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特展 今起自科館展半年 (1999-04-29)

精華閱讀 | 轉寄 | 返回上層
中國時報   藝文   880429 

敦煌石窟特展 今起自科館展半年 

 【記者李維菁台北報導】

  作家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曾寫道:「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
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如今這些昔日文化珍
蹟的摹品,將在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展出半年「沙漠中的明珠:敦
煌石窟特展」,是自科館與大陸敦煌研究院洽商一年而成的大規模
展出,由於敦煌石窟的脆弱與考古保存的需要,這次借展的八十多
件展品幾乎全是臨品。展品中唯一的真品,是一卷唐天寶年間的妙
法蓮華經。展品中,包括五十件敦煌壁畫臨品、彩塑臨品六件、攝
影作品十多件以及其他文物。另外,還包括三件洞窟模型,分別是
莫高窟二四九窟、莫窟一五八窟、榆林窟二五窟的模型。 

 敦煌位於古絲綢之路的咽喉之地,也是中原與西方交會的都所,
佛教與佛教藝術自西東傳也以此為重要的第一站。也因此,自西元
第四世紀至十四世紀,在敦煌境內先後開鑿了莫高窟、西千佛洞、
榆林窟、東千佛洞等規模不小的石窟群,統稱為敦煌石窟。其中最
具代表性的該是莫高窟,鑿岩於鳴沙山的崖面。莫高窟第一個洞窟
的開鑿,要回溯西元三百六十六年的一天,一位名叫樂僔的和尚行
經此地,忽見金光,狀有千佛,他的心靈受到振撼,乃開鑿而成。
洞窟主要以佛像為主,壁畫也用以闡述佛理。進窟之後有如進入佛
國,美麗莊嚴。 

 大陸在一九六○年代成立敦煌研究院,專司敦煌石窟的研究與保
存。只是,儘管擁有龐大而美麗的文化遺產,敦煌石窟的保存問題
一直是敦煌研究院最主要的課題。自科館人類學組主任何傳坤表示
,壁畫、文物由於年代久遠而脆弱,加上窟頂容易崩塌,而研究院
經費有限一直是主要問題。

  目前敦煌石窟一共找到四百九十二個洞窟,可以對外開放的只有
三十幾個窟,也是因為考古保存的問題。何傳坤說,自科館一向重
視展覽的教育性格,在這次的展出中,借展的八十件臨品可說是敦
煌石窟的一個縮影,其中有許多知名文物,是臨摹自平常不開放的
石窟。 

 本次並配合展出琉璃工房以敦煌為主題製作的現代琉璃佛像,藉
以讓大家思考敦煌藝術轉換至現代藝術創作的可能。  


		 
精華閱讀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