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功德品第十一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iuo@Feeling (曉逸), 信區: Buddhism
標  題: 十住毘婆沙論--分別功德品第十一
發信站: 中正大學寂寞芳心小站 (Sat Mar  2 09:26:43 1996)
轉信站: Feeling


       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十        住         毘        婆        沙      論    卍
       卍                                                            卍
       卍                                   龍    樹    菩    薩  造 卍
       卍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 譯 卍
       卍                                                            卍
       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


   ┌───────────────────────────────────┐
   │               分  別  功  德  品  第  十  一                        │
   └───────────────────────────────────┘

       問曰:『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應云何作於晝夜中幾時行?』
       答曰:『
                 以右膝著地 偏袒於右肩
                 合掌恭敬心 晝夜各三時

       以恭敬相故,右膝著地、偏袒右肩合掌。是事應初夜一時禮一切佛,懺悔、
   勸請、隨喜、迴向。中夜、後夜皆亦如是,於日初分、日中分、日後分亦如是。
   一日一夜合為六時,一心念諸佛如現在前。』

       問曰:『作是行已得何果報?』
       答曰:『
                 若於一時行 福德有形者
                 恆河沙世界 乃自不容受

       若於一時中,行此事者,所得福德若有形者,恆河沙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三
   千大千世界所不容受。如三支經除罪業品中說:佛告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
   人,以滿恆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諸佛;若復有人勸請諸佛轉法輪,此福
   為勝。」又佛於般若波羅蜜隨喜迴向品中說:「善哉!善哉!須菩提!汝能作佛
   事,與諸菩薩說迴向法。若菩薩作是念,如諸佛知見是善根福德本末體相。何因
   緣故有,我亦如是隨佛所知、所見迴向。是人得福多,譬如恆河沙等三千大千世
   界中眾生皆成就十善道,菩薩迴向福德最上、最妙、最勝、無比、無等、無等等
   。須菩提!置是恆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成就十善道。若恆河沙等三千大千
   世界眾生皆得四禪,其福比此,亦復最上、最妙、最勝。四無量心、四無色定、
   五神通,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亦如是。如法
   迴向福德最上、最妙、最勝。須菩提!置此恆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皆作辟支
   佛,若有恆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有恆河沙
   等三千大千世界眾生,其一菩薩以取相心,供養是諸眾生衣服、飲食、臥具、醫
   藥,於恆河沙等劫,以一切樂具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一一菩薩皆亦如是。
   須菩提!於意云何?是諸菩薩,以此因緣,得福多不?」「甚多,世尊!如是福
   德算數譬喻所不能及。若是福德有形,恆河沙等世界所不能受。」佛告須菩提:
   「善哉!善哉!須菩提!是菩薩為般若波羅蜜守護。以善根隨法性迴向所得福德
   ,先諸菩薩取相布施福德,百分不及一,千分、萬分、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
   喻所不能及。何以故?先諸菩薩取相分別布施,皆是有量有數。」又般若波羅蜜
   迴向品中說:佛告淨居天子:「置此恆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餘恆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眾生。一一菩薩以取相心供養是諸眾生衣
   服、飲食、臥具、醫藥、資生之物,隨意供養於恆河沙等劫。諸天子!若是恆河
   沙等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餘恆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中眾
   生皆亦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其一菩薩供養是諸菩薩衣服、飲食、臥具、醫
   藥、資生之物,於恆河沙等劫,是布施取相分別。如是諸菩薩各於恆河沙等劫,
   供養是諸菩薩衣服、飲食、臥具、醫藥、資生之物,隨意供養、恭敬、尊重、讚
   歎,皆是取相布施。若菩薩為般若波羅蜜所護。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戒品、定
   品、慧品、解脫品、解脫知見品,及聲聞五品,及諸凡夫人於中種善根,已種、
   今種、當種。盡和合稱量使無遺餘,最上、最妙、最勝、無等、無等等、不可思
   議隨喜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作是念:我是福德能至佛道。是福德於
   先取相福德百分不及一,千分、萬分、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何以故?是
   諸菩薩取相分別布施故。復有恆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心,身行善業、口行善業、意行善業。復有恆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皆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若人於恆河沙等劫惡口罵詈皆能忍受,於恆河沙等劫
   ,身心精進、除諸懈怠,攝心禪定、無諸亂想,而皆取相不如菩薩如法性迴向其
   福為勝。」是故如汝先說,作如是事得何等利者?得如是大福德聚。是故若人欲
   得如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福德聚者,應行是懺悔、勸請、隨喜、迴向。不惜身命
   利養名聞,於晝夜中常應勤行。』

       問曰:『汝但說勸請、隨喜、迴向中福德,何故不說懺悔中福德耶?』
       答曰:『於諸福德中,懺悔福德最大,除業障罪故。得善行菩薩道行勸請、
   隨喜、迴向與空、無相、無願和合無異。復次懺悔,如如意珠隨願皆得。如佛說
   :若人欲於婆羅門大姓中生,剎利大姓中生,居士大家中生,應如是懺悔罪業無
   所覆藏、後不更作。若有人欲生四天王天上、忉利天上、夜摩天上、兜率陀天上
   、化樂天上、他化自在天上,亦應如是懺悔罪業無所覆藏、後不更作。若人欲生
   梵世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是人亦應如是懺悔罪業無所覆藏後不更作。若人欲得須
   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亦應如是懺悔罪業。若人欲得三明六
   神通,聲聞道中自在力盡聲聞功德彼岸,亦應如是懺悔罪業。若人欲得辟支佛道
   ,亦應如是懺悔罪業。若人欲得一切智慧不可思議智慧無礙智慧無上智慧,亦應
   如是懺悔罪業無所覆藏、後不更作。是故當知懺悔有大果報。』

       問曰:『汝言懺悔除業障罪,餘經中說:佛告阿難故作業必當受報。又阿毗
   曇中說,諸業因緣不空,果報不失不滅。又經說眾生皆屬業,皆從業有依止於業
   ,眾生隨業各自受報。若現報、若生報、若後報。又業報經中閻羅王為眾生說言
   :「咄!眾生!汝此罪非父母作、天作、沙門、婆羅門作,汝自作自應受報。」
   又賢聖偈中說:
                 實法如金剛 業力將無勝
                 今我已得道 而受惡業報

   又佛自說:
                 大海諸石山 丘陵樹林木
                 地水火風等 日月諸星宿

                 若至劫燒時 皆盡無有餘
                 業於無量劫 常在而不失

                 汝遇具相者 一切智人師
                 先所造罪業 已償其果報

                 今雖得值佛 垢盡證聖果
                 以餘因緣故 木刺猶在身

   是故不應言懺悔除業罪。』
       答曰:『我不言懺悔則罪業滅盡無有報果。我言懺悔罪則輕薄於少時受,是
   故懺悔。偈中說:若應墮三惡道,願人身中受。又如來智印經中說:佛告彌勒:
   「諸菩薩深心愛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有罪應在惡道受報是罪輕微。後世受
   惡形,或多疾病無有威德,生下賤家、貧窮家、邪見家、邪業自活家,生違意處
   、多憂愁處,國土破壞、聚落破壞,居家破壞、所愛破壞,不遇善知識、常不聞
   法,不得利養。若得粗弊常不自供,能令下賤之所信敬於諸大人不得信敬。修集
   諸福時,多有障礙不得成就。諸根暗鈍、習禪意亂,不得無漏覺意功德,不知經
   法隨宜所趣,乃至惡夢償惡道報。」又佛說人有小罪,今世可受報,是罪轉多便
   墮地獄。云何是人今世小罪轉多而墮地獄!有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
   慧、無有大意,是人小罪便墮地獄。云何是人有罪今世應受報,罪不增長不入地
   獄。有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有大志意心無拘礙。如是人有罪不復增長今
   世現受。譬如人以小器盛水,著一升鹽則不可飲。若復有人,以一升鹽投於大池
   尚不覺鹽味,何況叵飲!何以故?水多鹽少故!罪亦如是。偈說:

                 升鹽投大海 其味無有異
                 若投小器水 鹹苦不可飲

                 如人大積福 而有少罪惡
                 不墮於惡道 餘緣而輕受

                 又人薄福德 而有少罪惡
                 心志狹小故 罪令墮惡道

                 若人火勢弱 食少難消食
                 此人雖不死 其身受大苦

                 若人身勢強 食少難消食
                 此人終不死 但受輕微苦

                 善福慧大弱 而有少惡罪
                 是罪無救者 能令墮地獄

                 有大福德者 雖有罪惡事
                 不令墮地獄 現身而輕受

                 譬如鴦崛魔 多殺於人眾
                 又欲害母佛 得阿羅漢道

   今世輕受又如阿闍世害得道父王,以佛及文殊師利因緣故重罪輕受。又如人毒蛇
   生時雨血,後漸長大意欲殺人、眼看即死。若以氣噓亦死,是故時人號為氣噓。
   是人命終時,舍利弗往至其所,心中瞋恚、眼看不死、噓亦不死。舍利弗身色方
   更光顯,心即清淨、上下七觀,以是因緣命終之後七反生天上七反生人中。於後
   人壽四萬歲時,當得辟支佛道。身黃金色,時人謂是金聚來,欲斫取即命終涅槃
   。又如阿輸伽王,以兵伏閻浮提,殺萬八千宮人。先世施佛土故,起八萬塔,常
   於大阿羅漢所聽受經法,後得須陀洹道。即人身輕償。如是等罪多行福德志意曠
   大,集諸功德故不墮惡道。是故汝先難若懺悔罪業,則滅盡無有果報者,是語不
   然。復次,若言罪不可滅者,毗尼中佛說懺悔除罪則不可信。是事不然,是故業
   障罪應懺悔。』
--
     用感恩心面對一切眾生       以佛心對待生命
Ξ Origin: 中正大學寂寞芳心小站  [FROM: 140.120.149.11]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