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舟迷思】《1-立正般舟》

精華閱讀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作者: abstsai (嬰愚) 看板: BudaHelp
標題: 【般舟迷思】《1-立正般舟》
時間: Sun Aug 25 05:06:18 2002

【般舟迷思】《1-立正般舟》

  話說《般舟三昧經》古來是大大有名的經典之一,原
因之一是因為它是西方淨土宗的法寶,它和《法華經》一
樣都是最常被淨土宗提起的經典之一。原因之二是因為它
是《法滅盡經》所提的在佛法要滅之前首先會消失的二部
經之一。

  經上記載:「世尊說(佛法要滅之前..)首楞嚴經、般
舟三昧先化滅去,十二部經尋後復滅,盡不復現,不見文
字,沙門袈裟自然變白,吾法滅時譬如油燈,臨欲滅時光
明更盛,於是便滅,吾法滅時亦如燈滅。」

  這段沉重的話,沒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一般的看法
總以為經上說的“不見文字”就是沒有人印經(古時是用抄
經)的意思,總以為只要有人繼續印楞嚴經和般舟三昧經,
佛法的滅盡就“問題不大”。

  又以為經上所說:「沙門袈裟自然變白」是指白色的
制服而言,那只要比丘們努力穿白色以外的袈裟,那佛法
的傳承也就安啦。

  同學們,代誌哪有這麼小條的,世尊說的是“法”滅
盡,不是說“經書”滅盡或者“袈裟滅盡”耶。如果只是
那樣的話,我們光用肚臍想也知道,佛法根本就不可能有
滅的一日。

  那麼世尊所說的“不見文字”和“袈裟變白”到底是
什麼意思呢?要解這二句其實也不難,首先我們想想,楞
嚴的大意是什麼?般舟的大意又是什麼?為何這兩部先滅
後,佛法(十二部經)也都全消失?

  同學們一定記得楞嚴裡有一個咒,是用來阻魔的,然
而經裡卻沒說到阻了魔之後要如何才能得無上菩提而得道,
我們都知道要得無上菩提的就是要以“般若波羅蜜多”法
門才能悟道。

  什麼是“般若”?簡單的說就是佛智。什麼是“波羅
蜜多”簡說是“度到彼岸”,因此般若有簡稱“智”或
“慧”,波羅蜜多也有簡稱“度”,般若波羅蜜多一般的
意譯是“慧到彼岸”,因為這當中有“到彼岸”的意思,
那麼到彼岸的工具就是“舟”了。所以修習“般若波羅蜜
的方法”照理講就應該是“般舟”的意思才是。

  因此“般舟三昧”的意思就是“般若三昧的修行方法”
才是,然而“般舟”一詞的解釋卻不是如此,我們來看一
下《中華佛學百科》的解釋:

  『般舟三昧(梵pratyutpanna-sama^dhi)

  修行法之一。指經過七日乃至九十日間的依法精進修
行,終得佛現前的三昧,即所謂「見佛定」。語出《般舟
三昧經》。「般舟」一詞,智顗《摩訶止觀》卷二之一譯
為常行或佛立;善導《般若讚》譯為常行道,又名立定見
諸佛;元曉《般舟經略記》譯為定意。』

  這裡,“般舟三昧”的梵文是pratyutpanna-sama^dhi
依梵文praty-ut-panna-sama^dhi 來解,sama^dhi是三摩
地,也就是三昧的意思,而praty-ut-panna的意思是“當
下的修習”,而世尊所教的修習法全是為了般若而設,因
此“般舟三昧”若照梵文的意譯應是“三昧的修習法”才
是。

  我們都知道,三昧的境很多,且不談各經典所說的五
花八門的三昧境,就以最單純的阿含系的分類來說,三昧
境最少也有四禪境,會聯想的同學這時應該會有所俉,腦
中也應會浮現《楞嚴經》的重點來,沒錯,就是四禪境。

  因此楞嚴、般舟二經消失意義,一個是原理的消失,
一個是行法的消失,楞嚴是原理,般舟是行法,當後世的
學者們學佛時,眼睛看著經典,卻不知道其中的法門,那
種視若無睹的情形,才是世尊所說的“不見文字”的慘狀。

  古德譯經,不把此經譯為“三昧修習經”而譯為“般
舟三昧經”應該有其道理。但是,般舟一詞的意義又怎會
變成“佛立”或者“立定見諸佛”的呢?

  原來這是晉代智顗大師的解釋,他老人家又如何會那
樣解釋呢?同學們,且待下回分解。

//
--
獅子吼站 板面介紹:                                         cbs.ntu.edu.tw
學佛心得•酸甜苦辣留言版 - 釋放心靈的塵埃                     BudaFeeling

		 
精華閱讀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