慚愧、懺悔、感恩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Nice@Lion (Nice to meet you), 信區: Buda-Magazine
標  題: 慚愧、懺悔、感恩
發信站: 獅子吼站 (Mon Jul  5 03:20:58 1999)
轉信站: Lion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長自我的智慧與慈悲﹖當從慚愧、懺悔
、感恩的三方面努力。

  「慚愧」的意思是自知對不起自己稱為慚,自知對不起他人稱為
愧咎。一般自負、自大、狂傲、驕慢的人,不會產生慚愧心,總覺得
自己無愧於天,無愧於地,也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像這樣的人,在智
慧和慈悲方面,是不容易成長的。有了慚愧心,便會謙虛禮讓。儒家
也說,滿遭損、謙受益。自知有所不足和有所缺失,是自我的檢討反
省,便有改過改進的可能,否則錯上加錯,那裡還有自我成長的機會
。所以慚愧心是人格的清潔劑,在清理了染污物之後,向著既定的方
向,繼續努力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懺悔」就是承認自己的過失,承擔應負的責任。比如做老師的
人,沒有盡到老師應盡的責任,對不起學生,就是用懺悔心來彌補;
小過失對自己的良心懺悔,大過失當對學生的面懺悔,懺悔不會丟臉
,懺悔也不等於老師永遠就有過錯,那是表示勇於負責,勇於改過的
態度。有些人不懂得懺悔的真義,他們在神前或佛前,焚香祈禱,說
是犯了錯害了人,請求神佛,網開一面,原諒他們無知;這樣在神佛
的偶像之前懺悔之後,便以為不再受到應得的懲罰了,下一次有了機
會,再三再四地犯錯害人,又再三再四地去焚香祈禱表示自己的無知
,請求神佛原諒他們的無知。這種懺悔的心態不正確,也不能收到懺
悔的功效。

  「感恩」不僅是一般人所說的回饋,應該是飲水思源,感念之情
常繫心頭。所謂恩人,究竟是誰呢﹖除了父母是最親的恩人之外,凡
是在你的生命中對你有益有助的人,都是恩人。恩人可有兩類︰一是
為你順水推舟的人,二是使你逆水行舟的人。一般人僅以順水推舟的
人為恩人,給你打擊、批評、誹謗、阻擾的人,便以為是仇人。其實
,那些人使你從逆境中受到鍛鍊,助你久煉成鋼,豈可以說不是恩人
。例如釋迦牟尼在《法華經》中說過,他的一個叛逆弟子提婆達多,
將來一定成佛。因為從釋迦牟尼在過去無量劫前發菩提心後,提婆達
多都是給他逆向的幫助──打擊、阻撓、破壞。提婆達多使釋迦牟尼
得到了磨煉,使他成了佛,所以有大恩德。

  諸位菩薩,在你們的生命史中,這樣的恩人多不多呢﹖如果有,
在你們心裡是怨恨抑是感恩呢﹖一般人要做到不怨恨已經很不容易,
何況要向這種人感恩!曾有兩位法師,因為細微的法義之爭而吵了一
輩子的架,彼此發誓不想見面。逢到佛教界有聚會的時候,兩人都會
先問有沒有對方參加,如果有一方參加了,另一方就不參加。另有第
位也要去啊。怎麼現在就有他沒有你,有你沒有他地吵個不休呢﹖」
那位法師說︰「阿彌陀佛,如果那個魔王也能到西方極樂世界,那還
是什麼極樂世界嗎﹖他都去了我還想去嗎﹖」雙方怨恨到如此程度,
還是兩位出家人呢﹖不過出家人也還是人,所以也會產生怨恨。畢竟
不是為了私利而為法義,故在二位法師中,有一位在臨終前悔悟了,
他留下遺言說︰「我一生中最大的遺憾是與某某法師為了佛法的觀點
之爭,吵了一輩子架,並且從此不相往來。我死之後,希望某某法師
能夠原諒我,能來參加我的葬禮。」因此使得另外一位法師在葬禮上
痛哭流涕地說︰「阿彌陀佛,我怎麼跟他吵到死為止呢﹖還是他先原
諒了我,他真是成佛了,而我卻仍是個丟不下怨恨心的鬼。」

  像這樣的一個故事告訴我們,產生怨恨心是很容易的,消除怨恨
心則很難,如果能把恨得很深的人當成恩人看待,是極不容易的事,
但是我們要練習,不練習就沒有智慧,也沒有慈悲。人在一生中,多
多少少總會遇到像這樣助你逆水行舟的人,如果你從來沒有遇到過,
總是一帆風順地走過人生,你真是一位福德殊勝、因緣殊勝的人了。


                                       恭錄自「聖嚴法師教禪坐」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