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增壹阿[*]含經莫畏品第四十-[2]-一====== =====-[3]-(一[一>])@@[0744a02]@@===== @[0744a02]@聞如是: @[0744a02]@一時,佛在-[4]-[[釋翅迦毘羅衛]]-[]-尼拘屢園中。 @[0744a03]@是時,-[5]-[[摩呵男釋]]-[]-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摩呵男釋白世尊言:「躬從如來受此言教:『諸有善男子、善女人斷[[三結]]-[]-使,成須陀洹,名不退轉,必成道果,更不求諸外道異學,亦復不觀察餘人所-[6]-說。』設當爾者,此事不然。我若見暴牛、馬、駱駝,即時恐懼,衣毛皆豎,復作是念:『設我今日懷此恐懼,當取命終者,為生何處?』」 @[0744a10]@-{勤修佛法不怕命終時忘了三寶}-世尊-[7]-告摩呵男:「勿起恐畏之心,設當取命終,不墮三惡趣。所以然者,今有三消滅之義。云何為三?如有著於婬欲而起惱亂,復起害心向他人,已無此欲,則不起殺害之心,於現法中不起苦惱,諸有惡不善法欲自害己;設無此者,則無擾亂,便無愁憂。是謂,摩呵男,此三義,諸惡不善法便墮在下,諸善之法便在於上。亦如-[8]-酥瓶在水中壞,是時瓦石便沈在下,[*]酥便浮在上。此亦如是,諸惡不善之法便在於下,諸善之法便浮在上。摩呵男!當知我昔日未成佛道,在優留毘六年勤苦,不-[9]-食-[10]-美味,身體極為-[11]-羸瘦,如似百年之人,皆由不食之所致。若我欲起時,便自墮地。時,我復作是念:『設我於中命終者,當生何處?』時,我復作是念:『我今命終者,必不生惡道中。』然復義趣不可從樂至樂,要當由苦然後-[12]-至樂。 @[0744a27]@「我爾時復遊在仙人窟中。爾時,有眾-[13]-多[[尼揵子]]-[]-在彼學道。是時,尼揵子舉手指日,暴-[14]-體學道,或復-[15]-有蹲而學道。我爾時往至彼所,語尼揵子:『汝等何故離-[16]-坐舉手翹足乎?』彼尼揵子曰:『瞿曇當知,昔我先師作不善行,今所以苦-[17]-者,欲滅其罪;今雖露形體,有慚辱分,亦[*]有消滅此事。瞿曇當知,行盡苦亦盡,苦盡行亦盡,苦行[*]已盡,便至涅槃。』 @[0744b06]@「我爾時復語尼揵子曰:『此事不然,亦-[18]-無由行盡苦亦盡,亦不由苦盡行亦盡,得至涅槃;但-[19]-今苦行盡得至涅槃者,此事然矣!但不可從樂至樂。』尼揵子曰:『頻婆-[20]-娑羅王從樂至樂,有何苦哉?』我爾時復語尼揵子曰:『頻婆[*]娑羅王樂,何如我樂?』尼揵子報我言:『頻婆-[21]-[裟>娑]羅王樂,勝汝樂也。』我爾時復語尼揵子曰:『頻婆[*]娑羅王能使我七日七夜結跏趺坐,形體不移動乎?正使六、五、-[22]-四、三、-[23]-二,乃至一日結跏趺坐乎?』尼揵子報曰:『不也。瞿曇!』世尊告曰:『我能堪任結跏趺坐,形不移動。云何,尼揵子!誰者為樂?頻婆-[24]-娑羅王樂耶?為我樂耶?』尼揵子-[25]-曰:『瞿曇沙門樂。』 @[0744b19]@「如是。摩呵男!當-[26]-作此[[方便]]-[]-,知不可從樂至樂,要當從苦至樂。猶如,摩呵男!大村左-[27]-右有大池水,縱[橫>廣]一由旬,水滿其中。若復有人,來取彼一-[28]-[[渧]]水。云何,摩呵男!水何者為多?一[*]渧水多?為池水多乎?」 @[0744b24]@摩呵男曰:「池水多,非一[*]渧水多也。」 @[0744b25]@世尊告曰:「此亦如是。賢聖弟子諸苦已盡,永無復有,餘存在者如一[*]渧水耳。如我眾中最下道者,不過七死七生而盡苦際。-[29]-若復勇猛精進,便為[[家家]]-[30]--[]-,即得道跡。」 @[0744b29]@爾時,世尊重與摩呵男說微妙之法,彼聞法已,即從座起而去。 @[0744c01]@爾時,摩呵男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增壹…經〕-【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增壹…經」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增壹…經」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 〔一〕-【聖】 聖本無「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一」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3] ~S. 55. 21. Mahānāma.,[Nos. 99(930), 100(155.)] ???? [4] 釋翅~Sakka. ??? [5] 摩呵男~Mahānāma. ??? [6] 說=為【宋】【元】【明】 「說」,宋、元、明三本作「為」。 「為」,大正藏原為「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為」。 [7] 告+(曰)【宋】【元】【明】 「告」,宋、元、明三本作「告曰」。 大正藏無「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8] 酥=蘇【宋】【聖】* 「酥」,宋、聖二本作「蘇」。 「蘇」,大正藏原為「酥」,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蘇」。 [9] 食=貪【宋】 「食」,宋本作「貪」。 「貪」,大正藏原為「食」,今依據宋本改作「貪」。 [10] 美=著【宋】,=膳【元】【明】,=膳【聖】 ???? [11] 大正藏無「極為」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2] 「後」,大正藏原為「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後」。 [13] 大正藏無「眾」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4] 「暴」,大正藏原為「曝」,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暴」。 [15] 〔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6]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17] 者=之【宋】【元】【明】 「者」,宋、元、明三本作「之」。 「之」,大正藏原為「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之」。 [18] 無=不【宋】【元】【明】 「無」,宋、元、明三本作「不」。 「不」,大正藏原為「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不」。 [19] 今=令【宋】【元】【明】 「今」,宋、元、明三本作「令」。 「令」,大正藏原為「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令」。 [20] 「婆」,大正藏原為「毘」,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婆」。* [21] 「婆」,大正藏原為「毘」,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婆」。* [22] 〔四〕-【宋】 宋本無「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四」字,今依據宋本刪去。 [23] 〔二〕-【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4] 「婆」,大正藏原為「毘」,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婆」。 [25] (報)+曰【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報曰」。 大正藏無「報」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6] 作=以【宋】【元】【明】 「作」,宋、元、明三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以」。 [27] 〔右〕-【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右」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8] 渧=滴【宋】*【元】*【明】* 「渧」,宋、元、明三本作「滴」。 「滴」,大正藏原為「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滴」。 [29] 若=苦【元】 「若」,元本作「苦」。 「苦」,大正藏原為「若」,今依據元本改作「苦」。 [30] 「家家」,宋、明二本作「寂滅」。 ====[註解]==== [] 釋翅迦毘羅衛:古代中印度國名、城名,位於當今尼泊爾境內,是佛陀出生的地方。 [] 摩呵男釋:優婆塞名,常布施湯藥、衣食等予僧眾,佛陀稱讚他「心恒悲念一切之類」第一。[[agama: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三#九三〇|《雜阿含經》卷三十三]]、[[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五#一〇〇_中阿含因品苦陰經第四_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經》卷二十五]]記載他與佛陀多次的問答。[[agama1:增壹阿含經等見品第三十四#二|《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六〈等見品34〉第2經]]等經律則記載,流離王揮兵入釋迦族的城中時,他請求流離王在他潛入水中的這段時間讓釋迦族人逃生,浮起後才繼續殺戮。流離王答應後,他潛到水底,將頭髮綁在樹根上而溺斃,不再浮起,幫許多釋迦族人爭取到逃命的時間。又譯為「摩呵男」、「摩訶男」、「釋氏摩訶男」、「釋摩男」、「摩訶納釋種」。按:經中有幾位同名為「摩訶男」(摩呵男)的不同人,例如最初隨佛出家的五位比丘之一為摩訶男尊者,或《雜阿含經》卷四十六所提到舍衛國極富有但對自己及他人都極吝嗇而墮地獄的摩訶男長者,因此對於這位釋迦族的摩訶男,通常加上「釋」、「釋氏」或「釋種」的描述。 [] 三結:身見(執著於有恆常不變的自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斷除三結,即為初果聖者。 [] 尼揵子:「尼揵」外道的門徒。「揵」也作「犍」。「尼揵」特點為修裸形塗灰等苦行。 [] 方便:可達成目標的方法;努力。 [] 家家:「須陀洹果」的聖人中,只須天界及人間總共不到七生(也就是須陀洹在天界與人間最多各出生七次的一半)就能涅槃者。因為從人間的「家」生於天界的「家」、又從天界的「家」生於人間的「家」沒幾次就能涅槃,所以名為「家家」。 ====[對應經典]==== * 參考 {ref>Za33.12} * 參考 {ref>BZa08.24} * 待加上:參考南傳相應部55相應22經 ====[讀經拾得]==== ***命終的去處** 對於凡夫命終後會往生到哪裡,佛陀常強調業力是根本,例如本經所說:「諸惡不善法便墮在下,諸善之法便在於上」,《中阿含經》卷三〈業相應品2〉第17經伽彌尼經則以重石沈水比喻惡貫滿盈的人:「十種不善業道,黑有黑報,自然趣下,必至惡處。」 隨業受報時也會受到各種因素影響,例如《中阿含經》卷四十四〈根本分別品2〉[[agama2:中阿含經卷第四十四#一七一_中阿含_*_-_1_-根本分別品分別大業經第十_第四分別誦_-_2|第171經分別大業經]]:「或復死時生善心,心所有法正見相應,彼因此緣此,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中。」也就是說臨終時的心念也會有所影響,尤其憶念三寶或六念有助於往生善處,如《增壹阿含經》卷三十二〈力品38〉[[agama1:增壹阿含經力品第三十八#一〇|第10經]]所說:「眾生身、口、意行惡,彼若命終,憶如來功德,離三惡趣,得生天上;正使極惡之人,得生天上,是謂第六如來功德。」 相對地,橫死或被陷害而死的人,由於不甘願或瞋心,也可能對往生去向造成負面影響。摩呵男怕遭遇這種意外而問佛,佛陀則要他不必擔心,由於他長久修習佛法,不因貪欲、瞋惱而害人,縱使意外身亡,也不會往生惡道。 後世的論師也有將這些因素整理為隨重、隨習、隨念,例如提婆達兜造五逆惡業而墮地獄是隨重,本經提到摩呵男修行去惡向善而不墮惡道是隨習,臨終時憶念三寶或六念而往生善處則為隨念。 平日持之以恆地修習佛法,不僅能確保本經所提到的隨習去向,也能預防重大惡業,甚至成就禪定等重大善業,並成為臨終時隨念的基礎。 ***摩呵男捨身救人** 從本經中摩呵男的提問來看,他可能性格較為小心謹慎,深怕任何的意外導致命終時不能往生善道。 [[agama1:增壹阿含經等見品第三十四#二|《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六〈等見品34〉第2經]]、[[http://tripitaka.cbeta.org/T04,no.212,p.624,b10|《出曜經》卷三〈無常品1〉下]]、[[http://tripitaka.cbeta.org/T22n1421_021|《五分律》卷二十一]]等經律記載,流離王揮兵入釋迦族的城中屠城時,摩呵男請求流離王在他潛入水中的這段時間讓釋迦族人逃生,浮起後才繼續殺戮。流離王答應後,摩呵男潛到水底,將頭髮綁在樹根上而溺斃,不再浮起,因此救了非常多釋迦族人,並讓流離王生起了一絲悔意。 若就摩呵男小心謹慎的個性,縱然可以救許多人,或許也不敢溺斃自己,畢竟這可能算是某種程度的自殺,而自殺通常會感召地獄惡報。或許,佛陀在本經的這番開示,讓他更深入了解因果的原理,也才能從容赴義、無所畏懼地捨己救人,不再擔憂往生去處。 ***由苦然後至樂** 本經中佛陀說「不可從樂至樂,要當由苦然後至樂」,這句話的意義較難解,因為佛陀在別的經中也說過行善修行的人可以從樂(升天)至樂(涅槃)。 一種合理的解讀,以禪定的層次為例,雖然禪定可獲得喜樂,但從較高的禪定層次來看,較低的禪定層次則是較苦的,這些快樂仍都是無常的,一直要到涅槃才是真正的快樂,《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二〈結禁品 46〉第9經也說可修行「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另一方面,凡夫通常認為世間的欲樂才是快樂,修行不執著於欲樂對凡夫會覺得苦,因此對一般人來看,修行是由苦然後至樂。 =====(二)@@[0744c03]@@===== @[0744c03]@聞如是: @[0744c03]@一時,尊者[[那-[31]-伽波羅]]-[]-在鹿-[32]-野城中。 @[0744c04]@是時,有一[[婆羅門]]-[]-年垂朽邁,昔與尊者那伽波-[33]-羅[[少小舊款]]-[]-。是時,婆羅門往至那伽波[*]羅所,共相問訊,在一面坐。 @[0744c06]@爾時,[[梵志]]-[]-語那伽波[*]羅曰:「汝今-[34]-於樂之中,最為快樂。」 @[0744c08]@那伽波[*]羅曰:「汝觀何等義,而作是說:『於樂之中,最為快樂。』?」 @[0744c09]@婆羅門報曰:「我頻七日中,七男兒死,皆勇猛高才,智慧難及;近六日之中,十二[[作使人]]-[]-無常,能堪作使,無有懈怠;近五日[*]已來,四兄弟無常,多諸-[35]-妓術,無事不-[36]-閑;近四日[*]已來,父母命終,年向百歲,捨我去世;近三日[*]已來,二婦復死,顏貌端-[37]-政,世之希有;又復家中有八窖珍寶,昨日求之而不知處;如我今日遭此苦惱,不可稱計。然,尊者!今日永離彼患,無復愁憂,-[38]-正以道法而[[自娛樂]]-[]-,我觀此義已,故作是說:『於樂之中,最為快樂!』」 @[0744c19]@是時,尊者那伽波[*]羅告彼梵志曰:「汝何為不作方便,使彼爾許之人而不命終乎?」 @[0744c21]@梵志對曰:「我亦多作方便,欲令不死,又不失-[39]-財,亦復隨時布施,作諸功德,祠祀諸天,供養諸長老梵志,擁護諸神,誦-[40]-諸咒術,亦能瞻視星宿,亦復能和合藥草,亦以甘饌飲食施彼窮厄,如此之比不可稱也。然復不能濟彼命根。」 @[0744c27]@是時,尊者那伽波[*]羅便說此偈: 「藥草諸咒術,  衣被飲食具,\\  雖施而無益,  猶抱身苦行。\\  正使祭神祠,  香花及沐浴,\\  計挍此原本,  無能療治者。\\  假使施諸物,  精進持梵行,\\  計挍此原本,  無能療治者。」\\ @[0745a05]@是時,梵志問曰:「當行何法,使無此苦惱之患?」 @[0745a06]@是時,尊者那伽波[*]羅便說此偈: 「恩愛無明本,  興諸苦惱患,\\  彼滅而無餘,  便無復有苦。」\\ @[0745a09]@是時,-[1]-彼梵志正聞語已,即時便說此偈: 「雖老不極老,  所行如弟子,\\  願聽出家學,  使得離此災。」\\ @[0745a12]@是時,尊者那伽波[*]羅即授彼三衣,使出家-[2]-學,又告之曰:「汝今,比丘!當觀此身從頭至足,此髮、毛、-[3]-爪、齒為從何來?形體、皮-[4]-肉、骨髓、腸胃悉從何來?設從此-[5]-去,當至何所?是故,比丘!勿多憂念世間苦惱,又[[當觀此毛孔之中,求方便成四諦]]-[]-。」 @[0745a17]@是時,尊者那伽波[*]羅便說此偈: 「除想勿多憂,  不久成法眼,\\  [[無常行如電,  不遇此大幸]]-[大幸]-。\\  [[一一觀毛孔,  生者滅者原]]-[生者滅者原]-,\\  無常行如電,  施心向涅槃。」\\ @[0745a23]@是時,彼長老比丘受如是言教,在閑靜之處,思惟此-[6]-業。所以-[7]-然[[族姓子]]-[]-,剃除鬚髮,以信堅固,出家學道者,欲修無上梵行,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是時,彼比丘便成阿羅漢。是時,有天是彼比丘舊知識,見彼比丘成阿羅漢已,便往至那伽波[*]羅所,在虛空中而說此偈: 「-[8]-以得具足戒,  在彼閑靜處,\\  得道心無著,  除諸原惡本。」\\ @[0745b04]@是時,彼天復以天華散尊者上,即於空中沒不-[9]-現。 @[0745b05]@爾時,彼比丘及-[10]-天聞尊者那伽波[*]羅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31]「那」,聖本作「阿」。 [32] 聖本無「鹿」字。 [33] 「波」,大正藏原為「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波」。* [34] 於=所【宋】【元】【明】 「於」,宋、元、明三本作「所」。 「所」,大正藏原為「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所」。 [35] 妓=伎【宋】,=技【元】【明】 ???? [36] 閑=開【聖】 「閑」,聖本作「開」。 「開」,大正藏原為「閑」,今依據聖本改作「開」。 [37] 政=正【宋】【元】【明】 「政」,宋、元、明三本作「正」。 「正」,大正藏原為「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正」。 [38] 〔正〕-【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正」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正」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39] 財=時【宋】 「財」,宋本作「時」。 「時」,大正藏原為「財」,今依據宋本改作「時」。 [40] 〔諸〕-【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 彼梵…語=梵志聞是說【宋】【元】【明】 「彼梵…語」,宋、元、明三本作「梵志聞是說」。 「梵志聞是說」,大正藏原為「彼梵…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梵志聞是說」。 [2] 學+(道)【明】 「學」,明本作「學道」。 大正藏無「道」字,今依據明本補上。 [3] 爪=圿【聖】 「爪」,聖本作「圿」。 「圿」,大正藏原為「爪」,今依據聖本改作「圿」。 [4] 肉=膚【宋】【元】【明】,=肉【聖】 ???? [5] 去=法【聖】 「去」,聖本作「法」。 「法」,大正藏原為「去」,今依據聖本改作「法」。 [6] 業=義【宋】【元】【明】 「業」,宋、元、明三本作「義」。 「義」,大正藏原為「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義」。 [7] 〔然〕-【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然」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8] 以=已【宋】【元】【明】【聖】 「以」,宋、元、明、聖四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已」。 [9] (復)+現【宋】【元】【明】 「現」,宋、元、明三本作「復現」。 大正藏無「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0] 〔天〕-【聖】 聖本無「天」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天」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註解]==== [] 那伽波羅:比丘名,佛陀稱讚他「曉了星宿,預知吉凶」第一。 [] 婆羅門: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祭司階級。 [] 少小舊款:小時候即認識的老朋友。又譯為「少小舊好」。 [] 梵志:有志修梵行(清淨的修行)的人,音譯為「婆羅門」。 [] 作使人:供差遣的僕人。 [] 自娛樂:自得其樂,樂在其中。又譯為「具足住」、「成就遊」。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進入後住於」。 [] 當觀此毛孔之中,求方便成四諦:應該觀察這身體(小至)毛孔(等等成分,例如都是不淨的),來求得證悟四聖諦的方法。 [大幸] 無常行如電,不遇此大幸:所有由因緣而生的事物都是無常的,有如電般忽然生滅,難得非常幸運地遇上(出家的機緣)。 [生者滅者原] 一一觀毛孔,生者滅者原:一一觀察這身體(小至)毛孔(等等成分,例如都是不淨的),生起是滅去的原因(凡是因緣生起的就會因緣而滅)。 [] 族姓子:原義為婆羅門大族的子弟,引申為信佛行善的男子。另譯為「善男子」。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11]-(三)@@[0745b07]@@===== @[0745b07]@聞如是: @[0745b07]@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745b08]@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七處之善,又察四法,於此現法之中名為上人。云何,比丘!觀七處之善?於是,比丘!以慈心遍滿一方、-[12]-二方、三方、四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盡於世間以慈心遍滿其中。悲、喜、護心,空,無相、願,亦復如是。諸根具足,飲食自量,恒自覺悟。如是,比丘!觀七處。 @[0745b14]@「云何,比丘!察四處之法?於是,比丘!內自觀身,除去愁憂,身意止,外復觀身-[13]-身意止;內外觀身身意止。內自觀痛痛意止;外自觀痛痛意止;內外觀痛痛意止。內觀心心意止;外觀心心意止;內外觀心心意止,除去愁憂,無復苦患。內觀法法意止;外觀法法意止,內外觀法法意止。如是,比丘!觀四法之善。 @[0745b21]@「若復,比丘!-[14]-如是七處善及察四法,於此現法中-[15]-為上人。是故,比丘!當求方便,辦七處之善及觀四法。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0745b24]@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1] ~S. 22. 57. Sattaṭṭhāna. ??? [12] 〔二方〕-【聖】 聖本無「二方」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二方」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13] 〔身〕-【聖】 聖本無「身」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身」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14] (能)+如【宋】【元】【明】 「如」,宋、元、明三本作「能如」。 大正藏無「能」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5] (名)+為【宋】【元】【明】 「為」,宋、元、明三本作「名為」。 大正藏無「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一] [二] [三]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中「觀七處之善」是指修行四無量心及三三昧,「察四處之法」即修行四念處。 《雜阿含經》卷二十七第744經和第745經則分別提到可以從四無量心或空入處定入手,修行四念處,完成七覺支。 本經的「七處善」和《雜阿含經》卷二第42經的「七處善」(熟練於了知五陰及其集、滅、道、味、患、離等七處)雖然文字相近,但沒有直接關係。 =====(四)@@[0745b26]@@===== @[0745b26]@聞如是: @[0745b26]@一時,佛在釋翅-[16]-迦毘羅越城尼拘-[17]-屢園,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0745b27]@是時,眾多比丘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眾多比丘白世尊言:「我等欲詣北方遊化。」 @[0745c01]@世尊告曰:「宜知是-[18]-時。」世尊復告比丘曰:「汝等為辭舍利弗比丘乎?」 @[0745c02]@諸比丘對曰:「不也。世尊!」 @[0745c03]@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往辭舍利弗比丘。所以然者,舍利弗比丘恒與諸梵行人教-[19]-誡其法,說法無厭足。」 @[0745c05]@爾時,世尊與諸比丘說微妙之法,諸比丘聞法已,即從座起,禮世尊足,遶佛三[[匝]]-[]-,便退而去。 @[0745c07]@爾時,舍利弗在釋翅神寺中遊。爾時,眾多比丘往至舍利弗所,共相問訊,在一面坐。是時,眾多比丘白舍利弗言:「我等欲詣北方人間遊化,今已[*]辭世尊。」 @[0745c11]@舍利弗言:「卿等當知,北方人民、[[沙門、婆羅門]]-[]-皆悉聰明,智慧難及,復有人民-[20]-憙來相試。若當來問卿:『諸賢師,作何等論?』設當作是問者,欲云何報之?」 @[0745c15]@諸比丘報曰:「設當有人來問者,我當以此義報之:『色者無常,其無常者即是苦-[21]-也;苦者無我,無我者-[22]-空,以空無我、彼空,如是智者之所觀也。痛、想、行、識亦復無常、苦、空、無我,其實空者彼無我、空,如是智者之所學也。此五盛陰皆空、皆寂,因緣合會皆歸於磨滅,不得久住。八種之道,將從有七,我師所說正謂此耳。』若剎利、婆羅門、人民之類,來問我義者,我等當以此義報之。」 @[0745c23]@是時,舍利弗語眾多比丘曰:「汝等堅持心意,勿為[[輕舉]]-[]-。」 @[0745c25]@是時,舍利弗具足與諸比丘說微妙-[23]-之法,即從座起而去。 @[0745c26]@是時,眾多比丘去不遠,舍利弗告-[24]-比丘:「當云何行八種[*]之道及七-[25]-種[*]之法?」 @[0745c28]@是時,眾多比丘白舍利弗言:「我等乃從遠來,欲聞其義,唯願說之。」 @[0745c29]@舍利弗報曰:「汝等諦聽!-[1]-諦聽,善思念之,吾今當說。」是時,[*]比丘而受其教。 @[0746a02]@舍利弗告曰:「若一心念正見者,念覺意不亂也;等治者,念一心一切諸法,法覺意也;等語者,身意精進,精進覺意也;等業者,一切諸法得生,喜覺意也;等命者,知足於賢聖之財,悉捨家財,安其形體,猗覺意也;等方便者,得賢聖四諦,盡除去諸結,定覺意也;等念者,觀四意止,身無牢固,皆空無我,護覺意也;等三昧者,不獲者獲,不度者度,不得證者使得證也。設當有人來問此義:『云何修八種道及七法?』汝等當如是報之。所以然者,八種道及七法,其有比丘-[2]-修此者,有漏心便得解脫。 @[0746a14]@「我今重告-[3]-汝,其有比丘修行思惟八種道及七法者,彼比丘便成二果而無狐疑,得-[4]-阿羅漢。且捨此事。若不能多,一日之中行此八種道及七法者,其福不可稱計,得阿那含、若阿羅漢。是故,諸賢,當求方便,行此八種道及七法者,於取道無有狐疑。」 @[0746a20]@爾時,諸比丘聞舍利弗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6] 迦=伽【宋】【元】【明】【聖】 「迦」,宋、元、明、聖四本作「伽」。 「伽」,大正藏原為「迦」,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伽」。 [17] 屢=律【聖】 「屢」,聖本作「律」。 「律」,大正藏原為「屢」,今依據聖本改作「律」。 [18] 時+(是時)【宋】【元】【明】 「時」,宋、元、明三本作「時是時」。 大正藏無「是時」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9] 誡=戒【聖】 「誡」,聖本作「戒」。 「戒」,大正藏原為「誡」,今依據聖本改作「戒」。 [20] 憙=喜【聖】 「憙」,聖本作「喜」。 「喜」,大正藏原為「憙」,今依據聖本改作「喜」。 [21] 〔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2] 空+(也)【宋】【元】【明】 「空」,宋、元、明三本作「空也」。 大正藏無「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3]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4] (諸)+比【宋】*【元】*【明】* 「比」,宋、元、明三本作「諸比」。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5] 〔種〕-【聖】 聖本無「種」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種」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1] 〔諦聽〕-【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諦聽」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諦聽」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 修+(行)【宋】【元】【明】 「修」,宋、元、明三本作「修行」。 大正藏無「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 汝+(等)【元】【明】 「汝」,元、明二本作「汝等」。 大正藏無「等」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4] (阿那含若)+阿【宋】【元】【明】 「阿」,宋、元、明三本作「阿那含若阿」。 大正藏無「阿那含若」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 匝:環繞一圈稱為一匝。 [] 沙門、婆羅門:修行人的統稱。 [] 輕舉:舉止浮躁,隨意行事。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導讀:八正道]===== 「八正道」是邁向解脫的八個正確途徑,又譯為「八聖道」。 八正道一般定義為: -正見:正確的見解。 -正志:正確的意向;離於貪欲、瞋恚、加害的意向。又譯為「正思惟」。 -正語:正確的言語;不說妄語、兩舌、惡口、綺語。 -正業:正確的行為;不做殺生、偷盜、邪淫的事。 -正命:正當的謀生。 -正方便:正確的努力。又譯為「正精進」、「正勤」。 -正念:正確的專注;清澈的覺知。 -正定:正確的禪定。 =====(五)@@[0746a21]@@===== @[0746a21]@聞如是: @[0746a21]@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746a22]@爾時,世尊-[5]-語迦葉曰:「汝今年-[6]-已朽邁,無少壯[*]之意,宜可受諸長者衣裳及其飲食。」 @[0746a24]@大迦葉白佛言:「我不堪任受彼衣食,今此[[納衣]]-[]-隨時乞食,快樂無比。所以然者,將來-[7]-當有比丘!形體柔軟,心貪好衣食,便於禪退轉,不復能行苦業,又當作是語:『過去佛時,諸比丘等亦受人請、受人衣食,我等何為不法古時聖人乎?』坐貪著衣食故,便當[[捨服為白衣]]-[]-,使諸-[8]-聖賢無復威神,[[四部之眾]]-[]-漸漸減少;聖眾-[9]-已減少,如來神寺復當毀壞;如來神寺[*]已-[10]-毀壞故,經法復當-[11]-凋落。是時,[[眾生無復精光]]-[]-,-[12]-以無精光,壽命遂短。是時,彼眾生命終已,皆墮三惡趣。猶如今日眾生之類,為福多者皆生天上,當來之世為罪多者,盡入地獄。」 @[0746b07]@世尊告曰:「善哉!善哉!迦葉多所饒益,為世人民作良-[13]-友福田。迦葉當知,吾-[14]-般涅槃後千歲餘,當有比丘於禪退轉,不復行[[頭陀之法]]-[]-;亦-[15]-無乞食、著補納衣,貪-[16]-受長者請-[17]-其衣食;亦復不在樹下閑居之處,好喜莊飾房舍,亦不用[[大小便為藥]]-[]-,但著餘藥草,極甘美者;或於其中貪著財貨,吝惜房舍,恒共鬥諍。爾時,[[檀越]]-[]-施主篤信佛法,好喜惠施,不惜財物。是時,檀越施主命終之後盡生天上,比丘懈怠者,死入地獄中。如是,迦葉!一切諸行皆悉無常,不得久保。 @[0746b18]@「又迦葉-[18]-當知,將來之世,當有比丘-[19]-剃鬚髮而習家業,左抱男,右抱女,又執箏簫在街巷乞食。爾時,檀越施主受福無窮,況復今日至誠乞食者。如是,迦葉!一切行無常,不可久-[20]-停。 @[0746b22]@「迦葉當知,將來之世,若有沙門比丘當捨[[八種道]]-[]-及[[七種[*]之法]]-[]-,如我今日於三阿僧祇劫所集法寶。將來諸比丘以為歌曲,在眾人中乞食以自濟命,然-[21]-後檀越施主-[22]-飯彼比丘眾,猶獲其福,況復今日而不得其福乎! @[0746b27]@「我今持此法付授迦葉及阿難比丘。所以然者,吾今年-[23]-老以向八十,然如來不久當取滅度,今持法寶付囑二人,善念誦持,使不斷絕,流布世間。其有遏絕聖人言教者,便為墮邊際。是故,今日囑累汝經法,無令脫失。」 @[0746c03]@是時,大迦葉及阿難即從座起,長跪叉手,白世尊-[24]-言:「以何等故,以此經法付授二人,不囑累餘人乎?又復如來眾中,神通-[25]-第一不可稱計,然不囑累?」 @[0746c07]@世尊告迦葉曰:「我於天上、人中,終不見此人,能受持此法寶,如迦葉、阿難之比。然聲聞中亦復不出二人上者,過去諸佛亦復有此二人受持經法,如今迦葉、阿難比丘之比,極為殊妙。所以然者,過去諸佛頭陀行比丘,[[法存則存,法沒則沒]]-[]-。然我今日迦葉比丘留住在世,彌勒佛出世然後取滅度。由此因緣,今迦葉比丘勝過去時比丘之眾。又阿難比丘云何得勝過去侍者?過去時諸佛侍者,聞他所說,然後乃解。然今日阿難比丘,如來未發語便解,如來-[26]-不復語是,皆悉知之。由此因緣,阿難比丘勝過去時諸佛侍者。是故,迦葉!阿難!吾今付授汝、囑累汝此法寶,無令缺減。」 @[0746c20]@爾時,世尊便說-[27]-偈言: 「一切行無常,  起者必有滅,\\  無生則無死,  此滅-[28]-最為樂。」\\ @[0746c24]@是時,大迦葉及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五-[29]- ====[校勘]==== [5] 語=告【宋】【元】【明】 「語」,宋、元、明三本作「告」。 「告」,大正藏原為「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告」。 [6] 已=以【宋】【聖】 「已」,宋、聖二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以」。 [7] (亦)+當【聖】 「當」,聖本作「亦當」。 大正藏無「亦」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8] 聖賢=賢聖【宋】【元】【明】 「聖賢」,宋、元、明三本作「賢聖」。 「賢聖」,大正藏原為「聖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賢聖」。 [9]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10] 毀壞故=壞【宋】【元】【明】 「毀壞故」,宋、元、明三本作「壞」。 「壞」,大正藏原為「毀壞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壞」。 [11] 凋=彫【聖】 「凋」,聖本作「彫」。 「彫」,大正藏原為「凋」,今依據聖本改作「彫」。 [12]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13] 友=祐【宋】【元】【明】 「友」,宋、元、明三本作「祐」。 「祐」,大正藏原為「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祐」。 [14] 〔般〕-【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般」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般」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5] 無=不【宋】【元】【明】 「無」,宋、元、明三本作「不」。 「不」,大正藏原為「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不」。 [16] 〔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受」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受」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7] (受)+其【宋】【元】【明】 「其」,宋、元、明三本作「受其」。 大正藏無「受」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8] 〔當〕-【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當」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9] 剃+(除)【宋】【元】【明】 「剃」,宋、元、明三本作「剃除」。 大正藏無「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0] 停=保【宋】【元】【明】,=亭【聖】 ???? [21] 後=彼【宋】【元】【明】 「後」,宋、元、明三本作「彼」。 「彼」,大正藏原為「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彼」。 [22] (雖)+飯【宋】【元】【明】 「飯」,宋、元、明三本作「雖飯」。 大正藏無「雖」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3] 老=耆【聖】 「老」,聖本作「耆」。 「耆」,大正藏原為「老」,今依據聖本改作「耆」。 [24] 言=曰【宋】【元】【明】 「言」,宋、元、明三本作「曰」。 「曰」,大正藏原為「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曰」。 [25] 第一=弟子【宋】【元】【明】 「第一」,宋、元、明三本作「弟子」。 「弟子」,大正藏原為「第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弟子」。 [26] 不復語=意須是不須【宋】【元】【明】 「不復語」,宋、元、明三本作「意須是不須」。 「意須是不須」,大正藏原為「不復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意須是不須」。 [27] 偈言=此偈【宋】【元】【明】 「偈言」,宋、元、明三本作「此偈」。 「此偈」,大正藏原為「偈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此偈」。 [28] 最為=為最【宋】【元】【明】 「最為」,宋、元、明三本作「為最」。 「為最」,大正藏原為「最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為最」。 [29] +(光明皇后願文)【聖】 聖本在「??」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大正藏無「光明皇后願文」六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註解]==== [] 納衣:撿拾被丟棄的衣物,清洗後縫製成的衣服。又譯作「糞掃衣」。穿糞掃衣而不穿施主布施的衣服是十二頭陀行之一。 [] 捨服為白衣:由出家的僧人身份捨戒還俗為在家人。 [] 四部之眾:比丘(受完整出家戒律的男子)、比丘尼(受完整出家戒律的女子)、優婆塞(在家的男性佛教徒)、優婆夷(在家的女性佛教徒)。又譯為「四眾」。 [] 眾生無復精光:眾生精神萎靡、面色枯黃。 [] 頭陀之法:捨棄對衣服、飲食、住處的貪著,以修鍊身心、去除塵垢煩惱的苦行法。有十二項規定:(1) 在阿蘭若處:居於離開聚落,寂靜而適合修行的地方。(2) 常行乞食。(3) 次第乞食:乞食時沿門托鉢,不分貧富之家。(4) 受一食法:一日一食。(5) 節量食:不吃過多,鉢中只受一糰飯。(6) 中後不得飲漿:日中一食後不再飲漿。(7) 著弊衲衣:穿著廢棄布所作的襤褸衣。(8) 但三衣:除三衣外,沒有多餘的衣服。(9) 塚間住:住於墓地。(10) 樹下止。(11) 露地坐。(12) 但坐不臥:不躺下。又譯為「十二頭陀」。 [] 大小便為藥:大小便指已被丟棄的藥渣滓。「大小便為藥」為撿拾被丟棄的藥渣滓再煎煮之後服用當藥。亦可稱為「腐爛葉」。 [] 檀越:為音譯,義譯為「施主」,施與僧眾衣食等的人。 [] 八種道:即「八正道」,邁向解脫的八個正確途徑:(1)正見、(2)正志、(3)正語、(4)正業、(5)正命、(6)正方便、(7)正念、(8)正定。 [] 七種之法:即「七覺支」,覺悟的七個要素:(1)念覺支、(2)擇法覺支、(3)精進覺支、(4)喜覺支、(5)輕安覺支、(6)定覺支、(7)捨覺支。 [] 法存則存,法沒則沒:佛法存在時有頭陀行者,佛法滅亡後則無頭陀行者。??? ====[對應經典]==== * 參考{ref>Za41.23} * 參考{ref>BZa06.10} * 參考{ref>S16.05} * 參考《增壹阿含經》卷五〈壹入道品 12〉第6經 ====[讀經拾得]==== ====[進階辨正]==== [[什麼是「眾生無復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