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本願念佛集6 |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發信人: bodhi.bbs@bbs.nchu.edu.tw (必墮無間), 信區: Buddhism
標 題: 選擇本願念佛集6
發信站: 興大天樞資訊網 (Wed Mar 13 09:25:11 1996)
轉信站: Lion!netnews.ntu!news.csie.nctu!news.cc.nctu!ccnews.nchu!news.nchu!Pivo
來 源: bodhi.bbs@bbs.nchu.edu.tw (必墮無間)
第六章 特 留 章
–––末法萬年後,餘行悉滅,特留念佛
《無量壽經》下卷云: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
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私問曰:經唯云:「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全不云:「特留念
佛」,止住百歲,然今何云特留念佛哉?
答曰:此經所詮,全在念佛,其旨見前,不能再出,善導,懷感
、專心等意,亦復如是。然則「此經止住」者,即「念佛止住」也。
所以然者,此經雖有菩提心之言,未說菩提心之行相。又雖有持戒之
言,未說持戒之行相。說菩提心行相者,廣在菩提心經等,彼經先滅
,菩提心之言,何因修之;又說持戒行相者,廣在大小戒律,彼戒律
先滅,持戒之行,何因修之。自餘諸行,準是應知。故善導和尚《往
生禮讚》釋此文云:
萬年三寶滅 此經住百年
爾時聞一念 皆當得生彼
又釋此文,略有四意:一者聖道、淨土二教,住滅前後;二者十
方、西方二教,住滅前後;三者兜率、西方二教,住滅前後;四者念
佛、諸行二行,住滅前後也。
一、聖道、淨土二教,住滅前後者:謂聖道門諸經先滅,故云經
道滅盡;淨土門此經特留,故云止住百歲也。當知聖道機緣淺薄,淨
土機緣深厚也。
二、十方、西方二教,住滅前後者:謂十方淨土往生諸教先滅,
故云經道滅盡;西方淨土往生,此經特留,故云止住百歲也。當知十
方淨土,機緣淺薄;西方淨土,機緣深厚也。
三、兜率、西方二教,住滅前後者:謂《上生》《心地》等上生
兜率諸教先滅,故云經道滅盡;往生西方,此經特留,故云止住百歲
也。當知兜率,雖近緣淺;極樂雖遠緣淺深也。
念佛、諸行二行,住滅前後者;謂諸行往生,諸教先滅,故云經
道滅盡;念佛往生,此經特留,故云止住百歲也。
當知諸行往生,機緣最淺;念佛往生,機緣甚深也。加之諸行往
生緣少,念佛往生緣多;又諸行往生,近局末法萬年之時;念佛往生
,遠霑法滅百歲之代也。
問曰:既云「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若爾者釋
尊以慈悲而留經教,何經何教而不留也?而不留餘經,唯留此經乎?
答曰:縱令留何經,別指一經,則亦不避此難,但特留此經,有
甚深意歟!若依善導和尚意者,此經之中,已說彌陀如來念佛往生本
願,釋迦慈悲,為留念佛,特留此經。餘經之中,未說彌陀如來念佛
往生本願,故釋尊慈悲而不留之也。凡四十八願皆雖本願,殊以「念
佛為往生規」。故善導釋云:
弘誓多門四十八 偏標念佛最為親
人能念佛佛還念 專心想佛佛知人
故知四十八願中,既以念佛往生願而為「本願中王」也。是也釋
迦慈悲,特以此經止住百歲也。例如彼《觀無量壽經》中,不付囑定
散之行,唯獨付囑念佛之行;是即順彼佛,故付囑念佛之行也。
問曰:百歲之間,特留念佛,其理可然。此念佛行,唯為被彼時
機,將為通於正、像、末法之機也。
答曰:可廣通於正、像、末法,舉後勸今,其義應知。
--
遍知一切苦,永斷生死流.......
i am no bodhi ソ bodhi
Ξ Origin: 中興大學天樞資訊網 |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