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與保護女性(III) |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發信人: abstsai@ms1.hinet.net (Post Gateway), 信區: BudaHelp
標 題: Re: << 都是阿難惹的禍 >> (3)
發信站: 由 獅子吼站 收信 (Sat Oct 12 20:42:16 1996)
>發信人: budalotus@Lion (淨巖), 信區: BudaHelp 說道:
>==> 於 Post Gateway (abstsai@ms1.hinet.net) 文中述及:
>: 1.世尊知道女人出家很不方便,所以不讓她們出家,這是愛心。
>請問:是哪裡不方便?這不方便在古印度如此,在現代社會也如此嗎?
>這不方便是社會環境,文化的問題;抑或個人生理,心理特質問題?
>若從[無常],[無我]的法則來看,同一個事例或軌範,是否會因應世間的流變而
>有所改觀?
人的習性會變,故而看法也會變。到現今所有的問題都只有一種答案,
那就是人認為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例如現在很紅的宋七力,有的信徒
堅決相信他比佛還利害呢。
您的問題只能說,有的女人出家很方便,有的覺得不方便,要看當事人所
追求的是什麼而定了,但是不管方不方便,純是個人的事。
>: 2.世尊知道在家出家修行都一樣有成果,明白告訴她們,請她們不必為
>: 求道而出家。這是直心。
>若在家,出家都一樣有成果,則回過頭來說,女眾不必為求道而出家,而男眾也一樣
>不必為求道而出家?
當然了,優婆塞,優婆斯也一樣得阿羅漢果,四眾等無差別,阿含經上說得明
明白白,只是要得道的話,出家易求,在家難遇。是故世尊說有四種求道者:
1.身在家,心在家。
2.身出家,心在家。
3.身在家,心出家。
4.身出家,心出家。
第4類求道速得,第3類求道緩得,第1,2求道不得。出家是比在家求道要快,
但是不保証出家一定得道,居士們也不必以為在家輕鬆修就可以得道。倘若沒
有 "修習多修習" ,外道出家有四十九種,外表根本看不出來誰才是佛法沙門
呢。
>: 4.女人出家後會引來種種糾紛,所以事先告訴她們預防之道。這是護心。
>女眾出家會引來糾紛,這是普遍必然或應然,或[偶然]?
>難道男眾出家後,不會引來種種糾紛 ?
>世間的糾紛問題是必然存在的?還是與因為是女眾,所以有糾紛?
世間本無事。有的有糾紛,有的好得很。把人一分為男女,然後各據一方展
開拉鋸,這不是咱們的事。這個問題就是典型的馬蜂題,不好玩的。
+---- AB Tsai ----------------------------------------------------+
| Email:abstsai@ms1.hinet.net |
+-----------------------------------------------------------------+
|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