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五蘊看分別與不分別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poiopoio@Lion (度若), 信區: BudaHelp
標  題: 分別不分別
發信站: 獅子吼站 (Wed Nov 19 03:36:32 1997)
轉信站: Lion


        到底『分別』是怎麼樣的一個情況呢?
        『不分別』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
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
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
所謂如是性,如是相,如是體,
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
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 <<妙法蓮華經  方便品第二>>      
Ξ Origin: 獅子吼站  [FROM: 140.114.217.94]
發信人: ecsok@Lion (不識我), 信區: BudaHelp
標  題: Re: 分別不分別
發信站: 獅子吼站 (Wed Nov 19 13:20:21 1997)
轉信站: Lion

==> 於 度若 (poiopoio@Lion) 文中述及:
:         到底『分別』是怎麼樣的一個情況呢?
:         『不分別』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從五蘊的變化中,牽涉到『自我』或說『心』參與的成份而言。

五蘊者,色受想行識。

色蘊,從色塵,法塵,到色法,再到心法的完成。
(傳統上一般是以色法而言,以般若經的思想來說,
則有其不同,此說參考白雲老禪師講五蘊的內容)

舉例:現在看到一個杯子,以物質現象來說,只是個東西,也就是色塵的部份,
      以這個東西來說,可以拿來作什麼?(作用)如裝水,牛奶、茶...等等,
      牽涉到不同的作用,表現的法就會有其不同,也就肯定於法塵的現象,
      而牽涉到裝飲料來說,也就肯定於杯子的相,也就是色法,但是牽涉到自我
      ,究竟拿這個杯子來作什麼?如果沒有要作什麼,連色蘊都沒有完成,只是
      自我分別而已,假使說現在要喝水,那這個杯子就和自我發生關係,這時才
      算完成色蘊。

受蘊,也就是一般說得感受到什麼,依於色蘊的完成,肯定於自我的關係,而發起
      的感受,不多做解釋。

想蘊,依於感受而起,會引發『想』的現象,而牽涉到不同的內涵,所完成的就是
      想蘊,於想中所蘊含一些什麼。

行蘊,依於想會有個結果,如想蘊中完成要喝水的想,接下來就會有去裝水的動作
      ,這是以身得行為來說,有時候是口的行為,有時是意的行為,所以在佛法
       裡面講身口意,身口乃是粗相,意是細相,五蘊的變化作用是微細相。

識蘊,行為的完成,就會有個結果,以人而言,完成的結果往往是自我意識

譬如,看電視上一個男的摑了一個女的一巴掌,這時對觀眾而言,可能並沒有什麼
心識上的反應,但是如果在現實生活中,這一巴掌是打在自己的臉上,自己可能會
有什麼反應?

一般人可能很快地便覺得非常不快,並且立刻還以顏色,或是破口大罵,結果可能
兩個人都弄得不愉快。

於學佛者而言,感受不歡喜也許還是會發生 (如果不發生這種感受,表示修養相當
了得,九次第定所謂滅盡定,又有另一名稱為滅受想定,即是在色蘊完成之際,於
受而言不會發起,自然連想亦不會完成) ,這時於自己而言,如果稍具一點定力,
或說至少可以做到『忍』得工夫,這時可能就可以先讓自己先冷靜下來,但是冷靜
下來不見得就可以解決問題,所以在調理上得工夫就在『想』得過程。

般若經中說想,包括了想、非想、非非想,也就是牽涉到原有想,經過調理之後可
以成為不同於原有的想,但是可能仍有缺陷,或說仍或多或少會傷害到他人或自己
,因此,就有了『非非想』的內容,非非想一般人也有可能作得到,但是可能要經
過相當久的時間、空間,具備了夠多的知識經驗,才能完成這種想,但是學佛者依
於佛陀的道理方法 (以般若經中談到的想,就包括了九想觀相、十想真如....等等
幫助行者調理自我的想) ,便可以在較短的時間、空間中完成『非非想』。

所以雲老禪師常常強調『想行之間拉大間隔』,其道理便是依於般若經中的道理而
來。

而經過這種想、非想、非非想的過程之後,於表現出來的行為而言,便可以減少許
多的傷害性,甚至可以饒益他人。

如上述的例子,行者如果能在當時想想,人家為什麼要打我?是不是有所誤會?還
是自己真的傷害過人家?會不會是自己無心之過?或是怎麼樣的因素....等等,如
果說是誤會,則好好地解釋,如果是自己曾傷害過他人,則應該好好地道歉,甚至
懺悔。

如此,原來可能不愉快的結果,往往便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了,甚至兩人還可
能盡釋前嫌,互相言好。

當然,這種調理,並不是一次就做得好,可能要經過很多次的經歷才能圓具這種修
養,而且,在這個情形能解決的問題,換成其他的環境,其他的人物,是不是還能
把握?所以,於想要能入於真如,也就牽涉到其價值的展現。

在這種過程之中,原有的『分別』,也就緣於自己執著些什麼?每個人執著的層面
和層次都會有些差異,表現出來的分別,也會不同,而於五蘊的調理,所完成的結
果,也就可以入於『無分別』之境(境,內涵者)。

無,不是沒有,而是突破,入於真如。

註:可能有人會誤會佛陀之定就是滅受想定,實際上佛陀之定有個專有名詞『那伽
    定』,解釋起來大概就是隨心自由出入定,是個非常高的境界。
--
◎◎◎◎◎◎◎◎◎◎◎◎◎◎◎◎◎◎◎◎◎◎◎◎◎◎◎◎◎◎◎◎◎◎◎◎
◎  學佛方程式 :  當分別心生起時 , 不要一味地計較或執著 ,             ◎
◎                應該深入的認識或暸解 ; 尤其要於其中有所發現 ,       ◎
◎                久而久之 , 必能自我突破 。                          ◎
◎                                         ∼節錄自 老禪師的話∼     ◎
◎◎◎◎◎◎◎◎◎◎◎◎◎◎◎◎◎◎◎◎◎◎◎◎◎◎◎◎◎◎◎◎◎◎◎◎
Ξ Origin: 獅子吼站  [FROM: 140.113.209.122]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