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17]-含經卷第三十-[18]-四====== -[19]-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七日品第-[20]-四十-[21]-之一 =====導讀===== =====-[22]-(一)@@[0735b20]@@===== @[0735b20]@聞如是: @[0735b20]@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735b21]@爾時,眾多比丘食後皆集[[普會講堂]]-[]-,作如是論議:「此-[23]-須彌山極為廣大,非眾山-[24]-之所及,甚奇!甚特!高廣極峻。如是,不久當復壞敗,無有遺餘,依須彌山更有大山,亦復壞敗。」 @[0735b25]@爾時,世尊以天耳聞眾多比丘而作是論,即從-[25]-座起,往至彼講堂所,即就坐。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在此為何等論?欲何所施行?」 @[0735b28]@諸比丘對曰:「諸人集此,論其法事,向所論說,皆自如法。」 @[0735b29]@世尊告曰:「善哉!比丘!汝等出家正應法論,亦復不捨賢聖默然。所以然者。-<若比丘集聚一處,當施行二事。云何為二?一者當共法論,二者當[[賢聖默然]]-[]-。>-汝等論此二事,終獲安隱,不失時宜。汝等向者,作何等如法之-[26]-義?」 @[0735c05]@諸比丘對曰:「今眾多比丘來集此堂,作如是論-[27]-議:『甚奇!甚特!此須彌山極高廣大,然此須彌山如是不久當復-[28]-敗壞,及諸四面鐵圍山亦當如是壞敗。』向者,集此作如法論也。」 @[0735c09]@世尊告曰:「汝等欲聞此世間境界壞敗之變乎?」 @[0735c11]@諸比丘白佛言:「今正是時,唯願世尊以時演說,使眾生之類心得解脫。」 @[0735c12]@世尊告-[29]-諸比丘曰:「汝等善思念之,-[30]-藏在心-[31]-懷。」 @[0735c13]@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0735c14]@世尊告曰:「須彌山者極為廣大,非眾山所及。若比丘欲知須彌山,出水上高八萬四千由旬,入水亦深八萬四千由旬。然須彌山四種寶所造:金、銀、水精、琉璃;又有四角,亦四種所造:金、銀、水精、琉璃;金城銀-[32]-郭,銀城金[*]郭,水精城琉璃[*]郭,琉璃城水精[*]郭。然須彌山-[33]-上有五種天在彼居止,皆由-[34]-宿緣而住彼間。云何為五?所謂彼銀城中,有[[細腳天]]-[]-在彼居止;彼金城中,有[[尸利沙天]]-[]-在彼居止;水精城中,有[[歡悅天]]-[]-在彼居止;琉璃城中,有[[力盛天]]-[]-在彼居止;金、銀城中間,[[毘沙門天王]]-[]-在彼居住,將諸[[閱叉]]-[]-不可稱計。金城、水精城中間,-[35]-有[[毘留-[36]-博叉天王]]-[]-,將諸龍神在彼居止;水精城、琉璃城中-[37]-間,有[[毘留勒-[38]-叉天王]]-[]-在彼居止;琉璃城、銀城中間,有[[提頭賴吒天王]]-[]-在彼居止。 @[0735c30]@「比丘當知,須彌山下有[[阿須倫]]-[]-居止。若阿須倫欲與三十三天共鬥時,先與細腳天共鬥;設得-[1]-勝,復至金城與尸利沙天共鬥;-[2]-已勝尸利沙天,復至水精城與歡悅天共鬥;[*]已勝-[3]-彼,復至琉璃城;[*]已勝彼天,便共三十三天共鬥。 @[0736a06]@「比丘當知,須彌山頂三十三天在彼居止,晝夜照明,光自相照,故致此耳。依須彌山,日月流行,日天子城[*]郭縱廣五十一由旬,月天子城[*]郭縱廣-[4]-三十九由旬,最大星縱廣一由旬,最小星縱廣二百步。須彌山頂東、西、南、北,縱廣八萬四千由旬,近須彌山南有大鐵圍山,長八萬四千里,高八萬里。又此山表,有尼彌陀山圍彼山;-[5]-去尼彌陀山,復有山名佉羅山;去此山,復更有山名-[6]-俾沙山;去此-[7]-山,復更有山名馬-[8]-頭山;復更有山名毘那耶山;次毘那耶有山名鐵圍大鐵圍山。 @[0736a16]@「鐵圍中間有八大地獄,一一地獄有十六[[隔子]]-[]-。然彼鐵圍山於閻浮里地多所饒益,閻浮里地設無-[9]-鐵圍山者,此間恒當臭處。鐵圍山表有[[香積山]]-[]-,香積山側有八萬四千白象王,止住彼間,各有六牙,金銀-[10]-校飾。彼香山中有八萬四千窟,諸象在彼居止,皆金、銀、水精、琉璃所造。最上象者,釋提-[11]-桓因躬自乘之,最-[12]-下者,轉輪聖王乘之。香積山側有摩陀池水,皆生-[13]-優鉢蓮華、拘牟頭華,然彼諸象掘根而食。摩陀池水側復有山名[*]優闍伽羅,然彼山皆生若干種草木,鳥-[14]-狩虫-[15]-蠡悉在彼間。依彼山,皆有神通得道之人而-[16]-往彼間。次復有山名般荼婆,次復有山名耆闍-[17]-崛山,此是閻浮里地所依之處。 @[0736b01]@「比丘當知,或有是時,若此世間欲壞敗時,然天不降雨,所種生苗不復長大,諸有小河泉-[18]-源皆悉枯竭。一切諸行皆歸無常,不得久住。比丘當知,或有是時,此四大駛河,所謂-[19]-[[恒伽]]-[]-、-[20]-[[私頭]]-[]-、-[21]-[[死陀]]-[]-、[[婆叉]]-[]-,亦復枯竭而無遺餘。如是,比丘!無常百變,正謂此耳。 @[0736b07]@「比丘!或有是時,若此世間有二日出時,是時百草樹木皆悉-[22]-凋落。如是,比丘!無常變易,不得久停,是時諸泉源小水皆悉枯竭。比丘當知,若二日出時,爾時四大海水百由旬內皆悉枯竭,漸漸至七百由旬,水自然竭。 @[0736b12]@「比丘當知,若世間-[23]-三日出-[24]-現時,-[25]-四大海水千由旬內,水自然竭,漸漸乃至七千由旬,水自然竭。 @[0736b14]@「比丘當知,若四日出現世時,四大海水深千由旬在。如是,比丘!一切諸行皆悉無常,不得久住。 @[0736b16]@「比丘當知,或有是時。若世間有五日出時,是時四大海水,餘有七百由旬水,漸漸至百由旬。比丘當知,若五日出時,是時海水一由旬在,漸漸水竭而無遺餘。若五日出時,餘正有七尺水在,-[26]-五日出時,海水盡竭無有遺餘。比丘當知,-<一切行無常,不得久住。>- @[0736b22]@「比丘當知,或有是時,六日出時,此地厚六萬八千由旬皆悉煙出,須彌山亦漸漸融壞。若六日出時,此三千大千國土皆悉融壞,猶如陶家燒瓦器也。是時,三千大千剎土,亦復如是,洞然火出,靡不周遍。比丘當知,若六日出時,八大地獄亦復消滅,人民命終。依須彌山五種之天,亦復命終,三十三天、-[27]-豔天,乃至他化自在天,亦復命終,宮殿皆空。若六日出時,是時須彌山及三千大千剎土,皆悉洞然而無-[28]-遺餘。如是,比丘!一切行無常,不得久住。 @[0736c03]@「比丘當知,或有是時,若七日-[29]-出,是時此地雖厚六萬八千由旬及三千大千剎土,皆悉火起。若復七日出時,此須彌山漸漸融壞,百千由旬自然崩落,永無有餘,亦復不見塵煙之分,況見灰乎!是時,三十三天乃至他化自在天宮殿,皆悉火然,此間火炎乃至梵天上。新生天子在彼天宮者,由來不見劫燒,見此炎光,普懷恐懼,畏為火所燒。然彼舊生天子等曾見劫燒,便來慰勞後生天子:『汝等勿懷恐-[30]-懼,此火終不來至此間。』比丘當知,七日出時,從此間至六天,乃至三千大千剎土,悉為灰土,亦無形質之兆。如是,比丘!一切行無常,不可久保,皆歸於盡。-<爾時,人民命終,盡生他方剎土,若生天上。設復地獄中眾生宿罪[*]已畢,生天上、若他方剎土;設彼地獄眾生罪未畢者,復移至他方剎土。>-比丘當知。若七日出時,無復日月光明、星宿之兆,是時日月[*]已滅,無復晝夜。是謂,比丘!由緣報故,致此壞敗。 @[0736c22]@「比丘復當知,劫還成就時,或有是時,火還自滅,虛空之中有大雲起,漸漸降雨。是時,此三千大千剎土,水遍滿其中,水乃至梵天上。比丘當知,是時此水漸漸停住而自-[31]-消滅。復有風起,名曰隨嵐,吹此水聚著一處。是時,彼風-[32]-起千須彌山、千祇彌陀山、千尼彌陀山、千佉羅山、千伊沙山、千毘那-[33]-山、千鐵圍山、千大鐵圍山;復生八千地獄,復生千馬頭山、千香積山、千般荼婆山、千[*]優闍-[1]-伽山、千[[閻浮-[2]-提]]、千[[瞿耶尼]]、千[[弗于逮]]、千[[鬱單-[3]-曰]];復生千-[4]-海水;復生千四天王宮、千三十三天、千[*]豔天、千兜-[5]-術天、千化自在天、千他化自在天。 @[0737a05]@「比丘當知,或有是時,水滅地復還生。是時,地上自然有地肥,極為香美,勝於甘露。欲知彼地肥氣味,猶如甜-[6]-蒲桃酒。比丘當知,或有此時,光音天自相謂言:『我等欲至閻浮-[7]-提,觀看彼地形還復之時。』光音天子來下世間,見地上有此地肥,便以指嘗著口中而取食之。是時,天子食地肥多者,轉無威神,又無光明,身體遂重而生骨肉,即失神足,不-[8]-復能飛;又彼天子食地肥-[9]-少,身體不重,亦復不失神足,亦能在虛空中飛行。 @[0737a15]@「是時,天子失神足者,皆共-[10]-呼哭自相謂言:『我等今日極為窮厄,復失神足。』即住世間,不能復還天上,遂食此地肥。各各相視顏色。彼時天子欲意多者,便成女人,遂行情欲,共相娛樂。是謂,比丘!初世成時,有此-[11]-婬-[12]-法,流布世間,是舊常之法,女人必出於世;亦復舊法,非適今也。是時,餘光音天見此天子-[13]-以墮落,皆來呵罵而告之曰:『汝等何為行此不淨之行?』是時,眾-[14]-生復作是念:『我等當作方-[15]-便,宜共止宿,使人不見。』轉轉作屋舍,自覆形體。是謂,比丘!有此因緣,-[16]-今有屋舍。 @[0737a26]@「比丘當知,或有是時,地肥自然入地,後轉生粳米,極為鮮淨;亦無皮表,極為香好,令人肥白;朝收暮生,暮收朝生。是謂,比丘!-[17]-爾時始有此粳米-[18]-之名生。比丘!或有是時,人民懈怠不勤生活。彼人便作是念:『我今何為日日收此粳米?應當二日一收。』是時,彼人二日一收粳米。爾時,人民展轉懷-[19]-妊,由此轉有[[生分]]-[]-。 @[0737b04]@「復有眾生語彼眾生言:『我等共取粳米。』是時,彼人報曰:『吾-[20]-以取二日食糧。』此人聞已,復生此念:『我當儲四日食糧。』即時辦四日食糧。復有眾生語彼眾-[21]-生:『可共相將外收粳米。』此人報曰:『吾[*]以收四日食糧。』彼人聞已,便生此念:『吾當辦八日食糧。』即辦八日食儲。爾時,彼粳米更不復生。 @[0737b11]@「是時,眾生各生此念:『世間有大災患,今此粳米遂不如本,今當分此粳米。』即時分粳米。爾時眾生復生此念:『我今可自藏粳米,當盜他粳米。』是時,彼眾生自藏粳米,便盜他粳米。彼主見盜粳米,語彼人曰:『汝何故取吾粳米?今捨汝罪,後莫更犯。』爾時,世間初有此盜心。是時,復有眾生聞此-[22]-語,復自生-[23]-念:『[[我今可-[24]-藏此已粳米]]-[]-,當盜他粳米。』是時,彼眾生便捨己物,而取他物。彼主-[25]-見已,語彼人曰:『汝今何為取我粳米乎?』然彼人默然不對。是時,物主即時手-[26]-拳相加,自今已後,更莫相侵。 @[0737b22]@「是時,眾多人民聞眾生相盜,各共-[27]-運集,自相-[28]-謂言:『世間有此非法,各共相盜。今當立守田人,使守護田。其有眾生聰明高才者,當立為-[29]-守田主。』是時,即選擇-[30]-田主而語之曰:『汝等當知,世間有此非法竊盜,汝今守田當-[31]-雇其直,諸人民來取他粳米者,即-[32]-懲其罪。』爾時,即安-[33]-田主。比丘當知,爾時,其守田者,號為剎利種,皆是舊法,非為今-[34]-法。」 @[0737c01]@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始有剎利種,  姓中之上者,\\  聰明高才人,  天人所敬-[35]-待。\\ @[0737c05]@「爾時,其有人民侵他物者,是時剎利取[*]懲罰之。然-[36]-復彼人不改其愆,故復犯之。是時剎利之主敕作刀杖,取彼人而梟其首。爾時,世間初有此殺生。是時,眾多人民聞此-[37]-教令:『其有竊盜粳米者,剎利主即取殺之。』皆懷恐懼,衣毛皆豎,-[38]-各作草盧於中坐禪,修其梵行,而一其心,捨離家業、妻子、-[39]-兒婦獨靜其志,修於梵行。因此[*]已來,而有婆羅門-[40]-之名姓。是時,便有此二種姓出現世間。 @[0737c14]@「比丘當知,彼時由盜故便有殺生,由殺故便有刀杖。是時,剎利主告人民曰:『其有端正-[41]-高才者,當使統此人民。』又告之曰:『其有人民竊盜者,-[42]-使[*]懲其罪。』爾時,便有此毘舍種-[43]-姓,出現於世。 @[0737c18]@「爾時,多有眾生便生此念:『今日眾生之類各共殺生,皆-[44]-由業之所致-[45]-也,今可來往周旋以自生活。』爾時,便有首陀羅種姓,出現世間。」 @[0737c21]@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初有剎利種,  次有婆羅門,\\  第三名毘舍,  次復首陀姓。\\  有此四種姓,  漸漸而相生,\\  皆是天身來,  而同為一色。\\ @[0737c27]@「比丘當知,爾時,有此殺、盜心,無復有此自然粳米。 @[0737c29]@「爾時,便有五種穀子:一者根子,二者莖子,三者-[1]-枝子,四者-[2]-華子,五者-[3]-果子,及餘所生-[4]-之種子,是謂五種之子。皆是他方剎土風吹使來,取用作種以此自濟。如是,比丘!世間有-[5]-此瑞應,便有生、老、病、死,-[6]-致使今日有[[五盛陰]]身,不得盡於苦際,此名為劫成敗時之變易也。吾與汝說,諸佛世尊常所應行,今盡與汝說之。當樂閑居靜處,當念坐禪,勿起-[7]-懈怠,今不精誠,後悔無益。此是我之教-[8]-誨也。」 @[0738a09]@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7] 含=鋡【聖】* 「含」,聖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為「含」,今依據聖本改作「鋡」。 [18] 四=三【聖】* 「四」,聖本作「三」。 「三」,大正藏原為「四」,今依據聖本改作「三」。 [19]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 [20] 四十之一=三十九【聖】 「四十之一」,聖本作「三十九」。 「三十九」,大正藏原為「四十之一」,今依據聖本改作「三十九」。 [21] 〔之一〕-【宋】【元】 宋、元二本無「之一」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之一」二字,今依據宋、元二本刪去。 [22] ~A. VII. 62. Suriya. (1-8) & D. 27. Aggañña. ??? [23] 須彌~Sineru. ??? [24]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5] 座=坐【聖】* 「座」,聖本作「坐」。 「坐」,大正藏原為「座」,今依據聖本改作「坐」。 [26] 義=議【宋】【元】【明】 「義」,宋、元、明三本作「議」。 「議」,大正藏原為「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議」。 [27] 義=議【聖】 「義」,聖本作「議」。 「議」,大正藏原為「義」,今依據聖本改作「議」。 [28] 敗壞=壞敗【宋】【元】【明】 「敗壞」,宋、元、明三本作「壞敗」。 「壞敗」,大正藏原為「敗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壞敗」。 [29] 諸比…等=曰汝諸比丘【宋】【元】【明】 「諸比…等」,宋、元、明三本作「曰汝諸比丘」。 「曰汝諸比丘」,大正藏原為「諸比…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曰汝諸比丘」。 [30] 藏=戢【宋】【元】【明】【聖】 「藏」,宋、元、明、聖四本作「戢」。 「戢」,大正藏原為「藏」,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戢」。 [31] 壞=懷【宋】【元】【明】【聖】【麗-CB】【CB】 「壞」,宋、元、明、聖、麗-CB、CB六本作「懷」。 「懷」,大正藏原為「壞」,今依據宋、元、明、聖、麗-CB、CB六本改作「懷」。 [32] 郭=墎【聖】* 「郭」,聖本作「墎」。 「墎」,大正藏原為「郭」,今依據聖本改作「墎」。 [33] 上=下【宋】 「上」,宋本作「下」。 「下」,大正藏原為「上」,今依據宋本改作「下」。 [34] 宿+(命)【宋】【元】【明】 「宿」,宋、元、明三本作「宿命」。 大正藏無「命」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5] 〔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36] 博=波【宋】【元】【明】 「博」,宋、元、明三本作「波」。 「波」,大正藏原為「博」,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波」。 [37] 〔間〕-【聖】 聖本無「間」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間」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38] 〔叉〕-【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叉」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1] 勝+(已)【宋】【元】【明】 「勝」,宋、元、明三本作「勝已」。 大正藏無「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3] 彼+(天)【宋】【元】【明】 「彼」,宋、元、明三本作「彼天」。 大正藏無「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4] 三=四【宋】【元】【明】 「三」,宋、元、明三本作「四」。 「四」,大正藏原為「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四」。 [5] 〔去〕-【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去」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去」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6] 俾=伊【宋】【元】【明】【聖】 「俾」,宋、元、明、聖四本作「伊」。 「伊」,大正藏原為「俾」,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伊」。 [7] 〔山〕-【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山」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山」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8] 頭山+(去馬頭山)【宋】【元】【明】 「頭山」,宋、元、明三本作「頭山去馬頭山」。 大正藏無「去馬頭山」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9] (此)+鐵【宋】【元】【明】 「鐵」,宋、元、明三本作「此鐵」。 大正藏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0] 校=挍【聖】 「校」,聖本作「挍」。 「挍」,大正藏原為「校」,今依據聖本改作「挍」。 [11] 恒=桓【宋】【元】【明】【麗-CB】【CB】,=洹【聖】 ???? [12] 下+(象)【宋】【元】【明】 「下」,宋、元、明三本作「下象」。 大正藏無「象」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3] 優=憂【聖】* 「優」,聖本作「憂」。 「憂」,大正藏原為「優」,今依據聖本改作「憂」。 [14] 狩=獸【宋】【元】【明】 「狩」,宋、元、明三本作「獸」。 「獸」,大正藏原為「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獸」。 [15] 蠡=豹【宋】,=豸【明】 ???? [16] 往=住【聖】 「往」,聖本作「住」。 「住」,大正藏原為「往」,今依據聖本改作「住」。 [17] 崛=掘【聖】 「崛」,聖本作「掘」。 「掘」,大正藏原為「崛」,今依據聖本改作「掘」。 [18] 源=原【宋】 「源」,宋本作「原」。 「原」,大正藏原為「源」,今依據宋本改作「原」。 [19] [>恒伽]~Gaṅgā. ??? [20] 私=辛【宋】【元】【明】【聖】 「私」,宋、元、明、聖四本作「辛」。 「辛」,大正藏原為「私」,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辛」。 [21] 死=悉【宋】【元】【明】,=私【聖】 ???? [22] 凋=彫【宋】【元】【明】【聖】 「凋」,宋、元、明、聖四本作「彫」。 「彫」,大正藏原為「凋」,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彫」。 [23] 三=二【元】 「三」,元本作「二」。 「二」,大正藏原為「三」,今依據元本改作「二」。 [24] 〔現〕-【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現」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現」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5] (是時)+四【宋】*【元】*【明】* 「四」,宋、元、明三本作「是時四」。 大正藏無「是時」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6] (時)+五【聖】 「五」,聖本作「時五」。 大正藏無「時」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27] 豔=燄【宋】*【元】*【明】* 「豔」,宋、元、明三本作「燄」。 「燄」,大正藏原為「豔」,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燄」。 [28] 遺=有【宋】【元】【明】 「遺」,宋、元、明三本作「有」。 「有」,大正藏原為「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有」。 [29] 出+(時)【宋】【元】【明】 「出」,宋、元、明三本作「出時」。 大正藏無「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0] 懼=怖【宋】【元】【明】 「懼」,宋、元、明三本作「怖」。 「怖」,大正藏原為「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怖」。 [31] 消=銷【宋】【元】【明】 「消」,宋、元、明三本作「銷」。 「銷」,大正藏原為「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銷」。 [32] (復)+起【宋】【元】【明】 「起」,宋、元、明三本作「復起」。 大正藏無「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3] (耶)+山【宋】【元】【明】 「山」,宋、元、明三本作「耶山」。 大正藏無「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 伽+(羅)【宋】【元】【明】 「伽」,宋、元、明三本作「伽羅」。 大正藏無「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 提=地【聖】 「提」,聖本作「地」。 「地」,大正藏原為「提」,今依據聖本改作「地」。 [3] 曰=越【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越」。 「越」,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越」。 [4] (四)+海【宋】【元】【明】 「海」,宋、元、明三本作「四海」。 大正藏無「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5] 術=述【宋】【元】【明】 「術」,宋、元、明三本作「述」。 「述」,大正藏原為「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述」。 [6] 蒲=婆【宋】【元】【明】,=蒱【聖】 ???? [7] 提觀看=地看觀【宋】【元】【明】,提=地【聖】 ???? [8] 復能=能復【宋】【元】【明】 「復能」,宋、元、明三本作「能復」。 「能復」,大正藏原為「復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能復」。 [9] 少+(者)【宋】【元】【明】 「少」,宋、元、明三本作「少者」。 大正藏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0] 呼=號【宋】【元】【明】 「呼」,宋、元、明三本作「號」。 「號」,大正藏原為「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號」。 [11] 婬=淫【聖】 「婬」,聖本作「淫」。 「淫」,大正藏原為「婬」,今依據聖本改作「淫」。 [12] 法=欲【宋】【元】【明】 「法」,宋、元、明三本作「欲」。 「欲」,大正藏原為「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欲」。 [13] 以=既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既已」。 「既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既已」。 [14] 生+(等)【宋】【元】【明】 「生」,宋、元、明三本作「生等」。 大正藏無「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5] 〔便〕-【聖】 聖本無「便」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便」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16] 今=令【元】【明】 「今」,元、明二本作「令」。 「令」,大正藏原為「今」,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令」。 [17] 爾=今【宋】 「爾」,宋本作「今」。 「今」,大正藏原為「爾」,今依據宋本改作「今」。 [18]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9] 妊=任【聖】 「妊」,聖本作「任」。 「任」,大正藏原為「妊」,今依據聖本改作「任」。 [20]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21] 生+(曰)【宋】【元】【明】 「生」,宋、元、明三本作「生曰」。 大正藏無「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2] 語+(已)【宋】【元】【明】 「語」,宋、元、明三本作「語已」。 大正藏無「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3] (此)+念【宋】【元】【明】 「念」,宋、元、明三本作「此念」。 大正藏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4] 藏此已=自藏【宋】【元】【明】 「藏此已」,宋、元、明三本作「自藏」。 「自藏」,大正藏原為「藏此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自藏」。 [25] 見+(之)【宋】【元】【明】 「見」,宋、元、明三本作「見之」。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6] 拳=捲【聖】 「拳」,聖本作「捲」。 「捲」,大正藏原為「拳」,今依據聖本改作「捲」。 [27] 運=雲【宋】*【元】*【明】* 「運」,宋、元、明三本作「雲」。 「雲」,大正藏原為「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雲」。 [28] 謂=語【宋】【元】【明】 「謂」,宋、元、明三本作「語」。 「語」,大正藏原為「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語」。 [29] 〔守〕-【聖】 聖本無「守」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守」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30] 〔田〕-【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田」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31] 雇=顧【宋】【元】【明】【聖】 「雇」,宋、元、明、聖四本作「顧」。 「顧」,大正藏原為「雇」,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顧」。 [32] 懲=徵【聖】* 「懲」,聖本作「徵」。 「徵」,大正藏原為「懲」,今依據聖本改作「徵」。 [33] 〔田〕-【聖】 聖本無「田」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田」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34] 「今」,大正藏原為「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今」。 [35] 待=侍【元】【明】【聖】 「待」,元、明、聖三本作「侍」。 「侍」,大正藏原為「待」,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侍」。 [36] 復=後【宋】【元】【明】 「復」,宋、元、明三本作「後」。 「後」,大正藏原為「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後」。 [37] 教=殺【宋】 「教」,宋本作「殺」。 「殺」,大正藏原為「教」,今依據宋本改作「殺」。 [38] 〔各〕-【宋】 宋本無「各」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各」字,今依據宋本刪去。 [39] 兒婦=婦兒【聖】 「兒婦」,聖本作「婦兒」。 「婦兒」,大正藏原為「兒婦」,今依據聖本改作「婦兒」。 [40]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41] 「正」,大正藏原為「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正」。 [42] 使=便【宋】【元】【明】 「使」,宋、元、明三本作「便」。 「便」,大正藏原為「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便」。 [43] 〔姓〕-【聖】 聖本無「姓」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姓」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44] 由+(田)【元】【明】 「由」,元、明二本作「由田」。 大正藏無「田」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45] 〔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 枝=華【宋】【元】【明】【聖】 「枝」,宋、元、明、聖四本作「華」。 「華」,大正藏原為「枝」,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華」。 [2] 華=果【宋】【元】【明】,=果【聖】 ???? [3] 果=枝【宋】【元】【聖】,=技【明】 ???? [4] 〔之〕-【聖】 聖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5] 此=是【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是」。 「是」,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是」。 [6] 致=至【宋】【元】【明】 「致」,宋、元、明三本作「至」。 「至」,大正藏原為「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至」。 [7] 懈=解【宋】,=誨【元】 ???? [8] 誨=悔【宋】,=懈【元】 ???? ====[註解]==== [] 普會講堂:大眾集會用的講堂。又譯為「普集講堂」。 [] 賢聖默然:賢聖的靜默,在《雜阿含經》卷十八第501經中以二禪為例。 [] 細腳天: [] 尸利沙天: [] 歡悅天: [] 力盛天: [] 毘沙門天王:佛教的護法天神,是四天王天中,北方毘沙門天的天王。此天率領夜叉、羅剎等二神眾守護道場、聽聞佛法,因此又稱為「多聞天王」。 [] 閱叉:即「夜叉」,義譯為「疾行鬼」,是住在地上或空中,以威勢惱害人類或守護正法的鬼類,行動極為迅速。 [] 毘留博叉天王:意譯為廣目天,為西方天王,為守護西方的護法善神。常以淨天眼觀察護持閻浮提眾生。此天王率領無量天龍及富單那諸神等眷屬,承擔守護佛法的任務。 [] 毘留勒叉天王: [] 提頭賴吒天王:意譯為持國天,為東方天王。 [] 阿須倫:即「阿修羅」,六道眾生之一,喜愛戰鬥,有福報但因為瞋、慢、疑而生為阿修羅。 [] 隔子:子空間,在別經中稱為十六「小地獄」。 [] 香積山:阿耨大池以北的一座山,山中有各種樹,散出種種香氣。阿育王時代賓頭盧尊者及許多阿羅漢居住在這裡。又譯為「香山」。 [] 恒伽:恆河,是四大河之一。又譯為「恒河」、「恆水」、「殑伽」。 [] 私頭:即今日的印度河,是四大河之一。又譯為「新頭」、「辛頭」。 [] 死陀:可能是今日的錫爾河(Syr Darya),是中亞著名內流河,注入鹹海。也有學者認為是今日的葉爾羌河(Yarkand),是塔里木河四源之一。四大河之一。又譯為「私陀」、「司陀」、「悉陀」、「斯陀」。 [] 婆叉:即今日的阿姆河(Amu Darya),是中亞最長的河流,是內流河,歷史上曾注入裏海,今日注入鹹海南部。四大河之一。又譯為「博叉」。 [] 生分:生產的因素,即懷胎。相當的《長阿含經》經文作「胞胎」。 [] 我今可藏此已粳米:我現在可收藏好自己的粳米。這裡的「已」疑為「己」的訛誤。 ====[對應經典]==== * 參考{ref>Zho008} * 參考[[agama3:長阿含經第三十經#三〇_-_11_-第四分世記經三災品第九|《長阿含經》卷二十一〈三災品9〉第30經世記經]]。 * 參考[[agama3:長阿含經第五經|《長阿含經》卷六第1經小緣經]]。 * 參考{ref>A07.062} * 參考{ref>Tn0030} ====[讀經拾得]==== 關於多個太陽的出現,在《長阿含經》中有較詳細的敘述:「有大黑風暴起,吹大海水,海水深八萬四千由旬,吹使兩披,取日宮殿,置於須彌山半,去地四萬二千由旬,安日道中,緣此世間有二日出」。若從天文物理的觀點來看,約五十到七十五億年後太陽將成為紅巨星,屆時太陽將變得異常巨大,逐一吞噬包含地球在內的內側行星。《長阿含經》的經文可解讀為在紅巨星吞噬各行星前,太陽黑子活躍極大期的太陽風暴(「大黑風暴」)伴隨的強烈電磁波及熱能,將逐一點燃較靠近太陽的行星及衛星,使得這些天體在接下來的的一段時間也成為東方升起、西方落下的太陽。如果在海邊來看,就像是急遽的高溫加上天體形變造成的重力變化引發海嘯後,從海平面下新升起了一顆太陽。 =====[導讀:摩竭國和拔祇國]===== {{ :agama:卷23導讀_佛陀時代地圖.jpg?600|}} 摩竭國和拔祇國位於印度的東北方,兩國隔著恆河。右側古印度地圖東邊的「摩揭陀國」和「跋祇國」即這兩國。 悉達多太子出家行經摩竭國時,摩竭國的頻婆娑羅王見到悉達多太子很歡喜,預約他成道後到王舍城接受供養,因此成為第一位聽佛說法的國王,以法治化,國力愈來愈強盛。 頻婆娑羅王的兒子阿闍世結交惡友提波達多,囚禁父母而篡位,繼承了國力強盛的摩竭國,併吞週遭各小國。阿闍世王後來因殺害父親頻婆娑羅王的業報而全身長瘡,在佛前懺悔後得痊癒,並皈依於佛陀。 拔祇國則是由離車等八個種族組成的聯邦共和國,首都是毘舍離,許多人民信奉佛法,頗為富強。 佛陀晚年時,摩竭國的國王是阿闍世王,他仍保有擴張國土的野心,眼紅於恆河對岸拔祇國的富強,就想要征服對方。不過由於曾見識佛陀的種種智慧及神通,因此在出兵拔祇國前,派遣大臣禹舍向佛陀諮詢。 戰事一觸即發,究竟阿闍世王會戰勝還是戰敗,還是會兩敗俱傷呢?佛陀會如何回答阿闍世王的諮詢呢? 本經記載了這則歷史以及當時佛陀的開示。 =====-[9]-(二)@@[0738a11]@@===== @[0738a11]@聞如是: @[0738a11]@一時,佛在-[10]-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0738a12]@是時,-[11]-摩竭國王-[12]-阿闍世,在群臣中而作是說:「此-[13]-拔祇國極為[[熾盛]]-[]-,人民眾多,吾當攻伐,攝彼邦土。」 @[0738a15]@是時,阿闍世王告-[14]-[[婆利迦]]-[]-婆羅門曰:「汝今往至世尊所,持吾姓名,往問訊世尊,-[15]-禮敬[[承事]],云:『王阿闍世白世尊言:「意欲-[16]-攻伐[*]拔祇國,為可爾不?」』設如來有所說者,汝善思惟,來向吾說。所以然者,如來語終不有二。」 @[0738a20]@是時,婆羅門受王教敕,往至世尊所,共相問訊,在一面坐。是時,婆羅門白佛言:「王阿闍世禮敬世尊,承事問訊,又復重白:『意欲往攻伐[*]拔祇大國。』先來問佛為可爾不?」 @[0738a24]@爾時,彼婆羅門以衣覆頭腳,著象牙-[17]-屐,腰帶利劍,不-[18]-應說法。 @[0738a25]@是時,世尊告阿難曰:「若[*]拔祇人民修七法者,終不為外寇所壞。云何為七?若當[*]拔祇國人民,盡集一處而不散者,便不為他國所壞,是[調>謂]初法不為外寇所敗。 @[0738a29]@「復次,阿難![*]拔祇國人上下和-[19]-順,[*]拔祇人民不為外人所-[20]-擒。是謂,-[21]-阿難,第二之法不為外寇所壞。 @[0738b02]@「復次,阿難!若[*]拔祇國人亦不-[22]-婬他,著他女人色,是謂第三之法不為外寇所壞。 @[0738b04]@「復次,阿難!若[*]拔祇國不從此間而傳至彼,亦復不從彼間傳來至此,是謂第四之法不為外寇所壞。 @[0738b07]@「復次,阿難!若[*]拔祇國人供-[23]-養沙門、婆羅門,承事禮敬梵行人者,是謂第五之法,是時便不為外寇所-[24]-獲。 @[0738b09]@「復次,阿難!若[*]拔祇國人民不貪著他財寶者,是謂第六法不為外寇所壞。 @[0738b11]@「復次,阿難!若[*]拔祇國人民皆同一心,不向神寺,專精其意,便不為外寇所壞也,是謂第七之法不為外寇所壞。是謂,阿難!彼[*]拔祇人修此七法者,終不為外人所壞。」 @[0738b15]@是時,梵志白佛言:「設當彼人成就一法,猶不可壞,何況七法而可壞乎?止!止!世尊!國事[[猥多]]-[]-,欲還所止。」爾時,梵志即從[*]座起而去。 @[0738b18]@彼梵志-[25]-不遠,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七不退轉法]]-[]-,汝等諦聽!善思念之。」 @[0738b20]@諸比丘白佛言:「唯然,世尊!」 @[0738b20]@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世尊告曰:「云何-[26]-為七不退轉-[27]-之法?比丘當知,若比丘共集一處,皆共和順,上下相奉,轉進於上,修諸善法而不退轉,亦不為魔所得便,是謂初法不退-[28]-轉。 @[0738b25]@「復次,眾僧和合順從其教,轉進於上-[29]-而不退轉,不為魔王所壞,是謂第二之法不退轉也。 @[0738b27]@「復次,比丘![[不著事務,不修世-[30]-榮]]-[]-,轉進於上,不為魔天所得其便,是謂第三不退-[31]-轉之法-[32]-也。 @[0738b29]@「復次,比丘!不諷誦雜書,終日-[33]-[[策役其情意]]-[]-,轉進於上,不為魔王-[34]-得其便,是謂第四不退轉[*]之法[*]也。 @[0738c02]@「復次,比丘!勤修其法,除去睡眠,恒自[[警-[35]-寤]]-[]-,轉進於上,不為弊魔而得其便,是謂第五不退轉[*]之法。 @[0738c05]@「復次,比丘![[不學算術]]-[]-,亦不使人習之,樂閑靜[*]之處,修習其法,轉進於上,不為弊魔-[36]-得其便[*]也。是謂第六不退轉[*]之法。 @[0738c08]@「復次,比丘!起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習於禪行,[[忍諸法教]]-[]-,轉進於上,不為魔所得-[37]-其便,是謂-[38]-七不退轉法[*]也。若有比丘成就此七法,共和-[39]-順者,便不為魔得其便也。」 @[0738c12]@爾時,世尊-[40]-說此偈言: 「除去於事業,  又非思惟亂,\\  設不行此者,  亦不得[[三昧]]。\\  能樂於法者,  分別其法義,\\  比丘樂此行,  便致三昧定。\\ @[0738c17]@「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成此七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0738c18]@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9] ~A. VII. 20. Vassakāra.,[No. 1(2), 26(142)] ???? [10] 羅閱城~Rājagaha.,=羅閱祇城【宋】【元】【明】 ???? [11] [>摩竭]~Māgadha. ??? [12] 阿闍世~Ajātasattu. ??? [13] 拔祇~Vajjī.,拔=跋【宋】*【元】*【明】* ???? [14] 婆利迦~Vassakāra.,迦=沙迦羅【宋】【元】【明】 ???? [15] 禮敬=敬禮【明】 「禮敬」,明本作「敬禮」。 「敬禮」,大正藏原為「禮敬」,今依據明本改作「敬禮」。 [16] (往)+攻【宋】【元】【明】 「攻」,宋、元、明三本作「往攻」。 大正藏無「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7] 屐=跂【聖】 「屐」,聖本作「跂」。 「跂」,大正藏原為「屐」,今依據聖本改作「跂」。 [18] 應+(與)【宋】【元】【明】 「應」,宋、元、明三本作「應與」。 大正藏無「與」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9] 順+(是時)【宋】【元】【明】 「順」,宋、元、明三本作「順是時」。 大正藏無「是時」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0] 擒=𤢌【聖】 「擒」,聖本作「𤢌」。 「𤢌」,大正藏原為「擒」,今依據聖本改作「𤢌」。 [21] 〔阿難〕-【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阿難」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阿難」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2] 婬他=他婬【宋】,=邪婬【元】【明】,=犯淫【聖】 ???? [23] 養+(精進)【宋】【元】【明】 「養」,宋、元、明三本作「養精進」。 大正藏無「精進」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4] 獲=壞【宋】【元】【明】 「獲」,宋、元、明三本作「壞」。 「壞」,大正藏原為「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壞」。 [25] (去)+不【宋】【元】【明】 「不」,宋、元、明三本作「去不」。 大正藏無「去」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6] 〔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7]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8] 轉+(也)【宋】【元】【明】 「轉」,宋、元、明三本作「轉也」。 大正藏無「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9] 而+(行)【宋】【元】【明】 「而」,宋、元、明三本作「而行」。 大正藏無「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0] 榮=業【宋】【元】【明】 「榮」,宋、元、明三本作「業」。 「業」,大正藏原為「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業」。 [31] 〔轉〕-【聖】 聖本無「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轉」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32] 〔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33] 〔策〕-【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策」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策」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34] (而)+得【宋】*【元】*【明】* 「得」,宋、元、明三本作「而得」。 大正藏無「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5] 寤=窹【宋】【元】【明】 「寤」,宋、元、明三本作「窹」。 「窹」,大正藏原為「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窹」。 [36] (而)+得【宋】【元】【明】 「得」,宋、元、明三本作「而得」。 大正藏無「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7] 其便=便也【宋】【元】【明】 「其便」,宋、元、明三本作「便也」。 「便也」,大正藏原為「其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便也」。 [38] (第)+七【宋】【元】【明】 「七」,宋、元、明三本作「第七」。 大正藏無「第」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9] 順=合【宋】【元】【明】 「順」,宋、元、明三本作「合」。 「合」,大正藏原為「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合」。 [40] 說此偈言=便說此偈【宋】【元】【明】 「說此偈言」,宋、元、明三本作「便說此偈」。 「便說此偈」,大正藏原為「說此偈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便說此偈」。 ====[註解]==== [] 熾盛:繁榮。 [] 婆利迦:優婆塞名,是摩竭陀國阿闍世王的大臣,以建築巴陵弗城防禦跋耆而聞名。又譯為「雨勢」、「禹舍」、「雨舍」。 [] 猥多:龐雜繁多。 [] 七不退轉法:七個能讓團體興盛不衰退的方法。又譯為「七不退法」、「七不衰法」。 [] 不著事務,不修世榮:不貪著經營事務,不追逐世間富貴。 [] 策役其情意:(雜書)牽引、趨使思想而產生情緒。 [] 警寤:戒慎、警醒。寤為醒覺的狀態。?? [] 不學算術:不算計、不汲汲營營。「算術」在這裡特指算計、計較,出家人以解脫為目標,而不算計世俗的事。全句在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比丘有無事處山林高巖,閑居靜處,寂無音聲,遠離,無惡,無有人民,隨順宴坐,樂住不離者,比丘必勝,則法不衰。」 [] 忍諸法教: ====[對應經典]==== * {ref>Cha02-A} * {ref>Zho142} * {ref>D16-A} * {ref>A07.020} * {ref>A07.020} * {ref>Tn0005-A} * {ref>Tn0006-A} * {ref>Tn1451-A} ====[讀經拾得]==== 待從[[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2:%E4%B8%AD%E9%98%BF%E5%90%AB%E7%B6%93%E5%8D%B7%E7%AC%AC%E4%B8%89%E5%8D%81%E4%BA%94#%E4%B8%80%E5%9B%9B%E4%BA%8C_%E4%B8%AD%E9%98%BF%E5%90%AB-_7_-%E6%A2%B5%E5%BF%97%E5%93%81%E9%9B%A8%E5%8B%A2%E7%B6%93%E7%AC%AC%E4%B8%80|中阿含對應經典]]的「讀經拾得」轉為本經的格式。 =====(三)@@[0738c20]@@===== @[0738c20]@聞如是: @[0738c20]@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738c21]@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七[[使]]-[]-,汝等善思念之。」 @[0738c22]@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是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0738c23]@世尊告曰:「云何為七?-<一者貪欲使,二者瞋恚使,三者憍慢使,四者癡使,五者疑使,六者[[見使]]-[]-,七者[[欲-[41]-世間使]]-[]-。>-是謂,比丘!有此七使,使眾生之類,永處幽闇,纏結其身,流轉世間,無有休息,亦不能知生死根原。猶如彼二牛,一黑一白,共同一-[42]-[[軛]]-[]-,共相牽引,不得相遠。此眾生類,亦復如是,為此貪欲使、無明使所纏結,不得相離,其餘五使,亦復追從,五使適從,七使亦然。若凡夫-[1]-之人,為此七使所縛,流轉生死,不得解脫,不能知苦之-[2]-元本。 @[0739a04]@「比丘當知,由此七使,便有三惡趣:地獄、畜生、餓鬼;由此七使,不能得度弊魔境界。然此七使之法復有七藥。云何為七?-{七覺支對治七結使}--<貪欲使者,念覺意治之;瞋恚使者,法覺意治之;邪見使者,精進覺意治之;欲世間使者,喜覺意治之;憍慢使者,猗覺意治之;疑使者,定覺意治之;無明使者,[[護覺意]]-[]-治之。>-是謂,比丘!此-[3]-七-[4]-使用七覺意治之。 @[0739a12]@「比丘當知,我本未成佛道為菩薩行,坐[[道樹]]下,便生斯念:『欲界眾生為何等所繫?』復作是念:『此眾生類為七使流轉生死,永不得-[5]-解;我今亦為此七使所繫,不得解脫。』爾時,復作是念:『此七使為用何治-[6]-之?』復重思惟:『此七使者當用七覺意治[*]之,我當思惟七覺意。』-[7]-思惟七覺意時,有漏心-[8]-盡,便得解脫,後成無上正真之道,七日之中[[結跏趺坐]],重思惟此七覺意。是故,諸比丘!若欲捨七使者,當念修行七覺意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0739a22]@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41] 世間使=使世間【聖】 「世間使」,聖本作「使世間」。 「使世間」,大正藏原為「世間使」,今依據聖本改作「使世間」。 [42] 軛=枙【宋】【元】【明】,=扼【聖】 ???? [1] 之人為此=人為【宋】【元】【明】 「之人為此」,宋、元、明三本作「人為」。 「人為」,大正藏原為「之人為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人為」。 [2] 元=原【宋】【元】【明】【聖】 「元」,宋、元、明、聖四本作「原」。 「原」,大正藏原為「元」,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原」。 [3] 〔七〕-【聖】 聖本無「七」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七」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4] 使+(者)【宋】【元】【明】 「使」,宋、元、明三本作「使者」。 大正藏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5] 解+(脫)【宋】【元】【明】 「解」,宋、元、明三本作「解脫」。 大正藏無「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6]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7] 〔思惟…意〕-【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思惟…意」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思惟…意」四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8] 盡便=使【宋】 「盡便」,宋本作「使」。 「使」,大正藏原為「盡便」,今依據宋本改作「使」。 ====[註解]==== [] 使:結使;煩惱。 [] 見使:邪見的結使、煩惱。 [] 欲世間使:對於存在的欲望所形成的煩惱。 [] 軛:在車衡兩端扼住牛、馬等頸背上的曲木。 [] 護覺意:捨決意;捨覺支。 ====[對應經典]==== * {ref>A07.012} ====[讀經拾得]==== =====(四)@@[0739a24]@@===== @[0739a24]@聞如是: @[0739a24]@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739a2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七種[*]之人可事、可敬,是世間無上福田。云何-[9]-為七種人?所謂七人者:-<一者行慈,二者行悲,三者行喜,四者行護,五者行[[空]]-[]-,六者行[[無-[10]-想]]-[]-,七者行[[無願]]-[]-。>-是謂七種之人可事、可敬,是世間無上福田。所以然者,其有眾生行此七法-[11]-者,於現法中獲其果報。」 @[0739b02]@爾時,阿難白世尊言:「何以故不說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佛,乃說此七事乎?」 @[0739b04]@世尊告曰:「行慈七人其行,與須陀洹乃至佛其事不同;雖供養須陀洹乃至佛,不現得報;然供養此-[12]-七人者,於現世得報。是故,阿難!當勤加勇猛成辦七法。如是,阿難!當作是學。」 @[0739b08]@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9] 〔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0] 想=相【宋】【元】【明】【聖】 「想」,宋、元、明、聖四本作「相」。 「相」,大正藏原為「想」,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相」。 [11] 〔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2] 〔七〕-【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七」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七」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 空:即「空三昧」,觀五陰無常、本空,而入的定境。空三昧與無相三昧、無願(無作)三昧合稱為三三昧,詳見《雜阿含經》卷三第80經。 [] 無想:即「無相三昧」,觀色、聲、香、味、觸、法相斷,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 [] 無願:即「無願三昧」,觀貪瞋癡相斷,沒有任何願求、造作,而入的定境。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如何今生即獲得善報?** 本經所說的七種法,包含四無量心及三三昧。 行這七種法的修行人能在今生即獲得善報,而且供養行這七種法的修行人,也能在今生即獲得供養的善報。 ***為什麼行這七種法能在今生即獲得善報?** 就「定」與「慧」的不同特性來看,「定」能讓心量擴展到「大我」,能影響世間、較偏向入世,「慧」則能顯示「無我」,看破而能解脫世間、較偏向出世。 舉例來說,證得解脫智慧的阿羅漢如果還沒證到高級的定境,則不見得有世間的神通,要靠多修定才能成就世間的神通。 四無量心的定力是是色界的程度,三三昧的定力是無色界的程度,都是相當高級的定力,對世間的影響力自然特別大,或許因此而能讓人獲得現世的善報。 而修這七種法的佛教聖者,定慧兼具,而更能讓供養他們的人獲得供養的現世善報。 =====[導讀:十念]===== 「十念」是十種能收攝心念乃至證得涅槃的禪修方法,包括: -念佛:繫念佛陀形象功德。 -念法:繫念佛法無欲離縛。 -念僧:繫念聖眾清淨和合。 -念戒:繫念持戒止惡成道。 -念施:繫念布施無悔無求。 -念天:繫念諸天清淨三業。 -念休息:繫念寂滅入定不貪。 -念安般:繫念呼吸分別曉了。 -念身:繫念身分(解剖的部分)四大假合。 -念死:繫念死亡隨時離去。 修行十念能將心擺在能引導解脫的善念上,此時自然沒有不好的念頭,漸漸而能得定,再因定發慧。 修行十念有什麼好處?經上說可以「出苦處昇於勝處,說一乘道淨諸眾生,離諸惱苦,憂悲悉滅,得真如法」(CBETA, T02, no. 99, p. 143, b21-23),「求所未得,上昇進道,安隱涅槃」(CBETA, T02, no. 99, p. 237, c20),「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CBETA, T02, no. 125, p. 554, a9-11)。 更多關於修行十念的經文,可參考《增壹阿含經》第二卷〈廣演品〉、《雜阿含經》卷二十第550經、卷三十三第931經。 =====(五)@@[0739b10]@@===== @[0739b10]@聞如是: @[0739b10]@一時,佛在毘舍離獼猴池側,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0739b11]@是時,世尊到時,著衣持鉢,及將阿難入毘舍離乞食。爾時,毘舍離城內有大長者名毘羅先,饒財多寶,不可稱計;然復慳貪無惠施-[13]-之心,唯食宿福,更不造新。爾時,彼長者將諸婇女在後宮作倡-[14]-伎樂,自相娛樂。 @[0739b16]@爾時,世尊往詣彼巷,知而問阿難曰:「今聞作倡[*]伎樂為是何家?」 @[0739b18]@阿難白佛:「是毘羅先長者家。」 @[0739b18]@佛告阿難:「此長者卻後七日命終,當生-[15]-涕哭地獄中。所以然者,此是常法。若斷善根[*]之人,命終之時,皆生[*]涕哭地獄中。今此長者宿福[*]已盡,更不造新。」 @[0739b22]@阿難白佛言:「頗有因緣使此長者七日不命終乎?」 @[0739b23]@佛告阿難:「無此因緣得不命終-[16]-乎!昔所種行,今日[*]已盡,此不可免。」 @[0739b25]@阿難白-[17]-佛:「頗有方宜令此長者不生[*]涕哭地獄乎?」 @[0739b26]@佛告阿難:「有此方宜可使長者不入地獄耳。」 @[0739b27]@阿難白佛-[18]-言:「何等因緣使長者不入地獄?」 @[0739b28]@佛告阿難:「設此長者剃除鬚髮,著三法衣,出家學道者,便得免此罪也。」 @[0739c01]@阿難白佛言:「今我能使此長者出家學道。」 @[0739c02]@爾時,阿難辭世尊已,往至彼長者家,在門外立。是時,長者遙見阿難來,即出奉迎,便請使坐。時,阿難語長者曰:「今我是一切智人-[19]-邊聞,然如來今記:『汝身卻後七日當-[20]-身壞命終,生[*]涕哭地獄中。』」 @[0739c06]@長者聞已,即懷恐懼,衣毛皆豎,白阿難曰:「頗有此因緣使七日[*]之中不命終乎?」 @[0739c08]@阿難告曰:「無此因緣令七日中得免命終。」 @[0739c09]@長者復白言:「頗有因緣-[21]-我今命終,不生[*]涕哭地獄中乎?」 @[0739c11]@阿難告曰:「世尊亦有此教:『若當長者剃除鬚髮,著三法衣,出家學道者,便不入地獄中。』汝今可宜出家學道,得到彼岸。」 @[0739c13]@長者白言:「阿難並在前-[22]-去,我正爾當往。」 @[0739c14]@是時,阿難便捨而去。長者便作是念:「言七日者猶-[23]-常為遠,吾今宜可五欲自娛樂,然後當出家學道。」 @[0739c17]@是時,阿難明日復至長者家,語長者曰:「一日[*]已過,餘有六日在,可時出家。」 @[0739c18]@長者白言:「阿難並在前,正爾當尋從。」然彼長者猶故不去。 @[0739c20]@是時,阿難二日、三日,乃至六日至長者家,語長者曰:「可時出家,後悔無及。設不出家者,今日命終,當生[*]涕哭地獄中。」 @[0739c22]@長者白阿難曰:「尊者並在前,正爾當隨後。」 @[0739c23]@阿難告曰:「長者!今日以何神足至彼間?方言先遣吾耶?但今欲共一時-[24]-俱往。」 @[0739c25]@是時,阿難將此長者往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白佛言:「今此長者欲得出家學道,唯願如來當與剃除鬚髮,使得學道。」 @[0739c28]@佛告阿難:「汝今躬可度此長者。」 @[0739c29]@是時,阿難受佛教敕,即時與長者剃除鬚髮,教令著三法衣,使-[1]-學正法。是時,阿難教彼比丘曰:「汝當念修行,-<念佛、念法、念比丘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當修行如是之法。是謂,比丘!行此十念者,便獲大果報,得甘露法味。」 @[0740a06]@是時,毘羅先修行如是法-[2]-已,即其日命終,生四天王中。 @[0740a07]@是時,阿難即-[3]-[[闍維]]-[]-彼身,還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阿難白世尊言:「向者,比丘毘羅先者今已命終,為生何處?」 @[0740a10]@世尊告曰:「今此比丘命終生四天-[4]-王。」 @[0740a11]@阿難白佛言:「於彼命終當生何處?」 @[0740a12]@世尊告曰:「於彼命終當生三十三天,展轉生[*]豔天、兜術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從彼命終復還來生,乃至四天王中。是謂,阿難!毘羅先比丘七-[5]-變周旋天人之中,最後得人身,出家學道,當盡苦際。所以然者,斯於如來有信心故。 @[0740a17]@「阿難當知,此閻浮提地南北二萬一千由旬,東西七千由旬,設有人供養閻浮里地人,其福為多不?」 @[0740a19]@阿難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0740a20]@-[6]-佛告阿難:「若有眾生如-[7]-[[𤛓]]-[]-牛頃,信心不絕修行十念者;其福不可量,無有能-[8]-量者。如是,阿難!當求方便,修行十念。如是,阿難!當作是學。」 @[0740a23]@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3] 之心唯食=心雖殖【宋】【元】【明】 「之心唯食」,宋、元、明三本作「心雖殖」。 「心雖殖」,大正藏原為「之心唯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心雖殖」。 [14] 伎=妓【宋】*【元】*【明】* 「伎」,宋、元、明三本作「妓」。 「妓」,大正藏原為「伎」,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妓」。 [15] 涕=啼【宋】*【元】*【明】* 「涕」,宋、元、明三本作「啼」。 「啼」,大正藏原為「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啼」。 [16] 〔乎〕-【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乎」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乎」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7] 佛+(言)【宋】【元】【明】 「佛」,宋、元、明三本作「佛言」。 大正藏無「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8] 〔言〕-【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9] 邊聞=阿難言【宋】【元】【明】 「邊聞」,宋、元、明三本作「阿難言」。 「阿難言」,大正藏原為「邊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阿難言」。 [20] 身壞=取【宋】【元】【明】 「身壞」,宋、元、明三本作「取」。 「取」,大正藏原為「身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取」。 [21] 我今=令我【聖】 「我今」,聖本作「令我」。 「令我」,大正藏原為「我今」,今依據聖本改作「令我」。 [22] 〔去〕-【聖】 聖本無「去」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去」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23] 常=尚【宋】【元】【明】 「常」,宋、元、明三本作「尚」。 「尚」,大正藏原為「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尚」。 [24] 〔俱〕-【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俱」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俱」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 學=遵【宋】【元】【明】 「學」,宋、元、明三本作「遵」。 「遵」,大正藏原為「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遵」。 [2] 已=以【宋】 「已」,宋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本改作「以」。 [3] 闍維=維耶【宋】【聖】,=耶維【元】【明】 ???? [4] 王+(中)【宋】【元】【明】 「王」,宋、元、明三本作「王中」。 大正藏無「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5] 變=反【宋】【元】【明】 「變」,宋、元、明三本作「反」。 「反」,大正藏原為「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反」。 [6] 佛告=告曰【宋】【元】【明】 「佛告」,宋、元、明三本作「告曰」。 「告曰」,大正藏原為「佛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告曰」。 [7] 𤛓=捔【聖】 「𤛓」,聖本作「捔」。 「捔」,大正藏原為「𤛓」,今依據聖本改作「捔」。 [8] (稱)+量【宋】【元】【明】 「量」,宋、元、明三本作「稱量」。 大正藏無「稱」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 闍維:火葬。「闍」音為「蛇」。 [] 𤛓:擠牛、羊乳,讀音同「克」。異體字為「𤛗」。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進階辨正]==== *[[研討:「𤛓」字」]] =====-[9]-(六)@@[0740a25]@@===== @[0740a25]@聞如是: @[0740a25]@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740a26]@爾時,世尊告諸比丘:「-[10]-我當說極妙之法,初、-[11]-中、竟善,義理深邃,具足得修梵行,此經名為淨諸漏法,汝等善思念之。」 @[0740a28]@-[12]-比丘對曰:「如是。世尊!」是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0740a29]@世尊告曰:「-{七種斷煩惱的方法}-彼云何-[13]-名為淨諸漏法?-<或有有漏,緣見得斷;或有有漏,[[恭敬]]-[]-得斷-[14]-;或有有漏,親近得斷;或有有漏,遠離得斷;或有有漏,[[娛樂]]-[]-得斷;或有有漏,威儀得斷;或有有漏,[[思惟]]-[]-得斷。>- @[0740b04]@「彼云何有漏由見得斷?於是,凡夫之人不睹聖人,不順從如來之法,不能擁護賢聖之法,不親近善知識,不與善知識從事。其聞法所應思惟法者亦不分別,不應思惟者而思惟之。未生欲漏而生,已生欲漏便增多;未生有漏而生,已生有漏便增多;未生無明漏而生,已生無明漏便增多。此法不應思惟而思惟之。 @[0740b12]@「彼云何法應思惟,然不思惟此法?所言思惟法者,未生欲漏使不生,已生欲漏而滅之;未生有漏令不生,已生有漏而滅之;未生無明漏令不生,已生無明漏而滅之。是謂此法應可思惟而不思惟,所不應思惟者便思惟之。-[15]-應思惟者復不思惟之,未生欲漏而生,已生欲漏而增多;未生有漏而生,已生有漏而增多;未生無明漏而生,已生無明漏而增多。彼人作如是思惟:『云何有過去久遠?我今當有過去久遠?』或復思惟:『無過去久遠?云何當有過去久遠?為誰有過去久遠?云何復有當來久-[16]-遠?我今當有將來久遠?』或復言:『無將來久遠。云何當有將來久遠?為誰有將來久遠?云何有-[17]-此眾生久遠?此眾生久遠為從何來?從此命終當生何處?』彼人起此不祥之念,便興六見,展轉生邪見-[18]-想──[[有我見,審有此見]]-[]-;[[無有我見,審興此見]]-[]-;[[有我見、無我見]]-[]-,於中起審見;又復自觀身,復興此見:[[於己而不見己]]-[]-;復興此見:[[於無我而不見無我]]-[]-,於中起此見。爾時,彼人復生此邪見:我者即是今世,亦是後世,常-[19]-存於世而不朽敗,亦不變易,復不移動。是謂名為邪見之聚。邪見、災患、憂、悲、苦、惱,皆由此生而不可療治,亦復不能捨,遂增苦本,由是不為沙門之行、涅槃之道。 @[0740c08]@「又復,比丘!賢聖弟子-[20]-修其法,不失次-[21]-敘,善能擁護,與善知識共從事,彼能分別;不可思惟法亦能-[22]-知;所可思惟法亦能知之;彼所不應思惟法亦不思惟之;所應思惟法而思惟之。 @[0740c12]@「彼云何不應思惟法而不思惟之?於是,諸法未生欲漏而生,已生欲漏而增多;未生有漏而生,已生有漏而增多;未生無明漏而生,已生無明漏而增多。是謂此法不應-[23]-思惟之。 @[0740c16]@「彼何等法應思惟者而思惟之?於-[24]-是,諸法未生欲漏而不生,已生欲漏而滅之;未生有漏而不生,已生有漏而滅之;未生無明漏而不生,已生無明漏而滅之。是謂此法應-[25]-可思惟之。 @[0740c21]@「彼不應思惟者亦-[26]-不思惟之,可思惟者便思惟之,彼作如是思惟,便滅三法。云何為三?身-[27]-耶、戒盜、疑。設不知、-[28]-見,則增有漏之行;設見、聞、念、知者,則不增有漏之行;已知、已見,有漏便不生。是謂此漏見所斷也。 @[0740c26]@「彼云何漏[[恭敬]]所斷?於是,比丘!堪忍飢寒,勤苦風雨、蚊虻、惡言、罵辱,身生痛-[29]-腦,極為煩疼,命垂欲斷,便能忍之。若不爾者,便起苦惱。設復能堪忍者,如是不生,是謂此漏恭敬所斷。 @[0741a01]@「彼云何漏親近所斷?於是,比丘!持心受衣,不興榮飾,但-[1]-欲支其形體,欲除寒熱,欲令風雨不加其身,又覆形體不令外露。-[2]-又持心隨時乞食,不起染著之心,但欲趣支形體,使故-[3]-痛得-[4]-差,新者不生;守護眾行,無所觸犯,長夜安隱而修梵行,久存於世。復持心意親近床[*]座,亦不著榮華服飾,但欲除飢寒、風雨、蚊虻之類,趣支其形,得行道法。又復持心親近醫藥,不生染著之心;於彼醫藥,但欲使疾病除愈故,身體得安隱。設不親近者,則生有漏之患。若親近,則無有漏之患,是謂此漏親近所斷。 @[0741a13]@「彼云何有漏遠離所斷?於是,比丘!除去亂想,猶如惡象、駱駝、牛、馬、虎、狼、狗、蛇蚖、深坑、危岸、-[5]-柘-[6]-棘、峻崖、-[7]-濕泥,皆當遠離之。莫與惡知識從事,亦復不與惡人相近,能熟思惟[[不去心首]]-[]-,設不將護者,則生有漏;設擁護者,則不生有漏,是謂有漏遠離所斷。 @[0741a19]@「彼云何有漏娛樂所斷?於是,比丘!生欲想而不捨離,設起瞋恚想,亦不捨離,設復起[[疾想]]-[]-,亦不捨離,設不捨離者,則生有漏;-[8]-能捨離者,便能不起有漏。是謂此漏娛樂所斷。 @[0741a23]@「云何有漏威儀所斷?於-[9]-此,比丘!若眼見色不起色想,亦不起染污之心,具足眼根,亦無缺漏而護眼根。若耳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細滑、意知法,都不起染污之心,亦不起想著而護意根。若不攝其威儀,則生有漏;若攝其威儀者,則無有漏之患。是謂此漏威儀所斷。 @[0741a29]@「彼何等有漏思惟所斷?於是,比丘!修念覺意,依無欲、依無污、依滅盡而求出要,修法覺意、精進覺意、喜覺意、猗覺意、定覺意、護覺意,依無欲、依無污、依滅盡而求出要。若不修此者,則生有漏之患;設能修者,則不生有漏之患。是謂此漏思惟所斷。 @[0741b06]@「若復,比丘!於比丘中諸所有漏,見斷者便見斷之,恭敬斷者-[10]-便恭敬斷之,親近斷者親近斷之,遠離斷者遠離斷之,-[11]-威儀斷者威儀斷之,思惟斷者思惟斷之。是謂,比丘!具足一切威儀,能斷-[12]-結、去愛,度於四流,漸漸越-[13]-苦。是謂,比丘!除有漏之法。諸佛世尊常所施行-[14]-慈念一切有形之類,今已施行。汝等常樂閑居樹下,勤加精進,勿有懈怠。今不勤加者,後悔無益。此是我之-[15]-訓教。」 @[0741b15]@爾時,-[16]-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四-[17]- ====[校勘]==== [9] ~M. 2. Sabbāsava.,[No. 26(10), No. 31] ???? [10] 我+(今)【宋】【元】【明】 「我」,宋、元、明三本作「我今」。 大正藏無「今」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1] 中竟善義理=善中善竟善理義【宋】【元】【明】,中竟=善中【聖】 ???? [12] (諸)+比【宋】【元】【明】 「比」,宋、元、明三本作「諸比」。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3] 〔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4] 大正藏無「或有有漏恭敬得斷」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5] (所)+應【宋】【元】【明】 「應」,宋、元、明三本作「所應」。 大正藏無「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6] 遠+(過去久遠為誰有過去久遠云何復有當來久遠)十九字【宋】【元】【明】【聖】 「」,本作「」。 大正藏無「」字,今依據本補上。 [17] 此+(有)【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此有」。 大正藏無「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8] 「邪見」,大正藏原為「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邪見」。 [19] 存=在【聖】 「存」,聖本作「在」。 「在」,大正藏原為「存」,今依據聖本改作「在」。 [20] 修+(行)【宋】【元】【明】 「修」,宋、元、明三本作「修行」。 大正藏無「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1] 敘=緒【元】【聖】 「敘」,元、聖二本作「緒」。 「緒」,大正藏原為「敘」,今依據元、聖二本改作「緒」。 [22] 知+(之)【宋】【元】【明】 「知」,宋、元、明三本作「知之」。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3] (思惟者而不)+思【宋】【元】【明】 「思」,宋、元、明三本作「思惟者而不思」。 大正藏無「思惟者而不」五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4] 〔是〕-【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是」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5] 可+(思惟而)【宋】【元】【明】 「可」,宋、元、明三本作「可思惟而」。 大正藏無「思惟而」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6] 不+(可)【聖】 「不」,聖本作「不可」。 大正藏無「可」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27] 耶=邪【宋】【元】【明】 「耶」,宋、元、明三本作「邪」。 「邪」,大正藏原為「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邪」。 [28] (不)+見【宋】【元】【明】 「見」,宋、元、明三本作「不見」。 大正藏無「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9] 腦=惱【宋】【元】【明】【聖】 「腦」,宋、元、明、聖四本作「惱」。 「惱」,大正藏原為「腦」,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惱」。 [1] 欲=使【宋】【元】【明】 「欲」,宋、元、明三本作「使」。 「使」,大正藏原為「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使」。 [2] 又+(復)【宋】【元】【明】【聖】 「又」,宋、元、明、聖四本作「又復」。 大正藏無「復」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3] 痛=疾【元】【明】 「痛」,元、明二本作「疾」。 「疾」,大正藏原為「痛」,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疾」。 [4] 差=瘥【宋】【元】【明】 「差」,宋、元、明三本作「瘥」。 「瘥」,大正藏原為「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瘥」。 [5] 柘=荊【聖】 「柘」,聖本作「荊」。 「荊」,大正藏原為「柘」,今依據聖本改作「荊」。 [6] 棘=蕀【聖】 「棘」,聖本作「蕀」。 「蕀」,大正藏原為「棘」,今依據聖本改作「蕀」。 [7] 濕=深【宋】【元】【明】,=涅【聖】 ???? [8] (設)+能【宋】【元】【明】 「能」,宋、元、明三本作「設能」。 大正藏無「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9] 此=是【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是」。 「是」,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是」。 [10] 〔便〕-【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便」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1] (娛樂斷者娛樂斷之)+威【宋】【元】【明】 「威」,宋、元、明三本作「娛樂斷者娛樂斷之威」。 大正藏無「娛樂斷者娛樂斷之」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2] 結去愛=愛結【宋】【元】【明】 「結去愛」,宋、元、明三本作「愛結」。 「愛結」,大正藏原為「結去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愛結」。 [13] 苦=於苦際【宋】【元】【明】 「苦」,宋、元、明三本作「於苦際」。 「於苦際」,大正藏原為「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於苦際」。 [14] 慈=愍【宋】【元】【明】 「慈」,宋、元、明三本作「愍」。 「愍」,大正藏原為「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愍」。 [15] 訓教=教訓【宋】【元】【明】 「訓教」,宋、元、明三本作「教訓」。 「教訓」,大正藏原為「訓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教訓」。 [16] (諸)+比【宋】【元】【明】 「比」,宋、元、明三本作「諸比」。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7] +(光明皇后願文)【聖】 聖本在「??」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大正藏無「光明皇后願文」六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註解]==== [] 恭敬:「恭」是謙退,「敬」是尊敬,在這裡特指逆來順受,帶有縮小自我以忍受的意思。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忍」,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忍受」,相當的《一切流攝守因經》經文作「忍耐」。 [] 娛樂:在這裡特指去苦向樂、離惡不善法而自娛樂。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除」,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除去」,相當的《一切流攝守因經》經文作「用」。 [] 思惟:在這裡特指禪修的思惟,例如「思惟七覺意」中的用法。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思惟」,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修習」,相當的《一切流攝守因經》經文作「增行」。 [] 有我見,審有此見:認為有恆常不變的自我,推究而有這樣的邪見。審指「推究」。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隨其見生而生真有神」,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有我的真我』之見會真實、堅固地生起」。 [] 無有我見,審興此見:認為我不存在(斷滅見),推究而興起這樣的邪見。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此見生而生真無神」,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沒有我的真我』之見會真實、堅固地生起」。 [] 有我見、無我見:認為我有恆常不變的,也有不存在的。對應經典相當的文句及意義不同,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神見神」,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我就以真我認知真我」。 [] 於己而不見己:有恆常不變的自我,只是我見不到。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神見非神」,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我就以真我認知非真我」。 [] 於無我而不見無我:我不存在,只是我見不到我不存在。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非神見神」,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我就以非真我認知真我」。 [] 不去心首:(這樣的想法)不離開心頭。 [] 疾想:傷害(他人)的念頭。又譯為「害想」、「害念」。 ====[對應經典]==== * {ref>Zho010} * {ref>M002} * {ref>Tn0031} ====[讀經拾得]==== ***七種斷煩惱的方法** 七種斷煩惱的方法,在本經中的命名較為不直覺,可參考對應經典,較為易懂: ^ 《中阿含經》 ^ 本經 ^ 南傳《中部尼柯耶》 ^ 說明 ^ | 見 | 見 | 見 | **見解正確**,而能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而不生煩憂。 | | 護 | 威儀 | 自制 | **善護六根**,如理作意,以不淨觀對治,而不生煩憂。 | | 離 | 遠離 | 迴避 | **遠離凶險**,如兇惡野獸、危險環境、惡朋友、惡外道,而不生煩憂。 | | 用 | 親近 | 受用 | **受用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但不是為了享受,而是為了維持生命以修行,而不生煩憂。 | | 忍 | 恭敬 | 忍受 | **忍耐**而能精進斷惡修善,忍受飢寒、蚊蟲、辱罵、病苦,而不生煩憂。 | | 除 | 娛樂 | 除去 | **除去貪欲的念頭、瞋恚的念頭、加害的念頭**,而不生煩憂。 | | 思惟 | 思惟 | 修習 | **禪修七覺支**,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而不生煩憂。 | \\ 這七個中,可說前兩個(見、護)是基礎,若沒有正見或放逸六根,自然會有沒完沒了的煩惱;中間三個(離、用、忍)是治標,妥善地處理世間的事,以免起煩惱;最後兩個(除、思惟)是治本,從內在的根源消除煩惱。 就治標的三個來看,遠「離」凶險,而不會自找麻煩、自尋煩惱。然而生活上還有許多必須處理的事務,受「用」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來維持生命,能避免生活困頓造成的煩惱,也以「不是為了享受」的心態避免起貪心。但如果沒有辦法改善生活的困頓及環境的惡劣,也只能「忍」,逆來順受而避免起瞋心,並精進修行以斷惡修善。 ***有漏由見得斷,為何以正思惟來解說?** 有同學提問:「有漏由『見』得斷,為何解說中講了許多『正思惟』?」 如果沒有正確的見解,就會對人事物有錯誤的想法,因此而起種種煩惱。 就原理來看,八正道有次第關係,因此正見(八正道的第一個)有助於正思惟(八正道的第二個),而能漸次完成八正道,斷除各種煩惱。 ***六種邪見的列舉** 沒有正見而產生的六種邪見,本經及對應經典所列舉的不太相同。由於邪見本來就是凡夫臆測錯誤的見解,沒有標準可言,數量更是遠多於六種,因此不同的傳承或譯者也可有不同的列舉或解讀,不須拘泥於何者才是其正確的定義。 本經及對應經典中所列舉的六種邪見,如下表所示: ^ 本經 ^ 《中阿含經》 ^ 南傳《中部尼柯耶》 ^ | 有我見 | 真有神 | 有我的真我 | | 無有我見 | 真無神 | 沒有我的真我 | | 有我見無我見 | 神見神 | 我就以真我認知真我 | | 於己而不見己 | 神見非神 | 我就以真我認知非真我 | | 於無我而不見無我 | 非神見神 | 我就以非真我認知真我 | | 我者即是今世,亦是後世,常存於世而不朽敗,亦不變易,復不移動 | 此是神,能語、能知、能作、能教、能起、教起,生彼彼處,受善惡報,定無所從來,定不有、定不當有 | 這個說話的、能感受的、到處經驗善惡業果報之我的真我,而這個我的真我是常的、堅固的、常恆的、不變易法,它將正如等同常恆那樣存續。 | ======增壹阿-[18]-含經卷第三十-[19]-五====== -[20]-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七日-[21]-品之-[22]-餘 =====導讀===== =====-[23]-(七)@@[0741b24]@@===== @[0741b24]@聞如是: @[0741b24]@一時,佛在阿-[24]-踰闍江水邊,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0741b25]@-[25]-時,[[大均頭]]-[]-在閑靜之處,而作是念:「頗有此義,增-[26]-益功德?為無此理?」是時,均頭即從座起,往-[27]-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均頭白佛言:「世尊!向者在閑靜之處,而作是念:『頗有此理,所行眾事,得益功德耶?』我今問世尊!唯願說之。」 @[0741c02]@世尊告曰:「可得增益功德。」 @[0741c02]@均頭白佛-[28]-言:「云何得增益功德?」 @[0741c03]@世尊告曰:「增益有七事,其福不可稱量,亦復無人能算計此者。云何為七?於是,族姓子、若族姓女未曾起[[僧伽藍]]-[]-處,於中興立者,-[29]-此福不可計。 @[0741c06]@「復次,均頭!若善男子、善女人能持床座施彼僧伽藍者及與比丘僧,是謂,均頭!第二之福不可稱計。 @[0741c09]@「復次,均頭!若善男子、善女人以食施彼比丘僧,是謂,均頭!第三之福不可稱計。 @[0741c11]@「復次,均頭。若善男子、善女人以遮雨衣給施比丘僧者,是謂,均頭!第四功德其福不可-[30]-量。 @[0741c13]@「復次,均頭!若族姓子、-[31]-女若以藥-[32]-施比丘僧者,是謂第五之福不可稱計。 @[0741c15]@「復次,均頭!若善男子、善女人曠野作好井者!是謂,均頭!第六-[33]-之功德也,不可稱-[34]-計。 @[0741c16]@「復次,均頭!善男子、善女人近道作舍,使當來過去得止宿者,是謂,均頭!第七功德不可稱計。 @[0741c19]@「是謂,均頭!七功德-[35]-之法,其福不可-[36]-量。若行,若坐,正使命終,其福隨後,如影隨形,其德不可稱[*]計。言當有[[爾許]]-[]-之福,亦如大海水,不可升斗量之;言當有爾許之水,此七功德亦復如是,其福不可稱限。是故,均頭!善男子、善女人當求方便,成辦七功德。如是,均頭!當作是學。」 @[0741c25]@爾時,均頭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8] 含=鋡【聖】* 「含」,聖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為「含」,今依據聖本改作「鋡」。 [19] 五=四【聖】* 「五」,聖本作「四」。 「四」,大正藏原為「五」,今依據聖本改作「四」。 [20]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東晉…譯〕-【聖】 ???? [21] 品+(第四十)【宋】【元】【明】,品+(分)【聖】 ???? [22] 餘=二【明】 「餘」,明本作「二」。 「二」,大正藏原為「餘」,今依據明本改作「二」。 [23] [No. 26(7)] ??? [24] 踰=喻【聖】 「踰」,聖本作「喻」。 「喻」,大正藏原為「踰」,今依據聖本改作「喻」。 [25] (是)+時【宋】*【元】*【明】* 「時」,宋、元、明三本作「是時」。 大正藏無「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6] 「增」,大正藏原為「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增」。 [27] 〔至〕-【聖】 聖本無「至」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至」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28] 〔言〕-【聖】 聖本無「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言」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29] 此+(初)【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此初」。 大正藏無「初」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0] (計)+量【宋】【元】【明】 「量」,宋、元、明三本作「計量」。 大正藏無「計」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1] 女若=族姓女【宋】【元】【明】,〔若〕-【聖】 ???? [32] 施+(與)【宋】【元】【明】 「施」,宋、元、明三本作「施與」。 大正藏無「與」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3] 之功德也=功德【宋】【元】【明】 「之功德也」,宋、元、明三本作「功德」。 「功德」,大正藏原為「之功德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功德」。 [34] 計=量【宋】*【元】*【明】*【聖】 「計」,宋、元、明、聖四本作「量」。 「量」,大正藏原為「計」,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量」。 [35]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36] (稱)+量【宋】【元】【明】 「量」,宋、元、明三本作「稱量」。 大正藏無「稱」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 大均頭:比丘名,七歲即出家,是舍利弗尊者出家前的弟弟,也是舍利弗尊者的侍者,在佛陀教他如何滅外道六十二見後證得阿羅漢果,參見《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三〈善惡品 47〉第9經。又譯為「均頭」、「純陀」、「周那」、「摩訶周那」。 [] 僧伽藍:為音譯,義譯為「僧團的園林」,是寺院的通稱。又譯為「僧伽藍摩」,簡稱「伽藍」。 [] 爾許:這樣。全句是說這樣的福德猶如大海水是大到無法量測的。 ====[對應經典]==== * {ref>Zho007} ====[讀經拾得]==== 《雜阿含經》卷三十六第997經:「種植園果故,林樹蔭清涼,橋船以濟度,造作福德舍,穿井供渴乏,客舍給行旅,如此之功德,日夜常增長,如法戒具足,緣斯得生天。」(CBETA, T02, no. 99, p. 261, b7-11) 和本經所說有許多項相通。 ====[進階辨正]==== [[研討:均頭與大均頭是否為同一人]] =====(八)@@[0741c27]@@===== @[0741c27]@聞如是: @[0741c27]@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741c28]@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當修行死想,思惟死想。」 @[0741c29]@時,彼座上有一比丘白世尊言:「我常修行、思惟死想。」 @[0742a01]@世尊告曰:「汝云何思惟、修行死想?」 @[0742a02]@比丘白佛言:「思惟死想時,意欲存七日,思惟七覺意,於如來法中多所饒益,死後無恨。如是,世尊!我思惟死想。」 @[0742a04]@世尊告曰:「止!止!比丘!此非行死想之行,此名為放逸之法。」 @[0742a06]@復有一比丘白世尊言:「我能堪任修行死想。」 @[0742a07]@世尊告曰:「汝云何修行、思惟死想?」 @[0742a08]@比丘白佛言:「我今作是念:『意欲存在六日,思-[1]-惟如來正法已,便取命終,此則有所-[2]-增益。』如是思惟死想。」 @[0742a10]@世尊告曰:「止!止!比丘!汝亦是放逸之法,-[3]-非思惟死想也。」 @[0742a11]@復有比丘白佛言:「欲存在五日。」或言四日,或言三日、二日、一日者。 @[0742a13]@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止!止!比丘!此亦是放逸之法,非為思惟死想。」 @[0742a15]@爾時,復有一比丘白世尊言:「我-[4]-能堪-[5]-忍修行死想。」比丘白佛言:「我到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6]-食已,還出舍衛城,歸所在,入靜室中,思惟七覺意而取命終,此則思惟死想。」 @[0742a20]@世尊告曰:「止!止!比丘!此亦非思惟、修行死想。汝等諸比丘所說者,皆是放逸之行,非是修行死想之法。」 @[0742a22]@是時,世尊重告比丘:「其能如-[7]-[[婆迦利]]-[一]-比丘者,此則名為思惟死想。-<彼比丘者,善能思惟死想,厭患此身惡露不淨。若比丘思惟死想,繫-[8]-意在前,心不移動,念出入息往還之數,於其中間思惟七覺意,則於如來法多所饒益。所以然者,一切諸行皆空、皆寂,起者、滅者皆是幻化,無有真實。是故,比丘!-{人命呼吸間}-當於出入息中思惟死想,便脫生、老、病、死、愁、憂、苦、惱。>-如是,比丘!當-[9]-知作如是學。」 @[0742b02]@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 〔增〕-【聖】 聖本無「增」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增」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3] 非+(為)【宋】【元】【明】 「非」,宋、元、明三本作「非為」。 大正藏無「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4] 〔能〕-【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能」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能」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5] 忍=任【明】 「忍」,明本作「任」。 「任」,大正藏原為「忍」,今依據明本改作「任」。 [6] 食+(乞食)【宋】【元】【明】 「食」,宋、元、明三本作「食乞食」。 大正藏無「乞食」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7] 婆=彼【聖】 「婆」,聖本作「彼」。 「彼」,大正藏原為「婆」,今依據聖本改作「彼」。 [8] 意=念【宋】【元】【明】 「意」,宋、元、明三本作「念」。 「念」,大正藏原為「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念」。 [9] 知作如=作【宋】【元】【明】 「知作如」,宋、元、明三本作「作」。 「作」,大正藏原為「知作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作」。 ====[註解]==== [一] 婆迦利:比丘名,佛陀稱讚他「得信解脫,意無猶豫」第一,後來他身患重病,久病厭世,舉刀自殺時以四聖諦思惟五受陰而得涅槃,詳見《增壹阿含經》卷十九〈四意斷品 26〉第10經、《雜阿含經》卷四十七第1265經。又譯作「跋迦利」、「跋迦梨」、「婆迦梨」、「薄迦梨」。 ====[對應經典]==== * {ref>A06.019} * {ref>A08.073} ====[讀經拾得]==== * 本經是《四十二章經》記載佛與弟子對話說到「人命在呼吸之間」的出處。 *「死想」即是十念法門中的「念死」,可參考[[agama1:增壹阿含經廣演品第三#一〇|《增一阿含經》卷二〈3 廣演品〉第10經]]。 *本經中佛陀以婆迦利比丘厭患此身惡露不淨,思惟生法皆是死法來說明「思惟死想」,這則事件的詳情可見《增壹阿含經》卷十九〈四意斷品 26〉[[agama1:增壹阿含經四意斷品第二十六#一〇|第10經]],當時婆迦利比丘在極大的病苦下:「思惟是五盛陰:是謂此色,是謂色集,是謂色滅盡;是謂痛、想、行、識,是謂痛、想、行、識集,是謂痛、想、行、識、滅盡。彼於此五盛陰熟思惟之,諸有生法皆是死法。知此已,便於有漏心得解脫。」(CBETA, T02, no. 125, p. 642, c15-19) 《雜阿含經》卷四十七[[agama: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七#一二六五|第1265經]]也記錄了此事件。 =====-[10]-(九)@@[0742b03]@@===== @[0742b03]@聞如是: @[0742b03]@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742b04]@爾時,波斯匿王即敕群臣:「速嚴寶羽-[11]-之車,吾欲往世尊所,禮拜問訊。」 @[0742b05]@是時,大王即出城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如來與無央-[12]-數之-[13]-眾,圍遶說法。是時,七尼揵-[14]-子,復有七裸形人,復有七黑梵志,復有七裸形婆羅門,去世尊不遠而過。 @[0742b09]@是時,波斯匿王見此諸人去世尊不遠而過,即白佛言:「觀此諸人經過不住,皆是少欲知足,無有家業。今此世間阿羅漢者,此人最為上首。所以然者,於眾人中極為苦行,不貪利養。」 @[0742b14]@世尊告曰:「大王!竟未識真人-[15]-羅漢,不以裸形露體名為阿羅漢。大王當知,此皆非真實之行,[[當念觀察久遠末-[16]-變]]-[]-。又復當觀[[可親、知親、可近、知近]]-[]-。所以然者,過去久遠世時有七梵志,在一處學,年極衰弊,以草為衣裳,食以[[果蓏]]-[]-,起諸邪見,各生此念:『我等持此苦行之法,使後作大國王,或求釋、梵、四天王。』 @[0742b21]@「爾時,有阿私陀天師,是諸婆羅門祖父,知彼梵志心中所念,即從梵天上沒,來至七婆羅門所。是時,阿私陀天師去天服飾,作婆羅門形,在露地經行。是時,七梵志遙見阿私陀經行,各懷瞋恚,而作是語:『此是何等著欲之人,在我等梵行人前行,今當咒灰滅之。』是七梵志即手掬水灑彼,梵志咒曰:『汝今速為灰土!』然婆羅門遂懷瞋恚,天師顏色倍更端正-[17]-。所以然者,慈能滅瞋。是時,七梵志便作是念:『[[我等將不為禁戒退轉乎]]-[]-?我等正起瞋恚,彼人便-[18]-自端正[*]。』 @[0742c03]@「爾時,七人與天師便說此偈: 「『為天乾沓和,  羅剎鬼神乎?\\   是時名何等,  我等欲知之。』\\ @[0742c06]@「是時,阿私陀天-[19]-師即時報偈曰: 「『非天乾沓和,  非鬼羅剎神,\\   天師阿私陀,  今我身是也。\\ @[0742c09]@「『我今知汝心中所念,故從梵天上來下耳。梵天去此極為玄遠,彼帝釋-[20]-身亦復如是,轉輪聖王亦不可得,不可以此苦行作-[21]-釋、梵、四天王。』 @[0742c12]@「是時,天師阿私陀便說此偈: 「『心內若干念,  [[外服而麤獷-[22]-]]-[]-,\\   但勤修正見,  遠離於惡道。\\   心-[23]-戒清淨行,  口行亦復然,\\   遠離於惡念,  必當生天上。』\\ @[0742c17]@「是時,七梵志白天師曰:『審是天師乎?』報曰:『是也。但念-[24]-梵志不以裸形得生天上;未必修此苦行,得生梵天之處,又非露暴形體,作若干苦行,得生彼處;能攝心意,使不移動,便得-[25]-生天上。不可以卿等所習得生彼處。』大王!觀察此義,不以裸形名為阿羅漢,其-[26]-凡夫之人欲知真人者,此事不然-[27]-,然復真人能分別所習凡夫之行。又復凡夫之人不能知凡夫之行,真人便能知凡夫之行。但大王知之,當方便知久遠已-[28]-來,非適今也。當以觀之。如是,大王!當以方便學之。」 @[0742c28]@爾時,波斯匿王白世尊言:「如來所說甚為快哉!非世人所能曉了。然國事猥-[29]-多,欲還所止。」 @[0743a01]@佛告王曰:「王宜知[*]時。」 @[0743a01]@爾時,王即從座-[1]-起,禮世尊足,便退而去。 @[0743a02]@爾時,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0] ~M. 18. Madhupiṇḍika.,[No. 26(115)]. [11] 「寶羽」,宋、聖二本作「羽寶」,元、明二本作「羽葆」。 [12] 「央」,聖本作「鞅」。 [13]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14] 「揵」,大正藏原為「健」,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揵」。* [15] 「人」,明本作「阿」。 [16] 「末」,大正藏原為「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末」。 [17] 「正」,大正藏原為「政」,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正」。* [18] 「便」,明本作「更」。 [19] 大正藏無「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0] 「帝釋」,宋、元、明三本作「天帝」。 [21] 「釋梵」,聖本作「梵釋」。 [22] 「獷」,聖本作「穔」。 [23] 「心」,聖本作「是」。 [24] 「念」,大正藏原為「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念」。 [25] 大正藏無「得」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6] 宋、元、明三本無「其」字。 [27] 「然然」,宋本作「然又」,元、明二本作「行又」。 [28] 「已」,聖本作「以」。* [29] 「猥多」,宋、元、明三本作「多猥」。 [1]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註解]==== [] 當念觀察久遠末變:應該要在意觀察長時間後的變化。 [] 可親、知親、可近、知近:可以(值得)親近、知道要親近。 [] 果蓏:瓜果。「蓏」讀音同「裸」,草本或蔓生植物所結的果實。 [] 我等將不為禁戒退轉乎:我們難道持戒的功力退轉了嗎?按:七位梵志認為苦行就是持戒,苦行就會有神通及大果報,因此神通無效時,會覺得是不是苦行出了狀況? [] 外服而麤獷:外表表現苦行的樣子。 ====[對應經典]==== * 參考{ref>Zho151} * 參考{ref>Za42.04} * 參考{ref>M093} * 參考{ref>Tn0071} ====[讀經拾得]==== 波斯匿王看到外道苦行的表相,就以為苦行的外道是聖人,佛陀則表示凡夫無法由表相判斷聖人(「其凡夫之人欲知真人者,此事不然」),要拉長時間來看(「當念觀察久遠末變」)。 《雜阿含經》卷四十二第1148經中,佛陀則說:「汝亦不知是阿羅漢、非阿羅漢,不得他心智故。且當親近觀其戒行,久而可知,勿速自決。審諦觀察,勿但洛莫。當用智慧,不以不智。經諸苦難,堪能自辯;交契計挍,真偽則分。見說知明,久而則知,非可卒識,當須思惟,智慧觀察。」(CBETA, T02, no. 99, p. 306, a1-7) 因此雖然凡夫無法立即由表相判斷聖人,但還是可以拉長時間來看,透過觀察對方戒行、觀察對方如何應對苦難等等層面,較為了解對方的德性。 =====[導讀:六入處的運作]===== 六入處能接收六境: *眼根接收影像(色)而有視覺(眼識)。 *耳根接收聲音(聲)而有聽覺(耳識)。 *鼻根接收香臭(香)而有嗅覺(鼻識)。 *舌根接收味道(味)而有味覺(舌識)。 *身根接收碰觸(觸)而有觸覺(身識)。 *意根接收各種訊息(法)而有意識。 「眼」根接收到影像(「色」),而會有視覺(「眼識」)。眼根、影像、視覺,三者接「觸」,而能感「受」影像,映「想」起這是影像,而有意「思」、意志活動。這個過程在《雜阿含經》中敘述為:「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在以下經文中則另譯為:「若眼見色而起識想,三事相因便有更樂,已有更樂便有痛,已有痛便有所覺,已有所覺便有想,已有想便稱量之」。 凡夫執著於感官欲望,有如被外境牽著走,而產生種種的煩惱(「使」):例如對於我所喜愛的,就生「貪欲」;我所喜愛的卻得不到、或是違逆於我,就生「瞋恚」;這些都是因為沒有智慧,也就是「無明」。 感官接收的訊號傳到最後,由意根作最後的反應,而會起心動念。當意觸時如理作意而不貪染執著,斷了十二因緣的鎖鏈,就不會導致後續無常的苦了。 =====-[2]-(一〇)@@[0743a04]@@===== @[0743a04]@聞如是: @[0743a04]@一時,佛在[[釋翅-[3]-迦毘羅衛]]-[]-國-[4]-尼拘屢園,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0743a05]@爾時,世尊食後,從尼拘屢園往至毘羅耶致聚中,在一樹下坐。是時,-[5]-執杖釋種出[[迦毘羅越]]至世尊所,在前默然而住。爾時,執杖釋種問世尊言:「沙門作何敕教?為何等論?」 @[0743a09]@世尊告曰:「梵志當知,[[我之所論,非天、龍、鬼神所能及也;亦非著世,復非住世]]-[]-。我之所論,正謂斯耳。」 @[0743a12]@是時,執杖釋種[[顉-[6]-頭]]-[]-[[嘆吒]]-[]-已,便退而去。爾時,如來即從座起,還詣所止。 @[0743a13]@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向者,在彼園中坐,有執杖釋種來至我所,而問我言:『沙門為作何等論?』吾報之曰:『我之所論,非天、世人所能及也;亦不-[7]-著世,復非住世,我之所論,正謂斯耳。』是時,執杖-[8]-釋種聞此語已,便退而去。」 @[0743a18]@爾時,有一比丘白世尊言:「云何亦不著世,復非住世?」 @[0743a20]@世尊告曰:「如我所論者,都不著世,[[汝-[9]-今於欲而得解脫,斷於釋種狐疑,無有眾想]]-[]-。我之所論者,正謂此耳。」爾時-[10]-世尊作此語已,即起入室。 @[0743a23]@是時,諸比丘各相謂言:「世尊向所論者,略說其義,誰能堪任廣說此義乎?」是時,諸比丘自相謂言:「世尊恒嘆譽尊者-[11]-大迦旃-[12]-延,今唯有迦旃[*]延能說此義耳。」 @[0743a26]@是時,眾多比丘語迦旃[*]延曰:「[[向者]]-[]-,如來略說其義,唯願尊者當-[13]-廣演-[14]-之,事事分別,使諸人得解。」 @[0743a29]@迦旃[*]延報曰:「猶如聚落有人出於彼村,欲求[[真實之物]]-[]-。彼若見大樹,便取斫-[15]-殺,取其枝葉而捨之去。然今汝等亦復如是,捨如來已,來從枝求實。然彼如來皆觀見之,靡不周遍,照明世間,為天、人導,如來者是法之真主,汝等亦當有此時節,自然當遇如來說此義。」 @[0743b06]@時,諸比丘對曰:「如來雖是法之真主,廣演其義;然尊者為世尊記,堪任廣說其義。」 @[0743b08]@迦旃[*]延報曰:「汝等諦聽!善思念之。[語>吾]當演說分別其義。」 @[0743b09]@諸比丘對曰:「甚善。」是時,諸比丘從-[16]-受其教。 @[0743b10]@迦旃[*]延告曰:「今如來所言:『我之所論,非天、龍、鬼神-[17]-所能及,亦非著世,復非住世,然我於彼而得解脫,斷諸狐疑,無復猶豫。』如今眾生之徒,好喜鬥訟,起諸亂想。[[又如來言我不於中起染著心;此是貪欲-[18]-]]-[]-、瞋恚、邪見、[[欲世間使]]-[]-,憍慢使、疑使、無明使,或遇刀杖苦痛之報,與人鬥訟,起-[19]-若干不善之行,起諸亂想,興-[20]-不善行。若眼見色而起識想,三事相因便有[[更樂]]-[]-,已-[21]-有更樂-[22]-便有痛,已[*]有痛便有-[23]-所覺,已[*]有所-[24]-覺便有想,[[已[*]有想便稱量之,起若干種想著之念]]-[]-。若-[25]-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更細滑、意知法,而起識想,三事相因便有更樂,已[*]有更樂便有痛,已[*]有痛便有-[26]-所-[27]-覺,以有覺便有想,已[*]有想便稱量之,於中起若干種-[28]-想著之念;是-[29]-貪欲-[30]-使、瞋恚使、邪見使、憍慢使、欲世間使、癡使、疑使,皆起刀杖之變,興若干種-[31]-變,不可稱計。 @[0743b28]@「若有人作是說:『亦無眼,亦無色,而有更樂。』此事不然。設復言:『無更樂,有痛者。』此亦不然。設言:『無痛而有想著者。』此事不然。設復有人言:『無耳、無聲,無鼻、無香,無舌、無味,無身、無細滑,無意、無法,而言有識者。』終無此理也。設言:『無識而有更樂者。』此事不然。設:『無更樂而言有痛者。』此事不然。設言:『無痛而有想著者。』此事不然。若復有-[32]-人言:『有眼-[33]-、有色於中起識。』此是必然。若言:『耳聲、鼻香、舌味、身細滑、意法於中起識者。』此事必然。諸賢當知,由此因緣,世尊說曰:『我之所論,天及世人、魔、若魔天不能及者,亦不著世,復不住世,然我於欲而得解脫,斷於狐疑,無復猶豫。』世尊因此緣略說其義耳。汝等若-[34]-心不解者,更至如來所,重問此義。設如來有所說者,好念奉持。」 @[0743c14]@是時,眾多比丘聞迦旃[*]延所說-[35]-,亦不言善,復不言非,即從座起而去。自相謂言:「我等當持此義往問如來,設世尊有所說者,當奉行之。」 @[0743c18]@是時,眾多比丘往至世尊所,頭[而>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眾多比丘以此本緣-[36]-,具白世尊。爾時,如來告比丘曰:「迦旃[*]延比丘聰明辯才-[37]-,廣演其義,設汝等至吾所問此義,我亦當以此與汝說之。」 @[0743c22]@爾時,阿難在如來後。是時,阿難白佛言:「此經義理極為甚深,猶如有人行路渴乏-[38]-而遇甘露,取而食之,極為香美,食無厭足。此亦如是,其善男子、善女人所至到處,聞-[39]-此法而無厭足。」重白世尊:「此經名何等,當云何奉行。」 @[0743c27]@佛告阿難:「此經名曰甘露法味,當念奉行。」 @[0743c28]@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2] ~M. 18. Madhupiṇḍika. [3] [>迦毘羅衛國]~Kapilavatthu. [4] 尼拘屢~Nigrodha. [5] 執杖釋種~Daṇḍapāṇi Sakka. [6] 「顉」,大正藏原為「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顉」。 [7] 「不」,大正藏原為「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不」。 [8] 宋、元、明三本無「執杖」二字。 [9] 「汝」,大正藏原為「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汝」。 [10] 大正藏無「爾時」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1] 大迦旃延~Mahākaccāna. [12] 「旃」,大正藏原為「栴」,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旃」。* [13] 「當」,聖本作「當何」。 [14] 大正藏在「演」字之後有一「說」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5] 「斫」,宋本作「破」。 [16] 「從」,大正藏原為「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從」。 [17] 大正藏在「神」字之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8] 大正藏在「欲」字之後有一「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9] 聖本無「起」字。 [20] 「興」,聖本作「與」。 [21]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22] 「樂」,聖本作「樂想」。 [23] 宋本無「有」字。 [24] 大正藏無「所」字,今依據元、明、聖三本補上。 [25] 大正藏無「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6] 「有」,聖本作「所」。 [27] 大正藏無「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8] 宋、元、明三本無「種」字。 [29] 大正藏在「是」字之前有一「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30] 大正藏在「欲」字之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31] 大正藏在「種」字之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32] 大正藏無「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3] 「眼」,宋本作「限」。 [34] 大正藏無「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5] 「說」,宋、元、明三本作「言」。 [36] 「本緣」,大正藏原為「緣本」,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本緣」。 [37] 「才」,聖本作「才已」。 [38] 大正藏無「渴乏」二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39] 「聞」,聖本作「以聞」。 ====[註解]==== [] 釋翅迦毘羅衛:古代中印度國名、城名,位於當今尼泊爾境內,是佛陀出生的地方。 [] 我之所論,非天、龍、鬼神所能及也;亦非著世,復非住世:我的主張,不是天、龍、鬼神所能觸及的;既不執著於世間,也不停留於世間。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若一切世間,天及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使不鬪諍,修習離欲清淨梵志,捨離諂曲,除悔,不著有、非有,亦無想」,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在這包括天、魔、梵的世間;包括沙門、婆羅門、天、人的世代中,他保持不與世間中任何者爭論,又如,他是住於已離欲縛、無疑惑、已切斷後悔、對有、非有已離渴愛、諸想不潛伏的婆羅門」。 [] 顉頭:點頭;頭左右擺動。按:在印度將頭向左右擺動相當於中國的點頭。「顉」讀音同「欽」。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不是不非」,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搖頭」。 [] 嘆吒:嘆息感慨。 [] 汝今於欲而得解脫,斷於釋種狐疑,無有眾想:你們(僧眾)現在從欲貪中解脫,斷了執杖釋種的疑惑,而不會執著各種相。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若人所因念,出家學道,思想修習,及過去、未來、今現在法,不愛、不樂、不著、不住,是說苦邊欲使,恚使、有使、慢使、無明使、見使、疑使、鬪諍、憎嫉、諛諂、欺誑、妄言、兩舌及無量惡不善之法,是說苦邊」,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由於男子虛妄想之部分轉起之故,在那裡,如果沒有被歡喜的、被歡迎的、被固執的,這就是貪煩惱潛在趨勢的結束;這就是嫌惡煩惱潛在趨勢的結束;這就是見煩惱潛在趨勢的結束;這就是疑煩惱潛在趨勢的結束;這就是慢煩惱潛在趨勢的結束;這就是有貪煩惱潛在趨勢的結束;這就是無明煩惱潛在趨勢的結束;這就是拿杖、拿刀、鬥諍、異執、諍論、指責、離間語、妄語的結束,在這裡,這些惡不善法被無餘滅」。 [] 向者:剛才;不久前。 [] 真實之物:這裡特指「實木」,即樹幹中央堅實的心材。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實」,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心材」。 [] 又如來言我不於中起染著心;此是貪欲:另外,佛陀說我們(僧眾)不在這當中生起染著心,這染著心也就是貪欲(、瞋恚、邪見等等各式的煩惱)。 [] 欲世間使:對於存在的欲望所形成的煩惱。 [] 更樂:即「觸」的另譯,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舉例而言,眼根、光線、眼識,三者接觸而生「眼觸」,依著眼觸而生起受、想、行等心理運作。 [] 已有想便稱量之,起若干種想著之念:有了認知就思量分別,起了執著各種相的念頭。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若所想便思,若所思便念,若所念便分別」,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認知則尋思;尋思則作虛妄;由於作虛妄之故,對過去、未來、現在能被眼識知之色男子虛妄想之部分轉起」。 ====[對應經典]==== * {ref>Zho115} * {ref>M018} ====[讀經拾得]==== 迦旃延尊者解說的重點,在於六根接觸六境而生識(「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的因緣下,觸生受、想、思(心的造作),念念相續,起種種分別、執著,而不得解脫。 六根接觸六境時,如果能不陷入這個因緣的鎖鍊,就能如同佛陀說的「於欲而得解脫,斷於釋種狐疑,無有眾想」,而能「亦非著世,復非住世」。 那要怎麼樣才不會陷入這個因緣的鎖鏈呢? 《雜阿含經》卷八有許多相關的經文解說,例如: *若六入處不與六境接「觸」,或是不貪「愛」、不執「取」。 *修行止觀,正觀六根、六境、六識,因緣生起的六受,都是「無常」;如實觀「無我」,當六根接觸到六境時,沒有我、我所的執著,才能不起欲貪;六根遇六境不染著,六識就不會生長增廣。 *感官接收的訊號傳到最後,由意根作最後的反應,而會起心動念。當意觸時如理作意而不生愛,斷了十二因緣的鎖鏈,就不會導致後續無常的苦了。 ====[進階辨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K1KdMU10pg|研討:印度的點頭]] [[研討:《增壹阿含經》第四十品第10經中「顉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