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大師生平簡介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abstsai@ms1.hinet.net (Post Gateway), 信區: BudaHelp
標  題: Re:法華迷蹤(4)-靈山一會
發信站: 由 獅子吼站 收信 (Mon Dec  7 19:07:12 1998)


At 01:40 PM 1998/12/7 +0800, 紅爐一點雪 wrote:
>:     然而智者大師畢竟是有良知的,靈山一會回來,他知道這種嘩眾
> 請問:”靈山一會回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靈山就是靈鷲山也叫耆闍崛山或雞足山(西遊記),略稱靈山。
世尊說法的地方。世尊最後說法華經時也是在此山,因此叫法華會
也叫靈山會。

    相傳智者大師曾在入定中(法華三昧),回到了靈山會,悉見世
尊仍在說法華經。

    一般傳記把他悟法華(入靈山會)的時間定為三十一歲,事實上
照他的行誼不可能。因為當時他還是慧思的學僧。他能入靈山會是
因為禪修止觀的結果。

    他之前(三十歲)以言詞犀利、能言善辯把當時的法濟禪師和大
忍論師說得一文不值。書云『..金陵佛界上匠,皆舍指南之位,遵
北面之禮。』也就是爭奪信眾之戰大獲全勝。可見諸山頭不相往來
是古矣有之。

    他由三十二歲開始講法華,和大智度論,當時慧思禪師都是讓
學僧以這兩部開講的,法華用來吸引一般大眾,大智用來引進較有
思想的信眾。現在的一些道場也是運用這樣的訓練來作法師訓練。

    在三十九歲那年,他到天台山華頂峰行頭陀行才覺悟到禪法的
重要性,至此以後才『安貧無戚』,去除了以前喜歡排場華麗、聲
勢浩大的習性( 這種習性乃可在現代的法師身上看到 )。

    五十歲(西元 587)開始“詳細”講《法華經》,也開始有弟子
記錄所講的內容,弟子﹝灌頂﹞所記錄的就是《法華文句》。之前
的記錄比較不完整、不清楚(智者認為)定名《法華玄義》。

    五十七歲( 594年)這一年因入定,進入靈山會。這一年開講《摩
訶止觀》,大力強調止觀的重要。但這此後不再講說法華經。同時心
情消重,『似有終老之意』。學者因有推斷,之前所講的法華“似有
缺失”。

    五十八歲,受政治因素,強行被晉王楊廣“請到”揚州講法華經,
配合楊廣的要求講得大眾“無不折服”。之後他請辭不得,被強留在
禪眾寺。

    五十九歲,春天才能回到天台山,回天台時萬人空巷百里恭送。
但他卻悶悶不樂,回到天台『..更行前懺,因立誓言..』就是我們前
面說到的“若是有益於佛法..”的那一段誓言。僧睿寫道:『每見師
竟日長跪佛前,若有所思,如入定然。』若有所思,但如入定,那就
是發呆了。智者大師然定然是天人交戰中。

    六十歲,再被強拉講經。智者大師已了無生趣、不想再講經。他
終於自盡。數十日不食,端坐大石佛像前入滅。

    他的石城遺書第一恨中隱約透露:『..應得不得,懊悔何補..』應
得何者而未得?何以懊悔?他為何自認為自己是『..依違順彼,道德為
污..』頗耐人尋味。

    綜觀大師一生遵經而講法華,經歷了由梁武帝到開皇的六十年間,
本來立誓還要佛陀准他繼續餘年的弘法,但他沒有,難道是他明白了未
來的弘法對佛法仍是沒有好處,因而自取入滅?何以沒有好處?這是第
一恨之所在?

    此椿公案,禪門僧眾們不好討論。但由老小子者流來說便成言談小
說,自無不可。惟行者自當深思,聞經而不依佛所囑:深思、辨之,侃
侃而談容易,但若說者、聞者皆無所得,則靈山空手而回,人生夢醒便
是真的“懊悔何補”了。

---------------------------------------------------------------

    涕淚之餘,謹以此文

禮敬智者大師以身殉法之教。    

南無啟教阿難陀尊者。
南無自在目犍連尊者。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靈山會上佛菩薩。


--
Ξ Origin: 獅子吼站    ◇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