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諒解

[國語辭典(教育部)]

ㄌㄧㄤˋ ㄐㄧㄝˇ
了解實情而原諒別人。如:「我這樣做是不得已的,希望你能諒解。」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光大辭典]
一般擔板得人憎

禪林用語。擔板漢,指執著於自我主義思想者。謂一些執著於自我之人,固守自己本分而不隨順世間人情,以其不隨緣故,遂不得世人之諒解。虛堂和尚語錄卷三(大四七‧一○○四上):「時有僧問:『一般擔板得人憎,十載深雲獨掩扃。』」 p65


懺悔

謂悔謝罪過以請求諒解。懺,為梵語 ksama(懺摩)之略譯,乃「忍」之義,即請求他人忍罪;悔,為追悔、悔過之義,即追悔過去之罪,而於佛、菩薩、師長、大眾面前告白道歉;期達滅罪之目的。據義淨所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十五之注謂,懺與悔具有不同之意義,懺,是請求原諒(輕微);悔,是梵語 āpatti-pratideśana(阿鉢底鉢喇底提舍那)之譯,即自申罪狀(說罪)之義(嚴重)。此外亦有異說,然概以義淨之說為正確。

原始佛教教團中,當比丘犯罪時,釋尊為令其行懺悔或悔過,定期每半月行布薩,並定夏安居之最終日為自恣日。復次,戒律條文中亦舉有波逸提(懺悔罪)、提舍尼(悔過罪),由此可見懺悔在佛教教團中之重要性。依四分律羯磨疏卷四懺六聚法篇載,懺悔須具足五緣,即:(一)迎請十方之佛菩薩,(二)誦經咒,(三)自白罪名,(四)立誓,(五)明證教理。另據圓覺經略疏鈔卷十二載,小乘之懺悔須具五法:(一)偏袒右肩,便於執侍作務之義。(二)右膝著地,顯奮勉懇切之義。(三)合掌,表誠心不亂。(四)述罪名,說僧殘、波逸提等罪,發露而不覆藏。(五)禮足,表卑下至敬之禮。大乘之懺悔則採用莊嚴道場、地塗香泥、設壇等方法。其他,亦有不依律之規制,採行禮拜、誦經或觀佛菩薩之相好等;或念實相之理以行懺悔等。

懺悔之方法與性質有多種分類:(一)二種懺悔,據四分律羯磨疏卷一載,懺悔有制教懺與化教懺二種。(1)犯戒律之罪須行制教(戒律教)之懺悔,僅限於出家之五眾、小乘、現行犯等。(2)犯業道之罪須行化教(經論之教)之懺悔,此則共通於所有者。制教之懺悔復分為三種:(1)眾法懺,對四人以上之僧眾行懺悔。(2)對首懺,對師家一人行懺悔。(3)心念懺,直對本尊行懺悔。又據摩訶止觀卷二上載,懺悔分為事懺與理懺。藉禮拜、讚歎、誦經等行為所行之懺悔,稱為事懺,又稱隨事分別懺悔,一般之懺悔均屬此類;觀實相之理以達滅罪之懺悔,稱為理懺,又稱觀察實相懺悔。

(二)三種懺悔,出自金光明經文句記卷三,略稱三懺。即:(1)作法懺悔,略稱作法懺。依律之作法而行懺悔。(2)取相懺悔,略稱取相懺,又作觀相懺悔。即觀想佛之相好等,以為除罪之懺悔。以上兩懺均屬事懺。(3)無生懺悔,略作無生懺。觀實相之理,念罪體無生之懺悔。此屬理懺。

(三)五種懺悔,據觀普賢菩薩經載,在家者之懺悔法有:(1)不謗三寶,乃至修六念。(2)孝養父母,恭敬師長。(3)以正法治國,端正人心。(4)六齋日不殺生。(5)信因果,信一實道,信佛不滅。

(四)六根懺悔,即懺悔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之罪障。又稱法華懺法。為天台宗重要之法儀,係依智顗所著法華三昧懺法一卷而行。

此外,往生禮讚一書中列舉廣、要、略之懺悔法。(一)要懺悔,即唱頌:南無懺悔十方佛,願滅一切諸罪狀,乃至仰願神光蒙授手,乘佛本願生彼國等十句偈,以行懺悔。(二)略懺悔,修行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發願等五悔。(三)廣懺悔,廣於佛、法、僧三寶及同修大眾之前懺悔過去或現在之罪業;並列有廣懺悔之文。然一般皆唱誦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卷四十所說(大一○‧八四七上):「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之偈文,稱為略懺悔。

同書又將懺悔之相分為三品:(一)從身體之毛孔與眼出血者,稱為上品懺悔。(二)從毛孔出熱汁,從眼出血者,稱為中品懺悔。(三)全身微熱而眼出淚者,稱為下品懺悔。復次,若懺悔之心一起,立即不取造罪之念者是為上品,隔時不取念者為中品,而隔日不取念者則為下品。以上稱為念時日三懺悔。

另於般舟讚一書中,以唱誦阿彌陀佛之名號為懺悔。又齋戒行禮以修懺悔,期望獲得諸佛菩薩降福加持者,稱為懺禮。〔雜阿含經卷四十、大寶積經卷四十、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心地觀經卷一、卷三、四分律卷三十七、五分律卷十、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十三、卷二十六、法苑珠林卷八十六、慈悲水懺法卷上、慧苑音義卷下〕 p6772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曇曠

唐代僧。生卒年不詳。建康人。早年出家後,習唯識、俱舍諸學。又入長安西明寺,探究《金剛般若經》、《大乘起信論》等書大義。其後,歷遊河西、敦煌等地,著《金剛般若經旨贊》二卷、《大乘起信論廣釋》、《大乘起信論略述》二卷、《大乘百法明門論義記》一卷、《大乘入道次第開決》一卷、《大乘二十二問》一卷等。上述著作在我國古代皆未入藏,失傳已久,至近代始於敦煌石窟再被發現,後被收入《大正藏》第八十五冊。

◎附︰上山大峻著‧余萬居譯〈敦煌佛教的盛衰〉(摘錄自《世界佛學名著譯叢》{55})

也許是在敦煌淪陷之前,又或許是在淪陷之後,有個名為曇曠的高僧來到敦煌定居。根據抄本的記載,曇曠剃髮於長安西明寺,精通《大乘起信論》和《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而且是唯識學的泰斗。

曇曠遇到天寶末年中國政界的混亂,對佛教界的腐敗也感覺很大的失望,正想回到故鄉河西時,又遇到來自東方的西藏軍,在戰火的追逼之下,邊躲邊跑,最後只好寄身於唯一尚未淪陷的敦煌。由曇曠所寫的自序傳及其著作及抄本所附的日期,我們可以推知曇曠輾轉來到敦煌的經過。由曇曠避難這個顯著的例子,我們也可推測得知當時為了躲避戰火來到敦煌的佛教僧侶不在少數。

難得的是,在這種不穩定的情勢之中,曇曠走到什麼地方,便在當地留下了一部部的著作。他在靈州寫了(1)《金剛般若經旨贊》二卷,在涼州寫了(2)《大乘起信論廣釋》五卷,於甘州寫了(3)《大乘起信論略述》。據估計,曇曠最遲在西元764年就已來到了敦煌,在此,他寫了(4)《大乘入道次第開決》、(5)《大乘百法明門論開宗義記》、(6)《大乘百法明門論開宗義決》。最後一本附有自序傳,且有唐代宗大曆九年的記錄。774年恰是敦煌的鄰居瓜州遭到西藏攻陷的前二年,敦煌此時也一定處在相當危急的情況之下。

曇曠為什麼能在這種緊急狀況之下著述講學呢﹖是否敦煌的僧尼們渴望著他從中原帶來的知識呢﹖雖然敦煌的寺院林立、佛窟絢爛,但是高僧都集中在長安。居住於邊境敦煌的僧尼們,難得有直接學習長安最新佛學的機會。曇曠受到戰亂的連累寄居於敦煌,正是當地僧尼們求之不得的事。

事實上曇曠所帶來的長安佛教知識,理所當然成為敦煌後來的義理佛教的中心,僧尼們趨之若騖,他們紛紛學習,一直流傳到十世紀之後。

774年左右,曇曠正在寫《大乘百法明門論開宗義決》的時候,西藏軍終於團團圍住了敦煌,從此有一段時間曇曠的行踪不明,可是就在這一段期間,曇曠又完成了一部著作,這便是富有很大歷史意義的《大乘二十二問本》,這是二十二條有關佛教教理的問答題,其中的序文有下列的一段(意譯)︰
「……臥病在床已經很久,但是病況卻不能好轉,氣力衰弱,再也無法從事長途旅行了。在這邊外之地,正伏枕休憇時,突然接獲陛下的垂詢,甚感意外,原來不想奉召的,但唯恐陛下不加諒解,只好勉強拖著病體,恭恭敬敬地奉答有關佛法的深奧道理。也許會有一些答錯之處,但我自認已盡全力,將我的想法全盤說出,但請陛下諒察……。」

既然曇曠晚年臥病時,當時的皇帝還曾要他回答詢問,可知當時西藏軍已佔領了河西地方。敦煌和中國本土的交通業已斷絕,能在敦煌之地稱皇帝的,除了佔領此地的西藏王──赤松德贊王(742~797)之外,絕無他人。那麼,為何這位西藏王會向臥病在敦煌的中國和尚詢問佛理呢﹖說來,這是有其原因的。

這時,西藏正在赤松得贊王的領導之下向外擴展勢力,另一方面,他也以振興佛教為第一要務,希望仰賴印度或中國等佛教先進國家的佛教來指導國內的佛教。他曾遠自中國和印度招聘高僧,也建造了很多大型寺院。因此,西藏在這個時候佔領了敦煌這個中國佛教寶庫,自然喜出望外,而且在佔領敦煌之後就迫不及待地將有名的高僧都請到西藏本土去。在這種情況之下,曇曠年邁老衰,加上有病在身,根本無法動彈,結果真正去西藏拉薩的,只有禪宗高僧摩訶衍等三人。但是這位摩訶衍所屬的是當時剛剛在中國興起的頓悟禪宗,這一門派主張頓悟,不執著於布施等善行的修為,只要什麼參見本來面目,就能成佛,這種簡捷直截了當的佛教立刻吸引了西藏人,得到了許多信徒。但是這種新宗派和印度來的比丘所傳的傳統佛教無法相容,於是新舊之間展開了一場中印佛教的爭論,雙方都認為自己的佛教才是釋尊的嫡傳。

後來,赤松得贊王從印度請來一位叫做蓮華戒的高僧,在桑耶寺內,國王親自列席,兩派展開論爭,才有了結果。在紛爭期間,還夾雜著政治問題,弄得全西藏人心激盪,這件事本為佛教之事,但到後來甚至犧牲了不少人!這是八世紀末的事情。赤松得贊王為了這個問題的善後而大傷腦筋,國王做夢也沒有想到,同為佛教,教理上的差距竟有如此之大!他為了尋求真相及謀求解決之道,曾花了很大的心血。

據推測,《大乘二十二問本》就是在這種狀況之中,西藏王要求住在敦煌的第一高僧曇曠對此一論爭作個判斷。

〔參考資料〕 《大乘起信論略述》序;《鳴沙餘韻解說》;《大乘起信論之研究》;《敦煌佛教の研究》;關口真大編《佛教の實踐原理》。


[國語辭典(教育部)]
表態

ㄅㄧㄠˇ ㄊㄞˋ
表明態度,以說明自己的意見或想法等。如:「他頻頻表態,依然無法取得諒解。」


體諒

ㄊㄧˇ ˙ㄌㄧㄤ
設身處地為人著想,給以諒解。《梁書.卷一.武帝本紀上》:「徒守愿節,終隔體諒。群后百司,重茲敦獎,勉茲厚顏,當此休祚。」《紅樓夢.第六八回》:「少不得嫂子要體諒我。還要嫂子轉替哥哥說了,先把這官司按下去才好。」


哪裡摔倒哪裡爬

ㄋㄚˇ ㄌㄧˇ ㄕㄨㄞ ㄉㄠˇ ㄋㄚˇ ㄌㄧˇ ㄆㄚˊ
(諺語)比喻承認失敗,改正錯誤。如:「你知道不對就好,哪裡摔倒哪裡爬,如此會得到大家的諒解。」也作「泥裡倒,泥裡起」。


難怪

ㄋㄢˊ ㄍㄨㄞˋ, 1.不能責怪,含有諒解的意思。《彭公案》第一三九回:「就是師父知道,我是為燃眉之急,他二老也難怪我。」

2.怪不得。表示能理解情況而不感到奇怪。如:「他考取了理想的學校,難怪這麼高興。」《紅樓夢》第三二回:「連你的意思若體貼不著,就難怪你天天為我生氣了。」


求人

ㄑㄧㄡˊ ㄖㄣˊ, 1.請求他人。如:「求人諒解。」《紅樓夢》第七七回:「賣油的娘子水梳頭。自來家裡有的,好壞不知給了人多少,這會子輪到自己用,反倒各處求人去了。」

2.網羅人才。《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列傳.韓非》:「於是韓非疾治國不務脩明其法制,執勢以御其臣下,富國彊兵而以求人任賢,反舉浮淫之蠹而加之於功實之上。」《北齊書.卷四六.循吏列傳.蘇瓊》:「設官求人,非人求官。」


情理難容

ㄑㄧㄥˊ ㄌㄧˇ ㄋㄢˊ ㄖㄨㄥˊ
於情於理都難以得到諒解與寬恕。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孩兒每萬千死罪犯公徒,那廝每情理難容。」《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明知這事有些尷尬,也將來草草問成。竟不想殺人可恕,情理難容!」


謝罪

ㄒㄧㄝˋ ㄗㄨㄟˋ
承認過錯,請求諒解。《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三國演義.第三回》:「太后曰:『汝等可詣大將軍府謝罪。』」


相宥

ㄒㄧㄤ ㄧㄡˋ
彼此諒解。《左傳.成公三年》:「二國圖其社稷,而求紓其民,各懲其忿,以相宥也,兩釋纍囚,以成其好。」


"詹森(Johnson

Lyndon Baines)"
zh?n s?n,人名。(西元1908~1973)美國第三十六任總統(1963~1969)。民主黨員。曾任參議員十二年,善於透過協商與政府閣員達成諒解,團結民主黨參議員。一九六○年當選副總統,一九六四年甘迺迪總統被刺後繼任總統,一九六四年當選連任。任內促成大量的福利立法,包括老年人醫療保健、教育、住屋和城市發展、資源保護和移民,前所罕見。對外則與蘇聯展開冷戰,積極參與越戰。一九六八年退出政界,一九七一年出版回憶錄《高瞻遠矚》。


適得其反

ㄕˋ ㄉㄜˊ ㄑㄧˊ ㄈㄢˇ
結果與原先的期望恰好相反。如:「他這樣任性而為,只會適得其反,得不到大家的諒解。」


有苦難言

ㄧㄡˇ ㄎㄨˇ ㄋㄢˊ ㄧㄢˊ
有苦楚卻無法傾訴。如:「工作的壓力往往使他不能兼顧到家庭,卻無法獲得家人諒解,真是有苦難言。」


原諒

ㄩㄢˊ ㄌㄧㄤˋ
寬恕諒解。《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卑職不敢擅專,還望黎大人原諒。」《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四回》:「一點點下情,想來當世君子,總可以原諒我的。」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