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觀捷徑】觀息法:觀無我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發信人: journey@Lion (雲水), 信區: sitting 標 題: 【內觀捷徑】觀息法:觀無我 發信站: 獅子吼站 (Mon May 10 16:34:37 1999) 轉信站: Lion 觀無我 接下來,我們再進一步觀「無我」。你所看到的只有氣息的吸入和呼出,而沒 有「我」──沒有呼吸的主人或生命的擁有者,只有呼吸的生滅與粗細的現象,只 有受、想、行、識,沒有所謂的「人」的存在,沒有「人」在做這件或做那件事, 只有自然的現象存在。 體會無我的意思就是體會呼吸中沒有「我」,呼吸的特性是無我,覺知呼吸的 心是無我,以及覺知呼吸時所呈顯出的色、受、想、行、識等五蘊也是無我。這時 ,沒有所謂的「人」、「我」或「有情」的存在。當你實際體會到這個真理時,就 可以對自己說「無我呀、無我呀」,或「只有呼吸呀」,「只是色呀」,「只是受 呀」,沒有一個自我存在。這個「呀」表示你越來越清楚了,已經明白沒有「我」 的存在。以後我會談到「呀」,現在我們只說觀無我。這裡只有呼吸、身體、心及 受、想、行、識,「無我呀」,「無我呀」。當覺知呼吸而體解到無我時,就說「 呼吸不是『我』呀」;如果你觀察到正在覺知呼吸的心念時,就說「感覺不是『我 』呀」,呼吸只是呼吸而不是「我」,這樣就夠了。你只要吸入或呼出就好;若是 氣息短,它就只是短,若氣息長,它就只是長而已,這些都不是「我」。 _ _ 這就是觀無我,即所謂的「無我觀」(anattanupassi),雖然它並不在《安 那般那經》中,但它也包含在「無常」的章節中。所以佛陀運用了「無常觀」( _ _ _ _ _ _ _ aniccanupassi)、「離欲觀」(viraganupassi)、「滅隨觀」(nirodhanupassi _ _ )、「捨遣觀」(patinissagganupassi),但是並沒有提及「無我觀」這個名相 . ,因為它已經含括在無常的章節中。這個重點在於人如果能體解無常,終究也會體 解到無我。但是因為我想讓各位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事情,所以就單獨地解說無我的 真諦。 當觀察呼吸時,我們就會體解到呼吸是無我的。無論呼吸是長短、粗細,都是 無我,這是因為它並非一成不變,而受、想、行、識四蘊也是無我的。因此,當你 體解到無我時,就可以說「無我呀」,隨你要觀無我的本質多久都可以。注意啊! 這部分就是要你觀無我,「無我呀」。 如果你真正體解到無我,那就是瓜熟蒂落的時刻了,你將會對從前所喜愛並想 據為己有的東西感到厭煩,漸漸不再痴迷,也不再那麼執著快樂、喜悅及美味的誘 _ 惑,甚至對生命也不再執著,這種減少執取的行為稱為「離欲」(viraga),即「 _ _ _ 離欲觀」(viraganupassi),這意謂著我們的心對於曾經瘋狂迷戀或擁有的事物 ,已經開始放下,減少執取了。現在,執著已經「鬆脫呀」、「鬆脫呀」,我們已 經「放下了呀」、「放下了呀」、「放下了呀」。 「放下呀」、「放下呀」,如果這種放下的感覺愈來愈深時,自然就會發現心 中的某些執取已經息滅了,「息滅呀」、「息滅呀」、「息滅呀」,這就是「滅隨 觀」。我沒有要你說巴利語,因為對你們而言可能太困難了。 你將見到一切都是無常和無我的,所以心放下釋然了,如此就可以息滅喜愛與 迷戀的感覺。「息滅呀」,息滅「我」或「我所有」等錯誤的概念,息滅呼吸、受 、想中你所執取的部分。 你可以停在這兒,只要感受中的事物息滅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不想就此打住 ,可以繼續修習下一步: 「捨棄」(patinissaga)。「此刻,我已經將曾經執取 . 的捨棄了」,我們已經捨棄曾經執取的事物,也就是說,我們的執著息滅了,我們 過去習慣執著的事物已經息滅而且消失不見了,這就是「捨棄」的意思。你不必修 到這一步,但如果你願意也可以。因此,所有你曾經認為是可愛的、討人喜歡的、 使人印象深刻的種種事物,可以說都已經捨棄它們了,「捨棄呀」,這就是捨遣觀 !以此方法,你也可以到達究竟目標。雖然它是一般人修習的捷徑法門,但它終究 可以使我們放下、釋然及完全地離棄執著。修習四念處時,每個念處都會經歷這四 個步驟,或自動地從這個念處轉到另一個念處。當你真正徹見無常後,就會消除以 往所執著的一切,然後捨棄一切執著。 我相信佛陀在世時,並沒有說得如此詳細。它的重點在於:如果能將心調伏到 某種程度,心就會體驗到放下,捨棄從前執取不放的事物,不需要經歷全程的步驟 和背誦難記的名相,就可以息滅執取。因此,若有人能一再地從不同的事物中體解 到無常,就能體解到無我,然後心就會釋然,自然放下執取的事物,最後捨棄它們 ,這些步驟可以簡單地用「解脫」這個語詞來說明。當一個人徹底見到無常的真面 目時,就要對它投以極高的專注力,就像用燈對準它照射一般,執取就會如樹葉飄 落般掉落,當然任何的執取都會消失。佛陀有時只用「解脫」來說明,這詞已經是 綽綽有餘了!但是我們要了解這個名相還包含了體解到無常、無我、厭離、息滅、 捨棄及捨離(throwing back)等能力,你可以同時體解到這些過程。 -- . . . . . ☆ ☆ . 天上的星星彼此相隔很遠,卻看來很近 . . . 地上的人們彼此看來很近,卻相隔很遠 . . . 我跟自己的心最靠近,卻感覺離它最遠 . . -journey . . . . . . Ξ 獅子吼站 精華區 WWW 版 - http://cbs.ntu.edu.tw 「佛法求助哇啦啦」、「佛教X檔案」、「健康飲食」、「大專學佛聯誼版」... ...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