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安那般那念第三階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作者: Hsiehlucien (lucien) 看板: BudaSitting 標題: 關於安那般那念第三階 時間: Sat Jul 23 17:45:56 2005 安那般那念第三階:知息遍身 曾銀湖從英文翻成中文『入息時,了了分明覺知全身(與入息互動的過程); 出息時,了了分明覺知全身(與出息互動的過程)』《四念處、p.24》 ()內文字為曾銀湖自己的註解,以前我看到這以為要觀察氣遍全身,類似道家 大週天或小週天氣的運行,以為佛教雖不練氣功,但自然也有氣的運行。 後來參加新竹法源禪林禪七,與帕奧禪師的弟子開恩法師討論,他說我搞錯了, 他說身有三種,呼吸身、名身與所生身(色身),知息遍身是觀察完整的呼吸身, 也就是觀察呼吸的整個過程。如同中文「從頭到尾」,意指某個變化的整個過程, 身是指呼吸,「知息遍身」即觀察呼吸的整個過程。 性空法師(亦是帕奧禪師弟子)直接從巴利文翻譯的大念處經,第三階為 『我當覺知(息之)全身而出息;我當覺知(息之)全身而入息』《念處之道、p.14》 如此得到原始經典的佐證,第三階是觀察整個呼吸的過程,而不是觀察氣在身體內 流轉,但曾銀湖的註解顯然會讓人誤解。 開恩法師又說觀察呼吸最好固定一點(例如人中)觀察,不要跟著氣息跑進跑出。 當我了解知息遍身的身指呼吸身,又固定一點觀察時,確實建立了較穩固的念住, 生起較深邃的專注,因此認為這是正確的見解。 這裡只是釐清「方法」的原義,而不是否認氣的運行,氣確實會在身體內運行, 卻不是專注的對象,修定應力求心與所緣(業處)的融合,所以應力求單純, 太複雜雖也有趣,卻很難建立穩固的正念。 -- 卍 獅子吼站 板面介紹: cbs.ntu.edu.tw ☉ 健康飲食 - 養生要訣, 素餐好康倒相報. BudaFood > -------------------------------------------------------------------------- < 作者: caren (caren) 標題: Re: 關於安那般那念第三階 時間: 2005年 7月23日 19:50:43 星期六 ※ 引述《Hsiehlucien (lucien)》之銘言: > 後來參加新竹法源禪林禪七,與帕奧禪師的弟子開恩法師討論,他說我搞錯了, > 他說身有三種,呼吸身、名身與所生身(色身),知息遍身是觀察完整的呼吸身, > 也就是觀察呼吸的整個過程。如同中文「從頭到尾」,意指某個變化的整個過 > 程,身是指呼吸,「知息遍身」即觀察呼吸的整個過程。 > 性空法師(亦是帕奧禪師弟子)直接從巴利文翻譯的大念處經,第三階為 > 『我當覺知(息之)全身而出息;我當覺知(息之)全身而入息』 《念處之道、p.14》 我也是去年畢業口試完到法源寺掛單的最後幾天剛好有禪修課,遇到 一位禪師的指導,對於四念處與安般念的學習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 <<雜阿含經>>中,其實世尊就有整個三十七菩提法,包含四念處等的教 授。我的學習心得是雜阿含一開始的正觀就是四念處的基本功了,甚至 之後的延伸學習,無論假力的觀照對象為何,都是保持在正觀正念中。 「念處之道--大念處記講記」。香光書鄉出版,我覺得是很好的修習參 考書籍喔~我當初是在印儀學苑請的,後來發現已有電子版了: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ya/smrty_index.htm 同一法師作者的另兩本「四聖諦與修行的關係--轉法輪經講記」、「四 無量心」與「念處之道」一樣,都有南北傳的經文對比,有興趣的學長 可以參考: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ya/fayaindex.htm -- ~ 但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