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寓言及交友之道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ag3@Lion (搞笑寶寶Ⅲ), 信區: BudaHelp
標  題: Re: 求救.....
發信站: 獅子吼站 (Fri Mar  5 12:12:21 1999)
轉信站: Lion

==> 於 渡若 (poiopoio@Lion) 文中述及:
: [ 本文轉載自獅子吼站 SYSOP 討論區 ]
: [ 本文原作者是: Zing ]
: [ 發表時間為: Thu Mar  4 15:57:54 1999 ]
:  因性溫存 憨厚老實
:                                 時憶佛教 常念佛言
:                                 勿生惡口 謹慎遵從 
:                                 
:                                 自持甚嚴 玩笑懼開 
:                                 深恐句裡 字裡行間 
:                                 絲毫傷人 損人半分
:            
:                                 如此度日 同儕漸少 
:                                 視我嚴肅 靜且無趣
:                                 紛相遠離 避而遠之 
:                        
:                                 內心孤獨 無人體會 
:                                 無人知曉 痛苦已極……….
:                                 但盼大德 慈憫救我
:                                 做牛做馬 以圖相報!~~~~+ +~~~           



韋小寶在通吃島上,蘇荃對他說:"小寶,你要做英雄好漢,要顧全朋友義氣, 
這一點兒苦頭總是要吃的。又要做英雄,又想聽粉頭唱十八摸,這英雄可也太
易做了。”......(鹿鼎記四十五回)

以下是百喻經中的兩個故事,蠻有趣的,讓我們一起品味一番…


§67 夫婦食餅共為要喻

昔有夫婦,有三番餅,夫婦共分,各食一餅;餘一番在,共作要言﹕“若有語者,
要不與餅。”
既作要已,為一餅故,各不敢言。
須臾有賊,入家偷盜,取其財物;一切所有盡畢賊手。
夫婦二人以先要故,眼看不語。
賊見不語,即其夫前,侵略其婦,其夫眼見,亦復不語。
婦便喚賊,語其夫言﹕“云何痴人,為一餅故,見賊不喚?”
其夫拍手笑言﹕“咄!婢,我定得餅,不復與爾。”
世人聞之,無不嗤笑。
凡夫之人亦復如是。為小名利故,詐現靜默,為虛假煩惱種種惡賊之所侵略,
喪其善法,墜墮三途,都不怖畏。求出世道,方於五欲,耽著嬉戲,雖遭大苦,
不以為患。如彼愚人等無有異。

§45 奴守門喻

譬如有人,將欲遠行,敕其奴言﹕“爾好守門,并看驢索。”
其主行後,時鄰里家有作樂者,此奴欲聽,不能自安。尋以索繫門,置於驢上,
負至戲處,聽其作樂。
奴去之後,舍中財物,賊盡持去。
大家行還,問其奴言﹕“財物所在?”
奴便答言﹕“大家先付門、驢及索,自是以外,非奴所知。”
大家復言﹕“留爾守門,正為財物。財物既失,用於門為?”
生死愚人為愛奴僕,亦復如是。如來教誡,常護根門,莫著六塵,守無明驢,
看於愛索。而諸比丘不奉佛教,貪求利養,詐現清白,靜處而坐,心意流馳,
貪著五欲,為色、聲、香、味之所惑亂,無明憂心,愛索纏縛,正念、覺、意、
道品財寶,悉皆散失。

新約聖經

太15:10 耶穌就叫了眾人來,對他們說:你們要聽,也要明白。
太15:11 入口的不能污穢人,出口的乃能污穢人。
太15:14 任憑他們罷!他們是瞎眼領路的;若是瞎子領瞎子,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裡。
太15:15 彼得對耶穌說:請將這比喻講給我們聽。
太15:16 耶穌說:你們到如今還不明白麼﹖
太15:17 豈不知凡入口的,是運到肚子裡,又落在茅廁裡麼﹖
太15:18 惟獨出口的,是從心裡發出來的,這纔污穢人。
太15:19 因為從心裡發出來的,有惡念、兇殺、姦淫、苟合、偷盜、妄證、謗讟。
太15:20 這都是污穢人的;至於不洗手喫飯,那卻不污穢人。

寫到這兒,差不多可以進到正題了,怪博士和機器娃娃這一部漫畫中,曾有一次舉辦了
一個躲迷藏的遊戲,在這之中,有兩個外星人(尼可金大王和他的部下)決定裝成石頭,
他們以為不動,別人就不會發現他們,於是他們裝了十幾天,一動也不動,結果丁大丙
一回來,第一個就視破他們的偽裝,而他們還在互相指謫,說對方的不是,才會被發現。

也許大家覺得奇怪,前面說了一大堆有的沒有的,到底要幹嘛~~~

其實祖師們早就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訴我們,如果要坐禪以求成佛,佛不在坐臥,如不知
對治的對象,只一味的在意外在的表現,就如同磨瓦做鏡一般,實難達成。

誠如基督所說的,出口的是由心裡發出來的,但是呢,像這樣的過程,佛法中說得更清
楚,您如果以為我不說,就不會有事,結果只是造成嚴重內傷而已。反之,如果心中沒
有不好的念頭,自然不會說出不好的話,人家不會覺得您嚴肅無趣,至少我不是這樣的
人啦~~~~ 以前我感冒流鼻水,實在很感冒,就用衛生紙捲起來把鼻子塞住,這樣就不會
有鼻水的煩惱了。結果我不去看醫生,別人看到了都笑我……

當然,把鼻子塞起來的確是有效的,但是如果不把感冒治好,所有的問題都不會解決……
如果一不小心打個噴嚏,………很噁心的啦~~~~

我想呢,學佛者最基本的,做到不妄語,就很了不起了。^_^

上面兩則百喻經的故事,也可以做一些參考。只顧不說或者是只想管好不惡口這一件事,
卻沒有去了解或是正視問題的根源,不是聰明人的做法哦。

另外,也有另一個方面的問題,如果您需要朋友,但朋友都因你的狀況(外表)離你遠去,
我覺得也許並不那麼值得沮喪。

第一、也許這些朋友和你的確不合…有些人很愛開低級的玩笑,這種人不一定適合像我們
這樣單純的人……:p(好像妄語了~~~~)
第二、也許你該修正你的心念,找出令你沮喪的原因,因為朋友的緣份也是緣起的,
有一天會散去,但什麼原因才是朋友們和您漸行漸遠的原因。
第三、這也許是一個很好的機緣,讓您更進一步的面對自己,也能更深一層的修行。^_^

當然,寶寶還是要給您一點兒自己小小的建議啦:

第一個,常帶微笑。我當年考高中聯考的國文作文題目就是這個。有些人話很少,就好
像曾子說的君子有三態~~~固態液態氣態~~~不是啦,是望之儼然,既之也溫,聽其言也
厲。但是也會有很多人喜觀親近他,就像莊子裡頭說的:

莊子內篇 德充符

魯有兀者王駘,從之游者,與仲尼相若。常季問於仲尼曰:「王駘,兀者也,從
之游者與夫子中分魯。立不教,坐不議。虛而往,實而歸。固有不言之教,無形而心 
成者邪?是何人也?」

仲尼曰:「夫子,聖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丘將以為師,而況不若丘者乎!奚假
魯國,丘將引天下而與從之。」(後略)

真的有人是立不教、坐不議,但是讓人虛而往、實而歸呢~~~

真好~~^_^

第二個,就是觀察自己的心,為什麼會不快樂,是不是心中有所求而不能滿足?
認清楚真相,就知道怎麼做比較好啦。您問這個問題,主要是希望朋友不要離您而去,
您的內心熾熱無比,痛苦難熬,足讓聞者鼻酸,視者涕泣……有求皆苦,您知道炸彈
的原理吧。先用一個封閉的空間,裡面讓他產生化學或核反應,由於剎那間爆炸,因
熱而膨脹,把封閉的空間炸成片片的碎片,旁邊的人就被殺掉了……

所以這是一種由鯀治水得來的概念的極致發揮……基本上我比較喜歡禹的治水方式。

第三個,當我們不會或不太熟悉開車的方式的時候,我們也許會去駕訓班,等到有了
執照,經驗足夠之後才上路,既不會害到別人,也不會害到自己。但是就算是老手,
也要遵守交通規則,知道份際。就算如此,有時候還是會被別人撞到。

遵守戒律也是這樣,戒律或是一些準則,基本上是幫助我們正確的生活,一開始僧
團沒有這種東西,但最後佛陀要比丘們以戒為師,就是要由戒律中學習的意思,
在我們不能不惡口,不能不說一些無聊的話,也就是說,不能滿足佛陀說的:聖弟子
要嘛就是討論經義(和修行有關的事物),不然就是保持高貴的緘默(聖默然)。這時
我們需要依靠某些輔助器材來矯正我們,但是如果已經成為健康的人了,自然不必
再背著他。因為我們打從心底不會再變成那樣,雖說如此,交通規則還是會自然而然
地遵守的。
^_^

我的話很多的啦~~~一不小心寫了這麼多。看樣子說話和不說話真的差別滿大的。
忽然想到了一個故事,一個和尚不說話冒充高僧,和來訪的客人比手畫腳,呵呵呵~~~

希望對您有幫助。

祝 好
--
======================================================================
諸法空故我心空,我心空故諸法同。諸法我心無別體,只在而今一念中。(世奇)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http://ccbs.ntu.edu.tw/cbeta

======================================================================
Ξ 獅子吼站  [FROM: 163.31.247.254] ◇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