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chungyan.bbs@bbs.cis.nctu.edu.tw (平行線), 信區: history
標  題: 連載--司馬懿評傳[16]--仲達與孔明
發信站: 交大資科_BBS (Thu Aug  7 01:07:54 1997)
轉信站: Lion!ccnews.nsysu!news.civil.ncku!news.csie.nctu!news.cis.nctu!cis_nctu
來  源: ccsun7


[chungyan曰]
司馬懿與諸葛亮的鬥智,是兩千年來人們津津樂道的,我們先看看千年來大家
如何評論兩人。

[張儼曰]-東吳帝國鴻臚卿
諸葛,司馬二相,遭值際會,托身明主,或收功於蜀漢,或冊名於伊洛,丕,備
既沒,後嗣繼統,各受保阿之任,不負然諾之誠,亦一國之宗臣,霸王之賢佐也。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國,其戰士人民,蓋有九分之一也,而以
貢贅大吳,抗對北敵,至使耕戰有伍,刑罰整齊,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概有
飲馬河洛之志。仲達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堅壁之眾,據牢城,擁精銳,無擒敵之
意,務自保全而已,使孔明自來自去。若孔明不亡,終其志意,連年運思,刻日
興謀,則涼雍不卸甲,中國不釋鞍,勝負之勢,亦以決矣,方之司馬,不亦優乎!
(三國志諸葛亮傳裴注引默記)

[王夫之曰]-讀通鑑論作者
孔明之北伐也,屢出而無功,以為司馬懿能拒之,而早決大計於一言者,則孫資
也,漢兵初出,三輔震驚,大發兵迎擊於漢中,庸詎非應敵之道,乃使其果然,
而魏事去矣,. . . ,雖孔明之志銳而謀深,無如此漠然不應者何也。資片言定於
前,而距拒諸葛,收姜維,收效於數十年之後,司馬懿終守此謀也。

[Augustu曰]
 胡寅:    懿之言譎也,實畏孔明屯五丈原,又憚於逆擊,故為此語以安其下爾.孔明此舉
          蓋不復為退計矣.親統大軍,入他人之境久駐,而魏師不敢攻,雜耕而居民無所苦
          ,三代之兵若時雨......
 陳亮:  仲達所以能要其君壓其同列而誇其國人,令歛重兵而自守,姑曰待其斃,.然諸
        葛晚年雜耕渭濱為久駐之基,木牛流馬日運而至,則不待其斃矣.遲之一二年,
        仲達將何辭哉?不戰而君疑之,同列疑之,國人輕之,其身不安
 李靖:  兵法論:如敵人不誤,我師安能克之哉?(雙方主帥才能相當)諸葛將略已立不
        敗之地,懿之不戰必有其弱點.
  取材自中華雜誌第十九卷,第二一九期,民70年10月
  以上為諸葛將略提供另一種解釋

[李世民曰]-唐王朝二任帝
既而擁眾西舉,與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無鬥志,遺其巾幗,方發憤心。仗節
當門,雄圖頓屈,千里請戰,詐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敵,夷險之路,勞
逸不同,以此爭功,其利可見。而反壁軍固壘,莫敢爭鋒,生怯實而未前,死疑
虛而猶遁,良將之道,失在斯乎!(晉書宣帝紀制曰)

[吳鉎鉎曰]-福建師大歷史系教授
在對蜀作戰中,懿不像以前鎮壓孟達以後鎮壓公孫淵般勇猛果斷。他盡量避免決
戰儘管部下嘲笑,諸葛遺巾幗,他都咬牙忍住,這樣作,上迎曹叡之意(按:要蜀
軍退兵,又不能讓懿功高震主),下可避免因損兵折將喪失自己威望,終於擋住
了蜀之進攻。善於審時度勢,揚長補短和採訥部屬正確建議(按:指郭淮)是懿能建
功之因。

[chungyan曰]
從上述評論中我們發現,多數高度評價孔明,貶低仲達,我為仲達說幾句話:
張儼說若孔明不亡,終其志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則涼雍不卸甲,中國不
釋鞍,勝負之勢。其實,孔明最後一次北伐已動原蜀國最大能量,在北原還吃
了敗仗,相距百日無結果,孔明不死,最後必是無糧而退,所以張儼之言有待
商確。而王夫之把懿之功一筆抹煞,說是孫資定的謀略,孫資雖有對曹叡提出
只守不戰之建議,但也有陳群等多人提出相同建議,能在第一戰線止住諸將戰
心才是良將可貴之處。李世民則用收巾幗等事暗諷懿之怯懦,其實聰明之人不在
乎過程,在乎結果,懿從小嚴格家教及儒學世族背景培養了他能「忍不可忍」
的能力,他眼光看的遠,不在忽短暫的屈辱,而看到長久的成功,這一特性,也
是司馬氏能一統華夏的主因,所以吳鉎鉎說的善於審時度勢及目光遠大是司馬懿
能拒諸葛亮於秦川的關鍵。

預告-司馬懿評傳[17]-百日斬公孫




--
     黯淡了刀光劍影  遠去了鼓角箏鳴  眼前飛揚著一幕幕  鮮活的面容
     淹沒了黃塵古道  遠去了烽火邊城  歲月啊  您帶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興亡誰人定  勝衰豈無憑  擔當身前事  何計身後評
     聚散皆是緣  離合總關情  一夜風雲散  淹沒了時空
     長江有意化作淚  長江有情起歌聲  歷史的天空閃爍幾顆星
     人間一股英雄氣在馳逞縱橫
--
 * Origin: ★ 交通大學資訊科學系 BBS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