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20]-含經卷第二十-[21]-五====== -[22]-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五王品第三十-[23]-三 =====導讀===== =====-[24]-(一)@@[0681c16]@@===== @[0681c16]@聞如是: @[0681c16]@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681c17]@爾時,五大國王-[25]-[[波斯匿]]-[]-為首,集在園觀之中,各作此論。云何為五王?所謂波斯匿王、[[毘沙]]-[]-王、[[優填]]-[]-王、[[惡生]]-[]-王、[[優陀延]]-[]-王。 @[0681c19]@爾時,五王集在一處,各作此論:「諸賢當知,如來說此五欲。云何為五?若眼見色甚愛敬念,世人所希望;若耳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細滑,如來說此五欲。此五欲中何者最妙?為眼見色妙耶?為耳聞聲妙耶?為鼻嗅香妙耶?為舌知味妙耶?為身知細滑妙耶?此五事何者為最妙?」 @[0681c26]@其中或有國王而作是說:「色最為妙。」或有作是論:「聲最為妙。」或有作是論:「香最為-[26]-勝。」或有作是論:「味最為妙。」或有作-[27]-是論:「細滑-[28]-為最勝。」是時,言色妙者,優陀延王之所說也。言聲妙者,優填王之所論也。言香妙者,惡生王之所論也。言味妙者,波斯匿王之所論也。言細滑妙者,毘沙王之所-[1]-論也。是時,五王各相謂言:「我等-[2]-共論此五欲,然復不知何者為妙?」 @[0682a06]@是時,波斯匿王語四王曰:「今如來近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我等盡共至世尊所,問斯義。若世尊有所教敕,當共奉行。」 @[0682a08]@是時,諸王聞波斯匿王語已,便共相將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波斯匿王-[3]-以所共論五欲者,具白如來。 @[0682a11]@爾時,世尊告諸五王曰:「諸王所論各隨時宜。所以然者,夫人[[性行]]-[]--[4]-[[深著]]-[]-色者,睹無厭足,此人於色最妙、最上,無復過者。爾時,彼人不著聲、香、味、細滑之法,五欲之中色為最妙。若復有人性行著聲,彼聞聲已,極懷歡喜而無厭足,此人於聲最妙、最上,五欲之中聲最為妙。若復有人性行著香,彼聞香已,極懷歡喜而無厭足,此人於香最妙、最上,五欲之中香最為妙。若復有人性行著味,彼知味已,極懷歡喜而無厭足,此人於味最妙、最上,五欲之中味最為妙。若復有人性行著細滑,彼得細滑已,極懷歡喜而無厭足,此人於細滑最-[5]-上、最妙,五欲之中細滑最為妙。 @[0682a24]@「若復彼人心以著色,爾時-[6]-彼人不著聲、香、味、細滑之法;若復彼人性行著聲,爾時彼人不著色、香、味、細滑之法;-[7]-若復彼人性行著香,爾時彼人不著色、-[8]-聲、味、細滑之法;若復彼人性行著味,爾時-[9]-彼人不著色、聲、-[10]-香、細滑之法;若復彼人性行著細滑,爾時-[11]-彼人不著色、聲、香、味之法。」 @[0682b02]@是時,世尊便說此偈: 「欲意熾盛時,  所欲必可-[12]-克,\\  得已倍歡喜,  所願無有疑。\\  彼-[13]-以得此欲,  貪欲意不解,\\  以此為歡喜,  緣之最為妙。\\  若-[14]-復聽聲時,  所欲必可[*]克,\\  聞已倍歡喜,  所願無有疑。\\  彼[*]以得此聲,  貪之意不解,\\  以此為歡喜,  從之-[15]-最為妙。\\  若復嗅香時,  所欲必可[*]克,\\  嗅已倍歡喜,  所-[16]-欲無有疑。\\  彼以得此香,  貪之意不解,\\  以此為歡喜,  從之最為妙。\\  若復得味時,  所欲必可[*]克,\\  得已倍歡喜,  所欲無有疑。\\  彼[*]以得此味,  貪之意不解,\\  以此為歡喜,  從之最為妙。\\  若得細滑時,  所欲必可[*]克,\\  得已倍歡喜,  所欲無疑難。\\  -[17]-彼以得細滑,  貪之意不解,\\  以此為歡喜,  從之最為妙。\\ @[0682b23]@「是故,大王!若言色妙者,當平等論之。所以然者,於色有氣-[18]-味。若色無味者,眾生終不染著,以其有味故,五欲之中色為最妙。然色有過失。若當色無過失,眾生則-[19]-無厭患,以其有過失故,眾生厭患之。然色有出要。若當色無出要者,此眾生類不得出生死之海;以其出要故,眾生得至無畏涅槃城中。五欲之中色為最妙。 @[0682c01]@「然復,大王!若言聲妙者,當平等論之。所以然者,於聲有氣味故。若聲無味者,眾生終不染著;以其有味故,五欲之中聲為最妙。然聲有過失。若當聲無過失,眾生則[*]無厭患;以其有過失故,眾生厭患之。然聲有出要。若當聲無出要者,此眾生類不得出生死之海;以其出要故,眾生得至無畏涅槃城中。五欲之中聲為最妙。 @[0682c09]@「大王當知,若言香妙者,當平等論之。所以然者,於香有氣味故。若香無氣味者,眾生之類終不染著;以其有味故,五欲之中香為最妙。然香有過失。若香無過失者,眾生則不厭患;以其有過失故,眾生厭患之。然香有出要。若當香無出要者,此眾生類不得出生死之海;以其出要故,眾生得至無畏涅槃城中。五欲之中香為最妙。 @[0682c17]@「然復,大王!若言味妙者,當平等論之。所以然者,於味有氣味故。若味無氣味者,眾生之類終不染著;以其有氣味故,五欲之中味為最妙。然味有過失。若當味無過失者,眾生則不厭患;以其有過失故,眾生厭患之。然味有出要。若當味無出要者,此眾生類不得出生死之海;以其出要故,眾生得至無畏涅槃城-[20]-中。味為最妙。 @[0682c24]@「然復,大王當知,-[21]-言細滑妙者,當平等論之。所以然者,於細-[22]-滑無氣味者,眾-[23]-生終不染著,以其有味故,五欲之中細滑為最妙。然細滑有過失。若細滑無過失者,眾生之類則不厭患之;以其有過失故,眾生厭患之。然細滑有出要。若當細滑無出要者,此眾生類不得出生死之海;以其出要故,眾生得至無畏涅槃城中。五欲之中細滑-[1]-為最妙。是故,大王!所樂之處,心即染著。如是,大王!當作是知。」 @[0683a05]@爾時,五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20] 含=鋡【聖】* 「含」,聖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為「含」,今依據聖本改作「鋡」。 [21] 五=四【聖】* 「五」,聖本作「四」。 「四」,大正藏原為「五」,今依據聖本改作「四」。 [22] (東晉…譯)=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聖】 ???? [23] 三=二【聖】 「三」,聖本作「二」。 「二」,大正藏原為「三」,今依據聖本改作「二」。 [24] ~S. 3. 2. 2. Pañcarājāno. ??? [25] 波斯匿~Pasenadi ??? [26] 勝=妙【明】 「勝」,明本作「妙」。 「妙」,大正藏原為「勝」,今依據明本改作「妙」。 [27] 是=此【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此」。 「此」,大正藏原為「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此」。 [28] 為最勝=最為勝【宋】【元】,=最為妙【明】 ???? [1] 論=說【聖】 「論」,聖本作「說」。 「說」,大正藏原為「論」,今依據聖本改作「說」。 [2] 共=離共【宋】,=雖共【元】【明】 ???? [3] 〔以〕-【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以」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以」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4] 深=染【宋】【元】【明】【聖】 「深」,宋、元、明、聖四本作「染」。 「染」,大正藏原為「深」,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染」。 [5] 上最妙=妙最上【宋】【元】【明】 「上最妙」,宋、元、明三本作「妙最上」。 「妙最上」,大正藏原為「上最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妙最上」。 [6] 〔彼人〕-【聖】 聖本無「彼人」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彼人」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7] (若復人彼不著色香味細滑之法)+若【聖】 「若」,聖本作「若復人彼不著色香味細滑之法若」。 大正藏無「若復人彼不著色香味細滑之法」十三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8] 聲+(香)【聖】 「聲」,聖本作「聲香」。 大正藏無「香」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9] 〔彼人〕-【聖】 聖本無「彼人」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彼人」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10] 香+(味)【聖】 「香」,聖本作「香味」。 大正藏無「味」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11] 〔彼人〕-【聖】 聖本無「彼人」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彼人」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12] 克=剋【宋】*【元】*【明】*【聖】 「克」,宋、元、明、聖四本作「剋」。 「剋」,大正藏原為「克」,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剋」。 [13]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14] 復=欲【元】【明】 「復」,元、明二本作「欲」。 「欲」,大正藏原為「復」,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欲」。 [15] 最為妙=為最妙【聖】 「最為妙」,聖本作「為最妙」。 「為最妙」,大正藏原為「最為妙」,今依據聖本改作「為最妙」。 [16] 欲=願【宋】【元】【明】【聖】 「欲」,宋、元、明、聖四本作「願」。 「願」,大正藏原為「欲」,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願」。 [17] 彼=從【元】 「彼」,元本作「從」。 「從」,大正藏原為「彼」,今依據元本改作「從」。 [18] 味+(故)【明】 「味」,明本作「味故」。 大正藏無「故」字,今依據明本補上。 [19] 無=不【宋】*【元】*【明】* 「無」,宋、元、明三本作「不」。 「不」,大正藏原為「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不」。 [20] 中+(五欲之中)【宋】【元】【明】 「中」,宋、元、明三本作「中五欲之中」。 大正藏無「五欲之中」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1] (若)+言【宋】【元】【明】 「言」,宋、元、明三本作「若言」。 大正藏無「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2] 滑+(有氣味若細滑)【宋】【元】【明】 「滑」,宋、元、明三本作「滑有氣味若細滑」。 大正藏無「有氣味若細滑」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3] 生+(之類)【宋】【元】【明】 「生」,宋、元、明三本作「生之類」。 大正藏無「之類」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 為最=最為【宋】【元】【明】 「為最」,宋、元、明三本作「最為」。 「最為」,大正藏原為「為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最為」。 ====[註解]==== [] 波斯匿:優婆塞名,是舍衛城的城主、拘薩羅國的國王,相傳與佛陀同年紀。年長後繼承王位,早年暴惡無信,後來因末利夫人的引導,篤信佛法,治理拘薩羅國及迦尸國,國威強盛。他將妹妹為韋提希夫人嫁給摩竭提國頻婆娑羅王,女兒勝鬘夫人嫁給阿踰闍國友稱王。又譯為「勝軍」。 [] 毘沙:毘舍(毘沙)離城的城主,佛陀稱讚他「好喜惠施」第一。毘舍離城是古印度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耆國的首都,這個城內主要的種族叫離車,佛世時此種族實施共和制,頗為富強。 [] 優填:優婆塞名,憍賞彌國的國王,受王后舍彌的接引而皈依三寶,成為佛教的大護法。佛陀稱讚他「至心向佛,意不變易」第一。依《增壹阿含經》卷二十八〈聽法品 36〉第5經所載,佛陀曾至三十三天為母說法,為時甚久,優填王以未能禮佛而憂苦成疾,群臣因此造一尊五尺佛像供王瞻禮,國王就痊癒了,相傳此為造佛像的起源。又譯為「優陀延那」。 [] 惡生:國王名。波斯匿王之子,末利夫人所生。弒父王而嗣王位,又以舊怨滅迦毘羅城之釋種。又稱為「流離王」。 [] 優陀延:(一般解釋優陀延王為優填王的異譯名。但是在增壹阿含第三十六品第五經提到「我是南海之主,名優陀延」,應該是不同人。事蹟不詳。???) [] 性行:習性。 [] 深著:深度染著。 ====[對應經典]==== *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二#一一四九|《雜阿含經》卷四十二第1149經]]。 * {ref>BZa04.10} * {ref>S03.02.02} * {ref>A05.195} * {ref>J-C} ====[讀經拾得]==== *五欲沒有哪項是最妙的,而是對於哪項有偏好的人,那項就最妙。所謂「色不迷人人自迷」,同樣一個東西,某些人就迷,某些人就不迷。為什麼會迷,而無法放下?《雜阿含經》卷九第250經說:「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人不一定就會被物所綁住,物也不一定就會被人所綁住;「於其中間,若彼欲貪,是其繫也」,由於有欲貪的關係,才讓人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雜阿含經》卷二第41、42、58等經有定義味、患、離:「緣色生喜樂,是名色味;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若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CBETA, T02, no. 99, p. 14, c21-23) 【以下待改為五欲的味、患、離的例子。】 *《中阿含經》卷二十五〈因品4〉第99經苦陰經 (CBETA, T01, no. 26, p. 585, c17-p. 586, a28) 有舉出色及受的味、患、離的實例。《增壹阿含經》卷十二〈三寶品21〉第9經則以通俗的例子說明五欲及五陰的味、患、離。 *色、受、想、行、識之「味」有什麼生活上的例子? 色味:漂亮的東西讓人愛著於其滋味。 受味:舒服的感受讓人愛著於其滋味。 想味:取相清晰,讓人愛著於其滋味。 行味:造作而成功,讓人愛著於其滋味。 識味:正確的識別,讓人愛著於其滋味。 什麼是愛著於「識味」?以打坐時來舉例,明明是要練習專注在打坐的方法上、放下其它一切,但是腦袋一直轉、停不下來,也算是因為染著於識,無法放下。 *色、受、想、行、識之「患」有什麼生活上的例子? 色患:漂亮的東西會毀壞。 受患:舒服的感受會消逝。 想患:取相不一定清晰。 行患:造作可能失敗。 識患:識別可能錯誤。 *色、受、想、行、識之「離」有什麼生活上的例子? 色離:見美不貪著,見醜不嫌惡。 受離:受苦不生瞋,受樂不忘形。 想離:心中不管浮現什麼相,都不貪著。 行離:自己的意志是否能貫徹、都不起煩惱。 識離:不管識別正確或錯誤,都不執著。 在禪修中觀照的實例,在卷八將有更細部的討論,屆時可參見卷八[[agama:雜阿含經卷第八#一九八|第198]]、[[agama:雜阿含經卷第八#二〇九|209經]]的「讀經拾得」。 =====(二)@@[0683a06]@@===== @[0683a06]@聞如是: @[0683a06]@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683a07]@爾時,舍衛城中有月光長者,饒財多寶,象馬七珍皆悉備具,金、銀、珍寶不可稱計。然月光長者無有兒息。爾時,長者以無兒故,求禱天神,請求日、月、天神、地神、[[鬼子母]]-[]-、四天王、二十八大-[2]-神鬼王、釋及梵天、山神、樹神、[[五道之神]]-[]-、樹木、藥草,[[靡處不周]]-[]-,皆悉[[歸命]]-[]-,見賜一男兒。 @[0683a13]@爾時,月光長者婦經數日中便自懷妊,即語長者:「-[3]-我自懷[*]妊。」即語長者:「我自覺有-[4]-娠。」長者聞已,歡喜[躍踊>踊躍],不能自勝,即與夫人敷好床座,食好甘食,著好衣裳。 @[0683a17]@是時,夫人經八、九月,便生男兒,顏色端正,世之希有,如桃華色。是時,此兒兩手執無價摩尼珠,即時,便說此偈: 「此家頗有財,  寶物及穀食,\\  我今欲惠施,  使貧無有乏。\\  若此無物者,  財寶及穀食,\\  今有無價珠,  常用惠施人。」\\ @[0683a24]@是時,父母及家中人聞此語已,各各馳走:「云何乃生此鬼魅種?」唯有父母哀愍兒故,不東西馳走。即時,母向兒說此偈: 「為[[天乾沓和]]-[]-,  鬼魅及羅剎,\\  是誰姓字何,  我今欲知之。」\\ @[0683a29]@是時,小兒復以偈報母曰: 「非天乾沓和,  非鬼魅羅剎,\\  我今父母生,  是人不足疑。」\\ @[0683b03]@是時,夫人聞此語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以此因緣,盡向月光長者說-[5]-是語。 @[0683b04]@時,長者便作是念:「此將是何緣?我今當以此事向[[尼-[6]-犍子-[7]-]]-[]-說。」即抱此兒詣尼[*]犍子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月光長者以此因緣具向尼[*]犍子說。時,尼[*]犍子聞此語已,告長-[8]-者:「此兒薄福之人,無益於身;當取殺之。若不殺者,門戶衰耗,皆當死盡。」 @[0683b10]@是時,月光長者作是思惟:「我前後來無有兒息,由此因緣,請求天地,無處不遍,乃經歷爾許年歲,方生此兒,我今不堪取此兒殺。當更問餘沙門、婆羅門,令斷我疑。」 @[0683b14]@爾時,如來成佛未久,眾人稱號名大沙門,是時,月光長者便作是念:「我可-[9]-以因緣,具向大沙門說之。」是時,長者即從座起,抱此兒往詣世尊所。中道復作是念:「今有長老梵志,年過耆艾,聰明黠慧,眾人所敬待,彼尚不知、不見,況此沙門瞿曇!年少學道未久,豈能知此事乎?將恐不解吾疑。我今宜可中道還家。」 @[0683b21]@是時,有天神昔與長者知舊,知長者心中所念,在虛空中而告之曰:「長者當知,小可前進,必當獲利,得大果報,亦當至甘露之處。如來出世甚為難遇,如來降甘露雨。時時乃有。又復,長者!有四事最-[10]-小不可輕。云何為四?國王雖小最不可輕;火雖小亦不可輕;龍雖小復不可輕;學道之人雖復年幼亦不可輕。是謂,長者!有此四事最不可輕。」 @[0683c01]@是時,天神便說此偈: 「國王雖復小,  斬害由其法,\\  小火雖未熾,  焚燒山草木。\\  神龍雖現小,  降雨隨時宜,\\  學者年幼稚,  度人無有量。」\\ @[0683c06]@爾時,月光長者心開意解,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即前進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 @[0683c08]@爾時,世尊告長者曰:「今此小兒極有大福,此小兒若當大者,當將五百徒眾來至我所,而出家學道得阿羅漢,我聲聞中福德第一,無能及者。」 @[0683c11]@是時,長者聞此語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白世尊言:「如世尊教,非如尼揵子語。」是時,月光長者重白世尊:「唯願受請及比丘僧并愍此小兒。」爾時,世尊默然受請。 @[0683c15]@時,長者[*]以見默然受請,即從座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還至家中,供辦種種甘饌飲食,敷好坐具,清旦自白:「時到,-[11]-唯願降神。」 @[0683c18]@是時,世尊[*]以知時到,將諸比丘前後圍遶,入舍衛城,至長者家,即就于座。是時,長者見佛、比丘僧坐-[12]-已定,即辦種種飲食,自手斟酌,歡喜不亂,[*]以見食竟,除去鉢器,行清淨水,更取[[小座]]-[]-,-[13]-如來前坐,欲得聞佛所說妙法。是時,月光長者白世尊言:「我今持居家田業盡與此兒,唯願世尊當與立名。」 @[0683c25]@世尊告曰:「此兒生時,人皆馳走東西,云是尸婆羅鬼,今即-[14]-立-[15]-字[[尸婆羅]]-[]-。」 @[0683c27]@爾時,世尊漸與長者及長者婦而說妙論,所-[16]-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漏為大患,出要為妙。爾時,世尊以見長者及長者婦,心開意解,無復狐疑,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1]-習、盡、道,是時世尊盡與長者說之,令發歡喜之心。長者夫婦即於座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猶如新白[(畾/且)*毛]易染為色。是時,長者夫婦亦復如是,即於座上得法眼淨,彼以見-[2]-法,分別諸法,[*]以度猶豫,無復狐疑,得無所畏,解如來深奧之法,即受五戒。 @[0684a08]@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祀祠>祠祀]火為上,  諸論頌為首,\\  王為人中尊,  海為眾流源,\\  月為星中明,  日為眾明最。\\  八方及上下,  所生萬品物,\\  欲求其福者,  [[三佛]]-[]-最為尊。」\\ @[0684a14]@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即從座起而去。 @[0684a14]@是時,長者求五百童子,-[3]-使侍衛尸婆羅。是時,尸婆羅年向二十,往至父母所,白父母言:「唯願二尊許使出家學道。」 @[0684a17]@爾時,二親即便聽許。所以然者,世尊先[*]以記之,當將五百童子至世尊所,求作沙門。是時,尸婆羅及五百人禮父母足,便退而去。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尸婆羅白世尊言:「唯願聽許,得在道次。」 @[0684a22]@是時,世尊即便聽許使作沙門。未經幾日,便成阿羅漢,六通清徹,-[4]-具八解脫。是時,五百童子前白佛言:「唯願世尊聽作沙門。」世尊默然-[5]-可之,出家未經幾日,便成-[6]-羅漢。 @[0684a26]@爾時,尊者尸婆羅還在舍衛國本邦之處,眾-[7]-人敬仰,得四事供養:衣被、飲食、床-[8]-褥臥具、病瘦醫藥。是時,尊者尸婆羅便作是念:「我今在此本邦之中,極為煩鬧,今可在人間遊化。」是時,尊者尸婆羅到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乞食已,還詣所止,收攝坐具,著衣持鉢,出祇-[9]-桓精舍,將五百比丘,前後圍遶,在人間遊化;所至到處,無不供養者,皆供給衣被、-[10]-飲食、床褥臥-[11]-具、病瘦醫藥。復有諸天告諸村落:「今有尊者尸婆羅,得阿羅漢福德第一,將五百比丘,在人間遊化。諸賢可往供養,今不-[12]-為者,後悔無益。」 @[0684b09]@是時,尊者尸婆羅便作是念:「今甚厭患此供養,當何處避之,令人不知吾處?」是時,即入深山之中。諸天復在村落間,各各告曰:「今-[13]-尊者尸婆羅在此山中,可往供養;今不為者,後悔無益。」是時,人民-[14]-聞天語已,即負飲食,往詣尊者尸婆羅所:「唯願尊住,為我等故。」 @[0684b15]@是時,尸婆羅漸漸人中遊化,來至羅-[15]-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16]-丘五百人俱,亦得供養衣被、[*]飲食、床褥臥具、病瘦醫藥。時,尸婆羅復作是念:「我今向在何處[[夏坐]],-[17]-令人不知吾處?」復重作-[18]-念:「當在耆闍山東,[[廣普山]]-[]-西,於中夏坐。」即將五百比丘,在彼山中而受夏坐。 @[0684b21]@是時,釋提桓因知尸婆羅心中所念,即於山中化作[[浮圖]]-[]-,園果樹木皆悉備具,周匝有浴池,化作五百高臺,復化作五百床座,復化作五百小床座,復化作五百[[繩床]]-[]-,以天甘露而食之。是時,尊者尸婆羅便作是念:「我今-[19]-已夏坐訖,不見如來甚久,今可往親覲世尊。」即將五百比丘,-[20]-往舍衛城,爾時盛熱,比丘眾皆悉汗出,污染身體。 @[0684b29]@是時,尊者尸婆羅作是念:「今日比丘眾身體極熱,得少許雲在上及細雨者,甚是佳事,值小浴池及得少漿。」以生此念,即空中有大雲,及作細雨,亦有浴池。有四非人負好甘漿:「毘沙門-[21]-王所遣,唯願尊者受此甘漿,及施比丘僧。」爾時,受此漿已,與比丘僧使飲之。 @[0684c06]@爾時,尸婆羅復作是念:「我今可在此間止宿。」是時,釋提桓因知尸婆羅心中所念,即於道側,化作五百房舍,床-[22]-臥備具。是時,諸天奉上飲食,尸婆羅食訖,即從-[23]-坐起而去。 @[0684c10]@爾時,尊者尸婆羅叔父在舍衛城內住,饒財多寶,無所短乏。然復慳貪,不肯布施,不信佛、法、眾,不造功德。是時,諸親族語此人曰:「長者!用此財貨為?然復不作後世-[24]-遺糧。」 @[0684c14]@爾時,彼長者聞此語已,一日之中以百千兩金布施與外道梵志,不向[[三尊]]-[]-。 @[0684c16]@是時,尊者尸婆羅聞叔父以百千兩金施與外道異學,不布施與三尊。是時,尊者尸婆羅往詣祇-[25]-洹精舍,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與尸婆羅說微妙之法。是時,尊者尸婆羅從如來聞法已,即從[*]坐起,禮世尊足,右繞三匝,便退而去。 @[0684c22]@是時,尊者尸婆羅即-[26]-其日,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漸漸往詣叔父家。到已,在門外默然立。是時,長者見尊者尸婆羅在門外乞食,即語之曰:「汝昨日何故不來?我昨日以百千兩金惠施,我可以一張[[㲲]]-[]-,持用施卿。」 @[0684c27]@尸婆羅對曰:「我今不用㲲為,今日來者,故乞食耳。」 @[0684c28]@長者對曰:「我昨日以用百千兩金惠施,更不能復惠施。」 @[0684c29]@是時,尊者尸婆羅欲得度長者故,便飛在空中,身出水火,坐臥經行,隨意所造。是時,長者見此變化已,便作是說:「可還來下就坐,今當相施。」 @[0685a04]@是時,尊者尸婆羅即捨神足,尋來就坐。是時,彼長者以-[1]-弊惡飲食極為麤-[2]-醜,與尊者尸婆羅使食之。是時,尊者尸婆羅生長豪家,飲食自恣,但以彼長者故,而受此食,便取食之。是時,尊者尸婆羅食訖,還詣所在。 @[0685a09]@即其夜,虛-[3]-空神天來語-[4]-長者曰: 「善施極大施,  乃與尸婆羅,\\  無欲以解脫,  愛斷以無疑。」\\ @[0685a12]@夜半、清旦二時說此偈: 「善施極大施,  乃與尸婆羅,\\  無欲以解脫,  愛斷以無疑。」\\ @[0685a15]@是時,長者聞天人語,便作是念:「我昨日以百千兩金施與外道,乃無此應;我今日以弊惡食施與尸婆羅,乃致此應。何時當曉?自當以百千兩金-[5]-施尸婆羅。」是時,長者即其日檢校家中,-[6]-有直百千兩金者,即持詣尸婆羅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爾時,長者以-[7]-百千兩金,奉上尸婆羅,並作是-[8]-語:「唯願受此百千兩金。」 @[0685a22]@是時,尊者尸婆羅報曰:「當使長者受福無窮,長-[9]-壽自然;然復如來不許比丘受百千兩金。」 @[0685a24]@是時,長者便往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彼長者白-[10]-世尊言:「唯願世尊使尸婆羅比丘受此百千兩金,使我蒙其福。」 @[0685a27]@爾時,世尊告一比丘:「汝往至尸婆羅比丘所,云吾喚卿。」 @[0685a28]@比丘對曰:「如是。世尊!」是時,彼比丘從佛受教,即往至彼尸婆羅所,以如來語而告之。 @[0685b01]@是時,尊者尸婆羅承彼比丘語,即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告尸婆羅曰:「汝今可受此長者百千兩金,-[11]-使蒙其福,此是宿緣之業,可受其報。」 @[0685b05]@尸婆羅對曰:「如是。世尊!」 @[0685b06]@是時,尊者尸婆羅即時而說-[12]-[[噠嚫]]-[]-: 「施衣及餘物,  欲求其福德,\\  往至天世人,  五-[13]-樂自娛樂。\\  從天至人中,  度有無疑難,\\  涅槃無為處,  諸佛之所樂。\\  施惠無難者,  蒙此獲福祐,\\  當起慈惠心,  作福無有懈。」\\ @[0685b13]@是時,尊者尸婆羅語長者言:「可持此百千兩金,著我房中。」爾時,長者承受其教,持此百千兩金,著尊者尸婆羅房中,便退而去。 @[0685b15]@是時,尸婆羅告諸比丘:「諸有所乏者,來至此而取之。若復須衣被、[*]飲食、床-[14]-敷臥具、病瘦醫藥,皆來取之,勿在餘處而求之也。展轉相告令知之。」 @[0685b19]@是時,眾多比丘白世尊言:「此尸婆羅昔作何福,生長者家,端-[15]-正無雙,如桃華色?復作何福,兩手捉珠出母胎中?復作何福,將五百人,詣如來所,出家學道,值如來世?復作何福,所至到處,衣食自然無所短乏,餘比丘無能及者?」 @[0685b2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久遠九十一劫,有佛號[[毘婆尸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出現於世,遊在槃頭國界,與六十萬八千眾-[16]-俱。四事供養:衣被、飲食、床[*]敷臥具、病瘦醫藥。 @[0685b29]@「爾時,有梵志名曰耶若達,住彼土界,饒財多寶,金銀、珍寶、車璩、-[17]-馬瑙、真珠、-[18]-琥珀,不可稱計。是時,耶若達出彼國界,往至毘婆尸如來所。到-[19]-已,共相問訊,在一面坐。是時,毘婆尸如來漸與說法,便發歡喜之心,-[20]-是時,耶若達白毘婆尸如來:『-[21]-唯願當受我請,欲飯佛及比丘僧!』是時,如來默然受請。耶若達梵志以見世尊默然受請,即從座起,遶佛三匝而-[22]-去,-[23]-至家中辦種種甘饌飲食。 @[0685c09]@「是時,耶若達夜半便作是念:『我今已辦種種飲食,唯-[24]-乏無酪,明日清旦當往城門中,其有賣酪者,盡當買之。』是時,耶若-[25]-達清旦敷好坐具,尋復詣城門中求酪。 @[0685c13]@「當於爾時,有放牛人持酪,名尸婆羅,欲往祠祀。是時,耶若達梵志語放牛人曰:『卿酪賣者,-[26]-吾當與價。』尸婆羅報曰:『我今欲祠祀。』婆羅門報曰:『汝今祀天為何所求?但賣與我,當重顧價。』放牛人報曰:『梵志!-[27]-今用酪為?』梵志報曰:『我今請毘婆尸如來及比丘僧;然飲食盡辦,唯無有酪。』是時,尸婆羅問梵志曰:『毘婆尸如來者,為何等相貌?』梵志報曰:『如來者,無與-[28]-等,戒具清淨,慧、定三昧-[29]-不可及,天上、人中無能及者。』 @[0685c23]@「是時,耶若達梵志歎說如來之德,尸婆羅聞已心開意解。是時,尸婆羅語梵志曰:『我今躬持此酪往施如來,復用祀天為?』是時,耶若達梵志將此放牛人往至家-[30]-中,即白:『時到。今正是時,唯尊屈-[31]-顧!』 @[0685c27]@「時,如來以知時到,著衣持鉢,將諸比丘,前後圍遶,至耶若達梵志家,各次第坐。是時,放牛人見如來容貌世之希有,諸根-[1]-惔怕,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2]-亦如日月,猶如須彌山出眾山上,光明遠照,靡不蒙潤。見已歡喜,便前進世尊所,而作是說:『設當如來功德如梵志所論者,使此一瓶酪盡充眾僧!』爾時,尸婆羅白世尊言:『願-[3]-受此酪!』是時,如來即舒鉢受酪,亦復與比丘僧,猶故有酪。 @[0686a07]@「爾時,放牛人白世尊言:『今故有餘酪。』時,如來告曰:『汝今更持此酪施佛及比丘眾。』時,放牛人對曰:『如是。世尊!』是時,放牛人更重行酪,猶故遺餘酪在。放牛人復白佛言:『今故有遺餘酪在。』是時,如來告此人-[4]-曰:『今可持此酪與比丘尼眾、優婆塞、優婆-[5]-夷眾,使得充飽。』故有遺餘酪在。爾時,佛語放牛人:『汝今-[6]-持此酪與[[檀越]]主人。』對曰:『如是。』尋復與檀越主人,故有遺餘酪在。復施與乞人貧匱者,亦有遺餘酪在。來白佛言:『故有遺餘酪在。』時佛告曰:『今持此酪,-[7]-瀉著淨地,若著水中。所以然者,我不見有-[8]-人、天及世-[9]-能消此酪者,唯除如來。』-[10]-放牛人即受佛教,持此酪而著水中。尋時,水中大火-[11]-炎出,高數十-[12]-仞。 @[0686a22]@「是時,放牛人見此變怪已,歎未曾有,還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叉手而住,復作此誓願:『-[13]-今持此酪施與四部之眾,設當有福德者,緣此福祐,莫墮八難之處,莫生貧匱之家,所生之處,六情完具,面目端正,亦莫在家,使將來之世亦值如此聖尊。』 @[0686a28]@「比丘當知,三十一劫復有佛名[[式詰如來]]-[]-,出現於世。是時,式詰如來遊化於野馬世界,與大比丘十萬人俱。是時,式詰如來到時,著衣持鉢,入城乞食。時,彼城中有大商客,名曰善-[14]-財,遙見式詰如-[15]-來諸根寂靜,容貌端正,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面如日月。見已,便發歡喜之心,前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賈人以好寶-[16]-珠,散如來上,現其[[微心]]-[]-,-[17]-普作誓願:『持此功德,所生之處,饒財多寶,無所乏短,無令手中有空缺時,乃至母胞胎中亦使不空。』 @[0686b09]@「於此劫中復有[[毘舍羅婆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18]-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爾時,有長者名善覺,饒財多寶,復-[19]-請毘舍羅婆如來.至真.等正覺,及比丘僧。時,彼長者少於[[使人]]-[]-,是時長者躬自辦種種甘饌飲食,-[20]-飯彼如來,作是誓願:『我持-[21]-功德,所生之處,常值三-[22]-尊,無所短乏,恒多使-[23]-人,令將來之世值如來,如今日也。』 @[0686b17]@「今此賢劫中有佛名[[拘-[24]-屢孫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爾時,有長者名多財,復請拘[*]屢孫如來,七日之中飯佛及比丘僧,供養衣被、[*]飲食、床[*]敷臥具、病瘦醫藥:『所生之處常饒財多寶,莫生貧賤之家,使我所生之處恒得四事供養,為四部之眾、國王、人民所見宗敬,天、龍、鬼神、人若非人,所見接遇。』 @[0686b24]@「諸比丘當知,爾時耶若達梵志,豈異人乎?莫作是觀。所以然者,今月光長者-[25]-今身是也。爾時放牛人,名尸婆羅,以酪供養佛者,今比丘尸婆羅是也。爾時善財賈人,豈異人乎?莫作是觀,今尸婆羅比丘是也。爾時善覺長者,豈異人乎?莫作是觀,今尸婆羅比丘-[26]-是。爾時多財長者,豈異人乎?莫作是觀,今日尸婆羅比丘是也。 @[0686c03]@「諸比丘當知,尸婆羅比丘作此誓願:『使我所生之處,恒端正無雙,常在富貴家生,使將來之世值遇世尊,設為我-[27]-說者,即得解脫,得出家作沙門。』緣此功德,今尸婆羅比丘得生富貴家,端正無雙,今遭值我,即得阿羅漢。然比丘當知,復以寶珠散如來上,持是功德,今處母胎,手執雙珠出母胎中,-[28]-價直閻浮提,當生之日便作是說。復請拘[*]屢孫如來求多使人,今將五百徒眾-[29]-至我所,出家學道,-[30]-得阿羅漢。復-[31]-於七日之中供養拘[*]屢孫如來,求得四事供養,今日不乏衣被、[*]飲食、床敷臥具、病瘦醫藥。緣此功德,餘比丘所不及,釋提桓因身來供養給其所須,又且諸天轉告村落,使四部之眾知有尸婆羅,此其義也。我弟子中第一福德者,尸婆羅比丘是也。」 @[0686c18]@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2] 神鬼=鬼神【宋】【元】【明】 「神鬼」,宋、元、明三本作「鬼神」。 「鬼神」,大正藏原為「神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鬼神」。 [3] 〔我自懷妊即語長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我自懷妊即語長者」八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我自懷妊即語長者」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4] 娠=身【聖】 「娠」,聖本作「身」。 「身」,大正藏原為「娠」,今依據聖本改作「身」。 [5] 是語=此語【宋】【元】,=是【明】 ???? [6] 犍=健【宋】*【元】*【明】*【聖】 「犍」,宋、元、明、聖四本作「健」。 「健」,大正藏原為「犍」,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健」。 [7] 說+(是時月光長者)【宋】【元】【明】 「說」,宋、元、明三本作「說是時月光長者」。 大正藏無「是時月光長者」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8] 者+(曰)【宋】【元】【明】 「者」,宋、元、明三本作「者曰」。 大正藏無「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9] 以+(此)【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以此」。 大正藏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0] 〔小〕-【聖】 聖本無「小」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小」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11] 唯願=唯尊【宋】【元】,=惟尊【明】 ???? [12]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13] (在)+如【宋】【元】【明】 「如」,宋、元、明三本作「在如」。 大正藏無「在」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4] 立=云【聖】 「立」,聖本作「云」。 「云」,大正藏原為「立」,今依據聖本改作「云」。 [15] 字+(名)【宋】【元】【明】 「字」,宋、元、明三本作「字名」。 大正藏無「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6] 〔謂〕-【聖】 聖本無「謂」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謂」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1] 習=集【元】【明】 「習」,元、明二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2] 法+(得法)【宋】【元】【明】 「法」,宋、元、明三本作「法得法」。 大正藏無「得法」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 使=便【聖】 「使」,聖本作「便」。 「便」,大正藏原為「使」,今依據聖本改作「便」。 [4] 具八=俱【聖】 「具八」,聖本作「俱」。 「俱」,大正藏原為「具八」,今依據聖本改作「俱」。 [5] 可=許【宋】【元】【明】 「可」,宋、元、明三本作「許」。 「許」,大正藏原為「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許」。 [6] (阿)+羅【宋】【元】【明】 「羅」,宋、元、明三本作「阿羅」。 大正藏無「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7] 人=生【聖】 「人」,聖本作「生」。 「生」,大正藏原為「人」,今依據聖本改作「生」。 [8] 褥=蓐【宋】【元】【聖】 「褥」,宋、元、聖三本作「蓐」。 「蓐」,大正藏原為「褥」,今依據宋、元、聖三本改作「蓐」。 [9] 桓=洹【宋】【元】 「桓」,宋、元二本作「洹」。 「洹」,大正藏原為「桓」,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洹」。 [10] 飲=飯【宋】*【元】*【明】* 「飲」,宋、元、明三本作「飯」。 「飯」,大正藏原為「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飯」。 [11] 〔具〕-【明】 明本無「具」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具」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12] 為=去【聖】 「為」,聖本作「去」。 「去」,大正藏原為「為」,今依據聖本改作「去」。 [13] (世)+尊【聖】 「尊」,聖本作「世尊」。 大正藏無「世」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14] 聞=間【元】 「聞」,元本作「間」。 「間」,大正藏原為「聞」,今依據元本改作「間」。 [15] 閱=越【明】 「閱」,明本作「越」。 「越」,大正藏原為「閱」,今依據明本改作「越」。 [16] 丘+(眾)【宋】【元】【明】 「丘」,宋、元、明三本作「丘眾」。 大正藏無「眾」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7] 令=使【宋】【元】【明】 「令」,宋、元、明三本作「使」。 「使」,大正藏原為「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使」。 [18] (是)+念【宋】【元】【明】 「念」,宋、元、明三本作「是念」。 大正藏無「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9] 已=以【宋】【元】【明】 「已」,宋、元、明三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以」。 [20] 往+(詣)【宋】【元】【明】 「往」,宋、元、明三本作「往詣」。 大正藏無「詣」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1] 〔王〕-【聖】 聖本無「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王」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22] 臥=座【宋】【元】【明】 「臥」,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23]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24] 遺=資【宋】【元】【明】 「遺」,宋、元、明三本作「資」。 「資」,大正藏原為「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資」。 [25] 洹=桓【明】 「洹」,明本作「桓」。 「桓」,大正藏原為「洹」,今依據明本改作「桓」。 [26] (以)+其【宋】【元】【明】 「其」,宋、元、明三本作「以其」。 大正藏無「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 弊=憋【宋】【元】 「弊」,宋、元二本作「憋」。 「憋」,大正藏原為「弊」,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憋」。 [2] 醜=澀【宋】【元】【明】 「醜」,宋、元、明三本作「澀」。 「澀」,大正藏原為「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澀」。 [3] 空+(中)【宋】【元】【明】 「空」,宋、元、明三本作「空中」。 大正藏無「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4] (此)+長【宋】【元】【明】 「長」,宋、元、明三本作「此長」。 大正藏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5] 施+(與)【宋】【元】【明】 「施」,宋、元、明三本作「施與」。 大正藏無「與」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6] (所)+有【宋】【元】【明】 「有」,宋、元、明三本作「所有」。 大正藏無「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7] (此)+百【宋】【元】【明】 「百」,宋、元、明三本作「此百」。 大正藏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8] 語=念【元】【明】 「語」,元、明二本作「念」。 「念」,大正藏原為「語」,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念」。 [9] 壽=受【宋】【元】【明】 「壽」,宋、元、明三本作「受」。 「受」,大正藏原為「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受」。 [10] 世=尊【元】 「世」,元本作「尊」。 「尊」,大正藏原為「世」,今依據元本改作「尊」。 [11] 使蒙=便滿【聖】 「使蒙」,聖本作「便滿」。 「便滿」,大正藏原為「使蒙」,今依據聖本改作「便滿」。 [12] 「噠」,大正藏原為「達」,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噠」。 [13] 樂=欲【宋】【元】【明】 「樂」,宋、元、明三本作「欲」。 「欲」,大正藏原為「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欲」。 [14] 〔敷〕-【聖】* 聖本無「敷」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敷」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15] 正=政【聖】 「正」,聖本作「政」。 「政」,大正藏原為「正」,今依據聖本改作「政」。 [16] (共)+俱【宋】【元】【明】 「俱」,宋、元、明三本作「共俱」。 大正藏無「共」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7] 馬=碼【宋】【元】【明】 「馬」,宋、元、明三本作「碼」。 「碼」,大正藏原為「馬」,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碼」。 [18] 琥珀=虎魄【聖】 「琥珀」,聖本作「虎魄」。 「虎魄」,大正藏原為「琥珀」,今依據聖本改作「虎魄」。 [19]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20] 是=爾【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爾」。 「爾」,大正藏原為「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爾」。 [21] 唯=以【聖】 「唯」,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唯」,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22] 〔去〕-【聖】 聖本無「去」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去」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23] (往)+至【宋】【元】【明】 「至」,宋、元、明三本作「往至」。 大正藏無「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4] 乏無=無有【宋】【元】【明】 「乏無」,宋、元、明三本作「無有」。 「無有」,大正藏原為「乏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無有」。 [25] 達+(梵志)【宋】【元】【明】 「達」,宋、元、明三本作「達梵志」。 大正藏無「梵志」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6] 〔吾〕-【聖】 聖本無「吾」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吾」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27] 今=令【元】 「今」,元本作「令」。 「令」,大正藏原為「今」,今依據元本改作「令」。 [28] 等+(也)【宋】【元】【明】 「等」,宋、元、明三本作「等也」。 大正藏無「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9] (皆)+不【宋】【元】【明】 「不」,宋、元、明三本作「皆不」。 大正藏無「皆」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0] 中+(往詣佛所)【宋】【元】【明】 「中」,宋、元、明三本作「中往詣佛所」。 大正藏無「往詣佛所」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1] 顧=願【宋】 「顧」,宋本作「願」。 「願」,大正藏原為「顧」,今依據宋本改作「願」。 [1] 惔=淡【宋】,=憺【明】 ???? [2] 亦=面【宋】【元】【明】 「亦」,宋、元、明三本作「面」。 「面」,大正藏原為「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面」。 [3] 受=授【宋】 「受」,宋本作「授」。 「授」,大正藏原為「受」,今依據宋本改作「授」。 [4] 曰+(今)【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曰今」。 大正藏無「今」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5] 夷=斯【宋】【元】【明】【聖】 「夷」,宋、元、明、聖四本作「斯」。 「斯」,大正藏原為「夷」,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斯」。 [6] (可)+持【宋】【元】【明】 「持」,宋、元、明三本作「可持」。 大正藏無「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7] 瀉=寫【宋】【元】【聖】 「瀉」,宋、元、聖三本作「寫」。 「寫」,大正藏原為「瀉」,今依據宋、元、聖三本改作「寫」。 [8] 人天=天人【宋】【元】【明】 「人天」,宋、元、明三本作「天人」。 「天人」,大正藏原為「人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天人」。 [9] 能消=人能有消【宋】【元】【明】,=能有【聖】 ???? [10] (時)+放【宋】【元】【明】 「放」,宋、元、明三本作「時放」。 大正藏無「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1] 炎=燄【宋】【元】【明】 「炎」,宋、元、明三本作「燄」。 「燄」,大正藏原為「炎」,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燄」。 [12] 仞=刃【宋】【元】【聖】 「仞」,宋、元、聖三本作「刃」。 「刃」,大正藏原為「仞」,今依據宋、元、聖三本改作「刃」。 [13] 今=令【宋】【元】【明】 「今」,宋、元、明三本作「令」。 「令」,大正藏原為「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令」。 [14] 財+(是時善財)【宋】【元】【明】 「財」,宋、元、明三本作「財是時善財」。 大正藏無「是時善財」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5] 來+(來)【宋】【元】【明】 「來」,宋、元、明三本作「來來」。 大正藏無「來」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6] 珠=珍【聖】 「珠」,聖本作「珍」。 「珍」,大正藏原為「珠」,今依據聖本改作「珍」。 [17] 普=並【聖】 「普」,聖本作「並」。 「並」,大正藏原為「普」,今依據聖本改作「並」。 [18] (足)+成【聖】 「成」,聖本作「足成」。 大正藏無「足」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19] 請=詣【聖】 「請」,聖本作「詣」。 「詣」,大正藏原為「請」,今依據聖本改作「詣」。 [20] 飯=食【聖】 「飯」,聖本作「食」。 「食」,大正藏原為「飯」,今依據聖本改作「食」。 [21] (此)+功【宋】【元】【明】 「功」,宋、元、明三本作「此功」。 大正藏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2] 尊=寶【宋】【元】【明】【聖】 「尊」,宋、元、明、聖四本作「寶」。 「寶」,大正藏原為「尊」,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寶」。 [23] 人=入【聖】 「人」,聖本作「入」。 「入」,大正藏原為「人」,今依據聖本改作「入」。 [24] 屢=婁【元】,=樓【明】* ???? [25] 〔今〕-【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今」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今」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6] 是+(也)【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是也」。 大正藏無「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7] 說+(法)【宋】【元】【明】 「說」,宋、元、明三本作「說法」。 大正藏無「法」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8] 價直=賈值【聖】 「價直」,聖本作「賈值」。 「賈值」,大正藏原為「價直」,今依據聖本改作「賈值」。 [29] (來)+至【宋】【元】【明】【聖】 「至」,宋、元、明、聖四本作「來至」。 大正藏無「來」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30] (盡)+得【宋】【元】【明】 「得」,宋、元、明三本作「盡得」。 大正藏無「盡」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1] 〔於〕-【聖】 聖本無「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於」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註解]==== [] 鬼子母:本名訶梨帝,為五百鬼子之母。以人類小孩為食物,後受佛感化,皈依三寶。 [] 五道之神:即「五道大神」,古印度相傳協助分派命終的眾生至五道輪迴的神祇。「五道」即天、人、地獄、餓鬼、畜生。因阿修羅有許多種,散布於天道、鬼道、畜道等各處,因此印度古時有時說「五道」即是指將「六道」中的「阿修羅道」併入其餘各道中。(原註解為民間道教「五道將軍」之解釋,改採增壹阿含中「五道大神」註解。ywliu ???) [] 靡處不周:即無微不至,此處意指向所有的大小神鬼祈求。 [] 歸命:歸附順從。 [] 天乾沓和:即乾闥婆,香神。 [] 尼犍子:外道六師之一,耆那教的創始人。主張苦樂、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須以苦行償還,要脫離輪迴,必須修苦行,等苦行成就、舊業消滅,新業不生時,生命就回復清淨,捨離肉體、獲得解脫。此派與外道其餘五師相比,較類似佛教,但主張命與非命二元論,而不是因緣論,所主張的極端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對的。又譯為「尼揵子」、「尼揵陀若提子」。 [] 小座:矮的座位。又譯為「小床」、「卑床」。 {{ :agama:wangshe_city_map.jpg|王舍城周邊地圖}} [] 尸婆羅:比丘名,佛陀稱讚他「功德盛滿,所適無短」第一。 [] 三佛:「三佛陀」的簡寫,為音譯,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三菩提」,義譯為正覺者。 [] 廣普山:摩竭陀國首都王舍城周圍的五座山中最高的一座山,位於王舍城的西部。又譯為「毘富羅山」。 [] 浮圖:佛陀;佛寺;佛塔。 {{ :agama:繩床_出自見量法師_漫談四分律中的繩床_一文.png?250|出自見量法師「漫談四分律中的繩床」一文,青松萌芽期刊第3期,民國86年9月}} [] 繩床:以木板作骨架,並舖上繩子織成的墊子的椅子或床。 [] 三尊:同於「三寶」,即佛、法、僧。 [] 㲲:細緻的棉布。讀音同「疊」。 [] 噠嚫:齋食之後,布施給僧人的財物叫做達嚫,僧人回報而講說佛法,也叫做達嚫。 [] 毘婆尸如來:過去七佛中的第一位。 [] 式詰如來:即尸棄佛,過去七佛中的第二位。 [] 微心:謙卑恭敬的心。 [] 毘舍羅婆如來:過去七佛中的第三位。 [] 使人:僕人。 [] 拘屢孫如來:過去七佛中的第四位。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戒律的開遮** 戒律是行事的原則,然而若有特殊情況,可在佛陀允許下「開遮」作為例外。 例如出家人不持銀錢,本經中佛陀則開遮允許尸婆羅尊者接受其叔父這次的金錢供養,尸婆羅尊者並以所受的供養分送給僧眾。 出家人也不向未受大戒者示現神通,然而有時會開緣示現神通以渡化因緣成熟的親人。 To incorporate: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udadigest/permalink/937924466381390/ ====[進階辨正]==== *[[https://hkbi.gaya.org.tw/download/3%E6%9C%9F%E9%99%A2%E5%88%8A_%E5%85%A7%E9%A0%81.pdf#page=35|什麼是「繩床」:漫談《四分律》中的繩床(青松萌芽第3期第35至39頁)]] =====-[32]-(三)@@[0686c20]@@===== @[0686c20]@聞如是: @[0686c20]@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686c21]@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五健丈夫]]-[]-堪任戰鬥出現於世。云何為五?於是,有人著鎧-[33]-持-[34]-仗,[人>入]軍戰鬥,遙見風塵,便懷恐怖,是謂-[35]-第一戰鬥人也。 @[0686c24]@「復次,第二戰鬥人,著鎧持[*]仗,-[36]-欲入軍戰。若見風塵,不懷恐怖;但見[[高幢]]-[]-,便懷恐怖,不堪前鬥,是謂第二人。 @[0686c27]@「復次,第三戰鬥人,著鎧持[*]仗,欲入軍戰鬥,彼若見風塵,若見高幢,不懷恐怖;若見弓箭,便懷恐怖,不堪戰鬥,是謂第三人-[1]-也。 @[0687a01]@「復次,第四戰鬥人,著鎧持[*]仗,入軍共鬥,彼若見風塵,若見高幢,若見-[2]-箭,不懷恐-[3]-懼;但入陣時,便為他所捉,或斷命根,是謂第四戰鬥人也。 @[0687a04]@「復次,第五戰鬥人,著鎧持[*]仗,欲入陣鬥,彼若見風塵,若見高幢,若見[*]箭,-[4]-若為他所捉,乃至於死,不懷恐怖;能壞他軍境界-[5]-內外而領人民,是謂第五戰鬥人也。 @[0687a08]@「如是,比丘!世間有此五種人。今比丘眾中亦有此五種之人出現於世。云何為五?或有一比丘-[6]-遊他村落,彼聞村中有婦人,端[*]正無雙,面如桃華色。彼聞已,到時,著衣持鉢,入村乞食,即見此女人顏貌無雙,便起欲想,除去[[三衣]]-[]-,還-[7]-佛禁戒,而作居家,猶如彼鬥人,小見風塵,以懷恐怖,似此比丘也。 @[0687a15]@「復次,有比丘聞有女人在村落中住,端[*]正無比,到時,著衣持鉢,入村乞食,彼若見女人不起欲想;但與彼女人共相調戲,言語往來;因此調戲,便捨法服,還為[[白衣]]-[]-。如彼第二人,見風塵不怖,但見高幢便懷恐怖,此比丘亦復如是。 @[0687a21]@「復次,有一比丘聞村落中有女人,容貌端[*]正,世之希有,如桃華色,到時,著衣持鉢,入村乞食。若見女人不起欲想,設共女人-[8]-共調戲,亦復不起欲意之想;但與彼女人手拳相加,或相[[捻挃]]-[]-,於中便起欲想,捨三法衣,還為白衣,習於家業。如彼第三人入陣時,見風塵、見高-[9]-憧不恐怖,見弓箭便懷恐怖。 @[0687a28]@「復次,有一比丘聞村落中有女人,面容端[*]正,世之希有,到時,著衣持鉢,入村乞食,彼若見女人不起欲想,設共言語,亦復不起欲想,設彼女人共相捻挃,便起欲想;然不捨法服,習於家業,如彼第四人入軍,為他所獲,或喪命根,而不得出。 @[0687b04]@「復次,-[10]-有一比丘,-[11]-依村落而住,彼聞村中有女人,-[12]-然比丘到時,著衣持鉢,入村乞食,彼若見女人不起欲想,設共言-[13]-笑,亦不起欲-[14]-想,-[15]-設復共相捻挃,亦復不起欲想。是時,比丘-<觀此身中[[三十六物惡穢不淨]]-[]-,誰著此者?由何起欲?此欲為止何所?為從頭耶?形體出耶?觀此諸物了無所有。從頭至足亦復如是,五藏所屬,無有想像,亦無來處,彼觀緣本>-,不知所從來處。彼復作是念:『-<我觀此欲從因緣生>-。』彼比丘觀此已,欲漏心得解脫,有漏心-[16]-得解脫,無明漏心得解脫,-[17]-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如彼第五戰鬥之人,不難眾敵而自遊化。由是故,我今說此人捨於-[18]-愛欲,入於無畏之處,得至涅槃城。是謂,比丘!有此五種之人,出現於世。」 @[0687b21]@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欲我知汝本,  意以思想生,\\  非我思想-[19]-生,  且汝而不有]]-[]-。\\ @[0687b24]@「是故,諸比丘!當觀惡穢婬不淨行,除去色欲。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0687b25]@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32] ~A. V. 75. Yodhājīvā. ??? [33] 〔持〕-【聖】 聖本無「持」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持」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34] 仗=杖【宋】【聖】* 「仗」,宋、聖二本作「杖」。 「杖」,大正藏原為「仗」,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杖」。 [35] 〔第〕-【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第」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第」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36] 〔欲〕-【聖】 聖本無「欲」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欲」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1] 〔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 (弓)+箭【宋】*【元】*【明】* 「箭」,宋、元、明三本作「弓箭」。 大正藏無「弓」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 懼=怖【宋】【元】【明】 「懼」,宋、元、明三本作「怖」。 「怖」,大正藏原為「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怖」。 [4] 〔若〕-【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若」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5] 「內」,大正藏原為「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內」。 [6] 〔遊〕-【聖】 聖本無「遊」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遊」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7] 佛=捨【明】,~Sikkham paccakkhāya. ???? [8] 共+(相)【宋】【元】【明】 「共」,宋、元、明三本作「共相」。 大正藏無「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9] 憧=[憧>幢]【宋】【元】【明】 「憧」,宋、元、明三本作「[憧>幢]」。 「[憧>幢]」,大正藏原為「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憧>幢]」。 [10] 〔有〕-【聖】 聖本無「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有」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11] 依村…村=聞村落【宋】【元】【明】 「依村…村」,宋、元、明三本作「聞村落」。 「聞村落」,大正藏原為「依村…村」,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聞村落」。 [12] 〔然比丘〕-【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然比丘」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然比丘」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3] 笑=語【宋】【元】【明】 「笑」,宋、元、明三本作「語」。 「語」,大正藏原為「笑」,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語」。 [14] 想=心【宋】 「想」,宋本作「心」。 「心」,大正藏原為「想」,今依據宋本改作「心」。 [15] 設=若【宋】【元】【明】 「設」,宋、元、明三本作「若」。 「若」,大正藏原為「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若」。 [16] 〔得〕-【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得」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得」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17] (已得解脫)+便【宋】【元】【明】 「便」,宋、元、明三本作「已得解脫便」。 大正藏無「已得解脫」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8] 愛=憂【元】 「愛」,元本作「憂」。 「憂」,大正藏原為「愛」,今依據元本改作「憂」。 [19] 生=汝【聖】 「生」,聖本作「汝」。 「汝」,大正藏原為「生」,今依據聖本改作「汝」。 ====[註解]==== [] 五健丈夫:五種人。 [] 高幢:高掛的旗幟。 [] 三衣:出家人的三種袈裟,包括安陀會(日常勞務或就寢時用;貼身的衣)、鬱多羅僧(禮拜、聽法、聽戒時加披於安陀會外;上衣)、僧伽梨(外出托缽或入聚落王宮,說法教化時用;外套)。 [] 白衣:在家人。古印度的在家人多穿白色衣服,因此以「白衣」稱之。 [] 捻挃:觸碰。其中「捻」是用手指搓揉。「挃」是碰撞。 [] 三十六物惡穢不淨:人的身體中三十六種構成成分,解析來看則不乾淨、不美好。這三十六物包括: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膽、肝、肺、心、脾、腎、大腸、小腸、白膱、膀胱、屎、尿、百葉、倉、腸、胃、脬、溺、淚、唾、涕、膿、血、肪脂、㵪、髑髏、腦。詳見《增壹阿含經》卷二〈廣演品 3〉第9經、《中阿含經》卷二十四〈因品 4〉第98經念處經。 [] 欲我知汝本,意以思想生,非我思想生,且汝而不有:欲望,我知道你是怎麼產生的:欲意是由思想而因緣產生的。如果我沒有思想緣生欲望,就沒有你這欲望了。 ====[對應經典]==== * {ref>A05.075} ====[讀經拾得]==== 《法句經》卷二〈32 愛欲品〉:「欲我知汝本,意以思想生,我不思想汝,則汝而不有。」(CBETA, T04, no. 210, p. 571, b20-21) =====-[20]-(四)@@[0687b27]@@===== @[0687b27]@聞如是: @[0687b27]@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687b28]@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戰鬥之人出現於世。云何為五?或有一人著鎧持仗,入軍戰鬥,彼見風塵,便懷恐怖,不敢入彼大陣之中,是謂第一之人。 @[0687c02]@「復次,第二戰鬥之人著鎧持仗,入軍戰鬥,彼見風塵,不生畏懼;但聞擊鼓之音,便懷恐怖,是謂第二之人。 @[0687c05]@「復次,第三之人著鎧持-[21]-仗,入軍戰鬥,-[22]-彼見風塵,不生畏懼,設聞鼓角之聲,不起畏懼;彼若見高幢,便懷恐怖,不堪戰鬥,是謂第三之人。 @[0687c08]@「復次,第四戰鬥之人著鎧持仗,入軍戰鬥中,若見風塵,不起畏懼,若聞鼓角之音,復-[23]-非恐懼,若見高幢,亦[*]非怖畏;設為他所捉,或斷命根,是謂第四之人。 @[0687c12]@「復次,第五有人著鎧持仗,入軍共鬥,彼盡能有-[24]-所-[25]-壞廣接國界,-[26]-是謂第五之人出現於世。 @[0687c14]@「-[27]-比丘當知,今-[28]-比丘亦有五種之人,出現於世間。云何為五?或有一比丘住村落中,彼聞有女人,端[*]正無雙,如桃華色。彼比丘到時,著衣持鉢,入村乞食,不守根門,不護身、口、意法,彼若見女人便起欲意,還捨禁戒,習白衣法。如彼初人聞揚塵之聲,不堪戰鬥,便懷恐怖,我由是故而說此人。 @[0687c21]@「復次,有比丘住在村落,彼聞村中有女人,端正無比,面如桃華色,-[29]-而便捨戒,習白衣法。如彼第二鬥人,但聞鼓角之聲,不堪戰鬥,此亦如是。 @[0687c24]@「復次,有比丘住在村落,聞有女人在彼村落。彼聞已,便起欲意,-[30]-若見女人不起欲想;但共女人共相調戲,於中便捨禁戒,習白衣法,如彼第三人遙見-[31]-幢已,便懷恐-[32]-怖,不堪戰鬥。由是故,今說此人,是謂第三戰鬥之人。 @[0687c29]@「復次,有比丘住在村落,彼比丘聞村中有女人。聞已,著衣持鉢,入村乞食,不守護身、口、意,彼見女人端[*]正無雙,於中便起欲意,或與女人共相捻挃或手-[1]-拳相加,便捨禁戒,還為白衣。如彼第四戰鬥之人,在大軍中為他所捉,-[2]-喪失命根,由是之故,今說此人。 @[0688a07]@「復次,有比丘聞村落中有女人,世之希有。彼雖聞此不起欲想,彼比丘到時,著衣持鉢,入村乞食,而守護身、口、意。彼雖見女人,不起欲想,無有邪念;設共-[3]-女言語往返,亦不起欲想,亦無邪念:設共女人共相捻挃,手拳相加,爾時便起欲想,身、口、意便熾盛。欲意-[4]-已熾盛,還詣園中,至長老比丘所,以此因緣,向長老比丘說之:『諸賢當知,我今欲意熾盛,不能自禁制,唯願說法,使脫欲之惡露不淨!』是時,長老比丘告曰:『汝今當觀此欲為從何生?復從何滅?如來所說,-[5]-夫去欲者,以不淨觀除之,及修行不淨觀之道。』 @[0688a19]@「是時,長老比丘便說此偈-[6]-言: 「『設知顛倒者,  加心而熾盛,\\   當去諸-[7]-熾心,  欲意-[8]-止休息。\\ @[0688a22]@「『諸賢知之,欲從想生,以興想念,便生欲意。或能自害,復害他人,起若干災患之變,於現法中受其苦患,復於後世受苦無量。欲意[*]以除,亦不自害,-[9]-不害他人,於現法報不受其苦。是故,-[10]--{如何除欲心無亂想}--<今當除想念。以無想念;便無欲心,以無欲心,便無亂想>-。』 @[0688a27]@「爾時,彼比丘受如此教敕,即思惟不淨之-[11]-相。以思惟不淨之想,爾時有漏心得解脫,至無為處,如彼第五人著鎧持仗入軍戰鬥,彼見眾敵無有恐懼,設有來害者心不移-[12]-動,能破外寇,-[13]-居他界中。由是故,今說此人能-[14]-破魔眾,去諸亂想,至無為處,是謂第五人出現於世。 @[0688b05]@「比丘當知,世間有此五人出現世間。是故,諸比丘!當念修行欲不淨想。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0688b07]@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20] ~A. V. 76. Yodhājīva. ??? [21] 仗=杖【元】 「仗」,元本作「杖」。 「杖」,大正藏原為「仗」,今依據元本改作「杖」。 [22] 彼+(若)【宋】【元】【明】 「彼」,宋、元、明三本作「彼若」。 大正藏無「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3] 非=不【宋】*【元】*【明】* 「非」,宋、元、明三本作「不」。 「不」,大正藏原為「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不」。 [24] 所+(忍無所畏難能有所)【宋】【元】【明】 「所」,宋、元、明三本作「所忍無所畏難能有所」。 大正藏無「忍無所畏難能有所」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5] 壞=懷【聖】 「壞」,聖本作「懷」。 「懷」,大正藏原為「壞」,今依據聖本改作「懷」。 [26] 〔是〕-【聖】 聖本無「是」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是」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27] 比=現【元】 「比」,元本作「現」。 「現」,大正藏原為「比」,今依據元本改作「現」。 [28] 比丘亦=此比丘中亦復【宋】【元】【明】 「比丘亦」,宋、元、明三本作「此比丘中亦復」。 「此比丘中亦復」,大正藏原為「比丘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此比丘中亦復」。 [29] 而=即【宋】【元】【明】 「而」,宋、元、明三本作「即」。 「即」,大正藏原為「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即」。 [30] (彼)+若【宋】【元】【明】【聖】 「若」,宋、元、明、聖四本作「彼若」。 大正藏無「彼」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31] 幢=箭【宋】【元】【明】【聖】 「幢」,宋、元、明、聖四本作「箭」。 「箭」,大正藏原為「幢」,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箭」。 [32] 怖=懼【宋】【元】【明】 「怖」,宋、元、明三本作「懼」。 「懼」,大正藏原為「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懼」。 [1] 拳=捲【聖】 「拳」,聖本作「捲」。 「捲」,大正藏原為「拳」,今依據聖本改作「捲」。 [2] 喪失=或喪【宋】【元】【明】 「喪失」,宋、元、明三本作「或喪」。 「或喪」,大正藏原為「喪失」,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或喪」。 [3] 女+(人)【宋】【元】【明】 「女」,宋、元、明三本作「女人」。 大正藏無「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4]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5] 夫=失【聖】 「夫」,聖本作「失」。 「失」,大正藏原為「夫」,今依據聖本改作「失」。 [6] 〔言〕-【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7] 熾心=識想【宋】【元】【明】,=識心【聖】 ???? [8] 止=便【宋】【元】【明】 「止」,宋、元、明三本作「便」。 「便」,大正藏原為「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便」。 [9] (復)+不【宋】【元】【明】 「不」,宋、元、明三本作「復不」。 大正藏無「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0] (汝)+今【宋】【元】【明】 「今」,宋、元、明三本作「汝今」。 大正藏無「汝」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1] 相=想【宋】【元】【明】【聖】 「相」,宋、元、明、聖四本作「想」。 「想」,大正藏原為「相」,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想」。 [12] 動=種【元】 「動」,元本作「種」。 「種」,大正藏原為「動」,今依據元本改作「種」。 [13] 居+(也)【元】 「居」,元本作「居也」。 大正藏無「也」字,今依據元本補上。 [14] 破=敵【元】【明】 「破」,元、明二本作「敵」。 「敵」,大正藏原為「破」,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敵」。 ====[註解]==== [一]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A05.076} ====[讀經拾得]==== =====(五)@@[0688b09]@@===== @[0688b09]@聞如是: @[0688b09]@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688b10]@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夫掃地之人有五事不得功德。云何為五?於是,掃地之人不知逆風,不知順風,復不作聚,復不除糞,然掃地之處復非淨潔。是謂,比丘!掃地之人,雖有五事,不成大功德。 @[0688b14]@「復次,比丘!掃地之人成五功德。云何為五?於是,掃地之人知逆風、順風之理,亦知作聚,亦能除之,不留遺餘極令淨好。是謂,比丘!有此五事成大功德。 @[0688b18]@「是故,諸比丘!當除前五事,修後五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0688b19]@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註解]==== [一] [二] [三]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在佛陀涅槃地拘尸那羅天天以竹掃帚掃大涅槃寺的老人。 {{:agama1:在佛陀涅槃地_拘尸那羅天天以竹掃帚掃大涅槃寺的老人_russ.png|}} =====(六)@@[0688b21]@@===== @[0688b21]@聞如是: @[0688b21]@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688b2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人掃[[偷婆]]不得五功德。云何為五?於是,有人掃偷婆不以水灑地、不除去瓦石、不平整其地、不端意掃地、不除去穢惡。是謂,比丘!掃地之人不成五功德。 @[0688b26]@「比丘當知,掃地之人成五功德。云何為五?於是,掃偷婆之人以水灑地、-[15]-去瓦石、平整其地、端意掃地、除去穢惡。是謂,比丘!有五事令人得功德。是故,諸比丘!欲求其功德者,當行此五事。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0688c02]@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5] (除)+去【宋】【元】【明】 「去」,宋、元、明三本作「除去」。 大正藏無「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一] [二] [三]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導讀:執著於住處或出遊]===== 接下來幾經中,佛陀提醒了出家人一直向外跑、或是一直居在一處的過與不及。 第7經表示「長遊行之人有五艱難」,是一種極端,出家人一直在外跑、不斷地遊行,心容易散亂,不適合修行。 第8、9經表示「恒一處止有五非法」,是另一種極端,出家人一直居留一處,產生執著,也不適合修行。 =====-[16]-(七)@@[0688c04]@@===== @[0688c04]@聞如是: @[0688c04]@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688c0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長[[遊行]]-[]-之人有五-[17]-艱難。云何為五?於是,恒遊行人不誦法教;所-[18]-誦之教而忘失之;不得定意;以得三昧,復忘失之;聞法不能持。是謂,比丘!多遊行人有此五難。」 @[0688c09]@「比丘當知,不多遊行人有五功德。云何為五?-<未曾得法而得法;已得不復忘失;多聞能有所持;能得定意;以得三昧不復失之>-。是謂,比丘!不多遊行人有此五功德。是故,諸比丘!莫多遊行。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0688c14]@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6] ~A. V. 221. Dīghacārika. ??? [17] 艱難~Ādīnava.,=難事【元】【明】,=難艱【聖】 ???? [18] 誦=謂【聖】 「誦」,聖本作「謂」。 「謂」,大正藏原為「誦」,今依據聖本改作「謂」。 ====[註解]==== [] 遊行:遊歷各個地方,隨緣度化。也稱作「遊行人間」、「人間遊行」、「行腳」。 ====[對應經典]==== * {ref>A05.221} ====[讀經拾得]==== =====(八)@@[0688c16]@@===== @[0688c16]@聞如是: @[0688c16]@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688c1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恒一處止,有五非法。云何為五?於是,比丘一處住者,意著屋舍,畏恐人奪;或意著財產,復恐人奪;或多集物,猶如白衣,貪著[[親親]]-[]-,[[不欲使人至親親家]]-[]-;恒共白衣而相往來。是謂,比丘!一處住人有此五非法。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勿一處住。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0688c24]@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註解]==== [] 親親:親屬。 [] 不欲使人至親親家:不願意派別人至親屬家(而執著要自己串門子)。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九)@@[0688c25]@@===== @[0688c25]@聞如是: @[0688c25]@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688c26]@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不一處住人有五功德。云何為五?-{不一處住人有五功德}--<不貪-[19]-屋,不貪器物,不多集財物,不著親族,不與白衣共相往來>-。是謂,比丘!不住一處人有此五功德。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行此五事。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0689a02]@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9] 屋+(舍)【宋】【元】【明】 「屋」,宋、元、明三本作「屋舍」。 大正藏無「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一] [二] [三]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第7至9經中,佛陀提醒了出家人一直向外跑、或是一直居在一處的過與不及。 這個提醒除了對出家人外,對於在家人工作上的增進,也可有所啟發:永遠待在公司內,容易過度耽逸在自己的舒適圈;永遠在外面跑,也難以靜下心來好好思考,因此也要適時地調整自己的步伐,訓練自身的歷練與能力。 =====-[1]-(一〇)@@[0689a04]@@===== @[0689a04]@聞如是: @[0689a04]@一時,佛在摩竭國光明池側,爾時世尊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在人間遊化。 @[0689a06]@爾時,世尊遙見大樹為火所燒,見已,如來更詣一樹下。到已,就樹下坐。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云何,比丘!寧持身投此火中?為寧與端[*]正女人而共交遊?」 @[0689a09]@爾時,諸比丘白佛言:「寧與女人共相交遊,不投身入此火中。所以然者,此火毒熱不可稱-[2]-計,斷其命根,受苦無量。」 @[0689a12]@世尊告曰:「我今告汝等,非沙門行,言是沙門,非梵行人,言是梵行;不聞正法,言我聞-[3]-法。無清白法,如是之人,寧-[4]-投入此火中不與女人共相交遊。所以然者,彼人寧受此苦痛,不以此罪入地獄中受苦無量。」 @[0689a17]@「云何,比丘!寧受人禮拜恭敬?為寧使人取利劍斷其手足?」 @[0689a18]@諸比丘對曰:「寧受恭敬禮拜,不使人以劍斷其手足。所以然者,斷其手足,痛不可稱計。」 @[0689a21]@世尊告曰:「我今告汝等,非沙門行,言是沙門;非梵行人,言是梵行;不聞正法,言聞正法。無清白行,斷善-[5]-根。如是之人,寧投身受此利劍,不以無戒受他恭敬。所以然者,此痛斯須間耳;地獄苦痛不可稱計。」 @[0689a26]@「云何,比丘!寧受人衣裳?為寧以熱-[6]-鐵-[7]-鍱用纏裹身?」 @[0689a27]@諸比丘對曰:「寧以受人衣裳,不受此苦痛。所以然者,此毒痛不可稱計。」 @[0689a29]@世尊告曰:「我今重告汝,無戒之人,寧以熱鐵[*]鍱纏裹其身,不受人衣裳。所以然者,此痛須臾間耳;地獄苦痛不可稱計。」 @[0689b02]@「云何,比丘!寧受人[[信施]]-[一]-之食?為寧以吞熱鐵丸乎?」 @[0689b04]@諸比丘對曰:「寧受人信施之食,不吞熱鐵-[8]-丸。所以然者,此痛不可堪處。」 @[0689b05]@世尊告曰:「我今-[9]-語汝,寧吞熱鐵丸,不以無戒受人信施。所以然者,吞熱-[10]-鐵丸,痛斯須間,不以無戒受他信施。」 @[0689b08]@「云何,比丘!寧受人床-[11]-敷之具?為寧臥熱鐵床上?」 @[0689b09]@諸比丘對曰:「我等,世尊!寧受人床臥之具,不臥-[12]-鐵床上。所以然者,此之毒痛不可稱計。」 @[0689b11]@世尊告曰:「彼愚癡之人無有戒行,非沙門言是沙門;無有梵行,言修梵行,寧當臥鐵床上,不以無戒受他信施。-[13]-何以故?臥鐵床上,痛斯須間,不以無戒受他信施。」 @[0689b15]@「比丘當知,如我今日觀無戒之人所趣向處,設彼人-[14]-間者,形體枯悴,沸血從面孔出,便取命終,不與女人共相交遊,不受人禮敬之德,不受人衣被、飯食、床-[15]-敷臥具、病瘦醫藥,以其無戒之人,不觀後世、前世之罪,不顧命根受此苦痛,無戒之人[意>當]生三惡趣中。所以然者,以其造惡行之所致也。」 @[0689b22]@「如來今日觀察善行人之所趣向,正使中毒,為刀所傷,自斷命根。何以故?欲捨此身受天之福,當生善處,皆由前世受善行報之所致也。」 @[0689b25]@「是故,-[16]-比丘,當念修行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17]-所見身。欲使今世獲其果報,得甘露道,正使受人衣被、[*]飲食、床[*]敷臥具、病瘦醫藥而無過失,又使檀越受福無窮。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0689c01]@爾時,說此法時,六十比丘[[漏盡意解]]-[二]-,六十比丘還捨法服而作白衣。 @[0689c02]@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王及月光  尸婆.二種鬥\\  二掃.二行-[18]-法  去住有二種\\  枯樹最在後 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五-[19]- ====[校勘]==== [1] ~A. VII. 68. Aggi.,[No. 26(5)] ???? [2] 計=許【元】 「計」,元本作「許」。 「許」,大正藏原為「計」,今依據元本改作「許」。 [3] (正)+法【宋】【元】【明】 「法」,宋、元、明三本作「正法」。 大正藏無「正」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4] 投+(身)【宋】【元】【明】 「投」,宋、元、明三本作「投身」。 大正藏無「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5] 根+(本)【宋】【元】【明】 「根」,宋、元、明三本作「根本」。 大正藏無「本」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6] 〔鐵〕-【聖】 聖本無「鐵」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鐵」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7] 鍱=葉【聖】[>*] 「鍱」,聖本作「葉」。 「葉」,大正藏原為「鍱」,今依據聖本改作「葉」。 [8] 丸+(也)【宋】【元】【明】 「丸」,宋、元、明三本作「丸也」。 大正藏無「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9] 語=告【宋】【元】【明】【聖】 「語」,宋、元、明、聖四本作「告」。 「告」,大正藏原為「語」,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告」。 [10] 〔鐵〕-【聖】 聖本無「鐵」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鐵」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11] 敷=臥【宋】【元】【明】【聖】 「敷」,宋、元、明、聖四本作「臥」。 「臥」,大正藏原為「敷」,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臥」。 [12] (熱)+鐵【宋】【元】【明】 「鐵」,宋、元、明三本作「熱鐵」。 大正藏無「熱」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3] 何以故=所以然者【宋】【元】【明】 「何以故」,宋、元、明三本作「所以然者」。 「所以然者」,大正藏原為「何以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所以然者」。 [14] 間=聞【宋】【元】【明】【聖】 「間」,宋、元、明、聖四本作「聞」。 「聞」,大正藏原為「間」,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聞」。 [15] 〔敷〕-【聖】* 聖本無「敷」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敷」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16] (諸)+比【宋】【元】【明】 「比」,宋、元、明三本作「諸比」。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7] 所=知【宋】【元】【明】 「所」,宋、元、明三本作「知」。 「知」,大正藏原為「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知」。 [18] 法=來【宋】 「法」,宋本作「來」。 「來」,大正藏原為「法」,今依據宋本改作「來」。 [19] +(光明皇后願文)【聖】 聖本在「??」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大正藏無「光明皇后願文」六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註解]==== [一] 信施:基於信心的布施;信徒的布施。 [二] 漏盡意解:斷盡煩惱而心得解脫。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Zho005} * {ref>A07.072} ====[讀經拾得]==== *本經與[[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01/0026_001.htm|《中阿含經》卷1〈5 七法品 木積喻經〉]]的相似度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