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傳布源流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發信人: Chosen@Lion (修融), 信區: BudaFeeling 標 題: [轉貼] 佛法的傳布源流 發信站: 獅子吼站 (Wed Jan 13 13:00:03 1999) 轉信站: Lion [本文轉貼自獅子吼站 BudaHelp 版] [本文原作者是 abstsai@ms1.hinet.net] ----法華迷蹤(2)﹝古早古早..﹞------------------------------------- 我聽到的故事是這樣說的,我也就這樣說下去。 話說古早古早的時候,大師﹝竺法蘭﹞應漢朝大使﹝蔡愔﹞的邀請, 以白馬馱經來到中國,漢明帝因而建了白馬寺,是為中土第一寺。這是 大約二千年前的事,雖然時日古早,但是離世尊入滅卻已過了五百年了。 世尊入滅後數月,僧中有人於佛法、律無法正知見而亂法律,於是 有上座、大眾兩部的集結。為何有兩眾?因為集結時只有比丘參加,四 眾中清信士們被排除在外,這是有違世尊平等對待四眾的原則,於是居 士眾們同時在比丘集結的會場外面也集結,就是大眾部。兩部所集的內 容相同,都是世尊四十多年來的說法內容。但是在分類上有不同的看法。 大眾於三藏外多了《雜藏》和《咒禁藏》,咒禁藏就是《真言藏》, 這是兩部因而有爭議之始。因為上座部把真言藏歸入於律藏之中,不單 獨傳法。 一百年後因為對真言藏的秘法傳授有意見,大眾部仍認為咒禁藏應 該普傳於四眾,但是上座保守比丘仍不認同,於是有了﹝毗舍離城﹞第 二次的七百賢聖集結。保守派獲勝,咒禁藏仍然屬於不能普傳的法門, 因名秘密法,史稱這事的集結為“十事非法”集結,十事是啥?眾說紛 紜,一般相信是和咒禁藏對居士眾們傳法的限制有關。 然而上座比丘中仍然有人不願佛所說法被上座比丘們把持,私下繼 續自行傳授五藏,在佛滅後的二百年間,這些含有咒禁藏內容的“密法” 經典在居士眾中出現了。居士眾中有許多波羅門教徒,相互雜處,對於 咒禁藏的詮釋參雜了大量的波羅門行法。 阿育王於是出面整頓,在波吒利弗城重新集結經藏,仍定三藏,咒 禁藏復歸經藏中,不准對居士眾傳授。上座比丘仍然有人反對這種歧視 居士眾的作法,於是有人脫離上座,開始入俗傳法,於是在世尊入滅的 第三百年間號稱由文殊、彌勒和阿難在鐵圍山所集結的“菩薩藏”出現 了。於是“大小乘”產生,這個新的佛教團體評上座為小乘、自私自利, 宣稱佛教需要普度眾生的大乘。 這些自命大乘者開始把原先的三藏經典加入呵罵小乘的偽句,傳給 信眾,然而在傳法中過度強調呵小,忘了修行的真正法門,最後大乘成 為沒有任何修証能力的“虛教”,而上座派比丘由於受到排擠,於是日 漸凋零支派紛爭,最後竟然出現二十多部派,原先堅持三藏不能偏頗的 本部派因而首先消失,少數轉向南北分傳,其他各支派因為只擇佛法之 一小部為主,教理或行法上無法和印度教抗衡,最後被印度教取代。佛 滅後四百年,上座派在印度終於消失,只有“大乘虛教”仍有流傳。 在第四百年到五百年間,佛教地位已經很危急,馬鳴菩薩啣命出世, 他把實修行法的要求帶回苟延殘喘的大乘教理中,講經一如佛味,一時 悟道者眾,皆成不退轉菩薩,“菩薩乘”因而確定,大乘一詞在當時幾 近消失。 然而當年世尊在世時曾以五百年為喻,每一百年,了解佛法的人數 將是百分之一的方式遞減,也就是第一百年,了悟佛法的人是世尊在世 當時悟道人數的百分之一,第二百年是這些百分之一人數的百分之一。 依此而論,五百年後真正的佛法就幾乎要失傳了。 在《阿含經》中記載著世尊的預言“佛法先消失於比丘,再消失於 居士”諸天想要護法也無能為力,只得含淚向世尊發願盡一切力量護持 實行佛法的四眾行者。 馬鳴菩薩終究無法力挽狂瀾,菩薩乘最後還是分裂成了以龍樹菩薩 為傳的“法性派”,和以無著、世親菩薩為傳的“法相派”。前者探求 法界真相的性質,也就是後來被分類為“空法”(禪法、密法)的根源; 後者研究法界真相的表相,也就是“有法”的根源。 佛子終又分成兩派,但是這回更慘,大小乘的定義更糢糊,呵罵得 更厲害。更不幸的,白馬寺建立後,魏晉六朝間傳教的策動工作都是由 政治人物為之,信眾的掌握成了最重要的目的。自言大乘,說他家是小 乘便成了一種手段。 原本在印度就有的大小之分,在中土譯經的時候更被誇大,各宗形 成後,各自要找一些經典來坐鎮,佛法於是被分割成一片片的。 <其餘可參見 BudaHelp 版的 "法華迷蹤" 系列研討> -- 勿因耳聞而輕信,道聽塗說本無稽;不以傳統而妄信,歷代傳說多謬奇; 眾人謠言不可靠,毫釐之差失千里;迷信教條未見安,經典所載非無疑; 師長訓示固可貴,懾信權威非所宜;凡事合理方可信,且需益己復益人; 必俟體察分析後,始能虔信並奉行。 ∼《羯臘磨經》 Ξ 獅子吼站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