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臂供佛?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於 德復 (jingfu@Lion) 文中述及:
: 請問一下要安怎面對燃臂供佛的人?
: 要讚嘆嗎?
: 之前,我遇過自己拿香『烙刑』手臂的某佛學社社長,
: 據說這是很菩薩的行為,而此君似也頗以此為榮。
: 不過當時我跟他談起,菩薩沒事去「苦讀」自己幹嘛!
: 燃臂供佛應只是比喻,沒必要真的去燒吧?
: 未料此君顏色一正,霹靂啪啦的,說了一堆很令人立正的言論!
: 事隔已久,那些言論也忘了差不多了。  :p
: 想請教一下,
: 如果再遇到這種「菩薩」,我應該讚嘆嗎?
: 聽說受菩薩戒就要接受這種『烙刑』,不知是不是真的?

==========================================================

sici :

      剛才查一下經典。發現四阿含中,關於「燃」及「臂」
      的句子。都沒有"燃臂"此種說法。顯然此種「烙刑」不
      知從何時開始以訛傳訛。學法人,應慎思明察才好。

      今在《雜阿含經》 (卷47) (一二四四) (四五五) 
      查到一筆資料,意義頗深,供大家參看。

[佛說燒燃法與不燒燃法]
>>>>>>>>>>>>>>>>>>>>>>>>>>>>>>>>>>>>>>>>>>>>>>>>>>>>>>>>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燒燃法.不燒燃法。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燒燃法。若男.若女犯戒行惡不善法。身惡行成就。口.意惡行
成就。若彼後時疾病困苦。沈頓床褥。受諸苦毒。當於爾時。先所行
惡悉皆憶念。譬如大山。日西影覆。如是眾生先所行惡。身.口.意
業諸不善法。臨終悉現。心乃追悔。咄哉。咄哉。先不修善。但行眾
惡。當墮惡趣。受諸苦毒。憶念是已。心生燒燃。心生變悔。心生悔
已。不得善心。命終後世。亦不善心相續生。是名燒燃法

云何不燒燃。若男子.女人受持淨戒。修真實法。身善業成就。口.
意善業成就。臨壽終時。身遭苦患。沈頓床褥。眾苦觸身。彼心憶念
先修善法。身善行。口.意善行成就。當於爾時。攀緣善法。我作如
是身.口.意善。不為眾惡。當生善趣。不墮惡趣。心不變悔。不變
悔故。善心命終。後世續善。是名不燒燃法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已種燒燃業   依於非法活
  乘斯惡業行   必生地獄中
  等活及黑繩   眾合二叫呼
  燒燃極燒燃   無澤大地獄
  是八大地獄   極苦難可過
    惡業種種故   各別十六處
  四周開四門   中間量悉等
  鐵為四周板   四門扇亦鐵
  鐵地盛火燃   其焰普周遍
  縱廣百由旬   焰焰無間息
  調伏非諸行   考治強梁者
  長夜加楚毒   其苦難可見
  見者生恐怖   悚慄身毛豎
  墮彼地獄時   足上頭向下
  止聖柔和心   修行梵行者
  於此賢聖所   輕心起非義
  及殺害眾生   墮斯熱地獄
  宛轉於火中   猶如火炙魚
  苦痛號叫呼   如群戰象聲
  大火自然生   斯由自業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其它有關「燃」字解。查查阿含如何說,大概不出
   燃燈供佛,或熄滅身口意貪瞋痴而已。也有其它細
   碎部分,意義不大就是了。參考看看了。

======================================================

namobuddha :

世尊明訂出家戒律:
「燒身者得偷蘭遮罪」,「燒指者得突吉羅罪」。

若梵網戒所云為實,豈非佛律自相矛盾乎?

然梵網戒僅為時傳戒本之一,餘本未有此言。

梵網原文云:
「若佛子。應好心先學大乘威儀經律。廣開解義味。見後新學菩薩有
從百里千里來求大乘經律。應如法為說一切苦行。若燒身燒臂燒指。
若不燒身臂指供養諸佛非出家菩薩。乃至餓虎狼師子一切餓鬼。悉應
捨身肉手足而供養之。後一一次第為說正法。使心開意解。而菩薩為
利養故應答不.炕C倒說經律文字無前無後謗三寶說者。犯輕垢罪。」

查唐朝義淨大師於《南海寄歸內法傳》示出家眾不宜燃指。云︰
「初學之流,情存猛利,未閑聖典,取信先人,將燒指作精勤,
用然肌為大福,隨情即作,斷在自心。然經中所明,事存通俗,
己身尚勸供養,何況諸餘外財,是故經中但言若人發心,不道
出家之眾。意者出家之人,局乎律藏,戒中無犯,方得通經,
於戒有違,未見其可。」

聖嚴法師考據云:
            《梵網經》,據境野黃洋、望月信亨、大野法道、
        佐藤達玄等人的推定,準是成立於中國本土。雖其一
        向被認定是鳩摩羅什譯,且有僧肇寫序,然經過近代學者的
        考察,我們必須承認此經不是來自印度。但其出現的時代相
        當早,大約是在西紀四百八十年至五百年之間的事。

            《梵網經》思想的主要來源,大約有八種經典: 《梵網
        六十二見經》、《菩薩內戒經》、《菩薩地持經》、《六十
        華嚴經》、《大涅槃經》、《優婆塞戒經》、《菩薩善戒經
        》、《仁王般若經》。這些經典都是譯出於西紀第三
        世紀至第五世紀之間。《梵網經》的註釋書,包括中國、新
        羅、日本的共有二十八家三十三種,其中從陳之慧思、隋之
        智顗、唐之法藏,迄明之袾宏及智旭,都是大師級人物。它
        不但是所有大乘戒經之中最受重視的一部,而且歷久不衰。
        除了因為它的包容性及融會性之外,特別是它對中國的民族
        文化及時代社會的週延性、適應性。它吸收了許多印度的材
        料,糅合並疏導了中國觀念,也創造了許多名詞。尤其在其
        戒相條文中,顧及到整體社會的各行各業,各個層面的各色
        人等,是一部生活倫理化的經典。

呂澂考據云:
《梵網經》本身即是偽書,復何從談戒,云何見其偽耶﹖
曰︰菩薩戒乃佛隨機散說者,自龍樹宏揚大乘以後,二三
百年間,並無纂集;至慈氏始編輯成書。此乃明明之事實,
何得謂佛說《華嚴》時,即有《梵網經》條舉十重四十八
輕之戒本。若信得彌勒語,即不能並受此偽說。又依《梵
網》傳授與內容觀之︰翻譯者託名羅什;不知羅什至中土
時(東晉),印土彌勒之學猶闇然未彰,何從有《菩薩戒
本》。至謂羅什譯出《梵網》,從之受戒者三千餘人 ;
不知什本比丘,入秦為呂光等強迫破戒,其後即深懷慚恥,
不以法師自居,《十誦》之譯,亦與另一沙門出之,其鄭
重之意如此,何得反無慚愧而傳此菩薩大戒歟﹖復勘《梵
網》內容,全盤襲取《菩薩善戒經》,此經是劉宋• 求
那跋摩譯,即今講《菩薩戒本》之異譯。《善戒經》說菩
薩重戒有八︰四與聲聞共,即殺盜淫妄;四與聲聞不共,
即毀慳忿謗。此實傳譯時之誤會,菩薩重戒祇有四種決非
八種也。《梵網》不諳《善戒》之所出,更增二種為十種︰
於共戒中加不飲酒,此視比丘戒與優婆塞戒不異;於不共
中加不說人過失,又與自讚毀他何殊。此等不倫不類,可
見作偽者於菩薩戒深義,實昧然未解也。

至尋究其偽託之因,可於《梵網》流行時之社會情形想像
得之︰魏晉而後,國家政令,時時妨礙僧制,如詔沙門拜
王者,立僧統以籍僧等,皆其時最大之秕政。《梵網》於
四十八輕中,初出王者應禮拜沙門,末說不能立統編僧籍,
即針對時弊病發。於此可得其託偽之故矣。

《梵網》偽書,文乖義失;今有此彌勒所集戒本在,即應
廢捨彼經。何有智者覺迷途未遠而不改從今是耶﹖以上辨偽。

--
Ξ Origin: 獅子吼站          ◎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