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四====== -[24]-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善聚品第三十-[25]-二 =====導讀===== =====-[26]-(一)@@[0673c20]@@===== @[0673c20]@聞如是: @[0673c20]@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673c21]@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善聚]]-[]-,汝等善思念之。」 @[0673c22]@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諸比丘從佛受教。 @[0673c23]@世尊告曰:「彼云何名為善聚?所謂五根是也。云何為五?所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謂,比丘!有此五根。若有比丘修行五根者,便成[[須陀洹]]-[]-,得不退轉法,必成至道;[[轉進其行]]-[]-成[[斯陀含]]-[]-,而來此世盡其苦際;轉進其道成[[阿那含]]-[]-,不復來此世,即復取般涅槃;轉進其行,有漏盡,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自身作證而[[自遊戲]]-[]-: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1]-復受胎,如實知之。 @[0674a03]@「言善聚者,即五根是也。所以然者,此最大聚,眾聚中妙。若不行此法者,則不成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及如來.至真.等正覺也。若得此五根者,便有四果、[[三乘]]-[]-之道。言善聚者,此五根為上。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行此五根。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0674a09]@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24]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苻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 [25] 二+(五法初)【明】 「二」,明本作「二五法初」。 大正藏無「五法初」三字,今依據明本補上。 [26] [>~]A. V. 2. ??? [1] 復=彼【元】【明】 「復」,元、明二本作「彼」。 「彼」,大正藏原為「復」,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彼」。 ====[註解]==== [] 善聚:善法的類聚;善的一類。 [] 信根:對佛、法、僧、戒的信心。 [] 精進根:勇猛精勤地修行。已生惡令斷滅、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 [] 念根:心念持續專注於身、受、心、法四念處。 [] 定根:心念專注而不散亂。 [] 慧根:滅除煩惱的智慧。 [] 須陀洹:見到真理,而斷身見(執著於有「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的聖人,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七次就能涅槃。是四沙門果(解脫的四階段果位)的初果,又稱為預流果。 [] 轉進其行:輾轉精進用功。 [] 斯陀含:斷身見、戒取、疑,貪、瞋、癡薄的聖者,最多投生至天界再投生人間,往返一次,就能涅槃。是四沙門果(解脫的四階段果位)的第二果,又稱為一來果。 [] 阿那含:斷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欲貪、瞋恚)的聖者,不再生於欲界,下一生生於色界或無色界的天界,並在天界證得涅槃。是四沙門果(解脫的四階段果位)的第三果,又稱為不還果。 [] 自遊戲:比喻純熟自在。 [] 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對應經典]==== * {ref>Za26.40} * {ref>Za26.41} * {ref>A05.001} * {ref>A05.002} ====[讀經拾得]==== =====-[2]-(二)@@[0674a11]@@===== @[0674a11]@聞如是: @[0674a11]@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674a1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不善之聚,汝等當善思念之。」 @[0674a13]@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0674a14]@世尊告曰:「彼云何名為不善聚?所-[3]-謂五蓋。云何為五?[[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調戲]]-[]-蓋、[[疑]]-[]-蓋,是謂名為五蓋。欲知不善聚者,此名為五蓋。所以然者,比丘當知,若有此五蓋,便有畜生、餓鬼、地獄之分,諸不善法皆由此起。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滅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調戲蓋、疑蓋。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0674a21]@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2] ~A. V. 52. Rāsi. ??? [3] 謂=為【明】 「謂」,明本作「為」。 「為」,大正藏原為「謂」,今依據明本改作「為」。 ====[註解]==== [] 貪欲:貪求而不知足的欲念。 [] 瞋恚:生氣;忿怒。 [] 睡眠:意識昏暗不明、覺照能力微弱。 [] 調戲:即「掉舉」,心浮動不安。 [] 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 ====[對應經典]==== * {ref>Za28.20} * {ref>A05.052} ====[讀經拾得]==== =====(三)@@[0674a23]@@===== @[0674a23]@聞如是: @[0674a23]@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674a2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禮佛的五種利益}-[[承事]]-[]-禮佛有五事功德。云何為五?-<一者端-[4]-正,二者好聲,三者多財饒寶,四者生長者家,五者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所以然者,如來[[無與等]]-[]-也。如來有信、有戒、有聞、有慧、有[[善色成就]]-[]-,是故成就五功德。 @[0674a29]@「-{禮佛獲利益的原因}--<復以何因緣禮佛而得端[*]正?以見佛形像已,發歡喜心,以此因緣而得端正。復以何因緣得好音聲?以見如來形像已,三自稱號:南無如來.至真.等正覺,以此因緣得好音聲。復以何因緣多財饒寶?緣彼-[5]-見如來而作大施,散華、然燈,及餘所施之物,以此因緣獲大財寶。復以何因緣生長者家?若見如來形已,心無染著,右膝著地,長跪[[叉手]],至心禮佛,以此因緣生長者家。復以何因緣,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諸佛世尊常法,諸有眾生,以五事因緣禮如來者,便生善處天上。>-是謂,比丘!有此五因緣禮佛-[6]-功德。是故,諸比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禮佛者,當求方便,成此五功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0674b14]@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4] 正=政【聖】* 「正」,聖本作「政」。 「政」,大正藏原為「正」,今依據聖本改作「政」。 [5] 〔見〕-【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見」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6] 功=之【聖】 「功」,聖本作「之」。 「之」,大正藏原為「功」,今依據聖本改作「之」。 ====[註解]==== [] 承事:聽從、侍奉。 [] 無與等:沒有比得上的。 [] 善色成就:具有莊嚴的身體形象。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佛陀說明禮佛的五種利益,以及得到這五種利益的原因: -長得好看:因為見佛時有歡喜心。 -聲音好聽:因為見佛後唸佛名號。 -財寶多多:因為供佛、布施。 -家世尊貴:因為虛心拜佛。 -往生天界:綜合以上,而能生天。 =====-[7]-(四)@@[0674b16]@@===== @[0674b16]@聞如是: @[0674b16]@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674b1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8]-猶如屋舍有兩門相對,有人在中住,復有人在上住,觀其下出入行來皆悉知見。我亦如是。以[[天眼]]-[]-觀眾生之類,生者、終者,善趣、惡趣,善色、惡色,若好、若醜,隨行所種,皆悉知之。 @[0674b21]@「若復有眾生,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不誹謗賢聖,行-[9]-正見法與[[等見]]-[]-相應,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是謂名眾生行善。-[10]-若復有眾生,行此善法不造惡行,身壞命終,來生人中。若復有眾生,身、口、意行惡,造不善行,命終之後,生餓鬼中。或復有眾生,身、口、意行惡,誹謗賢聖與[[邪見]]-[]-相應,命終之後,生畜生中。或復有眾生,身、口、意行惡,造不善行,誹謗賢聖,命終之後,生地獄中。 @[0674c01]@「-[11]-是時,獄卒將此罪人示-[12]-閻羅王,並作是說:『大王當知,此人前世身意-[13]-行惡,作諸惡行已,生此地獄中。大王!當-[14]-觀此人以何罪治?』是時,閻羅王漸與彼人私問其罪,告彼人曰:『云何,男子!汝本前世為人身時,不見人有生者得作人身,[[處胎]]-[]-之時極為困厄,痛實難處,及其長大,將養乳-[15]-哺,沐浴身體耶?』是時,罪人報曰:『實見,大王!』閻羅王曰:『云何,男子!汝自不知生法之要行耶?身、口、意法修諸善趣。』罪人報曰:『如是,大王!如大王教。但為愚惑,不別善行。』閻羅王曰:『如卿所說,其事不異,亦復知卿不作身、口、意行,但為今日,當究汝放逸-[16]-罪行。非父母為,亦非國王、大臣之所為也,本自作罪,今自受報。』 @[0674c15]@「是時,閻羅王先問其罪,-[17]-卻敕治之。次復,第二[[天使]]-[]-問彼人曰:『汝本為人時,不見老人形體極劣,行步-[18]-[[苦竭]]-[]-,衣裳垢-[19]-坌,[[進止-[20]-戰掉]]-[]-,氣息呻吟,無復少壯之心。』是時,罪人報曰:『如是,大王!我已見之。』閻羅王報曰:『汝當自知:「我今亦有此-[21]-[[形老之法]]-[]-,為老所厭,當修其善行。」』罪人報曰:『如是,大王!爾時,實不信之。』閻羅王報曰:『我實知之,汝不作身、口、意行,今當治汝罪,使後不犯。汝所作惡,非父母為,亦非國王、大臣、人民所造,汝今自造其罪,當自受報。』 @[0674c26]@「是時,閻羅王以此第二天使約敕已,復以第三天使告彼人曰:『汝前身作人時,不見有病人-[22]-乎?臥在屎-[23]-尿之上,不能自起居。』罪人報曰:『如是。大王!我實見之。』閻羅王曰:『云何,男子!汝不自知:「我亦當有此病,不-[1]-免此患?」』罪人報曰:『實爾,大王!我實不見之。』閻羅王曰:『我亦知之,愚惑不解,我今當處汝罪,使後不犯此之罪行。非父、非母為,亦非國王、大臣之所造作。』 @[0675a05]@「是時,閻羅王以此教敕已,復以第四天使告彼人曰:『云何,男子,[[身如枯木]]-[]-,[[風去火-[2]-歇而無情想]]-[]-,五親圍遶而號哭?』罪人報曰:『如是。大王!我已見之。』閻羅王曰:『汝何故不作是念:「我亦當不[*]免此死。」』罪人報曰:『實爾,大王!我實不覺。』閻羅王曰:『我亦信汝不覺此法,今當治汝使後不犯。此不善之[*]罪,非父、非母為,亦非國王、大臣、人民所造,汝本自作,今自受罪。』 @[0675a14]@「是時,閻羅王復以第五天使告彼人曰:『汝本為人時,不見有賊-[3]-穿牆破舍,取他財寶,或以火燒,或道路隱藏。設當為國王所-[4]-擒得者,或截手足,或取殺之,或閉著牢獄,或反縛詣市,或使負沙石,或取倒懸,或[[攢]]-[]-箭射,或以-[5]-融銅而灌其身,或以火炙,-[6]-或剝其皮還使食之,或開其腹以草[[擆]]-[]-之,或以湯中煮之,或以[[刀斫輪-[7]-轢]]-[]-其頭,或以象腳[[蹈]]-[]-殺,或[[著-[8]-標頭]]-[]-乃至於死?』罪人報曰:『我實見之。』閻羅王曰:『汝何故私盜他物?情知有事,何為犯之?』『-[9]-如是,大王!我實愚惑。』閻羅王曰:『我亦信汝所言,今當治汝罪,使後不犯。此之罪者,非父母為,亦非國王、大臣、人民所為,自作其罪,還自受報。』 @[0675a28]@「是時,閻羅王以問罪已,便敕獄卒:『速將此人往著獄中!』是時,獄卒受王教-[10]-令,將此罪人往著獄中。地獄-[11]-左側極為火然,鐵城、鐵廓,地亦鐵作;有四城門極為-[12]-臭處,如似屎[*]尿所見染污,刀山、劍樹圍遶四面,復以[[鐵疏籠]]-[]-而覆其上。」 @[0675b04]@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四壁四城門,  廣長實為牢,\\  鐵籠之所覆,  求出無有期。\\  彼時鐵地上,  火然極為熾,\\  壁方百由旬,  洞然一種色。\\  中央有四柱,  睹之實恐畏,\\  及其劍樹上,  鐵-[13]-𠿘烏所止。\\  臭處實難居,  睹之衣毛豎,\\  種種之畏器,  -[14]-隔子有十六。\\ @[0675b14]@「比丘當知,是時,獄卒以若干苦痛-[15]-[歹*支]打此人。若彼罪人舉腳著獄中時,血肉斯盡,唯有骨在。是時,獄卒將此罪人,復以利斧-[16]-斫其形體,苦痛難計,求死不得。要當罪滅之後,-[17]-爾乃得脫;彼於人間所作罪業,要使除盡,後乃得出。 @[0675b19]@「是時,彼獄卒將此罪人,緣刀劍樹,或上或下。是時,罪人以在樹上,便為此鐵[*]𠿘烏所食,或啄其頭,取腦食之;或取手腳,打骨取髓。然罪未畢,若罪畢者,然後乃出。 @[0675b23]@「是時,獄卒取彼罪人使抱熱銅柱坐。前世時,喜-[18]-婬泆故,故致此罪;為罪所追,終不得脫。是時,獄卒從腳-[19]-跟拔筋,乃至項中而前挽之;或使-[20]-車載,或進、或退不得自在,其中受苦不可稱計。要當使罪滅,然後乃出。 @[0675b28]@「是時,獄卒取彼罪人,著火山上驅使上下。是時,極為爛盡,然後乃出。是時,罪人由此因緣求死不得,要當使罪除盡,然後乃出。 @[0675c02]@「是時,獄卒復取罪人,拔其舌擲著背後,於中受苦不可稱計,求死不得。是時,獄卒復取罪人著刀山上,或斷其腳,或斷其頭,或斷其手。要當使罪滅,然後乃出。 @[0675c06]@「是時,獄卒復以熱-[21]-大鐵-[22]-葉覆罪人身,如生時著衣,當時苦痛毒為難處,皆由貪欲之故,故致斯罪。是時,獄卒復-[23]-使罪人,五種作役,驅令[[偃臥]]-[]-,取其鐵釘釘其手足,復以一釘而釘其心,於中受斯苦痛,實不可言。要當使罪滅,然後乃出。 @[0675c11]@「是時,獄卒復取罪人,顛倒其身,舉著[[鑊]]-[]-中。時,身-[24]-至下皆悉爛盡。若還至上亦復爛盡。若至四邊亦復爛盡,酸楚毒痛不可稱計,現亦爛,不現亦爛,猶如大釜而煮小豆,或上或下。-[25]-今此罪人亦復如是,現亦爛,不現亦爛,於中受苦不可稱計,要當受罪畢,然後乃出。 @[0675c18]@「比丘當知,或復有時彼地獄中,經歷數年,東門乃開。是時,罪人復往趣門,門自然閉。是時,彼人皆悉倒地,於中受苦不可具稱。或時,各各自稱怨-[26]-債:『我由汝等,不得出門。』」 @[0675c22]@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愚者常喜悅,  亦如光音天,\\  智者常懷憂,  如似獄中囚。\\ @[0675c25]@「是時,大地獄中經歷百千萬歲,北門復開。是時,罪人復向北門,門便復閉,要當使罪滅,然-[27]-後乃出。是時,彼罪人復經數百萬歲,乃復得出,人中所作罪,要當使畢。是時,獄卒復取罪人,以鐵斧[*]斫罪人身,經爾許之罪,使令更之。要當使罪苦畢盡,然後乃出。 @[0676a02]@「比丘當知,或復有時彼東門復更一開。是時,彼眾生復詣東門,門復自閉而不得出;設復得出,外復有大山,而往趣之,彼入山中,為兩山所-[1]-壓猶如[*]壓麻油,於中受苦不可稱計。要當苦盡,然後乃出。爾時,彼罪人轉得前進,復值熱灰地獄,縱廣數千萬由旬,於中受苦不可稱計。要當畢其罪-[2]-原,然後乃出。轉復前進,次有刀刺地獄。是時,罪人復入此刀刺地獄中,便有大風起,-[3]-壞此罪人身體筋骨,於中受苦不可稱計。要當罪滅,然後乃出。 @[0676a12]@「次復,有大熱灰地獄。是時,罪人復入此大熱灰地獄中,形體融爛,受苦無量。要當使罪滅,然後乃出。是時,罪人雖得出此熱灰地獄,復值刀劍地獄,縱廣數千萬里。是時,罪人入此刀劍地獄中,於中受苦不可稱計,要當使罪滅,然後乃出。 @[0676a18]@「次復,有沸屎地獄,中有細虫,入骨徹髓食此-[4]-人,雖得出此地獄,前值獄卒。是時,獄卒問罪人曰:『卿等欲何所至?為從何來?』罪人報曰:『我等不知所從來處,亦復不知當何所至。但我等今日極為飢困,意欲須食。』獄卒報曰:『我等當相供給。』是時,獄卒取罪人仰臥,取大熱鐵丸,使罪人吞之,然罪人受苦不可稱計。是時,熱鐵丸從口下過,腸胃爛盡,受苦難量。要當使罪滅,然後乃出。 @[0676a27]@「然彼罪人不堪受此苦痛,還復入熱屎地獄、刀劍地獄、大熱灰地獄,還來經爾許地獄。是時,彼眾生不堪受苦,還迴頭至熱屎地獄中。是時,獄卒語彼眾生曰:『卿等欲何所至?為從何來?』罪人報曰:『我等不能自知為從何所來,今復不知當何所至。』獄卒問曰:『今須何物?』罪人報曰:『我等極渴,欲須水飲。』是時,獄卒取罪人仰臥,[*]融銅灌口,使令下過,於中受罪不可具計,要當使罪滅,然後乃出。是時,彼人不堪受此苦,-[5]-還入沸屎地獄、劍樹地獄、熱灰地獄,還入大地獄中。 @[0676b09]@「比丘當知,爾時,罪人苦痛,難可稱計,設彼罪人眼見色者,心不-[6]-愛樂,設復-[7]-聞聲、嗅香、知味、身更細滑、意知法,皆起瞋恚。所以然者,由本不作善行之報,恒作惡業,故致斯罪。 @[0676b13]@「是時,閻羅王敕彼罪人曰:『卿等不得善利,昔在人中受人中福,身、口、意行不與相應,亦不惠施、仁愛、利人、等利,以是之故,今受此苦。此之惡行,非父母為,亦非國王、大臣之所為也。諸有眾生身、口、意清淨,無有-[8]-沾污,如似光音天;諸有眾生作諸惡行,如似地獄中。卿等身、口、意不淨,故致斯罪。』比丘當知,閻羅王便作是說:『我當何日脫此苦難,於人中生?-[9]-已得人身,便得出家,剃除鬚髮,著三法衣,出家學道。』閻羅王尚作是念,何況汝等今得人身,得作沙門!是故,諸比丘!-[10]-常當念行身、口、意行,無令有缺;當滅[[五結]]-[]-,修行[[五根]]-[]-。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0676b26]@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7] ~M. 130. Devadūta.,[No. 26.(64), Nos.42, 43] ???? [8] 猶如=如獨【宋】【元】【明】 「猶如」,宋、元、明三本作「如獨」。 「如獨」,大正藏原為「猶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如獨」。 [9] 正=等【宋】【元】【明】【聖】 「正」,宋、元、明、聖四本作「等」。 「等」,大正藏原為「正」,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等」。 [10] 若=者【宋】【元】【明】 「若」,宋、元、明三本作「者」。 「者」,大正藏原為「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者」。 [11] 〔是〕-【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是」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2] 閻羅~Yama. ??? [13] 行=得【元】 「行」,元本作「得」。 「得」,大正藏原為「行」,今依據元本改作「得」。 [14] 觀=處【聖】 「觀」,聖本作「處」。 「處」,大正藏原為「觀」,今依據聖本改作「處」。 [15] 哺=鋪【聖】 「哺」,聖本作「鋪」。 「鋪」,大正藏原為「哺」,今依據聖本改作「鋪」。 [16] 罪=羅【元】* 「罪」,元本作「羅」。 「羅」,大正藏原為「罪」,今依據元本改作「羅」。 [17] 卻=約【宋】【元】【明】 「卻」,宋、元、明三本作「約」。 「約」,大正藏原為「卻」,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約」。 [18] 苦=枯【宋】【元】【明】 「苦」,宋、元、明三本作「枯」。 「枯」,大正藏原為「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枯」。 [19] 坌=圿【元】【明】【聖】 「坌」,元、明、聖三本作「圿」。 「圿」,大正藏原為「坌」,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圿」。 [20] 戰掉=顫𩑣【明】,=戰𣏞【聖】 ???? [21] 形老之法~Jarādhamma. ??? [22] 乎=于【聖】* 「乎」,聖本作「于」。 「于」,大正藏原為「乎」,今依據聖本改作「于」。 [23] 尿=溺【宋】【元】【明】【聖】* 「尿」,宋、元、明、聖四本作「溺」。 「溺」,大正藏原為「尿」,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溺」。 [1] 免=勉【聖】* 「免」,聖本作「勉」。 「勉」,大正藏原為「免」,今依據聖本改作「勉」。 [2] 歇=次【宋】【元】【聖】,=冷【明】 ???? [3] 穿=竊【宋】,=𤗇【元】【明】 ???? [4] 擒=禽【聖】 「擒」,聖本作「禽」。 「禽」,大正藏原為「擒」,今依據聖本改作「禽」。 [5] 融=鎔【明】* 「融」,明本作「鎔」。 「鎔」,大正藏原為「融」,今依據明本改作「鎔」。 [6] 或=而【明】 「或」,明本作「而」。 「而」,大正藏原為「或」,今依據明本改作「而」。 [7] 轢=落【聖】 「轢」,聖本作「落」。 「落」,大正藏原為「轢」,今依據聖本改作「落」。 [8] 標=摽【宋】【元】【明】,=㯹【聖】 ???? [9] 〔如是…惑〕八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如是…惑」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如是…惑」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0] 令=今【元】【明】 「令」,元、明二本作「今」。 「今」,大正藏原為「令」,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今」。 [11] 左=佐【聖】 「左」,聖本作「佐」。 「佐」,大正藏原為「左」,今依據聖本改作「佐」。 [12] (醜)+臭【聖】 「臭」,聖本作「醜臭」。 大正藏無「醜」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13] 𠿘=觜【宋】*【元】*【明】* 「𠿘」,宋、元、明三本作「觜」。 「觜」,大正藏原為「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觜」。 [14] 隔=鬲【宋】【元】【明】【聖】 「隔」,宋、元、明、聖四本作「鬲」。 「鬲」,大正藏原為「隔」,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鬲」。 [15] 〔[歹*支]〕-【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歹*支]」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歹*支]」三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16] 斫=破【宋】*【元】*【明】*【聖】 「斫」,宋、元、明、聖四本作「破」。 「破」,大正藏原為「斫」,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破」。 [17] 爾乃=乃爾【宋】【元】【明】 「爾乃」,宋、元、明三本作「乃爾」。 「乃爾」,大正藏原為「爾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乃爾」。 [18] 婬=淫【聖】 「婬」,聖本作「淫」。 「淫」,大正藏原為「婬」,今依據聖本改作「淫」。 [19] 跟=根【宋】【元】【明】【聖】 「跟」,宋、元、明、聖四本作「根」。 「根」,大正藏原為「跟」,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根」。 [20] 車載=載車【聖】 「車載」,聖本作「載車」。 「載車」,大正藏原為「車載」,今依據聖本改作「載車」。 [21] 大=火【宋】【元】【明】 「大」,宋、元、明三本作「火」。 「火」,大正藏原為「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火」。 [22] 葉=鐷【宋】,=鍱【明】,[ ]【元】 ???? [23] 〔使〕-【聖】 聖本無「使」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使」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24] 至下=下至【宋】【元】【明】【聖】 「至下」,宋、元、明、聖四本作「下至」。 「下至」,大正藏原為「至下」,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下至」。 [25] 今=令【宋】【元】【明】 「今」,宋、元、明三本作「令」。 「令」,大正藏原為「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令」。 [26] 債=責【聖】 「債」,聖本作「責」。 「責」,大正藏原為「債」,今依據聖本改作「責」。 [27] 後=復【宋】【元】【明】 「後」,宋、元、明三本作「復」。 「復」,大正藏原為「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復」。 [1] 壓=押【聖】* 「壓」,聖本作「押」。 「押」,大正藏原為「壓」,今依據聖本改作「押」。 [2] 原=源【宋】【元】【明】 「原」,宋、元、明三本作「源」。 「源」,大正藏原為「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源」。 [3] 壞=懷【元】 「壞」,元本作「懷」。 「懷」,大正藏原為「壞」,今依據元本改作「懷」。 [4] (罪)+人【宋】【元】【明】 「人」,宋、元、明三本作「罪人」。 大正藏無「罪」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5] 還=受【宋】【元】,=復【明】 ???? [6] 愛=受【宋】 「愛」,宋本作「受」。 「受」,大正藏原為「愛」,今依據宋本改作「受」。 [7] 聞聲嗅香=聞聲香【宋】,=耳聞聲鼻嗅香舌【元】【明】 ???? [8] 沾=玷【元】【明】,=治【聖】 ???? [9] 已=以【宋】【元】【明】【聖】* 「已」,宋、元、明、聖四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以」。 [10] 常當=當常【宋】【元】【明】 「常當」,宋、元、明三本作「當常」。 「當常」,大正藏原為「常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當常」。 ====[註解]==== [] 天眼:能見到不論遠近的事物的神通。又譯為「天眼通」、「天眼智通」、「天眼智」。 [] 等見:正確的見解。又譯為「正見」。 [] 邪見:不合乎正法的外道見解。 [] 處胎:胎兒時期。 [] 天使:天神的使者;神聖訊息的信差。 [] 苦竭:苦痛艱難。 [] 進止戰掉:戰掉本為恐懼發抖的意思,在此為行步之間顫抖的樣子。 [] 形老之法:形體衰老。 [] 身如枯木:身體像枯死的木頭一樣僵硬,指死屍。 [] 風去火歇而無情想:風指身體四大的風,例如出入息;火指身體四大的火,例如體溫;無情想,像石頭等無情之物般沒有思想。皆為屍體的狀態。(暫註,請刪改) [] 攢:聚積。 [] 擆:音濁,放置。 [] 刀斫輪轢:斫音灼,以刀斧砍削;轢音力,以車輪輾過。 [] 蹈:踩踏。 [] 著標頭:此處指為長槍所刺。 [] 鐵疏籠:鐵製的籠子。 [] 偃臥:仰臥。 [] 鑊:古代烹煮食物的大鍋。 [] 五結:結,意指像繩結一樣繫縛眾生,使眾生流轉於三界而不得出離的五種煩惱。即五下分結,貪欲結、瞋恚結、身見結、戒取結、疑結。 [] 五根:指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對應經典]==== * {ref>Zho064} * {ref>M130} * {ref>A03.036} * {ref>Tn0042} * {ref>Tn0043} * {ref>Tn0086} ====[讀經拾得]==== 本經記載行惡的眾生死後入地獄,閻羅王在審問行惡眾生時,表示生、老、病、死、刑罰等五種天使在世上提醒人們不要作惡放逸,但人們不理會而墮入地獄。 閻羅王雖然審問新進的地獄眾生,但地獄的業報是眾生自召,如閻羅王所說:「此之罪者,非父母為,亦非國王、大臣、人民所為,自作其罪,還自受報。」 經中並描述眾生在地獄受罪報的慘狀,和《中阿含經》卷十二〈王相應品6〉第64經天使經、《長阿含經》世記品等經中對地獄的記載一致。 =====-[11]-(五)@@[0676b28]@@===== @[0676b28]@聞如是: @[0676b28]@一時,佛在舍衛國[[東苑鹿母園]]-[一]-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0676b29]@是時,世尊七月十五日於露野地敷-[12]-座,-[13]-比丘僧前後圍遶,佛告阿難曰:「汝今於[[露地]]-[]-速擊[[揵椎]]-[]-。所以然者,今七月十五日是[[受歲]]-[]-之日。」 @[0676c03]@是時,尊者阿難右膝著地,長跪叉手,便說此偈: 「淨眼無與等,  無事而不練,\\  智慧無染著,  何等名受歲?」\\ @[0676c07]@爾時,世尊復以偈報阿難曰: 「受歲三業淨,  身口意所作,\\  兩兩比丘對,  自陳所作短。\\  還自稱名字,  今日眾受歲,\\  我亦淨意受,  唯願原其過。」\\ @[0676c12]@爾時,阿難復以偈問其義曰: 「過去恒沙佛,  辟支及聲聞,\\  盡是諸佛法?  獨是釋迦文?」\\ @[0676c15]@爾時,佛復以偈報阿難曰: 「恒沙過去佛,  弟子清淨心,\\  皆是諸佛法,  非今釋迦文。\\  辟支無此法,  無歲無弟子,\\  獨逝無伴侶,  不與他說法。\\  當來佛世尊,  恒沙不可計,\\  彼亦受此歲,  如今瞿曇法。」\\ @[0676c22]@是時,尊者阿難聞此語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即昇講堂,手執揵椎,並作是說:「我今擊此如來信鼓,諸有如來弟子眾者,盡當普集。」 @[0676c25]@爾時,復說此偈: 「降伏魔力怨,  除結無有餘,\\  露地擊揵椎,  比丘聞當集。\\  諸欲聞法人,  度流生死海,\\  聞此妙-[14]-響音,  盡當-[15]-運集此。」\\ @[0677a01]@爾時,尊者阿難[*]已擊揵-[1]-椎,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白世尊言:「今正是時,唯願世尊何所敕使。」 @[0677a03]@是時,世尊告阿難曰:「汝隨次坐,如來自當知時。」是時,世尊坐于草座告諸比丘:「汝等盡當坐于草座。」 @[0677a05]@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時,諸比丘各坐草座。 @[0677a06]@是時,世尊默然觀諸比丘已,便敕諸比丘:「我今欲受歲。我無過咎於眾人[*]乎?又不犯身、口、意?」如來說此語已,諸比丘默然不對。是時,復再三告諸比丘:「我今欲受歲。然我無過於眾人乎?」 @[0677a11]@是時,尊者舍利弗即從-[2]-坐起,長跪叉手,白世尊言:「諸比丘眾觀察如來,無身、口、意過。所以然者,世尊今日不度者度,不脫者脫,不般涅槃者令般涅槃,無救者為作救護,盲者作眼目,為病者作大醫王,三界獨尊無能及者,最尊、最上,-[3]-未起道意者使發道意,眾人未寤尊令寤之,未聞法者使令聞之,為迷者作徑路,恒以正法;以此事緣,如來無咎於眾人,亦無身、口、意過。」 @[0677a20]@是時,舍利弗白世尊言:「我-[4]-今向如來自陳,然無咎於如來及比丘僧乎?」 @[0677a21]@世尊告曰:「汝今,舍利弗!都無身、口、意所作非行。所以然者,汝今智慧無能及者,種種智慧、無量智慧、無邊之智、無與等智、疾智、-[5]-捷智、甚深之智、平等之智,少欲知足,樂靜之處,多諸方便,念不錯亂,總持三昧,根原具足:[[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6]-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勇悍能忍,所說-[7]-無惡,不為-[8]-非法,心性[[庠序]]-[]-,不行卒暴。猶如[[轉輪聖王]]最大太子,當紹王位,轉於法輪。舍利弗亦如是,轉於無上法輪,諸天、世人及龍、鬼、魔、若魔天,本所不轉,汝今所說,常如法義,未曾違理。」 @[0677b03]@是時,舍利弗白佛言:「此五百比丘盡當受歲。此五百人盡無咎於如來乎?」 @[0677b05]@世尊告曰:「亦不責此五百比丘身、口、意行。所以然者,此舍利弗大眾之中極為清淨,無-[9]-有[[瑕穢]],今此眾中最小下坐,得須陀洹道,必當上及不退轉法;以是之故,我不怨責此眾。」 @[0677b09]@爾時,-[10]-[[多耆奢]]-[]-在此眾中即從[*]坐起,前至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世尊言:「我今堪任欲有所論。」 @[0677b11]@世尊告曰:「欲有所說,今正是時。」 @[0677b12]@多耆奢即於佛前歎佛及比丘僧,而說此偈: 「十五清淨日,  五百比丘集,\\  諸結縛悉解,  無愛更不生。\\  轉輪大聖王,  群臣所圍遶,\\  普遍諸世界,  天上及世間。\\  大將人中-[11]-尊,  為人作導師,\\  弟子樂徒-[12]-從,  三達六通徹。\\  皆是真-[13]-佛子,  無有塵垢者,\\  能斷欲愛刺,  今日自歸命。」\\ @[0677b22]@爾時,世尊可多耆奢所說。是時,多耆奢作是念:「如來今日可我所說。」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即從坐起,禮佛卻退,還就本位。 @[0677b2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造偈弟子,所謂多耆奢比丘是。所說無疑難,亦是多耆奢比丘是也。」 @[0677b27]@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1] Pravāraṇa. (Fragment, Hoernle, p. 36)~S. 8. 7. Pavāraṇā.,[Nos. 26(121), 61, 63, 99(1212), 100(228)] ???? [12] 座=坐【宋】【元】【明】 「座」,宋、元、明三本作「坐」。 「坐」,大正藏原為「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坐」。 [13] (諸)+比【元】【明】 「比」,元、明二本作「諸比」。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14] 響=嚮【聖】* 「響」,聖本作「嚮」。 「嚮」,大正藏原為「響」,今依據聖本改作「嚮」。 [15] 運=雲【宋】【元】【明】 「運」,宋、元、明三本作「雲」。 「雲」,大正藏原為「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雲」。 [1] 椎=槌【宋】【元】 「椎」,宋、元二本作「槌」。 「槌」,大正藏原為「椎」,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槌」。 [2] 坐=座【元】【明】* 「坐」,元、明二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座」。 [3] 未=夫【宋】 「未」,宋本作「夫」。 「夫」,大正藏原為「未」,今依據宋本改作「夫」。 [4] 今=令【元】 「今」,元本作「令」。 「令」,大正藏原為「今」,今依據元本改作「令」。 [5] 捷=健【宋】 「捷」,宋本作「健」。 「健」,大正藏原為「捷」,今依據宋本改作「健」。 [6] 〔解脫成就〕-【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解脫成就」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解脫成就」四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7] 無惡不=知惡之【宋】【元】【明】【聖】 「無惡不」,宋、元、明、聖四本作「知惡之」。 「知惡之」,大正藏原為「無惡不」,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知惡之」。 [8] 非法=法非【聖】 「非法」,聖本作「法非」。 「法非」,大正藏原為「非法」,今依據聖本改作「法非」。 [9] 〔有〕-【宋】【聖】 宋、聖二本無「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有」字,今依據宋、聖二本刪去。 [10] 多耆奢~Vaṅgīsa. [11] 尊=導【聖】 「尊」,聖本作「導」。 「導」,大正藏原為「尊」,今依據聖本改作「導」。 [12] 從=眾【宋】【元】【明】 「從」,宋、元、明三本作「眾」。 「眾」,大正藏原為「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眾」。 [13] 佛=弟【宋】【元】【明】 「佛」,宋、元、明三本作「弟」。 「弟」,大正藏原為「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弟」。 ====[註解]==== [] 東苑鹿母園:佛陀的道場之一,是由鹿母出資設立的大講堂,在舍衛城。鹿母本名毘舍佉,兒子名為鹿,因此又稱為鹿母,又譯為鹿子母。 [] 露地:戶外沒有遮蔽物的地方。 [] 揵椎:亦作「犍槌」。梵語的音譯。意為「聲鳴」。指寺院中的木魚、鐘、磬之類。 [] 受歲:僧團雨季安居的最後一天檢討會議(自恣)之後,比丘、比丘尼的僧臘(出家年資)即增加一歲,謂之「受歲」,或作「受新歲」。 [] 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暫定) [] 庠序:安詳肅穆。「庠」通「詳」。 [] 多耆奢:比丘名,佛弟子中最著名的詩人,常以即興的詩偈讚嘆三寶,佛陀稱讚他「能造偈頌嘆如來德」、「言論辯了而無疑滯」第一。又譯為「鵬耆舍」、「婆耆舍」。 ====[對應經典]==== * {ref>Zho121} * {ref>Za45.15} * {ref>BZa12.15} * {ref>S08.07} * {ref>San005} * {ref>Tn0061} * {ref>Tn0062} * {ref>Tn0063} ====[讀經拾得]==== =====(六)@@[0677b28]@@===== @[0677b28]@聞如是: @[0677b28]@一時,佛在[[羅-[14]-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0677b29]@爾時,三十三天有一天子,身形有[[五死-[15]-瑞應]]-[]-。云何為五?一者華冠自萎,二者衣裳垢-[16]-[[坋]]-[]-,三者腋下流汗,四者[[不樂本位]]-[]-,五者玉女違-[17]-叛。爾時,彼天子愁憂苦惱,-[18]-搥胸歎息。時,[[釋提桓因]]聞此天子愁憂苦惱,[*]搥胸歎息,便敕一天子:「此何等音聲,乃徹此間?」 @[0677c06]@彼天子報言:「天-[19]-子當知,今有一天子,命-[20]-將欲終,有五死[*]瑞應:一者華冠自萎,二者衣裳垢[*]坋,三者腋下流-[21]-汗,四者不樂本位,五者玉女違[*]叛。」 @[0677c09]@爾時,釋提桓因往至彼欲終天子所,語彼天子言:「汝今何故愁憂苦惱,乃至於斯?」 @[0677c11]@天子報言:「尊者因提,那得不愁憂苦惱,命將欲終,有[[五死怪]]-[]-,-[22]-華萎,衣裳垢膩,腋下流[*]汗,不樂本處,玉女違-[23]-叛,今此七寶宮殿[[悉當-[24]-忘失]]-[]-,及五百玉女亦當星散,我所食甘露者今無氣味。」 @[0677c16]@是時,釋提桓因語彼天子言:「汝豈不聞如來說偈乎? 「一切行無常,  生者必有死,\\  不生則不死,  此滅為最樂。\\ @[0677c20]@「汝今何故愁憂乃至於斯,一切行無常之物,欲使有常者,此事不然。」 @[0677c21]@天子報言:「云何,天帝!我那得不愁憂,我今天身清淨無瑕穢,光喻日月,靡所不照;捨此身已,當生羅[*]閱城中豬腹中生,生恒食屎,死時為刀所割。」 @[0677c25]@是時,釋提-[25]-桓因語彼天子言:「汝今可自歸佛、法、眾,若當爾時,便不墮三惡趣。」 @[0677c27]@是時,天子報言:「豈當以歸[[三尊]]-[]-,不墮三惡趣乎?」 @[0677c28]@釋提[*]桓因曰:「如是,天子!其有自歸三尊者,終不墮三惡趣也。如來亦說此偈: 「『諸有自歸佛,  不墮三惡趣,\\   盡漏處天人,  便當至涅槃。』」\\ @[0678a03]@爾時,彼天問釋提[*]桓因:「今如來竟為所在?」 @[0678a04]@釋提[*]桓因曰:「今如來在[[摩竭]]國羅[*]閱城中,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0678a05]@天子報言:「我今無有此力,可得至彼覲省如來。」 @[0678a07]@釋提[*]桓因報言:「天子當知,右膝著地,長跪叉手,向下方界,而作是說:『唯願世尊善觀察之,今在垂窮之地,願[[矜愍]]-[]-之!-[1]-今自歸三尊,[[如來無所著]]-[]-。』」 @[0678a10]@是時,彼天子隨釋提[*]桓因言,即便長跪向下方,自稱姓名,自歸佛、法、眾,盡其形壽為真佛子,非用天子。如是,至三說此語已,不復處豬胎,乃當更生長者家。 @[0678a14]@是時,彼天見此緣已,即向釋提[*]桓因而說此偈: 「善緣非惡緣,  為法非為財,\\  導引以正道,  此者尊所歎。\\  蒙尊不墮惡,  豬胎甚難因,\\  自察生長者,  因彼當見佛。」\\ @[0678a20]@是時,天子隨[[時壽長短]]-[]-,生羅[*]閱城中大長者家。是時,長者婦自知有-[2]-娠,十月欲滿,生一男兒,端[*]正無雙,世之希有。是時,釋提[*]桓因-[3]-以知此兒向十歲,[[數數]]-[]-往告:「汝可-[4]-憶[[本所作]]-[]-[[緣本]]-[]-,自言:『我當因彼見佛。』今正是時,可見世尊;若不往者,後必有悔。」 @[0678a25]@是時,尊者舍利弗到時,著衣持鉢,入羅[*]閱城乞食,漸漸往至彼長者家,在門外靜然而住。 @[0678a27]@爾時,長者子見舍利弗著衣持鉢,容貌殊特,見已,便往至舍利弗前,而作是說:「汝今是誰?為誰弟子?為行何法?」 @[0678b01]@舍利弗言:「我師出釋種,於中出家學道,師名如來.至真.等正覺,-[5]-恒從彼受法。」 @[0678b03]@是時,小兒即向舍利弗,而說此偈: 「尊今靜然立,  持鉢容貌整,\\  今欲求何等?  與誰在此住?」\\ @[0678b06]@是時,舍利弗復以偈報曰: 「我今不求財,  非食非服飾,\\  故來為汝故,  善察聽我語。\\  憶汝本所說,  天上言誓時,\\  人中當見佛,  故來相告耳。\\  諸佛出興難,  說法亦復然,\\  人身不可獲,  亦如優曇花。\\  汝今隨我來,  -[6]-俱覲如來容,\\  必當為汝說,  至要之善-[7]-趣。」\\ @[0678b15]@是時,長者子聞舍利弗語已,即往至父母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是時,長者子白父母言:「唯願聽許,至世尊所,承事禮敬,問訊康-[8]-強。」 @[0678b18]@父母報曰:「今正是時。」 @[0678b18]@長者子即集香花及好白-[9]-[[㲲]]-[]-,共尊者舍利弗,相隨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 @[0678b20]@爾時,舍利弗白世尊言:「此長者子居此羅[*]閱城中,不識三尊,唯願世尊善與說法,令得度脫。」 @[0678b22]@是時,長者子遙見世尊-[10]-威容端正,諸根寂靜,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亦如[[須彌山-[11]-]]王,面如日月,視之無厭。前進禮足,在一面住。爾時,長者子即以香華散如來上,復以新白[*]㲲奉上如來,頭面禮足,在一面住。 @[0678b27]@是時,世尊漸與說法,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12]-不淨,漏為是大患,出家為要。是時,世尊[*]以知小兒心開意解,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13]-習、盡、道]]-[]-,是時世尊盡與彼長者子說。 @[0678c02]@是時,長者子即於[*]坐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無復瑕穢。是時,長者子即從[*]坐起,頭面禮足,白世尊言:「唯願世尊聽-[14]-使出家,得作沙門。」 @[0678c06]@世尊告曰:「夫為道者,不辭父母,不得作沙門。」 @[0678c07]@是時,長者子白世尊言:「要當使父母[[聽許]]-[]-。」 @[0678c08]@世尊告曰:「今正是時。」 @[0678c08]@爾時,長者子即從[*]坐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還至所在,白父母言:「唯願聽許,得作沙門。」 @[0678c10]@父母報言:「我等今日唯有一子,然家中生業饒財多寶,行沙門法,甚為不易。」 @[0678c12]@長者子報言:「如來出世,億劫乃有,甚不可遇,時時乃出耳。亦如優曇鉢華時時乃有耳。如來亦復如是,億劫乃出耳。」 @[0678c15]@是時,長者子父母各共嘆息而作是言:「今正是時,隨汝所宜。」 @[0678c16]@是時,長者子頭面禮足,便辭而去。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彼長者子白世尊言:「父母見聽,唯願世尊聽使作道。」 @[0678c19]@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今度此長者子使作沙門。」 @[0678c20]@舍利弗對曰:「如是。世尊!」爾時,舍利弗從佛受教。度作沙彌,日日教誨。 @[0678c22]@是時,彼沙彌在閑靜處而自剋修,所以族姓子出家學道,剃除鬚髮,修無上梵行者,欲得離苦。是時,沙彌即成阿羅漢,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世尊言:「我今已見佛聞法,都無有疑。」 @[0678c26]@世尊告曰:「汝今云何見佛聞法而無狐疑?」 @[0678c27]@沙彌白佛言:「-{}--<色者無常,無常者即是苦,苦者是無我,無我者即是空,空者非有、非不有,亦復無我。>-如是智者所覺知;痛、想、行、識無常,無常者是苦,苦者無我,無我者是空,空者非有、非不有,此智者所覺知,此-[1]-[[五盛陰]]無常、苦、空、無我、非有,多諸苦惱,不可療治,恒-[2]-臭處,不可久保,悉觀無有我,今日觀察此法,便為見如來已。」 @[0679a06]@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沙彌!即聽汝為大沙門。」 @[0679a07]@爾時,彼沙彌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4] 閱=越【明】* 「閱」,明本作「越」。 「越」,大正藏原為「閱」,今依據明本改作「越」。 [15] (相)+瑞【聖】* 「瑞」,聖本作「相瑞」。 大正藏無「相」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16] 坋=圿【元】【明】* 「坋」,元、明二本作「圿」。 「圿」,大正藏原為「坋」,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圿」。 [17] 叛=畔【聖】* 「叛」,聖本作「畔」。 「畔」,大正藏原為「叛」,今依據聖本改作「畔」。 [18] 搥=推【聖】* 「搥」,聖本作「推」。 「推」,大正藏原為「搥」,今依據聖本改作「推」。 [19] 子=王【宋】【元】【明】 「子」,宋、元、明三本作「王」。 「王」,大正藏原為「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王」。 [20] 〔將〕-【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將」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將」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1] 汗=污【元】* 「汗」,元本作「污」。 「污」,大正藏原為「汗」,今依據元本改作「污」。 [22] 華+(冠自)【宋】【元】【明】 「華」,宋、元、明三本作「華冠自」。 大正藏無「冠自」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3] 叛=離【宋】【元】【明】【聖】 「叛」,宋、元、明、聖四本作「離」。 「離」,大正藏原為「叛」,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離」。 [24] 忘=已【元】【明】 「忘」,元、明二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忘」,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已」。 [25] 桓=洹【聖】* 「桓」,聖本作「洹」。 「洹」,大正藏原為「桓」,今依據聖本改作「洹」。 [1] (我)+今【聖】 「今」,聖本作「我今」。 大正藏無「我」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2] 娠=身【宋】【元】【明】【聖】 「娠」,宋、元、明、聖四本作「身」。 「身」,大正藏原為「娠」,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身」。 [3] 以=已【元】【明】* 「以」,元、明二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已」。 [4] 憶=億【聖】 「憶」,聖本作「億」。 「億」,大正藏原為「憶」,今依據聖本改作「億」。 [5] 恒=正【宋】 「恒」,宋本作「正」。 「正」,大正藏原為「恒」,今依據宋本改作「正」。 [6] 俱=但【宋】【元】【明】 「俱」,宋、元、明三本作「但」。 「但」,大正藏原為「俱」,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但」。 [7] 趣=處【宋】【元】【明】 「趣」,宋、元、明三本作「處」。 「處」,大正藏原為「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處」。 [8] 強=彊【聖】 「強」,聖本作「彊」。 「彊」,大正藏原為「強」,今依據聖本改作「彊」。 [9] 㲲=疊【聖】* 「㲲」,聖本作「疊」。 「疊」,大正藏原為「㲲」,今依據聖本改作「疊」。 [10] 威容=容儀【聖】 「威容」,聖本作「容儀」。 「容儀」,大正藏原為「威容」,今依據聖本改作「容儀」。 [11] 王=上【宋】【聖】,=出眾山上【元】【明】 ???? [12] (為)+不【元】【明】 「不」,元、明二本作「為不」。 大正藏無「為」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13] 習=集【元】【明】 「習」,元、明二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14] 使=受【宋】【元】【明】 「使」,宋、元、明三本作「受」。 「受」,大正藏原為「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受」。 [1] 大正藏無「五」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2] (在)+臭【元】【明】 「臭」,元、明二本作「在臭」。 大正藏無「在」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註解]==== [] 五死瑞應:天人命終前的五個現象,又譯為「五衰」。「瑞應」指徵兆的應驗。 [] 坋:塵土撒落在物體上。讀音同「笨」。 [] 不樂本位:不能安坐於自己的座位上,而焦慮踱步。又譯為「不樂本座」。 [] 五死怪:即五死瑞應。 [] 悉當忘失:全部都將消逝。 [] 三尊:即佛、法、僧三寶。 [] 矜愍:哀憐、同情。 [] 如來無所著:即如來十號的前兩個,這裡以如來十號的前兩個來稱呼佛陀。「無所著」為「阿羅漢」的另譯。 [] 時壽長短:(隨著)壽命長短(自然死亡)。 [] 數數:頻繁地。 [] 本所作:過去的造作,又作「本行所作」。 [] 緣本:原因。 [] 㲲:細緻的棉布。讀音同「疊」。 [] 三十二相:古印度相術認為最有福報的人的三十二個形體相貌特徵,相傳有這三十二相的人在家可成為轉輪聖王,出家可成佛。 [] 苦習盡道:即「苦集滅道」。 [] 法眼淨:清楚明白地見到真理(四聖諦)。初果聖者即有法眼淨。 [] 聽許:允許。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皈依佛不墮惡道** 有同學提問:「本經中為何帝釋天跟天子說皈依佛即不墮惡道?不是要證初果才能不墮惡道嗎?」 證初果後永不墮惡道,不再有墮惡道的可能性,但在證初果前仍可修行而往生善道,如《增壹阿含經》〈廣演品 3〉所載的十念(包含念佛)。 決定命終去向的因素有三種:隨念、隨習、隨業。天子在臨終時念佛,持著念佛的善念,而「隨念」避開一世的惡道。但若天人在下一世沒有善用人身修行,則命終之後還是很可能會依其過往的業力墮入畜牲道。本經中藉由帝釋天的提醒及舍利弗尊者的教化,天子轉生的小兒精進修行,因此不只避開了惡道,更證得涅槃。 ***無常、苦、無我、空** 沙彌說:「色者無常,無常者即是苦,苦者是無我,無我者即是空,空者非有、非不有,亦復無我。」為什麼無常者即是苦?為什麼苦者是無我?為什麼無我者即是空? -色者無常,無常者即是苦:身體及物理世界都是會變的、無常的,會衰老甚至死亡,因此有逼迫性、是苦的。 -苦者是無我:既然無常、苦,自然沒有恆常、自在、能主宰的「真我」或永生的「靈魂」。 -無我者即是空:連「我」都不是恆常實在的,我所擁有的事物也不是恆常實在的,都只是因緣生滅、具有空的特性,不須執著。 -空者非有、非不有:體會空性,即不會執著於有(常見),也不會執著於無(斷滅見),詳見《雜阿含經》卷十第262經:「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CBETA, T02, no. 99, p. 67, a2-4)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沙彌說:「此五盛陰無常、苦、空、無我、非有,多諸苦惱,不可療治,恒臭處,不可久保,悉觀無有我,今日觀察此法,便為見如來已。」也可說有些「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的意味。 ====[進階辨正]==== [[什麼是「瑞應」]] [[什麼是「不樂本座」|什麼是「不樂本位」]] =====-[3]-(七)@@[0679a08]@@===== @[0679a08]@聞如是: @[0679a08]@一時,尊者那羅陀在-[4]-波羅梨國長者竹-[5]-林中。 @[0679a09]@爾時,-[6]-文茶王第一夫人而取命終,-[7]-王甚愛敬,念未曾去懷。是時,有一人至王所,而白-[8]-王言:「大王當知,第一夫人今已命終。」 @[0679a12]@是時,王聞夫人無常,即懷愁憂,告來人曰:「汝速[[輿]]-[]-夫人死-[9]-屍,著麻油中,使我見之。」 @[0679a14]@是時,彼人受王教命,即往持夫人身,著麻油中。 @[0679a15]@爾時,王聞夫人逝喪,極懷愁惱,不食不飲,-[10]-復-[11]-不[[持法]]-[]-,不理[[王事]]-[]-。 @[0679a17]@是時,左右有一人名曰善念,恒與大王執劍,白大王曰:「大王當知,此國界中有沙門,名那羅陀,-[12]-得阿羅漢,有大[[神足]]-[]-,博識多知,無事不[[練]]-[]-,-[13]-辯才勇慧,語常含笑。願王當往至彼,聽其說法。若王聞法,無復愁憂苦惱。」 @[0679a22]@王報之曰:「善哉!善哉!善說此語。汝今,善念!先往語彼沙門。所以然者,夫[[轉輪聖王]]欲有所至,先當遣人,不-[14]-先遣信而至者,此事不然。」 @[0679a25]@時,善念報曰:「如大王教。」即受王教,往至長者竹園中,至那羅陀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0679a27]@爾時,善念白尊者那羅陀言:「尊當知之,大王夫人今已命終,緣此苦惱,不食不飲,亦復不治王法、國事,今欲來覲省尊顏,唯願善與說法,使王無復愁苦。」 @[0679b01]@那羅陀報言:「欲來者,今正是時。」 @[0679b02]@是時,善念已聞教令,即頭面禮足,便退而去。往至王所,-[15]-而白王言:「-[16]-已語沙門!王宜知之。」 @[0679b04]@是時,即敕善念:「汝速[[嚴駕]]-[]--[17]-寶羽之車,吾今欲往與沙門相見。」 @[0679b06]@是時,善念即嚴駕[*]寶羽之車,前白王言:「嚴駕[*]已辦,王知是時。」 @[0679b07]@是時,王乘[*]寶羽之車,出城詣那羅陀所,步入長者竹園中。夫人王法,除五威容,捨著一面,至那羅陀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0679b10]@是時,那羅陀告王曰:「大王當知,[[夢幻之法]]-[]-起於愁憂,[[泡沫之法及以雪揣]]-[]-而起愁憂,亦復不可以[[華法之想]]-[]-起於愁憂。所以然者,-<今有五事最不可得,是如來之所說也。云何為五?夫物應盡,欲使不盡者,此不可得;夫物應滅,欲使不滅者,此不可得;夫老之法,欲使不老者,此不可得;復次,病法,欲使不病者,此不可得;復次,死法,欲使不死者,此不可得>-。是謂,大王!此有五事最不可得,是如來之所說。」 @[0679b20]@爾時,那羅陀便說此偈: 「不-[18]-以愁憂惱,  而獲其[[福祐]]-[]-,\\  -[19]-設有懷愁憂,  [[外境得其便]]-[]-。\\  若使有智者,  終不思惟是,\\  外敵便有愁,  而不得其便。\\  威儀禮節具,  好施無吝心,\\  當求此方便,  使獲其大利。\\  設使不可得,  我及彼眾人,\\  無愁便無患,  [[行報知如何]]-[]-。\\ @[0679b29]@「又大王當知,應失之物便失之,已-[20]-失便愁、憂、苦、惱,痛不可言。我所愛者今日已失,是謂失物便失之,於中起愁、憂、苦、惱,痛不可言。是謂,大王!第一愁刺,[[染著心意]]-[]-,[[凡夫]]-[]-之人[[有此法]]-[]-,不知生、老、病、死之[[所來處]]-[]-。 @[0679c04]@「又復聞賢聖弟子所應失物便失之,是時彼人不起愁、憂、苦、惱,-[21]-當作是學:我今所失非獨一已,[[餘人]]-[]-亦有此法;設我於中起愁憂者,[[此非其宜]]-[]-,或能使親族起愁憂,怨家歡喜,食不消化,即當成病,身體[[煩熱]]-[]-,由此[[緣本]],便致命終。爾時,便能-[22]-除去憂畏之刺,便脫生、老、病、死,無復災患苦惱之法。 @[0679c11]@「-[23]-復次,大王!應滅之物便滅之,已滅便愁、憂、苦、惱,痛不可言。我所愛者今日已滅,是謂滅物便滅之,於中起愁、憂、苦、惱,痛不可言。是謂,大王!第二愁刺,染著心意。凡夫之人有此法,不知生、老、病、死之所來處。 @[0679c16]@「又復聞賢聖弟子所應滅物便滅之,是時彼人不起愁、憂、苦、惱,[*]當作是學:我今所滅非獨一已,餘人亦有此法,設我於中起愁憂者,此非其宜。或能使親族起憂,怨家歡喜,食不消化,即當成病,身體煩熱,由此緣本,便致命終。爾時,便能除去憂畏之刺,便脫生、老、病、死,無復災患苦惱之法。 @[0679c23]@「復次,大王!應老之物便老,已老便愁、憂、苦、惱,痛不可言。我所愛者今日已老,是謂老物便老,於中起憂、愁、苦、惱,痛不可言。是謂,大王!第三愁憂之刺,染著心意,凡夫之人有此法,不知生、老、病、死之所來處。 @[0679c28]@「又復聞賢聖弟子所應老物便老,是時彼人不起愁、憂、苦、惱,[*]當作是學:我今所老非獨一已,餘人亦有此法,設我於中起-[1]-愁者,此非其宜。或-[2]-能親族起憂,怨家歡喜,食不消化,即當成病,身體煩熱,由此緣本,便致命終。爾時,便能除去憂畏之刺,脫生、老、病、死,無復災患苦惱之法。 @[0680a05]@「次復,大王!應病之物便病,已病便愁、憂、苦、-[3]-惱,痛不可言。我所愛者今日[*]以病,是謂病物便病,於中起愁、憂、苦、惱,痛不可言。是謂,大王!第四愁憂之刺,染著心意。凡夫之人有此法,不知生、老、病、死之所來處。 @[0680a10]@「又復聞賢聖弟子所應病物便病,是謂彼人不起愁、憂、苦、惱,[*]當作是學:-[4]-我今所病非獨一已,餘人亦有此法,設我於中起愁憂者,此非其宜。或能使親族起憂,怨家歡喜,食不消化,即當成病,身體煩熱,由此緣本,便致命終。爾時,便能除去愁畏之刺,脫生、老、病、死,無復災患-[5]-苦惱之法。 @[0680a17]@「復次,大王!應死之物便死,已死是謂死物,於中起愁、憂、苦、惱,痛不可言。是謂,大王!第五愁憂之刺,染著心意。凡夫之人有此法,不知生、老、病、死之所來處。 @[0680a20]@「又復聞賢聖弟子所應死者便死,是時彼人不起憂愁苦惱,[*]當作是學:我今死者非獨一已,餘人亦有此法,我設於中起愁憂者,此非其宜。或能使親族起憂,怨家歡喜,食不消化,即當成病,身體煩熱,由此緣本,便致命終。爾時,便-[6]-能除去愁畏之刺,脫生、老、病、死,無復災患苦惱之法。」 @[0680a27]@是時,大王白尊者那羅陀曰:「此名何法?當云何奉行?」 @[0680a28]@那羅陀言:「此經名曰除憂之患,當念奉行。」 @[0680a29]@時王報言:「實如所說,除去愁憂。所以然者,我聞此法已,所有愁苦今日永除。若尊者有所[[教敕]]-[]-者,數至宮中,當相供給,使國土人民長受福無窮。唯願尊者廣演此法,永存於世,使[[四部之眾]]-[]-長夜安隱,我今自歸尊者那羅陀。」 @[0680b05]@那羅陀曰:「大王!莫自歸我,當自歸於佛。」 @[0680b06]@時王問-[7]-曰:「今佛在何處?」 @[0680b07]@那羅陀曰:「大王當知,迦毘羅衛大國,轉輪聖王種出於釋-[8]-姓,彼王有子,名曰悉達,出家學道,今自致成佛,號釋迦文,當自歸彼。」 @[0680b10]@大王復問:「今在何方?去此幾所?」 @[0680b11]@那羅陀曰:「如來-[9]-已取涅槃。」 @[0680b11]@大王曰:「如來取滅度何其速疾?若當在世者,經數千萬由旬,當往覲省。」 @[0680b13]@是時,即從[*]坐起,長跪叉手,而作是說:「我自歸如來、法及比丘僧,[[盡形壽]]-[]-聽為優婆塞,不復殺生。國事猥多,今欲還宮。」 @[0680b16]@那羅陀曰:「今正是時。」是時,王從[*]坐起,禮足遶三[[匝]]-[]-而去。 @[0680b17]@爾時,文[*]茶王聞那羅陀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3] ~A. V. 50. Nārada.(那羅陀) ??? [4] 波羅梨~Pāṭaliputta.,波=彼【聖】 ???? [5] 林=村【聖】 「林」,聖本作「村」。 「村」,大正藏原為「林」,今依據聖本改作「村」。 [6] 文茶~Muṇḍa.,茶=荼【宋】【元】【明】【聖】* ???? [7] 〔王〕-【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王」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8] 王言=言王【元】 「王言」,元本作「言王」。 「言王」,大正藏原為「王言」,今依據元本改作「言王」。 [9] 屍=尸【聖】 「屍」,聖本作「尸」。 「尸」,大正藏原為「屍」,今依據聖本改作「尸」。 [10] 復=不【宋】【元】【明】 「復」,宋、元、明三本作「不」。 「不」,大正藏原為「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不」。 [11] 不持法=治王法【宋】【元】【明】~Na kammantam payojeti.,=非法治【聖】 ???? [12] (是)+得【聖】 「得」,聖本作「是得」。 大正藏無「是」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13] 辯=辨【聖】* 「辯」,聖本作「辨」。 「辨」,大正藏原為「辯」,今依據聖本改作「辨」。 [14] 〔先遣〕-【宋】,〔遣〕-【聖】 ???? [15] 而=面【元】 「而」,元本作「面」。 「面」,大正藏原為「而」,今依據元本改作「面」。 [16]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17] 寶羽=羽葆【元】【明】* 「寶羽」,元、明二本作「羽葆」。 「羽葆」,大正藏原為「寶羽」,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羽葆」。 [18] 以=可【明】 「以」,明本作「可」。 「可」,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明本改作「可」。 [19] 設=說【元】 「設」,元本作「說」。 「說」,大正藏原為「設」,今依據元本改作「說」。 [20] 〔失〕-【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失」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失」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21] 當=常【宋】【元】【明】【聖】* 「當」,宋、元、明、聖四本作「常」。 「常」,大正藏原為「當」,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常」。 [22] 〔除〕-【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除」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除」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23] 復次=次復【聖】 「復次」,聖本作「次復」。 「次復」,大正藏原為「復次」,今依據聖本改作「次復」。 [1] 愁+(憂)【元】【明】 「愁」,元、明二本作「愁憂」。 大正藏無「憂」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2] 能+(使)【明】 「能」,明本作「能使」。 大正藏無「使」字,今依據明本補上。 [3] 惱+(病)【宋】【元】【明】 「惱」,宋、元、明三本作「惱病」。 大正藏無「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4] 我今=今我【宋】【元】【明】 「我今」,宋、元、明三本作「今我」。 「今我」,大正藏原為「我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今我」。 [5] 苦惱=惱苦【聖】 「苦惱」,聖本作「惱苦」。 「惱苦」,大正藏原為「苦惱」,今依據聖本改作「惱苦」。 [6] 〔能〕-【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能」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能」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7] 〔曰〕-【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曰」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曰」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8] 姓=性【聖】 「姓」,聖本作「性」。 「性」,大正藏原為「姓」,今依據聖本改作「性」。 [9] 已=以【宋】【聖】 「已」,宋、聖二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以」。 ====[註解]==== [] 輿:扛抬。讀音同「餘」。 [] 持法:執行法律。 [] 王事:政事。 [] 神足:能依意念飛行、前往不論遠近的地方、或轉變物質的神通。又譯為「神足通」、「如意足」。 [] 練:練達,即通達的意思。 [] 嚴駕:整備車馬。 [] 夢幻之法:夢,為睡眠中之妄想;幻,為幻術師之化作。二者皆為虛假不實之事。 [] 泡沫之法及以雪揣:雪揣為雪球。泡沫和雪球都是轉眼便會消失之物。表示只存在很短暫的時間,無法恆久。 [] 華法之想:推測為有下列其一的想法:1. 如優曇鉢花一樣難得希有,或:2. 如空花般虛幻不真實。(???) [] 福祐:保祐。 [] 外境得其便:內心沾染外境而起煩惱;心隨境轉。 [] 行報知如何:業報已發生了又能怎麼辦呢?指已發生的事無法更改,憂愁也沒有用。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業是堅固的,如今我又能做什麼呢?」 [] 染著心意: [] 凡夫:指凡庸之人。就修行而言,指未見四聖諦的道理,見識淺薄者,均稱凡夫。 [] 有此法:會這麼想。 [] 所來處:是如何而來;如何而發生的。 [] 餘人:其他人。 [] 此非其宜:這樣並不是很適宜。 [] 煩熱:煩悶躁熱。相對於「清涼」而言。清涼為無惱熱,涅槃之意。 [] 教敕:教導及告誡。 [] 四部之眾:指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 盡形壽:終身;一輩子。 [] 匝:環繞一圈稱為一匝。 ====[對應經典]==== * {ref>A05.050} * 參考{ref>Ze34.06} * 參考{ref>A05.048} ====[讀經拾得]==== 因為凡夫的心意染著於自己所愛之人事物的失、滅、老、病,所以不能如實知生、老、病、死之所來處。 =====-[10]-(八)@@[0680b19]@@===== @[0680b19]@聞如是: @[0680b19]@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680b20]@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疾病之人成就五法,不得時[[差]]-[]-,恒在床-[11]-褥。云何為五?於時,病人不擇飲食,不[[隨時而食]]-[]-,不親近醫藥,多憂喜瞋,不起慈心向瞻病人。是謂,比丘!疾病之人成就此五法,不得時差。 @[0680b24]@「若復病人成就五法,便得時差。云何為五?於是,病人-[12]-選擇而食,隨時而食,親近醫-[13]-藥,不懷愁憂,咸起慈心向瞻病人。是謂,比丘!病人成就此五法,便得時差。 @[0680b28]@「如是,比丘!前五法者當念捨離,後五法者當共奉行。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0680c01]@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0] ~A. V. 124. Upaṭṭhāna. ??? [11] 褥=蓐【宋】【元】【明】【聖】* 「褥」,宋、元、明、聖四本作「蓐」。 「蓐」,大正藏原為「褥」,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蓐」。 [12] 選=撰【聖】 「選」,聖本作「撰」。 「撰」,大正藏原為「選」,今依據聖本改作「撰」。 [13] 藥=師【聖】 「藥」,聖本作「師」。 「師」,大正藏原為「藥」,今依據聖本改作「師」。 ====[註解]==== [] 差:同「瘥」,病痊癒。讀音為「拆」作四聲。 [] 隨時而食:在適當的時間飲食。 ====[對應經典]==== * {ref>A05.123} ====[讀經拾得]==== 生病時,得以痊癒,免於病苦的方法: -選擇有益健康的飲食。 -在適當的時間進食。 -找醫生診治、服用需要的藥物。 -保持內心平靜,不起煩惱;不因身體生病而憂愁或怨天尤人。 -以慈心對待照顧自己的人。 =====(九)@@[0680c03]@@===== @[0680c03]@聞如是: @[0680c03]@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680c0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瞻]]-[]-病人成就五法,不得時差,恒在床[*]褥。云何為五?於是,瞻病之人不別良藥;懈怠無勇猛心,常喜瞋恚,亦好睡眠;但貪食故瞻視病人;不以法供養故,亦不與病人語談往-[14]-返。是謂,比丘!若瞻病之人成就此五法者,不得時差。 @[0680c10]@「若復,比丘!瞻病之人成就五法,便得時差,不著床[*]褥。云何為五?於是,瞻病之人分別良醫;亦不懈怠,先起後臥;[[恒善-[15]-言談]]-[]-,少於睡眠;以法供養,不貪飲食;堪任與病人說法。是謂,比丘!瞻病之人成就此五法者,便得時差。 @[0680c15]@「是故,比丘!若瞻病人時,當捨前五法,就後[王>五]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0680c16]@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4] 返=反【聖】 「返」,聖本作「反」。 「反」,大正藏原為「返」,今依據聖本改作「反」。 [15] 「善」,大正藏原為「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善」。 ====[註解]==== [] 瞻:看顧(病人)。 [] 恒善言談:常能善於說話。按出家人會避免聊俗事,通常以少說話為佳,但在探病時,由於病人通常沒有力氣說話,出家人反而要主動說話關心,並開導病人。 ====[對應經典]==== * {ref>A05.124} ====[讀經拾得]==== =====-[16]-(一〇)@@[0680c18]@@===== @[0680c18]@聞如是: @[0680c18]@一時,佛在[[毘舍離]]-[]-獼猴林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0680c19]@爾時,-[17]-師子大將便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佛告師子:「云何,師子!家中恒布施乎?」 @[0680c21]@師子白佛言:「常於四城門外及都市,隨時布施,不令有缺,須食給食,衣裳、-[18]-[[香華]]-[]-、車馬、[[坐具]]-[]-,隨彼所須,皆令給與。」 @[0680c24]@佛告師子:「善哉!善哉!乃能惠施,不懷吝想。-[19]-施主[[檀越]]-[]-隨時惠施,有五功德。云何為五?於是,檀越施主名聞四遠,眾-[20]-人歎譽:『某甲村落有檀越施主,恒喜接納沙門、婆羅門,隨所給與,不令有乏。』是謂,師子!檀越施主獲此第一之德。 @[0680c29]@「復次,師子!檀越施主若至沙門、剎利、婆羅門、長者眾中,[[不懷慚愧]]-[]-,亦無所畏,猶如師子獸王,在群鹿中亦無畏難。是謂,師子,檀越施主獲此第二之德。 @[0681a04]@「復次,師子!檀越施主眾人敬仰,見者歡悅,如子見父,瞻視無厭。是謂,師子,檀越施主獲此第三之德。 @[0681a06]@「復次,師子!檀越施主命終之後,當生二處,或生天上,或生人中;在天為天所敬,在人為人尊貴。是謂,師子,檀越施主獲此第四之德。 @[0681a09]@「復次,師子!檀越施主智慧遠出眾人上,[[現身]]-[]-盡漏,不經後世。是謂,師子!檀越施主獲此第五之德。夫人惠施-[1]-有五德,恒隨己身。」 @[0681a12]@爾時,世尊便說-[2]-斯偈: 「心常喜惠施,  功德具足成,\\  在眾無疑難,  亦復無所畏。\\  [[智者當惠施,  初無變悔心]]-[]-,\\  在三十三天,  玉女而圍遶。\\ @[0681a18]@「所以爾者,師子當知,檀越施主生二善處,現身盡漏,至無為處。」 @[0681a19]@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施為後世糧,  要至究竟處,\\  善神常將護,  亦復致歡喜。\\ @[0681a22]@「所以然者,師子當知,-{布施波羅蜜}--<布施之時,恒懷歡悅,[[身意牢固]]-[]-,諸善功德皆悉具足,得三昧意,亦不錯亂,如實而知之。云何如實而-[3]-知?苦集、苦盡、苦出要如實而知。>-是故,師子!當求方便,隨時惠施,若欲得聲聞道、辟支佛-[4]-道,皆悉如意。如是,師子!當作是學。」 @[0681a27]@爾時,師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6] ~A. V. 34. Sīha.,此經無【聖】 ???? [17] 師子~Sīha. ??? [18] 香華=華香【宋】【元】【明】 「香華」,宋、元、明三本作「華香」。 「華香」,大正藏原為「香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華香」。 [19] 施主檀越~Dānapati. ??? [20] 人=大【元】【明】 「人」,元、明二本作「大」。 「大」,大正藏原為「人」,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大」。 [1] 有=主此【宋】【元】【明】 「有」,宋、元、明三本作「主此」。 「主此」,大正藏原為「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主此」。 [2] 斯=此【明】 「斯」,明本作「此」。 「此」,大正藏原為「斯」,今依據明本改作「此」。 [3] 知+(苦諦如實而知)【宋】【元】【明】 「知」,宋、元、明三本作「知苦諦如實而知」。 大正藏無「苦諦如實而知」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4] 道+(佛道)【宋】【元】【明】 「道」,宋、元、明三本作「道佛道」。 大正藏無「佛道」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 毘舍離: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東北部,在恆河北岸,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耆國的首都,這個城內主要的種族叫離車,是跋祇族的一部。另譯為「毘耶離」、「鞞舍離」、「廣嚴城」。 [] 香華:即香與花,又作華香。多為供佛用,為六供養之二。六種供養為水、香、花、果、飲食、燈。六供養的出處(相關經文)? [] 坐具:坐時或臥時墊在身下,以保持衣服乾淨的長方形布。又譯為尼師壇、敷具。 [] 檀越:為音譯,義譯為「施主」,施與僧眾衣食等的人。 [] 不懷慚愧:不會覺得自己不足而畏懼。 [] 現身:當生。 [] 智者當惠施,初無變悔心:「初」從來;完全之意。這種用法用於否定句,例如「初不」指「從來不」。全句意思為:有智慧的人應當布施,並且從最開始發心布施(一直到布施後),都不曾心生變悔。 [] 身意牢固:身心安穩。 ====[對應經典]==== * 參考 {ref>Ze52.06} * {ref>A05.034} ====[讀經拾得]==== 本經說「布施之時,恒懷歡悅,身意牢固,諸善功德皆悉具足,得三昧意,亦不錯亂,如實而知之」,即是由布施而讓身心輕安,因此容易得定(三昧),再因定發慧(如實而知之)。也符合七覺支中:精進覺支->喜覺支->猗覺支->定覺支->捨覺支的次第。 這也可以說是以布施入手而到彼岸(布施波羅蜜)的次第。 =====-[5]-(一一)@@[0681a29]@@===== @[0681a29]@聞如是: @[0681a29]@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681b01]@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檀越-[6]-施主惠施之日,得五事功德。云何為五?一者[[施命]]-[一]-,二者[[施-[7]-色]]-[二]-,三者[[施安]]-[三]-,四者[[施力]]-[四]-,五者[[施[*]辯]]-[五]-,是謂為五。復次,檀越施主施命之時,欲得長壽;施色之時,欲得端[*]正;施安之時,欲得無病;施力之時,欲令無能勝;施[*]辯之時,欲得無上正真之[*]辯。比丘當知,檀越施主惠施之[曰>日],有此五功德。」 @[0681b08]@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施命色及安,  力[*]辯為第五,\\  五功德[*]已備,  後受無窮福。\\  智者當念施,  除去貪欲心,\\  今身有名譽,  生天亦復然。\\ @[0681b13]@「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得五功德者,當行此五事。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0681b14]@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5] ~A. V. 37. Bhojana.,[No. 136] ???? [6] 〔施〕-【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施」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施」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7] 色~Vaṇṇa. ??? ====[註解]==== [一] 施命:以布施食物為例,提供食物讓人能夠延續生命,稱為施命。施命者能夠獲得世世長壽、財富無量的福報。 [二] 施色:以布施食物為例,人沒有進食就會氣色憔悴,提供食物讓人增潤氣色,稱為施色。施色者能夠獲得世世端正、人見歡喜的福報。 [三] 施安:以布施食物為例,人沒有進食就會煩惱身體將會衰弱敗壞,而心不安穩,提供食物讓人心得安穩,稱為施安。施安者能夠獲得世世安穩、不遇災患的福報。 [四] 施力:以布施食物為例,人沒有進食就會沒有體力,提供食物讓人增強體力,稱為施力。施力者能夠獲得世世多力而無耗減的福報。 [五] 施辯:以布施食物為例,人沒有進食就沒有力氣說話,提供食物讓人有力氣說話,稱為施辯。施辯者能夠獲得辯慧通達、聞者喜悅的福報。 ====[對應經典]==== * {ref>A05.037} * {ref>Tn0132} ====[讀經拾得]==== =====-[8]-(一二)@@[0681b16]@@===== @[0681b16]@聞如是: @[0681b16]@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681b1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應時之施有五事。云何為五?一者施遠來人,二者施遠去人,三者施病人,四者-[9]-[[儉]]-[]-時施,五者若初得-[10]-新[[果蓏]]-[]-、若穀食,先-[11]-與持戒精進人,然後自食。是謂,比丘!應時-[12]-之施,有此五事。」 @[0681b21]@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智者應時施,  信心不斷絕,\\  於此快受樂,  生天眾德備。\\  隨時念惠施,  受福如[*]響應,\\  永-[13]-已無短乏,  所生常富貴。\\  施為眾行具,  得至無上位,\\  [[億施不起想]]-[]-,  歡喜遂增益。\\  心中生此念,  亂意永無餘,\\  覺知身安樂,  心便得解脫。\\  是故有-[14]-智人,  不問男與女,\\  當行此五施,  無失方便宜。\\ @[0681c04]@「是故,諸比丘!若-[15]-善男子、善女人,欲行此五事者,當念隨時施。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0681c06]@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善.不善.禮佛  天使.歲.五瑞\\  文-[16]-茶.親.瞻病  五施.隨時施\\ 增壹阿-[17]-含經卷第二十-[18]-四-[19]- ====[校勘]==== [8] ~A. V. 36. Kāla. ??? [9] 儉時~Dubbhikkha. ??? [10] 新果蓏~Navasassāni, navaphalāni.,果=果【宋】【元】【明】 ???? [11] (施)+與【宋】【元】【明】 「與」,宋、元、明三本作「施與」。 大正藏無「施」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2]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3] 已=以【元】【明】【聖】 「已」,元、明、聖三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以」。 [14] 智=知【聖】 「智」,聖本作「知」。 「知」,大正藏原為「智」,今依據聖本改作「知」。 [15] (比丘)+善【聖】 「善」,聖本作「比丘善」。 大正藏無「比丘」二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16] 茶親=荼觀【宋】【元】【明】【聖】 「茶親」,宋、元、明、聖四本作「荼觀」。 「荼觀」,大正藏原為「茶親」,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荼觀」。 [17] 含=鋡【聖】 「含」,聖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為「含」,今依據聖本改作「鋡」。 [18] 四=三【聖】 「四」,聖本作「三」。 「三」,大正藏原為「四」,今依據聖本改作「三」。 [19] +(光明皇后願文)【聖】 聖本在「??」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大正藏無「光明皇后願文」六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註解]==== [] 儉:饑荒。 [] 果蓏:瓜果。「蓏」讀音同「裸」,草本或蔓生植物所結的果實。 [] 億施不起想:作非常多的布施,但不會念念不忘,不執著於相。例如不執著於自己、接受的人、所施的東西。 ====[對應經典]==== * {ref>A05.036} * {ref>Tn0150A-15} ====[讀經拾得]==== 這幾經在偈中都有進一步提到能因此而解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