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13]-含經卷第三十-[14]-三====== -[15]-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等法品第三十-[16]-九 =====導讀===== 本品開始是《增壹阿含經》所收錄「七法」相關的經文了。 =====-[17]-(一)@@[0728b26]@@===== @[0728b26]@聞如是: @[0728b26]@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728b2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能讓人現世安樂乃至漏盡的七法}-若有比丘成就七法者,於現法中受樂無窮,欲得盡漏,便能獲之。云何為七法?於是,比丘-<知法、知義、知時,又能自知,復能知足,亦復知入眾中,觀察眾人>-,是謂七法。 @[0728c02]@「云何比丘知法?於是,比丘知法,所謂-[18]-[[契經]]-[]-、-[19]-[[祇夜]]-[]-、-[20]-[[偈]]-[]-、[[因緣]]-[]-、[[譬喻]]-[]-、-[21]-[[本末]]-[]-、[[廣演]]-[]-、-[22]-[[方等]]-[]-、-[23]-[[未曾有]]-[]-、[[廣普]]-[]-、-[24]-[[授決]]-[]-、-[25]-[[生經]]-[]-。若有比丘不知法者,不知[[十二部經]]-[]-,此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能解了法故,名為知法。如是,比丘解了於法。 @[0728c07]@「云何比丘解了於義?於是,比丘知如來機趣,解了深義,無所疑難。若有比丘不解-[26]-了義者,此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能知深義故,名為解義也。如是,比丘能分別義。 @[0728c11]@「云何比丘知其時宜?於是,比丘知其時節,可修觀時便修觀,可修止時便修止,可默知默,可行知行,可誦知誦,可授前人便授前人,可語知語。若有比丘不知此者,不知止觀進止之宜,此非比丘。若復比丘知其時節,不失時宜,-[27]-此名為隨其方宜。如是,比丘知其時宜。 @[0728c18]@「云何比丘自能修己?於是,比丘能自知己:『我今有此見聞念知,有如是智慧,行步進止,恒隨正法。』若有比丘不能自知智慧之宜,出入行來,此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能自修己進止之宜,此名為自修己行,是謂比丘能自知己。 @[0728c23]@「云何比丘自知止足?於是,比丘能自-[28]-籌量睡眠、覺-[29]-寤、坐臥、經行、進止之宜,皆能知止足。若有比丘不能知是者,則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能解了此故,名-[30]-為知足。如是,比丘名為知足。 @[0728c27]@「云何比丘知入大眾?於是,比丘分別大眾,此是剎利種,此是婆羅門眾,此是長者眾,此是沙門眾,我當以此法宜則適彼眾中,可語可默,皆悉知之。若有比丘不知入眾,此非比丘。以其比丘知入大眾故,名為知入眾也。是謂比丘知入大眾也。 @[0729a04]@「云何比丘知眾人根原-[1]-?比丘當知,有二人。云何為二?彼或有一人,欲往至園中親覲比丘;彼第二人不喜至彼觀見比丘。彼人欲至園-[2]-中親覲比丘者,此人最為上。 @[0729a08]@「比丘!復有二人。云何為二?彼一人雖至比丘所,然不問其-[3]-宜;彼第二人亦不往至寺中見比丘。彼至寺人最為第一。 @[0729a11]@「比丘!復有二人。云何為-[4]-二?彼一人至比丘所問訊時宜;彼第二人不至比丘所問訊時宜。彼人至寺者,最尊第一,出彼人上。 @[0729a14]@「比丘!復有二人。云何為二?彼一人至比丘所,至心聽法;彼第二人不至比丘所,不至心聽法。彼至心聽法者,於彼人最為第一。 @[0729a17]@「比丘!-[5]-復有二人。云何為二?彼有一人能觀察法,受持諷誦;彼第二人,不能受持諷誦。彼人受持諷誦者,於此人上最為第一。 @[0729a20]@「比丘![*]復有二人。云何為二?彼有一人,聞法解其義;彼第二人,聞法不解其義。彼人聞法解義者,於此人最尊第一。 @[0729a23]@「比丘!復有二人。云何為二?彼有一人聞-[6]-法,法成就;彼第二人不聞[*]法,法不成就。彼-[7]-人[*]法法成就者,於此人第一。 @[0729a26]@「比丘!復有二人。云何為二?彼一人聞法能堪忍修行,分別護持正法;第二人不能堪忍修行其法。彼能修行法者,於此諸人最尊第一。猶如牛有酪,由酪有-[8]-酥,由[*]酥有醍-[9]-醐,最為第一,無能及者。此亦如是,若有人能修行者,此人最為第一,無能及者,是謂比丘觀察人根。若有人不了此者,則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聞法分別其義者,此為最上。如是比丘觀察人根。若有比丘成就七法者,於現法中快樂無為,意欲斷漏亦無有疑。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成此七法。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0729b09]@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3] 含=鋡【聖】* 「含」,聖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為「含」,今依據聖本改作「鋡」。 [14] 三=二【聖】 「三」,聖本作「二」。 「二」,大正藏原為「三」,今依據聖本改作「二」。 [15]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東晉…譯〕十三字-【聖】 ???? [16] 九+夾註(七法初)【宋】【元】【明】,九=八【聖】 ???? [17] ~A. VII. 64. Dhammaññū.,[Nos. 26(1), 27] ???? [18] 契經~Sutta. ??? [19] [>祇夜]~Geyya. ??? [20] 偈~Gāthā. ??? [21] 本末~Itivuttaka. ??? [22] 方等~Vedalla. ??? [23] 未曾有~Abbhutadhamma. ??? [24] 授決~Veyyākaraṇa. ??? [25] 生經~Jātaka. ??? [26] 〔了〕-【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了」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了」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7] 此+(則)【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此則」。 大正藏無「則」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8] 籌=調【聖】 「籌」,聖本作「調」。 「調」,大正藏原為「籌」,今依據聖本改作「調」。 [29] 寤=悟【聖】 「寤」,聖本作「悟」。 「悟」,大正藏原為「寤」,今依據聖本改作「悟」。 [30] 〔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 「原」,大正藏原為「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原」。 [2] 中=觀【宋】【元】【明】 「中」,宋、元、明三本作「觀」。 「觀」,大正藏原為「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觀」。 [3] 宜=誼【宋】【元】【明】 「宜」,宋、元、明三本作「誼」。 「誼」,大正藏原為「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誼」。 [4] 二+(人)【宋】【元】【明】 「二」,宋、元、明三本作「二人」。 大正藏無「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5] 〔復〕-【聖】* 聖本無「復」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復」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6] 法法+(法)【宋】*【元】*【明】* 「法法」,宋、元、明三本作「法法法」。 大正藏無「法」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7] 人+(聞)【宋】【元】【明】 「人」,宋、元、明三本作「人聞」。 大正藏無「聞」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8] 酥=蘇【聖】* 「酥」,聖本作「蘇」。 「蘇」,大正藏原為「酥」,今依據聖本改作「蘇」。 [9] 醐+(醍醐)【宋】【元】【明】 「醐」,宋、元、明三本作「醐醍醐」。 大正藏無「醍醐」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 契經:佛陀所說法中簡單散文形式的經文。又譯為「貫經」、「正經」,音譯為「修多羅」。按:「契經」可廣義地指全部的佛經,在這裡則是狹義地指十二部經之一。 [] 祇夜:為音譯,義譯為「歌詠」,本意是「可以唱出來的」,但在文學形式裏是指以韻文形式的偈頌來重述前面散文形式的經文。例如經中的攝頌(結集經典時將佛經中的關鍵名詞以偈頌代表,以避免遺漏、並方便記憶,常見將每十經的關鍵名詞整理為一攝頌),以及在《雜阿含經》以八眾為說法對象的經文(八眾誦)中,常見佛陀在問答後所說的偈頌。又譯為「祇夜經」。 [] 偈:這是一種只有韻文的文學形式,例如《法句經》、《長老偈》、《長老尼偈》等。又譯為「偈咃」、「偈經」,音譯為「伽陀」。 [] 因緣:經典中說明佛陀說法及制定戒律由來的部分。另譯為「天本經」,音譯為「尼陀那」。 [] 譬喻:佛弟子前世的故事,例如某些人在今世有傑出的表現,而在前世也有英雄式的善行,像這樣將過去、現在以因果業報串連起來的故事。又譯為「撰錄」、「證喻經」,音譯為「阿波陀那」。 [] 本末:過去佛的世界所發生的故事或過去轉輪王的故事;過去世所發生的故事,除了「本生」(佛陀在修菩薩行的過去世的故事)和「譬喻」(佛弟子在過去世的故事)以外的。又譯為「本起」、「本事」、「相應經」、「如是語」,音譯為「伊帝目多伽」。 [] 廣演:佛陀有感而發、不問自說的法。佛陀通常是應別人的請求而說法,未經他人請求而自己說出來的法即為自說經。又譯為「說」、「自說」、「此說」、「無問自說」、「法句經」,音譯為「優陀那」。 [] 方等:廣說種種甚深的法義,也指大乘經典。又譯為「廣解」、「廣經」、「方廣」,音譯為「毘富羅」、「毘佛略」。 [] 未曾有:佛陀所說希有而不可思議的事情,例如《中阿含經》[[agama2:中阿含經卷第八|卷八]]、[[agama2:中阿含經卷第八|卷九]]〈未曾有法品 4〉的經文。又譯為「未曾有法」、「未曾有經」,音譯為「阿浮多達摩」。 [] 廣普:對佛陀所說經典的註釋說明,例如《雜阿含經》卷二十[[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五五二|第552經]]。又譯為「說義」、「論議」、「大教經」,音譯為「優波提舍」。 [] 授決:原指佛陀說法中進一步詳細解說教理或以問答方式解說教理的部分,後轉指佛陀確知地預言弟子將證得的果位或往生去處。又譯為「授記」、「受記」、「記說」、「記別」、「受記經」。 [] 生經:佛陀前世的故事,例如《生經》、《六度集經》等。又譯為「本緣經」、「生處」、「本生經」,音譯為「闍多伽」。 [] 十二部經:將佛陀說法依據敘述形式與內容分成十二種類的佛經。又譯為「十二分教」。 ====[對應經典]==== *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一#一_中阿含七法品善法經第一|《中阿含經》卷一〈七法品1〉第1經善法經]]。 * {ref>A07.068} * {ref>Tn0027} ====[讀經拾得]==== 相似度極高,可對讀:[[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01/0026_001.htm|《中阿含經》卷 1〈1 七法品 善法經〉]] 「若有人不了此者,則非比丘也」這幾個字,在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及《七知經》經文沒有【南傳待查】,不排除為傳抄時註解混入經文中。 ====[進階辨正]==== *[[agama2:研討_十二部經譯詞的對應|研討|十二部經譯詞的對應]] =====-[10]-(二)@@[0729b11]@@===== @[0729b11]@聞如是: @[0729b11]@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729b1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三十三天-[11]-[[晝度樹]]-[]-,本縱廣五十由旬,高百由旬,東、西、南、北蔭覆五十由旬,三十三天在彼四月自相娛樂。比丘當知,或有是時,彼晝度樹華葉-[12]-凋落,萎黃在地。爾時,諸天見此瑞應,普懷歡喜,欣情內發:『此樹不久當更生華實。』 @[0729b17]@「比丘當知,或有是時,彼樹華實皆悉[*]凋落,捐棄在地。是時,三十三天倍復歡喜,自相謂言:『此樹不久當作灰色。』 @[0729b20]@「比丘當知,復經歷數時,彼樹便作灰色。是時,三十三天已見此樹而作灰色,甚懷喜悅,自相謂言:『而今此樹-[13]-已作灰色,不久當生[[羅網]]-[]-。』是時,三十三天見此晝度樹已生羅網,不久當生-[14]-[[雹節]]-[]-。爾時,三十三天見已,復懷歡喜:『此樹今日-[15]-已生[*]雹節,不久當復[[開敷]]-[]-。』 @[0729b26]@「比丘當知,三十三天[*]已見此樹漸漸開敷,各懷歡喜:『此樹-[16]-不久漸漸開敷,不久當盡著華。』 @[0729b28]@「比丘當知,或有是時,彼樹普悉開敷,皆懷歡喜:『此樹今日皆悉著華。』爾時,此香逆風,百由旬內無不聞香者。爾時,諸天四月之中於彼自相娛樂,樂不可計。 @[0729c03]@「此亦如是,若賢聖弟子意欲出家學道時,如似彼樹始欲[*]凋落。 @[0729c04]@「復次,賢聖弟子捐-[17]-棄妻財,以信堅固,出家學道,剃除鬚髮,如似彼樹葉落在地。 @[0729c06]@「比丘當知,若賢聖弟子無貪欲想,除不善法,念持歡-[18]-喜,遊志-[19]-一禪,[以>似]彼晝度樹而作灰色。 @[0729c08]@「復次,賢聖弟子有覺、有觀息,內有歡喜,專其一心,無覺、無觀、遊心二禪,如似彼樹而生羅網。 @[0729c10]@「復次,賢聖弟子-[20]-念而有護,自覺-[21]-身有樂,諸賢聖所-[22]-救,護念具足,遊-[23]-在三禪,如似彼樹而生[*]雹節。 @[0729c13]@「復次,賢聖弟子苦樂已盡,先無愁憂,無苦無樂,護念清淨,遊志四禪,如似彼樹漸漸-[24]-開敷。 @[0729c15]@「復次,賢聖弟子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25]-現法中而自娛樂: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如似彼樹皆悉敷花。 @[0729c18]@「是時,賢聖弟子戒德之香,遍聞四遠,無不稱譽者,四月之中-[26]-而自娛樂,遊心四禪,具足行本。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成戒德之香。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0729c22]@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0] ~A. VII. 65. Pāricchattaka.,[Nos. 26(2), 28] ???? [11] 晝度樹~Pāricchattka. ??? [12] 凋=彫【宋】【元】【明】【聖】* 「凋」,宋、元、明、聖四本作「彫」。 「彫」,大正藏原為「凋」,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彫」。 [13]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14] 雹=皰【宋】*【元】*【明】* 「雹」,宋、元、明三本作「皰」。 「皰」,大正藏原為「雹」,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皰」。 [15] 〔已〕-【宋】【元】【明】,已=以【聖】 ???? [16] 不久=已【宋】【元】【明】,〔不久〕-【聖】 ???? [17] 棄妻=妻棄【宋】【元】【明】 「棄妻」,宋、元、明三本作「妻棄」。 「妻棄」,大正藏原為「棄妻」,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妻棄」。 [18] 喜=樂【宋】【元】【明】【聖】 「喜」,宋、元、明、聖四本作「樂」。 「樂」,大正藏原為「喜」,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樂」。 [19] 一禪=初禪【宋】【元】【明】 「一禪」,宋、元、明三本作「初禪」。 「初禪」,大正藏原為「一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初禪」。 [20] (無)+念【宋】【元】【明】 「念」,宋、元、明三本作「無念」。 大正藏無「無」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1] 身有=有身【聖】 「身有」,聖本作「有身」。 「有身」,大正藏原為「身有」,今依據聖本改作「有身」。 [22] 救=求【聖】 「救」,聖本作「求」。 「求」,大正藏原為「救」,今依據聖本改作「求」。 [23] 在=心【元】【明】 「在」,元、明二本作「心」。 「心」,大正藏原為「在」,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心」。 [24] 開敷=敷開【宋】【元】【明】 「開敷」,宋、元、明三本作「敷開」。 「敷開」,大正藏原為「開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敷開」。 [25] (於)+現【宋】【元】【明】 「現」,宋、元、明三本作「於現」。 大正藏無「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6] 而自=自相【宋】【元】【明】 「而自」,宋、元、明三本作「自相」。 「自相」,大正藏原為「而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自相」。 ====[註解]==== {{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0/0d/Flower_I_IMG_3974.jpg?320|刺桐樹}} [] 晝度樹:刺桐樹,為豆科刺桐屬的落葉大喬木。在這裡特指三十三天一株知名的樹,義譯為「香遍樹」。 [] 羅網:網子,在此特指由珠寶連綴而成,裝飾用的網子。帝釋天宮殿中的羅網又稱為「因陀羅網」。 [] 雹節:花蕾。 [] 開敷:開花。 ====[對應經典]==== * {ref>Zho002} * {ref>A07.069} * {ref>Tn0028} ====[讀經拾得]==== 相似度極高,可對讀:[[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01/0026_001.htm|《中阿含經》卷 1〈2 七法品 晝度樹經〉]] =====-[27]-(三)@@[0729c24]@@===== @[0729c24]@聞如是: @[0729c24]@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729c2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七事水喻,人亦如是。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0729c26]@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0729c27]@世尊告曰:「彼云何七事水喻而似人?猶如有人沒在水底,如復有人暫出水還沒,如復有人出水觀看,如復有人出-[1]-頭而住,如復有人於水中行,如復有人出水而欲到彼岸,如復有人[*]已到彼岸。是謂,比丘!七事水喻出現於世。 @[0730a03]@「彼云何人沒在水底而不得出?於是,或有一人,不善之法遍滿其體,當經歷劫數,不可療治,是謂此人沒在水底。 @[0730a06]@「彼何等人出水還沒?或有一人信根-[2]-漸薄,雖有善法而不牢固,彼身、口、意行善,後復身、口、意行不善法,身壞命終,生地獄中,是謂此人出水還沒。 @[0730a10]@「彼何等人出水觀看?於是,或有人有信善根,身、口、意行,更不增益其法,自守而住,彼身壞命終,生阿須倫中,是謂此人出水而觀。 @[0730a13]@「彼何等人出水住者?於是,或有人有信精進,斷三結使,更不退轉,必至究竟成無上道,是謂此人出水而住。 @[0730a15]@「彼何等人欲-[3]-渡水者?於是,或有人信根精進,恒懷慚愧,斷三結使,-[4]-婬、怒、癡薄,來至此世而斷苦際,是謂此人欲[*]渡水-[5]-者。 @[0730a18]@「彼何等人欲至彼岸?或有人信根精進,斷下五結,成阿那含,即彼-[6]-般涅槃,更不來此世,是謂此人欲至彼岸者也。 @[0730a21]@「何等人[*]已至彼岸者?於是,或有一人,信根精進而懷慚愧,盡有漏成無漏,於現法中而自娛樂;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於此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是謂此人[*]已渡彼岸者也。 @[0730a26]@「是謂,比丘!有此七人水喻向汝等說,諸佛世尊所應修行接度人民,今[*]已施行。當在閑居靜處,若在樹下,當念坐禪,勿起懈怠。此是我之教誨。」 @[0730a29]@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27] ~A. VII. 15. Upakūpama.,[Nos. 26(4), 29] ???? [1] 頭=水【明】 「頭」,明本作「水」。 「水」,大正藏原為「頭」,今依據明本改作「水」。 [2] 漸+(漸)【聖】 「漸」,聖本作「漸漸」。 大正藏無「漸」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3] 渡=度【宋】【元】【明】【聖】* 「渡」,宋、元、明、聖四本作「度」。 「度」,大正藏原為「渡」,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度」。 [4] 婬=淫【聖】* 「婬」,聖本作「淫」。 「淫」,大正藏原為「婬」,今依據聖本改作「淫」。 [5] 者+(也)【宋】【元】【明】 「者」,宋、元、明三本作「者也」。 大正藏無「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6] 般涅槃~Parinibbāyī. ??? ====[註解]==== [一]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Zho004} * {ref>A07.015} * {ref>Tn0029} * [[https://tripitaka.cbeta.org/N50n0027_001#0416a10|巴利藏《人施設論》第七章之二]] {ref>Pgp-AP} ====[讀經拾得]==== 相似度極高,可對讀:[[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01/0026_001.htm|《中阿含經》卷 1〈4 七法品 水喻經〉]] c.f. 雜阿含經卷四十八第1267經中說如何渡河: http://buddhaspace.org/agama/48.html#%E4%B8%80%E4%BA%8C%E5%85%AD%E4%B8%83 =====-[7]-(四)@@[0730b02]@@===== @[0730b02]@聞如是: @[0730b02]@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730b03]@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聖王在遠國治化,七法成就,不為怨家盜賊所-[8]-擒獲。云何為七?然彼城-[9]-郭極為高峻,修治齊整,是謂彼王先成就第一之法。復次,彼城門戶牢固,是謂彼城成就-[10]-第二法。復次,彼城外[[塹]]-[]-極深且廣,是謂此城成就第三之法。復次,彼城內多諸穀米,倉庫盈滿,是謂彼城成就第四之法。復次,彼城饒諸薪草,是謂彼城成就第五之法。復次,彼城多諸器-[11]-杖,備諸戰具,是謂彼-[12]-城成就六法。復次,彼城主極聰明高才,[[豫知人情]]-[]-,可鞭則鞭,可治則治,是謂彼城成就七法,外境不能來侵。是謂,比丘!彼城國主成就-[13]-此七法,外人不得[[嬈]]-[]--[14]-近。 @[0730b16]@「此比丘亦復如是,若成就七法,[[弊魔]]-[]-波旬不得其便。云何為七?於是,比丘!戒律成就,威儀具足,犯小律尚畏,何況大者!是謂比丘成就此第一之法,弊-[15]-魔不得其便,猶如彼城,高廣極峻,不可-[16]-沮壞。 @[0730b20]@「復次,比丘!若眼見色,不起想著,亦不興念,具足眼根,無所缺漏,而護眼根;耳聲、鼻香、舌味、-[17]-身觸、意法,亦復如是,亦不起想,具足意根而無亂想,具足擁護意根,是謂比丘成就此-[18]-第-[19]-二法,弊魔波旬不得其便,如彼城[*]郭,門戶牢固。 @[0730b26]@「復次,比丘!多聞不忘,恒念思惟正法道教,昔所經歷皆悉備知,是謂比丘成就此第-[20]-三法,弊魔波旬不得其便,如彼城[*]郭,外塹極深且廣。 @[0730b29]@「復次,比丘!多諸方便,所有諸法,初善、中善、竟善,具足清淨,得修梵行,是謂比丘成就此[*]第四法,如彼城[*]郭,多諸穀米,外寇不敢來侵。 @[0730c03]@「復次,比丘!思惟[[四增上心]]-[]-之法,亦不脫漏,是謂比丘成就此第五之法,弊魔波旬不得其便,如彼城[*]郭,多諸薪草,外人不能來觸嬈。 @[0730c06]@「復次,比丘!得[[四神足]],所為無難,是謂比丘成就[*]此第六之法,弊魔波旬不得其便,如彼城內,器[*]杖備具。 @[0730c09]@「復次,比丘!具能分別[[陰、-[21]-入、界]]-[]-,亦復分別十二因緣所起之法,是謂比丘成就-[22]-此七法,弊魔波旬不得其便,如彼城[*]郭之主,聰明高才,可收則收,可-[23]-捨則[*]捨。 @[0730c12]@「今此比丘亦復如是,具知分別[[陰、持、入]]-[]-諸病。若有比丘成就此七法者,弊魔波旬終不得其便。是故,諸比丘!當求方宜,分別陰、持、入及十二因緣,不失次第,便度魔界,不處其中。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0730c17]@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7] ~A. VII. 63. Nagara.,[No. 26(3)] ???? [8] 擒=禽【聖】 「擒」,聖本作「禽」。 「禽」,大正藏原為「擒」,今依據聖本改作「禽」。 [9] 郭=墎【聖】* 「郭」,聖本作「墎」。 「墎」,大正藏原為「郭」,今依據聖本改作「墎」。 [10] 第=此【宋】【元】【明】【聖】 「第」,宋、元、明、聖四本作「此」。 「此」,大正藏原為「第」,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此」。 [11] 杖=仗【宋】【元】【明】【聖】* 「杖」,宋、元、明、聖四本作「仗」。 「仗」,大正藏原為「杖」,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仗」。 [12] 〔城〕-【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城」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城」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3] 〔此〕-【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此」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4] 近+(之)【宋】【元】【明】 「近」,宋、元、明三本作「近之」。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5] 魔+(波旬)【宋】【元】【明】 「魔」,宋、元、明三本作「魔波旬」。 大正藏無「波旬」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6] 沮=俎【聖】 「沮」,聖本作「俎」。 「俎」,大正藏原為「沮」,今依據聖本改作「俎」。 [17] 〔身觸〕-【聖】 聖本無「身觸」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身觸」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18] 〔第〕-【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第」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第」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9] 二+(之)【聖】 「二」,聖本作「二之」。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20] 三+(之)【宋】【元】【明】 「三」,宋、元、明三本作「三之」。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1] (持)+入【宋】【元】【明】 「入」,宋、元、明三本作「持入」。 大正藏無「持」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2] 〔此〕-【宋】【元】【明】,此=第【聖】 ???? [23] 捨=放【宋】*【元】*【明】* 「捨」,宋、元、明三本作「放」。 「放」,大正藏原為「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放」。 ====[註解]==== [] 塹:深坑、護城河。讀音同「欠」。 [] 豫知人情:先知人情世故。「豫」通「預」,事先。 [] 嬈:擾亂。 [] 弊魔:欺詐蒙騙的魔。 [] 四增上心:四種提升的心境,指四禪。又譯為「四種增上心法」、「四增心法」。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增上心與在當生中為樂住處之四種禪」。 [] 陰、入、界:即五陰、六入、十八界。 [] 陰、持、入:即五陰、十八持、六入。「十八持」即為「十八界」。 ====[對應經典]==== * 參考{ref>Zho003} * 參考{ref>A07.067} ====[讀經拾得]==== 本經提到七法的脈絡是:戒(加上守護根門)、多聞正法(加上與戒的結合,成為依正法修梵行)、定(四增上心,加上四神足)、慧。 一法增益一法,七法具足才能不受魔擾。 =====(五)@@[0730c19]@@===== @[0730c19]@聞如是: @[0730c19]@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730c20]@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七神止處,汝等諦聽!善思念之。」 @[0730c21]@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0730c22]@是時,世尊告諸比丘:「彼云何名為七神識住處?所謂眾生若干種身若干種-[1]-想,所謂人及天也。又復眾生若干種身而有一想-[2]-,所謂[[梵迦夷天]]-[]--[26]-也,初出現-[27]-世;又復眾生一身若干想[*],所謂[[光音天]]-[]-也;又復眾生一身一想[*],所謂[[遍淨天]]-[]-也;又復眾生[[無量空]]-[]-,[[空處天]]-[]-也;又復眾生[[無量識]]-[]-,識處天也;又復眾生[[無有處]]-[]-,無有處天也。是謂,比丘![[七識住]]-[一]-處,我今[*]已說七識處,諸佛世尊所可施行接度人民,今日[*]已辦。當在閑居樹下,善修其行,勿有懈怠。此是我之教誨。」 @[0731a03]@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大正藏無「若干種」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 「想」,聖本作「相」。* [26] 〔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7] 世+(也)【宋】【元】【明】 「世」,宋、元、明三本作「世也」。 大正藏無「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 梵迦夷天:色界初禪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的通稱,此天離欲界的淫欲,寂靜清淨。又譯為「梵身天」。 [] 光音天:色界二禪天中的最高一層。光音天人不用口語溝通,而以光互通心意,所以稱為「光音」。壞劫開始的時候,宇宙發生大火災,將光音天之下全部燒毀,但無法燒到光音天,此時光音天之下的各界眾生會輾轉生於光音天。 [] 遍淨天:色界十八天之一,是第三禪天中的最上層天。這天的天人相應於三禪的境界而身心清淨光明,充分體驗勝妙的快樂。又譯為「徧淨天」、「遍淨光天」。 [] 無量空:以無邊的空間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是無色界第一天的層次。又譯為「空入處」、「空處」、「空無邊處」。 [] 空處天:以無邊的空間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是無色界第一天的層次。又譯為「空入處」、「空處」、「空無邊處」、「無量空處」。 [] 無量識:以無邊的識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是無色界第二天的層次。又譯為「識入處」、「識處」、「識無邊處」。 [] 無有處:以無所有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是無色界第三天的層次。又譯為「無所有入處」。 [一] 七識住:七種心識的住處;心識貪愛攀緣的七種境界 (1) 欲界的人及天(若干身、若干想) (2) 色界的初禪天(例如梵天初生時若干身、一想) (3) 色界的二禪天(例如光音天一身、若干想) (4) 色界的三禪天(例如遍淨天一身、一想) (5) 無色界的空入處天 (6) 無色界的識入處天 (7) 無色界的無所有入處天。這是因為識要攀緣名色才能生長,識所攀緣的名色則可歸納為這七種。至於欲界的三惡道、色界的四禪天、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入處天,則不是識所貪愛的境界,或者不會增長識,因此不在七識住中。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A07.041} ====[讀經拾得]==== 待整合《中阿含經》卷二十四〈因品 4〉[[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二十四#九七_中阿含因品大因經第一|第97經]]大因經的「讀經拾得」。 =====(六)@@[0731a05]@@===== @[0731a05]@聞如是: @[0731a05]@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731a06]@當於爾時,尊者[[均頭]]-[]-身抱重患,臥在床-[1]-褥,不能自起居。是時,均頭便念:「如來世尊今日不見垂愍,又遭重患,命在不久,醫藥不接。又聞世尊言:『一人不度,吾終不捨。』然今獨見遺棄,將何苦哉!」 @[0731a10]@爾時,世尊以天耳聞均頭比丘作是稱怨。是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皆集至均頭比丘所,問其所疾。」 @[0731a12]@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0731a13]@世尊將眾多比丘漸漸至均頭比丘房。是時,均頭遙見如來來,即自投地。爾時,世尊告均頭曰:「汝今抱患極為[[篤]]-[]-重,不須下床,吾自有-[2]-坐。」 @[0731a16]@爾時,世尊告均頭曰:「汝所患為-[3]-增為損,-[4]-不增損乎?-[5]-有能堪任受吾教-[6]-也?」 @[0731a18]@是時,均頭比丘白佛言:「弟子今日所患極篤,但有增無損也。所服藥草,靡不周遍。」 @[0731a20]@世尊問曰:「-[7]-視瞻病者竟為是誰?」 @[0731a21]@均頭白言:「諸梵行來見瞻視。」 @[0731a22]@爾時,世尊告均頭曰:「汝今堪與吾說七覺意乎?」 @[0731a23]@均頭是時,三自稱說七覺意名:「我今堪任於如來前說七覺意法。」 @[0731a24]@世尊告曰:「若能堪任向如來-[8]-說,今便說之。」 @[0731a26]@是時,均頭白佛言:「七覺意者,何等為七?所謂念覺意,如來之所說,法覺意、精進覺意、喜覺意、猗覺意、定覺意、護覺意。是謂,世尊!有此七覺意者,正謂此耳。」 @[0731a29]@爾時,尊者均頭說此語已,所有疾患,皆悉除愈,無有眾惱。是時,均頭白世尊言:「藥中-[9]-之盛,所謂此七覺意-[10]-之法是也。欲言藥中[*]之盛者,不過此七覺-[11]-意,今思惟此七覺意,所有眾病皆悉除愈。」 @[0731b0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受持此七覺意法,善念諷誦,-[12]-勿有狐疑於佛、法、眾者,彼眾生類所有疾患皆悉除愈。所以然者,此七覺意甚難曉了,一切諸法皆悉了知,照明一切諸法,亦如良藥療治一切眾病,猶如甘露食-[13]-無厭足。若不得此七覺意者,眾生之類流轉生死。諸比丘!當求方便,修-[14]-七覺意。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0731b12]@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褥=蓐【聖】 「褥」,聖本作「蓐」。 「蓐」,大正藏原為「褥」,今依據聖本改作「蓐」。 [2]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3] 增為…乎=有增損病不增乎【宋】【元】【明】 「增為…乎」,宋、元、明三本作「有增損病不增乎」。 「有增損病不增乎」,大正藏原為「增為…乎」,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有增損病不增乎」。 [4] 不增損=病不增【聖】 「不增損」,聖本作「病不增」。 「病不增」,大正藏原為「不增損」,今依據聖本改作「病不增」。 [5] 有=又【宋】【元】【明】 「有」,宋、元、明三本作「又」。 「又」,大正藏原為「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又」。 [6] 也=耶【宋】【元】【明】 「也」,宋、元、明三本作「耶」。 「耶」,大正藏原為「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耶」。 [7] 視瞻=瞻視【宋】【元】【明】【聖】 「視瞻」,宋、元、明、聖四本作「瞻視」。 「瞻視」,大正藏原為「視瞻」,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瞻視」。 [8] 說+(者)【宋】【元】【明】 「說」,宋、元、明三本作「說者」。 大正藏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9] 之盛=盛者【宋】【元】【明】 「之盛」,宋、元、明三本作「盛者」。 「盛者」,大正藏原為「之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盛者」。 [10]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1] 意+(也)【宋】【元】【明】 「意」,宋、元、明三本作「意也」。 大正藏無「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2] 勿=設【宋】【元】【明】 「勿」,宋、元、明三本作「設」。 「設」,大正藏原為「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設」。 [13] 無厭足=之無厭【宋】【元】【明】 「無厭足」,宋、元、明三本作「之無厭」。 「之無厭」,大正藏原為「無厭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之無厭」。 [14] 七=一【元】 「七」,元本作「一」。 「一」,大正藏原為「七」,今依據元本改作「一」。 ====[註解]==== [] 均頭:比丘名,七歲即出家,是舍利弗尊者出家前的弟弟,也是舍利弗尊者的侍者,在佛陀教他如何滅外道六十二見後證得阿羅漢果,參見《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三〈善惡品 47〉第9經。又譯為「大均頭」、「純陀」、「大純陀」、「周那」、「摩訶周那」。 [] 篤:病勢沉重。 ====[對應經典]==== *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七#七二七|《雜阿含經》卷二十七第727經]]。(內容是在說七覺支,但是比較像參考經典,不像對應經典???) * {ref>S46.16} ====[讀經拾得]==== ====[進階辨正]==== [[研討:均頭與大均頭是否為同一人]] =====-[15]-(七)@@[0731b14]@@===== @[0731b14]@聞如是: @[0731b14]@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731b1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轉輪聖王]]-[]-出現世間時,便有七寶出現世間。所謂[[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居士寶、典兵寶,是為七寶。是謂轉輪聖王出現世時,便有此七寶流布世間。 @[0731b19]@「若如來出現世間時,便有七[[覺意]]-[]-寶出現世間。云何為七?所謂念覺意、法覺意、精進覺意、喜覺意、猗覺意、定覺意、護覺意,出現於世。若如來出現世間時,便有此七覺意寶出現世間。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修此七覺意。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0731b25]@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5] ~S. 46. 42. Cakkavatti.,[Nos. 26(58), 38, 99(721)] ???? ====[註解]==== [] 轉輪聖王:以正法統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時由善業感召天空中飛來輪寶,四方國家看到輪寶就自行歸服,因此稱作轉輪聖王。又譯為「轉輪王」。 [] 輪寶:轉輪王的寶器,能在轉輪王前飛行引導,四方國家看到輪寶就自動歸服。 [] 覺意:覺支。 ====[對應經典]==== * {ref>Zho058} *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七#七二一|《雜阿含經》卷二十七第721經]]。 * {ref>S46.42} ====[讀經拾得]==== =====(八)@@[0731b26]@@===== @[0731b26]@聞如是: @[0731b26]@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731b2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轉輪聖王出現世-[16]-間,爾時便選擇好地而起城[*]郭,東、西十二由旬,南、北七由旬,土地豐熟,快樂不可言。爾時,彼城外[*]郭,七重圍繞,七寶[[廁]]-[]-其間。所謂七寶者,金、銀、水精、琉璃、琥珀、-[17]-瑪瑙、𤥭璩,是謂七寶。復有七寶-[18]-[[塹遶]]-[]-彼七重,極為深廣,人所難[[踰]]-[]-,其間皆有金沙。復有七-[19]-寶樹兼生其間;然彼樹復有七-[20]-種色,金、銀、水精、琉璃、-[21]-𤥭璩、瑪瑙、琥珀。然彼城中周匝有-[22]-七重門,皆悉牢固,亦七寶所造。銀門以金-[23]-間施其間,金門以銀[*]間錯其間,水精門以琉璃[*]間錯其間,琉璃門以水精[*]間錯其間,-[24]-瑪瑙門以琥珀[*]間錯其間,甚為快樂,實不可言。然彼城中四面有四浴池,一一浴池縱廣一由旬,自然有水,金、銀、水精所造。銀-[25]-水-[26]-池凍,便成銀寶,金池水凍,便成金寶,然轉輪聖王以此為用。 @[0731c14]@「爾時,彼-[27]-地城中有七種音聲。云何為七?所謂貝聲、鼓聲、小鼓聲、鐘聲、細-[28]-腰鼓聲、舞聲、歌聲,是謂七種聲。爾時,人民以此恒相娛樂。-[29]-然彼眾生無有寒溫,亦無飢渴,亦無疾病。然轉輪聖王在-[30]-世遊化,成就此七寶及-[31]-[[四神足]],無有缺減,終無-[32]-亡失。轉輪聖王云何成就七寶?所謂[[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居士寶、典兵寶。復有千子,極為勇猛,能降伏外寇,此閻浮里地不以刀杖化彼國。」 @[0731c23]@爾時,有一比丘白世尊言:「轉輪聖王云何成就輪寶?」 @[0731c24]@世尊告曰:「是時,轉輪聖王十五日清旦沐浴洗頭,在大殿上玉女圍遶。是時,輪寶千輻具足,從東方來而在殿前,光曜煌煌,非人所造,去地七[[仞]]-[33]--[]-,漸漸至王前住。轉輪-[34]-聖王見已,便作是說:『吾從舊人邊聞:「-[35]-轉輪王十五日沐浴頭、手,在殿上坐,是時輪寶自然從東方來在王前住。」吾今當試此輪寶。』是時,轉輪王以右手執輪寶,而作是說:『汝今以法迴轉,莫以非法。』是時,輪寶自然迴轉,又在空中住。轉輪聖王復將四部兵,亦在虛空中。是時,輪寶迴向東方,轉輪聖王亦從寶輪而去。若輪寶住時,是時轉輪聖王所將之眾,亦在中住。是時,東方-[1]-粟散王及人民之類,遙見王來皆悉起迎,又以金鉢盛碎銀,銀鉢盛碎金,奉上轉輪聖王,而白王言:『善來,聖王!今此方域人民熾盛,快樂不可稱計,唯願大王當於中治化!』是時,轉輪聖王告彼民曰:『汝等當以法治化,莫以非法,亦莫殺生、竊盜、[*]婬泆,慎莫非法治化。』是時,輪寶復移至南方、西方、北方,普[[綏化]]-[]-人民;還來至王治處,去地七仞[*]而住。如是,比丘!轉輪聖王成就[*]此輪寶也。」 @[0732a17]@是時,比丘白世尊言:「轉輪聖王云何成就象寶?」 @[0732a18]@世尊告曰:「比丘當知,轉輪聖王於十五日中,沐浴澡洗在大殿上。是時,象寶從南方來,而有六牙,衣毛極白,七處齊整,皆以金、銀、珍寶而挍飾之,能飛行虛空。爾時,轉輪聖王見已,便作是念:『今此象寶極為殊妙,世之希有,體性柔和,不行卒暴,我今當試此象寶。』是時,轉輪聖王清旦日欲初出,乘此象寶,遊四海外,治化人民。如是,轉輪聖王成就象-[2]-寶。」 @[0732a26]@是時,比丘白世尊言:「轉輪聖王云何成就馬寶?」 @[0732a28]@世尊告-[3]-曰:「-[4]-轉輪聖王出現世時,是時馬寶從西方來,毛衣極青,-[5]-尾毛朱光,行不移動,能飛在虛空,無所[[罣礙]]-[]-。見已,極懷喜悅:『-[6]-此馬寶實為殊妙,今當役之,又體性良善,無有暴疾,吾今當試此馬寶。』是時,轉輪聖王即乘此馬,經四天下,治化人民,還來至王治處。如是,比丘!轉輪聖王成就馬[*]寶。」 @[0732b05]@比丘白佛言:「復以何-[7]-緣成就珠寶乎?」 @[0732b06]@世尊告曰:「於是,比丘!轉輪聖王出現世時,是時珠寶從東方-[8]-來,而有八角,四面有-[9]-火光,長一尺六寸,轉輪聖王見已,便作是念:『-[10]-此珠寶極為殊妙,吾-[11]-今當試之。』是時,轉輪聖王夜半-[12]-悉集四部之兵,以此摩尼寶舉著高幢頭,是時光明照彼國界十二由旬。爾時,城中人民之類,見此-[13]-光已,各各自相謂言:『日今已出,可理家事。』是時,轉輪聖王在殿上普見人民已,還入宮中。是時,轉輪聖王持此摩尼舉著宮內,內外悉明,靡不周遍。如是,比丘!轉輪聖王成就[*]此珠寶也。」 @[0732b17]@爾時,比丘白佛言:「轉輪聖王云何成就玉女寶?」 @[0732b18]@世尊告曰:「比丘當知,-[14]-若轉輪聖王出現世時,自然有此玉女寶現,顏貌端-[15]-政,面如桃華色,不長不短,不白不黑,體性柔和,不行卒暴,口氣作-[16]-憂鉢華香,身作-[17]-栴檀香。恒侍從-[18]-聖王左右,不失時節,常以和顏悅色,視王顏貌。如是,比丘!轉輪聖王成就此玉女-[19]-之寶。」 @[0732b25]@是時,比丘白佛言:「轉輪-[20]-王云何成就居士寶?」 @[0732b26]@世尊告曰:「於是,比丘!轉輪聖王出現世時,便有此居士寶出現世間,不長不短,身體紅色,高才智達,無事不-[21]-開,又得天眼通。是時,居士來至王所,而白王言:『唯願聖王延壽無窮!若王欲須金、銀、珍寶者,盡當供給。』是時,居士以天眼觀有寶藏者、無寶藏者,皆悉見之,王有所須寶,隨時給施。是時,轉輪聖王欲試彼居士時,便將[*]此居士度水,未至彼岸,便語居士言:『我今欲須金、銀、珍寶,正爾便辦。』長者報曰:『前至岸上當供給。』-[22]-轉輪聖王言:『我今此間須寶,不須至岸上。』是時,居士即前長跪叉手向水,尋時水中七寶-[23]-踊出。是時,轉輪聖王語彼長者:『止!止!居士,更不須寶。』如是,比丘!轉輪聖王成就此居士寶也。」 @[0732c11]@是時,比丘白佛言:「轉輪聖王云何成就典兵-[24]-之寶?」 @[0732c12]@世尊告曰:「-[25]-於是,比丘!轉輪聖王出現世時,便有-[26]-此寶,自然來應,聰明蓋世,豫知人情,身體-[27]-好色,來至轉輪聖王所,白聖王言:『唯願聖王快自娛樂!若聖王欲須兵眾,正-[28]-爾給辦,進止之宜,不失時節。』是時,典兵寶隨王所念,-[29]-運集兵眾,在王左右。是時,轉輪聖王欲試典兵寶。-[30]-是時,便作是念:『使我兵眾正爾運集。』尋時,兵眾在王門外。若轉輪聖王意欲使兵眾住便住,進便進。如是,比丘!轉輪聖王成就此典兵[*]之寶。比丘當知,轉輪聖王成就此七寶。」 @[0732c23]@是時,彼比丘白世尊言:「轉輪聖王云何成就-[31]-四神足[[快得善利]]-[]-?」 @[0732c24]@佛告比丘:「於是,轉輪聖王顏貌端[*]政,世之希有,出過世人,猶彼天子無能及者,是謂轉輪聖王成就此第一神足。 @[0732c27]@「復次,轉輪聖王聰明蓋世,無事不練,人中[*]之雄猛,爾時智慧之豐,無過此轉輪聖王。是謂成就此第二神足。 @[0733a01]@「復次,比丘!轉輪聖王無復疾病,身體康強,所可飲食,自然-[1]-消化,無便利[*]之患。是謂,比丘!轉輪聖王成就此第三-[2]-之神足。 @[0733a03]@「復次,比丘!轉輪聖王-[3]-受命極長,壽不可計,爾時-[4]-人-[5]-之命,無過轉輪聖王之壽。是謂,比丘!轉輪聖王成就此第四神足。是謂,比丘!轉輪聖王有此四神足。」 @[0733a07]@爾時,彼比丘白佛言:「若轉輪聖王命終之後,為生何處?」 @[0733a08]@世尊告曰:「轉輪聖王命終之後生三十三天,-[6]-受-[7]-命千歲。所以然者,轉輪聖王自不殺生,復教他人使不殺生;自不竊盜,復教他人使不偷盜;自不[*]婬泆,復教他人使不行[*]婬;自不妄語,復教他人使不妄語;自行十善之法,復教他人使行十善。比丘當知,轉輪聖王緣此功德,命終之後生三十三天。」 @[0733a15]@爾時,彼比丘便作是念:「轉輪聖王甚可貪慕,欲言是人,復非是人,然其實非天,-[8]-又施行天事,受諸妙樂,不墮三惡趣。若我今日持戒勇猛,所有之福,使將來[*]之世得作轉輪聖王者,不亦快哉!」 @[0733a20]@爾時,世尊知彼比丘心中所念,告彼比丘曰:「今在如來前勿作是念。所以然者,轉輪聖王雖成就七寶,有四神足,無能及者,猶-[9]-不免三惡之趣:地獄、畜生、餓鬼之道。所以然者,轉輪聖王不得四禪、四神足,不得四諦,由此因緣,復墮三惡趣。人身甚為難得,遭值八難,求出甚難;生正國中,亦復不易;求善良友,亦復不易;欲與善知識相遇,亦復不易;欲從如來法中學道者,亦復難遇;如來出現,甚不可遭;所演法教,亦復如是,解-[10]-脫、四諦及[[四非常]]-[]-,實不可得聞。轉輪聖王於此四法,亦不得究竟。若,比丘!如來出現世時,便有此七寶出現世間,如來七覺意寶,至-[11]-邊究竟,天、人所譽。比丘今日善修梵行,於此現身得盡苦際,用此轉輪聖王七寶乎?」 @[0733b06]@爾時,彼比丘聞如來如是之教,在閑靜之處,思惟道教,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出家學道,欲修無上正業: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爾時,彼比丘便成-[12]-羅漢。 @[0733b11]@爾時,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6] 間+(時)【宋】【元】【明】 「間」,宋、元、明三本作「間時」。 大正藏無「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7] 瑪瑙𤥭璩=馬瑙車璩【聖】 「瑪瑙𤥭璩」,聖本作「馬瑙車璩」。 「馬瑙車璩」,大正藏原為「瑪瑙𤥭璩」,今依據聖本改作「馬瑙車璩」。 [18] 〔塹〕-【聖】 聖本無「塹」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塹」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19] 寶=重【宋】【元】【明】 「寶」,宋、元、明三本作「重」。 「重」,大正藏原為「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重」。 [20] 種=重【聖】 「種」,聖本作「重」。 「重」,大正藏原為「種」,今依據聖本改作「重」。 [21] 𤥭璩瑪=車璩馬【聖】 「𤥭璩瑪」,聖本作「車璩馬」。 「車璩馬」,大正藏原為「𤥭璩瑪」,今依據聖本改作「車璩馬」。 [22] 七=十【元】 「七」,元本作「十」。 「十」,大正藏原為「七」,今依據元本改作「十」。 [23] 間=扉【宋】【元】【明】【聖】* 「間」,宋、元、明、聖四本作「扉」。 「扉」,大正藏原為「間」,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扉」。 [24] 瑪=馬【聖】 「瑪」,聖本作「馬」。 「馬」,大正藏原為「瑪」,今依據聖本改作「馬」。 [25] 水池=池水【宋】【元】【明】 「水池」,宋、元、明三本作「池水」。 「池水」,大正藏原為「水池」,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池水」。 [26] 〔池〕-【聖】 聖本無「池」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池」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27] 〔地〕-【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地」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8] 腰=要【聖】 「腰」,聖本作「要」。 「要」,大正藏原為「腰」,今依據聖本改作「要」。 [29] 然=而【宋】【元】【明】 「然」,宋、元、明三本作「而」。 「而」,大正藏原為「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而」。 [30] 世=彼【宋】【元】【明】 「世」,宋、元、明三本作「彼」。 「彼」,大正藏原為「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彼」。 [31] 四+(種)【宋】【元】【明】 「四」,宋、元、明三本作「四種」。 大正藏無「種」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2] 亡=忘【宋】【元】【明】 「亡」,宋、元、明三本作「忘」。 「忘」,大正藏原為「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忘」。 [33] 「仞」,大正藏原為「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仞」。* [34] 〔聖〕-【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聖」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聖」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35] 轉輪=若轉輪聖【宋】【元】【明】 「轉輪」,宋、元、明三本作「若轉輪聖」。 「若轉輪聖」,大正藏原為「轉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若轉輪聖」。 [1] 〔粟〕-【聖】 聖本無「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粟」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2] 寶+(也)【宋】*【元】*【明】* 「寶」,宋、元、明三本作「寶也」。 大正藏無「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 白=曰【聖】【麗-CB】【CB】 「白」,聖、麗-CB、CB三本作「曰」。 「曰」,大正藏原為「白」,今依據聖、麗-CB、CB三本改作「曰」。 [4] (若)+轉【宋】*【元】*【明】*【聖】 「轉」,宋、元、明、聖四本作「若轉」。 大正藏無「若」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5] 尾毛=毛尾【宋】【元】【明】 「尾毛」,宋、元、明三本作「毛尾」。 「毛尾」,大正藏原為「尾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毛尾」。 [6] 此=比【元】 「此」,元本作「比」。 「比」,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元本改作「比」。 [7] 〔緣〕-【聖】 聖本無「緣」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緣」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8] 來而=而來【聖】 「來而」,聖本作「而來」。 「而來」,大正藏原為「來而」,今依據聖本改作「而來」。 [9] 火=大【宋】【元】【明】 「火」,宋、元、明三本作「大」。 「大」,大正藏原為「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大」。 [10] (今)+此【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今此」。 大正藏無「今」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1] 〔今〕-【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今」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今」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2] 〔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3] 光+(明)【宋】【元】【明】 「光」,宋、元、明三本作「光明」。 大正藏無「明」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4] 〔若〕-【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若」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5] 政=正【宋】*【元】*【明】* 「政」,宋、元、明三本作「正」。 「正」,大正藏原為「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正」。 [16] 憂=優【宋】【元】【明】 「憂」,宋、元、明三本作「優」。 「優」,大正藏原為「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優」。 [17] 栴=旃【宋】【元】 「栴」,宋、元二本作「旃」。 「旃」,大正藏原為「栴」,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旃」。 [18] (轉輪)+聖【宋】【元】【明】 「聖」,宋、元、明三本作「轉輪聖」。 大正藏無「轉輪」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9] 之寶=寶也【宋】*【元】*【明】* 「之寶」,宋、元、明三本作「寶也」。 「寶也」,大正藏原為「之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寶也」。 [20] (聖)+王【宋】【元】【明】 「王」,宋、元、明三本作「聖王」。 大正藏無「聖」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1] 開=閑【宋】【元】【明】 「開」,宋、元、明三本作「閑」。 「閑」,大正藏原為「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閑」。 [22] 轉輪聖王=之轉輪王【宋】【元】【明】 「轉輪聖王」,宋、元、明三本作「之轉輪王」。 「之轉輪王」,大正藏原為「轉輪聖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之轉輪王」。 [23] 踊=涌【宋】【元】【明】 「踊」,宋、元、明三本作「涌」。 「涌」,大正藏原為「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涌」。 [24] 〔之〕-【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25] 於是比丘=若【宋】【元】【明】【聖】 「於是比丘」,宋、元、明、聖四本作「若」。 「若」,大正藏原為「於是比丘」,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若」。 [26] 此=典兵【宋】【元】【明】【聖】 「此」,宋、元、明、聖四本作「典兵」。 「典兵」,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典兵」。 [27] 好=紅【宋】【元】【明】 「好」,宋、元、明三本作「紅」。 「紅」,大正藏原為「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紅」。 [28] 爾=念【宋】 「爾」,宋本作「念」。 「念」,大正藏原為「爾」,今依據宋本改作「念」。 [29] 運=雲【宋】*【元】*【明】* 「運」,宋、元、明三本作「雲」。 「雲」,大正藏原為「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雲」。 [30] 〔是〕-【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是」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31] 四+(人)【宋】【元】,(大)【明】 ???? [1] 消=銷【宋】【元】【明】 「消」,宋、元、明三本作「銷」。 「銷」,大正藏原為「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銷」。 [2] 〔之〕-【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3] 受=壽【宋】【元】【明】【聖】 「受」,宋、元、明、聖四本作「壽」。 「壽」,大正藏原為「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壽」。 [4] 人+(中)【宋】【元】【明】 「人」,宋、元、明三本作「人中」。 大正藏無「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5] 〔之〕-【聖】 聖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6] 受命=壽天【聖】 「受命」,聖本作「壽天」。 「壽天」,大正藏原為「受命」,今依據聖本改作「壽天」。 [7] 命=天【宋】【元】【明】 「命」,宋、元、明三本作「天」。 「天」,大正藏原為「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天」。 [8] 又=人【宋】【聖】 「又」,宋、聖二本作「人」。 「人」,大正藏原為「又」,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人」。 [9] (故)+不【宋】【元】【明】 「不」,宋、元、明三本作「故不」。 大正藏無「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0] 脫四=四真【宋】【元】【明】 「脫四」,宋、元、明三本作「四真」。 「四真」,大正藏原為「脫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四真」。 [11] (無)+邊【宋】【元】【明】【聖】 「邊」,宋、元、明、聖四本作「無邊」。 大正藏無「無」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12] (阿)+羅【宋】【元】【明】 「羅」,宋、元、明三本作「阿羅」。 大正藏無「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 廁:夾雜在中間。 [] 塹遶:環繞著。 [] 踰:越過。同「逾」。 [] 仞:長度單位,七尺或八尺為一仞。 [] 綏化:安撫教化。 [] 罣礙:阻礙。 [] 快得善利:真是受益良多。 [] 四非常:從不淨、苦、空、無我四個層面觀察身體的無常,而能除去欲望執著。參見《賢愚經》卷十三〈優波鞠提品 60〉。 ====[對應經典]==== *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七#七二二|《雜阿含經》卷二十七第722經]]。 * {ref>Tn0038} * 參考 {ref>D17} ====[讀經拾得]==== =====(九)@@[0733b12]@@===== @[0733b12]@聞如是: @[0733b12]@一時,尊者童真迦葉在舍衛國晝闇園中。 @[0733b13]@是時,迦葉夜半而經行。爾時,有天來至迦葉所,在虛空中語迦葉言:「比丘當知,此舍夜便有煙,晝日火然。婆羅門語智者曰:『汝今-[13]-持刀鑿山,-[14]-當鑿山時,必當見有負物,當拔濟之。汝-[15]-當鑿山,當鑿山時,必當見山,汝今當捨山。汝今當鑿山,當鑿山時,-[16]-必見蝦蟆,-[17]-今當捨蝦蟆。汝今當鑿山,當鑿山時,當見肉聚,已見肉聚,當捨離之。汝今當鑿山,當鑿山時,當見枷,已見枷,便捨離之。汝今當鑿山,[*]已鑿山,當見二道,已見二道,當捨離之。汝今當鑿山,[*]已鑿山,當見樹枝,已見樹枝,當捨離之。汝今當鑿山,已鑿山,-[18]-見龍,已見龍,-[19]-勿共語,當自歸命,-[20]-慕令得所。』比丘!當善思念此義;設不解者,便往至舍衛城,到世尊所,而問此義。若如來有所說[>者],善念行之。所以然者,我今亦不見有人、沙門、婆羅門、魔、若魔天能解此義者,除如來及如來弟子。若從我聞。」 @[0733c02]@是時,迦葉報天曰:「此事甚佳。」 @[0733c03]@爾時,迦葉清旦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爾時,迦葉問世尊曰:「今當問如來義,天之所說,何所趣向?何以故-[21]-舍夜有煙,晝便火然?何以故名為婆羅門?何以故名為智者?又言鑿山者,其義何所趣向?言刀者,亦所不解?何以故名為負物?又言山者,其義云何?何以故復言蝦蟆?何以故復言肉聚?何以故復言枷?何以故-[22]-復言二道?樹枝義其義云何?何以-[23]-故名龍?」 @[0733c12]@世尊告曰:「舍者,即是形體也。四大色所造,受父母血脈漸漸長大,恒當養食,不令有乏,是分散-[24]-法。夜有煙者,眾生之類心之所念-[25]-是。晝日火然者,身、口、意所造行是也。婆羅門者,是阿羅漢也。智者,是學人也。鑿山者,精進之心是也。刀者,智慧是也。負物者,是五結也。山者,是憍慢也。蝦蟆者,瞋恚心是也。肉聚者,貪欲是也。枷者,五欲是也。二道者,疑是也。樹枝者,是無明也。龍者,-[26]-是如來.至真.等正[*]覺是。彼天所說,其義如是。汝今當熟思惟,不久當盡有漏。」 @[0733c22]@爾時,迦葉受如來-[27]-如是之教,在閑靜[*]之處,而自修行,所以族姓子,-[28]-剃除鬚髮,出家學道者,欲修梵行: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29]-如實知之。爾時,迦葉便成[陀>阿]羅漢。 @[0733c26]@爾時,迦葉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3] (可)+持【宋】【元】【明】 「持」,宋、元、明三本作「可持」。 大正藏無「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4] 〔當〕-【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當」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5] 當=重【宋】【元】【明】【聖】 「當」,宋、元、明、聖四本作「重」。 「重」,大正藏原為「當」,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重」。 [16] 必+(當)【宋】【元】【明】 「必」,宋、元、明三本作「必當」。 大正藏無「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7] (汝)+今【宋】【元】【明】 「今」,宋、元、明三本作「汝今」。 大正藏無「汝」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8] (當)+見【宋】【元】【明】 「見」,宋、元、明三本作「當見」。 大正藏無「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9] 勿+(與)【宋】【元】【明】 「勿」,宋、元、明三本作「勿與」。 大正藏無「與」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0] 慕=務【宋】【元】【明】 「慕」,宋、元、明三本作「務」。 「務」,大正藏原為「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務」。 [21] 舍夜=言當知此舍夜便【宋】【元】【明】 「舍夜」,宋、元、明三本作「言當知此舍夜便」。 「言當知此舍夜便」,大正藏原為「舍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言當知此舍夜便」。 [22] 〔復〕-【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復」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3] 〔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4] 法+(也)【宋】【元】【明】 「法」,宋、元、明三本作「法也」。 大正藏無「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5] 是+(也)【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是也」。 大正藏無「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6] 〔是〕-【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是」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7] 〔如是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如是之」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如是之」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8] 剃=制【元】 「剃」,元本作「制」。 「制」,大正藏原為「剃」,今依據元本改作「制」。 [29] 〔如實知之〕-【聖】 聖本無「如實知之」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如實知之」四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註解]==== [一] [二] [三] ====[對應經典]==== *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三十八#一〇七九|《雜阿含經》卷三十八第1079經]]。 * {ref>BZa01.18} * {ref>M023} * {ref>Tn0095} ====[讀經拾得]==== =====-[30]-(一〇)@@[0733c28]@@===== @[0733c28]@聞如是: @[0733c28]@一時,佛在-[31]-羅閱城-[32]-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0733c29]@-[33]-滿願子亦將五百比丘遊本生處。爾時,世尊於羅閱城九十日[[夏坐]]已,漸漸在人間遊化,來至舍衛城中祇樹給孤獨園。爾時,眾多比丘各散在人-[1]-間,亦來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0734a06]@爾時,世尊問諸比丘:「汝等為在何處夏坐?」 @[0734a07]@諸比丘對曰:「在[[本所生處]]-[]-而受夏坐。」 @[0734a07]@世尊告曰:「汝等所生之處比丘之中,能自行阿練若,復能稱譽阿練若,自行乞食,復教他人使行乞食,不失時宜,自著補-[2]-納衣,復教他-[3]-人使著補[*]納衣,自修知足,亦復歎譽知足之行,自行少欲,亦復歎說少欲之行,自樂閑靜之處,復教他人在閑靜-[4]-之處,自守其行,復教他人使守其行,己身戒具清淨,復教他人使修其戒,己身三昧成就,復教他人使行三昧,己身智慧成就,復教他人使行智慧,己身解脫成就,復教他人使行解脫,己身解脫見慧成就,復教他人使行此法,身能教化不有厭足,說法無懈-[5]-倦。」 @[0734a20]@爾時,諸比丘白世尊言:「比丘滿願子於此諸比丘中,堪任教化,己身修阿練若行,亦復歎譽阿練若行,己身著補[*]納衣,少欲知足,精進勇猛,乞食,樂閑靜[*]之處,戒、三昧、智慧、解脫、解脫見慧成就,復教他人使行此法,自能教化,說法無厭足。」 @[0734a26]@爾時,世尊與諸比丘說微妙法。是時,諸比丘聞佛說法已,小-[6]-停左右,便從-[7]-坐起,遶佛三匝,便退而去。 @[0734a28]@爾時,-[8]-舍利弗去世尊不遠,[[結跏趺坐]],[[正身正意]],[[繫念在前]]。爾時,舍利弗便作是念:「今滿願子快得善利。所以然者,諸梵行比丘歎譽其德,然復世尊稱可其語,亦不逆之。我當何日與彼人得共相見,與-[9]-其談論?」 @[0734b04]@是時,滿願子於本生處,教化周訖,漸漸人間教化,來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漸與說法。是時,滿願子聞說法已,即從[*]坐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以尼師-[10]-檀著右肩上,往詣-[11]-晝闇園中。 @[0734b09]@爾時,有一比丘,遙見滿願子以尼師[*]檀著右肩上,至彼園中,見已,即往至舍利弗所,白舍利弗言:「-[12]-世尊常所歎滿願-[13]-子方至如來所,從佛聞法,今詣園中,尊-[14]-者宜知是時。」 @[0734b13]@是時,舍利弗聞比丘語,即從[*]坐起,以尼師[*]檀著右肩上,往至彼園中。 @[0734b14]@是時,滿願子在一樹下結跏趺坐,舍利弗亦復在一樹下端坐思惟。是-[15]-時,舍利弗-[16]-便從[*]坐起,往至滿願子所。到已,共相問訊,在一面坐。爾時,舍利弗問滿願子曰:「云何,滿願子。[[為由世尊得修梵行為弟子乎]]-[]-?」 @[0734b19]@滿願子報-[17]-曰:「如是,如是。」 @[0734b20]@時,舍利弗復問-[18]-曰:「復[[因世尊得修清淨戒乎]]-[]-?」 @[0734b21]@滿願子言:「非也。」 @[0734b21]@舍利弗言:「[[為由心清淨,於如來所而修梵行乎]]-[]-?」 @[0734b23]@滿願子報曰:「非也。」 @[0734b23]@舍利弗言:「為見清淨,於如來所得修梵行乎?」 @[0734b24]@滿願子報曰:「非也。」 @[0734b24]@舍利弗言:「云何為無猶豫,得修梵行乎?」 @[0734b25]@滿願子報曰:「非也。」 @[0734b26]@舍利弗曰:「為由行跡清淨,得修梵行乎?」 @[0734b27]@滿願子報曰:「非也。」 @[0734b27]@舍利弗言:「云何於道之中,智-[19]-修清淨,得修梵行乎?」 @[0734b28]@滿願子報曰:「非也。」 @[0734b29]@舍利弗言:「云何知見清淨,得修梵行乎?」 @[0734c01]@滿願子報曰:「非也。」 @[0734c01]@舍利弗言:「我今所問,於如來所,得修梵行乎?汝復報吾言:『如是。』吾復問,智慧、心清淨,道知見清淨,得修梵行耶?汝-[20]-復言:『非也。』-[21]-汝今云何於如來所,得修梵行耶?」 @[0734c05]@滿願子報曰:「-{七清淨的順序}--<戒清淨義者,能使心清淨,心清淨義者,能使見清淨,見清淨義者,能使無猶豫清淨,無猶豫清淨義者,能使行跡清淨,行跡清淨義者,能使道清淨,道清淨義者,能使知見清淨,知見清淨義者,能使入涅槃義>-,是謂於如來所得修梵行。」 @[0734c11]@舍利弗言:「汝今所說義,何所趣向?」 @[0734c12]@滿願子言:「我今當引譬喻解此義,智者以譬喻-[22]-解此義,智者自-[23]-寤。猶如今日-[24]-波斯匿王,從舍衛城至-[25]-婆祇國,兩國中間布七乘車。是時,波斯匿王出城先乘一車,至第二車,即乘第二車,復捨第一車,小復前行,乘第三車而捨第二車,小復前行,乘第四車而捨第三車,小復前行,乘第五車而捨第四車,又復前行,乘第六車而捨第五車,又復前行,乘第七車-[26]-而捨第六車,入[*]婆祇國。是時,波斯匿王-[27]-以至宮中。設有人問:『大王今日為乘何等車來至此宮?』彼王欲何報。」 @[0734c23]@舍利弗報言:「設當有人問者,當如是報曰:『吾出舍衛城,先乘第一車至第二車,復捨第二車乘第三車,復捨-[28]-第三車乘第四車,復捨[*]第四車乘第五車,復捨[*]第五車乘第六車,復捨[*]第六車乘第七車,至[*]婆祇國。』所以然者,皆由前車至第二車,展轉相因,得至彼國。設有人問者,應當作是報之。」 @[0734c30]@滿[類>願]子報曰:「戒清淨義,亦復如是。由心清淨,得見清淨,由見清淨,得至除猶豫清淨,由無猶豫義,得至行跡清淨,由行跡清淨義,得至道清淨,由道清淨義,得至知見清淨,由知見清淨義,得至涅-[1]-槃義,於如來所得修梵行。所以然者,戒清淨義者,是[[受入]]-[]-之貌,然如來說使除受入,心清淨義亦是受入之貌,然如來說除受入,乃至知見之義亦是受入,如來說除受入,乃至涅槃。如來所得修梵行。若當戒清淨,於如來所得修梵行者,凡夫之人亦當取滅度。所以然者,凡夫之人亦有此戒法,世尊所說者,以次成道,得至涅槃界,非獨戒清淨,得至滅度。猶如-[2]-有欲上七重樓上,要當以次而至。戒清淨義,亦復如是。漸漸至心,由心至見,由見至無猶豫,由無猶豫-[3]-淨至於行跡,由淨行跡得至於道,由於淨道得至知見,由淨知見得至涅槃。」 @[0735a18]@是時,舍利弗-[4]-即稱:「善哉!善哉!快說此義,汝今為名何等?諸比丘梵行之人,稱汝何等號?」 @[0735a20]@滿願子言:「我今名為滿願子,母姓-[5]-彌多-[6]-那尼。」 @[0735a21]@舍利弗言:「善哉!善哉!滿願子!賢聖法中實無等倫,懷抱甘露,演布無窮,我今所問甚深之義,汝盡演說。設當諸梵行人以[[首戴]]-[]-行世間,猶不能得報其恩。其有來親近問訊者,彼人快得善利,我今亦得-[7]-其善利,承受其教。」 @[0735a26]@滿願子報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汝今為名何等?諸比丘為何-[8]-等號?」 @[0735a28]@舍利弗報曰:「我名-[9]-憂波-[10]-提舍,母名舍利,諸比丘號吾為舍利弗。」滿願子言:「我今與大人共論,先亦不知法之大主來至此間,設當知尊者舍利弗來至此者,亦無此辯共相酬答,然尊問此甚深之義,尋時發遣。善哉!-[11]-舍利弗!佛弟子中最為上首,恒以甘露法味而自娛樂,設當諸梵行人,以首戴尊者舍利弗行世間,從歲至歲,猶不能報斯須之恩。其有眾生來問訊尊者、親近者,彼人快得善利,我等亦快得善利。」 @[0735b09]@爾時,二賢在彼-[12]-園共如是論-[13]-議。 @[0735b10]@是時,二人各聞所說,歡喜奉行。  等法及晝度  水及城[*]郭喻\\  識.均頭.二輪  -[14]-波蜜及七車\\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15]-三-[16]- ====[校勘]==== [30] ~M. 24. Rathavinīta.,[No. 26(9)] ???? [31] 羅閱城~Rājagaha. ??? [32] 迦蘭陀~Kalandaka. ??? [33] 滿願子~Puñña-Mantāṇīputta. ??? [1] 間+(遊化)【宋】【元】【明】 「間」,宋、元、明三本作「間遊化」。 大正藏無「遊化」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 納=衲【明】* 「納」,明本作「衲」。 「衲」,大正藏原為「納」,今依據明本改作「衲」。 [3] 〔人〕-【聖】 聖本無「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人」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4]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5] 倦=惓【聖】 「倦」,聖本作「惓」。 「惓」,大正藏原為「倦」,今依據聖本改作「惓」。 [6] 停=亭【聖】 「停」,聖本作「亭」。 「亭」,大正藏原為「停」,今依據聖本改作「亭」。 [7]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8] 舍利弗~Sāriputta. ??? [9] 其=共【宋】【元】【明】 「其」,宋、元、明三本作「共」。 「共」,大正藏原為「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共」。 [10] 檀=壇【宋】*【元】*【明】* 「檀」,宋、元、明三本作「壇」。 「壇」,大正藏原為「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壇」。 [11] 晝闇園~Andhavanaṃ. ??? [12] 〔世〕-【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世」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世」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3] 子+(者)【宋】【元】【明】【聖】 「子」,宋、元、明、聖四本作「子者」。 大正藏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14] 〔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5] 〔時〕-【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時」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6] 便=復【宋】【元】【明】 「便」,宋、元、明三本作「復」。 「復」,大正藏原為「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復」。 [17] 曰=言【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言」。 「言」,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言」。 [18] 曰=白【聖】 「曰」,聖本作「白」。 「白」,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聖本改作「白」。 [19] 〔修〕-【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修」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修」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0] 復=皆【宋】【元】【明】【聖】 「復」,宋、元、明、聖四本作「皆」。 「皆」,大正藏原為「復」,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皆」。 [21] 汝=如【聖】 「汝」,聖本作「如」。 「如」,大正藏原為「汝」,今依據聖本改作「如」。 [22] 〔解此…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解此…者」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解此…者」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3] 寤=悟【元】【明】 「寤」,元、明二本作「悟」。 「悟」,大正藏原為「寤」,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悟」。 [24] 波斯匿~Pasenadi. ??? [25] 婆=波【聖】* 「婆」,聖本作「波」。 「波」,大正藏原為「婆」,今依據聖本改作「波」。 [26] 〔而〕-【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7]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28] 〔第〕-【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第」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第」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 槃+(由涅槃)【宋】【元】【明】 「槃」,宋、元、明三本作「槃由涅槃」。 大正藏無「由涅槃」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 有+(人)【宋】【元】【明】 「有」,宋、元、明三本作「有人」。 大正藏無「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 淨至=得至淨【宋】【元】【明】 「淨至」,宋、元、明三本作「得至淨」。 「得至淨」,大正藏原為「淨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得至淨」。 [4] 即+(時)【宋】【元】【明】【聖】 「即」,宋、元、明、聖四本作「即時」。 大正藏無「時」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5] 彌多那尼~Mantāṇī. ??? [6] 那=耶【宋】【元】【明】 「那」,宋、元、明三本作「耶」。 「耶」,大正藏原為「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耶」。 [7] 〔其〕-【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其」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8] 〔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9] 憂波提舍~Upatissa.,憂=優【宋】【元】【明】 ???? [10] 提=帝【宋】【元】【明】【聖】 「提」,宋、元、明、聖四本作「帝」。 「帝」,大正藏原為「提」,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帝」。 [11] (尊者)+舍【宋】【元】【明】 「舍」,宋、元、明三本作「尊者舍」。 大正藏無「尊者」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2] 園+(中)【宋】【元】【明】 「園」,宋、元、明三本作「園中」。 大正藏無「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3] 議=義【宋】【元】【明】【聖】 「議」,宋、元、明、聖四本作「義」。 「義」,大正藏原為「議」,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義」。 [14] 波=婆【宋】【元】【明】 「波」,宋、元、明三本作「婆」。 「婆」,大正藏原為「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婆」。 [15] 三=二【聖】 「三」,聖本作「二」。 「二」,大正藏原為「三」,今依據聖本改作「二」。 [16] +(光明皇后願文)【聖】 聖本在「??」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大正藏無「光明皇后願文」六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註解]==== [] 本所生處:出生地;故鄉。 [] 為由世尊得修梵行為弟子乎:你是跟隨佛陀成為弟子,而得以清淨地修行嗎?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從沙門瞿曇修梵行耶?」,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跟隨我們的世尊修梵行嗎?」 [] 因世尊得修清淨戒乎:跟隨佛陀是為了修清淨的戒律嗎?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以戒淨故,從沙門瞿曇修梵行耶?」,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是為了戒清淨而跟隨世尊修梵行嗎?」 [] 為由心清淨,於如來所而修梵行乎:是為了心的清淨,而在佛陀這清淨地修行嗎?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以心淨故[……],從沙門瞿曇修梵行耶?」,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是為了心清淨而跟隨世尊修梵行嗎?」 [] 受入:執取其中。其中「受」即「取」的另譯。 [] 首戴:放在頭頂,指尊崇。 ====[對應經典]==== * {ref>Zho009} * {ref>M024} ====[讀經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