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家人的聽衣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發信人: Bodhi@Lion (星月菩提) on board 'art' 標 題: 中國出家人的聽衣──漢族佛教僧服制度的形成 - 217 發信站: 獅子吼站 (Thu Nov 22 10:32:58 2001) [ 本文轉載自獅子吼站 Buda-humanity 版 ] [ 本文原作者為: bachida ] 人生雜誌 217 期 中國出家人的聽衣漢族佛教僧服制度的形成上一期,曾說明了 漢族佛教僧伽服裝三衣的形成經過。除了三衣外,僧伽還可以 視實際需要穿著一些服裝,這些就稱為「聽衣」。無論是印度 或漢族佛教僧伽的聽衣,都和當地常民的服裝極為相似,但如 果聽衣就是常民服飾,為何今天僧伽的服裝看起來仍像古裝, 沒有跟著常民服飾的變化而改變?其材質和用色,與印度僧伽 又有何不同?本期將從人文、自然因素,為讀者作詳盡的介 紹。 上一期「原始佛教僧服制度的形成」一文,其 實已說明了漢族佛教僧伽服裝三衣的形成經過。 然而,由於漢僧對於原始佛教僧服的理解,除了 受印度僧伽的身教與言教的影響,也因與西域僧 伽的交流或經典的傳譯,甚至是漢僧的再詮釋而 和印度僧伽服裝有所差別。但由於三衣是佛陀規 定僧伽必須受持的衣物,深蘊佛陀的教化與思 想,因此大致上還是保留了原來的規定。 郭慧珍 除了三衣外,僧伽還可以視實際需要穿著一些服裝,這些就稱為 「聽衣」。印度佛教僧伽的聽衣和三衣的款式造型相近,都是方形的布 片,但漢族僧伽的聽衣卻是我們常見的衫、袍等等。 無論是印度或漢族 佛教僧伽的聽衣,都和當地常民的服裝極為相似,但如果聽衣就是常民服 飾,為何今天僧伽的服裝看起來仍像古裝,沒有跟著常民服飾的變化而改 變?顯然古代的衫、袍已成為漢族僧伽服裝的制服之一,只是這些服裝並 不是佛陀規定一定要受持,但容許受持,因此我們稱它為聽衣。 除此之外,比較不容易觀察出差異的材質選用,或者極明顯表現 差異的用色,不論聽衣或制衣也都與印度有若干差異。 因此,筆者大膽 假設:自漢人開始出家以來,理當追隨印度僧伽的服裝制度,其中必有無 可勉強的因素,使得漢族僧伽不得不選擇當時(漢代)常民的服飾來彌補 制衣無法達成的生活需求;或者大量取用和印度僧衣不同的材質,甚至在 極具象徵意義的用色都大膽挑戰佛陀既有規定。於是作了以下推論:自然 環境與人文思想的差異,是造成此結果的主要因素。 詳細推論如下:一、自然因素 一般來說,自然因素大致可以從地 理環境(位置、地形、地勢)、氣候(溫度、濕度)、生態(動植物)多 方面來探討。其中,地理環境往往是決定氣候的主要因素,氣候又直接影 響生態的發展;而影響僧伽服裝最直接的自然因素,應該是氣候和生態兩 者。 氣候因素往往直接影響服裝的款式;生態環境則是直接影響服裝質 料和染色材料的取得,甚至影響到用色的觀念。以下將從氣候和生態環境 來探討漢族僧伽聽衣形成的因素。(一)氣候因素︰使用漢式聽衣的原因 之一 在氣候因素中,又屬溫度和濕度對服裝的影響最大,因為人體對冷 熱的感覺主要來自這兩者的變化。當身體覺得冷時,自然會需要多一點或 厚一點的衣物,服裝款式的離身性也低;反之,則會穿少一點或薄一點的 衣料,服裝款式的離身性也高。 所謂「離身性」,是指服裝和身體的離合程度。離身性高者,表示愈 不合身;離身性愈低,表示愈合身。要使服裝的離身性降低,通常需要透 過裁剪過程,將平面的衣料依照人體不同的平面裁剪成一片片,再將其縫 合成立體的服裝造形。以漢族的袍服和三衣來比較,袈裟的離身性就較 高;所以,漢族僧伽服裝使用袍服,是較三衣更具禦寒的效果。如此說 來,漢地的氣候一定就比印度低囉!其實不然,漢地有些地方確實比印度 所有地方的氣候寒冷,但也有氣溫相近,甚至更熱的地方;更有冬夏不同 的溫度,出入很大。 比較當時佛陀教化的恆河流域,與中國漢代、魏晉 時期漢族僧伽活動的主要地區──黃河流域的洛陽與長江流域的廬山一 帶,可以發現其氣溫和今天台灣相似,夏季溫度可達35度左右,但印度冬 夏溫差遠勝於黃河流域或長江流域一帶。因此,因氣溫較低而選擇漢式的 聽衣應不是絕對的因素。 也許我們會懷疑:一千五百年至兩千年前左右的氣候,和今天一樣 嗎?根據氣象學者劉昭民在《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的研究中,歸納西 方學者對歐洲氣候的研究發現:兩千年前的氣溫比現在還暖,後來有時降 低,有時升高,但平均波動幅度都在攝氏正負3度以內。而且,西方寒暖 波動的情形和中國氣候的變遷相似。可見,中國氣候的變遷和全球變遷的 趨勢是相同的;那麼,印度也應該有這樣的變遷趨勢。所以,以目前的氣 象資料來作推論,應該還是可以考慮的。 (二)生態因素︰棉以外的材質選擇 印度是棉花的盛產地,自古 至今都是如此。所以,百姓所用的衣料也就以棉為主,僧伽撿拾百姓棄之 不用的糞掃衣或接受信徒供養的衣物,當然也不例外。 唐代以前,漢地 根本不產棉花。在漢地除了蠶絲以外,最多且普遍於民間的衣料就是麻織 品。在佛陀所規定的糞掃衣中,也有麻質的衣料。因此,漢族僧伽大量的 使用麻質,並不違反佛陀糞掃衣的精神。只是,已明顯地在質料運用上和 印度僧伽有所差別。 同樣地,染色材料的取用也面臨類似的問題。然而 不論棉或麻,保暖度都不佳,最好還是使用動物的毛皮來作衣物。從佛教 的觀點來說,使用動物毛髮雖然如法,但恐怕並不如麻取得容易;如果是 用獸皮作衣料,就不如法了。 如此,無法在質料上尋得解決的方式,因而增加三衣以外的衣物, 似乎成為不可避免的情勢。但是,該穿著怎樣的衣服,則是關於人文思考 的問題。二、人文因素 上一期說明印度僧伽的服裝,就像是一長方形的 布塊,穿著於身上有「偏袒右肩」與「披覆兩肩」的形式。前者是從右腋 下以逆時針方向繞身體三匝,再將多餘的布塊搭在左肩上;後者是當最後 搭在左肩的衣角再往右肩延伸,覆蓋在右肩上,又稱為「通肩」。而且, 印度僧伽「偏袒右肩」是為了作務方便和表示恭敬,這和漢族的民情風俗 不符,因而會引起異議。 所以,綜合上述兩個三衣無法滿足漢族僧伽需求的問題──1.保暖 度、2.暴露性──如此,我們可以作以下的思考: 如果只是為了增加保 暖性,僧伽或許可以只多穿一兩件像三衣一樣的長方形衣物來解決這個問 題。但是關於解決「暴露」肢體的問題,就非得改變三衣的穿著方式,或 改變三衣的造形不可。 從漢族僧伽服裝的發展看來,我們發現:漢族僧 伽選擇了改變部分三衣的造形;也就是說,三衣中的鬱多羅僧(七衣)和 僧伽梨(大衣)不變,但安陀會(五衣)和僧祇支(覆肩衣)則合縫成新 的造形──偏衫,這樣的服裝造形維持到中唐以後。 直到現時,我們仍看到大多數的漢族僧伽穿著這樣的服裝,而且袍 服已儼然成為漢族僧伽日常生活主要的服裝了。 究竟中唐以後,圖像上 所呈現類似袍服的僧衣,是直接引用漢族固有袍服的款式,還是由偏衫再 發展而成,至今還無法找到確切的證據證明。至於漢族僧伽袍服的領形原 來和固有袍服一般都是交領的形式,其後受到西北胡服的影響成為盤領, 而僧伽服裝卻沒有再隨著改變,且當一般漢人改變了他們袍服的領型,反 而可使穿著固有袍服領形的僧伽,和百姓身分有明顯的區別。 人文因素 除了影響漢族僧伽的服裝造形外,也使得漢族僧伽服裝所使用的質料和色 彩,與印度僧伽有顯著的不同。 其一,是世俗對蠶絲的大量使用,這違反了佛教慈悲為懷的精神。漢 族自新石器時代起,便飼養家蠶;到了漢代以後,育蠶、繅絲的技術更是 成熟,且遍及漢地。古代印度並不熟悉這樣的技術,所以十種衣中的蠶絲 應該是野蠶絲,不是家蠶絲,就沒有殺生的顧慮。 漢族僧伽較印度僧伽 多用絲為僧衣的原因,可分別從兩方面來探討。首先,從漢人的角度來 說,蠶絲在漢地較印度多,所以漢人必定較有機會接觸,但不一定擁有。 且在漢人的思想裡,自周代以來是非常「人本主義」的,對人與自然界的 關係,是一種「生態平衡」的觀念,因此並沒有強烈「不殺生」的意識; 只有採取一些限制,以達到平衡的目的。 所以,自古以來就規定一般人必須到了六十歲以上,才能使用蠶 絲。而佛教自漢代傳入漢地以來,除了「三武一周」之外,一直都得到帝 王和貴族的支持。帝王和貴族當然不免有所賞賜(布施)給僧伽,以表達 他們對佛教的崇隆。 從漢族僧伽的角度來看,接受信徒的布施本是僧伽 的本分,接受乞物豈有挑剔的道理?《金剛經》中也說:「(乞食時)次 第乞。」乞食如此,乞衣當然也應該如此。雖然大乘佛教在乞食方面,並 不如小乘佛教遵循以上的觀念;但在衣物方面,似乎就是本著這樣的想 法。 除此之外,前面說過,絲料是帝王對受者的崇隆,也表徵著擁有者 與眾不同的尊貴。因此,不免令未脫名利欲求的僧伽以此自得。 從曾經有漢族僧伽向帝王求賜紫衣的史實可見,更可證明這樣的心 態是存在的。當然,這或許只是少數;歷史上仍有許多終其一生粗食布衣 的僧伽,這在《高僧傳》、《續高僧傳》或其他史料,都有類似的記載。 其次,是有關人文因素對漢族僧伽服裝用色的影響。原來佛教在印度是 以「袈裟」作為僧衣的用色;而漢族歷代僧伽所使用的色彩,據文獻的記 載,主要有赤、緇、黑、皂、緋、青、紫、褐、黃等色。上述的色彩中, 除了紫和緋以外,應該都是漢族僧伽所認知的袈裟色。「紫」和「緋」兩 種不如法色,和漢人的色彩觀念有何關聯呢?從史籍的種種記載:自先秦 而下,漢族自有形成獨特的服色制度。 從「廣義」的角度來看,有:一、天地之色;二、五方色;三、五 時色;四、貴賤尊卑之色,其中又分(一)正色和間色、(二)君臣等第 服色;五、改正朔,易服色等。漢族僧伽所受到最直接的影響,是第四項 貴賤尊卑之色。 武后賜紫,是因為唐代的品官服色制度三品以上服紫, 她在對法朗等人表以同於朝中大臣的崇隆和尊重。之後,唐代、五代、宋 代的帝王也都曾以此來賜給僧伽或道士。直至現在的日本,僧伽都還在穿 著紫色袈裟。可見唐代以前,雖然僧伽對袈裟色的認知不盡相同,都還是 以追求符合「袈裟」色為主。明代的品官服色,是廢紫而升緋(朱)── 緋是四品以上的服色;因此,賜紫的風氣就停止了。 從本文的探討,可以瞭解:原來制衣只是適應僧伽最基本生理需求 的服裝,但對漢僧來說,它的象徵意義可能遠大於實用功能,因此極需要 制衣以外的聽衣。而漢族僧伽的聽衣,不只因地域氣候不同而產生新的需 求,文化因素更是直接影響聽衣造形和用色的主要關鍵,甚至還因此造成 制衣的部分變遷,這在後續的文章將會繼續說明。 -- Ξ 獅子吼站相關資源: ◇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佛教經典系列, 電子化經典初步彙整 - http://ccbs.ntu.edu.tw/canon/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