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 -[23]-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聲聞品第二十八 =====導讀===== =====(一)@@[0646c29]@@===== @[0646c29]@聞如是: @[0646c29]@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0647a01]@是時,四大聲聞集在一處,而作是說:「我等共觀此羅閱城中,誰有不供奉佛、法、眾作功德者,由來無信-[1]-者,當勸令信如來、法、-[2]-僧。」尊者[[大目揵連]]-[]-、尊者[[迦葉]]-[]-、尊者[[阿那律]]-[]-、尊者[[賓頭盧]]-[]-。 @[0647a05]@爾時,有長者名跋提,饒財多寶,不可稱計:金、銀、珍寶、硨璩、瑪瑙、真珠、-[3]-虎魄、象馬、車乘、奴婢、僕從,皆悉備具。又復慳貪不肯布施,於佛、法、眾無有毫釐之善,無有篤信,故福已盡,更不造新,恒懷邪見:無施、無福、亦無受者,亦無今世、後世、善惡之報,亦無父母及得阿羅漢者,亦復無有而取證者。彼長者有七重門,門門有守人,不得使乞者詣門,復以鐵籠絡覆中庭-[4]-中,恐有飛鳥來至-[5]-庭中。 @[0647a14]@長者有-[6]-姊名難陀,亦復慳貪不肯惠施,不種功德之本,故者已滅,更不造新,亦懷邪見:無施、無福、亦無受者,亦無今世、後世、善惡之報,亦無父母、得阿羅漢,亦復無有而取證者。難陀門戶亦有七重,亦有守門人,不令有來乞者,亦復以鐵籠覆上,不使飛鳥來入家中。「我等今日可使難陀母篤信佛、法、眾。」 @[0647a22]@爾時,-[7]-拔提長者清旦食餅。是時,尊者阿那律到時,著衣持鉢,便從長者舍地中踊出,舒鉢向長者。是時,長者極懷愁憂,即授少許餅與阿那律。是時,阿那律得餅已,還詣所在。 @[0647a26]@是時,長者便興瞋恚,語守門人言:「-[8]-我有教勅:『無令有人入門內。』何故使人來入?」時,守門者報曰:「門閤牢固,不知此-[9]-道士為從何來?」爾時,長者默然不言。 @[0647b01]@時,長者已食餅竟,次食魚肉。尊者大迦葉著衣持鉢,詣長者家,從地中踊出,舒鉢向長者。時,長者甚懷愁憂,授少許魚肉與之。是時,迦葉得肉,便於彼沒,還歸所在。 @[0647b04]@是時,長者倍復瞋恚,語守門者言:「我先有教令:『不使人入家中。』何故復使二沙門入家乞食?」時,守門人報曰:「我等不見此沙門為從何來入?」 @[0647b08]@長者報曰:「此禿頭沙門善於幻術,-[10]-狂惑世人,無有正行。」 @[0647b09]@爾時,長者婦去長者不遠而坐觀之。然此長者婦是[[質多]]-[]-長者妹,從摩師山中取之。時,婦語長者言:「可自護-[11]-口,勿作是語,言:『沙門學於幻術。』所以然者,此諸沙門有大威神,所以來至長者家者,多所饒益。長者!竟識先前比丘者乎?」 @[0647b14]@長者報曰:「我不識之。」 @[0647b15]@時婦報言:「長者!頗聞迦毘羅衛-[12]-國-[13]-斛淨王子名阿那律,當生之時,此地-[14]-六變震動,遶舍一由旬內,伏藏自出?」 @[0647b18]@長者報言:「我聞有阿那律,然不見之耳。」 @[0647b18]@時,婦語長者言:「此豪族之子,捨居家已,出家學道,修於梵行,得阿羅漢道,天眼第一,無有出者。然-[15]-如來亦說:『我弟子中天眼第一,所謂阿那律比丘是。』次第二比丘來入乞者,為識不乎?」 @[0647b23]@長者報-[16]-言:「我不識之。」 @[0647b23]@其婦語言:「長者!頗聞此羅閱城內大梵志名迦毘羅,饒財多寶,不可稱計,有九百九十九頭耕牛[[田作]]?」 @[0647b26]@長者報言:「我躬自見此梵志身。」 @[0647b26]@其婦報言:「長者!頗聞彼梵志[[息]]-[]-,名曰比波羅耶檀那,身作金色,婦名婆陀,女中殊勝者,設舉[[紫磨金]]-[]-在前猶黑比白?」 @[0647b29]@長者報言:「我聞此梵志有子,名曰比波羅耶檀那,然復不見。」 @[0647c02]@其婦報言:「向者,後來比丘即是。其身捨此玉女之寶,出家學道,今得阿羅漢,恒行頭陀,諸有頭陀之行具足法者,無有出尊迦葉上也。世尊亦說:『我弟子中第一比丘頭陀行者,所謂大迦葉是。』今長者[[快得善利]],乃使賢聖之人來至此間乞食。我觀此義已,故作是言:『善自護口,莫誹謗賢聖之人,言作幻化。』此釋迦弟子皆有神德,當說此語。」 @[0647c10]@時,尊者大目-[17]-揵連著衣持鉢,飛騰虛空,詣長者家,破此鐵籠,落在虛空中,[[結跏趺坐]]。 @[0647c12]@是時,跋提長者見目[*]犍連在虛空中坐,便懷恐怖,而作是說:「汝是天耶?」 @[0647c13]@目連報言:「我非天也。」 @[0647c14]@長者問言:「汝是[[乾沓惒]]-[]-耶?」 @[0647c14]@目連報言:「我非乾沓惒。」 @[0647c15]@長者問言:「汝是鬼耶?」 @[0647c15]@目連報言:「我非鬼也。」 @[0647c16]@長者問言:「汝是羅剎噉人鬼耶?」 @[0647c17]@目連報言:「我亦非羅剎噉人鬼也。」 @[0647c17]@是時,跋提長者便說此偈: 「為天乾沓惒?  羅剎鬼神耶?\\  又言非是天,  羅剎鬼神者。\\  不似乾沓惒,  方-[18]-域所遊行,\\  汝今名何等?  我今欲得知?」\\ @[0647c23]@爾時,目連復以偈報曰: 「非天乾沓惒,  非鬼羅剎種,\\  三世得解脫,  今我是人身。\\  所可降伏魔,  成於無上道,\\  師名釋迦文,  我名大目連。」\\ @[0647c28]@是時,跋提長者語目連言:「比丘!何所教勅?」 @[0647c29]@目連報言:「我今欲與汝說法,善思念之。」 @[0647c29]@時,長者復作是念:「此諸道士長夜著於飲食,然今欲論者,正當論飲食耳。若當從我索食者,我當言無也。」然復作是念:「我今少多聽此人所說。」爾時,目連知長者心中所念,便說此偈: 「如來說二施,  法施及財施,\\  今當說法施,  專心一意聽。」\\ @[0648a08]@是時,長者聞當說法施,便懷歡喜,語目連言:「願時演說,聞當知之。」 @[0648a09]@目連報言:「長者當知,如來-[1]-說五事大施,盡形壽當念修行。」 @[0648a11]@時,長者復作是念:「目連向者欲說法施行,今復言有五大施。」是時,目連知長者心中所念,復告長者言:「如來說有二大施。所謂法施、財施。我今當說法施,不說財施。」 @[0648a14]@長者報言:「何者是五大施?」 @[0648a15]@目連報言:「一者不得殺生,此名為大施,長者!當盡形壽-[2]-修行之。二者不盜,名為大施,當盡形壽-[3]-修行。不婬、不妄語、不飲酒,當盡形壽而修行之。是謂,長者!有此五大施,當念修行。」 @[0648a19]@是時,跋提長者聞此語已,極懷歡喜,而作是念:「釋迦文佛所說甚妙,今所演說-[4]-者,乃不用寶物,如我今日不堪殺生,此可得奉行。又我家中饒財多寶,終不偷盜,此亦是我之所行。又我家中有上妙之女,終不-[5]-婬他,是我之所行。又我不好妄語之人,何況自當妄語,此亦是我之所行。-[6]-如今日意不念酒,何況自-[7]-嘗,此亦是我之所行。」是時,長者語目連言:「此五施者我-[8]-能奉行。」 @[0648a28]@是時,長者心中作是念:「我今可飯此目連。」長者仰頭語目連言:「可屈神下顧,就此而坐。」 @[0648b01]@是時,目連尋聲-[9]-下坐。是時,跋提長者躬自辦種種飲食與目連,目連食訖,行淨水,長者作是念:「可持一端[[㲲]]-[]-奉上目連。」是時,入藏內而選取白㲲,欲取不好者,便得好者,尋復捨之,而更取㲲,又故爾好,捨之,復更取之。 @[0648b06]@是時,目連知長者心中所念,便說此偈: 「施與心鬪諍,  此福賢所棄,\\  施時非鬪時,  可時隨心施。」\\ @[0648b10]@爾時,長者便作是念:「今目連知我心中所念。」便持白㲲奉上目連。 @[0648b11]@是時,目連即與呪願: 「觀察施第一,  知有賢聖人,\\  施中最為上,  良田生果實。」\\ @[0648b14]@時,目連呪願已,受此白㲲,使長者受福無窮。 @[0648b15]@是時,長者便在一面坐,目連漸與說法妙論,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出要為樂。諸佛世尊所說之法,苦、-[10]-習、盡、道。時,目連盡與說之。即於座上得法眼淨,如極淨之衣易染為色,此跋提長者亦復如是,即於座上得法眼淨,-[11]-以得法、見法、無有狐疑,而受五戒,自歸佛、法、聖眾。 @[0648b21]@時,目連[*]以見長者得法眼淨,便說此偈: 「如來所說經,  -[12]-根原悉備具,\\  眼淨無瑕穢,  無疑無猶豫。」\\ @[0648b25]@是時,跋提長者白目連曰:「自今已後恒受我請,及四部眾,當供給衣被、飯食、床臥具、病瘦醫藥,無所愛惜。」是時,目連與長者說法已,便從-[13]-坐起而去。 @[0648b28]@餘大聲聞,尊者大迦葉、尊者阿那律,語尊者賓頭盧言:「我等已度跋提長者,汝今可往降彼老母難陀。」 @[0648c01]@賓頭盧報曰:「此事大佳。」 @[0648c02]@爾時,老母難陀躬作酥餅。爾時,尊者賓頭盧到時,著衣持鉢,入羅閱城乞食,漸漸至老母難陀舍,從地中踊出,舒手持鉢,從-[14]-老母難陀乞食。是時,老母見賓頭盧已,極懷瞋恚,-[15]-並作是惡言:「比丘當知,設汝眼脫者,我終不乞汝食也。」 @[0648c07]@是時,賓頭盧即入三昧,使雙眼脫出。是時,母難陀倍復瞋恚,復作惡言:「正使沙門空中倒懸者,終不與汝食。」 @[0648c10]@是時,尊者賓頭盧復以三昧力,在空中倒懸。時,母難陀倍復瞋恚而作惡言:「正使沙門舉身烟出者,我終不與汝食。」 @[0648c13]@是時,賓頭盧復以三昧力舉身出烟。是時,老母見已,倍復恚怒,而作是語:「正使沙門舉身燃者,我終不與汝食也。」 @[0648c15]@是時,賓頭盧即以三昧,使身體盡燃。老母見已,復作是語:「正使沙門舉身出水者,我終不與汝食也。」 @[0648c17]@時,賓頭盧復以三昧力,-[16]-便舉身皆出水。老母見已,復作是語:「正使沙門在我前死者,-[17]-我終不與汝食也。」 @[0648c20]@是時,尊者賓頭盧即入滅盡三昧,無出入息,在老母前死。時,老母以不見出入息,即懷恐怖,衣毛皆竪,而作-[18]-是語:「此沙門[[釋種-[19]-子]]-[]-,多所-[20]-識知,國王所敬,設聞在我家死者,必遭官事,恐不免濟。」並作是語:「沙門還活者,我當與沙門食。」是時,賓頭盧即從三昧起。 @[0648c26]@時,母難陀復作是念:「此餅極大,當更作小者與之。」時,老母取少許麵作餅,餅遂長大。老母見已,復作是念:「此餅極大,當更作小者。然餅遂大,當取先前作者持與之。」便前取之,然復諸餅皆共相連。時,母難陀語賓頭盧曰:「比丘!須食者便自取,何故相嬈乃爾?」 @[0649a03]@賓頭盧報曰:「大姊當知,我不須食,但須-[1]-母欲有所說耳。」 @[0649a05]@母難陀報曰:「比丘!何所-[2]-戒勅?」 @[0649a05]@賓頭盧曰:「老母-[3]-今當知,-[4]-今持此餅往詣世尊所。若世尊有所[*]戒勅者,我等當共奉行。」 @[0649a07]@老母報曰:「此事甚快。」 @[0649a08]@是時,老母躬負此餅從尊者賓頭盧後往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0649a10]@爾時,賓頭盧白世尊曰:「此母難陀是跋提長者[*]姊,慳貪獨食不肯施人。唯願世尊為說篤信之法,使得開解。」 @[0649a12]@爾時,世尊告母難陀:「汝今持餅施與如來及與比丘僧。」 @[0649a14]@是時,母難陀即以奉上如來及餘比丘僧。故有遺餘餅在,母難陀白世尊-[5]-言:「-[6]-故有-[7]-殘餅。」 @[0649a16]@世尊-[8]-曰:「更飯佛、比丘僧。」 @[0649a16]@母難陀受佛教令,復持此餅飯佛及比丘僧。然後-[9]-復故有餅在。是時,世尊告母難陀:「汝今當持此餅-[10]-與比丘尼眾、優婆塞、-[11]-優婆夷眾。」 @[0649a19]@然故有餅在,世尊告曰:「可持此餅施與諸貧窮者。」 @[0649a21]@然故有餅在,世尊告曰:「可持此餅棄于淨地,若著極-[12]-清淨水中。所以然者,我終不見沙門、婆羅門、天及人民能消此餅,除如來.至真.等正覺。」 @[0649a24]@對曰:「如是。世尊!」是時,母難陀即以此餅,捨著淨水中,即時火焰起。母難陀見已,尋懷恐懼,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0649a27]@是時,世尊漸與說法,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漏為穢污,出家為要。爾時,世尊[*]以見母難陀心意開解,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習、盡、道,爾時世尊盡與母難陀說之。 @[0649b02]@是時,-[13]-老母即於座上得法眼淨,猶如白㲲易染為色。此亦如是,時母難陀諸塵垢盡,得法眼淨。彼[*]以得法、成法無有狐疑,已度猶豫,得無所畏,而[[承事]]三尊,受持五戒。爾時,世尊重與說法,使發歡喜。 @[0649b07]@爾時,-[14]-難陀白世尊曰:「自今已後,使四部之眾在我家取施,自今已去恒-[15]-常布施,修-[16]-諸功德,奉諸-[17]-賢聖。」即從[*]坐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0649b10]@是時,跋提長者及母難陀,-[18]-有弟名曰優婆迦尼,是阿闍世王少小同好,極相愛念。爾時,優婆迦尼長者經營田作,聞兄跋提及姊難陀受如來法化,聞-[19]-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七日之中不復睡眠,亦不飲食。是時,長者辦田作已,還詣羅閱城中道,復作是念:「我今先至世尊所,然後到家。」爾時,長者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0649b18]@爾時,長者白世尊曰:「我兄跋提及姊難陀,受如來法化乎?」 @[0649b19]@世尊告曰:「如是,長者!今跋提、難陀[*]以見四諦,修諸善法。」 @[0649b20]@爾時,優婆迦尼長者白世尊曰:「我等居門極獲大利。」 @[0649b22]@世尊告曰:「如是,長者!如汝所言,汝今父母極獲大利,種後世之福。」 @[0649b23]@爾時,世尊與長者說微妙之法,長者聞法已,即從[*]坐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往詣王阿闍世所,在一面坐。 @[0649b26]@爾時,王問長者曰:「汝兄及姊受如來化耶?」 @[0649b27]@對曰:「如是。大王!」 @[0649b27]@王聞此語,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即擊-[20]-鍾鳴鼓,告勅城內:「自今已後,無令事佛之家有所貲輸,亦使事佛之人來迎去送。所以然者,此皆是我道法兄弟。」 @[0649c02]@爾時,王阿闍世出種種飲食持與長者,時長者便作是念:「我竟不聞世尊說夫優婆塞之法,為應食何等食?應飲何等漿?我今先往至世尊所,問-[21]-此義,然後當食。」 @[0649c05]@爾時,長者告左右一人曰:「汝往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持我聲而白世尊云:『-[22]-優婆迦尼長者白世尊曰:「夫賢者之法當持幾戒?又犯幾戒非清信士?當應食何等食?飲何等漿?」』」 @[0649c10]@爾時,彼人受長者教,往至-[23]-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彼人持長者名,白世尊曰:「夫清信士之法應持幾戒?犯幾戒非優婆塞?又應食何等食?飲何等漿?」 @[0649c13]@世尊告曰:「汝今當知食有二種,有可親近,有不可親近。云何為二?若親近食時,起不善法,善法有損,此食不可親近;若得食時,善法增益,不善法損,此食可親近。漿亦有二事,若得漿時,起不善法,善法有損,此不可親近;若得漿時,不善法損,善法有益,此可親近。夫清信士之法,限戒有五,其中能持一戒、二戒、三戒、四戒,乃至五戒,皆當持之。當再三問,能持者使持之;若清信士犯一戒已,身壞命終,生地獄中。若復清信士奉持一戒,生善處天上,何況二、三、四、五?」是時,彼人從佛受教已,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0649c26]@彼人去不遠,是時世尊告諸比丘:「自今已後,聽授優婆塞五戒及三自歸。若比丘欲授清信士、女戒時,教使露-[24]-臂、叉手合掌,教稱姓名,歸佛、法、眾;再三教稱姓名,歸佛、法、眾,復更自稱;『我今已歸佛,歸法,歸比丘僧。』如釋迦文佛最初五百賈客受三自歸,盡形壽不殺、不盜、不婬、不欺、不飲酒。若持一戒,餘封四戒;若受二戒,餘封三戒;若受三戒,餘封二戒;若受四戒,餘封一戒;若受五戒,當具足持之。」 @[0650a06]@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23]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 [1] 者=今【宋】【元】【明】 「者」,宋、元、明三本作「今」。 「今」,大正藏原為「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今」。 [2] 〔僧〕-【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僧」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僧」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3] 虎魄=琥珀【宋】【元】【明】 「虎魄」,宋、元、明三本作「琥珀」。 「琥珀」,大正藏原為「虎魄」,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琥珀」。 [4] 〔中〕-【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中」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5] 庭中=中庭【宋】【元】【明】 「庭中」,宋、元、明三本作「中庭」。 「中庭」,大正藏原為「庭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中庭」。 [6] 姊=妹【宋】*【元】*【明】* 「姊」,宋、元、明三本作「妹」。 「妹」,大正藏原為「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妹」。 [7] 拔提=跋提【宋】【元】【明】 「拔提」,宋、元、明三本作「跋提」。 「跋提」,大正藏原為「拔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跋提」。 [8] 我+(先)【宋】【元】【明】 「我」,宋、元、明三本作「我先」。 大正藏無「先」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9] 道士=道人【宋】【元】【明】 「道士」,宋、元、明三本作「道人」。 「道人」,大正藏原為「道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道人」。 [10] 狂=誑【宋】【元】【明】 「狂」,宋、元、明三本作「誑」。 「誑」,大正藏原為「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誑」。 [11] 口=之【宋】【元】【明】 「口」,宋、元、明三本作「之」。 「之」,大正藏原為「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之」。 [12] 〔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3] 斛淨=穀淨【宋】【元】【明】 「斛淨」,宋、元、明三本作「穀淨」。 「穀淨」,大正藏原為「斛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穀淨」。 [14] 六變=六反【宋】【元】【明】 「六變」,宋、元、明三本作「六反」。 「六反」,大正藏原為「六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六反」。 [15] (諸)+如來【宋】【元】【明】 「如來」,宋、元、明三本作「諸如來」。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6] 言=曰【宋】【元】【明】 「言」,宋、元、明三本作「曰」。 「曰」,大正藏原為「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曰」。 [17] 〔揵〕-【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揵」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揵」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8] 域=城【宋】 「域」,宋本作「城」。 「城」,大正藏原為「域」,今依據宋本改作「城」。 [1] 〔說〕-【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說」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說」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 (而)+修行【宋】【元】【明】 「修行」,宋、元、明三本作「而修行」。 大正藏無「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 修行=而修行之【宋】【元】【明】 「修行」,宋、元、明三本作「而修行之」。 「而修行之」,大正藏原為「修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而修行之」。 [4] 〔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5] 婬他=他婬【宋】【元】【明】 「婬他」,宋、元、明三本作「他婬」。 「他婬」,大正藏原為「婬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他婬」。 [6] 如+(我)【宋】【元】【明】 「如」,宋、元、明三本作「如我」。 大正藏無「我」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7] 嘗+(飲)【宋】【元】【明】 「嘗」,宋、元、明三本作「嘗飲」。 大正藏無「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8] (所)+能【宋】【元】【明】 「能」,宋、元、明三本作「所能」。 大正藏無「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9] 下=來【宋】【元】【明】 「下」,宋、元、明三本作「來」。 「來」,大正藏原為「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來」。 [10] 習=集【元】【明】* 「習」,元、明二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11]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12] 根原=根元【宋】【元】【明】 「根原」,宋、元、明三本作「根元」。 「根元」,大正藏原為「根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根元」。 [13]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14] 〔老〕-【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老」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老」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5] 並=而【宋】【元】【明】 「並」,宋、元、明三本作「而」。 「而」,大正藏原為「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而」。 [16] 便=使【宋】【元】【明】 「便」,宋、元、明三本作「使」。 「使」,大正藏原為「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使」。 [17] 〔我〕-【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我」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我」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8] 是語=是說【宋】【元】【明】 「是語」,宋、元、明三本作「是說」。 「是說」,大正藏原為「是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是說」。 [19] 宋、元、明三本無「種」字。 [20] 識知=知識【宋】【元】【明】 「識知」,宋、元、明三本作「知識」。 「知識」,大正藏原為「識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知識」。 [1] (老)+母【宋】【元】【明】 「母」,宋、元、明三本作「老母」。 大正藏無「老」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 戒=誡【宋】*【元】*【明】* 「戒」,宋、元、明三本作「誡」。 「誡」,大正藏原為「戒」,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誡」。 [3] 〔今〕-【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今」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今」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4] 今=爾【宋】【元】【明】 「今」,宋、元、明三本作「爾」。 「爾」,大正藏原為「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爾」。 [5] 言=曰【宋】【元】【明】 「言」,宋、元、明三本作「曰」。 「曰」,大正藏原為「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曰」。 [6] (今以飯比丘餘)+故【宋】【元】【明】 「故」,宋、元、明三本作「今以飯比丘餘故」。 大正藏無「今以飯比丘餘」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7] 殘餅=餅在【宋】【元】【明】 「殘餅」,宋、元、明三本作「餅在」。 「餅在」,大正藏原為「殘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餅在」。 [8] (告)+曰【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告曰」。 大正藏無「告」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9] 〔復〕-【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復」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0] (施)+與【宋】【元】【明】 「與」,宋、元、明三本作「施與」。 大正藏無「施」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1] 優婆夷=優婆斯【宋】【元】【明】 「優婆夷」,宋、元、明三本作「優婆斯」。 「優婆斯」,大正藏原為「優婆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優婆斯」。 [12] 〔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3] 〔老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老母」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老母」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4] 難陀+(母)【宋】【元】【明】 「難陀」,宋、元、明三本作「難陀母」。 大正藏無「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5] 常=當【宋】【元】【明】 「常」,宋、元、明三本作「當」。 「當」,大正藏原為「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當」。 [16] 諸=行【宋】【元】【明】 「諸」,宋、元、明三本作「行」。 「行」,大正藏原為「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行」。 [17] 賢聖=賢者【宋】【元】【明】 「賢聖」,宋、元、明三本作「賢者」。 「賢者」,大正藏原為「賢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賢者」。 [18] 〔有〕-【宋】 宋本無「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有」字,今依據宋本刪去。 [19] 已=以【宋】【元】【明】 「已」,宋、元、明三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以」。 [20] 〔鍾〕-【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鍾」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鍾」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1] 此義+(已)【宋】【元】【明】 「此義」,宋、元、明三本作「此義已」。 大正藏無「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2] 優婆迦尼=優波迦尼【宋】 「優婆迦尼」,宋本作「優波迦尼」。 「優波迦尼」,大正藏原為「優婆迦尼」,今依據宋本改作「優波迦尼」。 [23] 世尊=佛【宋】【元】【明】 「世尊」,宋、元、明三本作「佛」。 「佛」,大正藏原為「世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佛」。 [24] 臂=脚【元】【明】 「臂」,元、明二本作「脚」。 「脚」,大正藏原為「臂」,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脚」。 ====[註解]==== [] 羅閱城:「王舍城」的音譯,中印度摩羯陀國的首都。 [] 迦蘭陀竹園:佛陀的道場之一,為迦蘭陀長者所擁有的竹林中所建立的道場,是佛教最早蓋的寺院。又譯為「竹林加蘭哆園」、「竹林精舍」。 [] 賓頭盧:比丘名,出身婆羅門貴族,是俱睒彌國優填王的宰相之子,少年出家,證阿羅漢且有神通。佛陀成道後第六年,王舍城的樹提長者將栴檀木製成的鉢高懸在長竿上,表示誰能以神通取得就送誰,最後由賓頭盧尊者以神通取得,折服外道六師。但由於向未受大戒的人示現神通,被佛陀處罰離開閻浮提而到別的世界度眾,佛陀後來讓他回到閻浮提,付囑他在法滅盡前不入涅槃,以讓後世眾生供養植福。 [] 大目揵連:比丘名,以「神通第一」聞名。又譯為「目揵連」、「目犍連」、「大目犍連」。 [] 迦葉:比丘名,在佛成道後第三年隨佛出家,八天後即證得阿羅漢。佛陀稱讚他「十二頭陀,難得之行」第一,並曾在輕視大迦葉尊者衣服破爛的比丘前,讓半座給他坐。又譯為「摩訶迦葉」。 [] 阿那律:比丘名,以「天眼第一」聞名,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又譯為「阿那律陀」。 [] 質多:優婆塞(在家的男性佛教徒)名,佛陀稱讚他是在家弟子中「第一智慧」,佛陀的許多在家弟子也以他為榜樣。質多長者住在舍衛城附近的城市摩師山的芒果林旁,富有且淨信佛法,他在芒果林中建立精舍,終身供養僧眾。他證得三果,命終時往生五淨居天的不煩熱天,成為質多天子。又譯為「質多羅」。參見《雜阿含經》卷二十一「質多羅相應」的經文。 [] 息:兒子。 [] 紫磨金:帶紫色光澤的上等黃金。 [] 乾沓惒:樂神,八部眾之一,不食酒肉,以香氣以資養身體。又譯為「乾闥婆」。 [] 㲲:細緻的棉布。讀音同「疊」。 [] 釋種子:釋迦族血統的人,這裡指佛陀的弟子(賓頭盧尊者)。 ====[對應經典]==== * {ref>DhpAt-E} ====[讀經拾得]==== ***教誡勝於神通** 本經提到四阿羅漢無論怎麼用神通示現,都動搖不了跋提長者及母難陀(跋提長者的姐姐)的心,無法讓他們發心布施,不過自跋提長者聽了目連尊者的教誠,母難陀聽了佛陀的教誡後,讓他們的心態起了轉化,變成大施主。由此可知,教誡更勝於神通。 僧團的制度,或許也是從這些案例中學習,而強調要以教誡而不是神通來讓人信佛,甚至後來禁止對外人現神通。 本經中佛陀以神通接引人的層次也更高於賓頭盧尊者的層次,佛陀讓難陀母在實踐中持續體驗布施讓心柔軟的法喜,而不是以魔術試圖折服人。 觀察經中所載有效的接引初機的方法,我們也可學習順應對方的想法,採取適合對方的方法因勢利導,導引到正法。 \\ *本經的四大聲聞,分別是神足第一的大目犍連尊者、頭陀第一的大迦葉尊者、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以及獅子吼第一的賓頭盧尊者。其中大迦葉尊者、賓頭盧尊者,目前都還住世。 \\ *本性十分慳吝,也對三寶完全不信的跋提長者,他的夫人卻是質多長者的妹妹。質多長者,是三果聖者,也是在家佛弟子當中智慧第一。更多質多長者的事蹟可參考[[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一#五六六|《雜阿含經》卷二十一,質多羅相應]]。 \\ *阿那律尊者:佛的堂弟,容貌十分端正,出家後精進修行而雙眼失明,後證得阿羅漢,天眼第一。尊者相關事蹟散見經典中,可參考:[[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九|《雜阿含經》卷十九]]、[[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雜阿含經》卷二十]]的「阿那律相應」。 \\ *大迦葉尊者的父親富可敵國,因為國王用1,000頭牛耕作,為了表示比國王次一級,所以只好象徵性的少用1頭牛,只用999頭牛來耕作。可參考[[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23/1443_001.htm|《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毘奈耶》卷1]]。 \\ *大迦葉尊者未出家前的太太,叫做「婆陀」。婆陀後來在大迦葉尊者的接引下在世尊僧團出家,並證得阿羅漢,也就是[[agama1:增壹阿含經比丘尼品第五#二|《增壹阿含經》卷三〈比丘尼品〉第2經]]當中宿命通第一的「拔陀迦毘離尊者」,義譯為「妙賢尊者」。大迦葉尊者和妙賢尊者的詳細事蹟,可參考[[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23/1443_001.htm|《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毘奈耶》卷1]]、[[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23/1443_002.htm|《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毘奈耶》卷2]]。 \\ *乾沓惒,天龍八部當中的音樂神,義譯為香神,食香氣,身上也有香氣。請參考[[agama:全導讀_拾得頁|[導讀:天龍八部]]]。惒的讀音很多,可參考[[http://dict.variants.moe.edu.tw/yitia/fra/fra00556.htm|教育部異體字典]]。 \\ *五戒是五種大布施,呼應[[agama1:增壹阿含經等趣四諦品第二十七#三|《增壹阿含經》卷十九〈27等趣四諦品〉3]],提到持五戒的功德比物質上的大布施更多。 \\ *世尊在本經中首度開放比丘為在家人授三歸、五戒。受戒不一定要五項全受,受一戒、二戒乃至五戒都可以,只是受戒者要特別注意的是,必須自己想清楚確定能持再來持,否則犯戒就會落惡道。 \\ *本經中,老母難陀(跋提長者的姐姐)持餅布施給佛、四眾、窮人,卻怎麼也分不完,有點類似基督教的五餅二魚。 \\ *本經中的阿闍世王十分護持佛法,和他之前[[agama1:增壹阿含經安般品第十七#一一|和提婆達多共謀弒父篡位、立新佛]],以及[[agama1:增壹阿含經慚愧品第十八#五|放醉象打算害世尊的行為]]有180度的轉變,可能此時的阿闍世王已經悔悟重新做人了。阿闍世王還做過很多不好的事。後來阿闍世王對世尊懺悔自己殺害父王,世尊就說[[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01/0001_017.htm|若不是阿闍世王曾犯下殺父重罪,其實是可以證初果的]](此事另可參考[[agama1:增壹阿含經馬血天子問八政品第四十三#七|《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九〈43馬血天子問八政品〉7]])。懺悔向善之後,被稱為佛弟子中[[agama1:增壹阿含經清信士品第六#三|「起歡喜心,所謂王阿闍世是」]]。 \\ *若親近食(漿)時,起不善法,善法有損,此食(漿)不可親近;若得食(漿)時,善法增益,不善法損,此食(漿)可親近。本經世尊以「食、漿」為例,[[agama1:增壹阿含經苦樂品第二十九#八|《增壹阿含經》卷21〈29 苦樂品〉第8經]]則是以「衣裳、乞食、床座、醫藥」為例,作相同的說明。 「若得~時,而起善法」有點呼應[[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10/0279_014.htm|《華嚴經》卷十四〈淨行品11〉]]: 「若得美食, 當願眾生: 滿足其願, 心無羨欲。   得不美食, 當願眾生: 莫不獲得, 諸三昧味。 得柔軟食, 當願眾生: 大悲所熏, 心意柔軟。   得麁澁食, 當願眾生: 心無染著, 絕世貪愛。   若飯食時, 當願眾生: 禪悅為食, 法喜充滿。 若受味時, 當願眾生: 得佛上味, 甘露滿足。」 (CBETA, T10, no. 279, p. 71, c12-20) *長篇的經文要一字不差地傳誦較不易,有時會有變得較為故事性,但不影響經文所要表達的核心法義。 =====-[1]-(二)@@[0650a08]@@===== @[0650a08]@聞如是: @[0650a08]@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650a09]@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日月有四重翳,使不得放光明。何等為四?一者雲也,二者風塵,三者烟,四者-[2]-[[阿須倫]]-[]-,使覆日月不得放光明。是謂,比丘!日月有此四翳,使日月不得放大光明。此亦如是,比丘!有四結覆蔽人心不得開解。云何為四?一者欲結,覆蔽人心不得開解。二者瞋恚,三者愚癡,四者[[利養]]-[]-,覆蔽人心不得開解。是謂,比丘!有此四結覆蔽人心不得開解,當求方便,滅此四結。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0650a18]@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A. IV. 50. Upakkilesā. ??? [2] 阿須倫~Rāhu Asurinda. ??? ====[註解]==== [] 阿須倫:即「阿修羅」,六道眾生之一,喜愛戰鬥,有福報但因為瞋、慢、疑而生為阿修羅。 [] 利養:財利等能滋養身體的物品。 ====[對應經典]==== * {ref>A04.050} ====[讀經拾得]==== *阿須倫遮住月光的例子,可參考[[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二#五八三|《雜阿含經》卷二十二第583經]] =====-[3]-(三)@@[0650a20]@@===== @[0650a20]@聞如是: @[0650a20]@一時,佛在-[4]-[[阿羅毘祠]]-[]-側。爾時,極為盛寒,樹木凋落。 @[0650a21]@爾時,-[5]-[[手阿羅婆長者子]]-[]-出彼城中,在外經行,漸來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彼長者子白世尊言:「不審-[6]-宿昔之中得善眠乎?」 @[0650a24]@世尊告曰:「如是,童子!快善眠也。」 @[0650a25]@時,長者子白佛:「今盛寒日,萬物凋落,然復世尊坐用草蓐,所著衣裳,極為單薄,云何世尊作是說:『我快得善眠。』?」 @[0650a28]@世尊告曰:「童子!諦聽!我今還問汝,隨所報之。猶如長者家牢治屋舍,無有風塵,然彼屋中有床蓐、[[氍氀]]-[]-、[[毾㲪]]-[]-,事事俱具,有四玉女顏貌-[7]-端政,面如桃華,世之希有,視無厭足,然好明燈,-[8]-然彼長者快得善眠乎?」 @[0650b04]@長者子報曰:「如是。世尊!有好床臥,快得善眠。」 @[0650b05]@世尊告曰:「云何,長者子!若彼人快得善眠,時有欲意起,緣此欲意不得眠乎?」 @[0650b06]@長者子對曰:「如是。世尊!若彼人欲意起者,便不得眠也。」 @[0650b08]@世尊告曰:「如彼欲意盛者,今如來永盡無餘,無復[[根本]]-[]-,更不復興。云何,長者子!設有瞋恚、愚癡心起者,豈得善眠乎?」 @[0650b10]@童子報言:「不得善眠也。所以然者,由有三毒心故。」 @[0650b12]@世尊告曰:「如來今日無復此心,永盡無餘,亦無根本。童子當知,我今當說四種之-[9]-坐。云何為四?有卑[*]坐、有天[*]坐、有梵[*]坐、有佛[*]坐。童子當知,卑[*]坐者,-[10]-是轉輪聖王[*]坐也。天[*]坐者,釋提桓因坐也。梵[*]坐者,梵天王之坐也。佛[*]坐者,是四諦之坐也。卑[*]坐者,向須陀洹坐也。天[*]坐者,得須陀洹坐也。梵[*]坐者,向斯陀含坐也。佛[*]坐者,四意止之坐也。卑[*]坐者,得斯陀含之坐也。天[*]坐者,向阿那含之[*]坐也。梵[*]坐者,得阿那含果坐也。佛[*]坐者,四等之坐也。卑[*]坐者,[[欲界]]-[]-之坐也。天[*]坐者,[[色界]]-[]-之坐也。梵[*]坐者,[[無色界]]-[]-之坐也。佛[*]坐者,四神足之坐也。 @[0650b24]@「是故,童子!如來以坐四神足[*]坐,快得善眠,於中不起婬、怒、癡,[*]以不起此三毒之心,便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是故,長者子,我觀此義已,是-[11]-故說如來快得善眠。」 @[0650c01]@爾時,長者子便說此偈: 「相見日極久,  梵志般涅槃,\\  以逮如來力,  明眼取滅度。\\  卑[*]坐及天[*]坐,  梵[*]坐及佛[*]坐,\\  如來悉分別,  是故得善眠。\\  自歸人中尊,  亦歸人中上,\\  我今未能知,  為依何等禪。」\\ @[0650c08]@長者子作是語已,世尊然可之。是時,長者子便作是念:「世尊[*]以然可,我極-[12]-懷歡喜,不能自勝。」即從[*]坐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0650c11]@爾時,-[13]-彼童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3] ~A. III. 34. ??? [4] 阿羅毘~Ālavī. ??? [5] 手~Hatthaka. ??? [6] 宿昔=宿宵【宋】【元】【明】 「宿昔」,宋、元、明三本作「宿宵」。 「宿宵」,大正藏原為「宿昔」,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宿宵」。 [7] 端政=端正【宋】【元】【明】 「端政」,宋、元、明三本作「端正」。 「端正」,大正藏原為「端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端正」。 [8] 〔然〕-【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然」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9]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10] 是=坐【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坐」。 「坐」,大正藏原為「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坐」。 [11] 故=以【宋】【元】【明】 「故」,宋、元、明三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以」。 [12] 〔懷〕-【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懷」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懷」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3] 〔彼〕-【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 阿羅毘祠:佛陀的道場之一,位於阿羅毘國,原為外道的祠堂,後來轉為佛教道場。又譯為「曠野精舍」、「伽邏」。 [] 手阿羅婆長者子:優婆塞名,佛陀稱讚他「恒坐禪思」第一,他證得三果,命終後往生五淨居天中的無熱天。又譯為「手長者」、「首長者」、「曠野長者」、「呵侈阿羅婆」。 [] 氍氀:讀音同「渠驢」,毛織品、毛織的地毯。 [] 毾㲪:讀音同「踏登」,細緻的毛被與毛蓆。 [] 根本:這裡指生死流轉的根源。 [] 欲界:有淫欲和食欲的有情眾生居住的地方。依照三界六道的分類,天道的欲界諸天以下統稱為欲界,欲天的最高天是他化自在天,以下包含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 [] 色界:離於淫欲和食欲,身體及宮殿等物質(色)相當殊勝精緻的有情眾生居住的地方。依照三界六道的分類,包含天道的色界十八天。 [] 無色界:超越物質的世界,是沒有感官之欲的渴愛、沒有物質的渴愛,但還有精神的渴愛的有情眾生所處的境界。依照三界六道的分類,包含天道的無色界四天。 ====[對應經典]==== * {ref>A03.034} ====[讀經拾得]==== *本經末後,世尊為四種座位所舉的例子,表解如下: ^ 卑座 ^ 天座 ^ 梵座 ^ 佛座 ^ | 轉輪聖王 | 釋提桓因 | 梵天王 |四聖諦(苦、集、滅、道) | | 向初果 | 初果 | 向二果 |四意止(四念處) | | 二果 | 向三果 | 三果 |四等心(慈、悲、喜、護) | | 欲界 | 色界 | 無色界 |四神足(欲、精進、心、思惟) | =====(四)@@[0650c12]@@===== @[0650c12]@聞如是: @[0650c12]@一時,佛在羅閱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0650c13]@爾時,世尊從靜室起下靈鷲山,及[[將]]-[]-[[鹿頭梵志]]-[]-,而漸遊行到大畏塜間。爾時,世尊取死人髑髏授與梵志,作是說:「汝今,梵志!明於星宿,又兼醫藥能療治眾病,皆解諸趣,亦復能知人死因緣。我今問汝,此是何人髑髏,為是男耶?為是女乎?復由何病而取命終?」 @[0650c19]@是時,梵志即取髑髏反覆觀察,又復以手而取擊之,白世尊曰:「此是男子髑髏,非女人也。」 @[0650c21]@世尊告曰:「如是,梵志!如汝所言,此是男子,非女人也。」 @[0650c23]@世尊問曰:「由何命終?」 @[0650c23]@梵志復-[14]-手捉擊之,白世尊言:「此眾病集湊,百節酸疼故致命終。」 @[0650c25]@世尊告曰:「當以何方治之?」 @[0650c25]@鹿頭梵志白佛言:「當取-[15]-呵梨勒果,并取蜜和-[16]-之,然後服之,此病得愈。」 @[0650c27]@世尊告曰:「善哉!如汝所言,設此人得此藥者,亦不命終。此人今日命終,為生何處?」 @[0650c29]@時,梵志聞已,復捉髑髏擊之,白世尊言:「此人命終生三惡趣,不生善處。」 @[0651a02]@世尊告曰:「如是。梵志!如汝所言,生三惡趣,不生善處。」 @[0651a03]@是時,世尊復更捉一髑髏授與梵志,問梵志曰:「此是何人,男耶?女耶?」 @[0651a04]@是時,梵志復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髑髏,女人身也。」 @[0651a06]@世尊告曰:「由何-[1]-疹病致此命終?」 @[0651a06]@是時,鹿頭梵志復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女人懷妊故致命終。」 @[0651a08]@世尊告曰:「此女人-[2]-者,由何命終?」 @[0651a09]@梵志白佛:「此女人者,產月未滿,復以產兒故致命終。」 @[0651a10]@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梵志!如汝所言。又彼懷妊,以何方治?」 @[0651a11]@梵志白佛:「-[3]-如此病者,當須好酥醍醐,服之則差。」 @[0651a12]@世尊告曰:「如是,如是,如汝所言。今此女人[*]以取命終,為生何處?」 @[0651a14]@梵志白佛:「此女人[*]以取命終,生畜生中。」 @[0651a15]@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梵志!如汝所言。」 @[0651a16]@是時,世尊復更捉一髑髏授與梵志,問梵志曰:「男耶?女耶?」 @[0651a17]@是時,梵志復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髑髏者,男子之身。」 @[0651a19]@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由何[*]疹病致此命終?」 @[0651a20]@梵志復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人命終飲食過差,又遇[[暴下]]-[]-,故致命終。」 @[0651a21]@世尊告曰:「此病以何方治?」 @[0651a22]@梵志白佛:「三日之中絕糧不食,便得除愈。」 @[0651a23]@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此人命終,為生何處?」 @[0651a24]@是時,梵志復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人命終生餓鬼中。所以然者,意想著水故。」 @[0651a26]@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 @[0651a27]@爾時,世尊復更捉一髑髏-[4]-授與梵志,問梵志曰:「男耶?女耶?」 @[0651a28]@是時,梵志復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髑髏者,女人之身。」 @[0651b01]@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此人命終由何-[5]-疹病?」 @[0651b02]@梵志復以手擊之,-[6]-白世尊言:「當產之時以取命終。」 @[0651b03]@世尊告曰:「云何當產之時以取命終?」 @[0651b04]@梵志復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女人身,氣力虛竭,又復飢餓以致命終。」 @[0651b06]@世尊告曰:「此人命終,為生何處?」 @[0651b07]@是時,梵志復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人命終生於人道。」 @[0651b08]@世尊告曰:「夫餓死之人欲生善處者,此事不然,生三惡趣者可有此理。」 @[0651b10]@是時,梵志復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女人者,持戒完具而取命終。」 @[0651b11]@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彼女人身,持戒完具致此命終。所以然者,夫有男子、女人,禁戒完具者,設命終時,當墮二趣:若天上、人中。」 @[0651b14]@爾時,世尊復捉一髑髏授與梵志,問曰:「男耶?女耶?」 @[0651b16]@是時,梵志復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髑髏者,男子之身。」 @[0651b17]@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7]-者,此人由何[*]疹病致此命終?」 @[0651b18]@梵志復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人無病,為人所害故致命終。」 @[0651b20]@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為人所害故致命終。」世尊告曰:「此人命終,為生何處?」 @[0651b22]@是時,梵志復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人命終生善處天上。」 @[0651b23]@世尊告曰:「如汝所言,前論、後論而不相應。」 @[0651b24]@梵志白佛:「以何緣本而不相應?」 @[0651b25]@世尊告曰:「諸有男女之類,為人所害而取-[8]-命終,盡生三惡趣,汝云何言生善處天上乎?」 @[0651b27]@梵志復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人奉持五戒,兼行十善,故致命終生善處天上。」 @[0651b29]@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持戒之人無所觸犯,生善處天上。」 @[0651c01]@世尊復重告曰:「此人為持幾戒而取命終?」 @[0651c02]@是時,梵志復專精一意無他異想,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持-[9]-一戒耶?非耶?二、三、四、五耶?非耶?然此人持[[八關齋]]法而取命終。」 @[0651c05]@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持八關齋而取命終。」 @[0651c07]@爾時,東方境界普香山南有優陀延比丘,於無餘涅槃界而取般涅槃。爾時,世尊-[10]-屈申臂頃,往取彼髑髏來授與梵志,問梵志曰:「男耶?女耶?」 @[0651c10]@是時,梵志復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我觀此髑髏,-[11]-元本亦復非男,又復非女。所以然者,我觀此髑髏,亦不見生,亦不見斷,亦不見周旋往來。所以然者,觀八方上下,都無-[12]-音嚮。我今,世尊!未審此人是誰髑髏?」 @[0651c15]@世尊告曰:「止!止!梵志!汝竟不識是誰髑髏?汝當知之,此髑髏者,無終、無始、亦無-[13]-生死,亦無八方、上下所可適處,此是東方境界普香山南優陀延比丘,於無餘涅槃界取般涅槃,是阿羅漢之髑髏也。」 @[0651c20]@爾時,梵志聞此語已,歎未曾有,即白佛言:「我今觀此蟻子之蟲,所從來處,皆悉知之,-[14]-鳥獸[*]音嚮-[15]-即能別知,此是雄,此是雌。然我觀此阿羅漢,永無所見,亦不見來處,亦不見去處,如來正法甚為奇特!所以然者,諸法之本出於如來神口,然阿羅漢出於經法之本。」 @[0651c26]@世尊告曰:「如是,梵志!如汝所言,諸法之本出如來口,正使諸天、世人、魔、若魔天,終不能知羅漢所趣。」 @[0651c28]@爾時,梵志頭面禮足,白世尊言:「我能盡知九十六種道所趣向者,皆悉知之;如來之法所趣向者,不能分別,唯願世尊得在道次。」 @[0652a02]@世尊告曰:「善哉!梵志!快修梵行,亦無有人知汝所趣向處。」 @[0652a03]@爾時,梵志即得出家學道,在閑靜之處,思惟道術。-[1]-所謂族姓子,剃除鬚髮,著三法衣,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是時,梵志即成阿羅漢。 @[0652a07]@爾時,尊者鹿頭白世尊言:「我今以知阿羅漢行所修之法。」 @[0652a09]@世尊告曰:「汝云何知阿羅漢之行?」 @[0652a09]@鹿頭白佛:「今有四種之界。云何為四?地界、水界、火界、風界。是謂,如來!有此四界。彼時人命終,地即自屬地,水即自屬水,火即自屬火,風即自屬風。」 @[0652a13]@世尊告曰:「云何,比丘!今有幾界?」 @[0652a14]@鹿頭白佛:「其實四界,義有八界。」 @[0652a14]@世尊告曰:「云何四界,義有八界?」 @[0652a15]@鹿頭白佛:「今有四界。云何四界?地、水、火、風,是謂四界。彼云何義有八界?地界有二種,或內地、或外地。彼云何名為內地種?髮、毛、爪、齒、身體、皮膚、筋、骨、髓、腦、腸、胃、肝、膽、脾、腎,是謂名為內地種。云何為外地種?諸有堅牢者,此名為外地種。此名為二地種。 @[0652a21]@「彼云何為水種?水種有二,或內水種、或外水種。內水種者:-[2]-唌、唾、淚、-[3]-尿、血、髓,是謂名為內水種。諸外-[4]-軟溺物者,此名為-[5]-外水種。是名二水種。 @[0652a24]@「彼云何名為火種?然火種有二,或內火、或外火。彼云何名為內火?所食之物,皆悉消化無有遺餘,此名為內火。云何名為外火?諸外物熱盛物,此名為外火種。 @[0652a28]@「云何名為風種?又風種有二,或有內風、或有外風。所謂脣內之風、眼風、頭風、出息風、入息風,一切支節-[6]-之間風,此名為內風。彼云何名為外風?所謂輕飄動搖、速疾之物,此名為外風。是謂,世尊!有二種,其實有四,數有八。如是,世尊!我觀此義,人若命終時,四種各歸其本。」 @[0652b05]@世尊告曰:「無常之法亦不與有常并。所以然者,地種有二,或內、或外。爾時,內地種是無常法、變易之法;外地種者,恒住、不變易。是謂地有二種,不與有常、無常相應。餘三大者亦復如是,不與有常、無常-[7]-共相應。是故,鹿頭!雖有八種,其實有四。如是,鹿頭,當作是學。」 @[0652b11]@爾時,鹿頭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4] (以)+手【宋】【元】【明】 「手」,宋、元、明三本作「以手」。 大正藏無「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5] 呵梨勒果=訶利勒菓【宋】【元】,=訶利勒果【明】 ???? [16]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 疹=疾【宋】*【元】*【明】* 「疹」,宋、元、明三本作「疾」。 「疾」,大正藏原為「疹」,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疾」。 [2] 〔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3] 如=原【宋】【元】【明】 「如」,宋、元、明三本作「原」。 「原」,大正藏原為「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原」。 [4] 〔授〕-【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授」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授」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5] 疹=疾【元】【明】* 「疹」,元、明二本作「疾」。 「疾」,大正藏原為「疹」,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疾」。 [6] 白=曰【元】 「白」,元本作「曰」。 「曰」,大正藏原為「白」,今依據元本改作「曰」。 [7] 〔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8] 命終+(者)【宋】【元】【明】 「命終」,宋、元、明三本作「命終者」。 大正藏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9] 一戒=戒一【宋】【元】【明】 「一戒」,宋、元、明三本作「戒一」。 「戒一」,大正藏原為「一戒」,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戒一」。 [10] 屈申=屈伸【宋】【元】【明】 「屈申」,宋、元、明三本作「屈伸」。 「屈伸」,大正藏原為「屈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屈伸」。 [11] 元=原【宋】【元】【明】 「元」,宋、元、明三本作「原」。 「原」,大正藏原為「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原」。 [12] 音嚮=音響【宋】*【元】*【明】* 「音嚮」,宋、元、明三本作「音響」。 「音響」,大正藏原為「音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音響」。 [13] 生死=死生【宋】【元】【明】 「生死」,宋、元、明三本作「死生」。 「死生」,大正藏原為「生死」,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死生」。 [14] 鳥獸=鳥狩【宋】 「鳥獸」,宋本作「鳥狩」。 「鳥狩」,大正藏原為「鳥獸」,今依據宋本改作「鳥狩」。 [15] 即=則【明】 「即」,明本作「則」。 「則」,大正藏原為「即」,今依據明本改作「則」。 [1] 所謂=所以【宋】【元】【明】 「所謂」,宋、元、明三本作「所以」。 「所以」,大正藏原為「所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所以」。 [2] 唌=涎【元】【明】 「唌」,元、明二本作「涎」。 「涎」,大正藏原為「唌」,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涎」。 [3] 尿=溺【宋】【元】【明】 「尿」,宋、元、明三本作「溺」。 「溺」,大正藏原為「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溺」。 [4] 軟溺=軟弱【宋】【元】【明】 「軟溺」,宋、元、明三本作「軟弱」。 「軟弱」,大正藏原為「軟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軟弱」。 [5] 〔外水種是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外水種是名」五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外水種是名」五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6] 之間=間之【宋】【元】【明】 「之間」,宋、元、明三本作「間之」。 「間之」,大正藏原為「之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間之」。 [7] 〔共〕-【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共」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共」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 將:率領。讀音同「匠」。 [] 鹿頭梵志:優婆塞名,後來出家證得阿羅漢,佛陀稱讚他「分別等智,恒不忘失」第一。 [] 暴下:急性腹瀉。 ====[對應經典]==== * {ref>ThaG-J} ====[讀經拾得]==== *橫死的人,因為驚恐或執著,而容易墮入惡道,但平日若有持五戒、十善,則就算臨終時不能安詳死去,也能隨著平日對佛法的薰習而往生。這也呼應[[agama: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三#九三〇|《雜阿含經》卷三十三第930經]] \\ ***四大的內外,是常或無常** 本經最後一段提到「爾時,內地種是無常法、變易之法;外地種者,恒住、不變易」,參照其他經文,並不是說外地界是永恆的,只是人死後身體內的地界回歸到外地界,因此看似外地界相對於內地界可以更長久。例如《中阿含經》卷7〈舍梨子相應品 3〉:「此外地界極大,極淨,極不憎惡,是無常法、盡法、衰法、變易之法,況復此身暫住」(CBETA, T01, no. 26, p. 464, c12-14),就是說像外地界那麼廣大都會變易了,何況身體內的地界? 對於人死後內地界併到大自然的外地界的現象,有些人誤以為外四大為常。佛陀則指出,如果身體內的四大無常、身體外的四大為常的話,身體內的無常併入身體外,則外面的四大應該也是無常的,若說身體外的四大為常則矛盾,所以說「無常之法亦不與有常并」。這裡的無常、有常,只是在不同的尺度下所作的不同觀察,因此本經提到「是謂地有二種,不與有常、無常相應」,不宜一言以蔽之而斷言說成有常(常見)、無常(斷見)。 也因此佛說的結論是「雖有八種,其實有四」,其實地、水、火、風並不因位於身體之內或之外而有不同的本質,究竟來講並不能以「我」來區分身內與身外的地、水、火、風。 \\ ====[進階辨正]==== [[什麼是「暴下」]] =====-[8]-(五)@@[0652b13]@@===== @[0652b13]@聞如是: @[0652b13]@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652b1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有四大廣演之義。云何為四?所謂契經、律、[[阿毘曇]]-[]-、戒,是謂為四。比丘當知,若有比丘從東方來,誦經、持法,奉行禁戒,彼便作是語:『我能誦經、持法,奉行禁戒,博學多聞。』正使彼比丘有所說者,不應承受,不足篤信,當取彼比丘而共論議,案法共論。 @[0652b20]@「云何案法共論?所謂案法論者,此四大廣演之論,是謂契經、律、阿毘曇、戒,當向彼比丘說契經、布現律、分別法。正使說契經時,布現律、分別法時,若彼布現,所謂與契經相應,律、法相應者,便受持之。設不與契經、律、阿毘曇相應者,當報彼人作是語:『卿當知之,此非如來所說。然卿所說者,非正經之本。所以然者,我今說契經、律、阿毘曇都不與相應。』以不相應,當問戒行,設不與戒行相應者,當語彼人:『此非如來之藏也。』即當發遣使去,此名初演大義之本。 @[0652c02]@「復次,比丘!若有比丘從南方來,而作是-[9]-語:『我能誦經、持法,奉行禁戒,博學多聞。』正使比丘有所說,不應承受,不足篤信,當取彼比丘而共-[10]-論議。正使-[11]-比丘有所說不與義相應者,當發遣之。設與義相應者,當報彼人曰:『此是義說,非正經本。』爾時,當取彼義勿受經本。所以然者,義者解經之-[12]-源,是謂第二演大義之本。 @[0652c10]@「復次,比丘!若有比丘從西方來,誦經、持法,奉行禁戒,博學多聞。當向彼比丘說契經、律、阿毘曇,然彼比丘正解味,不解義,當語彼比丘作是語:『我等不明此語,為是如來所說-[13]-也?為非也?』正使說契經、律、阿毘曇時,解味不解義,雖聞彼比丘所說,亦不足譽善,亦不足言惡。復以戒行而問之,設與相應者念承受之。所以然者,戒行與味相應,義不可明故,是謂第三演義也。 @[0652c19]@「復次,比丘!若有比丘從北方來,誦經、持法,奉行禁戒:『諸賢,有疑難者,便來問-[14]-義,我當與汝說之。』設彼比丘有所說者,不足承受,不足諷誦,然當向彼比丘問契經、律、阿毘曇、戒,-[15]-共相應者,便當問義。若復與義相應,便當歎譽彼比丘:『善哉!善哉!賢士!此真是如來所說。義不錯亂,盡與契經、律、阿毘曇、戒共相應。』當以法供養-[16]-得彼比丘。所以然者,如來恭敬法故,其有-[17]-供養法者,則恭敬我已。其觀法者,則觀我已。有法則有我已,有法則有比丘僧,有法則有四部之眾,有法則有四姓在世。所以然者,由法在世,則賢劫中有-[1]-大威王出世,從是已來便有四姓在世。若法-[2]-在世,便有四姓在世:剎利、婆羅門、工師、居士種。若法在世者,便有轉輪聖王位不絕。若法在世者,便有四天王種、兜術天、艶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便在於世。若法在世者,便有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在於世間。若法在世者,-[3]-便有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果、佛乘便現於世。是故,比丘!當善恭敬於法,彼比丘隨時供養,給其所須,當語彼比丘作是語:『善哉!善哉!如汝所言,今日所說者,真是如來所說。』是謂,比丘!有此四大廣演-[4]-說之義。 @[0653a14]@「是故,諸比丘!當持心執意行此四事,勿有漏脫。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0653a16]@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8] ~A. IV. 180. Mahāpadesana. ??? [9] 語=說【宋】【元】【明】 「語」,宋、元、明三本作「說」。 「說」,大正藏原為「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說」。 [10] 論議=論義【宋】【元】【明】 「論議」,宋、元、明三本作「論義」。 「論義」,大正藏原為「論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論義」。 [11] (彼)+比丘【宋】【元】【明】 「比丘」,宋、元、明三本作「彼比丘」。 大正藏無「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2] 源=原【宋】【元】【明】 「源」,宋、元、明三本作「原」。 「原」,大正藏原為「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原」。 [13] 也=耶【宋】【元】【明】 「也」,宋、元、明三本作「耶」。 「耶」,大正藏原為「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耶」。 [14] 義我=我義【宋】【元】【明】 「義我」,宋、元、明三本作「我義」。 「我義」,大正藏原為「義我」,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我義」。 [15] (設與經經律阿毘曇戒)+共相【宋】【元】【明】 「共相」,宋、元、明三本作「設與經經律阿毘曇戒共相」。 大正藏無「設與經經律阿毘曇戒」九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6] 得=待【宋】【元】【明】 「得」,宋、元、明三本作「待」。 「待」,大正藏原為「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待」。 [17] 供養=恭敬【宋】【元】【明】 「供養」,宋、元、明三本作「恭敬」。 「恭敬」,大正藏原為「供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恭敬」。 [1] 大威=大盛【宋】【元】【明】 「大威」,宋、元、明三本作「大盛」。 「大盛」,大正藏原為「大威」,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大盛」。 [2] 在世+(者)【宋】【元】【明】 「在世」,宋、元、明三本作「在世者」。 大正藏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 〔便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便有」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便有」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4] 〔說〕-【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說」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說」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 阿毘曇:為音譯,義譯為「論」,指為闡明法義的問答論議,後來也指佛弟子對經的論述,和經、律合稱三藏。又譯作「阿毘達磨」。 ====[對應經典]==== * {ref>D16-E} * {ref>A04.180} ====[讀經拾得]==== **本經的四大廣演之義 vs 四大教法** *四大廣演之義:\\ 當對方說他精通經、律、論、戒時,我們應該如何檢驗他:\\ (1)不應馬上相信,而應該請他解說看看,若合乎佛法的經、律、論,則受持。\\ (2)不應馬上相信,而應該和他討論看看,若合乎佛法的經、律、論的義理(義),則受持他的義理,然而不需受持他的經本。\\ (3)不應馬上相信,而應該請他解說看看,若合乎佛法的經、律、論的意趣(味),但他並不深入瞭解文字義理的話,則再加問其戒。戒若沒問題,則他對於經、律、論的意趣(味)應該也是相應的,那麼我們就接受他。\\ (4)若他說大家對經、律、論、戒有不懂的都可以問他時,我們不應馬上相信,而應該去問問他,若合乎佛法的經、律、論、戒,則恭敬受持。 \\ *四大教法:\\ 若有人說他從某某人那裡聽聞了「正確」的佛法,我們的態度都應該依法不依人:\\ (1)對方若說:「這個法,是我親自聽**佛**所說的。」則我們不應不信,亦不應毀,當於諸經推其虛實,依律、依法究其本末。\\ (2)對方若說:「這個法,是我親自聽**和合眾僧、多聞耆舊**所說的。」則我們不應不信,亦不應毀,當於諸經推其虛實,依律、依法究其本末。\\ (3)對方若說:「這個法,是我親自聽**眾多持戒比丘**所說的。」則我們不應不信,亦不應毀,當於諸經推其虛實,依律、依法究其本末。\\ (4)對方若說:「這個法,是我親自聽**某一個持戒比丘**所說的。」則我們不應不信,亦不應毀,當於諸經推其虛實,依律、依法究其本末。\\ \\ *四大教法請參考[[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01/0001_003.htm|《長阿含經》卷三第2經遊行經]] *有同學提問:「本經將經、律、阿毘曇(論)、戒區分為四,其中戒和律有何不同?」 戒,梵語尸羅(s/i^la),指防非止惡的戒法。律,梵語優婆羅叉(up-alaks!a),或毗尼(vinaya),指生活上的規律。在中國常「戒律」合稱,雖然原義中「戒」、「律」有些差別。 =====(六)@@[0653a18]@@===== @[0653a18]@聞如是: @[0653a18]@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653a19]@爾時,王波斯匿清旦集四種兵,乘-[5]-寶羽之車,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問大王曰:「大王!為從何來?又塵土[[坌]]-[]-體,集四種兵,有何事緣?」 @[0653a22]@波斯匿王白世尊曰:「今此國界有大賊起,昨夜半,興兵擒獲。然身體疲-[6]-惓欲還詣宮,然中道復作是念:『我應先至如來所,然後入宮。』以此事緣,[[寤寐]]-[]-不安;今[*]以壞賊功勞有在,歡喜踊躍,不能自勝,故-[7]-來至拜跪覲省。設我昨夜不即興兵者,則不獲賊。」 @[0653a28]@爾時,世尊告曰:「如是。大王!如王所說。王當知,-[8]-此有四事緣本,先苦而後樂。云何為四?清旦早起先苦而後樂;[[設服油酥]]-[]-先苦而後樂;若服藥時先苦而後樂;[[家業娉娶]]-[]-先苦而後樂。是謂,大王!有此四事緣本,先苦而後樂。」 @[0653b04]@爾時,波斯匿王白世尊言:「世尊所說誠得其宜,有此四事緣本,先苦而後樂。所以然者,如我今日觀此四事,如掌觀珠,皆是先苦而-[9]-後樂-[10]-義。」 @[0653b07]@爾時,世尊與波斯匿王說微妙之法,發歡喜心。王聞法已,白世尊言:「國事猥多,欲還-[11]-歸所在。」 @[0653b10]@世尊告曰:「宜知是時。」 @[0653b10]@時,波斯匿王即從[*]坐起,頭面禮足,繞佛三[[匝]]-[一]-,便退而去。 @[0653b12]@王去未久,是時世尊告諸比丘:「今有此四事緣本,先苦-[12]-後樂。云何為四?-{戒}-修習梵行先苦而後樂;-{慧}-誦習經文先苦而後樂;-{定}-坐禪念定先苦而後樂;數出入息先苦而後樂。是-[13]-謂,比丘!行此四事者,先苦而後樂也。其有比丘行此先苦而後樂之法,必應沙門後得果報之樂。 @[0653b18]@「云何為四?若有比丘勤於此法,無欲惡法,念-[14]-持喜安,遊心初禪,-[15]-得沙門之樂。復次,有覺、有觀息,內-[16]-有喜心,專精一意,無覺、無觀,念[*]持喜安,遊於二禪,是謂得第二沙門之樂。復次,無念遊心於護,恒自覺知,覺身有樂,諸賢聖所-[17]-喜望者,護念樂,遊心三禪,是謂獲第三沙門之樂。復次,苦樂已盡,先無有憂慼之患,無苦無樂,護念清淨,遊心四禪,是謂有此四沙門之樂。 @[0653b27]@「復次,比丘!若有比丘行此先苦後獲沙門四樂之報,斷三-[18]-結網,成須陀洹不退轉法,必至滅度。復次,比丘!若-[19]-斷此三結,-[20]-淫、怒、癡薄,成斯陀含,來至此世,必盡苦際。復次,比丘!若有比丘斷五下分結,成阿那含,於彼般涅槃,不來此世。 @[0653c03]@「復次,比丘!若有比丘有漏盡,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於現法中身作證而自遊戲: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是彼比丘修此先苦之法,後獲沙門四果之樂。 @[0653c07]@「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成此先苦而後樂。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0653c09]@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5] 寶羽=羽寶【宋】,=羽葆【元】【明】 ???? [6] 惓=倦【宋】【元】【明】 「惓」,宋、元、明三本作「倦」。 「倦」,大正藏原為「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倦」。 [7] (詣)+來【宋】【元】【明】 「來」,宋、元、明三本作「詣來」。 大正藏無「詣」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8] 此=之【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之」。 「之」,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之」。 [9] 後樂+(也)【宋】【元】【明】 「後樂」,宋、元、明三本作「後樂也」。 大正藏無「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0] (唯願世尊與諸比丘說此緣本先苦而後樂)+義【宋】【元】【明】 「義」,宋、元、明三本作「唯願世尊與諸比丘說此緣本先苦而後樂義」。 大正藏無「唯願世尊與諸比丘說此緣本先苦而後樂」十七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1] 〔歸〕-【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2] (而)+後【宋】【元】【明】 「後」,宋、元、明三本作「而後」。 大正藏無「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3] 謂=諸【宋】【元】【明】 「謂」,宋、元、明三本作「諸」。 「諸」,大正藏原為「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諸」。 [14] 持=得【宋】*【元】*【明】* 「持」,宋、元、明三本作「得」。 「得」,大正藏原為「持」,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得」。 [15] (是謂初)+得【宋】【元】【明】 「得」,宋、元、明三本作「是謂初得」。 大正藏無「是謂初」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6] 〔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7] 喜望=悕望【宋】【元】【明】 「喜望」,宋、元、明三本作「悕望」。 「悕望」,大正藏原為「喜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悕望」。 [18] 結網=內結【宋】【元】【明】 「結網」,宋、元、明三本作「內結」。 「內結」,大正藏原為「結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內結」。 [19] (永)+斷【宋】【元】【明】 「斷」,宋、元、明三本作「永斷」。 大正藏無「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0] 淫=媱【宋】【元】【明】 「淫」,宋、元、明三本作「媱」。 「媱」,大正藏原為「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媱」。 ====[註解]==== [] 坌:塵土撒落在物體上。讀音同「笨」。 [] 寤寐:寤,睡醒。寐,就寢。寤寐表示無時無刻。 [] 設服油酥:製作及服食油酥。油酥的製作過程繁雜耗時,但成品香濃可口,因此先苦後樂。??【也有人認為油酥是苦的但有營養?】 [] 家業娉娶:嫁娶以成長立業。印度的嫁娶習俗繁瑣耗時,因此形容為先苦後樂。 [一] 匝:環繞一圈稱為一匝。 [二] [三]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世尊勉勵大家,修習戒、定、慧,是先苦而後樂。 =====-[21]-(七)@@[0653c11]@@===== @[0653c11]@聞如是: @[0653c11]@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653c1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之人出現於世。云何為四?有似-[22]-黃藍花沙門;有似-[23]-邠陀利華沙門;有似柔軟沙門;於柔軟中-[24]-柔軟沙門。 @[0653c15]@「彼云何名為似黃藍花沙門?或有一人,斷三結使,成須陀洹不退轉法,必至涅槃,極遲經七死七生;或復家家、一種,猶如黃藍之花[[朝取暮長]]-[]-。此比丘亦復如是,三結使盡,成須陀洹,不退轉法必至涅槃,極遲-[25]-至七死七生,若求方便勇猛意者,家家、一種便成道迹,是謂名為黃藍花沙門。 @[0653c21]@「彼云何名為[*]邠陀利花沙門?或有一人,三結使盡,婬、怒、癡薄,成斯陀含,來至此世盡於苦際。若小遲者,來至此世盡於苦際;若勇猛者,即於此間盡於苦際。猶如[*]邠陀利花,晨朝剖花,向暮萎死,是謂[*]邠陀利花沙門。 @[0653c27]@「彼云何柔軟沙門?或有一人斷五下分結,成阿那含,即於彼般涅槃,不來此世,是謂柔軟沙門。 @[0653c29]@「彼云何柔軟中柔軟沙門?或有一人有漏盡,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於現法中自身作證而自遊戲: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是謂柔軟中柔軟沙門。 @[0654a04]@「是謂,比丘!有此四人出現於世。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於柔軟中作柔軟沙門。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0654a06]@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修陀.修摩均  賓頭.-[1]-塵.翳.手\\  鹿頭.廣演義  後樂.柔軟-[2]-經\\ 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 ====[校勘]==== [21] ~A. IV. 88. Saññojana. ??? [22] 黃藍花~Macala. ??? [23] 邠陀利=分陀利【元】【明】*~Puṇḍarīka. 「邠陀利」,元、明二本作「分陀利」。 「分陀利」,大正藏原為「邠陀利」,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分陀利」。 [24] 柔軟~Sukhumāla. ??? [25] 至=經【宋】【元】【明】 「至」,宋、元、明三本作「經」。 「經」,大正藏原為「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經」。 [1] 塵=盧【宋】【元】【明】 「塵」,宋、元、明三本作「盧」。 「盧」,大正藏原為「塵」,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盧」。 [2] 經=音【宋】【元】【明】 「經」,宋、元、明三本作「音」。 「音」,大正藏原為「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音」。 ====[註解]==== [] 朝取暮長:早上拿到,晚上就長大了。比喻修行​一直有進步。 ====[對應經典]==== * {ref>A04.088} ====[讀經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