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調光與造型的石雕佛像---鄧廉懷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Bodhi@Lion (星月菩提) on board 'art'
標  題: 強調光與造型的石雕佛像---鄧廉懷 - 208
發信站: 獅子吼站 (Thu Nov 22 10:36:47 2001)

[ 本文轉載自獅子吼站 Buda-humanity 版 ]
[ 本文原作者為: bachida ]

                       人生雜誌208期
                                                        .  楊麗玲  .

     鄧廉懷的石雕佛像,質樸自然、敦厚寧穩中,透出沉雄爽俐的氣魄,沒有
繁複刻意的雕鑿,也沒有艱深費解的附義曲折,無需多餘的言語詮釋,唯賴觀者
的細心體會。


 一般來說,以石材雕刻,絕非類似以石粉壓模、再刨光修飾的佛像可比擬。單
就技術與刀法而言,它對創作者的耐力、體力與功力,都是相當大的考驗;尤其
是花崗岩等硬石,若無足夠的經驗與把握,連老師傅都不敢輕易嘗試。
   曾在金門服役過的阿兵哥就了解,他們最怕被分配去坑道構工,花崗岩質堅
難摧,往往費勁幾小時,又鑿又敲又打又炸的,才勉強「整」出一個小洞,可想
見以花崗岩雕刻有多困難!即使是經驗老到的雕刻師傅,若以花崗岩為媒材,也
得花上比大理石至少多一倍的時間才能完成作品。


 鄧廉懷卻不怕挑戰,專擅以硬石為媒材進行創作,如〈達摩祖師〉即以花崗岩
中質地最硬的黑花崗岩雕鑿而成,表現達摩永恆不摧的精神。他最近的「大鵬系
列」作品質材,仍以花崗石、大理石等硬石為媒材,展現鷹的不同姿態、造型,
線條流暢、刀法俐落,跳脫傳統寫實的束縛,化繁為簡,去掉雜蕪的干擾,以點
線面構成的塊狀空間,強調大鵬的氣勢、精神與意韻。「鵬是敏銳、崇高而宏觀
的,化繁為簡的V字造型,具有迴旋、伸長、久遠、貫徹一切、通明之意,隱含
一股向下生根、向上發展的引力和衝力。」鄧廉懷詮釋大鵬展翅的造型意涵。
其他如大理石、青斗石、黃砂岩等,亦常用於佛像創作上。

在傳統中融入現代語彙
  「佛像雕刻講究刀法,以三度空間的整理組合,來呈現佛的莊嚴、美感、精
神……」鄧廉懷表示,他不反對在傳統上,佛像強調法相的莊嚴、飽滿;但若只
是約束在一定的框框中,就很難突破,這也是佛像藝術總是無法跳脫窠臼的原
因。此外,用石材雕刻還有一大難處,他說:「取自於大自然的石材,裡面的紋
路、色澤如何變化,無法從石材的外表事先判斷,要實際雕刻下去才知道。有時
雕刻到一半,才發現裡面有裂痕;或者以白色大理石雕刻佛像,雕到一半,裡面
卻出現不同的顏色變化,遇到這些情況,有時就前功盡棄了。」


  鄧廉懷說,欣賞石雕佛像,很重要的一個要領是「光線」。雕塑原就是三度
空間的立體產物,光線對於石雕作品的色澤、切面、結構、線條所呈現出來的效
果,影響極大。


  曾經,他所受託雕刻的〈釋迦牟尼佛〉,在創作之前,先用黏土塑出造型,
取得對方的認同後,才開始雕刻。但創作過程中,對方一個月內來看了五、六
次,每次都有意見,卻說不出具體建議。「問題就出在光線上,光線造成視覺的
不平衡,當打了光,佛像的生命力就顯現出來了。」鄧廉懷在創作的實踐過程
中,尋求風格展現,逐漸拋棄精細的寫實訴求,轉而朝向作品線條的簡化,強調
光與造型之間的豐富對話。


   基本而言,他的佛像並無前衛創新之強烈變革,但在傳統中試圖合宜地融入
現代語彙,顯露出親近人間的意味。例如〈地藏菩薩〉,即與常見端嚴趺坐的地
藏王不同,而採右足高踞、輕鬆倚坐於岩座上的自在形像,少了幾許嚴肅,多了
一些不拘小節的趣味;而純白如玉的〈觀自在〉,菩薩法相祥和安然,輕倚於石
上小憩,與人殊無距離,彷若與人間凡夫平起平坐,隨時可相親交談,完全沒有
高低障礙。


    目前安置於靈巖山寺六尺高的白玉觀音像,雖亦屬偏向傳統的法相造型,
但衣袖摺痕亦都予以簡化,強調內在的精神層次。「在運送這尊佛像上山安座的
路上,很巧合地拍到一張照片,陽光恰從樹影篩落,形成一道特殊的光束,八角
光環恰恰落在菩薩的手印之上,菩薩的手沐在光中,凝白通透。」鄧廉懷說,照
片洗出來時,他也有點驚訝,被影像中呈現的莊嚴美感震動了。


   多年與石為伍,鄧廉懷對於石頭有著深厚的情感,性格亦如堅石般有著剛毅
不阿的一面。早期的他,甚且像石般沉默木訥、寡言少語,這幾年或許被採訪的
次數多了,敘述創作理念與經歷時也自如多了。


    他說,早年並非佛教徒的他會投向佛像創作,實有一段頗為曲折的因緣。
三十六歲之前,他原只是個雕刻師傅,在花蓮經營一家大理石工廠,雕刻了不少
受市場歡迎的工藝品;然而1985年,他已年近不惑,卻毅然結束經營多年的大理
石工廠,攜家帶眷離開花蓮來到埔里,全心投入藝術創作。

人生轉折,巧遇貴人
      許多人都不免好奇,為什麼他會有這麼大的轉變?認真細究,鄧廉懷笑
說,這一人生轉折,算來與世稱「水果師」的廣欽老和尚雖無直接因緣,卻有段
極深的間接關係。
    昔日,猶在花蓮經營大理石工廠時,有位信眾發願以四萬元委請鄧廉懷雕
刻一尊廣欽老和尚的坐像。玩石多年,雖然一直都是雕刻工藝品,但是在鄧廉懷
內心深處總覺得不滿足,強烈的創作欲望從未停止騷動。因此,他對於這類挑戰
性較強、發揮空間也比較大的訂單興致極高,也就不太計較價格,全力以赴;一
次次專程到台北土城的承天禪寺朝拜,並且收集相關資料,細細揣摩廣欽老和尚
的神態、坐姿及法相。


      鄧廉懷以虔誠謙卑之心來進行雕刻,一鑿一斧、一切一割,心意融會其
中,皆是恭敬,皆是法喜。從事雕刻工作多年,他的刀法與技術十分熟練,但他
不願只是一味因襲舊有,模仿造作。與其講究精雕細琢的外相美感,不若簡化冗
雜的線條,呈現老和尚沉潛安詳的精神之美。


   「作品完成後,我很欣喜,自認為這樣的表現還算令人滿意,但訂製者卻認
為衣袖不應該有空缺處,衣服的皺摺也太少……,種種要求讓我很氣餒……」鄧
廉懷笑說,雖然對方不滿意,但他其實蠻高興這件作品最後因此能留在自己身
邊。


      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偶然的機緣下,知名藝術家楊英風旅
經花蓮時,曾到訪鄧廉懷經營的大理石工廠,他對擺在店中的其他雕刻品只是隨
意瀏覽,唯獨對那尊廣欽老和尚雕像觀賞許久,而且頻頻點頭。那回,鄧廉懷與
楊英風只是寒喧幾句,彼此並無深談。過後不久,楊英風竟又二度來訪,仍是情
有獨鍾,駐足於那座廣欽老和尚雕像前,欣賞之情,溢於言表。
 「為什麼不參加比賽呢?」楊英風建議。在這之前,鄧廉懷只是老老實實在石
雕工藝上鑽研,以之作為營生,想也沒想過自己的作品竟可參加比賽,問鼎美
展。在楊英風的鼓勵下,他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將這尊廣欽老和尚坐像送去參
加台北市美展比賽。事實證明,這尊買主看走眼、不滿意的雕像,其實是相當成
功的作品。它在比賽中榮獲首獎,目前由台北市立美術館收藏。
  「或許是我比較幸運吧!」個性木訥的鄧廉懷謙虛地表示,得獎帶來的鼓
勵,讓他開始對各類比賽躍躍欲試,從而屢屢參賽、連連得獎,使得他原就潛藏
的創作熱情更為熾烈。就這樣,一個年近四十歲的中年男子,毅然決定結束經營
良好的事業,投往創作之路。

放下身段,不計得失
    當時,他對未來毫無把握,只是懷著滿腔理想,就將全家都搬到埔里,拜
楊英風為師。從一名運籌帷幄、指揮若定的老闆,突然變成學徒,一切重新開
始,所有學徒該做的工作,像是灑掃庭園、種樹拔草,樣樣少不了。他放下身
段,不以為意,努力地看、努力地學,服了兩年多的勞役,才開始有參與實際創
作的機會。


    如果當時他斤斤計較於小得小失,就沒有後來浸淫於創作中游刃有餘的鄧
廉懷,正是能捨才能得;如果當時他捨不下生意興隆的大理石工廠,那麼,今日
的他只是個為人作嫁的工匠罷了。


    鄧廉懷回憶,剛到埔里的前幾年,他的家庭尚無法真正安頓,連居處都是
租來的。但彷彿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一切得失無需強求、無需罣礙,運隨機轉,
只要努力去做,水到自然渠成。


    某位埔里地方人士,因極為欣賞鄧廉懷的作品,聞說情況,即自動提議願
意廉售一塊山坡地給他闢建家園,希望他能就此安居下來,好好地雕刻佛像。買
地之前,鄧廉懷根本不知道錢要從哪裡來?只是更認真地創作,由於作品頗受歡
迎,許多買主都願意預付款項,耐心等待完成之日;很快地,竟也就籌足了購地
的資金。


      初始,那片山坡地坡勢陡峭,一片荒莽,亂石野木雜陳。他自己整地、規
畫、監工,一車車的亂石廢土運下山,一批批的建材運上山。附近的人都笑他
傻,認為在這片莽地上闢建房舍是不可能的。然而,足足花了兩年多的時間,野
地終於變成景觀優美、綠草如茵的家園。


     白色建築矗立在草皮上,整片落地玻璃延引大量陽光進入室內,草皮上就
展覽著他的石雕作品,大自然與人為建構融而為一。他為這個家取名為「一元
坡」,既取意「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基業與生命在此轉折、蛻變,同時亦有
與誠「意」、「緣」分諧音的講究。


    雖然並無刻意修行,但心懷虔敬的鄧廉懷,只要是雕刻佛像,就一定戒絕
葷腥而改吃素。不過,即使創作了無數供人膜拜的佛像,但有趣的是,鄧廉懷家
中的佛堂,卻至今尚無佛像。


    「真正屬於我的佛像還沒成型。」他望著窗外陽光下的雕塑品說,佛本無
相,佛像只是人自己塑造出來的形象罷了。「心中有佛更重要。」他意味深長地
露出微笑強調,就讓一切順其自然地發展吧!


 鄧廉懷新作〈大鵬鳥系列〉將於12月14日至18日,在台北市世貿二館藝術展覽
會中展出。
--
Ξ 獅子吼站 版面介紹:                                          cbs.ntu.edu.tw
 學佛心得•酸甜苦辣留言版 - 釋放心靈的塵埃                      BudaFeeling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