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 卷25 第101經 因品增上心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欲得增上心者,當以數數念於五相。數念五相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惡念滅已,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

「云何為五?比丘者,念相善相應,若生不善念者,彼因此相復更念異相善相應念異相善相應,令不生惡不善之念。彼因此相更念異相善相應,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惡念滅已,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猶木工師、木工弟子,彼持墨繩,用於木,則以利斧,治令直。如是,比丘!因此相復更念異相善相應,令不生惡不善之念。彼因此相更念異相善相應,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惡念滅已,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若比丘欲得增上心者,當以數數念此第一相,念此相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惡念滅已,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

「復次,比丘!念相善相應,若生不善念者,彼觀此念惡有災患觀此念惡有災患,此念不善,此念是惡,此念智者所惡,此念若滿具者,則不得通、不得覺道、不得涅槃,令生惡不善念故。彼如是觀惡,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惡念滅已,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猶人年少,端正可愛,沐浴澡洗,著明淨衣,以香塗身,修治鬚髮,極令淨潔,或以死蛇、死狗、死人餘半青色,膖脹臭爛,不淨流出,繫著彼頸,彼便惡穢,不喜不樂。如是,比丘!彼觀此念,惡有災患,此念不善,此念是惡,此念智者所惡,此念若滿具者,則不得通、不得覺道、不得涅槃,令生惡不善念故。彼如是觀惡,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惡念滅已,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若比丘欲得增上心者,當以數數念此第二相,念此相,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惡念滅已,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

「復次,比丘!念相善相應時,生不善念,觀念惡患時,復生不善念者,彼比丘不應念此念不應念此念,令生惡不善念故。彼不念此念,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惡念滅已,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猶有目人,色在光明,而不用見,彼或閉目,或身避去。於汝等意云何?色在光明,彼人可得受色相耶?」

答曰:「不也。」

「如是,比丘不應念此念,令生惡不善念故,彼不念此念,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惡念滅已,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若比丘欲得增上心者,當以數數念此第三相,念此相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惡念滅已,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

「復次,比丘!念相善相應時生不善念,觀念惡患時亦生不善念,不念念時復生不善念者,彼比丘為此念,當以思行漸減其念思行漸減其念,令不生惡不善之念。彼為此念,當以思行漸減念,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惡念滅已,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猶人行道,進路急速,彼作是念:『我何為速?我今寧可徐徐行耶。』彼即徐行。復作是念:『我何為徐行?寧可住耶。』彼即便住。復作是念:『我何為住?寧可坐耶。』彼即便坐。復作是念:『我何為坐?寧可臥耶。』彼即便臥。如是,彼人漸漸息身麤行。當知比丘亦復如是,彼為此念,當以思行漸減其念,令不生惡不善之念。彼為此念,當以思行漸減念,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惡念滅已,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若比丘欲得增上心者,當以數數念此第四相,念此相,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惡念滅已,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

「復次,比丘!念相善相應時生不善念,觀念惡患時亦生不善念,不念念時亦生不善念,當以思行漸減念時復生不善念者,彼比丘應如是觀。比丘者,因此念故,生不善念,彼比丘便齒齒相著,舌逼上齶,以心修心,受持降伏齒齒相著,舌逼上齶以心修心,受持降伏,令不生惡不善之念。彼以心修心,受持降伏,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惡念滅已,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猶二力士捉一羸人,受持降伏。如是,比丘!齒齒相著,舌逼上齶,以心修心,受持降伏,令不生惡不善之念。彼以心修心,受持降伏,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惡念滅已,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若比丘欲得增上心者,當以數數念此第五相,念此相,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惡念滅已,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

「若比丘欲得增上心者,當以數數念此五相。數念五相,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惡念滅已,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若比丘念相善相應時不生惡念,觀念惡患時亦不生惡念,不念念時亦不生惡念,若以思行漸減念時亦不生惡念,以心修心、受持降伏時亦不生惡念者,便得自在,欲念則念,不念則不念。若比丘欲念則念,不欲念則不念者,是謂比丘隨意諸念,自在諸念跡。」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上心經第五竟(千四百五十六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增上心」,巴利本作 Adhicitta。

「五相」,巴利本作 Pañca nimittāni。

「絣」,大正藏原為「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絣」。

「正」,大正藏原為「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正」。

「餘」,大正藏原為「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餘」。

「齶」,大正藏原為「鰐」,今依據前後文改作「齶」。

「念」,宋、元二本作「令」。

明本無「增上心經第五竟」七字。

宋、元、明三本無「千四百五十六字」七字。

[註解]

增上心:禪定心,是由離欲、惡不善法並提升心的素質所得。例如「第一增上心」即初禪,「第四增上心」即第四禪。

五相:應常思維以滅不善念而得定的五個相:1) 以善念取代 2) 思維不善念的禍患 3) 不念不善念,擱置問題以防止不善念的相續 4) 瞭解不善念的動機並思維不善念的止息 5) 強力制止不善念。

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心就能維持穩定,不向外攀緣而能寧靜,統一意念而得到定境。

念相:專注於某個相。

念異相善相應:專注於其它善的相。

墨繩:古代用以測量規矩方直的工具,多用在建築與木工建造。

絣:古代氐族人用雜線織成的布,讀音「崩」。(?)

斫:以刀斧砍削。讀音同「濁」。

膖脹:(屍體)膨脹。其中「膖」是腫脹的意思,讀音同「乓」。

思行漸減: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尋行止息」。有惡念的身語意漸漸減少, 思=打算, 行=惡的身口意, 漸漸減少

息身麤行:從粗糙的行動,逐漸轉變為較細緻的行動。

舌逼上齶:舌尖抵住上顎。

以心修心:用心克制不善念。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貓抓老鼠,有如除不善念

如果要得定,應該時常練習思維於五相,以對治不善念:

  1. 以善念取代
    • 例如當生起貪欲心時,專注於不淨相;生起瞋心時,專注於慈心。
  2. 思維不善念的禍患
    • 例如不善念會帶來苦報,無法達到涅槃。
  3. 不念不善念,擱置問題以防止不善念的相續
    • 就如同不想看到眼前的景色時,閉上眼睛,或轉身看其他的地方。
  4. 以思考逐漸減輕惡念
    • 例如瞭解不善念的動機並思維不善念的止息。如同有人快速行走,他想著:「我為什麼要快速行走?我不如慢慢地走。」他開始慢慢地走,然後想著:「我為什麼要慢慢地走?我不如站住不動。」他開始站住不動,然後想著:「我為什麼站住不動?我不如坐下。」於是他坐了下來。他從粗糙的行動,逐漸轉變為較細緻的行動。
  5. 強力制止不善念
    • 就如同兩名大力士,捉住一個瘦弱的人,讓他固定不動。

以這樣的方法,能夠得到自在,專注於想要專注的心念,捨斷不想要專注的心念,達到定心。

愈前面的方法可能愈直接、輕鬆,然而若直接、輕鬆的方法無法對治不善念,就只能用愈後面的刻意、強制的方法:例如 1) 思維善念,直接就取代了不善念,就不需跟不善念周旋了。但如果仍無法擺脫不善念,只好 2) 思維不善念的禍患,畢竟心通常畏懼苦果,因此思維不善念的禍患可能讓心直接跳離不善念。但如果仍無法擺脫不善念,心的執念太深,與此相關的正反念頭都導致一再回到不善念,則 3) 不念不善念,擱置問題以防止不善念的相續,告訴自己:「現在不是處理這問題的時候,等待心平靜、客觀後,較容易處理」,離開這個場域。但如果仍無法脫離不善念,代表這不善念很強大,則 4) 直接面對不善念,瞭解不善念的動機,追本溯源,分析為何這不善念如此強大?瞭解動機後,即可一步步地思維止息不善念。但如果還是失敗,代表心完全被這不善念所把持了,失去了理智,這時只能 5) 強力制止不善念,硬生生地克制不善念,這種壓抑的方式無助於生起智慧,只是最後的手段,以免不善念帶來更多的困擾甚至造成犯戒。

回到《中阿含經》卷25

回到《中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