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論「證據」 |
精華閱讀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發信人: Venorix.bbs@bbs.ntu.edu.tw (誰殺了邱比特), 信區: history 標 題: 簡論「證據」 發信站: 台大計中椰林風情站 (Mon Jun 23 01:29:07 1997) 轉信站: Lion!ccnews.nsysu!suncc.ccu!ctu-peer!news.nctu!news.nctu!News.csie.ncu! 來 源: @bbs.ntu.edu.tw 這是個大問題,只是覺得談歷史,就非得對證據是什麼,有個了解。 於是,就又來個拋磚引玉,希望對「證據」是什麼,能有些個討論。 不過,在這之前必須先抱歉的是,因為個人因素,已經決定了一個月 內不准看專業的書,只能看漫畫、讀小說。所以下頭的一些討論,就 用非常粗糙的語言,還請見諒。 證據是什麼?我得先從精華區裡,LotusRose對筆者的提問,開始談起。 她(他)對小子何以用Charles Beard的「三種歷史」來談「什麼是歷史?」 時問到:以「 「作為事實的歷史」、「作為記錄的歷史」、「作為思想的歷史」 ,我想請問您為什麼選擇他的分類呢?「互斥」與「窮盡」嗎?其分類對 歷史的研究價值在哪兒?」等一連串精彩的問題,我想,有幾點是可以先作說明的。 第一,筆者不否認這是有個人的偏好,一方面,是個人的師承 ; 另一方面, 個人是唸政治的,而主攻的是經濟史。是而,權力就成了筆者描述歷史的核心概念。 那麼,脈絡化、常民生活的掌握,就成了筆者想像歷史的方法,然而,Beard 的架構 ,正如是我所需要的。 第二,事實上我也相當程度的改變了Beard 的架構,還加入了「第四種歷史」。 不過,那不在本文討論的重點,就別再提了。不過,但值得一提的是,不管那一種 歷史,我們都得將權力的概念銘記在心。權力,不只是行為者間的競爭(pluralism) , 還是制度的過濾(Bachrach & Baratz),甚至還是意識型態上的動員(Lukes),以至 於是言語的論述(Foucault),Beard 的歷史分類,如若配上了權力,正好可以看出個 什麼。「作為事實的歷史」確是不會改變,但除了上帝之外,卻也沒人能夠知道。然而, 卻非常有趣的是,就是有那麼多人,堅信自已看到了事實,還說「讓資料說話」; 從 作為記錄的歷史」裡,我們可以想,誰有權力作記錄,誰會作記錄,誰的記錄容易被 記了下來?當然,這就是權力的過程,也就是一種「過濾的權力」。但或有人會說, 年鑑不是也記雨量,找常民,這裡少了些權力; 當然,我不否認確實少了些宮延、帝王 的權力,但難道權力就只有「政府」裡存在嗎?當我們自以為科學昌明,而將歷史擴及常 民之際,難道科學研究對尋找什麼時間的足跡的設定之際,就沒有權力嗎?那麼,作為 思想的歷史呢?是誰決定了那些可以當作教科書,那些聯考要考,或者是貼了那些標語? 這些有形無形的意識型態的灌輸,就沒有權力嗎?甚至,實證主義的史學,或其它各種方 法的研究架構,難道就沒有特定的意識型態嗎?當我們選定了特定的方法論,是不是也決 定了我們看到了什麼,而不想、不能看到什麼呢? 第三,回答了為什麼選擇Beard的架構,接下來的問題是,這之間的分類是否已達到 了「「互斥」與「窮盡」」的標準。其實,我恐怕必須很清楚的回答,完全不能達到這個 標準,但問題是,這個標準,不也是「實證主義」的提問方式嗎?是不是我們有意無意之間 ,就用了特定之意識型態下的標準,來審度、決定誰對誰錯,有資格沒有資格上台呢? 這三種,或四種歷史的分類,正好是「流動」,而且可能更令實證主義者不安的是,這 如何的流動,還依著研究者的立場而流動,那麼,這樣分類對歷史研究有什麼貢獻呢? 其實要不是因為我怕再回答個「怎樣的貢獻,依讀者而定」會引來不滿,否則真的會這 麼說。如果我的架構,有那麼一絲的貢獻,那一定是從權力的觀點,戳破「客觀史學」的 虛憍,並要求史學的研究者,不斷反省自已是否陷入了特定的意識型態,而不自知。 而且,我也要說的是,有意識型態有立場,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已的立場, 或知道自已明明有立場,卻說謊。 第四,就回到證據是什麼這個問題吧。這世界,有太多發生的事,作為事實的歷史, 那些,都將有作為證據的可能; 第二,而作為記錄的歷史。事實上有些可能是杜撰,有些 卻沒有留下痕跡,甚至,那些未留下痕跡的,也許當事人不說,就真的變成了歷史了。 作為思想的歷史,事實上,那些能進到我們腦海裡的,卻也不一定成了記錄(皮亞傑), 也不見得就真的發生過。以致於是有一種作為證述的歷史,會告訴我們,那些該記起, 那些又該忘記。證據是什麼,太難掌握,但如果忘了權力是什麼,那我們恐怕很難精 確的能掌握什麼是證據。證據,不是乾乾淨淨的站在那,而是被過濾了、被型塑了,而 我們相不相信的問題。又有些證據,基於未發生的權力,可能連出現的機會都沒有。 拉開了時間與空間的向度,或許能讓我們更深入的了解,什麼是證據。 隨意胡扯,若有錯誤,敬請糾正。 -- ☆ [Origin: ◎椰林風情◎] [From: 140.112.214.61 ] [Login: **] [Post: 68] |
精華閱讀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