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迦書查經資料(舊約)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寄件人: tjm.bbs@bbs.cis.nctu.edu.tw [=InterNet E-mail=]
標  題: 聖經查經資料 ── 彌迦書(舊約) -- tjm 整理
發信站: 國際網路信件 (Sun Jun  4 21:22:21 1995)


發信人: tjm (Jer-Min Tsai), 信區: 'religion'
標  題: 聖經查經資料 ── 彌迦書(舊約) 
發信站: 交大資科_BBS (Mar 22 18:42:08 1994)

彌迦書查經資料
零、背景:
    一、作者:
      (一)「彌迦」為「米該亞」的簡稱,意即:「誰能像耶和華」。
      (二)先知的家鄉為摩利沙(一 1, 一 14),位於猶大境內,距耶路撒冷
            西南約卅三公里。
      (三)未提及父親之名,可能出身卑微。
    二、寫作日期:
      (一)一般推測為撒瑪利亞城淪陷的前後,即735-700 B.C.。
            證據:1.彌迦在希西家王時宣講預言,有耶利米二十六章18-19節記載
                    為證。
                  2.第六章提及以色列,似乎暗示她若肯及時悔改,必能脫離神
                    的審判。故合理的推論是彌迦的工作始於撒馬利亞傾覆前。
                  3.彌迦和以賽亞為同期的先知,但書中未提及烏西雅王,可見
                    其工作開始較以賽亞晚。
                  4.書中未提及希西家在位時亞述王西拿基立的入侵(701 B.C.)
                    ,因此彌迦可能在此之前離世或停止做先知。
    三、時代背景:
      (一)主前第八世紀的後半期,即猶大王約坦、亞哈斯、希西家在位時。
            正值以色列與猶大歷史上的危急時期。
      (二)約坦登基,行耶和華眼中看為義的事,但生活奢侈,大興土木,使貧
            者越困。外有亞述強國的壓力。
      (三)亞哈斯在位時,被迫向亞述納貢,到猶大王希西家的初期,猶大仍靠
            每年納貢來換取暫時的安寧。
      (四)希西家在位時,政治上有親亞述與親埃及之爭,北國於722 B.C.亡於
            亞述。 宗教上希西家有大力改革,但於事無補。猶大舉國道德和屬靈
            狀況普遍低落,宗教變得形式化,並受異教影響有獻人為祭的作法。
            地主則壓迫窮人,侵吞孤兒寡婦的財產。
    四、主題和特點:
      (一)此書淋漓透徹的揭露了富豪、地主對一般人民和佃農的無情剝削、逼
            害。所講的預言主要針對猶大國,且以「向雅各說明他的過犯,向以
            色列指出他的罪惡」為自己的要務。
      (二)彌迦書由三部份的信息所組成,每部份都以「聽」字為首(一 2、
            三 1、六 1)。
      (三)全書主要斥責人民在道德、宗教方面的惡行,而少涉及政治狀況。
      (四)作者常用相關語和生動的比喻。
壹、宣告審判臨到以色列和猶大(一 1 - 二 13)
  一、預言撒瑪利亞和耶路撒冷受審判(一 1-16)
    (一)前言:先知的身份、工作時間與信息內容。 v1
    (二)宣告上帝的審判臨到 v2-5
        1.要百姓注意聽,耶和華要見證百姓的不是。 v2
        2.因百姓的罪,耶和華要有所行動了。 v3-5
          ●「步行地的高處」:原作「踐踏在地的背上」,象徵戰勝全地。
        3.罪惡的根源─撒瑪利亞和耶路撒冷二城。 v5
    (三)宣告撒瑪利亞的滅亡 v6-9
          ●「赤腳」:當時哀悼儀式之一。
          ●「露體」:裸露上身。
          ● 「妓女的雇價....」:偶像的榮華是由信仰上的淫亂(或廟妓)而來
                                 ,將被擄去放在異國的神廟中。
    (四)宣告耶路撒冷所將受的刑罰 v10-16
          ●「迦特」:原文與報告一字相近。
          ●「伯亞弗拉」:意即「灰塵之家」。
          ●「沙斐」: 即「美麗」。
          ●「撒南」:原文讀音與「出來」相似。
          ●「伯以薛」:意即「鄰埠」或「收回」。
          ●「瑪律」:原文與「苦毒、災禍」一字相似。
          ●「拉吉」:此名原文與「馬」音似,此城亦是當時由埃及購入的戰馬
                      、戰車之中途休息站。
          ●「摩力設迦特」:「摩力設」意即「許了婚的女子」,當時父親把妝
                            奩送給將出嫁的女兒,這裡預言猶大要跟此城道別,
                            暗示此城將落入敵人手中。
          ●「亞革奚」:意即「欺騙」,此城可能在「拉吉」東北,猶大諸王以
                        為此城可禦敵,誰知卻不能。
          ●「瑪利沙」:原文與「奪取」讀音相似。此城位於猶大北境的險要
                        地帶。
          ●「亞杜蘭」:昔日大衛為了躲避掃羅而藏匿於該地的洞穴。
          ●「剃頭」:為猶大傳統的哀悼儀式。
          ◎多用地名暗示猶大將遭遇的慘狀。
  二、壓迫窮人者的報應(二 1-13)
    (一)人的詭計與神的籌畫  v1-5
          ●「禍哉」:是悲嘆語,非詛咒之意。
        1.壓迫者的畫像:(1)晚上圖謀罪孽,造作奸惡。 v1
                        (2)有權勢可以任意行出其圖謀。 v1
                        (3)貪圖財物,欺壓人,霸佔他人產業。 v2
        2.耶和華的籌畫:(1)降禍予惡人,使之如服苦役者頸項上的軛,
                          不能取下。                       v3
                        (2)將惡人的田地歸給敵人。          v4
                        (3)最終在神面前沒有土地。          v5
          ●「這時勢是惡的」:指神降災的日子。
          ●「耶和華的會中」:在此指以色列人神聖的集會,特別是為分配土地
                              的集會。
          ●「拈鬮」:分配土地的作法。
          ●「拉準繩」:給每家量度土地。
    (二)禁止先知說預言的罪與刑罰 v6-11
        1.假先知禁止先知說預言,攻擊有權勢者之惡。 v6
        2.百姓的錯誤觀念:(1)耶和華的心是寬容的。 v7
                          (2)降罰的事不是耶和華所行的。

        3.上帝的駁斥:(1)上帝的言語應該對行動正直的人有益。所以他必須審判
                         ,不能姑息。
                      (2)然而以色列民的作為如同仇敵一般欺壓弱者。 v8-9
                         故上帝不能不刑罰以色列人,為正直人申冤。
          ●不願打仗之人:大概指回鄉的退役軍人。
          ●我的榮耀:指肥美的產業(參耶三19、結廿6, 15)
          ◎人錯以為上帝是只有慈愛無公義的神,導致姑息與偏差,上帝回答他
            要維護行動正直之人的益處,就必須要伸張正義,刑罰不義者。
        4.因此上帝要將強暴者趕出此地→因為污穢使地毀滅。 v10
        5.百姓的屬靈狀況:只要先知發出的信息是投百姓所好的,百姓就接納之。
          ●清酒濃酒:一般用來代表上帝的賜福。
          ◎然而百姓只選擇他們喜歡聽的信息聽,顯然就自取滅亡。
    (三)應許招聚被逐之餘民 v12-13
        ●波斯拉:以東的一個城市,大概是牧羊的中心。根據某些古譯本,亦可
                  將此字譯為「在羊圈」。
        ●開路的:指神,形容神衝破城牆救出他被囚禁的子民。
貳、宣告審判臨到南國的首領並應許施恩(三 1 - 五 15)
  一、譴責眾首領及假先知(三 1-12)
    (一)首領的殘虐與報應  v1-4
          ●「雅各」和「以色列」:都是指南國猶大。
                                  「雅各」在舊約多指北國以色列,唯在此書中
                                  除第一章指以色列外,其他地方都指南國猶大
        1.質問眾首領豈不當知道公平?  v1
          ◎首領(政治領袖)的天職是知道公平並行出來。
        2.首領的畫像:(1)惡善好惡。 v2
                      (2)欺壓剝削百姓。 v3
          ●先知藉屠夫殺牛的過程來描述猶大首領司法不正,欺壓無辜百姓的情況
          ◎但這些政客的舉動正與上帝的心意相反,殘忍的對待百姓。
        3.到了時候(上帝發怒審判的時候),首領們必哀求耶和華,上帝卻不應允
          他們→上帝要照他們所行的惡事所應得的,向他們掩面(不顧)。
    (二)假先知為利發預言的刑罰  v5-7
        1.假先知的畫像:(1)使人民走差路。
                        (2)若有利可圖,就發平安的信息,迎合聽眾。
                        (3)若無利可圖,就發凶惡的信息,恐嚇、詛咒聽眾。v5
          ◎這些假先知降低標準去迎合富人的潮流,卻踐踏窮人的需要。
          ◎上帝把使百姓走差路的責任歸給假先知,罪名實在十分重大,足以為今
            日教牧界和基督徒知識份子之鑑戒。
        2.上帝對假先知的審判:(1)不再將啟示給他們。  v6
                              (2)因上帝不應允他們而抱愧蒙羞。 v7
          ●「先見」:「先知」之古稱。
          ●摀著嘴唇:表示苦惱、羞愧。
          ◎上帝要在人真正渴求屬靈的話時,讓這些先知(maybe 牧師)無話可傳
            。因為真理的源頭不再應允他們。
    (三)真先知與假先知的對比  v8
        1.藉耶和華的靈,滿有力量、公平、才能。
        2.指出雅各和以色列的過犯和罪惡。
          ◎這裡說明真先知的天職。
    (四)因首領、祭司和先知的罪,耶路撒冷必淪亡  v9-12
        1.首領的罪:(1)厭惡公平
                    (2)屈枉正直
                    (3)以人血和罪孽建立城邑。    v9-10
        2.領導階層為利扭曲其天職  v11
          (1)首領為賄賂行審判。
          (2)祭司為雇價施訓誨。
             ●祭司的職責是把律例教導百姓,但當時的祭司卻為報酬施教。
          (3)先知為銀錢行占卜。
             ◎大家追逐金錢,不顧真理。甚至愚昧到有3.的想法。
               上帝決意追究,即使毀滅稱為他名下的聖殿也不惜。
        3.犯罪的領導階層天真的以為耶和華在他們中間保護他們,災禍必不臨到他
          們。
        4.上帝的審判:因這些人之故,耶路撒冷必被毀滅到如荒涼無人居住的叢林
           ●這殿:先知不用「耶和華的殿」,暗示聖殿一旦遭毀,就不再是上帝
                   的居所,百姓也不再有敬拜的地方。
           ●「錫安必被耕種」:耕種必須翻轉土地,喻耶路撒冷必被徹底毀滅。
                               耶路撒冷位於錫安山上。
           ●「叢林的高處」:指長滿叢林無人居住的山岡。
           ◎我們今日的教牧界和政治領導階層呢?

  二、神國度的建立(四 1 - 五 15)
    (一)末日的普世和平、信仰歸一(四1-8)
          ●此段的信息與以賽亞書二章2-4節的信息相近。
        1.末後的日子必有許多國的民來歸向上帝。 v1-2
          ●「末後的日子」:指末世。
          ●「流歸」:借用河水湧流,比喻萬民湧向聖山的情景。
          ◎錫安因擁有上帝的道,必成為吸引萬民的地方。
            而前面三章12節中則提到因假先知的假信息使錫安陷落。
            關鍵就在是否有「上帝的話」。
        2.上帝要在普世掌權。 v3-4
          (1)他必在在萬國中做王,親自施行審判。  v3
          (2)各國間不再戰爭,大家享受和平。 v3-4
             ●「坐在....無花果樹下」:是所羅門時代太平景象的描繪(見列王記
                                      上四章25節)。
        3.表明先知的認信,他必永遠以耶和華為神。  v5
        4.以色列人要從被擄之地歸回。   v6-7
          ●先知以被趕散的羊,形容被趕散的猶太人。
        5.上帝要成為被擄歸回之民的王,直到永遠。 v7
          ●「剩餘之民」:仍生還的一群。
        6.將要被毀的耶路撒冷,後來仍要復興。  v8
          ●「羊群的高台」:牧羊人的守望樓,是看守羊群以防止惡獸襲擊羊群的
                            地方。亦即耶路撒冷的地位應是如同以色列人的守望
                            台一般看顧以色列人,防止惡人襲擊百姓。
    (二)猶太人得救的途徑(四9-13)
        1.現在耶路撒冷要受苦,一敗塗地,且人民要被擄到巴比倫。 v9-10
          ●以產難中的婦女來形容以色列人在拯救來前,無可避免的要受敵人蹂躪
            的驚恐與痛苦。
          ●「謀士」:指能策畫保衛國家君王的人。
          ●從城裡出來:表示居民被逼遷到外地。
        2.猶太人要在巴比倫蒙解救。 v10
          ●當時距被擄還有一百年,且當時世上的強國是亞述而非巴比倫。不過當
            時巴比倫已有威脅亞述之勢。先知已預言猶大將被擄到巴比倫。
        3.將有許多國民來攻擊耶路撒冷。  v11
          ●「玷污」:被戰禍蹂躪。
        4.這些別國的人民不知道上帝的計畫,是要把眾民聚集,用猶太人來審判列
          國。 v12-13
          ●「聚到禾場」:指農夫收割後將穀物帶到打穀場。比喻審判臨到列國。
          ●「禾場」:在舊約中禾場有審判的地方之意。
          ●牛踹穀是用牛蹄,使蹄成銅是表示以色列輕易擊敗列國,如銅蹄踐踏禾
            稼一般。
          ●「將財貨獻與上帝」:即把戰利品歸入聖殿的庫房內,是聖戰勝利的傳
                                統儀式。
          ◎雖此處之經文沒有明文提到審判,但根據經文的用詞與其他相似經文的
            記載,此處應是指著上帝的審判,而不是一般的戰爭。

    (三)一位君王將要來臨(五1-6)
        1.仇敵要來攻打以色列人,侮辱國君。 v1
          ●「成群」:或作「組成軍隊」或「被圍攻」。
          ●聚集成隊:為應付外敵而組織成軍,此字亦可譯為「自刺」,是哀悼死
                      人時的舉動。
        2.預言彌賽亞由伯利恆而出。   v2
          ●「伯利恆」舊稱「以法他」。
          ●「諸城」:原文作「千」,可指部落或鄉鎮。
        3.彌賽亞的根源:從亙古、太初就有。 v2
          ●「根源」:指出處。
        4.以色列人必先衰落,直到彌賽亞來。彌賽亞的其餘兄弟必歸到以色列人那
          裡。 v3
          ●那生產的婦人:指彌賽亞之母或以色列人中屬神的百姓。
          ●其餘的弟兄:可能指失散的以色列人或外邦人。
        5.彌賽亞的工作:
          (1)依靠神牧養百姓。   → 百姓要安然居住,彌賽亞會日漸尊大 v4
             →彌賽亞必作平安。
             ◎彌賽亞要倚靠上帝治理我們,成為我們的平安。
          (2)保護、拯救   v5-6
             ●七個、八個:指很多,不是指七或八個。
             ●寧錄地:指巴比倫和亞述之地。亞述和寧錄在這裡可代表敵對勢力。
             ●v6中之「毀壞」:原文或做「統治」。
             ◎當強大的敵對勢力來攻擊時,彌賽亞必保護拯救我們。
    (四)神恩待餘民並潔淨他們(五7-15)
          1.雅各餘民在各國中的地位:  v7-9
            (1)成為上帝對列國的祝福。 v7
               ●露水和甘霖:形容上帝的恩典和福氣。當地少雨,露水和甘霖十
                             分重要。
            (2)成為難以抵擋的強大的勢力。 v8
               ●手舉起:表示成就大事,擊敗對方。
          2.上帝對以色列餘民的心意:  v10-15
            (1)要除去自己建立的武力保障  v10-11
               ●車輛:指戰車。
               ●城邑:約坦和希西家王均致力興建城邑,做防禦用途。
            (2)要除去自己建立的宗教保障  v12-14
               ●柱像:豎立在神廟祭壇旁的石柱,迦南人以它們代表巴力神。
               ●木偶:或做「亞舍拉」迦南人立木柱於祭壇旁,象徵巴力神之妻
                       亞舍拉。
            (3)要審判不聽從的列國        v15
            ●第五章除了1,9節之外,都出現「必」字,這樣肯定的語氣很少在詩
              歌體中出現,此章的語氣實顯示出預言之肯定。
            ◎上帝潔淨餘民,使他們不再倚靠車馬、城邑和異教的神祇。

  三、神與忘恩百姓爭論及將來蒙憐恤的應許(六 1 - 七 20)
    (一)控訴選民忘恩偏離神(六 1-5)
          1.要百姓聽耶和華的控訴,山嶺和岡陵為證人。  v1-2
            ●「向山嶺爭辯」:應作在諸山嶺前訴說案情。
          2.質問百姓上帝何處對不起百姓! v3
          3.歷數上帝對百姓的恩典─出埃及之事 v4-5
            ●從什亭到吉甲:指過約旦河一事,什亭和吉甲分別是以色列人過約旦
                            河前後所到之地。此處提到的什亭,應是約書亞記
                            中的事情,非關於以色列人第一次在那裡犯罪的事。

            ◎本段以法庭審訊為背景,神為控方,百姓為被告,山嶺、岡陵則為聆
              聽審訊的見證人。
    (二)上帝看重行善之心過於貴重供物(六 6-8)
          1.上帝不看重各種貴重的供物。
          2.上帝要人以善行來回應他:
            (1)行公義
            (2)好憐憫
            (3)謙卑的與上帝同行
          ●「一歲的牛犢」:牛犢滿八天即可獻為燔祭,而一歲的牛犢則為較貴重
                            的供物。
          ●「油」:在數種獻祭中使用,但所需份量極少(參考出埃及記廿九 2
                    ,利未記第二章)。
          ●將兒女燒給偶像是當時迦南的風俗之一,獻長子更表示敬拜者的誠意。
            不過聖經明令記載禁止此行為,此處作者故意諷刺的語氣來說明這些
            都不是上帝真正喜歡的。
          ●「罪過」:指眾多的叛逆行為。
          ◎上帝要求的是人的好行為,而非一面犯罪一面獻祭的表面功夫。

    (三)責民不義及預言刑罰(六 9-16)
          1.上帝向百姓呼叫發言。  v9
            ●第九節可根據古譯本譯為:耶和華向這城呼叫(敬畏你名是有智慧的
                                      ),這城的支派和議會啊,你們當聽。
          2.列舉百姓的罪行:  v10-12
            (1)以不正當的買賣方式欺詐顧客。 v10-11
            (2)富戶滿行強暴。 v12
            (3)居民說謊言,口中滿是詭詐。 v12
          3.上帝對百姓的刑罰:  v13-15
            要使城傷痕甚重,因罪惡荒涼。
            (1)吃、卻吃不飽。
               ●你的虛弱必顯在你的中間:原文意思不詳,可譯做:「你的肚子
                                        仍然空著。」
            (2)敵人入侵時,受害者雖攜物帶眷,至終難保。
               ●「挪去」:可能指搬移所看重的東西到安全的地方避難。
            (3)要努力工作卻一無所獲,徒勞無功。
          4.受罰的根由:守暗利的惡規、行亞哈家一切所行的。
            ●暗利的惡規:指他無羈束的邪惡和鼓勵以色列民敬拜偶像的罪行。
                          列王記上十六章25-26節
            ●亞哈家一切所行的:指他拜偶像、殺害先知、貪圖財物的罪行。
                                列王記上十六章30-33節,廿一章25-26節。
          5.結論:上帝要使城荒涼,使居民令人嗤笑、擔當眾民的羞辱。 v16
            ◎此章先說明上帝對百姓的好,既然上帝如此的好,百姓該如何回應
              呢?獻祭嗎?不!上帝要的是善行。再回頭看看你們的行為,上帝
              審判這種以惡報善的子民豈不應當?

    (四)先知嘆息國中無人良善(七 1-7)
          1.先知哀嘆以色列人像摘取果實後的園子,無美果可尋。
          2.先知說明心中何等切慕上帝子民應有的美德善行。    v1
            ●「我心羨慕....無花果」:或作「也沒有我心所愛初熟的無花果」。
            ●「初熟的...」:初熟的果子是獻給上帝的祭物。
            ●無花果:以色列的國花(舊約中常拿來代表以色列民族)。
          3.猶大國中現況:
            (1)虔誠人滅盡,沒有正直人。
            (2)人人要陷害他人。  v2
            (3)大家行惡:君王要求送禮,審判官要賄賂,有權勢的人只須說出心想
                         要的惡,便彼此結聯去作」。   v3
               ●「雙手作惡」:指忙碌於惡事、並擅長於作惡。
               ●「徇情面」:原文應是「要求」、「ask」,要人送禮之意。
               ●「位份大的....行惡」:或作「有權勢的人只須說出心所要的,
                                       便彼此結聯去作。
            (4)結論:他們之中最好的仍是惡人。 v4
               ●「荊棘」、「蒺藜」:帶刺的雜草,可很快燃燒的燃料。
            ◎上帝子民應有如何美好的行為與表現?豈不是應如可羨慕的果實般帶
              給人喜樂與滿足。而今猶大全國卻全力行惡,有如本該結無花果的樹
              結出荊棘與蒺藜。上帝豈不審判?
          4.先知宣告降罰的日子臨到,百姓將擾亂不安。  v4
            ●「你守望者說....已經來到」:原文作「你的守望者(所提到)的日
                                          子,就是刑罰你的日子已經來到。
            ●「...已經來到」:用的是預言完成式,事情尚未發生,卻已確定會
                               發生。
            ●「守望者」:指先知(參 耶利米書六章17節、以西結書三章17節)。
          5.再以建議的語法說出當時人心的敗壞:鄰舍、好友、家人都充滿敵意,
            不能信賴。
            ◎以色列人原先重視家庭,但現在家庭關係破裂,無忠孝可言,足見國
              家已淪落到可怕的地步。
          6.先知表明自己的心態:在一切都看似絕望時,他仍仰望等候上帝,相信
                                上帝要應允他。   v7
            ●「應允」:是「hear」,「垂聽」、「在乎」的意思。
            ◎此節是整章的轉捩,先知的眼光由敗壞的現況轉至不改變的上帝。引
              出下一段充滿盼望、讚美、誇勝的文字。

    (五)上帝從審判、懲罰轉而施行救贖(七 8-20)
            ◎此段作者用第一人稱來表明猶大國的狀況,似乎把猶太國和自己的角
              色融合認同。此乃詩歌體常用的表達方式。
          1.對仇敵宣告自己雖跌倒,仍要再起來。   v8
            ●「我的仇敵」:大概指耶路撒冷淪陷時,對猶大國落井下石的鄰國(
                            如:以東)。
            ●「坐在黑暗裡」:指被困、無助的處境。
          2.以色列人要忍受上帝的審判,因為以色列人的確得罪耶和華,要忍耐直
            到上帝的責罰過去,主動為他們平反、申冤─那時上帝必領百姓到光明
            中,大家必可以看見上帝的公義。 v9
            ●「申冤」:有「為....執行公義」、「辯護」的意思。
          3.那時仇敵(對猶太人說:「你的上帝在哪裡?」)一看見這事, 就會羞
            愧,必會敗亡。   v10
            ●「踐踏」:按古代中東的習俗,戰勝者把腳踏在敵人頸項上,表示勝利
                         。
            ◎敵人以為猶大的敗亡是因為上帝不存在,他們靠自己征服猶大國,因此
              他們盡情侮辱猶太人,殊不知他們能順利擄掠猶大國,是因為上帝要刑
              罰猶大國。當刑罰結束,上帝就要讓猶太人脫離敵人的轄制。那時,人
              就將知道上帝是公義的(不過度處罰),且是存在的。而那些自以為是
              的敵人,也將遭到失敗的命運。
          4.以色列國土必恢復且拓展,人民必由各國歸回。  v11-12
            ●「人」:可能指由各地歸回的以色列人。
            ●「大河」:指幼發拉底河。
            ●「從這海....到那山」:指全世界(參考  詩篇七十二篇8節)。
          5a.但現在這土地,要因其中的人民行惡的緣故荒涼。  v13
            ◎上帝仍然沒有忘記他的公義,堅持要審判這地。
          5b.但全地必因其中的人民行惡的緣故荒涼。   v13
          ●第13節有a,b兩種可能解釋。
          6.先知求上帝作百姓的牧者,如同古時一樣。  v14
            ●「迦密山」:原文或作「肥沃的牧場」。
            ●「巴珊」、「基列」:都在約旦河的東面,以豐沃的的草地稱著。
            ●「古時」:可能指摩西、約書亞時代。
          7.耶和華應允要行奇事(重新牧養百姓),好像當日以色列人出埃及一樣
            。列國看見必害怕、自知無能為力而投降上帝。 v15-17
            ●「餂土」:表示無能為力、干受屈辱;戰敗者向勝利者宣告無條件屈
                        服的姿態。
            ●「出營寨」:從藏身之處出來投降。
          8.頌讚上帝赦罪之恩,相信上帝必再憐憫百姓,向以色列人施慈愛。v18-20
            ●「有何神像你」:即「彌迦」之意。
            ●「雅各」、「亞伯拉罕」:泛指以色列人。
          ◎先知哀嘆以色列民的景況,實在離他所期待的太遠,以致覺得十分痛心
            失望。但因想到上帝,便由失望中回轉,開使用信心期盼上帝必然從新
            使以色列站起來,並祈求上帝重新牧養以色列人。
            上帝也應允要行奇事、牧養百姓,如同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日子一般。
            先知不禁開口頌讚上帝。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