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樂與法樂..........................建德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汝等已發道意,有法樂可以自娛,不應復樂五欲樂也。」《維摩詰經》的這段話
,清楚道出佛法修行人應有的信念與胸懷。

        中國哲學重視修養心性,以聖賢心志自期,在身心修持的過程中感受精神的輕安與
愉悅。「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開宗明義告訴我們君子的悅樂精神;孟子說;「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
。」快樂是來至於心靈內在的價值,從心地上下工夫。故以孔孟二聖為儒家主要代表人物,
後代儒者皆教之以「尋孔顏樂處,所樂何事」,將心性的喜樂作為儒士嚮往的方向,以曠達
歡悅的胸襟為儒教聖者顯揚之氣象。

        同以成聖、成佛作為人生命終極的境界與目標,佛家傳達了更為深刻明瞭的觀念與
方法,確切指引走向喜樂自在的生命。

        兩千多年前印度的悉達多太子,因思維世間難以避免存在著苦痛,他為求滅苦之道
而精勤的冥想與修持,六年不分晝夜的苦修,終至成就無上正覺,了知人類苦痛的根源,洞
察無明愚痴而斷滅一切憂悲苦惱。故信佛學佛的基本精神,是以學習佛陀這位偉大的人間覺
者為榜樣,學習他滅盡一切痛苦的智慧,學習他廣濟有情的悲心,及學習他勇猛無畏的願力
。

        以斷煩惱為佛法修行核心的目的,而做一個邁向解除惱苦的學佛人,又怎能不歡喜
開懷的生活著?我們可以肯定的說,真正上了佛法大道的人,其所表現的舉止面容必定是和
諧安樂的,所感受的人生必是喜樂寧靜的,「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指的正是修行人
的心境與寫照。

        一個修行人的喜悅不是建立在外在物質的失與得,也不曾因一己處境的好壞而悲淒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指的便是超然的氣度與寬廣的視野。面對人世間來去生滅的一
切,他淡然超脫的悠處其中,心安放聖道上,平穩寧靜,沒有汲汲營營的熱惱與渴求,沒有
憎恨鬥爭,心靈一片安祥和諧,而以法樂為樂,不以俗樂為樂。

        以法樂的具足作為生活探求的重心,學習佛法、信仰佛教使人有異於俗世的觀點看
此人世間;耳目聲色的官能刺激,名利權勢的輝煌光耀,在永恆法樂的觀照下顯得微不足道
,可貴的是出世的情懷,無意世間的庸碌繁忙,安住於淡泊平凡的日子,簡簡單單過著想要
的生活。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欲則剛,以無所得之心,操持擴充浩然之氣,以大悲願
力從事菩薩的慈悲救濟,積極入世投入社會關懷,自利中不忘利他。總之,「不著世間如蓮
華,常善入於空寂行」,以慈悲與智慧統攝一切佛法的修學,是我心境自許的寫照。

        當然,初發心於佛道的菩薩,煩惱是難免的,但佛法的堅信確實帶給我生命的方向
,無比的希望與信心,使我立足於最高觀點上俯望世間,無畏於俗世的紛爭煩惱,在超越寬
闊中盡享備於我的萬物,心中滿溢的暢快之感是禪悅,是道樂,是法喜,願世人皆能感受!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