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車蓋

[國語辭典(教育部)]

ㄔㄜ ㄍㄞˋ
車上的傘蓋。明.朱權《卓文君.第四折》:「官拜中郎將,賜以車蓋,奉命開通蜀道,榮歸故里。」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花座

(物名)以蓮華所成之臺座。佛菩薩坐之。智度論八曰:「問曰:諸床可坐,何必蓮華?答曰:床為世界白衣座法。又以蓮華軟淨,欲現神力,能坐其上令不壞故。又以莊嚴妙法座故。又以諸華皆小,無如此華香淨大者。人中蓮華,大不過尺。漫陀耆尼池,及阿那婆達多池中蓮華,大如車蓋。天上寶蓮華復大於此。是則可容結跏趺坐。佛所坐華復勝於此百千萬倍。又,如此蓮華臺,嚴淨香妙可坐。」


[一切經音義(慧琳音義)]
縵衣

上蒲伴反左傳云降服乘縵杜注云車蓋無文也說文云繒無文也從衣曼聲


[酉*酋]使

上酉周反毛詩云[酉*酋]車鑾鏕傳云輶輕車蓋單車之使


[佛光大辭典]
雲橫山

位於浙江義烏縣。又稱雲黃山、松山。南朝梁代大同五年(539),善慧大士捨宅於山下創寺,以有雙檮樹而稱雙林寺。其樹連理,祥煙周繞,雙鶴棲止。陳代天嘉二年(561),善慧大士於山頂繞連理樹行道時,有釋迦前引、維摩後接、七佛相隨之感應,並見山頂有黃雲盤旋,狀如車蓋,故名雲橫山。宋代寧宗時,該寺被選為十剎中之第八,遂改稱寶林寺。山上有峴壁,高三百餘公尺,廣一百餘公尺,可俯瞰華溪;旁有如來峰、七佛峰等。〔續高僧傳卷二十五、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七、佛祖統紀卷三十七、卷四十二、大明一統志卷四十二、大清一統志卷二三一〕 p5349


蓮臺

指佛、菩薩所坐之蓮華臺座而言。或單指阿彌陀佛所坐之蓮華臺座。又稱蓮華臺、華臺、蓮華座、華座。蓋由蓮花出污泥而不染之德,故佛、菩薩之臺座係表示其居穢國而得離塵清淨、神力自在之意。

大智度論卷八,列舉佛菩薩不坐床而坐蓮花之原因:(一)因床為白衣之坐法。(二)欲示現神力,以蓮花之軟淨,坐其上而令花不壞。(三)能莊嚴妙法座。(四)諸花皆小,獨此花香淨廣大。同書又謂蓮花之大小有種種差別,如人中之蓮花大不過尺;而曼陀吉尼池及阿那婆達多池等之蓮花大如車蓋;天上之寶蓮花更大,可容結跏趺坐;佛所坐之花則勝此百千萬倍,嚴淨香妙,故堪為佛之臺座。以下就梵網經、觀無量壽經說明蓮臺之差異。

(一)梵網經之說:盧舍那佛坐於蓮華臺上,周匝千葉之上,復現千尊之釋迦,一花有百億國,一國有一尊釋迦,各坐於菩提樹下,皆成佛道。據華嚴宗三祖法藏之梵網經疏卷一之闡釋,就事而言,菩薩所坐之花有千葉以上,佛所坐者則無所限量,一一花葉周遍法界。訧理而言,係依佛之智身的真如之理。就理事無礙而言,謂佛果圓融,而理事互通,依正無礙而相即自在。

(二)觀無量壽經之說:文中述及第七華座觀,謂於七寶地上,作蓮花之想,一一花葉令作百寶色,有八萬四千之脈,猶如天畫。釋迦以毘楞伽寶為其臺,此蓮華臺以八萬之金剛甄叔迦寶、梵摩尼寶、妙真珠網等交相嚴飾。又依九品往生說,往生之人所乘者,即七寶蓮華。其華座,如天親之淨土論謂(大二六‧二三一上):「無量大寶王,微妙淨花臺。」故發願往生淨土之念佛行人,臨終時,佛、菩薩即手持蓮臺來迎。又形容蓮花臺之清淨,而有「淨花臺」之稱。〔往生要集卷上〕(參閱「來迎」3049)p6155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蓮華

生長在沼澤中的宿根草本植物。夏季開花,古來於印度最受珍視。依史詩《摩訶婆羅多》所述,天地開闢之初,毗濕奴(Viṣṇu)天的臍中生出蓮華,華中有梵天,結跏趺坐,創造萬物;又以蓮華表徵毗濕奴及其配偶神。此外,也有人以蓮華為多聞天(Kubera)的七寶之一。

蓮華是現代印度的國花。在吉慶之時,印度人也往往在儀式中以蓮華為飾。譬如結婚典禮時,蓮華即常被取為飾物;印度政府的最高級勳章,即稱為「蓮華之飾」。這種觀念,在佛教中也頗為常見,《法華經》就是以蓮華比喻正法的經典;在極樂淨土之中,也有青色蓮華、黃色蓮華、紅色蓮華與純白蓮華;此外,佛菩薩也大多以蓮華為座。《大智度論》卷八云(大正25‧116a)︰
「人中蓮華大不過尺,漫陀耆尼池及阿那婆達多池中蓮華,大如車蓋,天上寶蓮華復大於此,是則可容結跏趺坐,佛所坐華復勝於此百千萬倍。」

《入大乘論》卷下載,第十地菩薩生於摩醯首羅天王宮,坐於寶蓮華王座而成佛。《觀無量壽經》載,阿彌陀佛及觀音、勢至二菩薩等,皆坐於寶蓮華上;眾生臨終時,彼佛等持蓮臺來迎九品往生之人。後世佛菩薩等像,亦大多安置於蓮華臺之上。而且,蓮華也是用來供養佛菩薩的常見供物。如《大智度論》卷十云(大正 25‧128c)︰「爾時寶積佛以千葉金色蓮華與普明菩薩而告之曰︰善男子!汝以此華散釋迦牟尼佛上。」

蓮華出污泥而不染,清淨微妙,因此諸經論中常以之為譬喻,《中阿含經》卷二十三〈青白蓮華喻經〉云(大正1‧575a)︰「猶如青蓮華、紅赤白蓮華,水生水長,出水上不著水,如是如來世間生世間長,出世間行不著世間法。」《文殊師利淨律經》〈道門品〉云(大正14‧452b)︰「人心本淨,縱處穢濁則無瑕疵,猶如日明不與冥合,亦如蓮花不為泥塵之所沾污。」陳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五,以蓮華之香、淨、柔軟、可愛四德,喻法界真如之常樂我淨四德。又如以法華、華嚴比喻法門;《華嚴經》、《梵網經》等有蓮華藏世界之說;密教亦以八葉蓮華為胎藏界曼荼羅之中台;以蓮華表示眾生本有之心蓮。

佛典中所提及的蓮華,與中國、日本之圓形葉蓮不同,是一種橢圓形葉的睡蓮。共有五種,略如下列︰

(1)波頭摩(Padma)︰紅蓮華。漢譯佛典中,此詞常被逕譯為「蓮華」。

(2)優鉢羅(Utpala)︰又譯優鉢華,即青蓮華。

(3)泥盧鉢羅(Nīlotpala)︰青蓮。

(4)拘勿頭(Kumuda)︰黃蓮華、白睡蓮。(5)芬陀利(Puṇḍarīka)︰白蓮華。為最上等、最殊勝的蓮華。《妙法蓮華經》經題中之「蓮華」即用此詞。

芬陀利依其開花的過程,又有不同的名稱。未開花時稱為屈摩羅,即將凋謝時稱為迦摩羅,而在盛開之時則名為芬陀利。《法華遊意》(大正34‧642c)︰「舊云︰外國稱芬陀利,此翻為蓮華。今謂芬陀利未必翻為蓮華。涅槃經云︰人中蓮華,人中芬陀利華。既其兩出,似如為異。今謂蓮華為通,芬陀利為別。所以知者然,凡有五證。」《法華玄贊》卷一云(大正34‧657c)︰「奔荼利迦者白蓮華也,西域呼白蓮華為奔荼利迦故,新經說青黃赤白四色蓮華,云殟鉢羅華、拘某陀華、鉢特摩華、奔荼利華,如次配之。」

◎附一︰《大日經疏》卷十五(摘錄)

三藏說,西方蓮花有多種。一者鉢頭摩(復有二種,一者赤色,即此間蓮華也;二者白色,今此間有白蓮是也,非芬陀利)、優鉢羅(亦有赤白二色,又有不赤不白者,形似泥盧鉢羅花也)、俱勿頭(有赤及青二種,又云俱勿頭,是蓮花青色者)、泥盧 鉢羅(此華從牛糞種生,極香,是文殊所執者。目如青蓮,亦是此色,更有蘇健地迦花,亦相似而小花)、分荼利迦(花可有百葉,葉葉相承,圓整可愛,最外葉極白,漸向內色漸微黃,乃至最在內者與蕚色相近也。此花極香也,昔琉璃王害釋女時,大迦葉於阿耨達池取此花,裹八功德水灑之,諸女身心得安樂,命終生天。因是投花於池遂成種,至今猶有之。花大可愛,徑一尺餘,尤可愛也。此《法華》所引申者是,是漫荼羅八葉者也)。

◎附二︰〈蓮台〉(編譯組)

蓮台是佛、菩薩所坐之蓮華台坐。詳稱蓮華台,或稱華台、蓮華座、華座。因蓮華有出淤泥不染之德,故以蓮台為佛菩薩之台座,以示佛菩薩之雖處穢國,卻能離塵清淨、神力自在。《大智度論》卷八解釋佛菩薩不坐床而坐蓮華的原因,云(大正25‧115c)︰「床為世界白衣坐法;又以蓮華軟淨,欲現神力能坐其上,令花不壞故;又以莊嚴妙法座故;又以諸華皆小,無如此華香淨大者。」

茲列《梵網經》及《觀無量壽經》所說之蓮台如次︰

(1)《梵網經》載,盧舍那佛坐於蓮華台上,周匝千花之上,復現千釋迦,一花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道。天台智顗之《菩薩戒義疏》卷上解為(大正40‧570a)︰「世界形相似蓮華,故云蓮華藏。(中略)蓮華二義,處穢不污,譬舍那居穢不染也。(中略)台者中也,表因能起果,故譬台也,又以本佛坐於華台,又表戒是眾德之本。」華嚴宗法藏《梵網經疏》卷一就事、理、理事無礙而釋,謂約事而言,菩薩所坐蓮華有千葉以上,佛所坐者則無所限量,一一華葉周遍法界;約理而言,係如來智身依於真如之理;就理事無礙而言,謂佛果圓融、理事混通、依正無礙、相即自在。

(2)《觀無量壽經》於述第七華座觀時,謂(大正12‧342c)︰「於七寶地上作蓮花想,令其蓮花一一葉作百寶色,有八萬四千脈,猶如天畫,(中略)釋迦毗楞伽摩尼寶以為其台,此蓮花台,八萬金剛甄叔迦寶、梵摩尼寶、妙真珠網以為交飾。」此外,又於說九品往生時,也言及往生之人所乘者即七寶蓮華。

關於華座,天親《淨土論》云(大正26‧231a)︰「無量大寶王,微妙淨華台。」曇鸞《往生論註》卷上釋云(大正40‧831c)︰「佛本何故莊嚴此座,見有菩薩於末後身敷草而坐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人天見者不生增上信、增上恭敬、增上愛樂、增上修行,是故願言,我成佛時使無量大寶王微妙淨華台以為佛座,無量者,如觀無量壽經言。」即以蓮華台為真報身之座。

又,蓮池袾宏《彌陀經疏抄》卷四認為,台有二種,一為基台之台,此台在華下;二為房台之台,此台在華內,並謂《華嚴經》〈十地品〉及《觀經》華座觀所言之台,即為房台。

◎附三︰〈逆蓮〉(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

逆蓮是指蓮華向下開敷的裝飾圖案。佛教建築、器物經常採用蓮華圖案,例如佛像的台座、光背、瓦、梵鐘、磬、金剛鈴、金剛杵、羯磨、華鬘、錫杖、佛壇的勾欄柱頭,以及塔寺建築上的裝飾等。其中,蓮瓣向下開敷者稱為逆蓮。

印度佛教美術最早使用蓮華圖案的,為西元前二世紀山崎(Sāñchī)的佛塔欄楯,上有八葉開敷蓮華;前一世紀佛陀伽耶(Buddha-gayā)欄楯上,有夜叉圍著單瓣蓮華的浮雕圖案。此外,巴路特(Bhārhut)欄楯上的「蓮華中的藥叉女」與「祇園布施圖」(前二世紀),有開敷與未開敷兩種美麗的蓮華。在薩爾那特(Sārnāth),阿育王石柱的獅子像台座與牛雕刻像的台座上,有最古老的逆蓮圖案。西元二世紀的犍馱羅(Gandhāra)佛教美術,採用許多逆蓮圖樣;沙利波羅爾出土的佛菩薩像之台座,與西元六、七世紀以後(即笈多王朝以後),受印度教與密教信仰結合影響下的造像,亦多採逆蓮形式。

〔參考資料〕 《華手經》卷一;《雜譬喻經》;《大日經》卷五;《大智度論》卷九;《法華經玄義》卷七(下);《大日經疏》卷五;羅照輝、江亦麗著《東方佛教文化》第九章第五節;中村元編《佛教植物散策》。


[國語辭典(教育部)]

(一)ㄌㄠˇ, [名]

車篷的骨架。《說文解字.車部》:「轑,車蓋弓也。」漢.劉熙《釋名.釋車》:「轑,蓋叉也,如屋構橑也。」



(二)ㄓㄨㄤˋ, [名]

后妃舟車上形狀像車蓋的帷幔。《隋書.卷一○.禮儀志五》:「其箱飾以翟羽,黃油幢黃裡。」



(二)ㄔㄡˊ, [名]

1.蚊帳、帷幕。《南史.卷七○.循吏傳.孫謙傳》:「夏日無幬帳,而夜臥未嘗有蚊蚋,人多異焉。」南朝梁.沈約〈休沐寄懷詩〉:「送日隱層閣,引月入輕幬。」

2.舟車上的帷幕。《史記.卷二三.禮書》:「大路之素幬也。」唐.司馬貞.索隱:「幬,謂車蓋以素帷。」



(一)ㄧˋ, [名]

1.用羽毛製成的車蓋。《說文解字.羽部》:「翳,華蓋也。」《晉書.卷二五.輿服志》:「戎車,駕四馬,天子親戎所乘者也。載金鼓、羽旗、幢翳。」

2.供作蔽覆的東西。《管子.小匡》:「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甲不解壘,兵不解翳。」唐.曹松〈碧角簟〉詩:「八尺碧天無點翳,一方青玉絕纖塵。」

3.一種瞳孔為白膜所蒙蔽,以致無法看清東西的眼疾。宋.蘇軾〈贈眼醫王生彥若〉詩:「運鍼如運斤,去翳如拆屋。」

[動]

1.隱藏、隱居。《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七》:「陳平無產業,歸來翳負郭。」《三國志.卷一一.魏書.管寧傳》:「寧抱道懷貞,潛翳海隅。」

2.遮蔽。《楚辭.劉向.九歎.遠逝》:「阜隘狹而幽險兮,石嵾嵯以翳日。」唐.劉禹錫〈磨鏡篇〉:「流塵翳明鏡,歲久看如漆。」

3.摒棄。《國語.周語下》:「而又奪之資,以益其災,是去其藏而翳其人也。」《新唐書.卷一五六.李元諒傳》:「元諒培高浚淵,身執苦與士卒均,菑翳榛莽,闢美田數十里。」



(二)ㄧㄥˊ, [名]

1.古代車蓋柄下較粗的部分。《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輪人為蓋達常圍三寸,桯圍倍之六寸。」鄭玄注引鄭司農云:「桯,蓋杠也。」唐.賈公彥.疏:「此蓋柄下節,粗大常一倍,向上含達常也。」

2.堂屋前的柱子。通「楹」。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怎不容我到燈影前,卻攔截在門桯外。」



ㄨ, [名]

1.房舍。如:「茅屋」、「住屋」、「房屋」。

2.房間。如:「這屋子光線充足。」

3.車蓋。《文選.張衡.東京賦》:「輹弩重旃,朱旄青屋。」《遼史.卷五五.儀衛志一》:「平頭輦,常行用之。制如逍遙,無屋。」

4.帳幕。通「幄」。《詩經.大雅.抑》:「相在爾室,尚不愧于屋漏。」《墨子.節葬下》:「綸組節約,車馬藏乎壙,又必多為屋幕。」



ㄨㄟˊ, [名]

1.繫物的粗繩子。《說文解字.糸部》:「維,車蓋維也。」《儀禮.大射》:「中離維綱。」唐.賈公彥.疏:「綱與維皆用繩為之。」

2.法度、綱要。《後漢書.卷六六.陳蕃傳》:「人君者,攝天地之政,秉四海之維。」《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不以此時引綱維,盡思慮。」

3.細長的東西。如:「纖維」。

4.姓。如漢代有維汜。

[動]

1.繫、拴。《儀禮.士相見禮》:「飾之以布,維之以索。」唐.元稹〈大觜鳥〉詩:「白鶴門外養,花鷹架上維。」

2.連結。《周禮.夏官.大司馬》:「建牧立監,以維邦國。」

3.保持、護全。如:「維持」、「維護」。《韓非子.心度》:「故民樸而禁之以名,則治,世知維之以刑,則從。」

[副]

僅、只有。《詩經.小雅.谷風》:「將恐將懼,維予與女。」《史記.卷二.夏本紀》:「毋若丹朱傲,維慢游是好,毋水行舟,朋淫于家,用絕其世。」

[助]

置於句首或句中的語氣詞,無義。通「惟」、「唯」。《詩經.召南.鵲巢》:「維鵲有巢,維鳩居之。」唐.王勃〈滕王閣序〉:「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飛蓋

ㄈㄟ ㄍㄞˋ
蓋,車蓋。飛蓋形容車行如飛,非常迅速。《文選.曹植.公燕詩》:「遊西園,飛蓋相追隨。」晉.陶淵明〈詠荊軻〉詩:「登車何時顧,飛蓋入秦庭。」


亭亭

ㄊㄧㄥˊ ㄊㄧㄥˊ, 1.高聳直立的樣子。《文選.何劭.遊仙詩》:「青青陵上松,亭亭高山柏。」後形容女子苗條,姿態秀美。唐.獨孤及〈和贈遠〉詩:「美人挾瑟對芳樹,玉顏亭亭與花雙。」

2.遠貌。《文選.曹丕.雜詩二首之二》:「西北有浮雲,亭亭如車蓋。」《文選.謝靈運.泛湖歸出樓中玩月詩》:「亭亭映江月,瀏瀏出谷飆。」

3.高潔貌。《後漢書.卷六○下.蔡邕傳》:「情志泊兮心亭亭,嗜欲息兮無由生。」


童童

ㄊㄨㄥˊ ㄊㄨㄥˊ, 1.樹葉濃密而下垂的樣子。《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備傳》:「舍東南角籬上有桑樹生高五丈餘,遙望見童童如小車蓋。」

2.樹木無枝葉,光禿禿的樣子。漢.無名氏〈別詩〉三首之三:「童童孤生柳,寄根河水泥。」宋.梅堯臣〈楊公蘊之華亭宰〉詩:「今年拗都盡,禿株立童童。」

3.光潔的樣子。漢.高誘〈淮南子敘〉:「時民歌之曰:『一尺繪,好童童。』」


露車

ㄌㄨˋ ㄔㄜ
沒有車蓋、車帷的車子。《資治通鑑.卷五九.漢紀五十一.靈帝中平六年》:「行數里,得民家露車。」元.胡三省.注:「露車者,上無巾蓋,四旁無帷裳,蓋民家以載物者耳。」


冠蓋高舉

ㄍㄨㄢ ㄍㄞˋ ㄍㄠ ㄐㄩˇ
冠蓋,指古代官吏的冠服和車蓋。冠蓋高舉形容威儀大方,雍容有度。如:「這知府大人一出巡,果然冠蓋高舉,雍容有度。」


麾蓋

ㄏㄨㄟ ㄍㄞˋ
旗幟與車蓋。《南史.卷五五.楊公則傳》:「嘗登樓望戰,城中遙見麾蓋。」《三國演義.第一九回》:「陳宮在布側大罵曹操奸賊,一箭射中其麾蓋。」


黃蓋

ㄏㄨㄤˊ ㄍㄞˋ, 1.黃色的車蓋,為皇帝專用。《三國演義.第九回》:「李傕等望見黃蓋,約住軍士,口呼萬歲。」

2.人名。字公覆,三國吳零陵泉陵人,生卒年不詳。初任郡吏,後隨孫堅起義。蓋姿貌嚴毅,善於養兵,每次征伐,士卒皆爭先。赤壁之役,建議火攻,大破曹軍,升任武鋒郎將。武陵蠻人造反時,領兵討伐,平定後,累加偏將軍,病逝於此官。


曲柄笠

ㄑㄩ ㄅㄧㄥˇ ㄌㄧˋ
形狀像曲柄車蓋的斗笠。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謝靈運好戴曲柄笠,孔隱士謂曰:『卿欲希心高遠,何不能遺曲蓋之貌?』謝答曰:『將不畏影者,未能忘懷。』」


朱轓皂蓋

ㄓㄨ ㄈㄢ ㄗㄠˋ ㄍㄞˋ
車外的紅色屏障及黑色的車蓋,指古代高官所乘坐的車子。後借為高官的代稱。南朝梁.江淹〈蕭太尉上便宜表〉:「朱轓皂蓋,古無濫秋。」宋.黃庭堅〈宮亭湖〉詩:「朱轓皂蓋來託宿,不聽靈君專此屋。」


程孔傾蓋

ㄔㄥˊ ㄎㄨㄥˇ ㄑㄧㄥ ㄍㄞˋ
相傳孔子在往郯國途中,遇當時賢人程子,停車傾斜車蓋,交談終日,甚歡。典出《孔子家語.卷二.致思》。後用以比喻新交一見如故,非常投契。如:「他們才第一次見面,就談了一整天,真可謂程孔傾蓋。」


蜀道

ㄕㄨˇ ㄉㄠˋ
四川的山路。明.朱權《卓文君.第四折》:「賜以車蓋,奉命開通蜀道,榮歸故里。」


容車

ㄖㄨㄥˊ ㄐㄩ, 1.送葬時,載運死者生前衣冠、畫像的車。《史記.卷五.秦本紀》:「寡人欲容車通三川,窺周室,死不恨矣。」《後漢書.卷二○.祭遵傳》:「朱輪容車,介士軍陳送葬,謚曰成侯。」

2.舊時婦女所乘坐的小車。車蓋有帷裳,以遮蔽容貌。見漢.劉熙《釋名.釋車》。


翠蓋

ㄘㄨㄟˋ ㄍㄞˋ, 1.用翠鳥羽毛裝飾的車蓋。漢.辛延年〈羽林郎〉詩:「銀鞍何煜爚,翠蓋空踟躕。」唐 .李白〈東武吟〉:「乘輿擁翠蓋,扈從金城東。」

2.形容枝葉茂密。金.元好問〈後灣別業〉詩:「童童翠蓋桑初合,灩灩蒼波麥已勻。」


油碧幢

ㄧㄡˊ ㄅㄧˋ ㄔㄨㄤˊ, 1.碧綠色的油布帳幕,古代軍中常用。

2.古代加在車蓋上的裝飾,為貴婦人所用。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