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報迷蹤-8》【白狗真好命】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作者: abstsai (白非白) 看板: BudaHelp
標題: 《業報迷蹤-8》【白狗真好命】
時間: Wed Jun  1 11:14:42 2005

《業報迷蹤-8》【白狗真好命】

六道眾生是如何形成的呢?依華嚴經所分類的世間和世尊所說法的內
容來看,我們這世間是依業報所形成的六道世間。當光音天人來到世
間開始吃起地肥的那一剎那就是新的“業”的開始。

“業”就是造作,也就是行為,是諸法之一,在作課時同學們常會唸
到“迴向法界一切眾生”的句子,什麼是法?“法”字大約有四種意
思,第一個意思是指關聯性,例如緣起、因果的現象,第二個意思是
指世尊所教的方法,例如“皈依法”的法,第三是指正確或不正確的
行為,例如“法、法行(正確的、真實的)、非法、非法行(不正確、
不真實的)”也就是我們常聽說的“造作”,第四是指一切存在和不
存在、可見或不可見的現象、物質…等等,例如萬法、一切法。

所以業又稱造作法,凡是非生物本能,而有心想作、進而去作的行為
就稱為造作,造作可以為善行,也可以為惡行,為善為惡的結果就造
就了這整個世間,因此若要出世間的話,就讓“心”的造作停止。

關於心的話題最有名的就是達磨祖師和慧可的對談。當年祖師東來,
神光僧斷臂求法,祖師收留,為他改名叫慧可,有一天,慧可問祖師
說:『我的心不安寧,請老師替我安一下』祖師說:『把你的心拿來,
我就替你安』,過了很久,慧可回報:『找不到心』,祖師說:『我
已你安好了』。《五燈會元》是這麼記載的:
┬┬┬┬┬┬┬┬┬┬┬┬┬┬┬┬┬┬┬┬┬┬┬┬┬┬┬┬┬┬
(卷一)
 『可曰:「我心未寧,乞師與安。」
 『祖曰:「將心來,與汝安。」
 『可良久曰:「覓心了不可得。」
 『祖曰:「我與汝安心竟。」』
┴┴┴┴┴┴┴┴┴┴┴┴┴┴┴┴┴┴┴┴┴┴┴┴┴┴┴┴┴┴
這個“覓心了不可得”即是無造無作時,無有造作自然就安了。是故
世尊再再強調如何調御自心的法門,在《大般若經》裡世尊和須菩提
談到般若空相時就談到“造作”的問題,世尊說菩薩在行“深般若”
時,連造作的心也要空了:
《大般若經》(T07n0220_p0422c05)
┬┬┬┬┬┬┬┬┬┬┬┬┬┬┬┬┬┬┬┬┬┬┬┬┬┬┬┬┬┬
 『(佛說)復次善現(須菩提的名)。布施、淨戒、安忍、精
  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及餘無量無邊善法非實有故。不能
  證得所求無上正等菩提。
┴┴┴┴┴┴┴┴┴┴┴┴┴┴┴┴┴┴┴┴┴┴┴┴┴┴┴┴┴┴
這…六度不是菩薩求菩提道要努力奉行的嗎?怎麼會說“作那些不能
証得無上正等菩提”呢?原來世尊是說:
┬┬┬┬┬┬┬┬┬┬┬┬┬┬┬┬┬┬┬┬┬┬┬┬┬┬┬┬┬┬
 『善現,當知如是諸法一切皆是思惟造作。諸有思惟所造作法。
  皆不能得一切智智。
┴┴┴┴┴┴┴┴┴┴┴┴┴┴┴┴┴┴┴┴┴┴┴┴┴┴┴┴┴┴

所謂思惟造作就是“有意選擇去作的行為”,原來菩薩不是為了好處
而去行六度,不為有好處或無好處,也就是《金剛經》裡說的“應無
所住”的心。“無所住的心”就不是造作,但卻不是“無心”,因為
思惟造作就是有所作業了,光音天人因為地肥不錯吃就一直吃,這是
思惟造作,因為他們本來可以不吃的,而這樣的行為是因,也就是業,
引起了後來飛不動的果。這就是業果。

和業相關的“法”(第四定義),就叫作“業緣”。因業緣所引出的
果就是業報,這些因果也叫“異熟”。

世尊說業有善業、惡業、無記業,無記業或稱不善不惡業,《報應經》
說:(T01n0081_p0897c29)
┬┬┬┬┬┬┬┬┬┬┬┬┬┬┬┬┬┬┬┬┬┬┬┬┬┬┬┬┬┬
 『(佛言)復次,修習何業感得何果?若修善業感可愛果、若
  造惡業感非愛果(不可愛、惡果)。
 『若遠離此善不善業。愛、非愛果終不可得(無記業無果報)。
  譬如慈女(好女人)商主遠行(老公外出作生意)久不歸家
  子無由得(沒回家當然不會有孩子)。
┴┴┴┴┴┴┴┴┴┴┴┴┴┴┴┴┴┴┴┴┴┴┴┴┴┴┴┴┴┴

如果不是無記業,那會不會沒有果報?世尊說可以,如果行善而後悔,
則沒有善業報,或行惡後公開懺悔並且今後改正不再犯惡業,那也會
沒惡業報:
┬┬┬┬┬┬┬┬┬┬┬┬┬┬┬┬┬┬┬┬┬┬┬┬┬┬┬┬┬┬
 『復云何業而不得果?所修惡業迴心發露(公開的認錯)。省
  悟前非、思惟嫌厭(厭惡自己的行為)。心念、口言、作意
  專注、重重懺悔。此業雖作而不受果。(惡業因懺悔而無果
  報或只有輕報,如阿闍世王之彈指地獄報)
 『善業亦然(作了善業而發露、後悔,也沒善報)。』
┴┴┴┴┴┴┴┴┴┴┴┴┴┴┴┴┴┴┴┴┴┴┴┴┴┴┴┴┴┴

這個有一個很有名的公案,就是南北朝時,達磨祖師東來中土時見梁
武帝,帝問他“朕作了這麼多弘佛的事,有無功德?”祖師答“無有
功德”,皇帝老爺心中不悅,和達磨祖師話不投機,兩人因而交惡。

祖師說的是實話,因為世尊一而再、再而三的叮囑般若空相的重要,
而凡有思惟造作的業,都不清淨,故而離般若更遠。所謂思惟即是心
思、意念,業是身體或語言行為,但其實心意對業報的影響更大,因
此世尊說業報取決於身、口、意三業。身口是行為,故名業行,意是
引起業的力,有時也叫作業力、業因。

行善業本來很好,但一旦業行引發了不好的意念,則意業可能使果報
產生扭曲,造成了善行得惡果的現象。有一則故事記載在《中阿含》
【鸚鵡經】(T01n0079)上面。

故事是說有一天世尊去到有錢人鸚鵡摩納的家,摩納不在,他家中有
養一隻白狗,吃飯用金的狗食盆子,白狗對著世尊吠叫,世尊對白狗
說“不要發出狗叫聲,你的前世是梵志修行者,應該發的是乞食時替
人唸咒祝願的聲音…”,白狗聽了明白自己的前世,因而悶悶不樂。

鸚鵡摩納回到家看到他喜愛的白狗悶悶不樂,就問家人,家人說是沙
門瞿曇(世尊姓,也譯作喬答摩)唸了白狗幾句,摩納很生氣跑去問
世尊,世尊說:“那隻白狗前生是你的父親”,摩納不信,說“我父
親生前作很多布施善行,死後一定生梵天,怎會淪為畜生”,世尊就
指點他回去如何問白狗。

摩納回家後問白狗:“你若是我父,則現藏財證明”,白狗就去床腳
下用狗足扒土露出生前所藏的錢,摩納於是皈依佛,並同時問了他父
親行布施的業報怎會那樣呢?

世尊回答他:(T01n0081_p0897c0)
┬┬┬┬┬┬┬┬┬┬┬┬┬┬┬┬┬┬┬┬┬┬┬┬┬┬┬┬┬┬
 『…何業獲畜生報?有十種業。云何為十?一、中品惡身業。
  二、中品惡語業。三、中品惡意業。四、起種種貪。五、起
  種種瞋。六、起種種癡。七、布施非法。八、禁咒厭術。九、
  毀菩薩梵行。十、起常、邊見人死為人(執著於常或斷滅無
  報之論的人死後再生為人的)。如是十業獲報畜生。(第十
  項有的經典是用邪淫替代,原因不明)
┴┴┴┴┴┴┴┴┴┴┴┴┴┴┴┴┴┴┴┴┴┴┴┴┴┴┴┴┴┴

原來摩納的父親生前在作布施時因為“增上慢”(態度太差)而得畜
生報。但因為有善行,所以此生為狗身卻吃得很好,受主人寵愛。業
報是這樣的“分別成熟”了果報,故名“異熟”。因此當男女戀人咀
誓“願來世結為夫妻”時,世尊說那是可能的,只不過來世可能是投
生為鴛鴦、雁鳥之類的一生只有一隻伴侶的畜生:
《正法念處經》(T17n0721_p0103)
┬┬┬┬┬┬┬┬┬┬┬┬┬┬┬┬┬┬┬┬┬┬┬┬┬┬┬┬┬┬
 『於人中時。為生死故。行布施時。尋共發願。於當來世。
  常為夫妻。是人身壞命終之後。生畜生中。而有少樂非
  大苦惱。謂命命鳥。鴛鴦鴿鳥。多樂愛欲。以業因故。』
┴┴┴┴┴┴┴┴┴┴┴┴┴┴┴┴┴┴┴┴┴┴┴┴┴┴┴┴┴┴

上面這一句最後的“以業因故”的“業因”指的就是“意”,生為畜
生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因前世布施時意不淨的緣故所致。故《地藏本願
經》也是再再強調布施時要“親手施、下心施”也就是態度不能傲慢,
要真心誠意。

雖然業報的結果不是簡單的直線因果關係,但是仍可簡單的分為善業
得善果報、惡業得惡果報的原則,世尊說依身、口(語)、意業三類
來看,身口意三業一共有十種行為思想所概括。也就是惡業有十類,
善業有十類。

光音天人因美味而多吃地肥,那是“貪”的開始,由貪而有不遂己意
的事發生,而起了爭執就成了“嗔”,以貪嗔而不知其後果是會飛不
起來、無法回光音天,這是“癡”。這身貪、口嗔、意癡三種惡業不
斷反覆持續,於是業果就像滾雪球一樣,終於導致壽命遞減、刀兵、
饑餓…等小三災發生,最後人類因而大滅絕。

新人類隨著所造的各種業而轉生各道,光音天人生為人後,最初因為
貪業,命終後再也無法轉回光音天,隨著業大、業小而轉生到其它各
道去了,各道於是漸漸 有更多眾生出現。

惡業多者轉生惡道,善業多者轉生善道,十種惡業相信同學們都很熟
悉,那就是世尊再三叮囑不可犯的身口意惡業,身業有三種:“殺、
盜、婬”,口業有四種:“兩舌、惡罵(惡口)、妄言、綺語”,意
業則有三種:“貪取、嫉妒、邪見”。十種惡業前面加上一個“不”
字就是十善業。

在世尊的那個時代就有九十六種“外道”,外道一詞是相對於佛道而
言的,這詞本意並沒有敵視的意思,賢聖譯經時也有用“外學”稱之,
例如《涅槃經》(T01n0006)
┬┬┬┬┬┬┬┬┬┬┬┬┬┬┬┬┬┬┬┬┬┬┬┬┬┬┬┬┬┬
 『彼時佛告諸比丘。我滅度後。儻有如此【外學】【他術】在
  異生輩。欲棄束髮來踐法渚。沐浴清化。捨家就戒。當聽可
  彼以為沙門。何則用彼有大意故。
┴┴┴┴┴┴┴┴┴┴┴┴┴┴┴┴┴┴┴┴┴┴┴┴┴┴┴┴┴┴

有九十六種外道也有說九十五種,也約化成二種、四種、六種…等等,
習慣上我們稱為九十六種外道,佛說有關善、惡業的觀念外道也有,
輪迴六道之說外道也有,但是只有世尊說六道輪迴不能解脫,就算人
最後生到天界最高天也沒用。

當時九十六種外道的說大約可分成四大類的觀念:

一、【梵我合一論】此說(大)梵天是最高且唯一的造物主,這是印
度傳統婆羅門教文化的輪迴看法,這一類教法說梵天神為創造主、不
只是創造了人間世界,也創造了其他五道世界,而人類的靈魂是由梵
天所賦與的,所以梵是“大我”,給人的靈魂是“小我”,小我的靈
魂居於人類肉體的心臟。人如果能修習禪定,淨潔自我的靈魂,並以
苦行克服肉體對物質的慾,以祭祀梵天救贖自身所有的罪行,此後小
我靈魂便得與梵的大我同住,這是善業;否則便是惡業,死後靈魂要
墮落到其他惡趣中去。

二、【瑜伽淨行論】:這一類教法是反對梵我說的,它否定自我靈魂
從梵天轉變而來的說法,認為每個人的自我靈魂是獨立的,不是依附
於梵天。自我的靈魂原是純淨的,叫做神我,這個神我因為物質的享
受和慾望,遂與物質的自性結合,因之失去了獨立而展開這個現實的
世界。人類若不控制神我,而放縱生活,那是惡行,神我就更會下墮
到惡道去,只有靜修瑜伽行的禪定,制止神我受物質的依附,死後就
可以完全歸還到靈的世界,就是解脫輪迴。世尊當年學習外道時所問
的二位外道仙人阿羅邏迦蘭與鬱頭羅羅摩子二人,就是此論。

三、【宿命免修論】:這是極端的機械式宿命,通常歸納在在“宿作
因論”學說裡,當然或有各別小差異性但這些論說主張今生靈魂和肉
體上所受的苦樂是過去業所定的無法變更,有些人甚至認為今生的所
有行動,包括舉手投足、吃飯、打噴嚏、抓癢也是由過去業所定的。
較鬆散的學說則是表現在各種星相、命理裡面,這類論說認為人死一
了百了,自然會得到解脫。所以作惡固然不對,反正行善修持也都是
命定的,那就不用修。當時外道中的末伽黎拘賒和迦羅鳩馱,是屬於
這一派。

四、【空無輪迴論】:也就是無神、無靈魂、無輪迴論。由於上面各
種論說給當時人們的精神負擔很重,這一論者認為沒有神、靈魂和輪
迴,也否定善惡的道德標準,此論著重於人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原素
構成,因而有感覺和思想,到了死時,身體還歸四大,停止了感覺思
想的作用,意識也隨之死滅,既無靈魂不滅的這個東西,更談不到什
麼靈魂的輪迴轉生。因此,不可能有今生的善惡行為會決定來生的苦
樂因果這回事。此說提倡“享樂就是涅槃”的論調,放浪形骸,縱情
享樂,形成縱慾的人生觀。這一類說法裡也談對四大的修行法,也就
是一些談性力、氣功、輪脈、唯物的論說皆屬此類。世尊說這類就是
縱欲型的“順世外道”(反正你要什麼就給你什麼)。

世尊教我們以上那些論說都只是世間真相的一小部份,像瞎子摸象一
樣,世尊要我們這些螞蟻學子們先學會跳高,能跳高才能看見這條橡
皮筋世間的真相。

對於還不能跳高的“學蟻”們來說,聽世尊告訴我們的,信佛所說、
思惟其義,再練習跳高,修習多修習後自然能印證世間實相。本來佛
弟子修習有了初步的成果時是會證“宿(智)命通”的,有了宿命通
世尊根本不用多說什麼,學子們就明白業力果報、六道輪迴了,但是
對於沒宿命通的人來說就會搞不清狀況,被人唬得一怔加一怔。

有一次,一批比丘隨著舍利弗到王舍城托缽,其中一小批新出家比丘
和舍利弗分開了,他們走到一位瑜伽外道行者家,大家互相談得很愉
快,經上說:(《正法經》T17n0721)
┬┬┬┬┬┬┬┬┬┬┬┬┬┬┬┬┬┬┬┬┬┬┬┬┬┬┬┬┬┬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遊那羅陀婆羅門村。爾
  時慧命舍利弗。於晨朝時。共眾多比丘。入王舍城各各行乞。
 『爾時眾多比丘。離慧命舍利弗。而行乞食。遂爾往到遮羅迦
  波離婆闍迦外道所已。共相問訊。彼此歡喜說法語論。迭互
  相問。(遮羅迦波離意思是調心,婆闍迦是姓,即瑜伽一派)
┴┴┴┴┴┴┴┴┴┴┴┴┴┴┴┴┴┴┴┴┴┴┴┴┴┴┴┴┴┴

瑜伽外道也是認為身口意要修行的,他問比丘“你們的老師沙門瞿曇
說『貪欲不好,身業不好、口業不好、意業不好』我也是這樣說啊,
那倒底我說的和你們老師說的有什麼不同?”。

這幾位新出家比丘無法作答,回家路上告訴舍利弗,舍利弗說“要我
在就能說明不同點了,不過我也還沒完全弄清楚,我們先回世尊那裡,
請世尊講解好了”,於是眾人回家問世尊。舍利弗是說:(p0002a05)
┬┬┬┬┬┬┬┬┬┬┬┬┬┬┬┬┬┬┬┬┬┬┬┬┬┬┬┬┬┬
 『我於彼法未善通達。唯有世尊第一善解業果報法。能為汝說。』
┴┴┴┴┴┴┴┴┴┴┴┴┴┴┴┴┴┴┴┴┴┴┴┴┴┴┴┴┴┴

眾人向世尊說了事情:(p0002b03(00))
┬┬┬┬┬┬┬┬┬┬┬┬┬┬┬┬┬┬┬┬┬┬┬┬┬┬┬┬┬┬
 『爾時世尊先觀察已。然後為說。爾時世尊。為彼比丘(及)
  那羅陀村諸婆羅門而說法言。(先觀察眾人根器再說法)
 『汝諸比丘。我所說法。初中後善。義善語善。法應具足。清
  淨鮮白。梵行開顯。所謂正法念處法門。諦聽諦聽。善思念
  之。我為汝說。
┴┴┴┴┴┴┴┴┴┴┴┴┴┴┴┴┴┴┴┴┴┴┴┴┴┴┴┴┴┴

“正法”就是正確的法,我們前面說過法有四義,正法就是一切正確
的方法、現象,“念處”就是心念所處,也就是理解,記住…。世尊
這個法門就是要眾人了解法界現象。世尊說:(p0002b10)
┬┬┬┬┬┬┬┬┬┬┬┬┬┬┬┬┬┬┬┬┬┬┬┬┬┬┬┬┬┬
 『爾時世尊。為諸比丘。如是說言。諸比丘。何者正法念處法
  門。所謂法見法(是正法知道是正法)。非法見非法(是非
  法知道是非法,也就是明辨是非)。

 『常念彼處。心不生疑。(信佛所說故無疑)喜樂聞法。供養
  長宿(資格老的師兄)。彼知身業口業意業(那些老師兄們
  知道三業果報是怎麼回事)。業果生滅不顛倒見(他們正確
  了解業果生滅的現象,不會有錯誤看法)。不行異法。(不
  會作錯)
┴┴┴┴┴┴┴┴┴┴┴┴┴┴┴┴┴┴┴┴┴┴┴┴┴┴┴┴┴┴

外道說和世尊說差別在哪?原來瑜伽外道知道修心的重要,但是對於
業果報應的差別一無所知,就像前面白狗的故事,梵志修行者知道要
布施,但是卻不明白業報:(p0073c16)
┬┬┬┬┬┬┬┬┬┬┬┬┬┬┬┬┬┬┬┬┬┬┬┬┬┬┬┬┬┬
 『…諦見身業口業意業。諸比丘。如是三種微細身業、口業、
  意業。分分細知。若天世間。若魔世間。若梵世間。若沙門
  界。婆羅門界。如是天人。不能如是分分細知。何況外道遮
  羅迦波利婆闍迦而能得知。唯我能知。及我弟子。
┴┴┴┴┴┴┴┴┴┴┴┴┴┴┴┴┴┴┴┴┴┴┴┴┴┴┴┴┴┴
三業果報的詳細差異性只有世尊和佛弟子才會知道。於是世尊開演了
這獨一無二的世間實相,詳說了正法因緣、微細三業果報,那就是這
部一共七十卷,全部一百多萬字的《正法念處經》,我們可以由其中
了解六道的法性、法相、法緣。

好戲才要上場,咱們休息片刻。

--

∼∼∼∼∼∼∼∼∼∼∼∼∼∼∼∼
佛法一,一法佛,一法佛法法一佛。
真如一,一真如,一真如真真一如。
∼∼∼∼∼∼∼∼∼∼∼∼嬰愚∼∼
--
獅子吼站 板面介紹:                                         cbs.ntu.edu.tw
佛典電子化討論板 - 三藏十二部經, 部部電子見真跡                  BudaTech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