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香蓋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雜名)香煙上結為蓋形者。最勝王經六曰:「見彼香煙,一剎那頃,變成香蓋。」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天蓋

(物名)蓋佛之頭上以避雨露塵埃者。原係天人之供養,故云天蓋。又垂於頭之上方者。亦曰天蓋。禮讚曰:「天來香蓋捧,人去寶衣齎。」見條。


香雲

(雜名)香煙為雲形者。最勝王經六曰:「所有種種香雲香蓋,皆是金光明最勝王威神之力。」


[佛光大辭典]
聲佛事

日本佛教用語。以音聲作佛事之意。即謂音聲之功德能成就佛事。維摩經略疏卷十(大三八‧六九九下):「此間耳根利故,用聲塵起之。未必但有聲塵,便無五塵,如此間以聲為佛事,亦放光明,亦香雲、香蓋、衣服等,以為佛事。但從勝者為正,其餘是傍,故的判聲為佛事。」又據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讚序載,以彌陀法王四十八願之名號為佛事。蓋由讀誦、唱名等而得往生之益,又聞法音,自然不生起塵勞、垢習,凡此皆為聲佛事之例證。至後世,乃至以歌舞音曲等之供養,亦為聲佛事之一種。〔維摩經卷下菩薩行品〕 p6495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音聲佛事

以音聲作佛事之意。即用誦經、唱佛名乃至以歌舞音樂等供養佛的禮儀。《維摩經》卷下〈菩薩行品〉所云(大正14‧553c)︰「有以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即係此意。又,《法華經》〈方便品〉有言,若使人作樂,擊鼓吹角貝,簫笛琴箜篌,琵琶鐃銅鈸,如是眾妙音,盡持以供養,皆已成佛道。《維摩經略疏》卷十云(大正38‧699c)︰「此間耳根利故,用聲塵起之。未必但有聲塵,便無五塵。如此間以聲為佛事,亦放光明,亦香雲、香蓋、衣服等,以為佛事。但從勝者為正,其餘是傍,故的判聲為佛事。」此外,如由讀誦、唱名等而得往生之益,以及聞法音而塵勞垢習自然不起等,皆是音聲佛事之例證。

〔參考資料〕 《分別善惡報應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如來讚嘆品〉;《金光明經玄義》卷上;《往生論註》卷下;《維摩經文疏》卷二十七;《法華經玄贊》卷一。


香爐

焚香之器具。與花瓶、燭臺一齊供養於佛前。三具足之一,比丘十八物之一。其材質多為金屬、鍮石、磁、陶、紫檀等,形狀多樣化,大致可分為四類,即(1)置於桌上的置香爐,如博山形、火舍形、金山寺形、蛸足形、鼎形、三足形、香印盤形等。(2)持於手上的柄香爐,如蓮華形、獅子鎮形、鵲尾形等。(3)坐禪時所用的釣香爐。(4)灌頂時,受者跨越而以淨身之象爐。

《金光明經》卷二〈四天王品〉云(大正16‧342c)︰
「世尊,是諸人王於說法者,所坐之處,為我等故,燒種種香,供養是經,是妙香氣,於一念頃,即至我等諸天宮殿。(中略)佛告四王,是香蓋光明,非但至汝四王宮殿;何以故﹖是諸人王,手擎香爐,供養經時,其香遍布。」

古時,於佛前行禮拜供養之時,手擎香爐;後世之柄香爐,即襲此遺風而來。在新疆地方,所發現之佛教遺蹟,其中之壁畫,可推定為唐朝佛畫,圖中亦有手持香爐,長跪禮拜者。而此香爐下部,附有稍高之臺座。

又,火舍也是香爐之一種,為密教用具之一。後世並謂為佛前四具足之一。柄香爐,一稱手爐,北宋‧開寶八年所題記之佛畫(敦煌發掘)繪有此香爐。

〔參考資料〕 《釋氏六帖》卷二十二;《古今圖書集成》〈考工典〉卷二三六;《諸寺緣起集》;《興福寺流記》;《法隆寺記補忘集》;《佛像圖彙》卷五。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