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與定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發信人: Heavenchow@Lion (Heaven), 信區: sitting 標 題: Re: 靜坐與定 發信站: 獅子吼站 (Wed Apr 14 22:01:20 1999) 轉信站: Lion ==> 於 wmc (wmc@Lion) 文中述及: : 昨天坐了嗎? 體驗如何? : 方法為何? : Peace in Dharma 坐, 氣經過鼻頭進來, 氣經過鼻頭出去... 起坐 ^_^ -- 發信人: bozo@Lion (智擇), 信區: sitting 標 題: Re: 靜坐與定 發信站: 獅子吼站 (Thu Apr 15 12:43:09 1999) 轉信站: Lion ==> 於 Heaven (Heaven.bbs@buddha.nsysu.edu.tw) 文中述及: : 而短時間的練習, 主要是在練習意志力及清醒度. 在紛擾的外務中, : 能一上座, 就短時間恢復平靜. 這點是有許多善巧的方式的. : 多次數, 短時間是練習的好方法. 一般我都不管時間是長還是短,反正就是坐的下去就坐,坐不下去就起喀 能坐下來不外乎是沒什麼重要事情要辦嗎,又沒採用行禪或禮佛的方式 那當然就乘機坐下來囉,不小心做到靜止如水的話就當休息好了,至於 部份人會採用坐姿修行,不外乎是一種身戒,習慣於身動的人採用靜坐方式, 由動入靜比較容易察覺念頭的起滅,至於坐習慣了那就差別沒那麼大了, 還有就是當心識進入專注狀態的過程,某些身業的現象是會出現的,比如惛眩 ,心悸,覺查到頭腳顛倒等等,採用坐的方式可以避免一些危險性,曾經 聽說有人行般舟三昧時受傷的,如果這些身業的現象要是經過的話, 既使定也不一定需要坐,比如來果排隊盛飯,曾盛到入定。可見重點在於心念, 不在於方式,方式不外乎就是行住坐臥,而我們一般不就是坐著時間比較多嗎, 那麼就在這些四威儀下稍稍講究一下好讓身體容易調順嗎 : 平時就學習保持清醒, 這是正行. 靜坐, 這是加行, : 二者相輔, 不可偏失. 平時散亂的人, 不容易一上坐就靜下來, : 同理, 平時打坐都不易定的人, 日常生活也不容易保持清醒的. :) : 至於所謂清醒, 後學不敢說五蘊六人如實知見, 但至少儘量保持一心. : 例如觀呼吸時, 做到每一個呼吸都清楚生滅. 以前看小止觀時,還記得數隨止觀還淨的過程會有念頭粗細的差別, 比如開始連數都不清楚,慢慢的數就不在是問題了,數這個就由不清楚的細念 已經變成粗念,這時就要捨數就隨,所以這裡的清楚生滅,是有些籠統的 曾經聽人提過,當某些身定發生時,比如聽到觀世音菩薩這個勝號,他會變 成一個字一個字單獨存在,不回有連成一個意義的感受,這時可以用電影的 底片來看待,每一個的存在就存在那一時,這時根本部會有生滅的想法, 那麼什麼叫做清楚生滅呢? : 妄想生起, 亦能了知. 若隨著妄念去了. 就是我所謂的不清醒了. : 若察覺妄念又悔心生起, 則是再次不清醒了. ^_^ : 只有一個原則, 當下這一念, 就在呼吸上, 前念什麼什麼的, 就不管它. : 有時甚至不知剛剛是不是睡覺了, 反正這一念清楚, 就好了. 這一念清楚跟抱緊疑情或是僅抓住佛號,這裡面都可以看成一念,不知這裡的 這一念清楚是如何的一種光景。 發信人: Heaven.bbs@buddha.nsysu.edu.tw (Heaven), 信區: sitting 標 題: Re: 靜坐與定 發信站: [鹿苑]佛教暨慈青專站 (Sat Apr 17 12:47:54 1999) 轉信站: Lion!ccnews.nsysu!TCCY 來 源: buddha.nsysu.edu.tw >發信人: bozo@Lion (智擇) on board 'sitting' >: 而短時間的練習, 主要是在練習意志力及清醒度. 在紛擾的外務中, >: 能一上座, 就短時間恢復平靜. 這點是有許多善巧的方式的. >: 多次數, 短時間是練習的好方法. >一般我都不管時間是常還是短,反正就是坐的下去就坐,坐不下去就起喀 您說的很有道理. 其實時間一直不是任何重點. 只是有些朋友因為坐不久會氣餒或強迫久坐傷身, 甚至知見錯誤, 用功在錯誤的方向了. 只是多次數短時間, 是適合初學的方法. 以前某老師也是每天坐八小時的人, 他也是鼓勵我們說, 他就是由三分鐘開始的. >以前看小止關時,還記得數隨止觀還淨的過程會有念頭粗細的差別, >比如開始連數都不清楚,慢慢的數就不在是問題了,數這個就由不清楚的細念 >已經變成粗念,這時就要捨數就隨,所以這裡的清楚生滅,是有些籠統的 >曾經聽人提過,當某些身定發生時,比如聽到觀世音菩薩這個勝號,他會變 >成一個字一個字單獨存在,不會有連成一個意義的感受,這時可以用電影的 >底片來看待,每一個的存在就存在那一時,這時根本部會有生滅的想法, >那麼什麼叫做清楚生滅呢? 在這裡我同時回應 wmc , 不過有一點可以先與大家討論看看. 在後學學習靜坐的過程, 若清楚次第, 則在學習的過程比較不會有疑惑. 但卻容易產生期待的念頭. 因為知道目前的階段為何, 容易產生欣喜, 並對下一個階段產生期待之心. 所以有些指導方式是一步一步說明清楚, 有些則是說 "只要捉住佛號或呼吸, 其它都不要管..." 這二種情況是如何取捨? ==> 於 wmc (wmc@Lion) 文中述及: >: : 昨天坐了嗎? 體驗如何? >: 坐, 氣經過鼻頭進來, 氣經過鼻頭出去... 起坐 ^_^ >覺受呢! 譬如輕安, 鼻頭觸點的感覺?? 很好奇耶. 後學習慣一上坐就 "隨息" , 直接觀察息的起滅. 我很少觀察息的長短冷暖, 大多只觀察息的出入. (就在上唇至鼻頭之間) 但在心念比較亂的時候, 會先由 "數息" 開始, 直到差不多了, 才捨數就隨. 運氣好時 (^_^) , 會有 "輕安" 與 "清明" 的覺受出現. 這時會覺得之前的念頭有如雲似霧般的感受, 雖然不確定是否有明顯的雜念, 但總覺得所緣在息上, 其它的感知並不清楚. 但清明的覺受出現之後, 一切都比較開朗起來. 並不是沒有無念, 但其它念頭 如晴空之雲, 一朵朵的飄過, 都很清楚的察覺. 這就是我所謂的 "清楚生滅" . 但不似 bozo 所提, 能夠細分至每一個存在都只是單純存在, 而產生不出意義. 後學還沒有這類的經驗. ^_^ >發信人: bozo@Lion (智擇) on board 'sitting' >這一念清楚跟抱緊疑情或是僅抓住佛號,這裡面都可以看成一念,不知這裡的 >這一念清楚是如何的一種光景。 如同上述的 "清楚生滅" . 但在清楚之前, 所謂 "如雲似霧" 的階段, 卻也是緊緊捉著, 只是後來才比較清明. 我想這與抓住佛號比較相近, 與抱繄疑情比較屬於不同的方式吧! 而且這個階段再久一點, 會連 "隨息" 都想捨去. 只是單純的安住. 但我想我自己並沒有那麼單純, 覺得 "尋" 的心似乎很弱, 但 "伺" 的心比較明顯. 也或許不習慣這些感覺, 也或許如之前所討論的, 偶爾會有 "期待 (伺)" 下一步的 心態, 這時若產生一些感受上的變化, 心情會隨之改變, 然後就退出這些狀態了. 另一個 "一念清楚" 的意思, 我是指觀察者與被觀察者都能感知到. 在散亂或欲界定的情況, 大多數的心念都在被觀察者. (境) 而比較少察覺到觀察者本身 (人) . 在 "清明" 的狀態中, 則是這些都比較清楚, 所以我才用 "一念清楚" 來表示. 我猜再來應該是雜念愈來愈少, 清明的感覺會逐漸成片, 但就是這些不時生起的 觀念, 讓我不定時產生期待. :) 本信談較多東西, 一併轉至 buda-help 讓善知識檢驗一下, 免的錯誤的觀念 誤人誤己了! -- Ξ Origin: [鹿苑]佛教暨慈青專站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