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頭蓋骨

[國語辭典(教育部)]

ㄊㄡˊ ㄍㄞˋ ㄍㄨˇ
位於脊椎動物的頭部。以八片扁平骨合成,具保護腦髓的作用。也稱為「腦蓋骨」。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光大辭典]
文殊院

(一)為密教胎藏界曼荼羅十三大院之一。位於上方第三重,即釋迦院之東方。以文殊師利菩薩為主尊。文殊之右方,次第安置觀音菩薩、髻設尼等文殊五使者、五使者之眷屬,左方則依次置有普賢菩薩、光網童子及其眷屬四位等等,合之共二十五尊。〔大日經義釋演密鈔、胎藏界大法對受記〕

(二)位於四川成都。其前身為創建於唐代之信相寺,於明代曾因戰火而荒廢,至清康熙三十年(1691)始大事重建,並更改寺名為文殊院。有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寶殿及藏經樓等大殿堂。大雄寶殿內,供奉釋迦如來及文殊、普賢菩薩像,皆為清末作品。藏經樓除收藏經典外,另有一座放置玄奘法師頭蓋骨之寶塔。 p1426


嚕迦明王

[口*皿]嚕迦,梵名 Heruka,西藏名 Dges-pa rjo-rje。又作[口*皿]嚕歌。於密教中,屬瞋部族(梵 dvesa-kula)之忿怒尊,係阿閦佛(梵 Aksobhya-buddha)之化身。通常作 Yab-yum 形,即擁抱莎可蒂妃(梵 Sakti)之狀,亦有單獨形者。[口*皿]嚕迦明王另有多種同體異尊之名稱,如呼金剛(梵 Hevajra)、覺頭(梵 Buddhakapāla)、最勝(梵 Sambara)、七無盡(梵 Saptāksara)、大幻(梵 Mahāmāyā)等,其妃之名稱、手臂之數目等亦隨之有異。此尊有獨立之怛特羅及成就法(梵 sādhana)。在瞋部族中多為青色,頭向左肩偏斜,露出牙、舌,三隻眼睛呈充血之狀,頭戴綴有頭蓋骨之高冠,身上飾有虎皮、蛇皮等。據成就法鬘(梵 Sādhanamālā 243)載,禮拜[口*皿]嚕迦明王者,須觀想自己即為作半跏趺坐狀,而位於屍身上之[口*皿]嚕迦。又謂[口*皿]嚕迦披著人皮,全身塗灰,右手持金剛,左手捧著滿盛鮮血之頭蓋骨,所戴之冠上有阿閦佛之小像。常護持有情世界,免於惡魔之侵害。

有關[口*皿]嚕迦之曼荼羅,依呼金剛怛特羅大相應輸品載,此曼荼羅以[口*皿]嚕迦為中尊,四周配以八明妃,即:東方為遨哩妃(梵 Gaurī),南方為陬哩妃(梵 Caurī),西方為尾多哩妃(梵 Vetalī),北方為渴三摩哩妃(梵 Ghasmarī),東南為十葛西妃(梵 Pukkasī),東北為設嚩哩妃(梵 Śabarī),西北為贊拏哩妃(梵 Candālī),西南為弩弭尼妃(梵 Dojbī)等,或以八明妃再配以下方之地居妃(梵 Bhūcarī)、上方之空行妃(梵 Khecarī),合為十明妃。

[口*皿]嚕迦之信仰約始於西元八世紀,因九世紀頃,智光(梵 Jñānapāda)著有金胎二部之[口*皿]嚕迦成就法(梵 Heruku-sādhana);且西藏諸史書中亦曾述及彼時西藏建有眾多[口*皿]嚕迦之尊廟。由此推知在八世紀左右,[口*皿]嚕迦信仰已十分盛行,且可能與更早之文殊信仰有密切關係。近世,西藏及其周圍地區仍有信仰[口*皿]嚕迦者,各地亦存有許多[口*皿]嚕迦之尊像。又於成就法鬘一書及西藏大藏經中,皆載有[口*皿]嚕迦之成就法。〔Nebesky-Wojkowitz:Oracles and Demons of Tibet〕 p3117


寂成派

西藏佛教新派(藏 Gsar-ma-pa)之一。寂成,西藏語 shi-byed,能滅、熄滅之義。又作希解派、丹帕派(藏 Dam-pa-ba)。創始者為南印度出身之遊行僧丹帕桑葛(藏 Dam-pa savs-rgyas,?~1117)。丹帕桑葛曾於印度各地,如金剛座、恆河河畔、錫塔伏(梵 Shitavana)之火葬場等處修行禪定,並誦持密教諸尊之密咒。此外,又曾五度至西藏參訪,故其教法廣弘於藏土,且後繼者輩出。一○九二年丹帕桑葛居止於藏州(藏 Gtsav)之鼎力(藏 Div-ri)僧院,其後此僧院即成為本教派之中心地。

丹帕桑葛自身並未組織宗派,而由其後繼者形成多系統之教團組織,其中最具代表性者為初傳、中傳、後傳等三系統。(一)初傳之系統,主要傳承者為喇穹俄色(藏 Bla-chuv hod-zer),主要教授熄滅燈、大威德等。(二)中傳之系統,重要傳承者有丹帕瑪(藏 Dam-pa rma)、索穹根敦巴(藏 So chuv-ba, 1062~1128)、崗智幢等,教授包括顯密兩教之無量法門。(三)後傳之系統,有袞噶(藏 Kun-dgah, 1062~1124)、巴擦貢巴(藏 Pa-tshab sgom-pa, 1077~1158)、杰哇登內(藏 Rgyal-ba ten-ne,1127~1217),主要傳習大印無垢點行持。

本教派之修行旨趣,概謂依循其教法即能熄滅業力或「非人」之損惱所致身心之眾苦,主要法門係以修行般若經義來斷除生死一切苦惱;強調保持簡樸之宗教生活,並須經常獨自閑處,修持曼荼羅,以獲得滅苦、寂靜。於日課行法中,常以人類大腿骨與頭蓋骨,或其餘各處之人骨作為法器,以之為「無常觀」教義之實際闡釋。於哲理思想上,主張一切萬法之顯現皆為吾人意識之創造物,而非有實體之存在。能體悟此理者,乃最高智慧之表現;而此一最高智慧之覺悟係自般若之直觀而實現者。

此教派以典型之遊行集團為其特色,不少著名密教僧侶皆屬其派別。此教派之另一特色乃教團中之比丘尼遊行僧特多,此為西藏佛教其他諸派所少有者。比丘尼遊行僧中以瑪基克拉卜頓(藏 Ma-gcig Labs-sgron)為最著名,此師常於衛州(藏 Dbus)南部弘宣寂成教義,接引信徒甚眾。然至黃教教祖宗喀巴之時代(十五世紀),修持此教派者為數已少,其後即逐漸衰微,乃至斷絕不存。〔L.A. Waddell:The Buddhism of Tibet; H. Hoffmann: Die Religionen Tibets(The Religions of Tibet); G. Tucci: Tibetan Painted Scrolls〕 p4502


靈谷寺

南京名剎之一。位於江蘇南京之東北,鍾山之陽。本名為道林寺。南朝劉宋時,寶誌禪師所建。梁武帝時,建寶誌塔於玩珠峰前,改名為開善寺,智藏曾於此宣講成實論。宋時稱為太平興國寺,後改稱蔣山寺。山門有「第一禪林」之匾額。明洪武年間移於東麓,賜名靈谷寺。

本寺規模及殿宇極為宏偉,由山門至大殿相距約三公里,沿途殿宇充盈,號稱金陵第一名剎。後遇太平天國之亂,毀於兵火,僅存無樑殿,為明代初期建築。民國十七年(1928)北伐成功後,政府建革命陣亡將士紀念塔於此,又稱靈谷寺塔。寺內有奉祀玄奘頭蓋骨之舍利塔,並收藏取自雷峰塔之一切如來心祕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唐人寫經真跡等佛教文物。〔金陵梵剎志卷三、大明一統志卷六〕 p6936


靈谷寺

南京名剎之一。位於江蘇南京之東北,鍾山之陽。本名為道林寺。南朝劉宋時,寶誌禪師所建。梁武帝時,建寶誌塔於玩珠峰前,改名為開善寺,智藏曾於此宣講成實論。宋時稱為太平興國寺,後改稱蔣山寺。山門有「第一禪林」之匾額。明洪武年間移於東麓,賜名靈谷寺。

本寺規模及殿宇極為宏偉,由山門至大殿相距約三公里,沿途殿宇充盈,號稱金陵第一名剎。後遇太平天國之亂,毀於兵火,僅存無樑殿,為明代初期建築。民國十七年(1928)北伐成功後,政府建革命陣亡將士紀念塔於此,又稱靈谷寺塔。寺內有奉祀玄奘頭蓋骨之舍利塔,並收藏取自雷峰塔之一切如來心祕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唐人寫經真跡等佛教文物。〔金陵梵剎志卷三、大明一統志卷六〕 p6936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文殊院

四川成都名剎;川西四大叢林之一。位於成都巿北。始建於南北朝時期,古稱信相寺,明代曾因戰火而荒廢,現所保留下來的建築物,為清‧康熙三十年(1691)所修建。文殊院之名,即於當時所更易。嘉慶九年(1804)、同治六年(1867)擴建。

院內有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寶殿、說法堂、藏經樓等建築。殿宇多為木石結構,採用四川硤石為柱,樸實壯觀;諸佛殿鏤空花窗,式樣繁多,圖案精巧。寺內現存大小銅佛像一百餘尊,其中有十九尊銅像鑄於清‧道光七年(1827),有十尊護戒神鐵像鑄於宋代。此外,寺內珍貴文物有唐‧玄奘的頭蓋骨,印度的梵文貝葉經,唐代日本鎏金經筒,宋本繡像《金剛經》,明代崇禎帝田妃所繡的千佛袈裟,以及著名畫家何紹基、鄭板橋、張大千的書畫等藝術珍品。


札什倫布寺

藏傳佛教格魯派在後藏的主要寺院。位於西藏日喀則縣色日山下。「札什倫布」,藏語意為吉祥須彌山。係宗喀巴的弟子一世達賴根敦珠巴於明‧正統十二年(1447)所建。萬曆二十八年(1600),四世班禪羅桑卻吉應請擔任本寺住持。此後,本寺成為歷世班禪的駐錫地。

寺宇依山傍水,經歷代擴建,逐步成為今日規模宏偉的建築群。總面積約三十萬平方公尺。主要建築有︰宮殿(班禪寢宮)、勘布會議廳(後藏地方政府最高機關)、班禪靈塔殿、經學院四部份。經學院由措欽大殿與脫桑林(Sdod-bsam-gliṅ)、夏孜(Śar-rtse)、吉康(Dkyil-khaṅ)、阿巴(Sṅags-pa)等四大「札倉」及下屬的六十個「康村」組成。每一札倉,包含佛殿、經堂、大廚房、辯經場以及活佛起居室。

經學院中之措欽大殿建於明代,為全寺最早的建築。亦為全寺僧徒集會的場所。殿內繪滿壁畫,樑柱上掛滿卷軸畫。其中一至九世班禪生平卷軸畫及十六羅漢圖等,是全寺最出色的佛畫藝術作品。在四大「札倉」中,前三所修學顯乘教義,後一所(阿巴)修學密乘經咒。另有建於清‧康熙元年(1662)四世班禪的靈塔殿,乃寺內六座靈塔殿中最顯著的一座。

此外,寺內有高約二十七公尺的彌勒(藏語作強巴)佛像。據載,此像耗費青銅十一萬多公斤,黃金二二九公斤,為世界罕見的大銅佛。另藏有佛像、唐朝卷軸佛畫、刺繡及各種精美貴重的珍玩、供器、瓷器等物。對研究西藏文化及藏漢關係史具有重要價值。

◎附︰張濤〈札什倫布寺〉(摘錄自《法音》第四十七期)

札什倫布寺藏文意為「吉祥永固」。曾使用過漢文名「札什倫博」、「仍仲寧翁結巴寺」等。位於西藏日喀則近郊西南山麓,依山傍水,規模宏大,雕樑畫棟,金頂碧瓦,其壯麗豪華僅次於布達拉宮,周圍築有城墻,方圓三華里。是西藏佛教格魯派(黃教)在後藏地區的最大寺廟。

此寺為格魯派祖師宗喀巴的徒弟,即一世達賴根敦珠巴主持興建。根敦珠巴,後藏古墨人。小時就刻苦學習,鑽研佛法。後來,拜宗喀巴等人為師,成為佛教著名人物。西元1447年(明‧正統十二年),在一大貴族的資助下,開始興建札什倫布寺,前後歷時十二年。建成後,根敦珠巴任第一任法台。到1959年,此寺法台共延續了二十一任。四世班禪羅桑曲結堅贊在1600年,對寺廟進行過擴建。以後,又經歷代班禪的不斷修繕、擴建,遂有今日規模。據說僧人多時達四千餘人。

寺內的大殿裡,有四十八根柱子。大殿中央的佛殿內,有一世達賴根敦珠巴請藏、尼工匠精製的一尊五米多高的釋迦牟尼佛的金銅像。佛像體內,有釋迦牟尼佛的舍利和宗喀巴的頭髮,以及根敦珠巴的經師西繞僧格的頭蓋骨。這尊佛像為札什倫布寺的主要佛像。佛像兩旁,還分立著釋迦牟尼的八大弟子像。大殿右側,是慈尊佛堂,供有高十二米的慈尊佛像。像體內有釋迦牟尼的舍利等物。兩旁有一世達賴親手塑的觀音和文殊菩薩像。大殿左側,是度母佛堂。裡邊有高三米左右的白度母金銅像。像體內有高二十公分的白度母像。

另外,札什倫布寺的西面還有高聳的彌勒大佛堂。大殿高三十二米,面積為八百六十多平方米。堂內有彌勒佛的鍍金銅像。佛高二十六點七米,手長三點二米,中指圍粗一米,長達一點二米,肩寬十一點五米,耳長二點八米,眉間還有一顆核桃大的寶石,身上佩有珍珠、琥珀、珊瑚、松耳石等飾物。這尊彌勒佛銅像,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銅佛,馳名中外。彌勒佛,藏語叫「強巴」,是藏傳佛教中最受尊敬的佛之一。(中略)

除大殿、佛堂外,寺內還有幾世班禪的靈塔殿,最早的靈塔是四世班禪的。該殿始建於西元1662年(清‧康熙元年)。塔高十一米,金銀為底,銀皮裹身,並嵌有珠寶玉石等物,塔內放有四世班禪遺體。

札什倫布寺各僧院等牆上,均繪有許多壁畫。主要內容有釋迦牟尼、宗喀巴等人的傳記。形式變化萬千,色彩鮮艷奪目,用筆細膩工謹。特別是鑲嵌在寺廟圍廊牆上的石板雕刻,其間眾多的佛像更是栩栩如生。據傳,這些石板是一世達賴根敦珠巴從卡龍地掘出,由技藝精湛的石工雕製的。

此寺與拉薩三大寺及大昭寺一樣,過去還供有「皇帝萬歲萬萬歲」的牌位,並專門建有供奉牌位的殿堂,每年要舉行朝拜儀式,以示對清朝皇帝的臣屬關係。

寺內各種歷史文物頗多。有以前手寫的貝葉經和金粉寫的佛經《甘珠爾》及佛經註疏《丹珠爾》,還有清朝皇帝給班禪的金冊金印及封誥敕書等。另外,明清時代的各種瓷器、琺瑯器,玻璃器及刺繡「唐卡」等文物也相當豐富。所有這些,都是研究西藏各個歷史時期政教和社會發展的無價之寶。

〔參考資料〕 妙舟《蒙藏佛教史》;歐陽無畏《藏尼遊記》;長尾雅人《西藏佛教研究》;多田等觀《チベット》;G. Tucci《Tibetan Painted Scrolls》。


希解派

西藏佛教教派之一。又譯希結派、喜解派、繫解派(巴)。shi-byed,從字面解釋,是能息滅、能止息的意思;也就是說依靠對般若性空的認識和一連串的苦修,以求停止生死流轉、息滅一切苦惱及其根源。故又名「息結派」或「寂成派」。創始者為出身南印度的遊行僧帕‧當巴桑結(Pha-dam-pa saṅs-rgyas,﹖~1117)。他精通顯密教法,曾先後五次至西藏傳教,主要活動於衛藏南部,門下弟子眾多。1097年,駐錫藏州定日(Diṅ-ri)僧院,其後該僧院即成為希解派的中心地。

此派所依據的經典為《佛說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教義上強調「一切萬法皆意識所緣,並非實有」的體悟,係依般若直觀所實現的最高智慧。教授內容,主張依般若空義對治我執煩惱,加上密法的觀想,和修自他相換的菩提心力,息滅惑業苦等。行者多在曠野、墳墓或葬場等處過簡樸的宗教生活。修行時常以人類的大腿骨、頭蓋骨等作法器,以實踐「無常觀」的教義。

依史料記載,帕‧當巴桑結曾在三個時期傳授三種不同的教法,因此教派又可分為初傳、中傳、後傳三個系統。

(1)初傳︰傳持者為喀伽若那姑赫拉(Jñāna-guhya)、翁薄譯師(On-po lo-tsā-ba)及喇窮沃色(Bla-chuṅ ḥod-zer);主要教授「息滅燈」、「大威德」等法。

(2)中傳︰傳持者為瑪‧卻吉喜饒(Dam-paRma)、索窮‧根敦拔(So chuṅ-ba)等人。教授內容總括顯密法門。

(3)後傳︰傳持者為絳森貢噶(Kun-dgaḥ)、巴擦貢巴(Pa-tshab sgom-po)、傑哇登內(Rgyal-ba Ten-ne);主要傳授「大印無垢點行持」。此外,希解派另一特色是比丘尼遊行僧特別多。就中,以瑪基拉卜頓(Ma-gcigLabs-sgron)最為有名,經常於衛州南部弘揚教法。

由於帕‧當巴桑結設教因人而異,傳授內容也較複雜,所以沒有形成統一的教派。又因為教徒多在荒山老林、人跡罕至的地方苦修,沒有與地方政治力量接觸,也很少建立寺院,因此教派至十四、十五世紀就逐漸沒落,終至失傳。

〔參考資料〕 王輔仁《西藏佛教史略》;王森《西藏佛教發展史略》;《佛教宗派辭典》;L. A.Waddell《The Budd hism of Tibet》;H. Hoffmann〈Die Religionen Tibets〉(《 The Religions of Tibet》);G. Tucci《Tibetan Painted Scrolls》。


恆河

印度三大河流之一。又作兢伽河、殑伽河、恆伽河、強伽河、弶伽河。另有生天、天堂來、三道流、福水等異名。發源於西藏岡底斯山,在喜馬拉雅山頂四千二百公尺之高處,向東南奔流八百公里,於東孟加拉與布拉馬普得拉河會合,流入印度洋。流長約二千七百公里,流域面積廣達一一二萬平方公里。區內人口稠密,經濟繁榮,交通發達,物產豐饒。其上游為《阿闥婆吠陀》及《梵書》成立時代之印度文明中心。中游為古《奧義書》時代之文明中心。至釋迦牟尼應世,恆河兩岸更為佛及弟子教化活動之重要區域。

自古以來,恆河即以神聖河流而屢受讚譽與宣揚。印度神話中頗多以其為主題之故事。此外,一般印度人多認為在此河沐浴可以洗除罪垢,並謂沐浴於恆河所得之功德大於任何供奉祭品;佛教徒及耆那教徒皆斥此為無意義之行為,然沐浴習俗仍留傳至今,且有歷久彌堅之勢。佛典中,此河之名經常出現。如《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四、《大毗婆沙論》卷五、《大智度論》卷七等處所載,無熱池出四大河,其一名殑伽河,水從池東金象口出,繞池一匝流入東海。《中阿含經》卷二〈世間福經〉、〈七日經〉、卷九〈瞻波經〉、《雜阿含經》卷十六等處謂,閻浮提中有恆伽、搖尤那、舍勞浮、阿夷羅婆提、摩企等五河。又,依《大唐西域記》卷四、《玄應音義》卷二十四所載,恆河河水甘美,細沙隨流,以手掬水,沙滿手中,若急把沙,還隨水出。故諸經中屢見以恆河沙為喻,用以喻難以算計之數。

◎附︰中村元、肥塚隆合著〈印度文化與神聖的恆河〉(摘錄自《世界佛學名著譯叢》{57})

(一)印度的象徵──恆河
恆河是印度人民的精神依託,同時也是印度文化的表徵。一位印度外交官曾經說過︰「恒河是印度人付出最珍貴感情的聖河。她是印度人的精神中心,這一點也許有許多外國人士無法了解……。」

在印度國土上產生了無數不同的宗教、思想學說,但是他們卻都有一個共同的觀點︰即認為恒河是神聖、崇高的。印度人在貝那拉斯(瓦拉納西)的沐浴場沐浴,是馳名內外的風俗習慣,而且很可能早在佛教創始之前就有了這習俗。雨季過後,濁流如四季一般準確地來到恒河流域,混濁的程度就如同用水溶化泥土般的稠濃。在外國人的眼光看來簡直就是「污水」!但是,印度人卻無視河水的污濁,他們把污濁的河水當作香純的乳汁來享受。他們不但用它來沐浴,同時也用它來洗頭髮、擦身體和漱口,而彷彿在享受天堂之樂。雖然有許多觀光客對印度人這種生活習慣無法消受,但是,如果認為這是很骯髒的舉動,那就太不了解印度人了。

當然,過去也有印度人認為在恒河沐浴是一項沒有意義的事。而持著這種反對態度者,就是對任何事情都要求合理化的佛教徒和耆那教徒。他們取樂這種沐浴,說︰假使人們要在恒河沐浴才能獲得功德的話,那麼住在恆河中的魚類和烏龜應該算是最有功德的了!牠們也會變成最神聖的動物吧!假如說惟有恒河的水才能洗去罪惡,那麼是不是也會連帶地洗去身上的功德﹖像這種好壞不分的沐浴,是一種毫無意義的行為。(中略)而沐浴的習俗仍繼續留傳至今。

在天將拂曉及朝陽即將上升的清晨時刻,沐浴在恒河中,是最有功德的事。居住在恒河附近的居民一大早就趕往貝那拉斯的沐浴場,這時的沐浴場早已萬頭鑽動,印度教的修行者也盤坐傘下。等到太陽露出曙光時,人們開始步下石階,泡在恒河中。貝那拉斯沐浴場的盛況,同樣也可以在加爾各答的郊外看到;這個地區位於恒河下游,河水髒臭無比,但是行過此地的印度人民仍高喊著︰「你看!這裏有這麼多人在沐浴呢!」他們發出了一種近於驕傲的讚歎;而對這種不衛生的沐浴情形卻連一句責備的話也沒有。

(二)恒河的誕生
恒河是印度的聖河,其流經地也是印度人公認最神聖的地區。住在恒河附近的居民每天必須以聖水洗去罪惡,以便來世降生於天界。印度人認為︰任何祭品都比不上親自在恒河沐浴所獲得的功德大。印度的古籍《摩訶婆羅多》曾如此記載︰「或許能數清梅爾山(印度教徒認為是世界中心地的聖山),或大海裏所有的寶石,但是卻無法衡量計算出恒河的功德。」

古代,恒河即以神聖的河流,受到希臘使者梅伽斯泰尼斯(西元前300年左右)的讚譽、宣揚。而敘事詩《羅摩衍那》即以此河為主題,發展出新的神話故事。

女神殑伽(恒河)是雪山馬瓦特(喜馬拉雅山)的長女。其妹烏瑪下嫁濕婆神,成為濕婆神的神妃。有關殑伽女神的傳說在敘事詩《羅摩衍那》與《摩訶婆羅多》中有詳細記載。

當北印度的阿陀亞國王山伽拉,正準備舉行象徵王國霸權的馬祭時,突然所有的馬匹都被帝釋天神偷去。國王的六萬名王子為尋回馬匹,而離開宮廷四處查訪,最後,他們發現被偷的馬匹出現在下界巴塔拉一名稱為迦毗羅仙人的身旁,因此,山伽拉的六萬名王子開始責備這名仙人。迦毗羅仙人在盛怒之餘,將王子們燒成灰。事實上,這位迦毗羅仙人就是毗濕奴神,祂利用身上發出的火焰燒死王子們,使化成骨灰的王子們的靈魂無法升回天界。

山伽拉王對於王子們久未歸返,感到憂心忡忡,於是派了他的孫子(山伽拉王第一夫人──凱希妮──的孫子)安修馬特去探查究竟。結果,安修馬特發現了王子們的骨灰。當他為舉行淋水葬禮而四處奔走取水之際,有人告知安修馬特說︰「為了使王子們的罪永遠泯滅消失,再度重回天界,必須利用天界恒河的聖水澆淋王子們的骨灰。」當時的恒河還在天界上流動。

後來,安修馬特找回馬匹,使山伽拉王得以完成馬祭,但他仍然無法獲得聖水為王子們舉行葬禮,而山伽拉王也在統治該國三萬年後駕崩。他的孫子和曾孫雖然繼續進行尋找聖水的艱苦工作,但都無法獲得成功。到了安修馬特之孫拜基拉達,由於他的長年苦修,功德足以把天界的恒河引到人間,王子們的骨灰也因為接受聖水的淨化而得以升天。

有關恒河下凡人間的經過如下︰拜基拉達經過數千年的苦修後,梵天神非常嘉許他的精神,於是決定幫助他完成心願。梵天神指示拜基拉達向濕婆神祈禱,要求把殑伽女神(恒河)放在濕婆神的頭上以便下降人間;這是因為大地無法承擔恒河的重量,因此必須借重濕婆神的頭撐住恒河,接受指示的拜基拉達開始虔誠的膜拜濕婆神。終於,他的苦心獲得了報償,濕婆神答應了拜基拉達的請求,而把殑伽女神從天界引降到祂的頭髮上,可是由於濕婆神的頭髮太過濃密,致使殑伽女神迷路流不出來。因而拜基拉達請求濕婆神,把恒河分成七條河流引降到大地來。

如此,拜基拉達的誠心終於打動了濕婆神,將恒河分為七條河流下降人間,其中位於極南的河流就是今日在印度所看到的恒河。當聖河下降人間時,天上的諸神為了觀賞這個偉大的場面,以及利用聖水洗淨身心,所以追隨著恒河來到人間。當恒河隨著拜基拉達所乘坐的戰車前進抵達迦奴獻供的地方時,憤怒的迦奴把全部的河水都喝下去。後來經過諸神力勸,才改變迦奴的心意,答應將恒河的水放出來,可是附帶一個條件,那就是恒河要更名為「迦奴之女」。拜基拉達答應了迦奴的條件,迦奴就讓恒河穿過他的耳朵噴流出來,拜基拉達順利的把恒河引至人間,用聖水澆淋山伽拉王子們的骨灰;山伽拉王子們的靈魂因此得以升上天界,而拜基拉達更博得梵天神的稱讚。

後來,印度人就根據這個神話稱恒河為迦芙娜維(迦奴之女)。但是事實上,把恒河當作神聖之河加以崇拜的風俗已經有一段很長的歷史了,上述的神話只是為了加強恒河的神威性罷了。

發源於白雪覆蓋的喜馬拉雅山之恒河,以時而雍容時而雄渾的氣勢,迤邐了二千五百公里。沿途不斷地接納支流,開展支流,最後雄壯地注入孟加拉灣。

在印度人民的觀念中,人的命運彷彿受到一種超人力的神靈所支配著,而這種超自然的神奇力量,若要具體提出的話,那就非恒河莫屬。

(三)河中沐浴
在吠陀文獻中,並沒有出現沐浴於聖河的記載;不過,我們能斷定沐浴的習俗早在佛教和耆那教創立之前就已存在了,理由是︰(1)在印度文明期就已出現把水浴當作神聖之事的跡象;(2)在佛教和耆那教初期的聖典中,記載有責備在恆河沐浴是一項毫無意義的事。

印度教各聖地中最能綜合表現出印度教思想的地方,就是沿著恒河左岸擴張的宗教聖地──貝那拉斯。「貝那拉斯」是英語發音,在梵語中正確的名稱是「瓦拉納西」(Vārāṇa-sī,Bārāṇasī)。

貝那拉斯是代表婆羅門教和印度教文化的典型城巿。由於貝那拉斯並沒有出現在吠陀時代的聖典中,所以早期和吠陀宗教根本扯不上關係。貝那拉斯是在《摩訶婆羅多》完成之後,才出現於印度教文獻。儘管如此,貝那拉斯應該早在佛教成立之前就已存在。這種說法的理由是在佛教早期的聖典中,貝那拉斯已占有一席之地。當喬達摩悉達多(釋尊)在佛陀伽耶悟道後,便前往貝那拉斯說法傳教。佛教的發祥地鹿野苑雖然位於貝那拉斯的郊外,但是由於佛教的修行僧都是過著沿門托鉢的乞食生活,因此如果沒有貝那拉斯這個足以維持修行僧生計的都巿,佛教也無法順利地成立和發展。

在這座被稱為印度教最神聖的城巿裏,沿著恒河建築了許多寺院,過去貴族和富豪們的別墅也夾著小胡同整齊地排列著。貝那拉斯的印度教徒走過小胡同,再步下石階走入恒河沐浴。

沐浴對印度教徒而言,是一項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儀禮,特別是到貝那拉斯的沐浴場沐浴,是印度教徒公認為功德無量的事,藉著這種功德,後世才得以降生於天界。因此,每天都有大約一萬人在貝那拉斯作沐浴,遇到舉行祭典時,人數更會突然增加到三十萬人左右。

在貝那拉斯恒河的北岸,共築有六十四座沐浴場,其中特別開放供一般民眾使用的沐浴場是夏夏斯梅爾沐浴場。來自全印度的信徒集中在這個民眾沐浴場,把身體泡在泛著綠褐色的河水裏。民眾高舉雙手、合掌,誦唱聖詩,然後躍入河中。印度教徒作完沐浴後,就躺在陽傘下閉目養神。「去世前至少要到貝那拉斯朝拜一次」,這似乎是所有印度教徒共同的心願。

河岸的沐浴場雖然有些是供民眾使用,但是也有少數是只對富豪和昔日的貴族開放的。這種具有別墅性質,專供貴族、富豪們使用的沐浴場,其建築之宏偉有如宮殿一般。另外,還有一種除了該地區的民眾之外,別人不得使用的沐浴場,譬如︰普拉雅卡沐浴場就是阿拉哈巴巿民獨占的沐浴場;而達爾邦卡沐浴場則是昔日商業城巿毗沙離附近的民眾所使用的沐浴場。

使用沐浴場的規則也隨著印度教各宗派,而有所不同。信徒若是朝聖者,他們通常住在寺院裏,直接從石階走入沐浴場沐浴。若是一般的民眾就必須在河岸上合掌向諸神祈禱,然後洗臉漱口,清潔耳朵,擦身體。男性的下半身必須用衣服圍住,或是著丁字褲、短褲;女性也必須穿著紗質的薄衣。在沐浴場裏除了沐浴的民眾外,還有洗濯衣服的婦女,以及汲水食用的人們。沐浴場四周通常都建有休憇所,一種用樹葉編成的大扇子下就成為沐浴者臨時休息的地方。修行者也常默默地靜坐傘下閉目養神。根據印度教徒的說法,當太陽即將升空的一刻,前往恒河沐浴朝拜太陽,是功德至高之事,因此,時常天未拂曉,原本寧靜的陋巷會突然熱鬧起來。在幽暗的晨曦中蓬髮長髯的婆羅門僧,默然地坐在凳子上,把整個沐浴場襯托得更為莊嚴。另外,有一名修行者身旁擺置鏡子、梳子和米等捐獻物品,這是修行者為巡禮者祈禱、祝福時,所獲得的生活必需品。

在前往沐浴場的路邊排列著無數的攤位,河岸上方也有許多商店經營生意。由於恒河被認為是聖河,所以幾乎每一家商店都有出售一種裝聖水的金屬水瓶,這種水瓶的封口用鋅銲接密封。印度教徒往往把這種水當作臨終時使用的水,當病人即將與世長辭之際,要趕緊用棉花沾著水瓶的聖水,濕潤病人的雙腳和嘴唇,以使死者的靈魂得以升天。

在貝那拉斯到處可見僅在頭上留少許螺髻(把頭髮像海螺一樣地束起),其餘全部剃光的婆羅門學者。他們通常都留鬍子,額頭點上紅色標誌(這種紅色的標誌是用番紅花汁混合粉末調成,塗在額頭上的小圓點;紅色是代表祝福的意思)。目前在貝那拉斯除了有貝那拉斯‧印度大學和公立梵文大學外,還設有許多學習梵文的私立學校。藉著它們,印度古代的梵文文學得以繼續留傳下來。

(四)佛教與恒河
雖然佛教徒曾經責難印度教徒「在恒河沐浴」是一種沒有意義的舉動,但是他們卻在別處發現恒河神聖的一面;因為恒河和她的支流會引導人們走上解脫的大道。根據聖典的記載︰「修行僧應該就像恒河、朱木拿河、阿基拉瓦提河、沙拉普河、瑪喜河,流到大海時都放棄了過去的姓名、榮耀,而只謙虛的稱為大海。假若世俗的四大階級要按照如來佛的法和戒律出家修行的話,就必須打破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的界線,不再使用昔日的封號與姓名。」

恒河予人一種神祕與充滿幻想的印象。這種魅力遠播整個佛教文化圈。大乘佛教經典中,出現了一句表達恒河影響力的遠大最貼切的話︰「像恒河的沙子那麼多」(Gaṅgānadī-vāluk-opama,恒河沙數)。這句話含有「數不清的多」的意思。站在恒河岸邊的沙灘上向前望去,沙灘無垠地延伸著,如果要想像沙灘上有多少沙子的話,那將會使我們的想像力麻木。而如恒河沙子般無以計數的菩薩,也開始登上了大乘經典的舞臺。

淨土宗所膜拜的佛是阿彌陀佛,據說他是一名稱為法藏比丘的修行者。當阿彌陀佛在苦修前,對恒河的神聖與莊嚴感到一股難以壓抑的激動;他曾經嘗試用詩句來表達當時的心情︰「無以計數的成道者(諸佛)就像是恒河的沙子數之不清。假若我也想得到至高的省悟,就必須對所有的神表示敬意,最後才能在像恒河之沙一樣數之不盡的世界和無邊的國土(如果有的話)上發出光采,為了追求這個目標,我必須接受苦修的考驗!」

(五)歸於恒河
恒河是印度人民的靈魂故鄉。人一旦死去,就要將遺體焚化成骨灰,放諸恒河隨波逐流,表示靈魂返回故鄉。

在通往貝那拉斯的道路上,經常可以看到舉行火葬的行列。通常都是將遺體綁在兩支長約兩公尺半的木棒上,然後再運到火葬場。西元1976年,筆者曾在恒河南岸的道路上看到火葬的行列,當時他們是把穿著薄紅衣的遺體放在汽車上運到河邊。印度人對死後屍體所穿衣服的顏色也有諸多規定︰女性通常都是穿上橘紅色的衣服(紅色代表祝福),這是由於印度人認為妻子比丈夫先去世是可喜的事。相反地,假若丈夫先去世,妻子成為寡婦,那麼就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丈夫就必須穿上白色衣服。雖然死者穿上鮮艷衣服,但當火葬場上空出現來回盤旋的烏鴉時,整個場面仍顯得恐怖萬分。火葬的程序,通常都是先把遺體放在恒河清洗一番,再放在柴木上點火焚化。

著名的貝那拉斯火葬場火種是永不熄的,前往該地舉行火葬的遺體,都是由死者最親近的人拿著乾草在火種處點了火,再回到放遺體的地方進行火葬工作,點火費按貧富有所不同。點火之後要先在遺體四周環繞五次,理由是︰人的身體是由地、火、水、風、空等五個元素構成,人們相信天界也有這五種元素存在,因此破壞了肉體,五個元素自然會回歸於天界。

印度有關單位禁止拍攝火葬的情形,因此很少有人能夠真實地公開報導這種特殊的葬禮。一般說來,一具屍體需要焚化四至五小時,然後再用竹竿敲碎頭蓋骨,表示解放被關在頭部的靈魂,協助它升天,火化後的骨灰就被丟入恒河中。儘管如此,火葬場的四周還是十分的混亂、污濁,牛和野狗四處徘徊,甚至還有人在附近垂釣。

在貝那拉斯火葬場左面建有一所免費供應吃住的招待所。招待所專門收留復原無望的病人。他們一旦撒手西歸時,便就地舉行火葬,而把骨灰往河裏一撒了事!恒河附近還有專為寡婦設立的建築物,雖然她們的家人、親戚或朋友都能前往該地探望她們,但是據說來探望寡婦的人只有男性而已。

印度人死後回歸於恒河的觀念,是一般外國人所無法理解的。但是,對於終生依賴恒河生存的印度人而言,卻是天經地義的真理。因為,惟有在恒河去世,他們的靈魂才能回到永恒之鄉。

或許大家的心中不免會懷疑︰印度人為何會產生恒河信仰呢﹖這應該從他們的風土、生活習慣上尋找答案。在這個酷暑的國度,人們總是喜歡在河、湖中沐浴沖涼。因為印度缺乏雨水,所以水和生命便有了密不可分的關係。用水瓶裝聖水被認為是幸運的瑞兆,水瓶會帶來無窮的水源。對他們而言,滾滾而流的恒河,是他們永恒生命的泉源。

印度人認為人死後必回歸象徵生命泉源的恒河。他們不帶走任何東西,因為他們在恒河已尋找到至高無上的快樂。

〔參考資料〕 《一切法高王經》;《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三;《俱舍論》卷十一;《法苑珠林》卷六十三;季羡林《中印文化關係史論》。


開善寺

南京鍾山第一禪林。位於鍾山東南麓。梁武帝天監十三年(514),神僧保誌(寶誌)示寂,帝敕建此寺,號開善寺,令保誌之弟子智藏居之。至陳代,智遠亦住此。降至唐‧乾符(874~879)年中,敕令改稱寶公院;宋‧開寶(968~975)年中更號開善道場;太平興國五年(980)改為太平興國寺。其後又改稱十方禪院、蔣山寺。明‧洪武十四年(1381),太祖賜「靈谷禪寺」額;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聖祖南巡時,曾臨幸此寺,並御賜「靈谷禪林」四字匾額。

該寺自創建以來,迭遭兵火損毀,因此除明太祖建造之無樑殿外,其餘大部分佛殿皆係新建。無樑殿是明初建築物的代表,全部由疊甓空構而成,不施寸木,純以磚造。大雄寶殿供奉釋迦如來及其二大弟子像。並藏有一古梵鐘和明版藏經。此外,亦有玄奘法師紀念堂及奉祀三藏法師頭蓋骨的舍利塔。寺內還收藏有自西湖雷峰塔中取出的「唐人寫經真跡」、《一切如來心祕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以及「江南報恩寺琉璃寶塔全圖」等佛教文物。

〔參考資料〕 《高僧傳》卷十;《續高僧傳》卷五、卷十六;《金陵梵剎志》卷三;《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七;《佛祖統紀》卷三十七;《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一0七。


赫魯葛

西藏密教中瞋部族(dveṣa-kula)之忿怒尊,阿閦佛(Akṣobhya-buddha)之化身。一般多作擁抱鑠乞底(Śakti)妃的雙身相(yab-yum),亦有單作一尊者。其形相通常為青色,臉歪斜,牙、舌露出,有三隻眼呈充血之狀,頭戴飾有頭蓋骨之冠,身上飾有虎皮或蛇皮。此尊另有同體異尊之稱,名稱不同,其臂數及妃之名稱亦異,各有獨立的怛特羅及成就法(sādhana),真言或異或同,種子則皆為「吽」(hūṃ)。

據《大悲空智金剛大教王儀軌經》卷八〈大相應輪品〉所述,此尊之曼荼羅,係以赫魯葛為中尊,四周配以八明妃,即東配邀哩(gauri),南配陬里(gaurī),西配尾多哩(vetālī),北配渴三摩哩(ghasmarī),東南配卜葛西(pukkasī),東北配設嚩里(śabarī),西北配贊拏哩(caṇḍālī),西南配弩弭尼(doṃbī)。或再配以上方之空行(khecarī)、下方之地居(bhūcarī)二明妃,合為十明妃。

西元八、九世紀左右的密教思想家智足(Jñānapāda),嘗著二部《赫魯葛成就法》(Heruka-sādhana),又,依西藏史書所載,當時之西藏建有許多赫魯葛廟。由此可知,赫魯葛信仰在八世紀時已告盛行。又,對赫魯葛尊的崇拜,與較早的文殊信仰有密切關係。現在西藏及其周圍地區存有許多赫魯葛像,可知此等地方在後世仍然崇信赫魯葛。此外,《成就法鬘》及《西藏大藏經》中,收錄有此尊之成就法。

〔參考資料〕 《大悲空智金剛大教王儀軌經》卷一〈拏吉尼熾盛威儀真言品〉;《真實瑜伽論》;陳健民〈密乘法海之檢討〉(《事業手印教授抉微》第十五章)。


達賴喇嘛

藏傳佛教格魯派兩大活佛轉世系統之一。「達賴」(dalai)一詞並非藏語,而係藏語「嘉措」(rgyamt'so,或作嘉穆錯)的蒙古稱呼;「嘉措」在藏語中意為「大海」,乃係對高德喇嘛的尊稱,並非為達賴所專用,故在許多大喇嘛的法名之中,往往夾有「嘉措」字樣。至於「喇嘛」(lama),乃藏語bla-ma的訛略,意為上人或上師。又,在西藏,達賴喇嘛被視為觀音菩薩的化身,受到全藏士庶的無上尊崇。但是,據說西藏本土並不使用「達賴」這個名稱,僅在外交上使用,平時對達賴所用的尊稱是另外幾種︰(1)嘉穆官林寶伽(Sky-ads-mgon-po-c,e),意為救護尊者;(2)蓋瓦林寶伽(Rgyal-ba-rin-po-c,e),意為得勝尊者;(3)達穆前堪巴(T'ams-Cad-mk'yeu-pa),意為一切智者。達賴近側人員,多稱其為「布格」(Sbugs),意為「大內」。

達賴喇嘛之稱始於明‧萬曆六年(1578),時蒙古土默特部順義王俺答汗迎請索南嘉措至青海傳教,崇奉甚恭;俺答汗贈索南嘉措以「法王金剛持達賴喇嘛」稱號,意為「遍知一切德智如海之金剛上師」,用以表示敬意,此為達賴名義之始。後,格魯派徒眾以索南嘉措為三世達賴,上溯其師承,以根敦嘉措為二世,以宗喀巴之上首弟子根敦主巴為一世,此係仿效噶舉派的活佛轉世制度,所建立的達賴喇嘛活佛轉世系統。

清‧順治十年(1653),正式冊封達賴五世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領天下釋教普通瓦赤喇怛喇達賴喇嘛」,並賜金冊金印,正式確定達賴喇嘛為藏傳佛教的最高領袖。此後,達賴喇嘛亦成為西藏地方政治、宗教之最高權力者。迄至今日,計傳十四世。此十四世達賴之傳記,略如下列︰(編按︰此下所列,部份取材自法尊所撰稿及陳永齡等人所編之《民族辭典》等書)

達賴一世(1391~1474)︰名僧成,又譯根敦主巴、根敦珠巴(Dge-ḥdun grub-pa)。是西藏佛教格魯派宗喀巴的大弟子之一。後被追溯為達賴喇嘛第一世。

僧成於1391年,生在薩嘉寺附近的一處牧場,父名滾波多傑,母名覺摩曩吉,幼年為人牧羊。七歲時喪父。他親手寫出《藥師經》一部為亡父懺罪。並在拏塘寺從成就慧受五戒。又從釋迦祥學習梵文、藏文、胡文等各種文字。出家後,在拏塘寺長期教授徒眾讀誦和書寫,遂稱為僧成字師。由於他書寫善巧,後來札什倫布寺的佛菩薩名號、贊頌、嗎呢等咒文以及各佛殿中梵文字書,多半是他親手所寫。

僧成十五歲(1405)出家。是年三月,在拏塘寺,依成就慧為親教師,羅敦巴為阿闍黎,受沙彌戒,起法名僧成祥,後在末後自添賢字,具名「僧成祥賢」,簡稱僧成。

僧成出家後,住拏塘寺依僧祥學習聲明五種結合等等。又從福慧、溫敦能仁祥賢受學各種灌頂及經論講解等。年滿二十歲時(1410)仍依成就慧為親教師,在拏塘寺受近圓戒。遵師囑聽講全部迦當派法類。又依羅敦巴的指示,先學因明論。同時在親教師前,受歡喜金剛九尊等多種密法灌頂,及幕依怙、藥師佛、能仁及十六尊者儀軌等許多隨許法,又受中觀派的發菩提心的儀軌,並受菩薩戒。還聽了迦當派六論等許多教法。

僧成在二十五歲時(1415)與饒卻巴結伴赴前藏。先到茶主寺,後到塘波伽寺,從絨敦釋迦幢聽講《現觀莊嚴論》。此時宗喀巴受藏王名稱幢邀請,到扎什朵喀講經。僧成隨侍滾桑巴往見,請決《決定量論》之疑義。聽講《辯了不了義論》、《中觀論釋》、《事師五十頌釋》、《根本罪釋》等。他智慧聰穎,深得宗喀巴所嘉許,給以一件穿過的五衣作為將來弘揚律學的因緣,繼而他從師命,回塘波伽依日幢受學集密不動等、十三尊金剛怖畏、十三尊紅大威德、五尊紅大威德等密法。後來到噶登寺,仍從宗喀巴聞法。次年(1416)秋,他又到噶登寺從宗喀巴聽講《菩提道次第廣論》和《勝樂輪根本經》等。並從嘉曹傑聽講因明、《現觀莊嚴論》等法。如是經過三年學法很多。

1419年宗喀巴到哲蚌寺時,他又從聽講《菩提道次第論》,並受拏熱六法,《入中論》等許多法。宗喀巴後到色拉寺會釋迦智法王,依著清淨戒律為基礎,樹立講授集密和勝樂的道場。僧成以隨從慧獅子參加。以後到弘揚戒律的根本道場卓薩寺學律。

1426年三十六歲,隨同慧獅子回後藏,先住絳勒寺給僧眾講經。五、六年間,在拏塘寺、絳勒寺、達拏日庫等處講經。四十歲(1430)在拏塘寺造《入中論釋善顯密意鏡論》,這是僧成著書之始。

次年往拉朵區弘法,朝禮各處勝蹟,並參訪著名僧侶。又在協迦寺和班禪尊勝的弟子拔敦桑傑巴辯論佛法,以此親近班禪尊勝。學了「二十一尊度母」、「十七尊度母」等灌頂,和妙音天女、大白傘蓋等許多隨許法。並回答了班禪所提的許多問題,得到班禪歡喜嘉許,稱他為「一切智僧成」。

1432年開始著《釋覺論疏》。以後去薩嘉寺朝禮幕依怙後,到絳綳摩且廓弘法。翌年返回拏塘寺,著《中觀論疏寶鬘論》。以後繼慧獅子擔任日庫寺住持。四十七歲那年(1437)十月,他完成了《因明正理莊嚴論》的撰著。此後自己多次講說此論,至今仍為西藏三十六寺學習因明時必備的要論。同年把日庫寺住持讓位於善慧法王,自己暫在格塔寺閉關自修。

次年,由格塔寺動身赴前藏,在噶登寺後虛空祥法王受大輪加持續的灌頂和教授等,聽講《菩提道次第論》中修菩提心等許多深廣法門。又到鄂王寺從妙音寶幢受到時輪的圓滿灌頂,六支加行的講授,以後回到噶登寺,又從虛空祥法王學到許多法。這時因應後藏施主的迎請,與慧獅子一同返回後藏。此後多在拏塘和絳勒兩寺講經,並著《毗奈耶因緣起大集》和《別解脫經疏》。後又著《戒學規章》實行布薩、安居、解制的行持,有時閉關靜修,並造了許多贊頌和發願文等。從此即在後藏講經弘法。

僧成自從慧獅子圓寂之後,為了紀念恩師,想造佛像安置寺中供養。因此募緣,於1447年夏,鑄成小型度母像一座,後又鑄釋迦坐像,高二十五手。像內裝有宗喀巴等的舍利、慧獅子的頭蓋骨和經像珍寶。為了安置佛像,同年十月,他偕施主觀察地基,建造札什倫布寺。此後,他就多在此寺廣講經論,寺僧日增,遂成格魯派在後藏的唯一大寺,並為西藏格魯派四大寺之一。

僧成又想建立集密諸像,樹立講說集密法的規則,命其弟子賢吉祥在寺講說。同時,鑄造集密五部像及白度母像。又在大殿中,塑造教主、無量壽佛、藥師佛、八大菩薩和二十五肘高的彌勒像。七十四歲(1464),他邀請各處善書者,抄寫經藏一部,並彩繪佛殿的壁畫。隨後又鑄各種尊像。七十九歲(1469)開始著《律經大疏》。

後又刻賢劫千佛像,歷代傳承師長、三十五佛、十方諸佛、藥師八佛,及諸本尊的石像,並佛名號等很多。

教化完畢,遂把寺事囑諸大弟子,於1474年十二月,圓寂於札什倫布寺,壽八十四歲。

僧成一生廣事弘法,弟子很多,前藏、後藏大小寺院的住持,講經法師多半是他的弟子。初期最著名的有慧密、祥賢兩律師,又有願祥,班禪賢吉祥、無垢友、施祥等。中期有班禪教理海、名稱如意、具力光明等。晚期有慶喜利樂、善慧日、班禪福頂等。

僧成講說經論,多依據宗喀巴、嘉曹傑和克主傑的注疏而講,自己的著述有《毗奈耶因緣大集》、《律經大疏》、《別解脫經注》、《釋覺論疏》、《正理莊嚴論》、《中觀論疏》、《入中論疏》,諸佛菩薩的贊頌、願文等,約數十種。另有《俱舍頌釋》,是他的大弟子菩提祥等聽他講說作的筆記。

達賴二世(1475~1542)︰法名根敦嘉措(Dge-gdun-rgya-mtsho),意譯僧海。生於後藏。初以靈異著稱。於札什倫布寺嗣法王位,統治藏事。繼又依藏人之請,移居拉薩之別蚌寺。由於名德愈隆,威神益顯,入室弟子愈來愈多,乃使該寺無法收容。因此在別蚌寺側另創一寺,名曰兜率宮(一名群可爾汪寺),以為新學喇嘛研教之地。明‧正德(1506~1521)中,武宗遣使率將士千人迎之,師不欲往。明使以兵力相威脅,然終於無功而返。嘉靖二十一年示寂,世壽六十八。後人追認為第二世達賴喇嘛。

達賴三世(1543~1588)︰法名索南嘉措(Bsod-nams-rgya-mtsho),意譯福海。生於前藏。四歲入別蚌寺,作為該寺前任座主根敦嘉措之轉世靈童。此為格魯派實行活佛轉世制度之始。七歲受沙彌戒,曾廣從諸師研習顯密諸經論與受灌頂。十歲正式任別蚌寺座主,二十二歲受具足戒。藏人及青海河套諸蒙古部皆嚮服之,蒙古俺答汗尤加尊信。明‧萬曆六年(1578),俺答汗贈師以「法王金剛持達賴喇嘛」稱號,此即「達賴喇嘛」名號之起源。其後,由其身轉世之喇嘛,皆稱達賴。後人上溯其師承,而以索南嘉措為第三世達賴喇嘛。

又,據聞俺答汗在入藏迎師之際,中途入侵瓦剌,但為所敗,乃回歸青海,建仰華寺令師居之,並大會諸部,謀報復瓦剌。然為師所勸止,師且戒以勿好殺。及師入蒙古後,又大弘法教,顯揚密法,並屢現奇祥異瑞,自是蒙古人益加信服。藏傳佛教在蒙古地區亦愈加風行。

萬曆十六年,神宗遣使以千人厚禮來迎,適與察哈爾圖們汗來迎之千人相遇。師云︰「二大汗均係為眾生來迎,極欲前往,奈大力汗之使已先到,今將往他處弘法利濟矣。」至三月十六日,集大眾及兩國使者,告誡畢,即入極樂通慧神變三昧,泊然而寂,享年四十六。

達賴四世(1589~1616)︰法名雲丹嘉措(Yon-ton-rgya-mtsho),意譯功德海。內蒙古土默特(今呼和浩特)人,俺答汗之曾孫。明‧萬曆二十年(1592)被認為係達賴三世的轉世。萬曆三十年由內蒙古入藏。次年抵拉薩別蚌寺,受沙彌戒。後拜班禪四世為師。萬曆四十二年從班禪四世受比丘戒,並就任別蚌、色拉二寺堪布。卒於別蚌寺。

達賴五世(1617~1682)︰法名善慧海,又譯阿旺羅桑嘉措(Nag-dbaṅ blo-bzaṅrgya-mtsho)。

善慧海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生在雅隴穹結欽瓦達則宮,父名貨都堵饒敦,母名墀絳滾噶拉則,到天啟二年(1622),他六歲由班禪善慧法幢認定,於二月二十五日,由藏王福法增和色拉、哲蚌兩寺的僧俗一萬多人,隆重迎接到哲蚌寺噶登宮中舉行升座典禮。後來由班禪給他落髮,先傳受近事五戒,法名善慧海。天啟五年(一說天啟四年),他九歲仍以班禪為親教師,請噶登墀巴寶法增為阿闍黎,受沙彌戒。其法號增為「語自在善慧海無畏鎧能仁聖教壯盛軍」。以後從班禪受學《菩提道次第論》等許多傳承。又依止寶法增詳學《因明》、《律經》、《俱舍》、《現觀莊嚴》和《入中論》等五部大論。到崇禎十一年(1638 )三月初五日,仍以班禪為親教師,在拉薩大招寺釋迦佛像前,受由前弘期傳來的比丘戒(又稱下律儀)。清‧康熙十六年(1677),六十一歲時,十月二十五宗喀巴紀念日,又在布達拉宮,從霞爐堪欽福勝成受迦濕彌羅國釋迦室利論師(1127~1225)所傳來的比丘戒。

順治九年(1652),三十六歲,受清順治皇帝的召請,來北京弘法,沿途對西康、青海、蒙古各地的寺廟僧俗廣作財法各種布施。到北京時,清帝與后妃太子並諸親王請受灌頂,賜以金冊金印,封為「西天大善自在佛掌領天下釋教普通瓦赤拉旦拉達賴喇嘛」。順治十年(1653)十月二十五日回到拉薩大招寺,以後返回哲蚌寺。

康熙二十一年(1682)二月二十五日在布達拉宮逝世,壽六十六歲。

善慧海除從班禪和噶登墀巴受學黃教所傳的各種經論教授之外,又從茶倉巴勝慧金剛聽受大藏經的傳承和醫方明的傳承。對於密法方面,則從昆敦拔覺倫主受學新舊所傳的許多種密法,從素勤法界解脫受學寧瑪派所傳的八大修行部的密法教授,從得達凌巴受學各種埋藏的密法等。又從內薩巴(即福勝)受學《金剛鬘論》的總灌頂,和時輪金剛等別傳灌頂、隨許等法,並學薩嘉派的道果教授等。

對諸明處,除從勝慧金剛學醫方明的論典外,又從門卓澤旺敦主父子,學習聲明諸論(《迦拉巴經》、《旃陀羅經》、《音韻學》、《藏文文法學》和《詩詞學》等)和塑像建塔等工巧明諸書。又從棟薄敦主旺賈學習曆數等法。因而他對顯密諸教、大小諸乘、內外明處,無不精研,成為一代的大論師。

在西藏中心地區的布達拉山,從前在松贊岡布(569~650)王時,已曾在山上建築過宮殿,但年代久遠頹廢,僅剩少許房屋,自從固始汗統一全藏政權,就把它獻給達賴喇嘛,於清‧順治二年(1645)修建布達拉宮。

善慧海的著述,總有外、內、密三大類。外集是一般性的教法,共有二十一函(現在流通本為二十一函;佛海所編的傳記中作二十三函)。內容可分為六類︰

第一傳記類︰有《五世達賴喇嘛自傳》、《三世達賴喇嘛福海傳》、《四世達賴喇嘛功德海傳》和《西藏王臣史》等十八種。

第二注疏類︰有《入中論疏》、《現觀莊嚴論釋難》、《俱舍論疏》和《羯摩儀軌疏》等六種。

第三密法類︰有《供養上師儀軌》、《能怖金剛常修法》、《紅閻曼德迦五尊修法》和《勝樂五尊修法》等三十七種。

第四讚咏類︰有《十方諸佛菩薩學無學僧伽贊》等五種。

第五教授教誡類︰有《菩提次第講授》、《甚深中觀修法》、《三種主要道密意疏》和《普告漢藏胡蒙貴賤文》等十種。

第六雜文︰有《路引》、《兩尊釋迦佛像久住文》和《回向功德文》等五種。

內法︰有達賴喇嘛的聞法錄和寧瑪派所傳的各種修法並諸本尊護法的修法等,共有四函(現行本為四函,佛海所編傳中為七函),計一百五十餘種法門。

密法︰共有兩函。

達賴六世(1683~1706)︰法名倉央嘉措,或倉洋嘉措(Tshaṅs-dbyaṅs-rgya-mtsho),意譯梵音海。生於西藏門第沃松。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被第巴桑結嘉措定為達賴五世之轉世。同年九月,拜班禪五世為師,受沙彌戒;十月迎入布達拉宮坐床。時,第巴桑結嘉措與拉藏汗交惡。康熙四十四年,拉藏汗殺第巴桑結嘉措,清廷據拉藏汗奏報,乃將達賴廢黜,命令執送北京。後寂於青海湖畔。然另有一說謂達賴係為人所殺;又有一說,謂其係患水腫病而死。然亦有云係不知所終者。

所作詩歌存有六十二首,以《倉央嘉措情歌集》之名行世(漢譯本名為《達賴六世情歌集》)。內容多描寫男女之間的情愛,對藏傳佛教傳統頗多譏諷,具有濃郁的民歌風味。甚為藏人所愛讀。

達賴七世(1708~1757)︰法名格桑嘉措(Skal-bzaṅ-rgya-mtsho),意譯賢劫海。四川里塘人。由西藏三大寺上層喇嘛認定為達賴六世的轉世。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由里塘移住德格(今四川德格),後又至青海。五十五年被青海和碩特部察罕丹津等人迎至塔爾寺。五十九年二月受清聖祖正式冊封,九月在布達拉宮坐床。雍正五年(1727)從班禪五世受比丘戒。雍正六年,因西藏時局動蕩,奉命移駐泰寧(今四川康定境內)惠遠廟。雍正十三年始返拉薩。乾隆十五年(1750)奉命親政,乾隆二十二年示寂於布達拉宮。

達賴八世(1758~1804)︰法名強白嘉措(Ḥjam-dpal-rgya-mtsho),意譯妙吉海。後藏托布加人。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迎入布達拉宮坐床,三十年拜班禪六世為師,受沙彌戒;四十二年又從班禪六世受比丘戒。四十六年奉清高宗之命親征,五十七年廓爾喀事件後,與清軍統帥福康王共同擬定《藏內善後章程》,翌年頒行。

達賴九世(1805~1815)︰法名隆朵嘉措(Luṅ-rtogs-rgya-mtsho),意譯教證海。康區(四川)春科人。清‧嘉慶十三年(1808)迎至布達拉宮坐床,以班禪七世為師。二十年卒於布達拉宮,年僅十一歲。

達賴十世(1816~1837)︰法名楚臣嘉措(Tshul-khrim-rgya-mtsho),意譯戒海。四川里塘人。清‧道光二年(1822)經金瓶掣籤認定後,迎入布達拉宮坐床。以班禪七世為師。十七年暴卒於布達拉宮,年僅二十二歲。

達賴十一世(1838~1855)︰法名克主嘉措(Mkhaṣ-sgrub-rgya-mtsho),意譯善成海。康區泰寧(四川康定)人。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經金瓶掣籤認定後,迎至布達拉宮坐床。以班禪七世為師。咸豐二年(1852)曾去山南地區講經,五年正月受清文宗之命親政,同年十二月暴卒於布達拉宮,年僅十八歲。

達賴十二世(1856~1875)︰法名成烈嘉措(Sprin-las-rgya-mtsho),意譯事業海。西藏大貴族拉魯‧彭錯才旺之子。清‧咸豐八年(1858)經金瓶掣籤認定。由於當時班禪八世年幼,乃由攝政熱振三世為之剃髮取名,暫住於達賴夏宮羅布林卡。咸豐十年始迎至布達拉宮坐床。同治四年(1865)拜墀蘇‧羅桑欽饒為師,受沙彌戒。十二年,奉清穆宗之命親政。光緒元年暴卒於布達拉宮。

達賴十三世(1876~1933)︰法名土登嘉措(Thub-bstan-rgya-mtsho),意譯釋教海。生於達布朗敦。誕生後,適值達賴十二世圓寂。由於師之降生,頗多靈異現象,因此乃被奏報清廷,並奉旨特免金瓶籤定,於光緒五年(1879)迎入布達拉宮坐床。二十一年奉旨親政。時,清廷多故,未暇顧及邊防。師對清室之態度亦漸動搖,並開始走親俄路線。嘗於光緒二十六年私派蒙古人德爾智為代表赴帝俄溝通。光緒三十年,英軍進逼拉薩,師乃出走蒙古。光緒三十四年,師赴北京謁見德宗,並受封為「誠順贊化西天大善自在佛」。

宣統元年(1909)師回藏,抵拉薩不久,即聞鐘穎率陸軍入藏,師乃遣民軍拒之,川軍趙爾豐聞訊,即派邊軍往援,藏兵不支,師乃逃至印度。時,統治印度之英人趁機加以厚待,於是師之政治態度乃轉而親英。宣統二年,清廷明頒上諭,革除達賴名號。時值革命軍興,武漢事起,駐藏軍隊譁變,三大寺僧眾乘勢盡逐川軍,師乃返回西藏。1924年,英人壠斷西藏政權,廢黜第九世班禪喇嘛,並要求師組織新政府。師不從,且禁止英人入藏,並剝奪親英派之職權。1928年國民政府成立,遣使入藏撫慰;1931年,師任命貢覺仲尼勘布為駐京全權總代表,負責與北平西藏辦事處交涉。1933年圓寂,享年五十八。國民政府追贈「護國宏化普慈圓覺大師」尊號。

達賴十四世(1935~  )︰法名丹增嘉措(Ṅag-dbaṅ blo-bzaṅ bstan-ḥdsin-rgya-mtsho)。青海湟中人,世代務農。幼名拉木登珠,其父名曲穹次仁,母名索郎錯尼,有兄弟姊妹六人,師排行第四。1936年,入選為十三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於1939年被迎至拉薩布達拉宮供養,開始接受系統的經學教育。1940年獲准繼任為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並於同年在布達拉宮舉行坐床典禮。1951年中共進軍西藏,迫使師提早掌理西藏的政治事務。1959年西藏反抗中共的運動失敗後,師流亡印度。此後,在印度的達蘭沙拉(Dharamsala)組織流亡政府,戮力引進西方民主制度,並維護西藏傳統文化。此外,師亦大力安頓逃亡難民的生活及孩童教育,並曾至世界各國訪問,安慰流亡的藏胞,宣揚佛教文化,以及尋求他國支持。1989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撩評審委員會給他的評語是︰「達賴喇嘛致力爭取西藏自由,而反對使用暴力。他主張,為了保存西藏人民的歷史和文化遺產,應基於容忍和相互尊重的原則,和平解決問題。達賴喇嘛已從敬愛眾生和民胞物與的宇宙責任觀,發展出和平哲學。」

〔參考資料〕 蔡志純‧黃顥編著《活佛轉世》;楊貴明、馬吉祥編譯《藏傳佛教高僧傳略》;唐景福編著《中國藏傳佛教名僧錄》。


靈谷寺

南京古剎。位於江蘇南京巿中山陵附近。原名開善寺。始建於梁‧天監十三年(514),原建於鍾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唐代稱寶公院,北宋改稱太平興國寺,明初改名蔣山寺。明‧洪武十四年(1381)因營建孝陵,遂遷蔣山寺、定林寺、竹園寺、悟真殿等至現址,合併為靈谷寺。規模宏大,殿宇如雲。清‧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時,曾親臨寺中。太平天國定都南京期間,因兵亂,故寺宇遭到重創。清‧同治年間(1862~1874)重修,然規模已遠不如前。

現存主要建築為無量殿(又稱無樑殿),長五十餘公尺,寬三十餘公尺,正面五開間,以供奉無量壽佛而著名。1928年改為陣亡將士公墓之祭堂,四壁嵌有北伐陣亡將士名錄碑三十七塊。殿前有放生池,殿後有松風閣、靈谷塔,旁有龍王殿、寶公塔(又稱誌公和尚塔,係南朝梁武帝為紀念寶誌和尚而建,後被毀,今僅存塔基旁的三絕碑)等。寺內有奉祀玄奘頭蓋骨之舍利塔(據傳該塔原位於棲霞寺,當時稱為黃金塔),並藏有取自雷峰塔之《一切如來心祕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唐人寫經真跡等佛教文物。又,此寺現已被改闢為靈谷公園。


[國語辭典(教育部)]
不動關節

ㄅㄨˋ ㄉㄨㄥˋ ㄍㄨㄢ ㄐㄧㄝˊ
兩骨接合面互相嚙合不能運動的關節,相對於動關節而言。如頭蓋骨的各小骨間便是。


頂陽骨

ㄉㄧㄥˇ ㄧㄤˊ ㄍㄨˇ
天靈蓋,在頭蓋骨的上部。《水滸傳.第三一回》:「分開八片頂陽骨,傾下半桶冰雪水。」


天靈

ㄊㄧㄢ ˙ㄌㄧㄥ
頭蓋骨的上部,即頭頂。元.高文秀《襄陽會.第三折》:「則你大桿刀帶肩釤,則你這宣花斧著他天靈碎。」《西遊記.第六回》:「猴王只顧苦戰七聖,卻不知天上墜下這兵器,打中了天靈,立不穩腳,跌了一跤。」也稱為「天靈蓋」。


天靈蓋

ㄊㄧㄢ ˙ㄌㄧㄥ ㄍㄞˋ
頭蓋骨的上部,即指頭頂。元.馬致遠《黃粱夢.第二折》:「則恁的東倒西歪,推一交險?破天靈蓋。」《醒世恆言.卷一七.張孝基陳留認舅》:「這一響,只道是打碎天靈蓋。」也稱為「天靈」。


腦殼

ㄋㄠˇ ㄎㄜˊ, 1.頭蓋骨

2.戲稱人的身分或容貌,含有輕謔的意味。如:「你這等腦殼也敢往前擺麼?」

3.四川方言。指腦筋。


顱頂葉

ㄌㄨˊ ㄉㄧㄥˇ ㄧㄝˋ
頭蓋骨的一部分。形狀扁平而略方,共有左右兩對。一般稱為「頂骨」。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