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世時的弟子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DavidChiou@Lion (邱大剛), 信區: BudaFeeling
標  題: 佛世時的佛弟子
發信站: 獅子吼站 (Tue Apr 13 13:57:46 1999)
轉信站: Lion

    以下相信許多人早就知道啦,貼上來供作參考 :)

    雖然世間有苦難,佛教徒卻不該因之而鬱鬱寡歡,也不應為它生嗔而失去耐性。照
佛教的說法,嗔或恨是人生首惡之一。嗔是「對眾生、苦難或與苦難有關的事物起不善
欲。」它的功能,是為不快的心境及不良的行為奠下基礎。因此,不能忍受苦難是錯的。
對苦難不耐煩或生恨,並不能蠲除苦難。反之,它只有更替你增加困擾,而使得不順利
的逆境更趨惡化與可惱。對苦難問題必須要有了解,不該對它憤怒不耐。要明白它如何
生起?如何消除?然後以堅忍、睿智、決心與精進依法實行,以袪除它。

    有兩部古老的佛典叫做《長老歌》與《長老尼歌》,其中充滿了男女佛弟子的快樂
心聲;他們在佛的教誡中,找到了人生的平安與快樂。憍薩羅國的國王,有一次告訴佛
說,佛的弟子們全不像其它宗教的信徒那樣形容枯槁、粗劣蒼白、消瘦孱弱、神情猥瑣
。佛的弟子們「歡欣鼓舞、意志昂揚、諸根怡悅、無所憂怖、寧靜和平、心情愉快一如
瞪羚,享受著精神生活的快樂。」國王又說,他相信這種健全的氣質是因為「這些可敬
的人,一定都已親身證道世尊所說法的重大而圓滿的意義。」(中阿含)

    佛教最反對愁慘、苦惱、悔罪、鬱悶等心理狀態,認為這些都是體證真理的障礙。
在另一方面,尤須記得「喜」是七覺支之一,為證見涅槃所必須培養的一種主要德性。


                           Have a nice day!
--

悠哉賢故友, 抱道樂林泉, 坐到無疑地, 參窮有象天.
胸中消塊壘, 筆底走雲煙, 更笑忘機鳥, 常窺定後禪.
                                    ∼訪古月師•娥嵋道人

☆歡迎光臨:
Ξ 獅子吼站 版面介紹:                                          cbs.ntu.edu.tw
 大專學佛聯誼版,天天過得青春有朝氣                                  Eureka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