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相之問(3)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發信人: abstsai@Lion (老小子), 信區: BudaHelp 標 題: Re: 空相之問(3) 發信站: 由 獅子吼站 收信 (Tue Apr 4 04:18:45 2000) -----(3/3)--------------- >這是否就是如《金剛經》所言的不著相的意味呢?持戒波羅 >密非持戒波羅密是名持戒波羅密,是否如此呢?若是執著有我能持戒,就 >無法波羅密了!如達摩祖師告訴梁武帝做的一大堆布施都是無功德的,因 >為他是有相布施,執著有一個我去做布施,所以做了很多布施反而加深更 >大的我執,於布施中增長我慢,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做了那麼多功德!反 >而在般若空性來說只能算是有為的人天福報,不能算是成就無為法的解脫 >功德,因為有為行皆是以我執為出發點,都是加深我執貪瞋癡慢疑,不與 >波羅密相應!如《金剛經》所言:「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 >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否如此呢? 的確如此,等施眾生而無眾生相,才是真正是無相布施。這種觀念無論是 在阿含或者般若經典中都是一樣的。 布施如何成為波羅蜜度到對岸呢?不執著有我是其中的要素。我們在《阿 含藏》裡可找到很多布施和布施波羅蜜的比較。例如《增一阿含》 (file:0125b.240)佛說要成就布施婆羅蜜有四大要素: <<<<<<<<<<<<<<<<<<<<<<<<<<<<<<<<<<<<<<<<<<<<<<<<<<<<<<<<<<<<<<<<<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衹樹給孤獨園。 爾時,彌勒菩薩至如來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彌勒菩薩白 世尊言:「菩薩摩訶菩薩成就幾法,而行檀波羅蜜,具足六波羅蜜,疾成 無上正真之道?」 >>>>>>>>>>>>>>>>>>>>>>>>>>>>>>>>>>>>>>>>>>>>>>>>>>>>>>>>>>>>>>>>> 彌勒和文殊一樣,當時是以在家身份為大弟子之一,由於彌勒一名被 一貫道用壞了,加上淨土門攪局,因此現在談彌勒大都只談未來他成佛, 以及他現在生於忉利天(或兜率天)彌勒院的事,一般道場一直有“某些忌 諱”不多談彌勒。 在《阿含藏》裡彌勒算是在家居士中的代表人物,他是老實修行的代 表人,四阿含經裡幾乎沒有文殊菩薩發問過,而都是由彌勒菩薩在發問, 為何如此?因為阿含藏談的是由有入空法門,彌勒和文殊便是前信所談到 的由空入有、由有入空兩大法門的代表人物。故四阿含談苦空無我裡沒有 文殊(也無法用文殊)。 在家眾以彌勒代表由有入空法,文殊代表由空入有法。前者便是一二 三四,後者就是四三二一。因此文殊在久遠前已成佛,他是由空而來。 我們之前說的無眾生之想的空,在文殊身上可得証明。 四眾在夏天都有放暑假,那時不必聽世尊說法上課,四眾各自四處漫 遊,結夏時(開學啦)四眾才又碰面,有一次開學當天,老迦葉正在掃地, 帥哥文殊回來了,老迦葉就問:“你暑假都到哪精進啦?”文殊回答:“ 我去講佛法了”老迦葉很高興又問:“在哪兒講啊?”文殊答:“一整個 暑假都在國王的後宮裡”。 老迦葉一聽怒不可遏,他老人家是苦行頭陀第一,生平最氣少年仔生 活享受,這文殊不但不苦行,還窩在國王後宮享福,氣得拿起掃把就打, 文殊手腳俐落,馬上跑出教室,老迦葉更氣,掃把一丟穿過三面教室的牆 壁直追文殊..。 文殊是在家行者中和維摩居士相同的(只是維摩是外星人不是佛的弟子), 是空、無相的代表,他人在後宮但是無礙修行,因為他無眾生相。後世有 出家人自命行文殊法,也是無相,也是出入後宮,但是結果後宮有人大了 肚子,搞到滅佛運動死傷遍野。當然這是題外話了。 彌勒不同,他不但是老實修行,而且也是真正在問菩薩法的人,因為 他是未來佛,所以問的都是將來要成佛的法門,因此像菩提正覺之類的都 是他在提出,而菩薩法門就是由有入空的法。 這裡彌勒提出了一個問題:布施的心態問題。我們現在人人會說梁王 無有功德,但是如今各道場為何三不五時就來個梁王懺、以便收信眾的錢 超拔別人的祖先?無他,信眾需要布施,布施的錢被別人收走了,不如自 己先收下來,好讓師父替咱們行布施。 有沒有一位師父是說:“不要把錢布施到師父這裡,請大家把錢直接 布施到需要的人手中。”?我現在一聽梁王寶懺,就會想到梁王保蛇懺, 他老兄讓蛇精千百年來日子好過的不得了。我最喜歡建議那些有天眼通的 朋友們到梁王懺現場努力掃瞄看看,看那些蛇精成人形是啥樣子。 世尊沒有教彌勒菩薩收取會錢。他說: <<<<<<<<<<<<<<<<<<<<<<<<<<<<<<<<<<<<<<<<<<<<<<<<<<<<<<<<<<<<<<<<< 佛告彌勒:「若菩薩摩訶薩行四法本,具足六波羅蜜,疾成無上正真 等正覺。云何為四?於是,菩薩惠施佛、辟支佛,下及凡人,皆悉平均不 選擇人,恆作斯念:一切由食而存,無食則喪。是謂菩薩成就此初法,具 足六度。 >>>>>>>>>>>>>>>>>>>>>>>>>>>>>>>>>>>>>>>>>>>>>>>>>>>>>>>>>>>>>>>>> 布施要成為波羅蜜有四要素。云何為四? 第一是布施金錢食物是基於平等的立場,如果佛和一位平常人站在一 起等我們布施,世尊的意思便是佛先到,就施佛,人先到就施人。布施就 布施,並無他念。布施食物時只要想到“人要有食物,不然就死了。”同 理,賑災時還要想著替咱們打廣告,那就不是婆羅蜜了。 <<<<<<<<<<<<<<<<<<<<<<<<<<<<<<<<<<<<<<<<<<<<<<<<<<<<<<<<<<<<<<<<< 「復次,菩薩若惠施之時,頭、目、髓、國、財、妻、子,歡喜惠施, 不生著想。由如應死之人臨時還活,歡喜踊躍,不能自勝。爾時,菩薩發 心喜悅,亦復如是,布施誓願不生想著。 >>>>>>>>>>>>>>>>>>>>>>>>>>>>>>>>>>>>>>>>>>>>>>>>>>>>>>>>>>>>>>>>> 當人們要捐出器官時也是如此,不必捐了之後還要人家寫感謝狀,捐 就捐,自己捐時已經很快樂,無必要再要求他人啥。這裡捐器官也一樣要 隨喜,不隨喜就拉倒,不能說“你不捐器官就不慈悲”我碰到這種人都照 例要他先捐“頭、目、髓”然後我再考慮要不要跟進。 一個人布施不作施想,純是布施而無回報想,而施時無大小目,那才 是布施,這是布施的第二個法門。世尊又說: <<<<<<<<<<<<<<<<<<<<<<<<<<<<<<<<<<<<<<<<<<<<<<<<<<<<<<<<<<<<<<<<< 「復次,彌勒!菩薩布施之時,普及一切,不自為己使成無上正真之 道。是成就此三法,具足六度。 >>>>>>>>>>>>>>>>>>>>>>>>>>>>>>>>>>>>>>>>>>>>>>>>>>>>>>>>>>>>>>>>> 第三要素:布施不是要成就無上正覺。這是兩碼事。最後一法: <<<<<<<<<<<<<<<<<<<<<<<<<<<<<<<<<<<<<<<<<<<<<<<<<<<<<<<<<<<<<<<<< 「復次,彌勒!菩薩摩訶薩布施之時,作是思惟:諸有眾生之類,菩 薩最為上首,具足六度,了諸法本。何以故?食已,諸根寂靜,思惟禁戒, 不興瞋恚,修行慈心,勇猛精進,增其善法,除不善法,恆若一心,意不 錯亂,具足辯才,法門終不越次,使此諸施具足六度,成就檀波羅蜜。 >>>>>>>>>>>>>>>>>>>>>>>>>>>>>>>>>>>>>>>>>>>>>>>>>>>>>>>>>>>>>>>>> 菩薩法門是為了成佛,因此菩薩願者行布施時內心要有大志,要自認 到眾生之中菩薩之所以會是眾中上首(將來要成佛嘛)是因為吃了飯後,就 精進於修行。經上說:“食已,諸根寂靜,思惟禁戒,不興瞋恚,修行慈 心,勇猛精進,增其善法,除不善法,恆若一心,意不錯亂,具足辯才, 法門終不越次”。 所以像老身的一施若干,就上電台哇哇啦,到朋友家砍大山之流者, 永遠是不入流的。 因此,像這樣布施無眾生人我相而後忘了,馬上就能“諸根寂靜,思 惟禁戒,不興瞋恚”的才叫波羅蜜。 最後世尊總結: <<<<<<<<<<<<<<<<<<<<<<<<<<<<<<<<<<<<<<<<<<<<<<<<<<<<<<<<<<<<<<<<< 「若菩薩摩訶薩行此四法,疾成無上正真等正覺。是故,彌勒!若菩 薩摩訶薩欲施之時,當發此誓願,具足諸行。如是,彌勒!當作是學!」 爾時,彌勒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由有(布施)入空(諸根寂靜)之法如此,這是方法,不是目標。當然我 們要多布施,但是不要拿任何理由說布施和成佛有關。 因此等施佛、辟支佛、菩薩乃至凡人而無差別,故無一眾生得布施。 但是,卻不是因而不必行布施。 世尊在這裡把布施和成佛有關、無關之處都說明白了。我們自証自知, 當然是“如人飲冷暖水,自知”啦。 ^_^ ------Ab Tsai ------------------------------------- abstsai@ms1.hinet.net -----------------------------------------------------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