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情仇(71)﹝拂多誕﹞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作者: abstsai (嬰愚) 看板: BudaXfile 標題: 法海情仇(71)﹝拂多誕﹞ 時間: Mon Jul 15 21:33:52 2002 ---- 法海情仇(71)﹝拂多誕﹞------------------------- 「師父說當年一行師奉詔入京製作大衍曆時是開元五 年(按西元 717年)的事..」淨海說道:「那時在乾元殿 設書庫開始寫甲乙丙丁四庫書,一行師負責天曆制定..」 淨海半閉著眼,彷彿在回憶一般的緩緩地說著。 **** **** 四庫書分別放置“經史子集”四大類的書,開元十三 年( 725)乾元殿改名集賢院,擴大了修書的規模,把玄 學、醫學、術數(卜卦風水陰陽等)也收集在內,摩尼僧也 在當時被詔於集賢院著手翻譯《摩尼經》。 本來經典的轉譯是由各大譯經場作的,但是當時摩尼 僧人數不多而且尚未建寺,摩尼教所用經典和佛教大致也 相同,只有一部摩尼經較為特殊。 當時摩尼教信徒的戒相行為和佛教不同,因此被看成 和景教、祆教一類的外道教派相同,並不受到重視,譯經 的工作便只招摩尼僧一人主譯到集賢院,同時集賢院也只 派了一名“文學直”(集賢院翻譯官)參與譯經。 有一天,一行師經過摩尼譯經房,他精通西域各國文 字,發現此經是“文殊密要大灌頂”法門的經典,當年玄 奘取經回到中土時,發現此經只有列名而無經冊,沒想到 經文居然已譯為回鶻文並有抄本在此。 一行師當年出生時就是由玄奘為他作文殊秘密灌頂, 當他一觸到經文時,他便明白此經即是他宿世所修的法門, 一行師讀後大為讚嘆:「若依此經而行,當速証首楞嚴三 昧即身成佛」,因而上書皇上說明此經乃是極世珍寶,建 言應予大力流通此經,皇上也應允了,並要一行監督此經 完成,一等此經譯完就奉入長安十大寺內廣為弘法。 摩尼經一共上下二卷,是文殊密要大灌頂法門的精要, 上卷是密要部,下卷是儀軌部,經文的經義原本就深,加 上儀軌部全是神通境界的變相只有証過神通的修行者才看 得明白,文學直只是文學學者沒有神通能力,因此譯經老 是詞不達意,一行師只能反覆的說明解釋,而文學直的悟 性有限,進度因而非常緩慢。 一行師於開元十五年圓寂時,年八十三歲,望之如年 輕人,集賢院上下都相信一行師已修成文殊法門返老還童, 但是一行師自認年事已高,他並不想再住世,加上大衍曆 已經完成,因此決定涅槃。 一行師入滅之後無人後繼,直到開元十九年此經才翻 譯完成,就在要送交之際,文學直把此經的神妙轉報當時 的“知檢討官”(人二室主任)王一耀。 當時的唐明皇玄宗正在大力推崇道教,那年國泰民安 全年無事,大唐史書在那年只記載了兩件事,一是封五嶽 真君,每嶽各有一位真君並建立真君祠,另一件是就為姜 太公呂望建廟,名“太公望,尚父廟”。 王一耀為了取悅唐玄宗,強要譯經的拂多誕加上老子 託孕釋迦受胎那一段,並上書此經乃稀世珍寶原是老子李 耳化胡之作,皇上大悅,命速送到皇城由大學士審閱,以 便作為太公望建廟時的供品。 拂多誕並不是人名,而是摩尼僧的職務名稱,意思為 “侍法者”也就是為弘法、護法而努力的僧人。 王一耀的行為使得譯經的拂多誕心中非常不滿卻又不 得不依,然而等到此經送交“待制官”(抄製正式經文) 處時,二卷經文只剩一卷,同時所存下卷儀軌部也殘缺不 全,待制官回報,王一耀下令追查,但譯經的拂多誕已經 不知去向。 集賢院只得捏造拂多誕突然病故,將半卷殘經奉上, 同時在經首加上年月日並以拂多誕是中途病故不得立名, 因而隱去本名,只列了“大德拂多誕”為名,將譯經未完 的過失推給主譯的拂多誕。 摩尼經失去原卷,已無利用來宣傳道教的價值,此事 就此不了了之。 **** **** 事情原來如此,眾人紛紛點頭。 「于大人..」正簡方丈指著經篋提醒著:「這篋要不 要看看?」 「當然..當然..」于人文一面打開經篋,眾人眼睛一 亮,隨即不約而同倒吸一口氣。 《摩尼光佛教法經》赫然出現在眾人眼前。 眾人一陣騷動,于人文拿起經典上頭擺著的另一紙信 函,他唸了起來:「迎此摩尼寶返我回鶻,祝我一族國安 民樂」 原來摩尼寶指的是這部經典。 于人文迫不及待的打開經首,眾人引頸觀望,卻又不 約而同一陣嘆息。 原來整部經典全是佛菩薩的畫像。 開經第一頁《緣起品》畫了釋迦牟尼佛說法圖,有各 種光明雲、有會眾、有諸天護法、有園林、有水池、有樓 閣、有花鳥林獸..等等,線條勾勒清楚,著色賞心悅目。 雖然每一頁的畫像都很精緻,各頁的佛菩薩像也不相 同,但是整部經典只是一部佛教畫冊而已。 眾人以為應該是一部無上秘典,這下子全都難掩失望 之色,但是韋處厚卻看得津津有味、不斷地點頭很高興的 讚道:「真是精緻的一部變相啊..」 “變相”就是佛經的內容用圖畫的方式表達,這是唐 代在為大眾講演佛經時常用的方式,也叫“俗說、俗講”。 講經人在給大眾講經前,先請畫工將畫好的大掛圖掛在講 座前,聽眾看著圖,然後由講經人說著經中的內容,便叫 “俗講”。 但是俗講的經通常是一些故事性的經典,像是“菩薩 本生經”或者“割肉餵鷹、投身飼虎”之類的寓言類經典。 白居易問韋處厚道:「德載兄,像這種能令人得首楞 嚴三昧、即身証佛的經典用變相又如何叫講經人去講呢?」 「這話也是..真不知這寶經變相是什麼作用呢..」韋 處厚同意的點點頭,他轉而對于人文說:「阿文,先人遺 志我們自應全力去辦,這部摩尼寶經仍應送返回鶻,初八 皇上有朝,我再向皇上建言好了..」 「是的」于人文答:「到時我當隨侍,隨阿兄傳喚」 皇上早朝只有中央高官能參加,于人文屬於中級官員除了 有事備傳之外是不得與會的。 「好,我會安排..」韋處厚理著下巴的鬍子點著頭, 而後轉身對淨海說:「到時還請小師付隨我上朝覲見皇上..」 淨海作禮回稱:「是,就請大人費心..」 **** **** 大唐寶曆元年二月八日,韋處厚建言回鶻冊封可汗一 事應由回鶻裔朝官于人文擔任並以摩尼經為賀禮,他同時 呈上前人留書和經冊給皇上過目,皇上答應了。 三月十八日皇上下詔任命于人文為特使。《資治通鑑》 記載著: 「辛酉,遣司門郎中于人文冊回鶻曷薩•特勒(公爵) 為【愛登里囉汩沒密施合毗伽•昭禮可汗】」 司門郎中的小官擔任冊封可汗的特使,這是大唐從未 有過的事情,其原因是于大人身負奉返回鶻寶物的重任。 而淨海身懷寶玉的消息也不逕而走,江湖傳言于大人和小 沙彌將送數件絕世珍寶給回鶻新可汗作為賀禮,綠林人心 一時浮動起來。 三月二十八日特使團即將出發。 //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WWW: http://cbs.ntu.edu.tw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