志得清淨,非梵志不得清淨;梵志梵天子,從彼口生,梵梵所化。汝等捨勝從不如,捨白從黑,彼禿沙門為黑所縛,斷種無子。是故汝等所作大惡,極犯大過。』世尊!諸梵志見我等已,如是極訶責[*]數,甚急至苦。」 @[0673c08]@世尊告曰:「婆私吒!彼諸梵志所說至惡,[[極自-[12]--[13]-無賴]]-[一]-。所以者何?謂彼愚癡,不善曉解,不識良田,不能自知,作如是說:『我等梵志是梵天子,從彼口生,梵梵所化。』所以者何?婆私吒!我此無上明、行、作證,不說生勝,不說種姓,不說憍慢:『[[彼可我意,不可我意,因坐因水,所學經書]]-[二]-』。婆私吒!若有[[婚姻者]]-[三]-,彼應說生,應說種姓,應說憍慢:『彼可我意,不可我意,因坐因水,所學經書』。婆私吒!若有[[計生、計姓、計慢者]]-[四]-,彼極遠離於我無上明、行、作證。婆私吒!說生、說姓、說慢:『彼可我意,不可我意,因坐因水,所學經書』者,於我無上明、行、作證別。 **-{各種姓都有善法與惡法}-** @[0673c20]@復次,婆私吒!謂有三種,令非一切人人共諍,雜善不善法,彼則為聖所稱不稱。云何為三?剎利種、梵志種、居士種。婆私吒!於意云何?剎利殺生,不與取、行邪婬、妄言乃至邪見,居士亦然;非梵志耶[*]?」 @[0673c24]@答曰:「世尊!剎利亦可殺生、不與取、行邪婬、妄言,乃至邪見,梵志、居士亦復如是。」 @[0673c26]@世尊問曰:「婆私吒!於意云何?梵志離殺、斷殺、不與取、行邪婬、妄言,乃至離邪見,得正見;剎利、居士為不然耶[*]?」 @[0673c29]@答曰:「世尊!梵志亦可離殺、斷殺、不與取、行邪婬、妄言,乃至離邪見得正見;剎利、居士亦復如是。」 @[0674a02]@世尊問曰:「婆私吒!於意云何?若有無量惡不善法,是剎利、居士所行;非梵志耶[*]?若有無量善法,是梵志所行;非剎利、居士耶[*]?」 @[0674a05]@答曰:「世尊!若有無量惡不善法,彼剎利-[14]-亦不-[15]-可行,梵志、居士-[16]-亦復如是。若有無量善法,彼梵志亦可行,剎利、居士亦復如是。」 @[0674a08]@「婆私吒!若有無量惡不善法,一向剎利、居士行,非梵志者。若有無量善法,一向梵志行,非剎利、居士者。彼諸梵志可作是說:『我等梵志是梵天子,從彼口生,梵梵所化。』所以者何?婆私吒!見梵志女始婚姻時,婚姻已後,見懷妊-[17]--[18]-時,懷妊[*][*]已後,見產生時,或童男,或童女。婆私吒!-{婆羅門也是媽媽生的,而不是梵天口生}--<如是諸梵志亦如世法,隨產道生,然彼妄言誣-[19]-謗梵天而作是說:『我等梵志是梵天子,從彼口生,梵梵所化。』>- @[0674a17]@「婆私吒!若族姓子、若干種姓、若干種名,捨若干族,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從我學道,應作是念-[20]-:『我等梵志是梵天子,從彼口生,梵梵所化。』所以者何?婆私吒!彼族姓子入我正法、律中,受我正法、律,得至彼岸,斷疑度惑-[21]-,無有猶豫,於世尊法得無所畏。是故彼應作是說:『我等梵志是梵天子,從彼口生,梵梵所化。』婆私吒!彼梵天者,是說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梵是如來,今-[22]-是如來,無煩無熱,不離如者,是如來也。婆私吒!於意云何?諸釋[[下意]]-[]-愛敬至重,供養奉事於波斯匿-[23]-拘娑羅王耶[*]?」 @[0674a29]@彼則答曰:「如是。世尊!」 @[0674a29]@世尊問曰:「婆私吒!於意云何?若諸釋下意愛敬至重,供養奉事於波斯匿拘娑羅王,如是波斯匿拘娑羅王則於我身下意愛敬至重,供養奉事我耶[*]?」 @[0674b04]@答世尊曰:「諸釋下意愛敬至重,供養奉事於波斯匿拘娑羅王者,此-[24]-無奇特。若波斯匿拘娑羅王下意愛敬至重,供養奉事於世尊者,此甚奇特。」 @[0674b07]@世尊告曰:「婆私吒!波斯匿拘娑羅王不如是意,而於我身下意愛敬至重,供養奉事於我:『沙門瞿曇種族極高,我種族下。沙門瞿曇財寶甚多,我財寶少。沙門瞿曇形色至妙,我色不妙。沙門瞿曇有大威神,我威神小。沙門瞿曇有善智慧,我有惡智。』婆私吒!但-{敬法因此敬佛}--<波斯匿拘娑羅王愛敬於法,至重供養,為奉事故,而於我身下意愛敬至重,供養奉事於我。>-」 **-{產生種姓的因緣}-** @[0674b15]@爾時,世尊告比丘曰:「婆私吒!有時此世皆悉敗壞。此世壞時,若有眾生生[[晃昱天]]-[25]-,彼於其中妙色意生,一切支節諸根具足,以喜為食,自身光明,昇於虛空,淨色久住。婆私吒!有時此大地滿其中水,彼大水上以風吹攪,結構-[26]-為精,合-[27]-聚和合,猶如熟酪,以抨抨-[28]-乳,結構[*]為精,合[*]聚和合。如是,婆私吒!有時此大地滿其中水,彼大水上以風吹攪,結構[*]為精,合[*]聚和合,從是生[[地味]]-[]-,有色香味。云何為色?猶如生酥-[29]-及熟酥[*]色。云何為味?如蜜丸味。 @[0674b26]@「婆私吒!有時此世還成復-[30]-時,若有眾生生晃昱天,壽盡、業盡、福盡命終,生此為人,生此間已,妙色意生,一切支節諸根具足,以喜為食,自身光明,昇於虛空,淨色久住。婆私吒!爾時,世中無有日月,亦無星宿,無有晝夜,無月、半月,無時無歲。婆私吒!當爾之時,無父無母,無男無女,又無[[大家]],復無奴婢,唯等眾生。於是,有一眾生貪餮-[31]-不廉,便作是念:『云何地味?我寧可以指抄此地味嘗。』彼時,眾生便以指抄此地味嘗。如是,眾生既知地味,復欲得食。彼時,眾生復作是念:『何故以指食此地味,用自疲勞?我今寧可以手撮此地味食之。』彼時,眾生便以手撮此地味食。於彼眾生中復有眾生,見彼眾生各以手撮此地味食,便作是念:『此實為善,此實為快,我等寧可亦以手撮此地味食。』時,彼眾生即以手撮此地味食。若彼眾生以手撮此地味食已,如是如是,身生轉厚、轉重、轉堅,若彼本時有清淨色,於是便滅,自然生闇。婆私吒!世間之法,自然有是,若生闇者,必生日月,生日月已,便生星宿,生星宿已,便成晝夜,成晝夜已,便有月、半月,有時、有歲。彼食地味,住-[32]-世久遠。 @[0674c20]@「婆私吒!若有眾生食地味多者,便生惡色,食地味少者,便有妙色,從是知色有勝有如,因色勝如故,眾生眾生共相輕慢言:『我色勝,汝色不如。』因色勝如而生輕慢及惡法故,地味便滅。地味滅已,彼眾生等便共聚集,極悲啼泣而作是語:『奈何地味?奈何地味?』[[猶如今人含消美物,不說本字,雖受持而不知義]]-[五]-,此說觀義亦復如是。婆私吒!地味滅後,彼眾生生[[地肥]]-[]--[33]-,有色香味。云何為色?猶如生酥[*]及熟酥[*]色。云何為味?如蜜丸味。彼食此地肥[*],住世久遠。 @[0675a01]@「婆私吒!若有眾生食地肥[*]多者,便生惡-[34]-色,食地肥[*]少者,便有妙色,從是知色有勝有如,因色勝如故,眾生眾生共相輕慢言:『我色勝,汝色不如。』因色勝如而生輕慢及惡法故,地肥[*]便滅。地肥[*]滅已,彼眾生等便共聚集,極悲啼泣而作是語:『奈何地肥[*]?奈何地肥[*]?』猶如今人為他所責-[35]-,不說本字,雖受持而不知義,此說觀義亦復如是。婆私吒!地肥[*]滅後,彼眾生生[[婆羅]]-[]--[36]-,有色香味。云何為色?猶如-[37]-曇華色。云何為味?如淖蜜丸味。彼食此婆羅,住世久遠。 @[0675a12]@「婆私吒!若有眾生食婆羅多者,便生惡色,食婆羅少者,便有妙色,從是知色有勝有如,因色勝如故,眾生眾生共相輕慢言:『我色勝,汝色不如。』因色勝如而生輕慢及惡法故,婆羅便滅。婆羅滅已,彼眾生等便共聚集,極悲啼泣而作是語:『奈何婆羅?奈何婆羅?』猶如今人苦法所觸,不說本字,雖受持而不知義,此說觀義亦復如是。 @[0675a20]@「婆私吒!婆羅滅後,彼眾生生[[自然粳米]]-[]-,白淨無皮,亦無有穬-[38]-藁-[39]-,長四寸,朝刈暮生,暮刈朝生,熟有鹽味,無有生氣。眾生食此自然粳米,如-[40]-彼眾生食此自然粳米已,彼眾生等便生若干形,或有眾生而生男形,或有眾生而生女形。若彼眾生生男女形者,彼相見已,便作是語:『惡眾生生,惡眾生生。』 @[0675a27]@「婆私吒!惡眾生生者,謂說婦人也。若彼眾生生於男形及女形者,彼眾生等則更相伺,更相伺已,眼更相視,更相視已,則更相染,更相染已,便有煩熱,有煩熱已,便相愛著,相愛著已,便行於欲。若見行欲時,便以木石,或以杖塊而擲打-[41]-之,便作是語:『咄咄-[42]-!弊惡眾生作非法事。』云何眾生共作是耶[*]?猶如今人迎新婦時,則以襆-[43]-華散,或以[[華鬘]]垂,作如是語-[44]-:『新婦安隱,新婦安隱。』本所可憎,今所可愛。婆私吒!若有眾生惡不淨法,憎惡羞恥,懷慚愧者,彼便離眾一日、二日,至六、七日,半月、一月,乃至一歲。婆私吒!若有眾生欲得行此不淨行者,彼便作家而作是說:『此中作惡,此中作惡。』婆私吒!是謂初因初緣世中起家法,[[舊第一智]]-[六]-,[[如法、非不如法]]-[七]-,[[如法人尊]]-[八]-。 @[0675b13]@「於中有一-[45]-懶惰-[46]-眾生,便作是念:『我今何為日日-[47]-常取自然粳米,我寧可併-[48]-取一日食直耶[*]?』彼便併[*]取一日食米。於是,有一眾生語彼眾生曰:『眾生!汝來共行取米耶[*]?』彼則答曰:『我已併[*]取,汝自取去。』彼眾生聞已,便作是念:『此實為善,此實為快,我亦寧可併[*]取明日所食米耶[*]?』彼便併[*]取明日米來。復有一眾生語彼眾生曰:『眾生!汝來共行取米耶[*]?』彼則答曰:『我已併[*]取明日米來,汝自取去。』彼眾生聞已,便作是念:『此實為善,此實為快,我今寧可併[*]取七日食米來耶[*]?』時,彼眾生即便併[*]取七日米來。如[*]彼眾生自然粳米極取積聚,彼宿粳米便生皮穬[*],刈-[49]-至七日亦生皮穬[*],隨所刈[*]處,即不復生。 @[0675b27]@「於是,彼眾生便共聚集,極悲啼泣,作如是語:『我等生惡不善之法,謂我曹等儲畜宿米。所以者何?我等本有妙色意生,一切支節諸根具足,以喜-[50]-為食,自身光明,昇於虛空,淨色久住,我等生地味,有色香味。云何為色?猶如生酥-[51]-及熟酥[*]色。云何為味?如蜜丸味。我等食地味,住世久遠。我等若食地味多者,便生惡色,食地味少者,便-[52]-有妙色,從是知色有勝有如,因色勝如故,我等各各共相輕慢言:「我色勝,汝色不如。」因色勝如而生輕慢及惡法故,地味便滅,地味滅後,我等生地肥[*],有色香味。云何為色?猶如生酥[*]及熟酥[*]色。云何為味?如蜜丸味。我等食地肥[*],住世久遠。我等若食地肥[*]多者,便生惡色,食地肥[*]少者,便有妙色,從是知色有勝有如,因色勝如故,我等各各共相輕慢言:「我色勝,汝色不如。」因色勝如而生輕慢及惡法故,地肥[*]便滅。地肥[*]滅後,我等生婆羅,有色香味。云何為色?猶如[*]曇華色。云何為味?如淖蜜丸味。我等食婆羅,住世久遠。我等若食婆羅多者,便生惡色,食婆羅少者,便有妙色,從是知色有勝有如,因色勝如故,我等各各共相輕慢言:「我色勝,汝色不如。」因色勝如而生輕慢及惡法故,婆羅便滅。婆羅滅後,我等生自然粳米,白淨無皮,亦無有穬[*]藁[*],長四寸,朝刈暮生,暮刈朝生,熟有鹽味,無有生氣,我等食彼自然粳米,如-[53]-我等自然粳米,極取積聚,彼宿粳米便生皮穬[*],刈-[54]-至七日,亦生皮穬[*],隨所刈處,即不復生,我等寧可造作田種,立標牓-[55]-耶[*]?』 @[0675c29]@「於是,彼-[56]-眾生等造作田種,豎立標牓[*]。於-[57]-中有一眾生自有稻穀,而入他田竊取他稻,其主見已,便作是語:『咄!咄!弊惡眾生,云何作是?汝自有稻,而入他田竊取他稻。汝今可去,後莫復作。』然彼眾生復至再三竊取他稻,其主亦至再三見已,便以拳扠牽詣眾所,語彼眾曰:『此一眾生自有稻穀,而入我田竊取我稻。』然彼一眾生亦語眾曰:『此一眾生以拳扠我牽來詣眾。』 @[0676a08]@「於是,彼諸眾生共聚集會-[58]-,極悲啼泣而作是語:『我等生惡不善之法,謂守田也。所以者何?因守田故,便共諍訟,有失有盡,有相道說,有拳相扠。我等寧可於其眾中舉一端正-[59]-形色,極妙最第一者,立為田主-[60]-,若可訶者,當令彼訶,若可擯-[61]-者,當令彼擯[*],若我曹等所得稻穀,當以如法輸送與彼。』於是,彼眾生中,若有端正[*]形色,極妙最第一者,眾便共舉,立為田主,若可訶者,彼便訶責-[62]-,若可擯[*]者,彼便擯[*]棄,若-[63]-有稻者,便以如法輸送與彼是田主。是田主謂之剎利也-[64]-,令如法樂眾生,密-[65]-護行戒是王-[66]-,是王謂之王-[67]-也。婆私吒!是謂初因初緣世中剎利種,舊第一智,如法非不如法,如法人尊。 @[0676a22]@「於是,彼異眾生以守為病,以守為癰,以守為箭刺-[68]-,便棄捨守,依於[[無事]]-[]-,作草葉屋而學禪也。彼從無事,朝朝平旦入村邑王城而行乞食,彼多眾生見便施與,恭敬尊重,而作是語:『此異眾生以守為病,以守為癰,以守為箭刺,便棄捨守,依於無事,作草葉屋而學禪也。此諸尊捨害、惡不善法是梵志,是梵志謂之梵志也。』 @[0676b01]@「彼眾生學禪不得禪,學苦行不得苦行,學遠離不得遠離,學一心不得一心,學精進不得精進,便捨-[69]-無事,還村邑王城,作四柱-[70]-屋,造立經書。彼多眾生見如是已,便不復施與、恭敬、尊重,而作是語:『此異眾生本以守為病,以守為癰,以守為箭刺,便棄捨守,依於無事,作草葉屋,而學於禪不能得禪,學苦行不得苦行,學遠離不得遠離,學一心不得一心,學精進不得精進,便捨無事,還村邑王城,作四柱-[71]-屋,造立經書。此諸尊等更學博聞,不復學禪是博聞,是博聞謂之博聞。』婆私吒!是謂初因初緣世中有梵志種,舊第一智,如法非不如法,如法人尊。 @[0676b14]@「於是,彼異眾生各各-[72]-諸方而作田業,是各各諸方而作田業,是各各諸方而作田業,謂之鞞舍-[73]-。婆私吒!是謂初因初緣世中有鞞舍種,舊第一智,如法非不如法,如法人尊。 @[0676b18]@「婆私吒,世中起此三種姓已,便知有第四沙門-[74]-種也。云何世中有此三種姓已,便知有第四沙門種耶?於剎利族族姓之子,能自訶責[*]惡不善法,自厭憎惡惡不善法,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而作是念:『我當作沙門,行於梵行。』便作沙門行於梵行。如是,梵志種族、鞞舍種族族姓之子,亦自訶責[*]惡不善法,自厭憎惡惡不善法,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亦作是念:『我當作沙門,行於梵行。』便作沙門行於梵行。婆私吒!如是世中起此三種姓已,便知有第四沙門種也。 **-{苦樂是由於善惡業而非種姓所決定,除了受苦樂外,更有解脫之道}-** @[0676c01]@「婆私吒!我今廣說此三種姓。云何廣有此三種耶?剎利種族族姓之子,身行不善法,口、意行不善法,彼身壞命終,一向受苦。如是,梵志種族、鞞舍種族族姓之子,身行不善法,口、意行不善法,彼身壞命終,一向受苦。婆私吒!剎利種族族姓之子,身行善法,口、意行善法,彼身壞命終,一向受樂。如是,梵志種族、鞞舍種族族姓之子,身行善法,口、意行善法,彼身壞命終,一向受樂。婆私吒!剎利種族族姓之子,身行二行及與護行,口、意行二行及與護行,彼身壞命終,受於苦樂。如是,梵志種族、鞞舍種族族姓之子,身行二行及與護行,口、意行二行及與護行,彼身壞命終,受於苦樂。 @[0676c14]@「婆私吒!剎利種族族姓之子,修七覺法,善思善觀,彼如是知、如是見,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如是,梵志種族、鞞舍種族族姓之子,修七覺法,善思善觀,彼如是知、如是見,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婆私吒!如是此三種廣分別也。梵天帝主說此偈曰: 「『剎利二足尊,  謂有種族姓,\\   求學明及行,  彼為天人稱。』\\ @[0676c26]@「婆私吒!梵天帝主善說此偈,非不善也。善歌諷誦,非不善也。善詠語言,非不善也。謂如是說: 「『剎利二足尊,  謂有種族姓,\\   求學明及行,  彼為天人稱。』\\ @[0677a02]@「所以者何?我亦如是說: 「『剎利二足尊,  謂有種族姓,\\   求學明及行,  彼為天人稱。』」\\ @[0677a05]@佛說如是。尊者婆私吒、婆羅婆等,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婆羅婆堂經第三竟-[75]-(五千六十八字)-[76]- ====[校勘]==== [1] 「含」,聖本作「鋡」。[*] [2] 聖本無「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十三字。 [3] 「第」,明本作「第十」。 [4] 明本無「第四分別誦」五字。 [5] 「東園」,巴利本作 Pubbāarāma。 [6] 「婆私吒」,巴利本作 Vāseṭṭha。 [7] 「婆羅婆」,巴利本作 Bhāradvāja。 [8] 「責」,聖本作「嘖」。[*] [9] 「宴」,大正藏原為「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宴」。[*] [10]「學」,大正藏原為「覺」,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學」。 [11] 「耶」,萬德寺本作「邪」。[*] [12] 「極自」,宋、元、明三本作「困極」。 [13] 「極」,萬德寺本、聖二本作「困」。 [14] 大正藏在「剎利」字之後有「居士」二字,今依據宋、元、明、萬德寺本、聖五本刪去。 [15] 大正藏無「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6] 大正藏無「居士」二字,今依據宋、元、明、萬德寺本、聖五本補上。 [17] 「妊」,萬德寺本、聖二本作「任」。[*] [18] 大正藏在「妊」字之後有一「身」字,今依據宋、元、明、萬德寺本、聖五本刪去。[*] [19] 「誣」,大正藏原為「𧩄」,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誣」。 [20] 「念」,大正藏原為「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念」。 [21] 「惑」,萬德寺本作「或」。 [22] 「今」,大正藏原為「冷」,今依據宋、明二本改作「今」。 [23] 「波斯匿」,巴利本作 Pasenadi。 [24] 萬德寺本無「此」字。 [25] 「晃昱天」,巴利本作 Ābhassara。 [26] 「構」,大正藏原為「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構」。[*] [27] 「合」,聖本作「含」。[*] [28] 「抨抨」,聖本作「𮝂𮝂]」。 [29] 「酥」,聖本作「蘇」。[*] [30] 「成復」,大正藏原為「復成」,今依據宋、元、明、萬德寺本、聖五本改作「成復」。 [31] 「餮」,萬德寺本、聖二本作「餘」。 [32] 「地味住」,宋、元、明三本作「味在」。 [33] 「肥」,聖本作「𦡕」。[*] [34] 「惡」,聖本作「為」。 [35] 「責」,大正藏原為「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責」。 [36] 「婆羅」,巴利本作 Badālatā。 [37] 「如」,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如」。[*] [38] 「穬」,大正藏原為「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穬」。[*] [39] 「藁」,聖本作「槀」。[*] [40] 「如」,萬德寺本、聖二本作「如如」。[*] [41] 「擲打」,大正藏原為「打擲」,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擲打」。 [42] 大正藏無「咄」字,今依據宋、元、明、萬德寺本、聖五本補上。 [43] 「襆」,萬德寺本作「𧚦」,聖本作「樸」。 [44] 「語」,大正藏原為「言」,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語」。 [45] 大正藏在「一」字之後有一「事」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46] 「惰」,宋、元、聖三本作「嬾」。 [47] 「日」,聖本作「月」。 [48] 「併」,大正藏原為「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併」。[*] [49] 「刈」,宋本作「割」。[*] [50] 「喜」,聖本作「憙」。 [51] 「酥」,萬德寺本、聖二本作「蘇」。[*] [52] 「便」,大正藏原為「彼」,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便」。 [53] 「如」,聖本作「如如」。 [54] 「刈」,宋、元、明三本作「割」。 [55] 「牓」,聖本作「榜」。[*] [56] 大正藏無「彼」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57] 聖本無「於」字。 [58]「會」,大正藏原為「曾」,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會」。 [59] 「正」,聖本作「政」。[*] [60] 「田主」,巴利本作 Khettānaṁ-pati。 [61] 「擯」,聖本作「殯責」。[*] [62] 「責」,大正藏原為「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責」。[*] [63] 「若」,聖本作「各」。 [64] 「剎利也」,巴利本作 Khattiya。 [65] 「密」,大正藏原為「守」,宋、明、萬德寺本三本作「密」,元、聖二本作「蜜」,今依據宋、明、萬德寺本三本改作「密」。 [66] 「王」,聖本作「主」。 [67] 「王」,巴利本作 Rājan。 [68]「刺」,大正藏原為「剎」,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刺」。 [69] 聖本無「捨」字。 [70] 「柱」,聖本作「住」。 [71] 「柱」,聖本作「注」。 [72] 大正藏在「各」字之後有一「詣」字,今依據宋、元、明、萬德寺本、聖五本刪去。 [73] 「鞞舍」,巴利本作 Vessa。 [74] 「沙門」,巴利本作 Samaṇa。 [75] 明本無「婆羅婆堂經第三竟」八字。 [76] 宋、元、明、聖四本無「五千六十八字」六字。 ====[註解]==== [一] 極自無賴:實在是蠻橫沒有道理。 [二] 彼可我意,不可我意,因坐因水,所學經書:他符合我的心意還是不合我的心意?坐的位置、用水的先後如何?(例如《中阿含經》卷三十八第152經中「第一座、第一澡水」代表最高的地位。)讀過多少經書?按:這裡是指以自我中心來判斷他人、根據世俗表相來評判他人。 [三] 婚姻者:結婚的人、行欲的人。這句是指行欲的人、非修行人因為不懂事,說這話還說得過去,但自命清淨的梵志說這話實在是沒道理。 [四]計生、計姓、計慢者:計度出生、計度種性、計度我慢(高傲憍慢)的人。這句是指愛計較的高傲憍慢的人才會說這種話,和佛陀所說差太多了。 [] 下意:謙卑。 [] 地味:遠古時代水上自然凝聚的美味,顏色如酥酪,滋味如蜂蜜。相當的《長阿含經》經文作「地味」或「地甘泉」,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地味」。 [五]猶如今人含消美物,不說本字,雖受持而不知義:就如同現在的人吃了好吃的東西後,不會說食物的名稱(而是發出感嘆聲),但自己也不知道感嘆聲是什麼意思。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他們這麼說:『哎呀!味!哎呀!味!』這是跟隨被古人認為世界開端的用語而不了知其含意。」 [] 地肥:遠古時代像磨菇般自然出現的美味,顏色如酥酪,滋味如蜂蜜。相當的《長阿含經》經文作「地肥」或「地皮」,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地餅」。 [] 婆羅:遠古時代像蔓草般自然出現的美味,顏色如酥酪,滋味如蜂蜜。相當的《長阿含經》經文作「地膚」,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蔓藤」。 [] 自然粳米:遠古時代自然生長的稻米,沒有糠、沒有殼、有香氣,採收後可直接食用。相當的《長阿含經》經文作「自然粳米」,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不被耕種的熟米」。 [六]舊第一智:古代的說法、古代的真理。說是「舊」,是相對於佛世時的說法來說。 [七]如法、非不如法:這樣的說法(種姓起源)是合理的。(比較於當時梵志說自己是梵天口所生的說法, 這個說法才是合理的) [八]如法人尊:照著道理而行的人所尊敬的。 [] 無事:離開聚落,寂靜而適合修行的地方。又譯作「無事處」、「空閑」、「空閑處」,音譯為「阿蘭若」、「阿練若」。 ====[對應經典]==== *參考[[agama3:長阿含經第五經|《長阿含經》卷六第5經小緣經]] *參考[[agama3:長阿含經第三十經|《長阿含經》卷二十〈世本緣品12〉第30經世記經]] * 參考《增壹阿含經》卷三十四〈40 七日品〉第1經 * {ref>D27} ====[讀經拾得]==== 婆羅門種姓為膚色較白的雅利安人後裔,認為自己從梵天口中出生,是最清淨、優等的種姓,因而兩位婆羅門青年跟隨佛陀出家修行備受訶責。佛陀因此為他們開示四姓平等,所有人依據自身行為善惡而得到苦樂,不因種姓有所差別。 接著說最早四姓的起源,以及在所有種姓中以明行成就的阿羅漢為第一。 另一方面,依本經的記載,人類自遠古以來就習慣於破壞大自然,由於人類的貪欲破壞大自然,導致自然資源的消失以及環境的惡化。 ***是否應儲蓄?** 有同學提問:「光音天人剛下來人間時,由於競相爭奪、囤積食物而造成環境的惡化。但是現在的人要好好過日子的話都會儲蓄,是否儲蓄是不健康的?」 人生於世「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人需要食物乃至物資以維生,這不見得就是貪欲;想要超過所需的食物或物資,想要愈來愈多,才是貪欲。 光音天人剛下來人間時,並不需要食物,卻因「想要的太多」而囤積食物,這是基於貪欲,最終耗盡資源而導致食物不再自然產生的惡果。 在環境日漸惡化之後,人類需要食物才能生存,沒有食物就會餓死,因此食物已逐漸變為「需要的」,不一定是「想要的太多」了。 儲蓄也是如此,人們需要儲蓄以保障生活,在當今的社會下,人們通常不是基於貪欲而儲蓄,若因吝嗇而過度儲蓄才是貪欲的表現。 《雜阿含經》卷四十八第1283經說「始學功巧業,方便集財物」,在家人合法地賺錢、合理地儲蓄,在佛法來看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中阿含經》卷三十三〈大品1〉第135經、《長阿含經》卷十一第16經善生經、《雜阿含經》卷四十八第1283經中都有記載佛陀為善生童子開示,可將個人所得大致分為四份:一份供應生活所需(飲食)、一份要儲蓄起來,二份作賺錢的資本(例如一份投入工作所需、一份則可投資或借給他人)。因此佛陀也教在家弟子適量地儲蓄。 然而過於吝嗇而過度儲蓄,如同無法節制自己而亂花錢,都不出貪及癡,《雜阿含經》卷四第91經即說:「若善男子無有錢財而廣散用,以此生活,人皆名為優曇鉢華,無有種子,愚癡貪欲,不顧其後。或有善男子財物豐多,不能食用,傍人皆言是愚癡人如餓死狗。是故,善男子所有錢財能自稱量,等入等出,是名正命具足。」 《雜阿含經》卷四十六第1232經即記載一位長者多財巨富,但是完全不肯花錢而生活得像個窮人,也不幫助他人、施與他人,這就是因為太貪而對自己及他人都吝嗇,受不到福報的利益,福報用完即墮三惡道。 了解財物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正確看待財富的因緣生滅,自然能妥善地運用及累積資財,而得到現世的安樂。 =====(一五五)中阿含[*]-[1]-梵志品須達多-[2]-經第-[3]-四(第四-[4]-分別誦)-[5]-===== @[0677a10]@我聞如是: @[0677a10]@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0677a11]@爾時,[[須達多]]-[]--[6]-居士往詣佛所,稽首作禮,卻坐一面。 @[0677a12]@世尊問曰:「居士家頗行施耶?」 @[0677a13]@須達多[*]居士答曰:「唯然。世尊!家行布施,但為至麤,不能好也。糠飯麻羹,薑菜一片。」 @[0677a14]@-{不管布施物的好壞,至誠布施就能得善果}-世尊告曰:「居士![[若施麤食及施妙食,俱得報耳]]-[]-。居士!若行麤施,不[[信施]]-[]-、不[[故施]]-[]-、不[[自手施]]-[]-、不[[自往施]]-[]-、不[[思惟施]]-[]-、不[[由信施]]-[]-、不[[觀業果報施]]-[]-者,當觀如是受報。心不欲得好家,不欲得好乘,不欲得好衣被,不欲得好飲食,[[不欲得好五欲功德]]-[]-。所以者何?[[以不至心故行施也]]-[]-。居士!當知受報如是。居士!若行麤施,-{以至誠善心布施得善報}--<信施、故施、自手施、自往施、思惟施、由信施、觀業果報施>-者,當觀如是受報。心欲得好家,欲得好乘,欲得好衣被,欲得好飲食,欲得好五欲功德。所以者何?以其至心故行施也。居士!當知受報如是。 @[0677a27]@「居士!若行妙施,不信施、不故施、不自手施、不自往施、不思惟施、不由信施、不觀業果報施者,當觀如是受報。心不欲得好家,不欲得好乘,不欲得好衣被,不欲得好飲食,不欲得好五欲功德。所以者何?以不至心故行施也。居士!當知受報如是。居士!若行妙施,信施、故施、自手施、自往施、思惟施、由信施、觀業果報施者,當觀如是受報。心欲得好家,欲得好乘,欲得好衣被,欲得好飲食,欲得好五欲功德。所以者何?以其至心故行施也。居士!當知受報如是。 @[0677b08]@「居士!昔過去時有梵志大長者,名曰隨藍-[7]-,極大富樂,資財無量,封戶食邑多諸珍寶,畜牧產業不可稱計。彼行布施其像如是,八萬四千金鉢盛滿碎銀,行如是大施。八萬四千銀鉢盛滿碎金,行如是大施。八萬四千金鉢盛滿碎金,行如是大施。八萬四千銀鉢盛滿碎銀,行如是大施。八萬四千象,莊校-[8]-嚴飾,白絡覆上,行如是大施。八萬四千馬,莊校嚴-[9]-飾,白絡金合霏那,行如是大施。八萬四千牛,衣繩衣覆,𤛓-[10]-之皆得一斛乳汁,行如是大施。八萬四千女,姿容端正-[11]-,睹者歡悅-[12]-,眾寶[[瓔珞]],嚴飾具足,行如是大施。況復其餘食噉含消? @[0677b21]@「居士!若梵志隨藍行如是大施,若復有施滿閻浮場凡夫食者,此於彼施為最勝也。居士!若梵志隨藍行如是大施,及施滿閻浮場凡夫人食,若復有施一須陀洹食者,此於彼施為最-[13]-勝也。居士!若梵志隨藍行如是大施,及施滿閻浮場凡夫人食,施百須陀洹食,若復有施一斯陀含-[14]-食者,此於彼施為最勝也。居士!若梵志隨藍行如是大施,及施滿閻浮場凡夫人食,施百須陀洹、百斯陀含[*]食,若復有施一阿那含[*]食者,此於彼施為最勝也。居士!若梵志隨藍行如是大施,及施滿閻浮場凡夫人食,施百須陀洹、百斯陀含[*]、百阿那含[*]食,若復有施一阿羅訶食者,此於彼施為最勝也。 @[0677c06]@「居士!若梵志隨藍行如是大施,及施滿閻浮場凡夫人食,施百須陀洹、百斯陀含[*]、百阿那含[*]、百阿羅訶食,若復有施一[[辟支佛]]-[]-食者,此於彼施為最勝也。居士!若梵志隨藍行如是大施,及施滿閻浮場凡夫人食,施百須陀洹、百斯陀含[*]、百阿那含[*]、百阿羅訶、百辟支佛食,若復有施一如來、無所著、等正覺食者,此於彼施為最勝也。居士!若梵志隨藍行如是大施,及施滿閻浮場凡夫人食,施百須陀洹、百斯陀含[*]、百阿那含[*]、百阿羅訶、百辟支佛食,若有作房舍,施四方比丘眾者,此於彼施為最勝也。 @[0677c17]@「居士!若梵志隨藍行如是大施,及施滿閻浮場凡夫人食,施百須陀洹、百斯陀含[*]、百阿那含[*]、百阿羅訶、百辟支佛食,作房舍施四方比丘眾,若有歡喜心歸命三尊佛、法、比丘眾及受戒者,此於彼施為最勝也。居士!若梵志隨藍行如是大施,及施滿閻浮場凡夫人食,施百須陀洹、百斯陀含[*]、百阿那含[*]、百阿羅訶、百辟支佛食,作房舍施四方比丘眾,歡喜心歸命三尊佛、法、比丘眾及受戒,若有為彼一切眾生行於慈心,乃至[[𤛓[*]牛頃]]-[]-者,此於彼施為最勝也。 @[0677c28]@「居士!若梵志隨藍行如是大施,及施滿閻浮場凡夫人食,施百須陀洹、百斯陀含[*]、百阿那含[*]、百阿羅訶、百辟支佛食,作房舍施四方比丘眾,歡喜心歸命三尊佛、法、比丘眾及受戒,為一切眾生行於慈心,乃至𤛓[*]牛頃,若有能觀一切諸法無常、苦、空及[[非神]]-[]-者,此於彼施為最勝也。 @[0678a05]@「於居士意云何?昔時梵志大長者名隨藍者,謂異人耶[*]?莫作斯念。所以者何?當知即是我也。我昔為梵志大長者,名曰隨藍。居士!我於爾時為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爾時說法不至究竟,不究竟白淨、不究竟梵行、不究竟梵行訖。爾時,不離生老病死、啼哭憂慼,亦未能得脫一切苦。 @[0678a13]@「居士!我今出世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我今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我今說法得至究竟,究竟白淨、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訖。我今已離生老病死、啼哭憂慼,我今已得脫一切苦。」 @[0678a20]@佛說如是。須達多-[15]-居士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須達多[*]經第四竟-[16]-(一千五百八十九字)-[17]- ====[校勘]==== [1]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2] 「多」,大正藏原為「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多」。 [3] 「第」,明本作「第十」。 [4] 「四」,大正藏原為「三」,今依據宋、元、聖三本改作「四」。 [5] 明本無「第四分別誦」五字。 [6] 「多」,大正藏原為「哆」,今依據明本改作「多」。[*] [7] 「隨藍」,巴利本作 Velāma。 [8] 「校」,大正藏原為「珓」,今依據宋、元、明、萬德寺本、聖五本改作「校」。 [9] 「校嚴」,大正藏原為「嚴珓」,今依據宋、元、明、萬德寺本、聖五本改作「校嚴」。 [10] 「𤛓」,萬德寺本作「構」,聖本作「搆」。[*] [11] 「正」,聖本作「政」。 [12] 「悅」,聖本作「喜」。 [13] 「為最」,大正藏原為「最為」,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為最」。 [14] 「含」,聖本作「鋡」。 [15] 「多」,大正藏原為「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多」。 [16] 明本無「須達多經第四竟」七字。 [17] 宋、元、明、聖四本無「一千五百八十九字」八字。 ====[註解]==== [] 須達多:優婆塞名,是舍衛城的長者,波斯匿王的主藏吏。為城中富豪,秉性仁慈,因常幫助孤苦無依的人,人譽為「給孤獨」,音譯「阿那邠邸」,義譯為「善授」。曾和波斯匿王長子祇陀太子共同捐獻園林給僧團,即祇樹給孤獨園。 [] 若施麤食及施妙食,俱得報耳:不管是布施粗劣的食物還是布施美好的食物,都能獲得善報。 [] 信施:基於信心地布施;相信(受施的修行人)而布施,而不會嫌棄、懷疑受施的修行人而不受教。相當的《須達經》經文作「信施」,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恭敬地施與」。 [] 故施:心存善意地布施,而不是漫不經心或沒有意願地布施(例如被逼著布施、做做樣子)。相當的《須達經》經文作「時施」或「隨時與」,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誠心地施與」。 [] 自手施:親手布施,而不是不重視而交辦他人。相當的《須達經》經文作「自手施」,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親手施與」。 [] 自往施:親自前往布施,而不是高傲地要別人來乞求。相當的《須達經》經文作「就往而施」,相當的南傳經文沒有對應。 [] 思惟施:考慮周延地布施;有智慧地布施,而非不經大腦地布施。相當的《須達經》經文作「不知」,相當的南傳經文沒有對應。 [] 由信施:由於有對佛法的信心而布施。相當的《須達經》經文作「有信」,相當的南傳經文沒有對應。 [] 觀業果報施:有善惡業報的觀念而布施,而不是認為布施沒用或布施是壞事。相當的《須達經》經文作「知有報而行施」或「知有因緣行果報而行施與」,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以果報]到來的見解而施與」。 [] 不欲得好五欲功德:不能享受到(布施的善因所帶來)好的色、聲、香、味、觸的善報。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心不彎向上妙五種欲的受用」。 [] 以不至心故行施也:這是不以至誠的善心而布施所造成的。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這是作這樣不恭敬業的果報」。 [] 辟支佛:沒有老師教導而自己覺悟解脫,且不為大眾說法的聖者。又譯為「獨覺」、「緣覺」。 [] 𤛓牛頃:擠牛奶般的短暫時間。「𤛓」指擠牛乳,讀音同「克」。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如擠牛奶時拉一次奶頭那樣短的時間」。 [] 非神:無我。 ====[對應經典]====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73_001|《須達經》。]]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74_001|《佛說長者施報經》。]] *{ref>A09.020} *參考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72_001|《佛說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 ====[讀經拾得]==== ***布施善報的大小** {{ :agama2:decoration:ruwanwelisaya_stupa_7.jpg?240|}} 本經比較布施善報的大小,由小至大依序為: -布施全世界所有凡夫食物 -布施一位初果聖人食物 -布施一位二果聖人食物 -布施一位三果聖人食物 -布施一位阿羅漢食物 -布施一位辟支佛食物 -布施佛陀食物 -建立房舍供四方出家人使用 -歡喜地皈依三寶及受戒 -行慈心於一切眾生 -觀一切事物無常、苦、空、非我 布施可因為受施者的緣故而清淨,例如所供養的是聖人(以上第2至7項),也可因為施者的緣故而清淨,例如供養者的心量廣大或沒有執著(第8至11項)。這個原理可見《中阿含經》卷四十七〈心品3〉[[agama2: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七#一八〇_-_8_-中阿含_*_心品-_9_-瞿曇彌經第九-_10_-_第四分別誦|第180經瞿曇彌經]]:「或有布施,因施主淨,受者亦然。」 第1至7項說明布施愈高階位的聖者,果報愈大,除了業報因果的法則外,也可反映和有修行的人接觸後,得以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提升自己的心靈。更進一步地,我們也能從皈依受戒(第9項),修習慈心(第10項),到觀無常、苦、空、無我(第11項),一步步增進修行,獲得更大的果報。 另一個角度來看,也可以說我們提升心的層次所得到的果報(第9至11項),比起布施物質所得到的果報更大(第1至8項)。 有同學問:「為什麼第8項建立房舍供四方出家人使用的果報,比起供養聖人的果報大?」 因為布施房舍供四方出家人使用的發心,是心量廣大地供養所有的出家人,所有出家人包括所有聖人,果報自然比起供養單一聖人大。這個原理可見《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五〈十不善品 48〉[[agama1:增壹阿含經十不善品第四十八#五|第5經]]中佛陀的說明。 也有同學問:「為什麼受戒修行的果報,比起布施那麼多物質給聖人的果報大?」 有一種說法是因為修行解脫可以超脫輪迴,斷無量的苦,而所有不修行的布施都仍有後續生死無常的苦果,因此修行的果報自然是更高的層次。 ***以至誠善心布施得善報** {{ :agama2:decoration:apple-2788662_1920.jpg?320|}} 本經表示以至誠善心布施,不管所施物的優劣,都能得善報。 如何以至誠善心布施?即是要 -信施:基於信心地布施、相信(受施的修行人)而布施,而不會嫌棄、懷疑受施的修行人而不受教。 -故施:心存善意地布施,而不是漫不經心或沒有意願地布施(例如被逼著布施、做做樣子)。 -自手施:親手布施,而不是不重視而交辦他人。 -自往施:親自前往布施,而不是高傲地要別人來乞求。 -思惟施:考慮周延地布施、有智慧地布施,而非不經大腦地布施。 -由信施:由於有對佛法的信心而布施。 -觀業果報施:有善惡業報的觀念而布施,而不是認為布施沒用或布施是壞事。 \\ ***有同學提問:「佛陀說布施的人有福報,但很多有錢人很吝嗇呀!」** 其實吝嗇不能賺錢,吝嗇只能省錢。賺錢的主因還是福報,不信的人可以試試把自己搞得比首富吝嗇,看會不會賺得比首富多? 當下的行為也會在福報的基礎上有所影響:容易起瞋心的人不容易賺錢,因為大多人不會想幫他;有慈心的人比較能賺錢,所謂和氣生財。 ====[進階辨正]==== *[[agama:什麼是「辟支佛」|什麼是「辟支佛」]] *[[研討:為什麼可布施女人]] *[[研討:「𤛓」字」]] =====(一五六)中阿含[*]-[1]-梵志品梵波羅延經第-[2]-五(第四分別誦)-[3]-===== @[0678a25]@我聞如是: @[0678a25]@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0678a26]@爾時,拘娑-[4]-羅國眾多梵志中後彷徉,往詣佛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白曰:「瞿曇!欲有所問,聽我問耶?」 @[0678a28]@世尊告曰:「恣汝所問。」 @[0678a29]@時,諸梵志問曰:「瞿曇![[頗今有梵志學故梵志法,為越故梵志法耶]]-[]-?」 @[0678b01]@世尊答曰:「今無梵志學故梵志法,梵志久已越故梵志法。」 @[0678b02]@時,諸梵志問曰:「瞿曇!云何今無梵志學故梵志法,諸梵志等越故梵志法來為幾時耶[*]?」 @[0678b04]@彼時,世尊以偈答曰: 「所謂昔時有,  自調御熱行,\\  捨五欲功德,  行清淨梵行-[5]-。\\  梵行及戒行,  [[率至柔軟性]]-[]-,\\  [[恕亮]]-[]-無害心,  忍辱護其意。\\  昔時有此法,  梵志不護此,\\  [[梵志不守護,  所有錢財穀[*],\\  誦習錢財穀[*],  梵志守此藏]]-[梵志不守護]-。\\  衣色若干種,  屋-[6]-舍及床榻。\\  豐城及諸國,  梵志學如是,\\  此梵志莫害,  率守護諸法。\\  往到他族-[7]-門,  無有拘制彼,\\  發家乞求去-[8]-,  隨其食時到。\\  梵志住在家,  見者欲為施,\\  [[滿四十八年,  行清淨梵行。\\  求索明行成]]-[滿四十八年]-。  昔時梵志行,\\  彼不偷財物,  亦無有恐怖。\\  愛受-[9]-攝相應,  當以共和合,\\  不為煩惱故,  怨婬-[10]-相應法。\\  諸有梵志者,  無能行如是,\\  若有第一行,  梵志極堅求。\\  彼諸婬-[11]-欲法,  不行乃至夢,\\  彼因此梵行,  自稱梵我梵。\\  知彼有此行,  慧者當知彼,\\  床薄衣極單,  食酥-[12]-乳命存。\\  乞求皆如法,  立齋行布施,\\  齋時無異乞,  自於己乞求。\\  立齋行施時,  彼不有殺牛,\\  如父母兄弟,  及餘有親親。\\  人牛亦如是,  彼因是生樂,\\  飲-[13]-食體有力-[14]-,  乘者安隱樂。\\  知有此義理,  莫樂殺於牛,\\  柔軟身極大,  精色名稱譽。\\  慇懃自求利,  昔時梵志行,\\  梵志為自利,  專事及非事。\\  彼當來此世,  必度脫此世,\\  彼月過於月,  見意趣向彼。\\  遊戲於夜中,  嚴飾諸婦女-[15]-,\\  吉牛圍繞前,  婦女極端正-[16]-。\\  人間微妙欲,  梵志之常願,\\  具足車乘具,  善作縫治好。\\  家居及婚姻,  梵志之常願,\\  彼造作此縛,  我等從彼來。\\  大王齋行施,  莫失其財利,\\  饒財物米穀,  若有餘錢財。\\  大王相應此,  梵志及車乘,\\  [[象齋及馬齋,  烏-[17]-齋不障門]]-[象齋及馬齋]-。\\  聚-[18]-集作齋施,  財物施梵志,\\  彼從得此-[19]-利,  愛樂惜財物。\\  彼以起為欲,  [[數數]]增長愛,\\  猶如廣池水,  及無量財物。\\  如是人有牛,  於生生活具,\\  彼造作此縛,  我等從彼來。\\  大王齋-[20]-行施,  莫失其財利,\\  饒財物米穀,  若汝多有牛。\\  大王相應此,  梵志及車乘,\\  無量百千牛,  因為齋-[21]-故殺。\\  頭角無所嬈,  牛豬昔時等,\\  往至捉牛角,  持利刀殺牛。\\  喚牛及於父,  羅剎-[22]-名曰香,\\  彼喚呼非法,  以刀刺牛時。\\  此法行於齋[*],  越過最在前,\\  無有事而殺,  遠離衰退法。\\  [[昔時有三病,  欲不用食老-[23]-,\\  以憎嫉於牛,  起病九十八]]-[昔時有三病]-。\\  如是此憎-[24]-諍,  故為智所惡,\\  若人見如是,  誰不有憎者。\\  如是此世行,  無智最下賤,\\  各各為欲憎,  若婦誹謗夫。\\  剎利梵志女,  及守護於姓-[25]-,\\  若犯於生法,  自在由於欲。\\ @[0679a18]@「如是。梵志!今無梵志學故梵志法,梵志越故梵志法來爾許時也。」 @[0679a19]@於是,拘娑[*]羅國眾多梵志白曰:「世尊!我已知。善逝!我已解。善逝-[26]-!我今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唯-[27]-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0679a23]@佛說如是。彼拘娑[*]羅國眾多梵志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梵波羅延經第五竟-[28]-(九百五十九字)-[29]- 中阿含經卷第三十九(十千六百九字)-[30]-(第四分別誦)-[31]--[32]- ====[校勘]==== [1]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2] 「第」,明本作「第十」。 [3] 明本無「第四分別誦」五字。 [4] 「娑」,萬德寺本作「婆」。[*] [5] 「行」,聖本作「志」。 [6] 「屋」,萬德寺本作「居」。 [7] 「他族」,大正藏原為「於他」,今依據宋、元、明、萬德寺本、聖五本改作「他族」。 [8] 「去」,大正藏原為「法」,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去」。 [9] 「受」,大正藏原為「愛」,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受」。 [10] 「婬」,宋本作「好」。 [11] 「婬」,聖本作「姓」。 [12] 「酥」,聖本作「蘇」。 [13] 「飲」,宋本作「餘」。 [14] 「力」,宋本作「方」。 [15] 「女」,大正藏原為「人」,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女」。 [16] 「正」,聖本作「政」。 [17] 「烏」,大正藏原為「馬」,宋、元、明、聖四本作「烏」,萬德寺本作「牛」,今依據烏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烏」。 [18] 「聚」,萬德寺本作「取」。 [19] 「得此」,大正藏原為「此得」,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得此」。 [20] 「齋」,萬德寺、聖二本作「齊」。 [21] 「齋」,聖本作「齊」。[*] [22] 「剎」,元、明二本作「殺」。 [23] 「老」,大正藏原為「者」,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老」。 [24] 「憎」,大正藏原為「增」,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憎」。 [25] 「姓」,聖本作「性」。 [26] 「善逝」,大正藏原為「世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善逝」。 [27] 「唯」,元、明二本作「惟」。 [28] 明本無「梵波羅延經第五竟」八字。 [29] 宋、元、明、聖四本無「九百五十九字」六字。 [30] 宋、元、明、聖四本無「十千六百九字」六字。 [31] 明本無「第四分別誦」五字。 [32] 聖本在「誦」字之後有「性空佛海德佛空王佛」九字及光明皇后願文。 ====[註解]==== [] 頗今有梵志學故梵志法,為越故梵志法耶:現在是否有婆羅門實踐古代的婆羅門法?還是逾越古代的婆羅門法?「梵志」指有志修梵行(清淨的修行)的人,音譯為「婆羅門」,在這裡指佛世時印度種姓制度下的貴族階級。 [] 率至柔軟性:直率而且性格柔軟。 [] 恕亮:寬恕、原諒。 [梵志不守護] 梵志不守護,所有錢財穀,誦習錢財穀,梵志守此藏:婆羅門不守護所有的錢財和穀物,而是將誦讀學習當作錢財和穀物的寶藏來守護。 [滿四十八年] 滿四十八年,行清淨梵行,求索明行成:婆羅門在四十八歲後,要出家修行,志求修行圓滿而覺悟。其中「明行成」即「明行足」,如來十號之一,指智慧(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等三明)與行為(戒、定等)皆圓滿具足。按:根據古印度婆羅門教的規矩,婆羅門要在兒子長大後,將家業交給兒子,自己在約五十歲時出家修行,參見《出定後語》卷二:「婆羅門法:七歲以上在家學問。十五已去學婆羅門法,遊方學問。至年四十,恐家嗣斷絕,歸家娶妻,生子繼嗣。年至五十入山修道。」 [象齋及馬齋] 象齋及馬齋,烏齋不障門:以象祭祀、以馬祭祀、以烏祭祀、不關門(無遮)的祭祀。按:這些各式各樣的祭祀,是貪財的婆羅門為了廣收供養所舉辦的活動。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馬祭、人祭、擲棍祭、飲酒祭、無遮祭」。 [昔時有三病] 昔時有三病,欲不用食老,以憎嫉於牛,起病九十八:遠古時只有欲望、飢餓、衰老三種病,但因為(前一段所說的)殺戮牛畜,造成了九十八種病。 ====[對應經典]==== *待加上:[[https://agama.buddhason.org/Su/Su19.htm|南傳《小部尼柯耶.經集》〈小品2〉第19經婆羅門法經]] ====[讀經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