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釋迦因陀羅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天名)舊云釋提桓因。見釋提桓因條。


[一切經音義(慧琳音義)]

釋迦正云鑠羯囉此云帝也因陀羅此云主也古來釋之同佛族望之稱謬之深矣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釋提桓因

(天名)又云釋迦提婆因提,釋迦因陀羅,釋迦羅因陀羅,賒羯羅因陀羅,釋迦提桓因陀羅,新云釋迦提婆因陀羅,釋迦提婆因達羅。梵音Sakra Kevānāmlndra,釋羅為名,譯曰能,提婆譯曰天,因陀羅譯曰主,又曰帝,即能天主。住於須彌山頂上,忉利天(即三十三天)之主也。略稱釋帝與帝釋。舊音之釋提桓因者,釋之一字寫釋羅,提桓之二字,寫提婆,因之一字寫因陀羅。智度論五十四曰:「釋迦秦言能,提婆秦言天,因提秦言主。」慧苑音義上曰:「釋迦者能也,因陀羅主也,言其能為天主。」慧琳音義二十五曰:「釋提桓因,具云釋迦提婆因陀羅,此云能仁天主。」觀音經義疏下曰:「帝釋是地居天主也,具云釋迦提桓因陀羅。釋迦言能,提桓只是提婆,提婆即是天,因陀羅名主,能作天主。」法華玄贊二曰:「梵云釋迦提婆因達羅,釋迦姓也,此翻為能,提婆天也,因達羅帝也,正云能天帝。釋提桓因云天帝釋俱訛例也,此在妙高山頂住,三十三天之帝王,過去字憍尸迦,此云璽兒,名阿摩揭陀,此云無害毒。即摩揭陀國過去帝釋修因之處,用為國名,彼國古名致甘露處。」


[阿含辭典(莊春江)]
忉利天

tāvatiṃsa devā的音譯+義譯,「忉」讀作「刀」,義譯為「三十三天」,由三十三個天眾部落所組成,為欲界六天中的第二天(由下往上,參閱「三界」圖說),統領者稱為「釋提桓因」,另譯為「天帝釋、因陀羅、因提羅、釋迦因陀羅、憍尸迦」等名。(參看「三界」圖說)


[佛光大辭典]
因陀羅

(一)梵名 Indra,巴利名 Inda。又作因陀邏、因達羅、因提棃、因提、因抵。意譯作天主、帝。為最勝、無上之義。即指帝釋天,為佛教之護法神,乃十二天之一。為忉利天(三十三天)之主,居於須彌山頂忉利天之善見城,率領四天王等眾,故稱天主、帝(帝釋)、釋迦天王、釋迦因陀羅。關於因陀羅之別名,據雜阿含經卷四十、別譯雜阿含經卷二舉出八名,即:釋提桓因、富蘭陀羅、摩伽婆、婆娑婆、憍尸迦、舍脂鉢低、千眼,因提利。此外,自古所傳因陀羅之別名,或有一○八種,或有千種之多。

其形像通常呈天人形,坐於巨象上,以千眼莊嚴其身。據雜阿含經卷四十載,因陀羅具有聰明智慧,能觀千種之義,故稱千眼。

蓋因陀羅原為婆羅門教、印度教之神,與梵天、毘沙門天等皆為最早攝入佛教之神祇,於諸經典中多可見到因陀羅即帝釋天之說法。關於因陀羅之神話思想,可推溯至吠陀時代,其時,因陀羅為雷雨之神,係諸神中最高位者,甚受崇拜。因善於攻城陷陣,驅馳戰車,揮舞金剛杵退治惡魔,遂被稱為城堡破壞者,後漸發展成為戰神,為英雄或戰士之守護神。於梨俱吠陀中,與因陀羅有關之頌詩佔全書之四分之一。然在佛教經典中,則以因陀羅為忉利天之天主,為護法善神之一。〔長阿含經卷二十一、大樓炭經卷五、起世經卷八、菩薩本緣經卷二、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三、大智度論卷五十四、卷五十六、法華經玄贊卷二本、慧苑音義卷上、大般涅槃經疏卷二十八、大日經義釋卷四、慧琳音義卷二十七〕(參閱「帝釋天」3776)

(二)為藥師十二神將之一。又作因達羅、印捺嚕、印陀嚕。全稱藥叉大將因陀羅。又稱執力藥叉大將、因達羅涅哩底方帝使大將。關於其形像,據淨琉璃淨土摽載,其身呈黃色,駕[蓶-口+犭],左手執白拂,右手執鈴。然修藥師儀軌布壇法則以其為紅色,持棒。此外,陀羅尼集經卷三,列舉出十六神王之名,其中,第九印陀嚕神王,或係指藥叉大將因陀羅。〔藥師琉璃光王七佛本願功德經念誦儀軌供養法、藥師如來觀行儀軌法〕(參閱「藥師十二神將」6692)

(三)元代畫僧。一名壬梵因。自古以來,以其傳記無存,無法確知生平事蹟,且我國無「因」姓者,自古即被視作天竺僧;然於其所繪之「寒山拾得圖」上,留有款記「宣授汴梁上方祐國大光教禪寺住持

佛慧淨辨圓通法寶大師

壬梵因」,其中,汴梁係指元代在開封置治之汴梁路,由此推測,師應為元代僧,住持於大光教禪寺,授有大師號。其繪畫蘊藏禪機,頗富氣魄,深受楚石梵琦之激賞。在日本,多處保有其所繪之圖,如東京根津美術館所藏之布袋圖與靜嘉堂之智常禪師圖寺。此二圖與寒山拾得圖、丹霞燒佛圖,於昭和二十八年(1953),被指定為日本國寶。〔楚石梵琦禪師語錄卷十四〕 p2296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帝釋天

漢譯另有釋提桓因、天帝釋、因陀羅、釋迦因陀羅、憍尸迦等名。忉利天(即三十三天)的領袖,佛教的重要護法神之一。

帝釋天原是摩伽陀國的婆羅門,生性樂善好施,對於出家人及貧窮困苦者,他都能隨緣樂助。由於生前具有極大的福德,所以死後成為忉利天主。忉利天含有三十三天宮,帝釋天住在中央的善見城(又作喜見城)統領一切,周圍環繞著三十二天宮,分別由三十二位輔臣鎮守。這三十二位輔臣,原本是帝釋天的至友。由於他們在人間曾共修福德,所以逝世後一齊成為忉利天的統治者。

忉利天是個極可享受欲樂的地方,自然環境華麗之極,享受與娛樂,幾可謂該處天眾的常務。比較不如意的事,除了壽命將盡,五衰相現之外,就是與阿修羅眾的戰爭。忉利天眾與居住在須彌山北大海底的阿修羅眾是世仇。帝釋天與阿修羅的戰爭,是佛教故事中常見的題材。

帝釋天一向甚為護持佛教。他不祇喜歡向佛陀請示佛法,而且也經常用種種物品供養釋尊與僧眾。六道眾生中如果有赤誠學佛的,也往往能得到他的隨喜讚嘆。據佛典所載,曾有一隻野干(像狐狸的動物),墬入井中,臨死前,向佛陀誠懇地說偈懺悔。當帝釋天聽到之後,感動至極,立刻從忉利天下降,供養野干。這一則故事,可以說明帝釋天被認為是佛教之重要護法神的緣由。

◎附一︰《大智度論》卷五十六(摘錄)

問曰︰先言釋是字,提桓因是天主。今佛何以不言釋,乃命言憍尸迦。答曰︰昔摩伽陀國中有婆羅門,名摩伽,姓憍尸迦,有福德大智慧,知友三十三人共修福德命終,皆生須彌山頂第二天上。摩伽婆羅門為天主,三十二人為輔臣。以此三十三故,名為三十三天。喚其本姓故言憍尸迦,或言天主,或言千眼等,大人喚之故稱其姓。

◎附二︰《瑜伽師地論》卷四(摘錄)
又天帝釋,有普勝殿。於諸殿中,最為殊勝。仍於其處,有百樓觀。一一樓觀,有百臺閣。一一臺閣,有七房室。一一房室,有七天女。一一天女,有七侍女。又彼諸天所有地界,平正如掌,竟無高下。履觸之時,便生安樂。下足之時,陷便至膝;舉足之時,隨足還起。於一切時,自然而有曼陀羅華,遍布其上。時有微風,吹去萎華,復引新者。

又彼天宮,四面各有大街。其形殊妙,軌式可觀。清淨端嚴,度量齊整。復於四面,有四大門。規模宏壯,色相希奇;觀之無厭,實為殊絕。多有異類妙色藥叉,常所守護。復於四面,有四園苑。一名繢車,二名麤澀,三名和雜,四名喜林。其四園外,有四勝地。色相殊妙,形壯可觀,端嚴無比。

其宮東北隅,有天會處,名曰善法。諸天入中,思惟稱量觀察妙義。近此園側,有如意石。其色黃白,形質殊妙。其相可觀,嚴麗無比。又彼天身,自然光曜;闇相若現,乃知晝去,夜分方來;便於天妙五欲遊戲之中,懶惰睡眠。異類之鳥,不復和鳴。由此等相,以表晝夜。

◎附三︰《長阿含經》卷十〈釋提桓因問經〉(摘錄)
爾時,釋提桓因發微妙善心,欲來見佛,今我當往至世尊所。時諸忉利天,聞釋提桓因發微妙善心欲詣佛所,即尋詣帝釋白言︰善哉!帝釋,發妙善心欲詣如來,我等亦樂侍從詣世尊所。時釋提桓因即告執樂神般遮翼曰︰我今欲詣世尊所,汝可俱行,此忉利諸天亦當與我俱詣佛所。(中略)帝釋白佛言︰我聞佛所說無復狐疑。

◎附四︰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八章第一節(摘錄)
帝釋,佛教說是住在須彌山(Sumeru)上,為地居的天、龍、夜叉們的統攝者,有多神的特性。《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一三三說(大正27‧691c)︰「蘇迷盧頂,是三十三天住處。(中略)山頂四角,各有一峰。(中略)有藥叉神,名金剛手,於中止住,守護諸天。於山頂中,有城名善見,(中略)是天帝釋所都大城。城有千門,嚴飾壯麗。門有五百青衣藥叉,(中略)防守城門。」

依《大毗婆沙論》等說︰金剛手(Vajra-paṇi)並非帝釋,而是住在須彌山頂的一位藥叉(夜叉)。夜叉很多,都是可以稱為金剛手或執金剛(Vajra-dhara)的。初期經律中,那位特別護持釋尊的夜叉,或稱金剛力士(Vajra-mala),也是執金剛神之一。帝釋自身,其實也是夜叉,所以《論》引《帝釋問經》說︰「此藥叉天,於長夜中其心質直。」帝釋的夫人舍脂(Śacī),也被稱為夜叉,如《毗婆沙論》說︰「天帝釋亦愛設支青衣藥叉。」帝釋本為《吠陀》(Veda)中的因陀羅天(Indra),手執金剛杵,而被稱為金剛手。從佛教傳說來看,帝釋是天龍八部,特別是夜叉群的王。帝釋這一特色,被菩薩化而成為後期密法的住持者。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