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聖誕節─聖誕節,我家的傳統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寄件人: tjm.bbs@bbs.cis.nctu.edu.tw [=InterNet E-mail=]
標  題: 關於聖誕節 ── 聖誕節,我家的傳統 -- tjm 整理
發信站: 國際網路信件 (Sun Jun  4 22:25:37 1995)


發信人: spring (洪春男), 信區: 'religion'
標  題: 關於聖誕節 ── 聖誕節,我家的傳統 
發信站: 交大資科_BBS (Jan 13 13:52:55 1995)

(本文取自「宇宙光」雜誌 1994.12 月號 ── 聖誕在我家)

    聖誕節,我家的傳統         陳惠琬

  有一年的聖誕節,我們被一個美國同事珍妮,邀至她的父母家去
過節。

  因珍妮平素待人誠懇有禮,行事為人很有分寸,雖然剛從大學畢
業,卻在許多事上表現出穩重成熟的價值觀念,對她的家庭,我們自
是抱著一些好奇心上門的。

  果然,一進門後我們便被一種濃濃的溫暖與祥和的氣氛給包裹著
。那是一個大家庭裡的大派對,在流動的人群裡我們被珍妮不同的家
人輪流地招呼,週旋一圈之後,我心歎:好一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的美滿家庭啊!在這一家庭制度瓦解的時代裡,連中國家庭也不大做
得到了,更何況他們比中國家庭又多了幾分愛和幽默,好不令人羨慕
!

  後來有機會我們和珍妮的父親談到進門之後的觀感,並問他有沒
有什麼治家的秘訣﹖他低下和善、令人有好感的臉沈思了一下,然後
肯定地指向珍妮的母親說:「蘇珊娜花很多心力在過節上面,從擺飾
到食物......這些成為我們家的傳統,而正是傳統,讓我們家裡的每
一分子都有『屬於』的感覺!」

  他的答案叫我意外!不是管教、不是大道理叫家人有股向心力,
而是在每年不同的節期裡建造同樣的氣氛、做同樣的事,會賦與家人
一種意想不到的凝聚力和穩定性!這令當時新婚的我咀嚼良久。

  後來有了孩子,我更是認真地思考如何幫助這兩個在美國生的小
中國人能保存他們的中國根。電影「屋上的提琴手」一片中的老爸爸
曾頂天立地唱道:「是傳統!因著傳統,每個人都知道他是誰,上帝
期望他作些什麼!」我忽然發現要好好過中國節的必要。原來不論是
新年、端午節、清明節、中秋節......都各有各的典故、原因,一些
好的中國文化傳統便是藉著這些重覆的活動傳遞下來的。過去幾年因
在國外,這些全過得極淡、極薄,我開始慎重地考慮重拾。

  以此類推,若要追溯屬靈的根,在基督徒的家庭裡聖誕節更應是
我們的一個重要傳統囉!但當如何慶祝呢﹖

  我和先生都愛聞新鮮砍下來的聖誕樹飄在空氣裡的特有清香味,
每年在聖誕節期間帶孩子去選棵樹會是件有趣的事。有樹便得有裝飾
,除了些彩燈圍飾外,美國人都喜歡在各式各樣的小掛飾上作文章。
有的家庭甚至讓家人每年一人選一樣掛飾,註明名字、年代,等孩子
成婚之後,便把那孩子歷年來所收集的掛飾放在一盒中,交給他帶到
新的小家庭去,成為他童年的回憶記錄。去年看到三歲女兒對她生命
中的第一棵聖誕樹所表現出的喜愛,我便知每年這閃著燈的一角,會
是她日後童年回憶中的一幅美麗圖畫。

  當然,還有禮物。一年中除了生日,我們決定只有在聖誕節才送
孩子禮物,這樣可以避免充塞孩子過多的物質。常看許多父母在孩子
還沒有需求之前,便已先買好了玩具送給他們,這也許是父母對孩子
的疼愛,但卻無形中剝奪了孩子夢想、企盼、與得到之後加倍享受的
樂趣,我認為那對孩子是挺不公平的,我要讓聖誕禮物成為我孩子一
年中的一件大事。

  但這些都還不是過聖誕節的真髓。若說擁有傳統的最重要之處,
是在傳遞傳統中的價值的話,那麼聖誕節便是最好的機會讓全家一起
思考和慶祝基督的誕生意義了!

  西方有在聖誕節前的第四個星期日,便開始慶祝耶穌誕生的習俗
,叫降臨節(Advent)。用些長青樹的葉子作一個花環,中間再插上五
枝長燭,在降臨節中的每一個星期日的家庭禮拜中,便多點上一枝蠟
燭,且說上一段聖誕故事,像「有一嬰孩將誕生」、「基督誕生」、
「牧羊人與天使」與「三博士」,到最後的聖誕夜裡的「普世同慶」
時點上中間的最後一枝蠟燭。這樣,不但在佳節內容中會因著閃動的
燭光而增添幾許氣氛,同時又象徵著在許多年前的一個小嬰孩的第一
聲啼哭裡,是如何為這世上帶來了光明。

  哦!我多麼希望我兩個可愛的孩子,能帶著像珍妮一樣的價值觀
與信仰成長。然後有一天,我們也能開放我們的家,每個人邀請自己
的朋友來過聖誕節,我們除了美食,還用愛和溫暖來款待。誰知道,
也許我孩子的朋友中,也會有一對新婚的夫婦感覺到我們家的不同,
上前來問:「為什麼......」

  我會直接的回答:「是傳統!聖誕節,是我家的傳統!我們....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