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修完成菩薩道就不能稱菩薩嗎?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kftseng@Lion (羅雲•冬居), 信區: BudaHelp
標  題: Re: [ 《大般若經》簡介 (3) ]
發信站: 獅子吼站 (Thu Oct 31 12:40:59 1996)
轉信站: Lion

==> 於 兔寶寶 (janghwa@Lion) 文中述及:
:          阿羅漢是菩薩再來示現的不是沒有..但若要說凡是阿羅漢才是真菩薩
:          ,,那是因中說果,,沒修完成菩薩道不能稱菩薩的...

        我們來看看佛陀他老人家的說法,我不解釋啊.. 偷懶. :P
        自己看, 重點有其他高手解說. 我們來看看「沒修完
        成菩薩道不能稱菩薩」這句話有沒有問題..

優婆塞戒經第一品
集會品

..(略)........
    『善男子,我佛法之中亦有六方,所謂六波羅蜜:

    東方即是檀波羅蜜。何以故?始初出者為出智慧光因緣故。彼東方
者屬眾生心,若有眾生能供養彼檀波羅蜜,則為增長壽命與財。 

    南方即是尸波羅蜜。何以故?尸波羅蜜名之為右。若人供養?亦得
增長壽命與財。 

    西方即是羼提波羅蜜。何以故?彼西方者名之為後,一切惡法棄於
後故。若有供養,則得增長壽命與財。

    北方即是毗梨耶波羅蜜。何以故?北方名號勝諸惡法。若人供養,
則得增長壽命與財。

    下方即是禪波羅蜜。何以故?能正觀察三惡道故。若人供養,亦得
增長壽命與財。

    上方即是般若波羅蜜。何以故?上方者即是無上無生故。若人供養
,則得增長命之與財。

    善男子。是六方者屬眾生心,非如外道所說。』

    『如是六方誰能供養?』

    『善男子,唯有菩薩乃能供養。』

    『世尊。以何義故名為菩薩?』

    佛言:『得菩提故名為菩薩;菩提性故名為菩薩。』
            ^^^^^^^^^^^^^^^^  ^^^^^^^^^^^^^^^^
    『世尊。若言得菩提已名為菩薩者,若未供養彼六方時,云何得名
為菩薩耶?若以性故名菩薩者,誰有此性?有此性者則能供養,若無性
者則不能供養。是故如來不應說言:「彼六方者屬眾生心」』

    『善男子。非得菩提故名菩薩,何以故?得菩提者名之為佛,未得
              ^^^^^^^^^^^^^^^^          ^^^^^^^^^^^^^^^^  ^^^^
菩提乃名菩薩。亦非性故名菩薩也。善男子,一切眾生無菩提性,如諸
^^^^^^^^^^^^    ^^^^^^^^^^^^
眾生無人天性、師子、虎、狼、狗犬等性,現在世中和合眾善業因緣,
故得人天身;和合不善業因緣,故得師子等畜生之身。菩薩亦爾,和合
眾善業因緣故、發菩提心故名菩薩。』

    『若有說言一切眾生有菩薩性者,是義不然。何以故?若有性者。
則不應修善業因緣供養六方。善男子,若有性者,則無初心及退轉心,
以無量善業因緣故。發菩提心名菩薩性。』
........

==========================================================================

ctc 大德的解說:
---------------------------------------------------------------------------
        佛言:‘得菩提故,名為菩薩;具菩提性故,名為菩薩’
                (原應指‘能得菩提故,名為菩薩;發誓得菩提心故,名為菩薩’)

        善生:‘若說得菩提才是菩薩、才能供養六方,那眾生永遠無法
                供養六方、成為菩薩囉.若以具菩提性名為菩薩,那誰
                天生有此性?有的人就本是菩薩;沒的人想都別想.所
                以我認為世尊不應當說:”六度是眾生應做的”’

        佛說:‘我不是指得到菩提果的稱為菩薩,得到菩提果的就是佛
                了,菩薩就是還未得菩提果的.同樣地,就是因為沒有
                菩提性,才名為菩薩,具菩提性的就是佛了.好男子,
                眾生沒有菩提性,就好比沒有天人獅虎等本性一樣,只
                是在這一生因緣眾合,而得到各式各樣的軀體.菩薩也
                是這樣,許多好因緣結合,加之發菩提心故,名為菩薩’

        此處之菩提性(心)實是因為有兩種差別,一種是‘本性住種’,
        就是一般大家掛嘴旁之‘眾生皆有佛性,乃至草木亦有佛性’;
        另一種是‘習所成種’,後天漸漸薰習而成,以證得‘本性住
        種’的.釋迦牟尼佛原本說的是第二種‘習所成種’,善生卻
        想成第一種‘本性住種’.
---------------------------------------------------------------------------
--
悲■□■□■□■悲■□■□■□■□■□■□■□■□■□■□■悲■□■□■□■悲
欣  法本法無法 欣  君子之交 其淡如水 執象而求 咫尺千里  欣  今付無法時  欣
交 無法法亦法 交  問余何適 廓爾忘言 華枝春滿 天心月圓  交  法法何曾法  交
集□■□■□■□集□■□■□■□■□■□■□■□■□■□■□集□■□■□■□集
Ξ Origin: 獅子吼站  [FROM: 140.117.12.113]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