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史[10]明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wit@niabbs (怪獸農場的wit), 信區: costume
標  題: 中國服裝史[10]明
發信站: NIABBS (Sat Jul  3 13:41:27 1999)
轉信站: niabbs

明朝建立之後,完全廢除元朝的衣冠制度,回歸到漢族的服裝正統

明代男子的巾帽,主要有烏紗帽,璞頭,網巾,四方平定巾及六合一統帽
在平常上朝視事的時候戴烏紗帽;重大朝會,奏事,謝恩戴璞頭;
網巾是一種繫束髮髻的髮罩,多以黑色細繩,馬尾,棕絲編織而成,戴網巾除了約髮外,
也是男子成年的標誌,一般都襯在冠帽內,也可以單獨使用直接露在外面
四方平定巾是職官,儒士的 一種便帽,多以黑色紗羅製成,因為造型四角都為方形,故名之
六合一統帽就是俗稱的瓜皮帽,用六片羅帛拼成,多用於市民百姓
除了這些巾帽,還有"高士巾","靖忠帽","遮陽帽"等等

明代的男子服裝恢復舊制,以袍衫為尚;職官朝服用冠冕衣裳
朝服制度:文武百官在祭祀等重要禮節時,不論職位高低都帶梁冠,穿赤羅衣裳,
用冠上梁數及所佩帶綬分級別,一品:冠七梁,革帶用玉,綬用雲鳳四色花錦;
二品:冠六梁,革帶用犀,綬同一品;三品:冠五梁,革帶用金,綬用雲鶴花錦;
四品:冠四梁,其餘同三品;五品:冠三梁,革帶用銀,綬用盤鵰花錦;
六品,七品:冠二梁,革帶用銀,綬用練鵲三色花錦
八品,九品:冠一梁,革帶用烏角,綬用鸂鶒(ㄒ一  ㄔˋ)二色花錦
所持笏版也有定制,一品到五品用象牙,六品到九品用槐木

職官公服穿袍,其制:盤領右衽,袖寬三尺,用紵絲或紗羅絹製成,顏色也有規定:
一品到四品用緋色,五品到六品用青色,八品到九品用綠色,按照級別繡織各種紋飾,
就是俗稱的補子,在胸前背後各繡一塊,文官繡禽,武官繡獸,
文官一品仙鶴補;二品錦雞補;三品孔雀補;四品雲雁補;五品白鷴補;六品鷺鷥補;
七品鸂鶒補;八品黃鸝補;九品鵪鶉補;雜職練鵲補;法官獬豸補;武官一品二品獅子補;
三品四品虎豹補;五品熊羆(ㄆ一ˊ)補;六品七品彪補;八品犀牛補;九品海馬補
其他官員小吏也都各有規範,分別詳細,市井富民雖穿紗綢綾羅,但只有青黑兩色,
不敢標新立異,只在領上用白綾或白絹保護,顯示奴僕有別

男子鞋履,官員穿靴或穿"雲頭履"(朝鞋);儒士生員多穿黑色雙臉鞋;庶民百姓以穿鞋為多,
江南地區多穿蒲草鞋,北方地區因為寒冷,一般多穿牛皮直縫靴

明初婦女的髮髻變化不大,仍本著宋元形式,到嘉靖以後變化日益繁多,
例如有"挑心髻","仿墮馬髻",還有一種假髻,也是當時的 一種髮飾,這種髮髻一般用鐵絲織G
,
外面編上假髮,做成一種固定的飾物,當時稱做"鼓",鼓比原本的髮髻高出一半,
用時罩在原本的髻上,在用髮簪固定,到了明末鼓的形狀百出,一直到清朝仍受婦女喜愛
在年輕婦女中還流行戴頭箍,頭箍的材料最初是絲結成網狀,罩住頭髮,之後才出現紗頭箍,
以及熟羅頭箍,頭箍樣式也有變化,剛開始時較寬,以後變得窄,到清初時,只剩下一條窄邊,
所謂的"貂覆額","漁婆勒子"就是這個東西

明代婦女的服裝主要有衫,襖,霞披,背子,比甲和裙子等等,
衣服的樣式大都仿唐宋,回復右衽
對命婦(官員的妻子,母親)的服裝也都有嚴格的規定,分為禮服與常服兩種,
禮服是朝見皇后,禮見舅姑,丈夫及祭祀時的服飾,以鳳冠,霞披,大袖衫及背子組成,
具體的形制在<<明會典>>中描述的很詳盡,連質料,色彩,紋樣,尺寸都有詳盡的規定,
明代的鳳冠有兩種,一種是皇后嬪妃所戴,冠上除了鳳凰外還是有龍,翬,
一種是命婦戴的,不飾龍鳳,僅綴珠翟,花釵;霞披是一種帔子,形狀像兩條彩練,繞過頭頸,
下綴金玉珠子,它在南北朝時就已出現,隋唐時有了霞披的美稱,
常服是平常的服裝,以長襖長裙為主,制度較不嚴,
各種紵絲綾羅都可製作,但紋樣花邊上有規定;
普通婦女的禮服只能穿紫色粗布(絁ㄕ),不可金繡,
平常的袍衫也只能用紫,綠,桃紅等淺色,不許用大紅,鴉青,黃色,
襦裙在婦女服裝中仍佔一定比例,只是裙子多素白,若施繡仍只在群幅下邊一兩寸施以花邊,
到明末時有一種"月華裙",是在腰間的密襉摺每一摺用一個顏色,色如月華,故稱之;
還有用綢緞剪成大小粗細一樣的條子,每條繡以花紋,兩畔鑲金線,碎兜成裙,稱"鳳尾裙";
還有把裙子打出無數的細摺,稱"百摺裙"
還有一種水田衣,是以各種零星布料拼湊成的服裝,形狀似僧人的袈裟,這種服裝簡單又別緻,
所以贏得婦女普遍的喜愛

婦女多纏足,穿弓鞋,以香樟木為底,
木底在外面叫"外高底",有"杏葉","蓮子","荷花"等名稱,
木底在裡面叫"裹高底",又稱"道士冠",老年婦女穿平底鞋,稱"底而香"
下綴金玉珠子,它在南北朝時就已出現,隋唐時有了霞披的美稱,
常服是平常的服裝,以長襖長裙為主,制度較不嚴,
各種紵絲綾羅都可製作,但紋樣花邊上有規定;
普通婦女的禮服只能穿紫色粗布(絁ㄕ),不可金繡,
平常的袍衫也只能用紫,綠,桃紅等淺色,不許用大紅,鴉青,黃色,
襦裙在婦女服裝中仍佔一定比例,只是裙子多素白,若施繡仍只在群幅下邊一兩寸施以花邊,
到明末時有一種"月華裙",是在腰間的密襉摺每一摺用一個顏色,色如月華,故稱之;
還有用綢緞剪成大小粗細一樣的條子,每條繡以花紋,兩畔鑲金線,碎兜成裙,稱"鳳尾裙";
還有把裙子打出無數的細摺,稱"百摺裙"
還有一種水田衣,是以各種零星布料拼湊成的服裝,形狀似僧人的袈裟,這種服裝簡單又別緻,
所以贏得婦女普遍的喜愛
婦女多纏足,穿弓鞋,以香樟木為底,
木底在外面叫"外高底",有"杏葉","蓮子","荷花"等名稱,
木底在裡面叫"裹高底",又稱"道士冠",老年婦女穿平底鞋,稱"底而香"

明代參考圖:<<歷代帝后像>>,<<沈度寫真像>>,<<李貞寫真像>>,<<魏浣初小像卷>>
                 <<仕女精品>>,<<簪花仕女圖>>,<<胤禎妃行樂圖屏>>,<<燕寢怡情>>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