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1]-含經卷第四十-[2]-六====== -[3]-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4]-放牛品第四十-[5]-九-[6]-第四分別誦 =====導讀===== =====-[7]-(一)@@[0794a07]@@===== @[0794a07]@聞如是: @[0794a07]@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794a08]@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放牛兒成就十一法,牛群終不長益,亦復不能將護其牛。云何為十一?於是,[*]放牛人亦不別其色,[[不解其相]]-[]-,應摩刷而不摩刷,不覆護[[瘡痍]]-[]-,不隨時[[放煙]]-[]-,不知良田茂草處,不知安隱之處,亦復不知-[8]-渡牛處所,不知時宜,若-[9]-[[𤛗]]-[]-牛時不留遺餘盡取-[10]-𤛗之,是時諸大牛可任用者不隨時將護。是謂,比丘!若牧牛人成就此十一法,終不能長養其牛,將護其身。 @[0794a17]@「今此眾中比丘亦復如是,終不能有所長益。云何為十一?於是,比丘不別其色,不曉其相,應摩刷而不摩刷,不覆護瘡痍,不隨時放煙,不知良田茂草處,不知渡處,亦復不知安隱之處,不知時宜,食不知留遺餘,諸長老比丘亦不敬-[11]-待。 @[0794a23]@「云何比丘不知色?於是,比丘有四大及四大所造色,皆悉不知。如是比丘不別其色。 @[0794a25]@「云何比丘不別其相?於是,比丘不知行愚,亦不知行智,如實而不知。如是比丘不別其相。 @[0794a27]@「云何比丘應摩刷而不摩刷?於是,比丘若眼見色便起色想,有諸亂念,又且不守護眼根,以不善攝念,造眾[[殃舋]]-[]-,不守護眼根;如是,比丘若耳聞聲,鼻嗅香,-[12]-舌知味,身知細滑,意知法,起諸亂想,亦不守護意根,不改其行。如是比丘應摩刷而不摩刷。 @[0794b04]@「云何比丘不覆護瘡?於是,比丘起欲想而不捨離,亦不除去其念;若起瞋想、殺害想,起諸惡不善想,終不捨之。如是比丘不覆護瘡。 @[0794b08]@「云何比丘不隨時起煙?於是,比丘所[[諷誦]]-[]-法,不隨時向人說。如是比丘不隨時放煙。 @[0794b10]@「云何比丘不知良田茂-[13]-草?於是,比丘不知[[四意止]]-[]-,如實而不知。如是比丘不知良田茂草處。 @[0794b12]@「云何比丘不知[*]渡處?於是,比丘不別賢聖八品道,如是比丘不知[*]渡處。 @[0794b14]@「云何比丘不知所愛?於是,比丘於[[十二部]]-[]-,[[契經]]-[]-、[[祇夜]]-[]-、-[14]-[[授決]]-[]-、[[偈]]-[]-、[[因緣]]-[]-、[[本末]]-[]-、[[方等]]-[]-、[[譬喻]]-[]-、[[生經]]-[]-、[[說]]-[]-、[[廣普]]-[]-、[[未曾有法]]-[]-。如是比丘不知所愛。 @[0794b17]@「云何比丘不知時宜?於是,比丘便往輕賤家、博戲家。如是比丘不知時宜。 @[0794b18]@「云何比丘不留遺餘?於是,比丘有信梵志、優婆塞往而-[15]-請之,然諸比丘貪著飲食不知止足。如是比丘不留遺餘。 @[0794b21]@「云何比丘不敬長老諸高德比丘?於是,比丘不起恭敬之心向諸有德人,如是比丘多有所犯。是謂比丘不敬長老。若有比丘成就十一法,終不能於此法中多所饒益。 @[0794b25]@「若復牧牛人成就十一法者,能擁護其牛,終不失時,有所饒益。云何為十一?於是,牧牛人知其色,別其相,應摩刷而摩刷,覆護瘡痍,隨時而起煙,知良田茂草-[16]-處,知[*]渡要處,愛其牛,分別時宜,亦知性行,若-[17]-𤛗牛時知留遺餘,亦復知隨時將護可任用者。如是牧牛人將護牛。如是,比丘!若牧牛人成就此十一法,不失時節者,終不可沮壞。 @[0794c04]@「如是,比丘若成就十一法者,於此現法中多所饒益。云何十一法?於是,比丘知色,知相,知摩刷,知覆護瘡,知起煙,知良田茂草處,知所愛,知擇道行,知-[18]-渡處,知食止足,知敬奉長老比丘,隨時禮拜。 @[0794c09]@「云何比丘而知色?於是,比丘知四大色,亦知四大所造色。是謂比丘知色。 @[0794c11]@「云何比丘知相?於是,比丘知愚相,知智相,如實而知之。如是比丘知相。 @[0794c12]@「云何比丘[[知摩刷]]-[]-?於是,比丘若欲想起,念知捨離,亦不-[19]-殷勤,永無欲想;若恚想、害想,及諸惡不善想起,念知捨離,亦不[*]殷勤,永無恚想。如是比丘為知摩刷。 @[0794c16]@「云何比丘知覆護瘡?於是,比丘若眼見色不起色想,亦不染著而淨眼根,除去愁憂惡不善法,心不貪樂,於中而護眼根;如是,比丘若耳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細滑,意知法,不起識想,亦不染著而淨意根。如是比丘知覆護瘡。 @[0794c22]@「云何比丘[[知起煙]]-[]-?於是,比丘所從聞法廣與人說。如是比丘為知起煙。 @[0794c23]@「云何比丘知良田茂草處?於是,比丘賢聖八品道如實知之。是謂比丘知良田茂草處。 @[0794c25]@「云何比丘知所-[20]-愛?於是,比丘若聞如來所說法寶,心便愛樂。如是比丘為知所愛。 @[0794c27]@「云何比丘擇道行?於是,比丘於十二部經擇而行之,所謂契經、祇夜、授決、偈、因緣、本末、方等、譬喻、生經、說、廣普、未曾有法。如是比丘知擇道行。 @[0795a02]@「云何比丘知[*]渡處?於是,比丘知四意止。是謂比丘知[*]渡處。 @[0795a03]@「云何比丘知食止足?於是,比丘有信梵志、優婆塞來請者,不貪飲食,能自止足。如是比丘為知止足。 @[0795a05]@「云何比丘隨時恭奉長老比丘?於是,比丘恒以身、口、意善行,向諸長老比丘。如是比丘隨時恭奉長老比丘。如是。若成就十一法者,於現法中多所饒益。」 @[0795a09]@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牧牛不放逸,  其主獲其福,\\  六牛六年中,  展轉六十牛。\\  比丘戒成就,  於禪得自在,\\  六根而寂然,  六年成[[六通]]-[]-。\\ @[0795a14]@「如是。比丘!若有人能離此惡法,成-[1]-後十一法者,於現法中多所饒益。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0795a16]@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含=鋡【聖】* 「含」,聖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為「含」,今依據聖本改作「鋡」。 [2] 六=五【宋】【元】【明】【聖】 「六」,宋、元、明、聖四本作「五」。 「五」,大正藏原為「六」,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五」。 [3]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東晉…譯〕-【聖】 ???? [4] 放=牧【宋】*【元】*【明】* 「放」,宋、元、明三本作「牧」。 「牧」,大正藏原為「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牧」。 [5] 九=七【麗】*,=九之一【明】,=八【聖】 ???? [6] 〔第四…誦〕-【聖】 聖本無「第四…誦」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第四…誦」四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7] ~A. XI. 18. M. 33. Gopālaka.,[No. 99(1249)]. ???? [8] 渡=度【聖】* 「渡」,聖本作「度」。 「度」,大正藏原為「渡」,今依據聖本改作「度」。 [9] 𤛗=搆【宋】,=𤛗【元】,=[((穀-禾)-又)/牛]【明】,=捔【聖】 ???? [10] 𤛗=搆【宋】【元】【明】,=捔【聖】 ???? [11] 待=侍【聖】 「待」,聖本作「侍」。 「侍」,大正藏原為「待」,今依據聖本改作「侍」。 [12] 舌=口【聖】 「舌」,聖本作「口」。 「口」,大正藏原為「舌」,今依據聖本改作「口」。 [13] 草+(處)【聖】 「草」,聖本作「草處」。 大正藏無「處」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14] 授=受【宋】【元】【明】 「授」,宋、元、明三本作「受」。 「受」,大正藏原為「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受」。 [15] 請=語【宋】【元】【明】 「請」,宋、元、明三本作「語」。 「語」,大正藏原為「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語」。 [16] 處知渡=知渡知【宋】【元】【明】 「處知渡」,宋、元、明三本作「知渡知」。 「知渡知」,大正藏原為「處知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知渡知」。 [17] 𤛗=搆【宋】,=𤛗【元】,=[((穀-禾)-又)/牛]【明】,=捔【聖】 ???? [18] 渡=度【宋】【明】【聖】 「渡」,宋、明、聖三本作「度」。 「度」,大正藏原為「渡」,今依據宋、明、聖三本改作「度」。 [19] 殷勤=慇懃【聖】* 「殷勤」,聖本作「慇懃」。 「慇懃」,大正藏原為「殷勤」,今依據聖本改作「慇懃」。 [20] 愛+(處)【聖】 「愛」,聖本作「愛處」。 大正藏無「處」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1] 後=就【元】【明】 「後」,元、明二本作「就」。 「就」,大正藏原為「後」,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就」。 ====[註解]==== [] 不解其相:不瞭解其特性。 [] 瘡痍:創傷、傷痕。 [] 放煙:以煙燻驅離吸血的蚊蟲,牛隻看到了煙也會主動靠近。 [] 𤛗:擠乳。讀音同「克」,為「𤛓」的異體字。 [] 殃舋:災禍、爭端。「殃」意指災禍。「舋」意指爭端、過錯,讀音同「信」。 [] 諷誦:誦讀。 [] 四意止:即「四念住」,專注於當前的四種目標之一:(1)身念處、(2)受念處、(3)心念處、(4)法念處。 [] 十二部:將佛陀說法依據敘述形式與內容分成的十二種類。又譯為「十二部經」、「十二分教」。 [] 契經:佛陀所說法中簡單散文形式的經文。又譯為「貫經」、「正經」,音譯為「修多羅」。按:「契經」可廣義地指全部的佛經,在這裡則是狹義地指十二部經之一。 [] 祇夜:為音譯,義譯為「歌詠」,本意是「可以唱出來的」,但在文學形式裏是指以韻文形式的偈頌來重述前面散文形式的經文。例如經中的攝頌(結集經典時將佛經中的關鍵名詞以偈頌代表,以避免遺漏、並方便記憶,常見將每十經的關鍵名詞整理為一攝頌),以及在《雜阿含經》以八眾為說法對象的經文(八眾誦)中,常見佛陀在問答後所說的偈頌。又譯為「祇夜經」。 [] 授決:原指佛陀說法中進一步詳細解說教理或以問答方式解說教理的部分,後轉指佛陀確知地預言弟子將證得的果位或往生去處。又譯為「授記」、「受記」、「記說」、「記別」、「受記經」。 [] 偈:這是一種只有韻文的文學形式,例如《法句經》、《長老偈》、《長老尼偈》等。又譯為「偈咃」、「偈經」,音譯為「伽陀」。 [] 因緣:經典中說明佛陀說法及制定戒律由來的部分。另譯為「天本經」,音譯為「尼陀那」。 [] 本末:過去佛的世界所發生的故事或過去轉輪王的故事;過去世所發生的故事,除了「本生」(佛陀在修菩薩行的過去世的故事)和「譬喻」(佛弟子在過去世的故事)以外的。又譯為「本起」、「本事」、「相應經」、「如是語」,音譯為「伊帝目多伽」。 [] 方等:廣說種種甚深的法義,也指大乘經典。又譯為「廣解」、「廣經」、「方廣」,音譯為「毘富羅」、「毘佛略」。 [] 譬喻:佛弟子前世的故事,例如某些人在今世有傑出的表現,而在前世也有英雄式的善行,像這樣將過去、現在以因果業報串連起來的故事。又譯為「撰錄」、「證喻經」,音譯為「阿波陀那」。 [] 生經:佛陀前世的故事,例如《生經》、《六度集經》等。又譯為「本緣經」、「生處」、「本生經」,音譯為「闍多伽」。 [] 說:佛陀有感而發、不問自說的法。佛陀通常是應別人的請求而說法,未經他人請求而自己說出來的法即為自說經。又譯為「自說」、「此說」、「無問自說」、「廣演」、「法句經」,音譯為「優陀那」。 [] 廣普:對佛陀所說經典的註釋說明,例如《雜阿含經》卷二十[[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五五二|第552經]]。又譯為「說義」、「論議」、「大教經」,音譯為「優波提舍」。 [] 未曾有法:佛陀所說希有而不可思議的事情,例如《中阿含經》[[agama2:中阿含經卷第八|卷八]]、[[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九|卷九]]〈未曾有法品 4〉的經文。又譯為「未曾有」、「未曾有經」,音譯為「阿浮多達摩」。 [] 知摩刷:每個念頭都捨離「三不善覺」:欲覺、恚覺、害覺。 [] 知起煙:牧牛人起煙是為了驅蟲,比丘說法則能為人驅除貪、瞋、癡三毒。 [] 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 ====[對應經典]==== * {ref>Za47.09} * {ref>M033} * {ref>A11.018} * {ref>Tn0123} ====[讀經拾得]==== * 十一法比對表 ^ 《雜阿含》牧牛人 ^ 《雜阿含》比丘 ^ 《增一》牧牛人十一法^ 《增一》比丘十一法 ^ | 知色 | 如實知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 | 知色 | 知四大及四大所造色 | | 知相 | 知過相與慧相 | 知相 | 知智相、愚相 | | 去蟲 | 於所起欲、瞋、害覺能離、能覺、能滅 | 應摩刷而摩刷 | 諸惡不善想起,念知捨離 | | 能覆護其瘡 | 守護六根 |覆護瘡痍 | 淨六根 | | 能起煙 | 為人分別顯示所聞、所受法 |隨時起煙 | 聞法廣與人說 | | 知擇路 | 如實知八正道 |知良田茂草處 | 如實知八品道 | | 知擇處 | 於如來所知法歡喜、悅樂|知所愛 | 聞如來所說法,心便愛樂 | | 知度處 | 知修多羅、毘尼、阿毘曇,於隱密法能開發,於顯露法能廣問| 擇道行 | 於十二部經擇而行之| | 知食處 | 知四念處及賢聖法、律 | 知渡要處 | 知四意止 | | 不盡𤛓其乳 | 於所施物知限量 | 若𤛗牛時知留遺餘 | 不貪飲食,能自止足 | | 善料理能領群者 | 向諸明智修梵行者稱譽其德,悉令宗敬、奉事、供養 | 隨時將護可任用者 |隨時恭奉長老比丘 | ====[進階辨正]==== *[[agama2:研討:十二部經譯詞的對應|研討:十二部經譯詞的對應]] =====(二)@@[0795a17]@@===== @[0795a17]@聞如是: @[0795a17]@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795a18]@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成就十一法者,必能有所成長。云何為十一?於是,比丘!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諸根寂靜,飲食知止足,恒修行[[共法]]-[]-,亦知其方便,分別其義,不著利養。如是,比丘!若成就此十一法者,堪任長養。所以然者,一切諸行正有十一法。」 @[0795a24]@爾時,阿難白世尊言:「何以故,正-[2]-有十一法無有出者。云何為十一?」 @[0795a26]@「所謂阿練若,乞食,一處坐,一時食,正中食,[[不擇家食]]-[]-,[[守三衣]]-[]-,坐樹下,露坐-[3]-閑靜之處,著[[補-[4]-納衣]]-[]-,若在[[塚間]]-[]-。是謂,比丘!有人成就此十一法,便能有所至。我今復重告汝,若有人十一年中學此法,即於現身成阿那[*]含,轉身便成阿羅漢。諸比丘!且捨十一年,若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年學此法者,便成二果:若阿那[*]含、若阿羅漢。且捨十二月,若能一月之中修行其法,彼比丘必成二果:若阿那[*]含、若阿羅漢。所以然者,十二因緣皆出十一法中,所謂…生、老、病、死、愁、憂、苦、惱。 @[0795b08]@「我今教諸比丘,當如迦葉比丘之比,設有人行謙苦之法,此行難及。所以然者,迦葉比丘成就此十一法。當知過去[[多薩阿竭]]-[]-成等正覺,亦成就此十一苦法。今迦葉比丘,皆-[5]-愍念一切眾生,若供養過去諸聲聞,後身方當乃得受報,設供養迦葉者,現身便受其報;設我不成無上等正覺,後當由迦葉成等正覺。由此因緣故,迦葉比丘勝過去諸聲聞,其能如迦葉比丘者,此則上行。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0795b18]@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2] 有=言【聖】 「有」,聖本作「言」。 「言」,大正藏原為「有」,今依據聖本改作「言」。 [3] 閑=閒【明】* 「閑」,明本作「閒」。 「閒」,大正藏原為「閑」,今依據明本改作「閒」。 [4] 納=衲【宋】【元】【明】 「納」,宋、元、明三本作「衲」。 「衲」,大正藏原為「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衲」。 [5] 愍=敏【宋】,=慜【元】【明】 ???? ====[註解]==== [] 共法:指佛法中共同的教法,例如四聖諦、八聖道、三十七道品。 [] 不擇家食:乞食時沿門托鉢,不分貧富之家。又作「次第乞食」。 [] 守三衣:除三衣外,沒有多餘的衣服,而且三衣不離身,以免遺失。三衣即是安陀會(日常勞務或就寢時用;貼身的衣)、鬱多羅僧(禮拜、聽法、聽戒時加披於安陀會外;上衣)、僧伽梨(外出托缽或入聚落王宮,說法教化時用;外套)。 [] 補納衣:出家眾的衣服的來源,除了施主布施外,就是拾取被丟棄的衣物,裁剪其可用的部分,清洗後共納成衣。從一般人不使用的意義來說,等同於「糞掃」,所以也稱為「糞掃衣」。 [] 塚間:墳場。 [] 多薩阿竭:音譯,如來十號之一;義譯為「如來」,乘如實之道而來之意。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中佛所說的「設我不成無上等正覺,後當由迦葉成等正覺」與《增壹阿含經》卷5〈壹入道品12〉的記載相呼應:「迦葉對曰:「我今不從如來教。所以然者,若當如來不成無上正真道者,我則成辟支佛。」」(CBETA, T02, no. 125, p. 570, b5-12) *由經文中「設我不成無上等正覺,後當由迦葉成等正覺」這句可知,即便佛未出世,迦葉尊者亦能靠自己成道,但因弘法能力不如佛陀般,故為辟支佛。 ====[讀經拾得]==== =====(三)@@[0795b20]@@===== @[0795b20]@聞如是: @[0795b20]@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795b21]@爾時,佛與無數眾生,前後圍遶而為說法。爾時,舍利弗[[將]]眾多比丘而經行。大目-[6]-乾連及大迦葉、阿那律、[[離越]]、迦旃延、滿願子,優波-[7]-離、須菩提、羅云、阿難比丘,各各將眾多比丘自相娛樂。提婆達兜亦復將眾多比丘而自經行。 @[0795b26]@爾時,世尊見諸神足弟子,各將其眾而自經行。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人根情性各各相似,善者與善共并,惡者與惡共并]]-[]-,猶如乳與乳相應,-[8]-酥與[*]酥相應,糞-[9]-除屎-[10]-溺各自相應。此亦如是,眾生根-[11]-源所行法則各自相應,善者與善相應,惡者與惡相應。汝等頗見舍利弗比丘將諸比丘經行乎?」 @[0795c04]@諸比丘白佛言:「唯然,見之。」 @[0795c04]@佛告比丘:「如此諸人皆智慧之士。」 @[0795c05]@又告比丘:「汝等頗見目連比丘將諸比丘經行-[12]-乎?」 @[0795c06]@諸比丘白佛言:「唯然,見之。」 @[0795c07]@佛告之曰:「此諸比丘皆是神足之士。」 @[0795c08]@又問:「汝等見迦葉將諸比丘而經行乎?」 @[0795c09]@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0795c09]@佛告之曰:「此諸上士皆是十-[13]-一頭陀行法之人也。」 @[0795c11]@又問:「汝等見阿那律比丘不乎?」 @[0795c11]@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0795c12]@佛告之曰:「此諸賢士皆天眼第一。」 @[0795c13]@又問:「頗見離越比丘不乎?」 @[0795c13]@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0795c14]@佛告比丘:「此諸人皆是入定之士。」 @[0795c15]@又問:「汝等頗見迦旃延比丘不乎?」 @[0795c16]@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0795c16]@佛告之曰:「此諸上士皆是分別義理之人。」 @[0795c17]@又問:「汝等頗見[[滿願子]]-[]-比丘不乎?」 @[0795c18]@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0795c19]@佛告比丘:「此諸賢士皆是說法之人。」 @[0795c19]@又問:「汝等頗見[[優波[*]離]]-[]-將諸比丘而經行乎?」 @[0795c20]@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0795c21]@佛告之曰:「此諸-[14]-人皆是持[[禁律]]-[]-之人。」 @[0795c22]@又問:「汝等頗見須菩提比丘不乎?」 @[0795c23]@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0795c23]@佛告之曰:「此諸上人皆是解空第一。」 @[0795c24]@又問:「汝等頗見[[羅云]]-[]-比丘不乎?」 @[0795c25]@諸比丘白佛言:「唯然,見之。」 @[0795c26]@佛告之曰:「此諸賢士皆是戒具足士。」 @[0795c26]@又問:「汝等頗見阿難比丘不乎?」 @[0795c27]@諸比丘白佛言:「唯然,見之。」 @[0795c28]@佛告-[15]-比丘:「此諸賢士皆是多聞第一,所受不忘。」 @[0795c29]@又問:「汝等頗見提婆達兜比丘將諸人而經行乎?」 @[0796a01]@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0796a02]@佛告之曰:「此諸人為惡之-[1]-首,無有善本。」 @[0796a03]@爾時,世尊便說斯頌: 「莫與惡知識,  與愚共從事,\\  當與善知識,  智者而交-[2]-通。\\  若人本無惡,  親近於惡人,\\  後必成惡因,  惡名遍天下。」\\ @[0796a08]@爾時,提婆達兜弟子三十餘人,聞世尊說此偈已,便捨提婆達兜來至佛所,頭面禮足,[[求改重罪]]-[]-,又白世尊:「我等愚惑不識真偽,捨善知識,近惡知識,唯願世尊當見-[3]-原恕,後更不犯。」 @[0796a12]@佛告比丘:「聽汝悔過,改往修來,勿復更犯。」爾時,提婆達兜弟子承世尊教-[4]-誡,在-[5]-閑靜之處,思惟妙義,剋己行法,所-[6]-以族姓子,剃除鬚髮,出家學道者,欲修無上梵行。爾時,諸比丘皆得阿羅漢。 @[0796a16]@「比丘當知,[[眾生根源皆自相類,惡者與惡相從,善者與善相從,過去、將來眾生根源,亦復如是,以類相從]]-[]-,猶如以淨與淨相應,不淨者與不淨相應。是故,比丘!當學與淨相應;去-[7]--[8]-離不淨。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0796a21]@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6] 乾=揵【宋】【元】【明】,=健【聖】 ???? [7] 「波」,聖本作「婆」。* [8] 酥=蘇【聖】* 「酥」,聖本作「蘇」。 「蘇」,大正藏原為「酥」,今依據聖本改作「蘇」。 [9] 除=與【宋】【元】【明】 「除」,宋、元、明三本作「與」。 「與」,大正藏原為「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與」。 [10] 溺=尿【聖】 「溺」,聖本作「尿」。 「尿」,大正藏原為「溺」,今依據聖本改作「尿」。 [11] 源=無【宋】 「源」,宋本作「無」。 「無」,大正藏原為「源」,今依據宋本改作「無」。 [12] 乎=于【聖】 「乎」,聖本作「于」。 「于」,大正藏原為「乎」,今依據聖本改作「于」。 [13] 一=二【宋】【元】【明】 「一」,宋、元、明三本作「二」。 「二」,大正藏原為「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二」。 [14] 人+(等)【聖】 「人」,聖本作「人等」。 大正藏無「等」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15] (諸)+比【聖】 「比」,聖本作「諸比」。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1] 首=道【聖】 「首」,聖本作「道」。 「道」,大正藏原為「首」,今依據聖本改作「道」。 [2] 通=道【聖】 「通」,聖本作「道」。 「道」,大正藏原為「通」,今依據聖本改作「道」。 [3] 原=無【聖】 「原」,聖本作「無」。 「無」,大正藏原為「原」,今依據聖本改作「無」。 [4] 誡=戒【聖】 「誡」,聖本作「戒」。 「戒」,大正藏原為「誡」,今依據聖本改作「戒」。 [5] 閑=閒【明】 「閑」,明本作「閒」。 「閒」,大正藏原為「閑」,今依據明本改作「閒」。 [6] 以+(然)【宋】【元】【明】【聖】 「以」,宋、元、明、聖四本作「以然」。 大正藏無「然」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7] 「淨」,大正藏在「去」字之前有一「淨」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8] 〔去〕-【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去」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去」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 人根情性各各相似,善者與善共并,惡者與惡共并:根器性情相似的各個人,好人和好人同在一起,壞人和壞人同在一起。「并」通「並」,一齊。 [] 滿願子:比丘名,以「說法第一」聞名,佛陀稱讚他「能廣說法,分別義理」。又譯為「富樓那」、「富留那彌多羅尼子」、「滿慈子」。 [] 優波離:比丘名,佛陀稱讚他「奉持戒律,無所觸犯」第一。佛滅後他並主持誦出律藏。又譯為「優婆離」。 [] 禁律:即「律」,比丘、比丘尼應遵守的禁戒,由佛陀所制定。音譯為毘尼、毘奈耶。 [] 羅云:比丘名,佛陀稱讚他「不毀禁戒,誦讀不懈」第一。他是佛陀未出家求道前的兒子,又譯為「羅雲」、「羅睺羅」。 [] 求改重罪:請求佛陀原諒,願改正自己所犯的重大罪行。 [] 眾生根源皆自相類,惡者與惡相從,善者與善相從,過去、將來眾生根源,亦復如是,以類相從:根器性情相似的眾生,壞人和壞人類聚,好人和好人類聚,過去、未來的眾生也是如此,物以類聚。這句是說現在的眾生物以類聚,過去、未來的眾生也是物以類聚。相當的《雜阿含經》經文作「眾生常與界俱,與界和合」,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眾生如其界合流、集合:下劣志向者與下劣志向者互相合流、集合;善的志向者與善的志向者互相合流、集合」。 ====[對應經典]==== * {ref>Za16.46} * {ref>S14.15} ====[讀經拾得]==== 物以類聚,因此要自己多修行,並親近善知識、遠離惡知識。 =====(四)@@[0796a23]@@===== @[0796a23]@聞如是: @[0796a23]@一時,佛在[[拘留沙]][[法行城]]-[]-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0796a24]@爾時,[[象舍利弗]]-[]-還捨法服,習白衣行。爾時,阿難著衣持鉢,入城乞食,漸漸至象舍利弗家。爾時,象舍利弗-[9]-[[馮-[10]-兩女人肩上]]-[]-,阿難遙見已,便懷愁憂不歡之想。象舍利弗見阿難已,極懷慚愧,獨處而坐。 @[0796a29]@爾時,阿難乞食周訖,還出城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阿難白佛言:「向入城乞食,漸漸至象舍利弗家,見扶[*]兩婦人肩上,當見之時,甚懷愁憂。」 @[0796b03]@世尊告曰:「汝見已,為生何意?」 @[0796b04]@阿難白佛言:「我念象舍利弗精進多聞,性行柔和,長與諸梵行之人說法無厭足。云何如今還捨法服,習白衣行?時我見已,甚懷愁憂,然此象舍利弗有大神力,威德無量。自念我昔曾見與釋提桓因共論。云何今日習欲為惡?」 @[0796b09]@世尊告曰:「如是。阿難!如汝所言,但非阿羅漢。夫阿羅漢者,終不還捨法服,習白衣行。但今,阿難!勿懷愁-[11]-[[悒]]-[]-,象舍利弗卻後七日,當來至此間,盡有漏成無漏行。然此象舍利弗,宿行所牽,故致此耳。今行具滿,當盡有漏。」 @[0796b14]@爾時,象舍利弗卻後七日,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須臾,退坐白佛言:「唯然,世尊![[聽在末行]]-[]-,修沙門行。」爾時,象舍利弗比丘即得作沙門,[[尋]]-[]-於-[12]-坐上得阿羅漢。 @[0796b18]@爾時,象舍利弗著衣持鉢,入城乞食。時,-[13]-有梵志-[14]-便生斯念:「此諸[[釋種子]]-[]-,無處不有,無處不遍,又[[遏絕]]-[]-我等所行咒術。吾今當向城中人民說此沙門[[瑕愆]]-[]-。」爾時,此梵志語城中人民曰:「汝等諸人頗見象舍利弗乎?昔日-[15]-自稱言是阿羅漢,中還捨法服,習白衣行,與五欲相娛樂;今復更作沙門,家家乞食,-[16]-佯現-[17]-貞-[18]-廉,觀諸婦人,興欲情想,還至園中,思惟女色不去心首,亦如乏驢,不任負馱,寂然臥住。此釋種子亦復如是,[*]佯現乞食,觀諸女色,思惟-[19]-挍計。」 @[0796b29]@爾時,象舍利弗聞此梵志有惡聲-[20]-響,便生此念:「此人極為愚癡,興嫉妒心;見他得利養,起慳嫉心;若己得利養,便懷歡喜,至白衣家主行誹謗。吾今當制令不為-[21]-惡,無令此人受罪無量。」 @[0796c05]@爾時,象舍利弗飛在空中,告梵志曰: 「無眼無巧便,  興意謗梵行, \\  自造無益事,  久受地獄苦。」\\ @[0796c08]@爾時,象舍利弗說此偈已,便自退還,還歸所在。 @[0796c09]@是時,城中人民聞梵志誹謗,又聞象舍利弗說偈,各生斯念:「若當如梵志語者,然後現神足難及;又我等見還捨法服,習白衣行。」是時,眾多人民各各相將至象舍利弗所,頭-[22]-禮足下,在一面坐。爾時,眾多人民問象舍利弗曰:「頗有阿羅漢還捨法服,習白衣行?」 @[0796c15]@-[23]-象舍利弗報曰:「無有阿羅漢還捨法服,習白衣行。」 @[0796c16]@是時,諸人民白象舍利弗言:「阿羅漢頗由[[本緣]]-[]-而犯戒乎?」 @[0796c17]@象舍利弗報言:「-[24]-以得阿羅漢,終不犯戒。」 @[0796c18]@諸人民復白言:「在學地之人,由本緣故而犯戒乎?」 @[0796c19]@象舍利弗報言:「有。若住學地之人,由本緣故而犯禁戒。」 @[0796c21]@時,諸人民復-[25]-言:「尊者先[*]以是阿羅-[26]-漢,復捨法服,習白衣行,於五欲自相娛樂;今復出家學道,本先有神足,今何故乃爾?」 @[0796c24]@爾時,象舍利弗便說此偈: 「遊於世俗禪,  至竟不解脫,\\  不得滅盡跡,  復習於五欲。\\  無薪火不-[27]-燃,  無根枝不生,\\  石女無有-[28]-胎,  羅漢不受漏。」\\ @[0796c29]@爾時,諸人民復問象舍利弗曰:「尊先非羅漢乎?」 @[0797a01]@象舍利弗報曰:「我先非羅漢也。諸居士當知,[[五通]]-[]-與六通,各各差別,今當說十一通。夫五通仙人欲愛已盡,若生上界,復來墮欲界。六通阿羅漢如來弟子者,得漏盡通,即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 @[0797a05]@時,諸人民復白言:「我等觀察-[1]-舍利弗所說,世間無有阿羅漢-[2]-捨法服,習白衣行。」 @[0797a07]@時,象舍利弗報曰:「如是。如汝所言,無有阿羅漢還捨法服,習白衣行者。有十一法,阿羅漢所不習者。云何為十一?漏盡阿羅漢終不捨法服,習白衣行;漏盡阿羅漢終不習不淨行;漏盡阿羅漢終不殺生;漏盡阿羅漢終不盜;漏盡阿羅漢[[食終不留遺餘]]-[]-;漏盡阿羅漢終不妄語;漏盡阿羅漢終[[不群類相佐]]-[]-;漏盡阿羅漢終不吐惡言;漏盡阿羅漢終不有狐疑;漏盡阿羅漢終不恐懼;漏盡阿羅漢終[[不受餘師]]-[]-,又[[不更受胞胎]]-[]-。是謂,諸賢士!漏盡阿羅漢終不處十一之地。」 @[0797a18]@爾時,諸人民白象舍利弗言:「我等聞尊者所說,觀外道異學,如觀空瓶而無所有,今察內法如似蜜瓶,靡不甘美,今如來正法亦復如是。今彼梵志受罪無量。」 @[0797a22]@爾時,象舍利弗飛在虛空,結-[3]-加趺坐,便說此偈: 「不解彼此要,  習於外道術,\\  彼此而鬥亂,  智者所不行。」\\ @[0797a26]@爾時,拘留沙人民白象舍利弗言:「所說過多,實為難及,猶盲者得眼,-[4]-耳聾者得聽。今尊者所說亦復如是,無數方便而說法教。-[5]-我等今日自歸如來、法及比丘僧,唯願尊者聽為優婆塞,盡形壽不復殺生。」 @[0797b01]@爾時,象舍利弗與諸人民說微妙之法,令發歡喜之心,各從[*]坐起,禮足而去。 @[0797b03]@爾時,尊者阿難聞梵志謗象舍利弗,然無所至,尚不能熟視象舍利弗,況與共論!即往世尊所,以此因緣,具白如來。爾時,世尊告阿難曰:「[[夫論平等阿羅漢,當說象舍利弗是也]]-[]-。所以然者,今象舍利弗-[6]-已成阿羅漢,昔所傳羅漢名者今日-[7]-已獲,世俗五通非真實行,後必還失;六通者是真實行。所以然者,此-[8]-象舍利弗先有五通,今獲六通。汝亦當學及象舍利弗。此是其義,當念奉行。」 @[0797b12]@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9] 馮=憑【元】【明】,=溤【聖】 ???? [10] 兩=滿【宋】* 「兩」,宋本作「滿」。 「滿」,大正藏原為「兩」,今依據宋本改作「滿」。 [11] 悒=邑【聖】 「悒」,聖本作「邑」。 「邑」,大正藏原為「悒」,今依據聖本改作「邑」。 [12]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13] 有+(舍靳)【元】【明】 「有」,元、明二本作「有舍靳」。 大正藏無「舍靳」二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14] (遙見象舍利弗入城乞食)十字+便【元】【明】 ??? [15] 自=目【聖】 「自」,聖本作「目」。 「目」,大正藏原為「自」,今依據聖本改作「目」。 [16] 佯=陽【聖】* 「佯」,聖本作「陽」。 「陽」,大正藏原為「佯」,今依據聖本改作「陽」。 [17] 貞=真【宋】 「貞」,宋本作「真」。 「真」,大正藏原為「貞」,今依據宋本改作「真」。 [18] 廉=兼【聖】 「廉」,聖本作「兼」。 「兼」,大正藏原為「廉」,今依據聖本改作「兼」。 [19] 挍=校【宋】【元】【明】 「挍」,宋、元、明三本作「校」。 「校」,大正藏原為「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校」。 [20] 響=嚮【聖】* 「響」,聖本作「嚮」。 「嚮」,大正藏原為「響」,今依據聖本改作「嚮」。 [21] 〔惡〕-【聖】 聖本無「惡」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惡」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22] 禮足下=面禮足【宋】【元】【明】 「禮足下」,宋、元、明三本作「面禮足」。 「面禮足」,大正藏原為「禮足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面禮足」。 [23] (耶)+象【元】【明】 「象」,元、明二本作「耶象」。 大正藏無「耶」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24] 以=已【元】【明】* 「以」,元、明二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已」。 [25] (白)+言【元】【明】 「言」,元、明二本作「白言」。 大正藏無「白」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26] 漢+(後)【聖】 「漢」,聖本作「漢後」。 大正藏無「後」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27] 燃=然【聖】 「燃」,聖本作「然」。 「然」,大正藏原為「燃」,今依據聖本改作「然」。 [28] 胎=生【宋】【元】【明】 「胎」,宋、元、明三本作「生」。 「生」,大正藏原為「胎」,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生」。 [1] (象)+舍【宋】【元】【明】 「舍」,宋、元、明三本作「象舍」。 大正藏無「象」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 (還)+捨【元】【明】【聖】 「捨」,元、明、聖三本作「還捨」。 大正藏無「還」字,今依據元、明、聖三本補上。 [3] 加=跏【宋】【元】【明】【聖】 「加」,宋、元、明、聖四本作「跏」。 「跏」,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跏」。 [4] 〔耳〕-【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耳」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5] 〔我等〕-【宋】 宋本無「我等」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我等」二字,今依據宋本刪去。 [6]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7] 已=以【宋】【聖】 「已」,宋、聖二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以」。 [8] 〔象〕-【聖】 聖本無「象」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象」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註解]==== [] 法行城:地名,是佛陀教化遊歷最西北端的城市。又譯為「調牛聚落」、「調伏駮牛聚落」、「雜色牧牛聚落」,音譯為「劍磨瑟曇拘樓都邑」、「劍摩瑟曇拘樓都邑」、「劫摩沙住處」。 [] 象舍利弗:比丘名,佛陀稱讚他「入水三昧,不以為難」第一。他出家前務農,有一天從出家人的缽中得到好吃的食物,想說:「我辛苦工作還得不到如此美味的食物,還是出家吧!」因此出家。曾因不恭敬長老比丘而被摩訶拘絺羅尊者告誡,他的親友們向摩訶拘絺羅尊者說象舍利弗比丘持戒多聞,摩訶拘絺羅尊者則告訴其親友如果不知道別人心中想什麼,不應妄加稱讚或批評,有的人在佛陀與修行人面前有慚有愧,但離開佛後與在家人相處久了後生起欲望而還俗,縱使修得禪定,卻沒想進一步證果,與在家人相處久了後生起欲望而還俗,詳見《中阿含經》卷二十〈長壽王品 2〉第82經。後來象舍利弗比丘還俗六次、出家七次後證得阿羅漢。又譯為「質多羅象子」、「質多舍利弗」。 [] 馮兩女人肩上:將雙手放在兩個女子肩上,即左擁右抱。「馮」指依靠,通「憑」。 [] 悒:愁悶。 [] 聽在末行:請求佛陀裁決允許他出家,成為最資淺的出家人而排在最後。「聽」指裁決。 [] 尋:不久。 [] 釋種子:姓釋迦的一族,在這裡指佛陀的弟子。 [] 遏絕:杜絕;阻塞斷絕。 [] 瑕愆:行為上的瑕疵及過錯。 [] 本緣:即「本生」,指過去世所造的業力因緣。 [] 五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 [] 食終不留遺餘:用餐不會有剩;不浪費糧食。 [] 不群類相佐:不結黨營私。 [] 不受餘師:除了佛陀外,不再另外拜師。 [] 不更受胞胎:不再輪迴轉生。 [] 夫論平等阿羅漢,當說象舍利弗是也:要說已證平等的阿羅漢,該說象舍利弗就是。「平等」又譯為「捨」,在這裡是形容阿羅漢不執著。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象舍利弗尊者慈憫毀謗他的人而前往開示,因為毀謗阿羅漢會墮地獄。例如提婆達多的伴黨瞿迦梨比丘,因對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生惡心毀謗,命終墮入摩訶鉢曇摩地獄。可參考[[agama:雜阿含經卷第四十八#一二七八|《雜阿含經》卷四十八第1278經]]。\\ *「五通」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凡夫也能修得,「六通」則多了漏盡通,是阿羅漢才能證得。阿羅漢的「三明」則為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 * 世俗的禪定、神通再強也會退失,阿羅漢的漏盡通才能不退失。 =====(五)@@[0797b14]@@===== @[0797b14]@聞如是: @[0797b14]@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797b1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當說因緣之法,善思念之,修習其行。」 @[0797b16]@諸比丘白佛言:「唯然,世尊!」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0797b17]@世尊告曰:「彼云何名為因緣之法?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更樂]]-[]-,更樂緣[[痛]]-[]-,痛緣愛,愛緣[[受]]-[]-,受緣[[有]]-[]-,有緣生,生緣-[9]-死,死-[10]-緣憂、-[11]-悲、苦、惱、不可稱計。如是成此五陰之身。 @[0797b22]@「彼云何名為無明?所謂不知苦,不知-[12]-習,不知盡,不知道,此名為無明。 @[0797b24]@「彼云何名為行?所謂行者有三種。云何為三?所謂身行、口行、意行,是謂為行。 @[0797b25]@「彼云何名為識?所謂六識身是也。云何為六?所謂眼、耳、鼻、舌、身、意識,是謂為-[13]-識。 @[0797b27]@「云何-[14]-名為名?所謂名者,痛、想、念、更樂、思惟,是為名。彼云何為色?所謂四大身及四大身所造色,是謂名為色。[[色異、名異、故曰名色]]-[]-。 @[0797c01]@「彼云何-[15]-六入?內六入。云何為六?所謂眼、耳、鼻、舌、身、意入,是謂六入。 @[0797c03]@「彼云何名為更樂?所謂六更樂身。云何為六?所謂眼、耳、鼻、舌、身、意更樂,是謂名為更樂。 @[0797c05]@「彼云何為痛?所謂三痛。云何為三?所謂樂痛、苦痛、不苦不樂痛,是謂名為痛。 @[0797c07]@「彼云何名為愛?所謂三愛身是也。欲愛、有愛、[[無有愛]]-[]-。 @[0797c08]@「-[16]-云何為受?所謂四受是。云何為四?所謂欲受、見受、戒受、我受,是謂四受。 @[0797c10]@「彼云何為有?所謂三有。云何為三?[[欲有、色有、無色有]]-[]-,是名為有。 @[0797c11]@「彼云何為生?所謂生者,[[等具出-[17]-家]]-[]-,受諸有,得五陰,受諸入,是謂為生。 @[0797c13]@「彼云何為老?所謂彼彼眾生,於此身分,齒落髮白,氣力劣竭,諸根純熟,壽命日衰,無復本識,是謂為老。 @[0797c15]@「云何為死?所謂彼彼眾生,展轉受形,[[身體無溫]]-[18]--[]-,無常變易,五親分張,捨五陰身,命根斷壞,是謂為死。比丘當知,故名為老、病、死。此名為因緣之法,廣分別其義。諸佛如來所應施行起大慈哀,吾今已辦。當念在樹下露坐,若在塚間,當念坐禪,勿懷恐難。今不精勤,後悔無益。」 @[0797c22]@爾時,阿難白世尊言:「如來與諸比丘說甚深緣本,然我觀察無甚-[19]-深之義。」 @[0797c23]@世尊告曰:「止!止!阿難!勿興此意。所以然者,十二因緣者極為甚深,非是常人所能明曉。我昔未覺此因緣法時,流浪生死,無有出期。又復,阿難!不但今日汝言因緣不甚-[20]-深,昔日-[21]-已來言不甚深也。所以然者,乃昔過去世時,有須焰阿須倫王竊生此-[22]-念,欲捉日月,出大海水,化身-[1]-極大,海水齊腰。 @[0798a02]@「爾時,彼阿須倫王有兒名拘那羅,自白其父:『我今欲於海水沐浴。』-[2]-須焰阿須倫報曰:『莫樂海水中浴。所以然者,海水極深且廣,終不堪[住>任]海水中浴。』時,拘那羅白言:『我今觀水齊大王腰,何以故復言甚深?』是時,阿須倫王即取兒著大海水中。爾時,阿須倫兒足不至水底,極懷恐怖。爾時,須焰告其子曰:『我先敕汝,海水甚深,汝言無苦。唯我能在大海水洗浴,非-[3]-汝所能-[4]-欲洗。』 @[0798a10]@「爾時須焰阿須倫者,豈異人乎?莫作是觀。所以然者,須焰者即我身是也。爾時阿須倫兒,即汝身是也。爾時海水甚深,汝言無苦;今復言十二因緣甚深之法,汝復言無是甚深。其有眾生不解十二緣法,流轉生死,無有出期,皆悉迷惑,不識行本,於今世至後世,從後世至今世,永在五惱之中,求出甚難。-[5]-我初成佛道,思惟十二因緣,降伏魔官屬,以除無明而得慧明,諸闇永除,無-[6]-塵垢,又我,阿難![[三轉十二說此緣本時,即成覺道]]-[]-。以此方便,知十二緣法極為甚深,非常人所能宣暢。如是,阿難!當-[7]-念甚深,奉持此十二因緣之法,當念作是學。」 @[0798a23]@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9] 死=老【宋】【元】【明】 「死」,宋、元、明三本作「老」。 「老」,大正藏原為「死」,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老」。 [10] 〔緣〕-【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緣」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緣」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1] 悲=愁【明】 「悲」,明本作「愁」。 「愁」,大正藏原為「悲」,今依據明本改作「愁」。 [12] 習=集【元】【明】 「習」,元、明二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13] 識=六【聖】 「識」,聖本作「六」。 「六」,大正藏原為「識」,今依據聖本改作「六」。 [14] 〔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5] (名)+六【宋】【元】【明】 「六」,宋、元、明三本作「名六」。 大正藏無「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6] (是謂為愛)+云【元】【明】 「云」,元、明二本作「是謂為愛云」。 大正藏無「是謂為愛」四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17] 家=處【宋】【元】【明】 「家」,宋、元、明三本作「處」。 「處」,大正藏原為「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處」。 [18] 「溫」,大正藏原為「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溫」。 [19] 〔深〕-【聖】 聖本無「深」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深」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20] 深+(也)【元】【明】【聖】 「深」,元、明、聖三本作「深也」。 大正藏無「也」字,今依據元、明、聖三本補上。 [21] 已=以【宋】【元】【明】【聖】 「已」,宋、元、明、聖四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以」。 [22] 念=於【宋】 「念」,宋本作「於」。 「於」,大正藏原為「念」,今依據宋本改作「於」。 [1] 極=及【明】 「極」,明本作「及」。 「及」,大正藏原為「極」,今依據明本改作「及」。 [2] 〔須〕-【聖】 聖本無「須」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須」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3] 〔汝〕-【聖】 聖本無「汝」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汝」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4] 欲洗=洗欲【聖】 「欲洗」,聖本作「洗欲」。 「洗欲」,大正藏原為「欲洗」,今依據聖本改作「洗欲」。 [5] (如)+我【宋】【元】【明】 「我」,宋、元、明三本作「如我」。 大正藏無「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6] (復)+塵【宋】【元】【明】 「塵」,宋、元、明三本作「復塵」。 大正藏無「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7] 〔念〕-【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念」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念」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 無明:無智;不徹底明白佛法。也是「癡」的異名。 [] 名色:即色、受、想、行、識五陰。其中「名」是「受、想、行、識」四陰,即所有心理的運作,沒有形體而只能用名字來詮釋,因此稱作「名」;「色」即色陰,也就是物質及物理世界的現象。另外也有解釋「名色」為「分別色」,分別四大及其變化。 [] 六入:眼、耳、鼻、舌、身、意。 [] 更樂:即十二因緣中「觸」的另譯,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舉例而言,眼根、光線、眼識,三者接觸而生「眼觸」,依著眼觸而生起受、想、行等心理運作。 [] 痛:即「受」的古譯,例如可區分為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三種。 [] 受:此指「取」。即四種執取,包括:1.欲取(執取於五欲:色、聲、香、味、觸)。2.見取(也就是「見取見」,固執己見)。3.戒禁取:(執取「戒禁取見」。執取與解脫無關的禁戒)。4.我取(執取「身見」,自我意識太重)。詳見[[agama1:增壹阿含經等趣四諦品第二十七#二|《增壹阿含經》卷十九〈等趣四諦品27〉第2經]] [] 有:有了執取,就會受後「有」,在欲界、色界、無色界裡長夜生死流轉。 [] 色異、名異、故曰名色:色和名各自不同,因此分別說為名、色。 [] 無有愛:(斷除淫欲與物質欲的)無色界眾生的渴愛,即不想存在的渴愛。 [] 欲有、色有、無色有:欲界的存在、色界的存在、無色界的存在。「有」指生命的存在、積集的善惡業。 [] 等具出家:另作「等具出處」,具足出生的因緣條件。 [] 身體無溫:身體沒有了溫度,即已成為冰冷的屍體。 [] 三轉十二說此緣本時,即成覺道:佛陀當年三次循序地解說四聖諦,即初轉法輪,成就了覺悟之道。詳見《增壹阿含經》卷十四〈高幢品 24〉第5經、《雜阿含經》卷十五第379經。 ====[對應經典]==== * 參考《長阿含經》卷十第13經 * 參考[[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二#二九八|《雜阿含經》卷十二第298經]]。 * 參考{ref>S12.01} * 參考{ref>S12.02} * 參考{ref>M009} ====[讀經拾得]==== * 十二因緣的詳細說明可見《雜阿含經》卷十二:[[agama:全導讀_拾得頁#四四|[導讀:十二因緣]]] {{:agama:卷12第283經導讀_十二因緣.png?400|}} \\ * 逆觀十二因緣: 佛陀悟到十二因緣時,是從憂悲惱苦往前回溯的(參見雜阿含經相關記錄或[[agama1:增壹阿含經力品第三十八#四|《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一〈力品38〉4]])。因此若從第十二個一一往前去推,會更加順暢合理。 \\ * 十二因緣可以解釋當下身心的因緣,也可以解釋三世的輪迴。 用十二因緣解釋當下身心的因緣,詳見《雜阿含經》[[http://buddhaspace.org/agama/2.html#導讀_十二因緣|卷二]]、三相關各經。以經中所說「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為例,在根緣境生識而觸的當下,就已經完成了一次的十二因緣,但由於我們誤認其中有我、我所,起了貪愛,造下了業,而讓這些心識不斷地相互攀緣、增長擴大。 每一次的十二因緣雖然當下就已經完成,但這不表示未來就不會有作用。這就好像在推骨牌,從微觀的角度,每一個骨牌撞擊下一個骨牌都是在一剎那間發生;從巨觀的角度來看,就會看到骨牌的推動與相疊持續不斷地發生,延續成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 用十二因緣解釋三世的輪迴,則有如下的說法: ^ 第幾支 ^ 分類 ^ 名稱 ^ 意義 ^ | 1 | 過去因 | 無明 | (過去世的)沒有智慧 | | 2 | 過去因 | 行 | (過去世的)身行、口行、意行所造的業 | | 3 | 現在果 | 識 | 投胎而有新的一生的識 | | 4 | 現在果 | 名色 | 有胎形,初步的身心,但尚未長出六入處 | | 5 | 現在果 | 六入處 | 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長成 | | 6 | 現在果 | 觸 | 出胎與外境接觸;六觸 | | 7 | 現在果 | 受 | (接觸後產生)感受 | | 8 | 現在因 | 愛 | (對於感受產生)貪愛 | | 9 | 現在因 | 取 | (由於貪愛,因此)執取 | | 10 | 現在因 | 有 | (因為執取,所以有)積集的善惡業,能感招未來的果報 | | 11 | 未來果 | 生 | (未來世的)出生 | | 12 | 未來果 | 老病死憂悲惱苦 | (未來世的)衰滅及苦果 | \\ 一念之起,當下輪迴,每天的生活中都充斥了十二因緣,這些因緣累積起來,也造就了人的一生,乃至三世的輪迴。 {{ :agama:鸚鵡螺.jpg?320|圖片出自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8/NautilusCutawayLogarithmicSpiral.jpg/1920px-NautilusCutawayLogarithmicSpiral.jpg}} 數學或物理造詣較深的同學,也可用「碎形」或「複雜系統」的「自相似性」來理解這樣的現象:鸚鵡螺切中間一小塊來看,其數學構成符合黃金比例,累積起來的大塊也符合黃金比例,整個螺形也是黃金比例,這就是「自相似性」。在數學上,具有自相似性的碎形的生成是基於一個不斷疊代的方程式,即一種基於遞迴的反饋系統。類似地,人們當下的身心運作符合十二因緣的模式,而當下的因緣長久累積之後,造就了宏觀的輪迴生死,也具有自相似性而符合十二因緣的模式。 阿羅漢破除無明、有智慧,則在根緣境生識而觸的當下,生起明觸,觸生受、想但不造業,也不見我、我所,而能不受後有,解脫當下的因緣及三世的輪迴。 =====(六)@@[0798a25]@@===== @[0798a25]@聞如是: @[0798a25]@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0798a26]@爾時,羅閱城中有梵志,名曰[[施羅]]-[]-,備知諸術,外道異學經籍所記,天文、地理靡不貫練,又復教授五百梵志童子。又彼城中有異學之士,名曰翅甯,-[8]-多有所知,為頻毘娑羅王所見愛敬,隨時供養給與梵志所須之施。 @[0798b02]@爾時,如來名稱遠布,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度人無量,出現世間。是時,-[9]-翅甯梵志-[10]-興此念:「如來名號甚為難聞,今我欲往問訊,親近禮敬。」是時,翅甯梵志便往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梵志白世尊言:「沙門瞿曇!為姓何等?」 @[0798b09]@佛告梵志:「吾姓剎利。」 @[0798b09]@梵志問曰:「諸婆羅門各有此論:『吾姓最豪,無有出者。』[[或言姓白,或言姓黑]]-[]-。婆羅門自稱言:『梵天所生。』今,沙門瞿曇!欲何等論說?」 @[0798b12]@佛告之曰:「梵志當知,其有婚姻嫁娶,便當求豪貴之姓。然我正法之中,無有高下、是非之名-[11]-姓也。」 @[0798b14]@梵志復白言:「云何,瞿曇!生處清淨,然後法得清淨?」 @[0798b16]@佛告梵志:「[[汝用法清淨,生處清淨為-[12]-乎]]-[]-?」 @[0798b17]@梵志又曰:「諸婆羅門各興此論:『吾姓最豪,無有出者。』或言姓白,或言姓黑。婆羅門自稱言:『梵天所生。』」 @[0798b19]@佛告梵志:「若當剎利-[13]-女-[14]-適婆羅門家,設生男兒者,當從何姓?」 @[0798b20]@梵志報曰:「彼當言婆羅門種。所以然者,由-[15]-父形故,得有此兒。」 @[0798b22]@佛告梵志:「若復婆羅門女出[*]適剎利家,生男兒者,彼當從何姓?」 @[0798b23]@梵志報曰:「彼人當是剎利種。所以然者,由父遺形故,得有此兒。」 @[0798b25]@佛告梵志:「熟自思惟,然後報吾。汝今所說前與後皆不相應。云何,梵志!設驢從馬後生駒者,當言是馬?為是驢也?」 @[0798b28]@梵志報曰:「如此之類當言驢馬。所以然者,由驢遺形故,得此駒也。」 @[0798b29]@佛告梵志:「汝熟思惟,然後報吾。汝今所說前後不相應。汝前所說剎利女出[*]適婆羅門家,若生兒者,便言婆羅門種;今驢-[16]-逐馬生駒者,便言驢馬。將不違前語乎?設復,梵志!若馬逐驢生駒者,名之云何?」 @[0798c05]@梵志報曰:「當名為馬驢。」 @[0798c06]@佛告之曰:「云何,梵志!馬驢、驢馬豈復有異乎?若復有人言寶一斛,復有人言一斛寶,此二義豈有異乎?」 @[0798c08]@梵志報曰:「此是一義。所以然者,寶一、一寶此義不異也。」 @[0798c09]@佛告梵志:「云何馬驢、驢馬此非一義乎?」 @[0798c10]@梵志報言:「今,沙門瞿曇!雖有斯言,然婆羅門自稱言:『吾姓最豪,無有出者。』」 @[0798c12]@佛告梵志:「汝先稱譽其母,後復歎說其父。若復父亦是婆羅門種,母亦是婆羅門種,後生二兒,彼時其中一兒,多諸-[17]-技術,無事不-[18]-覽,第二子者了無所知。是時,父母為敬待何者?為當敬待有智者?為當敬待無所知者?」 @[0798c17]@梵志報曰:「其父母應當敬待高德聰明者,不應敬待無有智者。所以然者,今此一子無事不了,無事不-[19]-閑,正應敬待此子,不應敬待無智之子。」 @[0798c21]@佛告梵志:「若彼二子,一聰明者,便復興意作-[20]-殺、盜、-[21]-淫-[22]-泆十惡之法;彼一子不聰明者,守護身、口、意行,十善之法一無所犯。彼父母應當敬待何者?」 @[0798c24]@梵志報曰:「彼父母應當敬待行十善之子,彼行-[23]-不善之人復敬待為?」 @[0798c26]@佛告梵志:「汝先歎其多聞,後歎其戒。云何,梵志!若復有二子,一子父專正,母不專正;一子父不專正,母專正。彼子若母正、父不正者,無事不[*]閑,博知經術。第二子父正、母不正者,既不博學,但持十善。然其父母應敬待何者?為當敬待母淨父不淨者?-[1]-為當敬待父淨母不淨者?」 @[0799a03]@梵志報曰:「應當敬待母淨之子。所以然者,由知經書,博諸-[2]-伎術故。所謂第二子父淨母不淨,雖復持戒而無智慧,竟何所至?有聞則有戒。」 @[0799a06]@佛告梵志:「汝前歎說父淨,不歎說母淨;今復歎說母淨,不歎說父-[3]-淨。先歎聞德,後歎禁戒;復歎說戒,後方說聞。云何,梵志!若彼二梵志子,其中一子多聞博學,兼持十善;其第二子既-[4]-有智慧,兼行十惡。彼父母應當敬待何者?」 @[0799a12]@梵志報曰:「應當敬父淨、母不淨之子。所以然者,由其博[*]覽諸經,曉諸技術,由父淨生得此子,兼行十善,無所觸犯,一切具足諸德本故。」 @[0799a15]@佛告之曰:「汝本說其姓,後說其聞,不說其姓;後復說戒,不-[5]-說聞,後復說其聞,不說其戒。汝今歎說父母聞、戒,豈不違前言乎?」 @[0799a18]@梵志白佛言:「沙門瞿曇!雖有斯言,然婆羅門自稱言:『我姓最豪貴,無有出者。』」 @[0799a20]@世尊告曰:「諸有嫁娶之處則論姓,然我法中無有此義。汝頗聞邊國遠邦及餘邊地人乎?」 @[0799a22]@梵志報曰:「唯然,聞之,有此諸人。」 @[0799a23]@世尊告曰:「彼土人民有二種之-[6]-姓。云何為二?一者人,二者奴,此二姓亦復不定。」 @[0799a25]@又問:「云何不定?」 @[0799a25]@世尊告曰:「-[7]-或作人,後作奴;-[8]-或作奴,後作人。然眾生之類,盡同一類而無若干。若復,梵志!天地敗-[9]-毀,世間皆空。是時,山河石壁草木之徒,皆悉燒盡,人亦命終。若天地還欲成時,未有日月年歲之限。爾時,光音天來至此間。是時,光音天福德稍盡,無復精光,展轉相視,興起欲想。欲意偏多者便成女人,欲意少-[10]-者成男子。展轉交接,便成胞胎。由此因緣,故最初有人,轉生四姓,流布天下。[[當以此方便知,人民盡出於剎利種]]-[]-。」 @[0799b06]@爾時,梵志白世尊言:「-[11]-止,瞿曇!如僂者得伸-[12]-,盲者得-[13]-眼目,冥者得見明。沙門瞿曇亦復如是,無數方便與我說法。我今自歸沙門瞿曇,唯願與我說法,聽為優婆塞。」 @[0799b10]@爾時,梵志復白世尊:「唯願如來當受我請,將諸比丘眾當至我家。」 @[0799b11]@爾時,世尊默然受請。是時,梵志見佛默然受請,即從-[14]-坐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還至家中,辦具飲食,敷諸[*]坐具,香汁灑地,-[15]-普自吐言:「如來當於此[*]坐。」 @[0799b15]@爾時,施羅梵志將五百弟子,至翅甯梵志家,遙見彼家敷好[*]坐具,見已,問翅甯梵志:「汝今欲與男女嫁娶?為欲請摩竭國頻毘娑羅王乎?」 @[0799b18]@翅甯梵志報曰:「我亦不請頻毘娑羅王,亦無嫁娶之事。我今欲施設大福業。」 @[0799b20]@施羅梵志問曰:「願聞其意,欲施何福業?」 @[0799b21]@爾時,-[16]-翅甯梵志報施羅梵志曰:「當知有釋種子出家學道,成無上至真等正覺。我今請佛及比丘僧,是故辦具種種坐具耳。」 @[0799b24]@是時,施羅梵志語翅甯梵志:「汝今言佛乎?」 @[0799b25]@報曰:「吾今言佛。」 @[0799b25]@又問:「甚奇!甚特!今乃聞佛音[*]響,如來竟為所在?吾欲見之。」 @[0799b27]@翅甯報曰:「今在羅閱城外竹園中-[18]-住,將五百弟子自相娛樂,欲往-[19]-見者,宜知是-[20]-時。」 @[0799b29]@此梵志即將五百弟子,往至佛所。到已,共相問訊,在一面坐。爾時,施羅梵志便生此念:「沙門瞿曇-[21]-為端-[22]-正,身作黃金色。[[我等經籍亦有斯言:『如來出-[23]-世之時,實不可遇]]-[]-,猶如優曇鉢花時時乃現。若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當趣二處:若在家者當作轉輪聖王,七寶具足;若出家學道者,必成無上道,為[[三界]]-[]-世祐。』我今欲觀佛三十二相。」爾時,梵志唯見三十相,而不睹二相,起狐疑猶豫,不見廣長舌、陰馬藏。 @[0799c09]@爾時,施羅梵志即以偈問曰: 「吾聞-[24]-三十二,  大人之相好,\\  今不見二相,  竟為在何所?\\  -[25]-貞潔陰馬藏,  其相甚難喻,\\  頗有廣長舌,  舐耳覆-[26]-面不?\\  願出廣長舌,  使我無狐疑,\\  又使我見之,  永無疑結-[27]-網。」\\ -[28]-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29]-六-[30]- ====[校勘]==== [8] 多=各【宋】【元】【明】 「多」,宋、元、明三本作「各」。 「各」,大正藏原為「多」,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各」。 [9] 翅=施【聖】 「翅」,聖本作「施」。 「施」,大正藏原為「翅」,今依據聖本改作「施」。 [10] 興=與【聖】 「興」,聖本作「與」。 「與」,大正藏原為「興」,今依據聖本改作「與」。 [11] 姓=生【聖】 「姓」,聖本作「生」。 「生」,大正藏原為「姓」,今依據聖本改作「生」。 [12] 乎=于【聖】 「乎」,聖本作「于」。 「于」,大正藏原為「乎」,今依據聖本改作「于」。 [13] 女+(出)【宋】【元】【明】 「女」,宋、元、明三本作「女出」。 大正藏無「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4] 適=適【宋】*【元】*【明】* 「適」,宋、元、明三本作「適」。 「適」,大正藏原為「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適」。 [15] 父+(遺)【宋】【元】【明】 「父」,宋、元、明三本作「父遺」。 大正藏無「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6] 逐=遂【宋】* 「逐」,宋本作「遂」。 「遂」,大正藏原為「逐」,今依據宋本改作「遂」。 [17] 技=伎【宋】 「技」,宋本作「伎」。 「伎」,大正藏原為「技」,今依據宋本改作「伎」。 [18] 覽=攬【聖】* 「覽」,聖本作「攬」。 「攬」,大正藏原為「覽」,今依據聖本改作「攬」。 [19] 閑=開【聖】* 「閑」,聖本作「開」。 「開」,大正藏原為「閑」,今依據聖本改作「開」。 [20] 殺+(興意作殺)【聖】 「殺」,聖本作「殺興意作殺」。 大正藏無「興意作殺」四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21] 淫=婬【宋】【元】【明】 「淫」,宋、元、明三本作「婬」。 「婬」,大正藏原為「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婬」。 [22] 泆+(行)【聖】 「泆」,聖本作「泆行」。 大正藏無「行」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23] 不善=惡【宋】【元】【明】 「不善」,宋、元、明三本作「惡」。 「惡」,大正藏原為「不善」,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惡」。 [1] 為當=當為【宋】【元】【明】【聖】 「為當」,宋、元、明、聖四本作「當為」。 「當為」,大正藏原為「為當」,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當為」。 [2] 伎=技【元】【明】 「伎」,元、明二本作「技」。 「技」,大正藏原為「伎」,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技」。 [3] 淨+(女)【聖】 「淨」,聖本作「淨女」。 大正藏無「女」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4] 有=無【明】 「有」,明本作「無」。 「無」,大正藏原為「有」,今依據明本改作「無」。 [5] 說+(其)【聖】 「說」,聖本作「說其」。 大正藏無「其」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6] 姓=法【宋】 「姓」,宋本作「法」。 「法」,大正藏原為「姓」,今依據宋本改作「法」。 [7] 或+(先)【元】【明】【聖】 「或」,元、明、聖三本作「或先」。 大正藏無「先」字,今依據元、明、聖三本補上。 [8] 或+(先作)【元】,+(先)【明】【聖】 ???? [9] 毀=時【宋】【元】【明】【聖】 「毀」,宋、元、明、聖四本作「時」。 「時」,大正藏原為「毀」,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時」。 [10] 者+(則)【聖】 「者」,聖本作「者則」。 大正藏無「則」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11] 止+(止)【元】【明】 「止」,元、明二本作「止止」。 大正藏無「止」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12] 「伸」,大正藏原為「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伸」。 [13] 〔眼〕-【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4]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15] 普=并【宋】【元】【明】,=並【聖】 ???? [16] 「翅甯梵志報施羅梵志曰」十字,大正藏原為「梵志偏露右肩長跪叉手白世尊自陳姓名施羅」十九字,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翅甯梵志報施羅梵志曰」十字。 [17] 名+(名)【聖】(melon註:[16]已依元明本改過,所以[17]的經文就不存在了。也許[17]的註解也該刪掉??) 「名」,聖本作「名名」。 大正藏無「名」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18] 〔住〕-【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住」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住」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9] 〔見〕-【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見」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20] 時+(時)【宋】【元】【明】 「時」,宋、元、明三本作「時時」。 大正藏無「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1] (極)+為【宋】【元】【明】 「為」,宋、元、明三本作「極為」。 大正藏無「極」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2] 正=政【聖】 「正」,聖本作「政」。 「政」,大正藏原為「正」,今依據聖本改作「政」。 [23] 世=家【明】 「世」,明本作「家」。 「家」,大正藏原為「世」,今依據明本改作「家」。 [24] 三十二=卅二相【聖】 「三十二」,聖本作「卅二相」。 「卅二相」,大正藏原為「三十二」,今依據聖本改作「卅二相」。 [25] 貞=真【宋】【聖】 「貞」,宋、聖二本作「真」。 「真」,大正藏原為「貞」,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真」。 [26] 面=耳【宋】 「面」,宋本作「耳」。 「耳」,大正藏原為「面」,今依據宋本改作「耳」。 [27] 網=惘【聖】 「網」,聖本作「惘」。 「惘」,大正藏原為「網」,今依據聖本改作「惘」。 [28] 不分卷〔增壹…譯〕-【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增壹…譯」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增壹…譯」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9] 六=五【聖】 「六」,聖本作「五」。 「五」,大正藏原為「六」,今依據聖本改作「五」。 [30] +(光明皇后願文)【聖】 聖本在「??」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大正藏無「光明皇后願文」六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註解]==== [] 施羅:比丘名,原為摩竭陀國王舍城的外道大師,後來隨佛出家,佛陀稱讚他「一坐一食,不移于處」第一。 [] 或言姓白,或言姓黑:或說有的種姓是高尚的,或說有的種姓是低劣的。 [] 汝用法清淨,生處清淨為乎:得法清淨了,還需生處清淨嗎? [] 當以此方便知,人民盡出於剎利種:應以這個方法而知道剎帝利種是最早出現的。案:《長阿含經》卷二十二〈三中劫品 11〉記載,光音天人吃了地肥而被困在人間,變成人類後,開始有爭執,為了解決爭執,人們推舉有威德的領袖來賞善罰惡,這些領袖就成為剎帝利種,是四種姓中第一個成立的種姓。 [] 我等經籍亦有斯言,如來出世之時,實不可遇:如來是在無佛的時代自悟成佛的,然而佛教以外其餘宗教的領袖也都自認為是覺悟者,因此典籍自然也會有記載。另外,婆羅門自認是梵天所生,這個資訊也有可能是梵天告訴他們的。 [] 三界:眾生居住的三種世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對應經典]==== * {ref>M092} ====[讀經拾得]==== * 世尊問梵志的這些問題,都是要梵志自己去思惟:「種性」和人格的尊貴與否,到底有沒有關連? * 地球人最初來自光音天的記載可參考《長阿含經》卷六第5經小緣經、《長阿含經》卷二十二〈世本緣品12〉第30經世記經等。 ======增壹阿-[31]-含經卷第四十-[32]-七======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33]-放牛品-[34]-第四十九今分品 @[0799c24]@爾時,世尊即吐舌,左右舐耳,還復縮之。爾時,世尊即入三昧,使彼梵志見-[35]-陰馬藏。 @[0799c25]@時,梵志見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歡喜踊躍,不能自勝。爾時,施羅梵志白佛言:「我今婆羅門,沙門剎利種;然沙門、婆羅門皆同一道,求一解脫。-[36]-[[唯沙門聽,我等有得同一道乎?]]-[]-」 @[0799c29]@佛告梵志:「汝有此見。」 @[0800a01]@梵志報曰:「我有斯見。」 @[0800a01]@佛告梵志:「汝當興意向一解脫,所謂正見是也。」 @[0800a03]@梵志白佛言:「正見即是一解脫,復更有解脫乎?」 @[0800a04]@世尊告曰:「梵志!更有解脫得涅槃界,其事有八,所謂正見、正治、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謂,梵志!八種之道,得至涅槃。」 @[0800a07]@爾時,梵志白佛言:「頗有此眾生知此八種道乎?」 @[0800a08]@世尊告曰:「非一百千。梵志當知,無數百千眾生知此八種之道。」 @[0800a09]@梵志白佛言:「頗復有此眾生不解此-[1]-八種之道乎?」 @[0800a10]@世尊告曰:「有此眾生其不解者,非一人也。」 @[0800a11]@梵志白佛言:「頗復有眾生不得此法乎?」 @[0800a12]@佛告之曰:「有此眾生不得道,如此之人十一種。云何為十一?所謂姦偽、惡語、難諫、[[無-[2]-反復]]-[]-、好-[3]-憎性、害父母、殺阿羅漢、斷善根善事、[*]反為惡、計有我、起惡念向如來,是謂,梵志!十一之人不能得此八種之道。」 @[0800a17]@當說此八種道時,-[4]-時彼梵志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0800a19]@爾時,施羅梵志告五百弟子曰:「汝等各所好者,各自誦-[5]-習,吾欲於如來所,善修梵行。」 @[0800a20]@諸弟子白曰:「我等亦復欲出家學道。」 @[0800a21]@爾時,梵志及五百弟子各各長跪,白世尊言:「唯願世尊聽出家學道。」 @[0800a23]@佛告諸梵志:「善來,比丘!於如來所善修梵行,漸盡苦-[6]-原。」 @[0800a24]@如來說此-[7]-語時,五百梵志即成沙門。爾時,世尊漸與五百-[8]-說微妙之論,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出要為樂,如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9]-習、盡、道,爾時,世尊廣與諸人-[10]-說之。時五百人諸漏永盡,得[[上人法]]-[]-。 @[0800a29]@爾時,翅甯梵志又白:「時到,唯願屈神。」 @[0800b01]@爾時,世尊告施羅等五百比丘:「汝等各著衣持鉢。」 @[0800b02]@千比丘圍繞,至城中梵志所,就-[11]-座而坐。爾時,翅甯梵志見五百婆羅門皆作沙門,即語之曰:「善哉!諸人,趣道之要,莫復-[12]-是過。」 @[0800b05]@爾時,施羅比丘為翅甯說此偈曰: 「此外更無法,  能勝此要者,\\  如此之比像,  善者無過是。」\\ @[0800b09]@爾時,翅甯梵志白世尊言:「唯願世尊小留神待時!正爾,更辦飲食。」 @[0800b10]@世尊告曰:「所辦飲食,但時貢之,勿懼不足。」 @[0800b11]@是時,翅甯梵志歡喜無量,躬自行食,供養佛及比丘僧。爾時,世尊-[13]-飯食-[14]-已訖,除去食器,以若干種華,散佛、比丘僧上,前白佛言:「唯願世尊,男女大小盡求作優婆塞。」 @[0800b15]@爾時,梵志婦懷-[15]-妊,婦人白佛言:「我有-[16]-娠,亦不知是男,是女耶?亦復自歸如來,聽為優婆-[17]-夷。」 @[0800b17]@爾時,如來與諸大眾說微妙之法,即於[*]座上而說此偈: 「快哉斯福報,  所願必得果,\\  漸至安隱處,  永無憂厄患。\\  死得生天上,  設使諸魔天,\\  亦復不能使,  為福者墮罪。\\  彼亦求方便,  賢聖之智慧,\\  當盡於-[18]-苦本,  長離去八難。」\\ @[0800b25]@爾時,世尊說此偈已,便從-[19]-坐起而去。 @[0800b25]@爾時,翅甯梵志聞佛所說,-[20]-歡喜奉行! ====[註解]==== [] 唯沙門聽,我等有得同一道乎:您(沙門)認為我們有辦法能得到一樣的解脫嗎? [] 無反復:不知感恩。 [] 上人法:超越凡人的解脫或神通。又譯為「上人之法」。 =====-[21]-(七)@@[0800b27]@@===== @[0800b27]@-[22]-聞如是: @[0800b27]@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800b28]@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恒一坐而食,身體輕便,氣力強盛;汝等比丘,亦當一食,身體輕便,氣力強盛,得-[23]-修梵行。」 @[0800c01]@爾時,-[24]-[[跋提婆羅]]-[]-白世尊言:「我不堪任而一食。所以然者,氣力弱劣。」 @[0800c03]@佛告之曰:「若汝至[[檀越]]家,[[一分食之,一分持還家]]-[]-。」 @[0800c04]@跋提婆羅白佛言:「我亦不堪行此法。」 @[0800c05]@世尊告曰:「[[聽汝壞齋,通日而食]]-[]-。」 @[0800c05]@跋提婆羅白佛言:「我亦不堪任施行此法。」爾時,世尊默然不報。 @[0800c07]@爾時,[[迦留陀夷]]-[]-向暮日入,著衣持鉢,入城乞食。爾時極為闇冥。時迦留-[25]-陀夷漸[慚>漸]至長者家,又彼長者婦懷[*]妊,聞沙門在外乞食,即自持飯出惠施之。然迦留[*]陀夷顏色極黑,又彼時天欲降雨,處處-[26]-[[抴]]-[]-電。爾時,長者婦出門見沙門顏色極黑,即時驚怖乃呼:「是鬼。」自便稱喚:「咄-[27]-哉!見鬼。」即時傷胎,兒尋命終。是時,迦留陀夷尋還精舍,愁憂不歡,坐自思惟,悔無所及。 @[0800c15]@爾時,舍衛城中有如此之惡聲:「沙門釋種子咒墮他子。」其中男女各相謂言:「今諸沙門!行無節度,食不知時,如在家白衣,有何等異?」 @[0800c18]@爾時,眾多比丘聞諸人民各論此理:「沙門釋種子不知節度,行來無忌。」其中,持戒比丘戒完具者,亦自怨責:「實非我等之宜,食無禁限,行無時節,實是我等之非也。」各共相將至佛所,頭面禮足,以此因緣,具白世尊。 @[0800c23]@爾時,佛告一比丘:「汝往喚迦留陀夷使來。」 @[0800c24]@是時,彼比丘受佛教已,即往喚迦留[*]陀夷。時迦留[*]陀夷聞佛見呼,即來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問迦留[*]陀夷曰:「汝審昨日暮入城乞食,至長者家,使長者婦胎墮乎?」 @[0800c29]@迦留[*]陀夷白佛言:「唯然,世尊!」 @[0800c29]@佛告迦留[*]陀夷:「汝何故不別時節,又復欲雨而入城乞食;此非汝宜,然是族姓子出家學道而貪著於食。」 @[0801a03]@爾時,迦留[*]陀夷即從[*]坐起,白世尊言:「自今之後,不敢復犯,唯願世尊聽受懺悔。」 @[0801a05]@爾時,世尊告阿難曰:「速打揵-[1]-稚,集諸比丘在[[普會講堂]]。」 @[0801a06]@阿難受佛教已。即集諸比丘集在講堂,前白佛言:「諸比丘-[2]-已集,世尊!宜知是時。」 @[0801a08]@爾時,世尊即往講堂,在中央坐,告諸比丘:「過去久遠諸佛世尊皆一坐而食,諸聲聞等亦一坐而食,正使將來諸佛及弟子眾,亦當一坐而食。所以然者,此是行道之要法,應當一坐而食。若能一坐而食,身體輕便,心得開解;心已得解,得諸善根;已得善根,便得三昧;已得三昧,如實而知之。云何如實而知之?所謂苦諦如實而知之;苦-[3]-習諦如實而知之;苦盡諦如實而知之;苦出要諦如實而知之。汝等族姓子-[4]-已出家學道,捨[[世八業]]-[]-,而不知時節,如彼-[5]-貪欲之人有何差別?梵志別有梵志之法,外道別有外道之法。」 @[0801a20]@是時,優波-[6]-離白世尊言:「過去如來、將來諸佛,皆一坐而食,唯願世尊當與諸比丘限時而食。」 @[0801a22]@世尊告曰:「[[如來亦有此-[7]-智,但未犯者,要-[8]-眼前有罪,乃當制限耳]]-[]-。」 @[0801a2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專一坐而食,汝等亦當一坐而食。今-[9]-汝日中而食,不得過時。汝等亦當學乞食之法。云何比丘學乞食之法?於是,比丘!趣以支命,得亦不喜,不得亦不憂;設得食時,思惟而食,無有貪著之心,-[10]-但欲使此身趣得存形,除去舊-[11]-痛,更不造新,使氣力充足。如是,比丘!名為乞食。汝等比丘,應當一坐而食。 @[0801b02]@「云何比丘一坐而食?起則犯食,更不應食。如是,比丘!名為一坐而食。汝等比丘亦當應得食而食之。云何比丘得而食之?於是,比丘![[以得食已,更復有為齊此-[12]-于?以食更得者不應復食]]-[]-。如是,比丘!得食而食之。汝等比丘,亦當-[13]-應著三衣,應坐樹下,坐閑靜處,應露坐苦行,應著補-[14]-納衣,應在塚間,應著弊惡之衣。所以然者,歎說少欲之人。我今教汝等,當-[15]-如迦葉比丘。所以然者,迦葉比丘自行頭陀十-[16]-一法,亦復教人行此要法。我今教-[17]-誡汝等,當如[[面王]]-[]-比丘。所以然者,面王比丘著弊壞之衣,不著-[18]-校飾。是謂,比丘!我之教[*]誡,當念修習。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0801b16]@爾時,跋提-[19]-波羅及經三月不至世尊所。爾時,阿難臨三月初,至跋提婆羅比丘所,而告之曰:「今諸眾僧皆補[*]納衣裳。如是如來當人間遊行,今不往者,後悔無益。」 @[0801b20]@是時,阿難將跋提婆羅至世尊所,頭面禮足,並復白佛言:「唯然,世尊!聽我懺悔,自今[*]已後,更不犯之。如來制禁戒,然我不受之,唯願垂恕。」如是再三。 @[0801b23]@是時,佛告曰:「聽汝悔過,後莫復犯。所以然者,我自念生死無數,或作驢、騾、駱駝、象、馬、豬、羊,以草養此四大形;或在地獄中,以熱鐵丸噉之;或作餓鬼,恒食膿血;或作人形,食此五穀;或作天形,食自然甘露。無數劫中,形命共競,[[初]]無厭足。優波-[20]-離當知,如火獲薪,初無厭足,如大海水,吞流無足。今凡夫之人亦復如是,貪食無厭足。」 @[0801c02]@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生死不斷絕,  皆由貪欲故,\\  怨憎長其惡,  愚者之所習。\\ @[0801c05]@「是故,跋提婆羅,當念少欲知足,無起貪想,-[21]-興諸亂念。如是,優波[*]離!當作是學。」 @[0801c06]@爾時,跋提婆羅聞如來教[*]誡已,在閑靜之處,而自剋責,所以族姓子,出家學道者,-[22]-修無上梵行: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而知。爾時,跋提婆羅即成阿羅漢。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弟子中第一聲聞多飲食者,所謂-[23]-[[跋提婆羅|吉護]]比丘是也。」 @[0801c12]@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31] 含=鋡【聖】* 「含」,聖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為「含」,今依據聖本改作「鋡」。 [32] 七=六【聖】 「七」,聖本作「六」。 「六」,大正藏原為「七」,今依據聖本改作「六」。 [33] 〔放牛…品〕十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放牛…品」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放牛…品」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34] 第四十九今分品=分之餘【聖】 「第四十九今分品」,聖本作「分之餘」。 「分之餘」,大正藏原為「第四十九今分品」,今依據聖本改作「分之餘」。 [35] 陰馬=馬陰【宋】【元】【明】 「陰馬」,宋、元、明三本作「馬陰」。 「馬陰」,大正藏原為「陰馬」,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馬陰」。 [36] 唯+(願)【元】【明】 「唯」,元、明二本作「唯願」。 大正藏無「願」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1] 〔八〕-【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八」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 反=返【宋】*【元】*【明】*【聖】 「反」,宋、元、明、聖四本作「返」。 「返」,大正藏原為「反」,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返」。 [3] 憎+(惡)【聖】 「憎」,聖本作「憎惡」。 大正藏無「惡」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4] (是)+時【宋】【元】【明】 「時」,宋、元、明三本作「是時」。 大正藏無「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5] 習=謵【聖】 「習」,聖本作「謵」。 「謵」,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聖本改作「謵」。 [6] 原=無【聖】 「原」,聖本作「無」。 「無」,大正藏原為「原」,今依據聖本改作「無」。 [7] 〔語〕-【聖】 聖本無「語」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語」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8] (人)+說【宋】【元】【明】 「說」,宋、元、明三本作「人說」。 大正藏無「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9] 習=集【元】【明】 「習」,元、明二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10] (所)+說【聖】 「說」,聖本作「所說」。 大正藏無「所」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11] 座=坐【聖】* 「座」,聖本作「坐」。 「坐」,大正藏原為「座」,今依據聖本改作「坐」。 [12] 是過=過是【聖】 「是過」,聖本作「過是」。 「過是」,大正藏原為「是過」,今依據聖本改作「過是」。 [13] 飯=飲【聖】 「飯」,聖本作「飲」。 「飲」,大正藏原為「飯」,今依據聖本改作「飲」。 [14] 已=以【宋】【元】【明】【聖】 「已」,宋、元、明、聖四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以」。 [15] 妊=任【聖】* 「妊」,聖本作「任」。 「任」,大正藏原為「妊」,今依據聖本改作「任」。 [16] 娠=身【聖】 「娠」,聖本作「身」。 「身」,大正藏原為「娠」,今依據聖本改作「身」。 [17] 夷=塞【宋】【元】【明】【聖】 「夷」,宋、元、明、聖四本作「塞」。 「塞」,大正藏原為「夷」,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塞」。 [18] 苦本=安平【宋】 「苦本」,宋本作「安平」。 「安平」,大正藏原為「苦本」,今依據宋本改作「安平」。 [19]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20] 三本俱以歡喜奉行為卷第四十五終次行有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五十字 ??? [21] ~M. 65. Bhaddāli. & M. 66. Laṭukikopama.,[No. 26(194. & 192.)] ???? [22] 三本俱聞如是以下為卷第四十六前行宋元俱有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六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牧牛品第四十九之餘三十一字,明有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六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牧牛品第四十九之二十八字 ???? [23] 修+(行)【宋】【元】【明】 「修」,宋、元、明三本作「修行」。 大正藏無「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4] 跋…羅~Bhaddāli. ??? [25] 「迦留」,大正藏原為「優」,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迦留」。* [26] 抴=泄【宋】【元】【明】 「抴」,宋、元、明三本作「泄」。 「泄」,大正藏原為「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泄」。 [27] 哉=我【宋】【元】【明】【聖】 「哉」,宋、元、明、聖四本作「我」。 「我」,大正藏原為「哉」,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我」。 [1] 稚=椎【宋】【元】【明】,=搥【聖】 ???? [2] 已=以【宋】【聖】 「已」,宋、聖二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以」。 [3] 習=集【元】【明】 「習」,元、明二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4] 已=以【宋】【元】【明】【聖】* 「已」,宋、元、明、聖四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以」。 [5] 貪=食【聖】 「貪」,聖本作「食」。 「食」,大正藏原為「貪」,今依據聖本改作「食」。 [6] 「波」,聖本作「婆」。 [7] 智=知【聖】 「智」,聖本作「知」。 「知」,大正藏原為「智」,今依據聖本改作「知」。 [8] 眼=限【元】【明】 「眼」,元、明二本作「限」。 「限」,大正藏原為「眼」,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限」。 [9] (知)+汝【聖】 「汝」,聖本作「知汝」。 大正藏無「知」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10] 但=從【宋】 「但」,宋本作「從」。 「從」,大正藏原為「但」,今依據宋本改作「從」。 [11] 痛=病【宋】【元】【明】 「痛」,宋、元、明三本作「病」。 「病」,大正藏原為「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病」。 [12] 于=乎【宋】【元】【明】 「于」,宋、元、明三本作「乎」。 「乎」,大正藏原為「于」,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乎」。 [13] 〔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4] 納=衲【宋】*【元】*【明】* 「納」,宋、元、明三本作「衲」。 「衲」,大正藏原為「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衲」。 [15] 如=知【宋】【元】【明】【聖】 「如」,宋、元、明、聖四本作「知」。 「知」,大正藏原為「如」,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知」。 [16] 一=二【宋】【元】【明】【聖】 「一」,宋、元、明、聖四本作「二」。 「二」,大正藏原為「一」,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二」。 [17] 誡=戒【聖】* 「誡」,聖本作「戒」。 「戒」,大正藏原為「誡」,今依據聖本改作「戒」。 [18] 校=挍【聖】 「校」,聖本作「挍」。 「挍」,大正藏原為「校」,今依據聖本改作「挍」。 [19] 波=婆【宋】【元】【明】 「波」,宋、元、明三本作「婆」。 「婆」,大正藏原為「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婆」。 [20] 「波」,聖本作「婆」。* [21] 興=與【元】【明】 「興」,元、明二本作「與」。 「與」,大正藏原為「興」,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與」。 [22] (欲)+修【宋】【元】【明】 「修」,宋、元、明三本作「欲修」。 大正藏無「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3] 吉=告【聖】 「吉」,聖本作「告」。 「告」,大正藏原為「吉」,今依據聖本改作「告」。 ====[註解]==== [] 跋提婆羅:比丘名,佛陀稱讚他「乞食無厭足,教化無窮」,「氣力強盛,無所畏難」第一。又譯為「吉護」、「婆提婆羅」。 [] 一分食之,一分持還家:一份現在吃,另一份打包帶回精舍。 [] 聽汝壞齋,通日而食:那特許你不按照齋法,讓你整天都能進食。「齋」在這裡可能是指本經前面的「汝等比丘,亦當一食」,也就是一天只吃一餐。世尊特許這位食量很大的比丘一天能吃一餐以上。 [] 迦留陀夷:比丘名,是一位常作錯事的比丘,比丘戒中的不非時食、不坐臥高廣大床、不奪畜生命等戒,都是因為迦留陀夷做了這些事,招致非議,因此佛陀加以禁止。 [] 抴:讀做ㄧㄝˋ,同「拽」。牽引。這邊應該只是「閃著電」的意思。 [] 世八業:八風??八風: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 如來亦有此智,但未犯者,要眼前有罪,乃當制限耳:可見戒律是隨犯隨制的。 [] 以得食已,更復有為齊此于?以食更得者不應復食:有就吃,不要想著別家的供養可能更好。這樣??(這句解釋了「一坐食」的另一個意思,即起座後即不再食。待修-cathy ) [] 面王:比丘名,佛陀稱讚他「著弊惡衣,無所羞恥」第一。 ====[對應經典]==== * {ref>Zho194} * {ref>M065} ====[讀經拾得]==== * 本經和本品第 2 經的十一頭陀行,在翻譯用字上有些不同。當初在翻譯阿含經時佛教譯經名詞還沒有統一,後來唐代才有具規模的譯經而統一用詞,因此不同時代的經典有時是一詞不同的翻譯。 =====(八)@@[0801c14]@@===== @[0801c14]@聞如是: @[0801c14]@一時,佛在鴦藝村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0801c1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諸人民皆稱汝等為沙門。設復問:『汝等是沙門-[24]-乎?』汝等亦言:『是沙門。』吾今告汝,沙門之行、婆羅門之行,汝等當念修習,後必成果,如實不異。所以然者,有二種沙門:有習行沙門,-[25]-有誓願沙門。 @[0801c20]@「彼云何名為習行沙門?於是,比丘行來、進止、視瞻、容貌、著衣、持鉢,皆悉如法,不著貪欲、瞋恚、愚癡,但持戒精進,不犯非法,等學諸戒,是謂名為習行沙門。 @[0801c23]@「彼云何名誓願沙門?-[26]-於是,或有比丘威儀、戒律、出入、進止、行步、容貌、視瞻、舉動,皆悉如法,盡有漏成無漏,於現法中身得證而自遊化:生死已盡,梵行已立,-[27]-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是謂名誓願沙門。是謂,比丘!二種沙門。」 @[0801c29]@爾時,阿難白世尊言:「彼云何名為沙門法行,婆羅門法行?」 @[0802a01]@佛告阿難:「於是,比丘-[1]-飲食知足,晝夜經行,不失時節,行諸道品。 @[0802a03]@「云何比丘諸根寂靜?於是,比丘若眼見色,不起想著,興諸亂念,於中眼根而得清淨,除諸惡念,不念不善之法。若耳聞聲、鼻-[2]-臭香、舌知味、身知細滑、意知法,不起想著,興諸亂念,於意根而得清淨。如是,比丘-[3]-根得清淨。 @[0802a08]@「云何比丘飲食知足?於是,比丘量腹而食,不求肥白,但欲使此身趣存而已,除去故痛,新者不生,得修梵行。猶如男女身生瘡痍,隨時以膏塗瘡,常欲使瘡愈故。今此比丘亦復如是,量腹而食,-[4]-所以-[5]-以膏膏車者,欲致遠故,比丘量腹而食者,欲趣存命故也。如是,比丘飲食知足。 @[0802a14]@「云何比丘恒知-[6]-景寤?於是,比丘初夜、後夜恒知[*]景寤,思惟三十七道-[7]-之法。若晝日經行,除去惡念諸結之想,復於初夜、後夜經行,除去惡結不善之想,復於中夜右脅著地,以腳相累,-[8]-唯向明之想,復於後夜,出入經行,除去不善之念。如是,比丘知時[*]景寤。如是,阿難!此是沙門要行。 @[0802a21]@「彼云何名婆羅門要行?於是,比丘苦諦如實知之,苦[*]習、苦盡、苦出要如實而知之,後以解此欲漏心、有漏心、無明漏心而得解脫,已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此名為婆羅門要行之法。阿難當知,此名為要行之義也。」 @[0802a28]@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沙門名息心,  諸惡永-[9]-已盡,\\  梵志名清淨,  除去諸亂想。\\ @[0802b02]@「是故,阿難!沙門法行、婆羅門法行,當念修行。其有眾生行此諸法,然後乃稱為沙門。復以何故名為沙門?諸結永息故名為沙門。復以何故名為婆羅門?盡除愚惑之法-[10]-故名為梵志;亦名為剎利。復以何故名剎利?以其斷-[11]-淫、怒、癡故名為剎利;亦名為沐浴。以何故名為沐浴?以其洗[[二十一結]]-[一]-故名為沐浴。亦名為覺。以何故名為覺?以其覺了愚法、慧法故名為覺。亦名為彼岸。以何等故名為彼岸?以其從此岸至彼岸故名為彼岸。阿難!能行此法者,然後乃名為沙門、婆羅門。此是其義,當念奉行。」 @[0802b13]@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24] 乎=于【聖】* 「乎」,聖本作「于」。 「于」,大正藏原為「乎」,今依據聖本改作「于」。 [25] 〔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6] (彼)+於【宋】【元】【明】 「於」,宋、元、明三本作「彼於」。 大正藏無「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7] 〔所作已辦〕-【聖】 聖本無「所作已辦」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所作已辦」四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1] 〔飲〕-【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飲」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飲」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2] 臭=嗅【宋】【元】【明】 「臭」,宋、元、明三本作「嗅」。 「嗅」,大正藏原為「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嗅」。 [3] (六)+根【聖】 「根」,聖本作「六根」。 大正藏無「六」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4] 所以=如【宋】【元】【明】 「所以」,宋、元、明三本作「如」。 「如」,大正藏原為「所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如」。 [5] 以膏=膏車【聖】 「以膏」,聖本作「膏車」。 「膏車」,大正藏原為「以膏」,今依據聖本改作「膏車」。 [6] 景=警【元】,【明】【聖】* ???? [7] (品)+之【元】【明】【聖】 「之」,元、明、聖三本作「品之」。 大正藏無「品」字,今依據元、明、聖三本補上。 [8] 唯=惟【聖】 「唯」,聖本作「惟」。 「惟」,大正藏原為「唯」,今依據聖本改作「惟」。 [9]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10] 〔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1] 淫=婬【宋】【元】【明】 「淫」,宋、元、明三本作「婬」。 「婬」,大正藏原為「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婬」。 ====[註解]==== [一] 二十一結:包括:瞋、恚害、睡眠、調戲、疑、怒、忌、惱、疾、憎、無慚、無愧、幻、姦、偽、諍、憍、慢、妬、增上慢、貪。詳見[[agama1:增壹阿含經利養品第十三#五|《增一阿含經》卷六〈利養品13〉5]]。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Zho182} * {ref>M039} ====[讀經拾得]==== =====-[12]-(九)@@[0802b15]@@===== @[0802b15]@聞如是: @[0802b15]@一時,佛在[[釋翅迦毘羅越]]-[]-[[尼拘留園]]-[]-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0802b16]@爾時,-[13]-提婆達兜王子往至世尊所,頭[而>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提婆達兜白佛言:「唯然,世尊![[聽我道次]]-[]-得作沙門。」 @[0802b19]@佛告提婆達兜:「汝宜在家[[分檀惠施]]-[]-。夫為沙門,實為不易。」 @[0802b20]@是時,提婆達兜復再三白佛言:「唯然,世尊!聽在末行。」 @[0802b21]@佛復告曰:「汝宜在家,不宜出家修沙門行。」 @[0802b22]@爾時,提婆達兜便生此念:「此沙門懷嫉妒心,我今宜自剃頭,善修梵行。何用是沙門為?」是時,提婆達兜即自退歸,自剃鬚髮,著袈裟,自稱言:「我是釋種子。」 @[0802b26]@爾時,有一比丘名修羅陀,頭陀行乞食,著補[*]納衣,[[五通清徹]]-[]-。是時,提婆達兜往至彼比丘所,頭面禮足,前-[14]-言:「唯願尊者當與我說教,使長夜而獲安隱。」 @[0802c01]@是時,修羅陀比丘即與說威儀禮節,思惟此法,捨此就-[15]-彼。是時,提婆達兜如彼比丘教而不漏失。 @[0802c03]@是時,提婆達兜-[16]-比丘言:「唯願尊者當與我說[[神足道]]-[]-,我能堪任修行此道。」 @[0802c05]@爾時,比丘復與說神足之道:「汝今當學[[心-[17]-意輕重]]-[]-;已知心意輕重,復當分別四大:地、水、火、風之輕重;-[18]-已得知[[四大輕重]]-[]-,便當修行[[自在三昧]]-[]-;-[19]-已行自在三昧,復當修[[勇猛三昧]]-[]-;[*]已行勇猛三昧,復當修行[[心意三昧]]-[]-;-[20]-已行心意三昧,復當行[[自戒三昧]]-[]-;已修行自戒三昧,如是不久便當成神足道。」 @[0802c11]@爾時,提婆達兜受師教已。自知心意輕重,復知四大輕重,盡修諸三昧,無所漏失,爾時不久便成神足之道。如是無數方便作變無量。爾時,提婆達兜名聲流布四遠。 @[0802c15]@是時,提婆達兜以神足力,乃至三十三天,採取種種優鉢蓮花、拘牟頭華,奉上阿闍世太子,又告之曰:「此花是三十三天所出,釋提桓因遣來奉上太子。」 @[0802c19]@爾時,王太子見提婆達兜神足如是,便隨時供養,給其所須。太子復作是念:「提婆達兜神足極為難及。」時,提婆達兜復自隱形,作小兒身,在王太子膝上。時,諸婇女各作斯念:「此是何人,為是鬼耶?為是天耶?」語言未竟,便復化身,還復如故。是時,王太子及諸宮人皆稱言:「此是提婆達兜。」即給與所須,又傳此言:「提婆達兜名德不可具記。」 @[0802c27]@爾時,眾多比丘聞已,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佛言:「提婆達兜者極大神足,能得衣裳、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 @[0802c29]@佛告比丘:「汝等勿興此意,著提婆達兜利養,又莫欽[羡>羨]彼神足之力,[[彼人即當以此神足,墮墜三惡道]]-[]-,提婆達兜所獲利養,及其神足當復-[1]-秏盡。所以然者,提婆達兜自當造身、口、意行。」 @[0803a04]@爾時,復興此念:「沙門瞿曇有神足,我亦有神足;沙門瞿曇有所知,我亦有所知,沙門瞿曇姓貴,我亦姓貴;若沙門瞿曇現一神足,我當現二;沙門現-[2]-二,我當現-[3]-四;-[4]-彼八我十六;彼十六我三十二;隨其沙門所現變化,我當轉倍。」爾時,眾多比丘聞提婆達兜有此語,五百餘比丘至提婆達兜-[5]-所,及五百比丘受太子供養。 @[0803a12]@時,-[6]-舍利弗、目-[7]-乾連自相謂言:「我等共到提婆達兜所,聽彼說法為何論說?」即共相將至提婆達兜所。 @[0803a14]@爾時,提婆達兜遙見舍利弗、目[*]乾連來,即告諸比丘:「此-[8]-二人是悉達弟子。」甚懷歡悅。到已,共相問訊,在一面坐。 @[0803a17]@爾時,諸比丘各興此念:「釋迦文佛弟子,今盡來向提婆達兜。」爾時,提婆達兜語舍利弗言:「汝今堪任與諸比丘說法乎?吾欲小息,又患脊痛。」 @[0803a20]@是時,提婆達兜以腳相累右-[9]-脅臥,以其歡喜心故便睡眠。爾時,舍利弗、目[*]乾連見提婆達兜眠,即以神足接諸比丘,飛在空中而去。 @[0803a23]@-[10]-是時,提婆達兜覺寤,不見諸比丘,極懷瞋恚,-[11]-并吐斯言:「吾若不報怨者,終不名為提婆達兜也。」此是提婆達兜最初犯五逆惡。提婆達兜適生此念,即時失神足。 @[0803a27]@爾時,眾多比丘白世尊言:「提婆達兜比丘極有神足,乃能壞聖眾。」 @[0803a29]@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提婆達兜不但今壞聖眾,乃過去世時恒壞聖眾。所以然者,乃往過去時亦壞聖眾,復興惡念:『我-[12]-要取沙門瞿曇殺之,於三界作佛,獨尊無侶。』」 @[0803b04]@是時,提婆達兜語-[13]-阿闍世王:「古昔諸人壽命極長,如今遂短,-[14]-備王太子一旦命終者,則唐生於世間。何不取父王害之,紹聖王位?我當取如來害之,當得-[15]-作佛。新王、新佛,不亦快哉。」 @[0803b08]@爾時,阿闍世王即便差守門人,取父王閉在牢獄,自立為王,治化人民。時,諸群庶各相謂言:「此子未生則是怨家之子,因以為名阿闍世王。」 @[0803b11]@爾時,提婆達兜見阿闍世王[[檢]]-[]--[16]-父王已,復興此念:「吾要當取沙門瞿曇害之。」爾時,世尊在-[17]-耆闍-[18]-崛山一小山側。爾時,提婆達兜到耆闍[*]崛山,手擎大石長三十肘,廣十五肘而擲世尊。是時,山神金毘羅鬼恒住彼山,見提婆達兜抱石打佛,即時伸-[19]-手接著餘處。 @[0803b17]@爾時,石碎一小片石,著如來足,即時出血。爾時,世尊見已,語提婆達兜曰:「汝今復興意欲害如來,此是第二五逆之罪。」 @[0803b20]@爾時,提婆達兜復自思惟:「我今竟不得害此沙門瞿曇,當更求方便。」-[20]-捨而去,至阿闍世-[21]-所,啟白王曰:「可飲黑象使醉,使害沙門。所以然者,此象凶暴必能害此沙門瞿曇。若當沙門有一切智者,明日必不來入城乞食;若無一切智者,明日入城乞食,必當為此惡象所害也。」 @[0803b26]@爾時,阿闍世王即以醇酒飲象使醉,告令國中人民曰:「其欲自安惜己命者,明日勿復城中行來。」 @[0803b29]@爾時,世尊到時,著衣持鉢,入羅閱城乞食。國中男女大小四部之眾,聞阿闍世王以酒飲象,欲害如來,皆共相將至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佛言:「唯願世尊莫入羅閱城乞食!何以故?王阿闍世飲象使醉,欲害如來。」 @[0803c05]@佛告諸優婆塞:「夫等正覺終不為他人所害也。」 @[0803c06]@爾時,世尊雖聞斯言,猶故入城。爾時,惡象遙見世尊來,瞋恚熾盛,奔趣如來,欲得害之。然佛見象來,即說斯偈: 「象莫害於龍,  [[龍象]]-[]-出現難,\\  不以害龍故,  得生於善處。」\\ @[0803c12]@爾時,彼象聞如來說此偈已,即前長跪舐如來足。爾時,彼象即以悔過,心不自寧,即便命終,生三十三天。 @[0803c14]@爾時,王阿闍世及提婆達兜見象-[22]-已死,慘然不悅。提婆達兜語王曰:「沙門瞿曇-[23]-已取象殺。」 @[0803c16]@王報之曰:「此沙門瞿曇有大神力,多諸-[24]-伎術,乃能咒此龍象殺之。」 @[0803c18]@時,王阿闍世復作是說:「此沙門必威德具足,竟不為惡象所害。」 @[0803c19]@提婆達兜報言:「沙門瞿曇有幻惑之咒,能使外道異學皆悉靡伏,何況畜生之-[25]-類。」 @[0803c21]@-[26]-是時,提婆達兜復作是念:「我今觀察阿闍世王意欲變悔。」爾時,提婆達兜愁憂不樂,出羅閱城。 @[0803c23]@爾時,[[法施]]-[]-比丘尼遙見提婆達兜來,語提婆達兜曰:「汝今所造極為過差,今悔猶易,恐後將難。」 @[0803c25]@時,提婆達兜聞此語已倍復瞋恚,尋報之曰:「禿婢,有何過差,今易後難耶?」 @[0803c27]@法施比丘尼報曰:「汝今與惡共,并造眾不善之本。」 @[0803c29]@爾時,提婆達兜熾火洞然,即以手打比丘尼殺。 @[0804a01]@爾時,提婆達兜-[1]-以害真人,往至己房,告-[2]-諸弟子:「汝等當知,我今[*]以興意向沙門瞿曇。然其義理,不應以羅漢復興惡-[3]-意還向羅漢,吾今宜可向彼懺悔。」 @[0804a04]@是時,提婆達兜以此愁憂不樂,尋得重病。提婆達兜告[*]諸弟子:「我無此力,得往見沙門瞿曇!汝等當扶我至沙門所。」 @[0804a07]@爾時,提婆達兜以毒塗十指爪-[4]-甲,語諸弟子:「汝等[[輿]]-[]--[5]-我到彼沙門所。」爾時,諸弟子即輿[*]將至世尊所。 @[0804a09]@爾時,阿難遙見提婆達兜遠來,即白世尊言:「提婆達兜今來必有悔心,欲向如來求改悔過。」 @[0804a12]@佛告阿難:「提婆達兜終不得至世尊所。」 @[0804a13]@爾時,阿難再三復白佛言:「今此提婆達兜[*]已欲-[6]-來至求其悔過。」 @[0804a14]@佛告阿難:「此惡人終不得至如來所,此人今日命根-[7]-已熟。」 @[0804a15]@爾時,提婆達兜-[8]-來至世尊所,語諸弟子:「我今不宜臥見如來,宜當下床乃見耳。」提婆達兜適下足在地,爾時地中有大火風起生,-[9]-遶提婆達兜身。爾時,提婆達兜為火所燒,便發悔心於如來所,正欲稱南無佛,然不究竟,-[10]-這得稱南無,便入地獄。 @[0804a21]@爾時,阿難[*]以見提婆達兜入地獄中,白世尊言:「提婆達兜今日[*]以取命終,入地獄中耶?」 @[0804a23]@佛告之曰:「提婆達兜不為滅盡至究竟處。今此提婆達兜興起惡心向如來身,身壞命終,入阿鼻地獄中。」 @[0804a26]@爾時,阿難悲泣涕-[11]-淚,不能自勝。佛告阿難:「汝何為悲泣乃爾?」 @[0804a27]@阿難白佛言:「我今欲愛心未盡,未能斷-[12]-欲,故悲泣耳。」 @[0804a29]@爾時,-[13]-世尊便說斯偈: 「如人自造行,  還自觀察本,\\  善者受善報,  惡者受-[14]-其殃。\\  世人為惡行,  死受地獄苦,\\  設復為善行,  轉身受天祿。\\  彼自招惡行,  自致入地獄,\\  此非佛怨-[15]-苦,  汝今何為悲?」\\ @[0804b07]@爾時,阿難白世尊言:「提婆達兜-[16]-身壞命終,為生何處?」 @[0804b08]@佛告阿難:「今此提婆達兜身壞命終,入阿鼻地獄中。所以然者,由其造五逆惡,故致斯報。」 @[0804b10]@爾時,阿難復重白佛:「如是,世尊!如聖尊教也。[已>己]身為惡,現身入地獄,所以我今悲泣涕[*]淚者,由其提婆達兜不惜名號、姓族故,亦復不為父母、尊長,辱諸釋種,毀我等門戶。然提婆達兜現身入地獄,誠非其宜。所以然者,我等門族出轉輪聖王位,然提婆達兜身出於王種,不應現身入地獄中。提婆達兜應當現身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此現身得受證果: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習真人跡,得阿羅漢,於無餘涅槃-[17]-果而般涅槃。何圖持此現身入地獄中?提婆達兜在時有大威神,極有神德,乃能往至三十三天,變化自由,豈-[18]-得斯人復入地獄[*]乎?不審,世尊,提婆達兜在地獄中,為經歷幾許年歲?」 @[0804b25]@佛告阿難:「此人在地獄中經歷一劫。」 @[0804b26]@是時,阿難復重白佛言:「然劫有兩種,有大劫、小劫,此人為應何劫?」 @[0804b28]@佛告阿難:「斯人當經歷大劫。所謂大劫者,即賢劫,是盡劫數,行盡命終,還復人身。」 @[0804b29]@阿難白佛:「提婆達兜盡喪人根,遂復成就。所以然者,劫數長遠,夫大劫者不過賢劫。」 @[0804c02]@爾時,阿難倍復悲泣哽-[19]-噎不樂,復重白佛:「提婆達兜從阿鼻地獄出,當生何處?」 @[0804c04]@佛告阿難:「提婆達兜於彼命終,當生四天王上。」 @[0804c05]@阿難復問:「於彼命終當生何處?」 @[0804c06]@佛告阿難:「於彼命終展轉當生三十三天、焰天、兜-[20]-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 @[0804c08]@阿難復問:「於彼命終當生何處?」 @[0804c09]@佛告阿難:「於是,提婆達兜從地獄終,生善處天上,經歷六十劫中不墮三[悉>惡]趣,往來天、人,最後受身,當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堅固,出家學道,成辟支佛,名曰南無。」 @[0804c13]@爾時,阿難前白佛言:「如是,世尊!提婆達兜由其惡報,致地獄罪。為造何德,六十劫經歷生死,不受苦惱,後復成辟支佛,號名曰南無?」 @[0804c16]@佛告阿難:「彈指之頃-[21]-善意,其福難喻,何況提婆達兜博古明今,多所誦習,總持諸法,所聞不-[22]-忘。計彼提婆達兜昔所怨讎,起殺害心向於如來;復由曩昔-[23]-緣報故,有喜悅心向於如來,由此因緣報故,六十劫中不墜墮三惡趣。復由提婆達兜最後命終之時,起和悅心,稱南無故,後作辟支佛,號名曰南無。」 @[0804c23]@爾時,阿難即前禮佛,重自陳說:「唯然,世尊!如-[24]-神所教。」 @[0804c24]@是時,大目[*]乾連前白佛言:「我今欲至阿鼻地獄中,與提婆達兜說要行,慰勞慶賀。」 @[0804c26]@佛告目連:「汝-[25]-宜知之,勿復[[卒暴]]-[]-,專心正意,無興亂想。所以然者,極惡行眾生難-[26]-彫、難成,然後乃墮阿鼻地獄中。又[[彼罪人不解人間音-[1]-響,言語往來]]-[]-。」 @[0805a01]@爾時,目連復白佛言:「我今所解六十四音,[>言]語開通,我當以此音[*]響,往語彼人。」 @[0805a04]@佛告目連:「汝宜知-[2]-是時。」是時,阿難聞斯語,-[3]-歡喜踊躍,不能自勝。 @[0805a05]@時,大目連前禮佛足,繞佛三匝,即於佛前,猶如力士屈-[4]-伸臂頃,即往至阿鼻地獄所。爾時,大目連當在阿鼻地獄上虛空中,彈指覺曰:「提婆達兜!」 @[0805a09]@爾時,提婆達兜默然不應。時,諸獄卒語目連曰:「汝今為喚何者提婆達兜?」 @[0805a10]@獄卒復白:「此間亦有拘-[5]-樓孫佛時提婆達兜,拘那[*]含牟尼佛時提婆達兜,迦葉佛時提婆達兜,亦有在家提婆達兜,出家提婆達兜。汝今,比丘!正命何者提婆達兜?」 @[0805a14]@目連報曰:「吾今所命,釋迦文佛叔父兒提婆達兜,故欲相見。」 @[0805a15]@是時,獄卒手執鐵叉,或執火-[6]-焰,燒炙彼身,使令覺寤。爾時,提婆達兜身體火焰熾-[7]-然,高三十肘,諸獄卒告曰:「汝今愚人何為眠寐?」 @[0805a18]@爾時,提婆達兜眾苦所逼,而報之曰:「汝等今日何所教敕?」 @[0805a20]@獄卒復語:「汝今仰觀空中。」 @[0805a20]@尋隨彼語,仰觀虛空,見大目連結-[8]-加趺坐,坐寶蓮華,如日披雲。提婆達兜見已,便說斯偈: 「是誰現天光,  如日披雲出,\\  猶如金-[9]-山聚,  永無塵穢污?」\\ @[0805a25]@爾時,目連復以偈-[10]-報: 「我是釋師子,  瞿曇之族末,\\  是彼次聲聞,  名曰大目連。」\\ @[0805a28]@爾時,提婆達兜語目連曰:「尊者目連,何由故屈此間?此間眾生造惡無量,難可開化。不作善根,命終之後來生此間。」 @[0805b01]@目連報曰:「我是佛使故來適此,欲相愍念?-[11]-拔苦-[12]-無本。」 @[0805b03]@爾時,提婆達兜聞佛音[*]響,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并吐此言:「唯願尊者以時敷演,如來世尊有何言教?更不記說惡趣之[*]無乎?」 @[0805b05]@目連報曰:「提婆達兜!勿懷恐怖,地獄極苦無過斯處。彼釋迦文佛如來.至真.等正覺,愍念一切蜎飛蠢動,如母愛子,心無差別。以時演義,終不失敘,亦不違類所演過量。今神口所記,汝本興起惡念欲害世尊,復-[13]-教將餘人,使趣-[14]-無由;-[15]-由此緣報,入阿鼻地獄中,當經歷一劫,終無出期。盡其劫數,行盡命終,當生四天王上,展轉當生三十三天、焰天、兜-[16]-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六十劫中不趣惡道,周流人、天之間,最後受身,還復人-[17]-形,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堅固,出家學道,當成辟支佛,號名曰南無。所以然者,由汝初死臨斷命時,稱南無,-[18]-故致斯號。今彼如來觀此善言南無,故說-[19]-名號,六十劫中作辟支佛。」 @[0805b20]@爾時,提婆達兜聞斯語已,歡喜踊躍,善心生焉,復白目連:「如來所說言教,必然-[20]-不疑,愍念群-[21]-生,所濟無量,大慈、大悲,兼化愚惑。[[設我今日以右脅臥阿鼻地獄中,經歷一劫,心意專正,終無勞倦]]-[]-。」 @[0805b25]@爾時,目連復告提婆達兜曰:「汝今云何,苦痛叵有增損乎?」 @[0805b26]@提婆達兜報曰:「我身苦痛遂增無損,今聞如來見授名號,痛猶小-[22]-損,蓋不足言。」 @[0805b28]@目連問曰:「汝今所患苦痛之-[23]-原,為像何類?」 @[0805b29]@提婆達兜報曰:「以熱鐵輪[[轢]]-[]-我身壞,復以鐵杵[[㕮咀]]-[]-我形,有-[24]-黑暴象蹋蹈我身,復有-[25]-火山來-[26]-鎮我面,昔日袈裟化為[[銅鍱]]-[]-,極為熾[*]然來著我體,苦痛之[*]原,其狀如斯。」 @[0805c04]@目連報曰:「汝頗自知罪過元本,受斯苦惱不乎?吾今一一分別,卿欲聞耶?」 @[0805c06]@提婆達兜白言:「唯然。時說。」 @[0805c06]@爾時,目連便說此偈: 「汝本最勝所,  壞亂比丘僧,\\  今以熱鐵杵,  㕮擣汝形體。\\  然彼之大眾,  第一聲聞者,\\  鬥亂比丘僧,  今以熱輪轢。\\  汝-[27]-本教王放,  醇酒飲黑象,\\  今以群黑象,  -[28]-蹋蹈汝形體。\\  汝本以大石,  遙擲如來足,\\  今以[*]火山報,  燒汝無遺餘。\\  汝本以手-[29]-拳,  殺彼比丘尼,\\  今被熱銅-[30]-葉,  捲燋不得伸-[31]-。\\  行報終不敗,  亦復不住空,\\  是故當勸勉,  離此諸惡元。\\ @[0805c20]@「汝本提婆達兜所造元本,正謂斯耳。當自專意向佛如來,長夜之中獲福無量。」 @[0805c21]@爾時,提婆達兜復-[32]-白目連:「今寄目連,頭面禮世尊足:『[[興居輕利]]-[]-,-[33]-[[遊步康強]]-[]-。』亦復禮拜尊者阿難。」 @[0805c24]@爾時,尊者大目[*]乾連放大神足,使阿鼻地獄苦痛休息。爾-[34]-時,復說斯偈: 「皆稱南無佛,  釋師最勝者,\\  彼能施安隱,  除去諸苦惱。」\\ @[0805c28]@爾時,地獄眾生聞目連說此偈已,六萬餘人行盡罪畢,即彼命終生四天王上。 @[0805c29]@爾時,目連即攝神足還至所在,到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目連白世尊曰:「提婆達兜問訊敬奉無量:『興居輕利,遊步康強。』亦復問訊阿難!並作是說:『[[如來見記六十劫中成辟支佛]]-[]-,號名曰南無。設我以右脅臥阿鼻地獄中,終不辭-[1]-勞。』」 @[0806a06]@爾時,世尊告曰:「善哉!善哉!目連,多所饒益,多所潤及,愍念群-[2]-盲,天、人得安,使諸如來、聲聞漸至滅盡涅槃之處。是故,目連!常當勤加成就三法。所以然者,若當提婆達兜修行善法,身三、口四、意三者,彼人終身不貪利養,亦復不造五逆罪,入阿鼻地獄中。所以然者,-[3]-夫人貪利養者,[[亦有恭敬之心]]-[]-向於三寶,亦復不奉持禁戒,不具足身、口、意行,當念-[4]-專意身、口、意行。如是,目連,當作是學。」 @[0806a15]@爾時,目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2] ~Vin. cul. VII. 3-4. ??? [13] [>提婆達兜]~Devadatta. ??? [14] (白)+言【元】【明】 「言」,元、明二本作「白言」。 大正藏無「白」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15] 〔彼〕-【宋】,彼=是【聖】 ???? [16] (白)+比【元】【明】 「比」,元、明二本作「白比」。 大正藏無「白」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17] 意輕重已=輕以【宋】【元】【明】【聖】 「意輕重已」,宋、元、明、聖四本作「輕以」。 「輕以」,大正藏原為「意輕重已」,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輕以」。 [18] 已=以【宋】*【元】*【明】*【聖】 「已」,宋、元、明、聖四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以」。 [19] 〔已行自在三昧〕-【宋】【元】【明】,已=以【聖】 ???? [20]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1] 秏=耗【明】 「秏」,明本作「耗」。 「耗」,大正藏原為「秏」,今依據明本改作「耗」。 [2] 二=三【宋】 「二」,宋本作「三」。 「三」,大正藏原為「二」,今依據宋本改作「三」。 [3] 四=六【宋】 「四」,宋本作「六」。 「六」,大正藏原為「四」,今依據宋本改作「六」。 [4] (彼四我八)+彼【元】【明】 「彼」,元、明二本作「彼四我八彼」。 大正藏無「彼四我八」四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5] 所+(到已是時提婆達兜)【元】【明】 「所」,元、明二本作「所到已是時提婆達兜」。 大正藏無「到已是時提婆達兜」八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6] 舍…連~Sāriputta, Moggallāna. ??? [7] 乾=揵【宋】【元】【明】【聖】* 「乾」,宋、元、明、聖四本作「揵」。 「揵」,大正藏原為「乾」,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揵」。 [8] 二=一【元】 「二」,元本作「一」。 「一」,大正藏原為「二」,今依據元本改作「一」。 [9] 脅=面【宋】 「脅」,宋本作「面」。 「面」,大正藏原為「脅」,今依據宋本改作「面」。 [10] 是=見【明】 「是」,明本作「見」。 「見」,大正藏原為「是」,今依據明本改作「見」。 [11] 并=並【聖】* 「并」,聖本作「並」。 「並」,大正藏原為「并」,今依據聖本改作「並」。 [12] 要+(當)【元】【明】 「要」,元、明二本作「要當」。 大正藏無「當」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13] 阿闍世~Ajātasattu. ??? [14] 備=使【宋】【元】【明】 「備」,宋、元、明三本作「使」。 「使」,大正藏原為「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使」。 [15] 〔作〕-【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作」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作」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6] 「檢」,大正藏原為「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檢」。 [17] 耆闍崛山~Gijjhakūṭa-pabbata.,耆=者【明】 ???? [18] 崛=掘【聖】* 「崛」,聖本作「掘」。 「掘」,大正藏原為「崛」,今依據聖本改作「掘」。 [19] 「伸」,大正藏原為「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伸」。* [20] (即)+捨【宋】【元】【明】 「捨」,宋、元、明三本作「即捨」。 大正藏無「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1] (王)+所【宋】【元】【明】 「所」,宋、元、明三本作「王所」。 大正藏無「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2] 已=以【宋】【聖】 「已」,宋、聖二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以」。 [23] 已=以【宋】【元】【明】【聖】* 「已」,宋、元、明、聖四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以」。 [24] 伎=技【元】【明】 「伎」,元、明二本作「技」。 「技」,大正藏原為「伎」,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技」。 [25] 類+(乎)【明】 「類」,明本作「類乎」。 大正藏無「乎」字,今依據明本補上。 [26] 〔是時…阿闍世〕十七字-【宋】 宋本無「是時…阿闍世」六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是時…阿闍世」六字,今依據宋本刪去。 [1] 以=已【元】【明】* 「以」,元、明二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已」。 [2] 諸=語【宋】*【元】*【明】* 「諸」,宋、元、明三本作「語」。 「語」,大正藏原為「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語」。 [3] 〔意〕-【宋】【元】【明】,意=言【聖】 ???? [4] 甲=押【聖】 「甲」,聖本作「押」。 「押」,大正藏原為「甲」,今依據聖本改作「押」。 [5] 「輿」,宋、元、明三本作「舁」。* [6] 來=求【宋】【元】【明】【聖】 「來」,宋、元、明、聖四本作「求」。 「求」,大正藏原為「來」,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求」。 [7]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8] 來=未【宋】【元】【明】 「來」,宋、元、明三本作「未」。 「未」,大正藏原為「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未」。 [9] 遶=燒【元】【明】 「遶」,元、明二本作「燒」。 「燒」,大正藏原為「遶」,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燒」。 [10] 這=適【宋】【元】【明】 「這」,宋、元、明三本作「適」。 「適」,大正藏原為「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適」。 [11] 淚=零【聖】* 「淚」,聖本作「零」。 「零」,大正藏原為「淚」,今依據聖本改作「零」。 [12] 欲=結【聖】 「欲」,聖本作「結」。 「結」,大正藏原為「欲」,今依據聖本改作「結」。 [13] (佛)+世【宋】【元】【明】 「世」,宋、元、明三本作「佛世」。 大正藏無「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4] 其=惡【宋】【元】【明】 「其」,宋、元、明三本作「惡」。 「惡」,大正藏原為「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惡」。 [15] 苦=咎【元】【明】【聖】 「苦」,元、明、聖三本作「咎」。 「咎」,大正藏原為「苦」,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咎」。 [16] 身壞=以取【宋】【聖】 「身壞」,宋、聖二本作「以取」。 「以取」,大正藏原為「身壞」,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以取」。 [17] 果=界【元】【明】【聖】 「果」,元、明、聖三本作「界」。 「界」,大正藏原為「果」,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界」。 [18] 得=意【宋】【元】【明】,=億【聖】 ???? [19] 噎=咽【宋】【元】【明】 「噎」,宋、元、明三本作「咽」。 「咽」,大正藏原為「噎」,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咽」。 [20] 率=術【聖】 「率」,聖本作「術」。 「術」,大正藏原為「率」,今依據聖本改作「術」。 [21] (發)+善【元】【明】 「善」,元、明二本作「發善」。 大正藏無「發」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22] 忘=亡【聖】 「忘」,聖本作「亡」。 「亡」,大正藏原為「忘」,今依據聖本改作「亡」。 [23] (因)+緣【聖】 「緣」,聖本作「因緣」。 大正藏無「因」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24] 神所=佛神【聖】 「神所」,聖本作「佛神」。 「佛神」,大正藏原為「神所」,今依據聖本改作「佛神」。 [25] 宜=宣【明】 「宜」,明本作「宣」。 「宣」,大正藏原為「宜」,今依據明本改作「宣」。 [26] 彫=調【元】【明】 「彫」,元、明二本作「調」。 「調」,大正藏原為「彫」,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調」。 [1] 響=嚮【聖】* 「響」,聖本作「嚮」。 「嚮」,大正藏原為「響」,今依據聖本改作「嚮」。 [2] 〔是〕-【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是」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3] (已)+歡【元】【明】 「歡」,元、明二本作「已歡」。 大正藏無「已」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4] 伸=申【聖】 「伸」,聖本作「申」。 「申」,大正藏原為「伸」,今依據聖本改作「申」。 [5] 樓=屢【宋】【元】【明】【聖】 「樓」,宋、元、明、聖四本作「屢」。 「屢」,大正藏原為「樓」,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屢」。 [6] 焰=燄【明】 「焰」,明本作「燄」。 「燄」,大正藏原為「焰」,今依據明本改作「燄」。 [7] 然=燃【聖】* 「然」,聖本作「燃」。 「燃」,大正藏原為「然」,今依據聖本改作「燃」。 [8] 加=跏【宋】【元】【明】 「加」,宋、元、明三本作「跏」。 「跏」,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跏」。 [9] 山=出【宋】【聖】 「山」,宋、聖二本作「出」。 「出」,大正藏原為「山」,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出」。 [10] 報+(曰)【聖】 「報」,聖本作「報曰」。 大正藏無「曰」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11] 拔=眾【宋】【元】【明】 「拔」,宋、元、明三本作「眾」。 「眾」,大正藏原為「拔」,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眾」。 [12] 無=元【元】,【明】【聖】* ???? [13] 教將=將教【宋】【元】【明】 「教將」,宋、元、明三本作「將教」。 「將教」,大正藏原為「教將」,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將教」。 [14] 無由=惡源【元】【明】 「無由」,元、明二本作「惡源」。 「惡源」,大正藏原為「無由」,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惡源」。 [15] 〔由〕-【宋】【聖】 宋、聖二本無「由」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由」字,今依據宋、聖二本刪去。 [16] 率=術【宋】【元】【明】【聖】 「率」,宋、元、明、聖四本作「術」。 「術」,大正藏原為「率」,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術」。 [17] 形+(體)【聖】 「形」,聖本作「形體」。 大正藏無「體」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18] 故+(故)【聖】 「故」,聖本作「故故」。 大正藏無「故」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19] 名+(說名)【宋】【元】【明】 「名」,宋、元、明三本作「名說名」。 大正藏無「說名」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0] 不疑=所起【宋】,=不起【聖】 ???? [21] 生=萌【聖】 「生」,聖本作「萌」。 「萌」,大正藏原為「生」,今依據聖本改作「萌」。 [22] 損=折【宋】【元】【明】【聖】 「損」,宋、元、明、聖四本作「折」。 「折」,大正藏原為「損」,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折」。 [23] 原=源【宋】*【元】*【明】* 「原」,宋、元、明三本作「源」。 「源」,大正藏原為「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源」。 [24] 〔黑〕-【聖】 聖本無「黑」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黑」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25] 火=大【聖】* 「火」,聖本作「大」。 「大」,大正藏原為「火」,今依據聖本改作「大」。 [26] 鎮=填【聖】 「鎮」,聖本作「填」。 「填」,大正藏原為「鎮」,今依據聖本改作「填」。 [27] 本=等【明】 「本」,明本作「等」。 「等」,大正藏原為「本」,今依據明本改作「等」。 [28] 蹋=噏【聖】 「蹋」,聖本作「噏」。 「噏」,大正藏原為「蹋」,今依據聖本改作「噏」。 [29] 拳=惓【聖】 「拳」,聖本作「惓」。 「惓」,大正藏原為「拳」,今依據聖本改作「惓」。 [30] 葉=鍱【元】【明】【聖】 「葉」,元、明、聖三本作「鍱」。 「鍱」,大正藏原為「葉」,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鍱」。 [31] 「伸」,大正藏原為「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伸」。 [32] 白=曰【宋】 「白」,宋本作「曰」。 「曰」,大正藏原為「白」,今依據宋本改作「曰」。 [33] 遊=履【宋】【元】【明】 「遊」,宋、元、明三本作「履」。 「履」,大正藏原為「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履」。 [34] 〔時〕-【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時」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 勞=設【聖】 「勞」,聖本作「設」。 「設」,大正藏原為「勞」,今依據聖本改作「設」。 [2] 盲=生【宋】【元】【明】 「盲」,宋、元、明三本作「生」。 「生」,大正藏原為「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生」。 [3] 夫=天【宋】 「夫」,宋本作「天」。 「天」,大正藏原為「夫」,今依據宋本改作「天」。 [4] 「念」,大正藏原為「貪」,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念」。 ====[註解]==== [] 釋翅迦毘羅越:古代中印度國名、城名,位於當今尼泊爾境內,是佛陀出生的地方。 [] 尼拘留園:佛陀的道場之一,是佛陀成道後回故國為父王說法的地方。又譯為「尼拘律樹園」、「尼拘律園」。 [] 聽我道次:允許我加入修道的行列。「聽」在這裡是四聲,允許的意思。 [] 分檀惠施:分送布施。 [] 五通清徹:精通五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 [] 神足道:修神通的方法。 [] 心意輕重:心念的狀態。 [] 四大輕重:四大(物質及物理現象的四種組成)的狀態。 [] 自在三昧:依(對禪定的、聖果的)意欲所引發的禪定。參見《增壹阿含經》卷二十一〈苦樂品 29〉第7經。又譯為「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自在三昧行盡神足」,是四神足之一。 [] 勇猛三昧:依精進所引發的禪定。又譯為「精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精進三昧行盡神足」,是四神足之一。 [] 心意三昧:依心念專注所引發的禪定。又譯為「意定斷行成就如意足」、「心三昧行盡神足」,是四神足之一。 [] 自戒三昧:依慧觀所引發的禪定。又譯為「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誡三昧行盡神足」,是四神足之一。 [] 彼人即當以此神足,墮墜三惡道:這個人(提婆達兜)即將因為有神通(而貪取名聞利養所造的惡業),墮落到三惡道。 [] 檢:約束,在這裡特指軟禁父王。 [] 龍象:梵文及巴利文Nāga為龍及象的合稱。水中龍的力量最大,陸上象的力量最大,因此經中常以龍象比喻佛或阿羅漢。 [] 法施:比丘尼名,為「法樂比丘尼」的另譯。然而其他經中及相當的南傳經文記載被提婆達多打死的為「蓮華色比丘尼」(另譯為優鉢華色比丘尼),以「神通第一」聞名。 [] 輿:扛抬。讀音同「餘」。 [] 卒暴:心念急遽起伏。 [] 彼罪人不解人間音響,言語往來:那邊的受罪眾生不懂人間的聲音、人間溝通的語言。 [] 設我今日以右脅臥阿鼻地獄中,經歷一劫,心意專正,終無勞倦:假設我現在靠著右側橫躺在阿鼻地獄中(繼續聽法),歷經一劫的時間,心念可維持不變,不會疲倦。 [] 轢:車輪輾過。讀音同「歷」。 [] 㕮咀:咀嚼;搗碎。「㕮」讀音同「斧」,咀嚼。 [] 銅鍱:銅片。「鍱」指銅或鐵冶煉成的片狀物,讀音同「頁」。 [] 興居輕利:生活起居輕鬆便利。 [] 遊步康強:走起路來健康強壯。 [] 如來見記六十劫中成辟支佛:佛陀授記(我)經過六十劫成為辟支佛。 [] 亦有恭敬之心:疑為「未有恭敬之心」的訛誤,即沒有了恭敬心。??也可能解為雖然求利養但有恭敬心。待查其餘經律記載。 ====[對應經典]==== * {ref>DhpAt-O} * {ref>Cv-J} ====[讀經拾得]==== *本經可說記載了提婆達兜墮落史,值得佛弟子引以為戒。提婆達兜學佛為求神通,貪圖名聞利養而妄語,進而自尊自大,終於犯種種戒,後世許多附佛外道的墮落過程也相近。 *瞿曇皇室成員關係簡介:\\ 提婆達兜和阿難尊者是親兄弟;阿那律尊者和難陀尊者是親兄弟。而他們都是世尊的堂兄弟。世尊姨母大愛道比丘尼涅槃時,就是由世尊、阿難、難陀、羅云四位抬棺火化。 \\ *提婆達兜當時是以種姓、神通、利養等優勢資源,造成了僧團分裂。 \\ *提婆達兜挑撥阿闍世王弒父,這段記載可參考:[[agama1:增壹阿含經安般品第十七#一一|《增一阿含經》卷八〈安般品17〉11]]。 \\ * 阿闍世王的弒父與懺悔:\\ 很久以後,阿闍世王對他今日的行為深深懺悔。原本能證初果的他也因為害死父親頻婆娑羅王,犯下五逆罪而不能當生證果,死後入拍毬地獄,很久以後會成為「除惡辟支佛」。可參考:[[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1:增壹阿含經力品第三十八#一一|《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二〈力品38〉11]]、[[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1:增壹阿含經馬血天子問八政品第四十三#七|《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八〈馬血天子問八政品43〉7]] 、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01/0001_017.htm|《長阿含經》卷十七第27經沙門果經]]。 * 用醉象謀殺世尊,這段記載可參考[[agama1:增壹阿含經慚愧品第十八#五|《增一阿含經》卷九〈慚愧品18〉5]]。 \\ *大目乾連尊者的性格相當熱血,樂於照顧大家:\\ 例如當年提婆達多的伴黨瞿迦梨比丘因毀謗自己與舍利弗尊者而入地獄時,大目乾連尊者也是馬上入地獄開導。可參考:[[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1:增壹阿含經三寶品第二十一#五|《增壹阿含經》卷十二〈三寶品21〉5]]、[[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雜阿含經卷第四十八#一二七八|《雜阿含經》卷四十八第1278經]]。 \\ 另外還例如:\\ *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1:增壹阿含經聽法品第三十六#五|龍王生氣要殺地球人,尊者以神通降伏]]。\\ *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1:增壹阿含經馬王品第四十五#二|僧團因為太吵被趕走時,尊者第一時間想到要把大家集合不要走散]]。\\ *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1:增壹阿含經等見品第三十四#二|迦毘羅衛城被流離王瘋狂屠城時,尊者本想以神通保護全城]]。\\ *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1:增壹阿含經八難品第四十二#三|僧團在飢荒時得不到供養,尊者本想以神通把大地翻轉,讓比丘們得食地肥,或幫大家去東方國土乞食]]。\\ \\ * 本經大目乾連尊者入地獄的記載呼應《地藏經》的記載,要入地獄的條件是:「若非威神,即需業力」,然後還要向獄卒問到底是哪一個人。 * 提婆達兜在地獄所受的惡報:「以熱鐵輪轢我身壞,復以鐵杵㕮咀我形,有黑暴象蹋蹈我身,復有火山來鎮我面,昔日袈裟化為銅鍱,極為熾然來著我體,苦痛之原,其狀如斯。」和他造的五逆惡業有對應關係,反映了自作自受的業報原理。 ====[進階辨正]==== [[研討:念佛、懺悔可以出地獄嗎]] =====-[5]-(一〇)@@[0806a17]@@===== @[0806a17]@聞如是: @[0806a17]@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806a18]@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眾生修行[[慈心解脫]]-[]-,廣布其義,與人演說,當獲此十一果報。云何為十一?[[臥安]]-[]-,[[覺安]]-[]-,不見惡夢,天護,人愛,不毒,不兵,水、火、盜賊終不侵[[抂]]-[]--[6]-。[[若身壞命終,生梵天上]]-[]-。是謂,比丘!能行慈心,獲此十一之福。」 @[0806a23]@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若有行慈心,  亦無放逸行,\\  諸結漸漸薄,  轉見於道跡。\\  以能行此慈,  當生梵天上,\\  速疾得滅度,  永至無為處。\\  不殺無害心,  亦無勝負意,\\  行慈普一切,  終無怨恨心。\\ @[0806b01]@「是故,比丘!當求方便,行於慈心,廣布其義。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0806b02]@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7]-七-[8]- ====[校勘]==== [5] ~A. XI. 16. Mettā.,[No. 138] ???? [6] 「抂」,宋、元、明、聖四本作「柱」。 [7] 七=六【宋】【元】【明】【聖】 「七」,宋、元、明、聖四本作「六」。 「六」,大正藏原為「七」,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六」。 [8] +(光明皇后願文)【聖】 聖本在「??」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大正藏無「光明皇后願文」六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註解]==== [] 慈心解脫:發起慈心(願給眾生安樂的心),讓慈心沒有限制、沒有邊際,以無邊無際的慈心遍滿十方,最終超越人、我的界限,平等沒有分別。又譯為「慈無量心三昧」。 [] 臥安:睡眠時安樂。 [] 覺安:醒時安樂。 [] 抂:亂的樣子。讀音同「狂」。 [] 若身壞命終,生梵天上:死後可以往生梵天。案: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又稱為「四梵住」,是梵天層次的定境,修習有成自然可往生梵天。 ====[對應經典]==== * {ref>A11.016} * {ref>Tn0138} ====[讀經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