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空虛乎?宗教變質乎?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tristan@Feeling (送報童), 信區: CCUNews
標  題: 心靈空虛乎?宗教變質乎?
發信站: 中正大學寂寞芳心小站 (Fri May 29 08:21:29 1998)

心靈空虛乎?宗教變質乎?

【本報記者林育如 劉淑鳳報導】根據統計,自殺率已進入全國十大死因
排行榜。由這項調查看來,自殺率的快速竄升,究竟是大學生的心靈空虛
,得不到滿足,抑或是宗教變質,心靈得不到慰藉?面對社會上一連串宗
教詐欺、斂財的事件,我們不禁要問:宗教是否對人類的精神提昇有益?
究竟怎樣的宗教才值得信仰?對宗教又該抱持著什麼樣的態度?

    根據中文系蔡榮婷老師表示:「真正的宗教,應有其信仰的核心,能
夠明確告訴自己的徒眾,如何才能達到生命圓融的境界。倘若失去了純正
的動機、目的,那麼信仰的行為就會變得盲目。以妙天禪師一事為例,它
只具備了信仰行為,並沒有宗教理論作基礎,因此在功利主義盛行下的今
天,有些人往往為了自己的現實利益,只好違背教義,鋌而走險,做出不
法的勾當。」可見,宗教信仰原是一件好事,能夠幫助人類的心靈昇華,
或得生命的啟發。只是台灣社會太過於功利取向,把己身的利益列為第一
優先考量,導致社會觀念產生偏差,宗教信仰也跟著扭曲、變形。換句話
說,宗教給予了人類精神上的依靠,在淨化心靈及穩定內在方面,實有其
正面的功能。

    在台灣現今的社會裡,明顯缺乏關於宗教方面的教育,甚至可說連基
本的常識都沒有,以致大家對於宗教抱持著似懂非懂的態度。在不甚清楚
宗教教義的情況下,就盲目跟隨別人信仰宗教,可說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
,極可能遭到有心人士的欺騙、利用,實在不能不防。從早先的宋七力事
件,到最近的妙天禪師,在在都顯示出一般人對宗教的認知不夠,諸如此
類的事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蔡榮婷老師認為:「在信仰宗教之前
,對宗教的歷史、演變方式應有一番透徹的了解,並且廣泛收集資料,與
人討論,以及評估自己的個性,找尋一個能夠真正提昇自己生命精義的宗
教。相反的,倘若對宗教一無所知,就盲目地信仰,實在是非常的不理性
,也很難被人所接受。至於即使沒有宗教信仰,仍有正面的價值觀,可對
人類做出貢獻,導引人類走向正途。」因此,無論信仰宗教與否,人類都
可找出一條提昇心靈的出路。

    那麼大學生的心靈是否真的空虛,而導致自殺率提昇?事實上,大學
生的心靈並不一定感到空虛,只是在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價值,而
迷失了自我。目前我們所能做的,是透過教育來落實人文教育,提高人文
品質,改善社會的功利趨勢,引導學生重新評估、認識自我,重視生涯規
劃,不斷自我省思,把大學所受的教育貢獻於社會。因此,如何開拓自己
的視野、心胸,讓理想付諸行動,才能使大學生的心靈真正獲得舒展,擁
有一個健康又正確的人生觀,如此一來,可說不但具有了現實性,更兼備
了理想性。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