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出家功德經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kftseng@Lion (羅雲), 信區: Buddhism
標  題: 佛說出家功德經
發信站: 獅子吼站 (Sat Oct 12 17:18:52 1996)
轉信站: Lion

        佛說出家功德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毗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

            時毗舍離城中,有一梨車,名鞞羅羨那。譬如天與諸天女共相娛樂
        。時此王子與諸婇女,在閣樓上共相娛樂,耽於色欲亦復如是。

            爾時世尊以一切智,聞彼樂音,告阿難言:「我知此人貪五欲樂,
        不久命終。卻後七日,當捨如是眷屬快樂,決定當死•阿難,如此人,
        若當不捨欲樂不出家者,命終或能墮於地獄。」

            爾時,阿難頂奉佛教,欲利益此王子故,次至其舍。爾時,王子聞
        阿難在外,即出奉見,以敬念故,請阿難入坐。坐已未久,爾時王子起
        恭敬心,白八難言:「善哉,好親友來,我今見汝,踴躍歡喜,汝今當
        告我佛所教法,令我歡喜。」爾時王子如是三請。阿難為欲作大利益故
        ,默然無言。

            王子又言:「鞞陀呵牟尼大仙,利益一切眾生,有何嫌恨,默然無
        所說,不見少告?」時第三師,持佛法藏,利世間者,慘然告言:「汝
        今善聽,卻後七日,汝當命終,汝若於此五欲樂中,不能覺悟,不出家
        者,命終或當墮地獄中。佛一切智人,正語正說,記汝如是。譬如火燒
        物,終不虛發。汝諦思惟。」

            時彼王子,聞此語已,甚大憂怖,愁憒不樂,受阿難教:「我當出
        家,定且聽更六日受樂,第七日中,我辭家眷屬,定必出家。」阿難可
        之。

            第七日畏生死故,求佛出家,佛即聽之。一日一夜,修持淨戒,即
        便命終。燒香畢已,尊者阿難與其眷屬,往白佛言:「世尊,此鞞羅羨
        那比丘,今已命終,神生何處?」

            時佛世尊,天人之師,一切智人,以大梵音,勝出雷鼓迦陵頻伽眾
        妙音聲,以八種音,告阿難言:「此鞞羅羨那比丘,畏於生死地獄苦故
        ,捨欲出家,一日一夜,持淨戒故,捨此世已,生四王天,為北方天王
        毘沙門子,恣心受於五欲快樂,貪受五欲,與諸婇女,共相娛樂,壽五
        百歲。五百歲已,命終轉生三十三天,為帝釋子,具受五欲,極天之樂
        ,天妙婇女,恣意千歲。壽盡生燄天,為燄天王子,自恣受天色聲音味
        觸,快心欲樂。受天二千歲已,命終生於兜率天王子,恣心受於五欲快
        樂,目視相欲,心自厭足,常談法語解脫智慧,壽天中壽。滿四千歲已
        。命終往往自在天上,為天王子,受受種種五欲妙樂,於婇女中,化應
        恣意八千歲。八千歲已,命終生他化自在天,為天王子,此第六天,其
        中欲樂,下五天中,所不能及。生此中已,受最妙樂眾樂之藏,受此樂
        時,心極迷醉,具足受於諸妙勝樂,萬六千歲。如是受樂,於六欲天,
        往來七反。」

            「此毗羅羨那,以一日一夜出家故,滿二十劫,不墮地獄餓鬼畜生
        ,常生天人,受福自然,最後人中,生富樂家,財富珍寶具足。壯年已
        過,諸根熟時,畏惡生老病死患故,厭世出家,剃除鬚髮故,身披法服
        ,勤修精進,持四威儀,常行正念,觀於五陰苦空無我,解法因緣,成
        辟支佛,名毘流帝,於是時,放大光明,多有人天,生於善根,令諸群
        生種於三乘解脫因緣。」

            爾時,阿難叉手白佛言:「世尊,若當有人放人出家,若有出家者
        任其所須,得幾所福?若復有人,毀破他人出家因緣,受何罪報?唯願
        世尊,具盡告示。」

            佛告阿難:「汝若具滿於百歲中,問我此事,我以無盡智慧,除飲
        時時,滿百歲中廣為汝說,此人功德,猶不能盡。是人恆生天上人中,
        常為國王,受天人樂。若有於此沙門法中使人出家,若復營佐出家因緣
        ,於生死中,常受快樂。我滿百歲,說其福德,不可窮盡。是故,阿難
        ,汝滿百歲,盡壽問我,我至涅槃,說此功德,亦不能盡。」

            佛告阿難:「若復有人,破壞他人出家因緣,即為劫奪無盡善財福
        藏,壞三十七助菩提法涅槃之因。設有欲壞出家因緣者,應善觀察如是
        之事,何以故?緣此罪業,墮地獄中,常盲無目,受極處苦。若作畜生
        ,亦常生盲。若生餓鬼中,亦常生盲。在三惡苦,久乃得脫,若生為人
        ,在母腹中,受胎便盲。汝於百歲,常問是義,我百歲以無盡智說是罪
        報,亦不可盡,於四道中,生而常盲。我終不記此人當有得脫時,所以
        者何?皆由毀出家故,或成就無邊功德。以破如是善因緣故,受無量罪
        ,由障出家故。」

            「於此清淨智慧鏡中,為於解脫諸善法故。若見出家修持淨戒趣解
        脫處,破他出家,為作留難,以是因緣故,生便常盲。不見涅槃,由毀
        出家故。」

            「常觀癡等十二因緣,應得解脫。以毀破他智慧眼故破出家緣,覆
        慧眼故,從生至生,常盲無目。不見三界,緣障出家故。」

            「出家應見五陰二十我見人趣正道。破出家因壞正見故,所生常盲
        ,不見正道。」

            「出家應見一切法聚善法住處,應觀諸佛清淨法身。以破出家善因
        緣故,所生常盲,不能睹見佛法身。」

            「以因出家應具沙門形貌及與持戒清淨福田種佛道因。破出家故,
        於善法中斷一切望,由是罪緣,生生常盲。由毀出家故。」

            「出家應善觀察一切身心,皆苦、無常、無我、不淨。破他出家,
        為作留難,則破此眼,破此眼故,不見四道、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
        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趣涅槃城。是罪緣故,所生常盲。
        乃至不見空無相無作清淨善法向涅槃城。是以智慧之人,知出家者,應
        當成就如是善法,不應破壞善法因緣,獲如是罪。」

            「誰毀破他人如是出家沙門正見因緣者,終不能得見涅槃城,所生
        常盲。」

            「若復有人滿白劫中,餘方出家修持淨戒;若復有人,於此閻浮提
        出家持戒,一日一夜;乃至須臾清淨出家,於十六分。彼百劫出家持戒
        ,十六分中不及其一。」

            「若有顛倒婬亂姊妹女,不應婬處強生慳嫉,此中罪報,不可計限
        。」

            「若有一人,能正思惟有出家心,欲捨諸惡。若復有人,破壞此人
        出家因緣,不令願滿,是罪因緣增長於前,復倍百劫。」

            爾時,阿難復白佛言:「世尊,此毗羅羨那,所種善根,生尊貴處
        ,當受福樂,為過去世亦有善行,為但齊今一日一夜出家功德受爾許福
        ?」佛告阿難:「汝不應觀過去因緣,於此一日一夜,清淨出家,故此
        善根,六欲天中,七反受福,二十劫中常受生死。世間之樂最後人中,
        生福樂家,壯年已過,諸根熟時,畏於生老病死苦故,出家持戒,成辟
        支佛。」

            佛告阿難:「我今說喻,汝當善聽。譬四天下,東弗婆提,南閻浮
        提,西瞿耶尼,北鬱單越。滿中阿羅漢若盜麻叢林,若有一人,滿百歲
        中,盡心供養此諸羅漢,衣服、飲食、病瘦醫藥、房舍、臥具乃至涅槃
        。後若起塔廟,種種珍寶花香瓔珞幡蓋伎樂,懸諸寶鈴,掃灑香水,以
        諸偈頌,讚歎供養,所得功德,若有人為涅槃故,出家受戒,乃至一日
        一夜所作功德,比前功德,十六分中不及其一。」

            「以是因緣,善男子當應出家修持淨戒。諸善男子,諸須功德者,
        求善法者,自受法者,不應留難出家因緣。應勤方便勸作令成。」

            時諸大眾聞佛所說,莫不厭世,出家持戒。有得須陀洹,乃至阿羅
        漢者,有種辟支佛善根者,有發無上菩提心者。皆大歡喜,頂戴奉行。
--
悲■□■□■□■悲■□■□■□■□■□■□■□■□■□■□■悲■□■□■□■悲
欣  法本法無法 欣  君子之交 其淡如水 執象而求 咫尺千里  欣  今付無法時  欣
交 無法法亦法 交  問余何適 廓爾忘言 華枝春滿 天心月圓  交  法法何曾法  交
集□■□■□■□集□■□■□■□■□■□■□■□■□■□■□集□■□■□■□集

慈濟 http://www.tzuchi.org.tw     佛教經典 http://cc.tccm.edu.tw/~kftseng/buda
Ξ Origin: 獅子吼站  [FROM: 140.117.12.113]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